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报告

合集下载

兴建学校的策划书3篇

兴建学校的策划书3篇

兴建学校的策划书3篇篇一兴建学校的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教育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提高教育水平,我们计划兴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

二、项目目标1. 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环境,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2. 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有才华、有责任感的人才。

三、项目选址经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我们选择了一个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块作为学校的选址。

该地块面积适中,周围环境优美,符合学校的发展需求。

四、项目规划2. 功能布局:学校的功能布局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课程需求进行规划。

将设置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艺术楼等多个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课程和活动的需求。

3. 绿化景观:学校将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校园环境。

将在校园内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设置休闲区域和景观小品,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五、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阶段(时间:X 个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立项审批。

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和初步设计。

办理土地、规划、建设等相关手续。

2. 建设阶段(时间:X 个月)进行土建施工,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艺术楼等建筑的建设。

进行设备采购和安装,包括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办公设备、生活设备等。

进行校园绿化和景观建设。

进行室内装修和设备调试。

3. 验收阶段(时间:X 个月)进行项目竣工验收。

办理相关手续,取得办学许可证等证件。

进行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

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和教学计划。

4. 开学准备阶段(时间:X 个月)进行教师招聘和培训。

进行教材采购和课程设置。

进行招生宣传和报名工作。

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策划。

六、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1. 政策风险:国家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项目的实施产生影响。

应对措施: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项目计划。

2. 资金风险: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资金筹措不及时或不足,可能会影响项目的进展。

高校拓展校区规划的思考——以华中师范大学科教仪器厂片区为例

高校拓展校区规划的思考——以华中师范大学科教仪器厂片区为例

北 向 为 贯 穿 教 仅 厂 厂 区和 自修 学 院 、 与 珞 瑜路连通 的一条宽6 m左 右 的道 路 , 东 西
科 教 仪 器 厂 片 基 的部 分 用地 为 华 中 师 向 为 分 隔 自 修 学 院 与教 工 住 宅 区 、 由 桂 园 范 大 学 现状 用地 ,土 要 为 科 教 仪 器 厂 、 部 路 连 通 桂 子 庄 的 一 条 宽 约 5 的 道 路 。 m 分 自修 教学 和 少量 华 中师 范 大 学 教 职 工 居 而 步 行 系 统 分布 在 厂 房 、 住 宅 厦 教 学 楼 的 住 , 另 外部 分 用地 为 新 征 用 地 , 现 整 ^ 片 区 将 改 建 为 国 际 文化 交 流 学 院 校 区 , 是 个 高校 拓 展 审问 的 实例 (图1)
前 后 .在 地势 高 差 较 大 处 通过 阶 梯 连 接 。
22 科教仪器厂片 区的分析研究
从 以 上 局 部 现 状 调 查 可 知 . 由 于 整 个
区 域 内 的 管理 不 善和 华 中师 范 大 学 的 大 规
” 调 2 1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科 教 仪 器 厂 片 区 的
地 形 建 在 若 干块 台地 上 。 { 用 地 分 析 2) 科 教 仪 器 厂 片 区 内 的 用 地 约 1 m 主 要 有 教工 住 宅用 地 、 学 生 宿 6h , 5 舍 用 地 、 其 他 周 边 居住 用地 ( 边 待 征 用 周
地 厦 已批 租 住 宅 用 地 )、 自修 学 院 教 学 用 地 、 商 业 用 地 、 服 务业 用地 、 体 育 训 练 用 地 、 工 业 生 产 用 地 、普 通 仓库 用 地 、 道 路 用 地 、市 政 办 公 用 地 、 绿 化 用 地 等 ,表 1 为 用 地 平 衡袁 。

学校布局及校园建设工作总结

学校布局及校园建设工作总结
当前状况
目前,学校布局及校园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学校的布局设计不够合 理,导致资源浪费或学生不便;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的校 园建设缺乏特色,与当地文化和历史脱节。
经验教训
从历史和现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如必须 重视学校布局的合理性和校园建设的特色,加强学校与社 区的互动,以及注重绿色环保等。
改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校布局和校园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例如,新建的图书馆、体育馆和 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好的学习体验。
提高生活质量
合理的学校布局和校园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例如,完善的宿舍、餐厅和休闲设施可 以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宿舍区分布合理
学生宿舍区分布合理,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同时保证学生 的安全和隐私。
公共活动空间
学生宿舍区内设有公共活动空间,方便学生交流和互动,增进同学之 间的友谊。
教职工宿舍规划方案
居住环境舒适
01
教职工宿舍内设有舒适的卧室、客厅、厨房等生活空
间,同时提供良好的物业管理服务。
居住面积合理
02 教职工宿舍的居住面积合理,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家庭
战。
04
施工协调困难
校园建设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和单 位,协调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方 案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解决方案
多元化筹措资金 合理规划用地 引进先进技术 加强施工协调
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赠、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解 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在校园建设规划中,合理安排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 积极探索与政府合作获取土地使用权的有效途径。

大规模学校建设计划书范文

大规模学校建设计划书范文

大规模学校建设计划书范文一、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教育需求的提升,我市现有学校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人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市计划推出大规模学校建设计划,以扩大学校容量,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二、目标1. 建设足够数量的学校,以满足未来10年内学生人数的增长。

2. 提供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三、计划内容1. 土地选址:通过市政府协调,确定适合建设学校的土地,考虑到就近原则和交通便捷性。

2. 建设规模:计划新建10所小学和5所中学,每所学校容纳5000名学生。

3. 建设时间:计划在未来5年内完成学校建设,确保学校能及时投入使用。

4. 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多功能活动室等,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网络设施。

5. 师资培养: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四、预算根据初步估算,本次大规模学校建设计划的总投资约为5000万元。

其中,土地购置费用约占总投资的30%,建筑物和设施建设费用约占总投资的50%,师资培训费用约占总投资的10%,其他费用约占总投资的10%。

五、推进措施1. 建立专门的项目组,负责学校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实施。

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3. 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参与学校建设。

4. 定期组织进展会议,及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和困难。

六、预期效果1. 提供足够的学校容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入学。

2. 提供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3.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4. 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七、风险及对策1. 土地选址的困难:加强与市政府的沟通,争取政府支持,并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利益。

2. 资金筹措的难题:积极争取政府经费支持,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3. 建设工期延误:加强项目管理,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新建校园整体策划书3篇

新建校园整体策划书3篇

新建校园整体策划书3篇篇一新建校园整体策划书一、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建一所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策划书旨在全面规划新建校园的各项建设和发展,确保校园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二、校园定位与目标1. 定位:将新建校园打造成为一所具有现代化教育设施、创新教学理念和优秀师资队伍的高品质学校。

2. 目标: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建设先进的教育教学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校园规划与设计1. 校园选址:选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安静的地块作为校园建设用地。

2. 校园布局:规划合理的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和活动区,确保各功能区域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

设计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建筑,满足教学和学生活动的需求。

建设优美的校园景观,营造舒适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 教育设施配备: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设备、计算机教室等。

建设体育场馆,包括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四、师资队伍建设1. 招聘优秀教师: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的教师加入学校。

2. 教师培训与发展: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3. 建立激励机制:设立教师奖励制度,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教育教学管理1. 课程体系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加强课程开发和创新,引入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改革: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等,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保持合理的校园规模——华中师范大学教学区改扩建规划与单体方案设计

保持合理的校园规模——华中师范大学教学区改扩建规划与单体方案设计

保持合理的校园规模——华中师范大学教学区改扩建规划与
单体方案设计
桂学文
【期刊名称】《新建筑》
【年(卷),期】2002(000)004
【摘要】结合华中师范大学改扩建规划设计,从功能布局、空间形态、交通组织三方面探索了当前校园建设与远景规划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桂学文
【作者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武汉,43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4
【相关文献】
1.高校校园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规划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为例[J], 蒲向军;陈剑
2.保持新老校园的和谐美——长江大学校区改扩建规划的应对策略 [J], 朱国庆
3.北戴河一中校园总体规划与单体方案设计 [J], 吴存华;李寰
4.城市老城区校园建筑新改扩建设计研究——记福州铜盘中学教学综合楼建筑规划方案设计(形与意合) [J], 李强
5.校园街道空间的重塑——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东区主教学区建筑方案设计 [J], 杨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校园规划建设工作总结

校园规划建设工作总结

创新与特色
注重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以满足师生学习、生活、交流的需求为出发点,创造宜人的校园空间。
鼓励创新思维和特色发展,在规划设计中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和地域文化元素。
03
02
01
根据学校不同功能需求,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科研区等,便于管理和使用。
功能分区明确
合理规划校园道路、停车场、人行道等交通设施,确保交通流畅、安全、便捷。
资料整理与归档
建设成果与亮点
04
1
2
3
根据现代教育理念,重新规划了校园整体布局,优化了教学、生活、运动等功能区的分布。
校园整体布局优化
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引入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设施升级
增设了学生宿舍、食堂、体育馆等生活配套设施,提升了学生生活品质和校园整体环境。
校园建筑应保持统一风格,体现学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
统一风格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展现学校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魅力。
地域特色
鼓励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使建筑具有现代感和时代特色。
创新与现代感
建设实施情况
03
进度监控与调整
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进度延误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度计划。
生活配套设施完善
03
文化氛围营造
在校园环境设计中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设置文化墙、历史雕塑等,传承和弘扬学校文化。
01
绿色校园建设
在校园规划中充分考虑了绿色环保理念,采用了节能环保材料和绿色建筑技术,打造了绿色校园。
02
智能化建设
在校园建设中融入了智能化元素,如智能安防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提升了校园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大学校园建设规划发言稿(3篇)

大学校园建设规划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大学校园建设规划的重要性,并就我校校园建设规划提出一些建议。

在此,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为校园建设出谋划策。

一、校园建设规划的重要性校园建设规划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学质量、校园环境、师生生活等多方面。

以下是我认为校园建设规划的重要性:1. 提高教学质量。

良好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合理的布局,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优化校园环境。

校园建设规划有助于改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为师生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3. 促进师生交流。

合理的校园布局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校园凝聚力。

4. 提升学校形象。

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设施设备,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和教师。

二、我校校园建设规划的建议1. 优化校园布局,提高校园空间利用率(1)合理规划校园功能分区。

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等功能区域合理划分,确保校园功能分区明确,便于师生生活和学习。

(2)充分利用校园空间。

在原有校园的基础上,通过扩建、改造等方式,提高校园空间利用率,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需求。

2. 提升校园设施设备水平(1)完善教学设施。

加大投入,更新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

如: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

(2)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完善运动场地,增设体育设施,满足师生体育锻炼需求。

(3)优化生活设施。

改善宿舍、食堂、浴室等生活设施,提升师生生活品质。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挖掘学校历史、地域文化,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2)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师生文化生活。

(3)加强校园环境美化。

通过绿化、美化校园,营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

4. 重视可持续发展(1)节能减排。

在校园建设过程中,采用节能环保材料,降低能源消耗。

城乡规划校园设计方案范文

城乡规划校园设计方案范文

城乡规划校园设计方案范文引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校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教育功能,更成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

因此,城乡规划校园设计方案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以某高校校园为例,探讨城乡规划校园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

校园定位某高校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校园的规划应该体现出科教结合、人文关怀、环境生态等特点。

同时,该校园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附近,可依托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加强生态元素的融入。

因此,本方案将着重强调校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

校园布局大致分区根据学校规模和功能需求,将校园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公共区和保留区四个主要区域。

教学区教学区是学校的核心区域,将集中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教师办公室等与教学紧密相关的设施。

该区域应该便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生活区生活区是学生们日常休息、居住和娱乐的区域,包括学生宿舍、餐厅、运动场、图书馆等。

该区域应该舒适宜人,便于学生的集中学习和社交。

公共区公共区作为所有人共享的开放区域,将设有校友馆、博物馆、艺术中心、会议中心、运动场等。

该区域的设计可以注重创新与艺术融合,并提供丰富的社交和文化活动机会。

保留区保留区是用于保护和开展生态教育的区域,包括湖泊、湿地、森林等。

校园应该注重生态保护,保留自然景观并开设相应的生态学习课程。

道路与交通校园道路应该合理规划,方便师生的出行。

主要道路应宽敞平坦,设置专门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同时,校车和公共交通的设施也需要充分考虑,将车辆流量和行人流量进行合理分流,确保交通有序。

校园景观设计绿化景观校园应注重绿化,将树木和花草融入校园的每个角落。

特别是在主要道路和广场的设计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如樱花、银杏等,以增加校园的美观度和自然氛围。

景观小品通过设置一些艺术品或雕塑,增加校园的文化气息。

这些景观小品可以与校园建筑相融合,可根据学校的特色和文化背景选择相应的设计。

水景设计校园中的水景设计可以增加整体氛围,例如在保留区域设置人工湖泊和小溪,丰富校园生态。

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与未来规划

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与未来规划

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与未来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与未来规划2023年,是一个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年份,在各个行业中,人们都在追求着不断创新和进步,而校园文化也不例外。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校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文化建设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规划和展望。

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1.文化氛围我校鼓励和倡导多元文化,积极营造和培育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学校坚持“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团和学术活动,促进校内各项文化活动多元化和有序发展,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文化活动学校注重文化建设,不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书画展、手工制作、说唱比赛等等,同时也有一些有意义的特别活动,如升旗仪式,文化讲座等。

这些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校园生活的全面发展。

3.文化设施为了营造更加优美和实用的校园文化环境,我校大力投入校园文化设施建设。

学校新建了体育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并对校内各个区域的绿化和景观设施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布局。

这些设施的实行,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内容,也有利于提高学校整体的文化形象。

二、未来规划1.注重文化创新未来学校将注重文化创新和创意的培育,通过工作坊、创新讲座、竞赛等方式,促进学生单个和群体的创意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还将推动文艺教育、生态教育、和德育教育等内涵式教育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

2.校园文化建设接下来会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更新高新技术设施,建设更加高效和先进的智能化校园文化设施,例如智慧教学中心、数字图书馆等等。

增加配套设施,提高学生体验感和学习水平。

同时,学校也会加强文化活动的精细化管理和规划,创造更为丰富、深度的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培育更多的文化人才和文化品牌。

华师文科楼地下室方案

华师文科楼地下室方案

第一章 前言一、工程概况华中师范大学文科教学楼拟建于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内桂子山上,南靠3号教学楼,北接环山北路,西邻华中师范大学基建处办公楼,占地面积3900m 2,地上为七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20190m 2,地下局部为人防地下室。

建筑面积1286m 2,建筑总高度31.2m ,按三级抗震等级设计,基础为墩基础和柱下独立锥型基础,本施工方案为指导±0.00以下各分项工程施工而编写。

二、编制依据1.冶金工业部武汉勘察研究院2002年4月5日提供的华中师范大学文科教学楼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国家现行有关建筑施工规范及规定。

3.华中师范大学文科教学楼施工蓝图,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及业主具体要求。

4.拟建现场实际情况。

三、编制目的1.根据方案要求有效指导各分项工程实际施工、使各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2.根据方案提供材料种类、数量,便于物资部门组织采购。

3.依据工程量大小组织劳动力,制定工期计划。

四、施工顺序土方开挖→砼垫层→地下室外防水→→⎭⎬⎫⎩⎨⎧----→../2016../31.柱轴墩帽基础轴独立柱线独立基础地下室及相邻轴G A N A 4~16/B 轴独立基础 →地下室外墙、顶板→地下室外墙防水→非地下室部分梁柱→土方回填第二章土方工程第一节土方开挖一、地基土情况简介根据冶金工业部武汉勘察院于2002年4月5日提供的勘察报告,拟建建筑场地西南高、东北低,土层依上而下分别为杂填土、粘土夹碎石层;粉质粘土、粘土、粘土混碎石层。

其中上层杂填土成分复杂,呈潮湿、松散状态,厚度为0.30~3.2m不等。

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增厚,建筑物基础设计标高处地基土基本为粘土、粘土混碎石层和残积粘土,该土层呈潮湿、硬塑状态。

地下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和降雨引起的上层滞水,深度分布在-1.10m~-7.90m之间。

水量相对较小,地表下潜水位位于建筑物基础以下。

二、土方开挖(一)地下室土方开挖地下室位于5~20/G~M轴间,处在场地北侧,自然地面标高相对于±0.00从南向北为-1.5~-9.3m(见后附图一),基础底板垫层底标高为-4.45m,地下室部分采用机械开挖、开挖深度从北向南依次加深,因4轴上独立基础与地下室底板相连,F轴上独立基础距G轴地下室墙体较近且有基础梁相连。

华中师大-智慧校园建设:从理念到实践

华中师大-智慧校园建设:从理念到实践

华中师大-智慧校园建设:从理念到实践引言智慧校园建设是当今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华中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自主探索智慧校园建设之路。

本文将从理念、技术、实践三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华中师大的智慧校园建设。

理念智慧校园建设的理念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创新思维、优化资源、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整合校内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做到校园管理的高效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作为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华中师范大学认为智慧校园建设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共赢为目标。

因此,该校注重依靠信息技术手段,为师生提供真正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同时,集成和利用各项资源,实现了校园自动化运营和管理,从而真正地把智慧和学校管理方式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校园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技术华中师范大学在智慧校园建设中使用了很多技术手段,比如:区块链技术华中师范大学在学生证办理中采用了区块链技术,确保学生证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该校和东信北邮科技合作引入了区块链身份认证系统,实现了学生证信息的安全性和易操作性。

人工智能技术华中师范大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校园内的领域专家组织起来,提高了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服务水平。

在DaaS(Data as a Service)平台上,学生和职员可以快速地找到这些专家,以便在学习、工作中得到帮助。

云计算技术华中师范大学利用云计算技术,为师生提供了线上编程实验平台、免费的Office 365等服务。

其中,该校利用云计算平台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校园信息化体系,实现了校园各部门的快速操作和便捷管理。

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的实践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校园信息化华中师范大学建设了校内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平台,并且将校园内各个管理单位的数据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协同运营。

同时,该校建设了大量智能化管理系统,如空调、照明、停车等智能化管理系统,使得校园更加高效化、环保化。

教学信息化华中师范大学建立了以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为特色的教学信息化平台,向学生提供多种网络教学课程和在线学习资源。

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总结

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总结
பைடு நூலகம்完善课程设置
示范校建设项目促使学校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全面 梳理和完善,增设了一些新课程,优化了课程结 构,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 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还 引进了多名优秀教师,进一步壮大了教师队伍。
加强学校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的管理体系也得到了完善 ,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效率显著提高。
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总结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项目背景与目标 • 项目实施过程 • 项目成果与影响 • 经验教训与改进建议 • 未来计划与展望
01
项目背景与目标
项目背景
当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教育资源分布存在地域性差异, 部分地区学校硬件设施落后,无法满 足现代化教育需求。
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示范校建设,可以推动优质教育 资源向更多学校辐射,缩小教育差距 ,促进教育公平。
提升教育质量需求
随着社会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 高,学校需要不断改善硬件设施,提 高教育质量。
项目目标
完善学校硬件设施
通过示范校建设项目,改善学 校的硬件设施,包括教学楼、
实验室、图书馆等。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改善硬件设施,提高教师 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问题一
资源不足。解决方案:合 理调配资源,优化资源配 置。
问题二
时间紧迫。解决方案:优 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 率。
问题三
沟通不畅。解决方案:加 强团队内部沟通,建立有 效沟通机制。
03
项目成果与影响
项目成果
完成校园设施升级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植被景观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植被景观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校园特色
华中师范大学在 新校区规划中 传承大学文化 、根据地域特 色,因地制宜 的规划校园景 观植被,使之 能够反映学校 人文精神和特 色的校园环境 。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校园特色
华师景观植被规划 ,强调人与自然,人 与人的交流。茂密而 又布局合理的景观植 被规划不仅仅强调主 要的教学空间,而且 强调整个校园的学生 生活空间。从而使得 在桂子山上的华师有 武汉“高校里的植物 园”的美称,体现了 华师“忠诚博雅朴实 刚毅”的校园底蕴。
目录
1 2 3 4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功能分区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校园特色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的园林化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中心广场的规划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功能分区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功能分区
1)华师校园 各个园艺植被 单体之间相互 协调、相互对 话和有机关联 ,形成了道路 两侧面的对称 美和植被与校 园建筑的整体 连续性 。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中心广场的规划
此外广场的植被景观规划还应反映华师校园建筑的特征与 华师“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信仰,使其统一和谐 。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中心广场的规划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中心广场的规划
中心广场与广场尽端标志性主导建筑成为校园主划
在内部空间设 计中达到“园 林融入校园建 筑”,使人身 在室内犹在室 外园景中,随 时可以享受绿 化生态环境。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中心广场的规划
保持校园中心广场 规划布局中严谨的轴线 关系,在保持与阳光绿 化接触的开阔空间的同 时,以软硬铺地相结合 ,高大的树木如梧桐, 清爽的香樟,开阔的草 坪和草坪里茂密的灌木 ,使之成为供学生平时 休闲读书的富有凝聚力 的校园中心。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的园林化

2024年校园规划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校园规划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校园规划建设工作总结一、总体概述2024年是我校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一年,在校园规划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校园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和教育品质。

以下是对2024年校园规划建设工作的总结。

二、校园环境改造在2024年,我们对校园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

通过对校园道路、绿化带、休闲广场等区域的设计与建设,使得校园环境更加美观宜人。

我们注重生态环保,在校园内新增了多个生态湖泊和湿地公园,吸引了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

同时,我们还对校园内的垃圾分类与处理进行了加强,提高了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三、教学设施建设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2024年对校园内的教学设施进行了升级与建设。

首先,我们建立了一所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图书馆,提供了更加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和多媒体学习区,为师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我们还对实验室、电脑房、体育馆等设施进行了改造与完善,提供了更好的实验和体育锻炼条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科研平台建设为了提高科研水平,我们在2024年建设了一批科研平台。

首先,我们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科研楼,提供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研究场所,吸引了许多优秀的科研人才加入学校。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拓宽了科研合作渠道,提高了学校的科研能力和影响力。

五、信息化建设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在2024年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力度。

我们完善了校园网络,提供了稳定的网络连接和高速的上网速度,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服务。

同时,我们加强了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广了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学习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六、师资队伍建设在2024年,我们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我们组织了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了一批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前来讲座和授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教师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会,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024年校园规划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校园规划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校园规划建设工作总结校园规划建设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师生生活环境和学校形象的提升。

2024年校园规划建设工作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一、加大校园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教学环境1. 新建教学楼及配套设施:2024年,学校投入巨资,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教学楼,配有多媒体设备、实验室等先进设施,改善了师生的教学环境。

此外,还新建了一座多功能综合楼,提供了更多的场所供学生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2. 教室环境改造:学校逐步实施了教室环境改造工程,更新了老旧的桌椅设施,安装了中央空调系统,使得教室更加舒适,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 图书馆建设:学校图书馆在2024年进行了扩建,新增了自习室、阅览室、多媒体区等功能区域,购进了大量的图书、期刊等资源,提供了更好的学术资源和自学环境。

二、改善校园基础设施,提升师生生活品质1. 完善校园绿化:学校加大了对校园绿化的投入,购买了大量的花草树木,进行了校园绿化的整治和美化。

新增了休闲区、健身区等设施,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清新、舒适的校园环境。

2. 改善学生宿舍条件:学校对学生宿舍进行了全面改造,执行了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的双重提升。

宿舍楼安装了电子门禁系统,增加了24小时安保人员,提升了学生的生活安全。

同时,学校还提供了公共洗衣房、共享厨房等设施,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

3. 增设运动场馆:为了满足师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学校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体育馆和篮球场,提供了更多的场地和设施供师生进行体育活动,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

三、优化校园交通,提高校园管理效率1. 新建停车场:根据师生的实际需求,学校新建了一座多层停车场,有效缓解了校园停车难题,提高了师生的出行方便性。

2. 拓宽校内道路:校园道路交通状况直接关系到师生的出行效率和安全。

为此,学校对校内主干道进行了拓宽和改造,增设了交通标识和交通设施,提高了校园交通的顺畅度和安全性。

校园建设规划

校园建设规划

校园建设规划引言概述:校园建设规划是指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生活品质,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制定的一套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

校园建设规划涵盖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更新、环境美化等方面,对于学校的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础设施建设1.1 教学楼建设:校园建设规划的重点之一是教学楼的建设。

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和学生人数,规划合理的教学楼布局和面积分配。

教学楼的设计应注重教学环境的舒适性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要考虑到教学设备的配套和教学资源的集中管理。

1.2 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实验室的数量和功能布局。

不同学科的实验室应具备相应的设备和实验条件,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和科研教学的要求。

同时,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管理规范也是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1.3 学生宿舍建设: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应合理安排学生宿舍的建设。

宿舍楼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居住舒适性和安全性,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设施。

同时,宿舍楼的位置和布局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便利性。

二、教学设备更新2.1 信息技术设备更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设备,以适应教学的需求。

规划中应考虑到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的更新和升级。

同时,还需要规划相应的培训和维护机制,确保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2.2 实验设备更新:不同学科的实验设备不断更新,以满足科研和教学的需要。

规划中应考虑到实验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学生能够使用最新的设备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3 运动设施更新:学校的体育设施也是校园建设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规划中应合理安排体育场馆、运动场和健身设施的建设和更新,以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娱乐场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环境美化3.1 绿化景观规划:校园环境的美化是提升学校形象和学生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

校园建筑规划方案汇报

校园建筑规划方案汇报

校园建筑规划方案汇报校园建筑规划方案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校园建筑规划方案的汇报负责人。

今天,我非常荣幸向大家汇报我们校园建筑规划方案的设计与规划。

首先,我想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的设计理念。

我们的目标是为学校创造一个开放、舒适、创新的校园环境,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我们的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态环境建设:我们致力于将校园打造成一个融入自然、绿化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校园。

我们计划在校园内增加更多的绿化空间、花坛和植物园,为学生提供更多与自然互动的机会,同时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

二、功能与建筑设计的结合:我们将根据学校的教学和生活需求,合理规划校园内的建筑布局。

我们将设立专门的教学区、学生活动区和休闲区,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够有明确的功能和合适的设计。

三、节能环保:我们将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和先进的节能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计划引入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用于校园内的供电和供热系统,同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具体介绍我们的建筑规划方案。

首先是教学建筑区。

我们计划新建一座创新教学中心,以满足学校创新教育的需要。

该中心将拥有现代化的教室和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

其次是学生活动区。

为了满足学生们的学习和娱乐需求,我们计划建设一座综合活动中心,包括图书馆、学生会办公室、多功能厅和运动场等。

这个区域将成为学生们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运动设施。

最后是休闲区。

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我们计划建设一个风景优美的休闲区,包括花园、湖泊和散步小径等。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休息和放松自己。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建筑区域外,我们还将增加更多的绿化带和步行道,提供更便捷的交通系统,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能够在校园内自由流动。

同时,我们还将注重校园的安全性,增加安全设施和监控系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营造一个一体化的教学建筑——华中师范大学南湖校区教学实验大楼建筑设计

营造一个一体化的教学建筑——华中师范大学南湖校区教学实验大楼建筑设计

营造一个一体化的教学建筑——华中师范大学南湖校区教学实验大楼建筑设计【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于华中师范大学南湖校区教学实验大楼建筑设计方案的解读,探讨一种教学建筑综合化、一体化的设计手法和思路。

【关键词】教学楼;场所精神;一体化;院落;平台【中图分类号】TU2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8-0039-021.项目概况南湖教学实验大楼为华中师范大学南湖校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位于南湖校区内中心位置。

北临雄楚大街,南临南湖及桂子花园小区,东侧为规划市政道路,西侧为已建的学生宿舍及食堂。

项目由教学、实验、行政办公三大功能部分组成,地上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

场地内部分为与南湖水面联通的水塘。

2.设计理念2.1 一轴四院的规划结构设计采用“一轴四院”的空间规划结构,轴线从北到南串起了城市空间、建筑空间、自然湖面空间。

人们通过主广场后拾级而上,通过具有门意象的建筑灰空间过渡到建筑空间,通过平台、院落自然地过渡到湖面自然空间,从而完成了建筑介入地块后对于新校园空间的整合,创造了新的空间序列。

在轴线两侧,设计不同主题的四个庭院,庭院的开放性和动静程度根据建筑功能做了不同的区分,满足了不同空间的使用需求。

2.2 场所精神“学校开始于一个站在树下的人,他不知道他是老师,他和其他人一起讨论他的认识……很快这个需要的空间就建立起来了,形成了第一所学校。

”——路易斯·康很多传统学校不能提供足够的非正式思想交流的场所,也不能为学生和老师提供足够的互动机会。

本方案的设计目标是,创造一个非传统空间的校园,营造出不同的空间连系点作为学生的交流场所。

方案通过二层架空平台的设计,使学校不同功能的空间得到紧密联系,方便不同功能的可达性。

连续的平台给学生创造了丰富的交流场所和空间的趣味性。

同时,通过“围合”的方式形成不同的的内向庭院,各庭院之间相互渗透联系,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活动交流场所,使校园建筑回归传统的“书院”形态,创造富含求学精神的校园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报告提要:学校基本情况\ 规划的依据、目标和思路\ 规划措施——交通(校门、道路、停车场)、用地和功能分区、建筑、室外空间、绿化和景观、山体水体保护、基础设施、人防、环卫等规划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一、基本统计数据:截止2004年6月统计,学校校园现有土地1987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3万平方米。

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约236144平方米,学生宿舍150018平方米,学生食堂17216平方米,教工宿舍280131平方米,其他用房46607平方米。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6955人,硕士生2327人,博士生325人,留学生112人。

在职和离退休教职工5131人。

二、学校校园的区位条件:武汉市是中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为学校提供了较完善的交通、信息、管理及市政设施等服务体系。

学校周边高校林立,文化氛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校园紧邻东湖开发区“光谷”高新产业建设基地,学校在“光谷”建设了大学科技园(其中一附中新校区正在建设),利于开展科技协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知识和科技创新。

校园拥山(桂子山与元宝山) 临水(南湖),天然界线清晰,水陆风光兼备,空气清新,环境宁静,生态状况良好。

三、校园建设规划的历史与现状(一)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略)(二)校园建设的历史与现状:校园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建设初期。

1953年----第二阶段:“文革”曲折时期----第三阶段:恢复建设期:1977年至1998年。

第四阶段(现状):发展建设期:1999年—2003年。

学校再次进行了规划修编,通过广泛组织师生参与,邀请专家指导,对音乐楼、理科楼、新文科楼、多功能体育馆、学术交流中心、学生食堂等新的建筑进行了详细的方案论证;同时对基础设施、环境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通过设计竞赛,确定方案。

对校园的布局进行了适当调整,确定了“一环”、“两担”、“强中心”的景观格局,东理西文、南动北静的功能分区:“一环”——即围绕中心教学区的环形干道及绿带,环道以外是生活区“两担”——即以桂中路为“扁担”,挑起文科区和理科区。

“强中心”——即强化原有的从图书馆经电影场至元宝山顶的校园南北中轴线,形成统领全局的强有力的校园中心。

理科区在东部,以理科大楼为标志,组成“现代科技”为主题的建筑区;文科区在西部,以文科楼为起点,形成“人文科学”为主题的民族形式建筑群;文体区在南部,以体育馆、音乐楼为呼应,结合电影场、运动场等构成文体活动区域。

音乐楼和体育馆充满了青春的生气和灵动,艺术的律韵和张力。

通过三年多艰苦的建设,在2003年10月学校举行“百年校庆”庆典之际,顺利完成了六大建筑,完成了道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改造,完成了老教学楼的维修和装饰,完成了运动场、电影场等改造翻新,完成了校园环境绿化美化等系列工程(总投资51242万元。

其中国拨9565万元,自筹41677万元)。

同时也拆除了一大批临时建筑,校园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受到了广大校友、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好评。

师生员工对校园建设从不满意,到关心、了解、理解、支持、参与建设,增强了爱护校园、热爱华师、培育环境的学校意识。

在认识和观念上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单纯的增加物质条件到高度重视环境的保护培育;从封闭型的自我发展到依靠专家、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建设。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用地不够:按30000学生规模,学校用地总量需要3000亩左右,已有土地1987亩;周边可征土地295亩。

两项总计2282亩,其中规划为山体保护范围约为285亩。

(二)校区分散:与部队、农民等单位用地交错,被分割成多块。

教学区又在生活区包围之中。

(三)主要出入口(校门)不突出、不通畅:每个校门都不居中,特别是西校门和南校门的环境差。

环状道路还有局部(老礼堂处)没有贯通。

(四)基础设施薄弱:发展需求比建设速度快,基础条件跟不上。

数字化信息网络硬件还不够完善。

(五)学生宿舍不够:研究生宿舍没有达标,对西区1—6栋学生宿舍楼进行功能置换还没有完成。

第二部分校园规划的依据、目标和思路一、校园规划的意义(一)校园规划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规划能够有效而经济地使用财力、物力和土地,提高各种设施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学校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一个有质量的规划对于学校,是一种无形资产,一种文化资源,表现为:一种凝聚力:增加全校师生和校友爱校意识;一种竞争力:增加生源和学校的综合实力;一种渗透力:素质教育的环境氛围。

(二)教育部、武汉市规划局对校园规划工作有明确要求;(三)新的规划又是对过去的修编,通过分析和调整,总结经验教训,能够对许多问题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二、规划的理论依据:1、校园规划为教育观念的变革和发展服务:从教学资源分散到重组到优势互补,从学科间的封闭到学科的融合;从单一专业教育到全面的素质培养2、充分重视校园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关系:从内外封闭的独立小社会到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机构;3、继承和延续校园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脉:向人类的理性成果致敬;4、充分重视环境保护:从水泥森林到自然怀抱;5、充分重视新技术新材料的影响和应用。

三、法规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三)《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内部发行)》1992.8 (四)《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996(五)《武汉市自然山体水体保护办法》(六)《关于印发<在汉部、省属8所高校校园总体规划编制要求>的通知》(七)《关于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总体规划编制手续的复函》(八)《华中师范大学事业发展战略规划》(九)《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规划》三、规划期限、范围与规模(一)期限:2003年—2015年,近期:2003年—2008年;(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以华中师范大学现有校区为主,适当向周边拓展,规划用地面积为2089亩。

四、校园规划总体目标和思路(一)原则:继承传统、延续历史文脉、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突出科学性、人文性、服务性、开放性、数字化等特色,建设具有教师教育特色、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突出个性的城市景观,环保生态型绿色校园。

(二)内容:在桂子山(南湖)校区建设永久性教学、科研中心区,在周边建设学生生活和科技产业孵化区;在条件可能时,将教职工生活区和后勤设施等置换转移到校外,通过适当在周边征地,整体规划建设,使华中师范大学成为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向周围地区辐射科技成果、传播先进文化、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高等学府。

第三部分规划措施一、交通规划(校门、道路和停车场)(一)西北大门(规划正门):通过80米宽的校门设计,双向道路,平台绿地布置,丰富校门入口的层次感,增加学校向城市开敞的空间。

(二)南大门:争取打通南大门。

(三)立交桥:在南大门侧和南湖校区之间架设可以通行小汽车的立交桥。

(四)校内交通:贯穿内环,打通外环,形成完整闭合的环路,干道人车分流,干道之间完善消防通道和人行体系;在元宝山等次生林地开辟便捷的人行道。

(五)停车场:重新规划和置换学校汽车队场地,在校内规划设置多处停车场,再建的新建筑均设置地下停车库,结合路边停车,满足未来增加的停车需要。

首先启动建设东区的停车库(上层为综合球场)。

二、用地规划和功能分区(一)调整:保持现有格局,调整功能划分,将原供销学校校区、科教仪器厂和南湖校区纳入教学区规划。

将校区分为教学科研区、文体活动区、教工生活区、学生生活区和相对独立的南湖教学区和国际交流学院六个区域1、原供销学校区,建设研究生院。

2、教学仪器厂区,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包括配套建设留学生宿舍、留学生食堂、外籍专家宿舍,以及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等设施。

该区规划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现状绿化,自北至南依次布置科技孵化开发楼,教学楼群,留学生生活区,运动休闲区,构成空间层次丰富,相对独立的区域。

交通系统以大门入口广场为中心组织,根据地势高差,采用阶梯式平台布置。

3、南湖教学区,规划设计为通用性的标准单元式教学楼群,将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进修教师培训中心统一建设,也配套建设学生食堂和部分学生宿舍该区设计重视社会开放功能,外动内静;将中心绿色生态带贯穿整个教学区,注意保护原有水面和生态链,注重人造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

4.整合各类后勤服务,集中布置,统一管理。

5.在校园周边建设科技产业孵化区:在北大门一线,东大门北侧,在雄楚大道南沿路边100米深,260米长的地带,建设高科技产业孵化大楼。

(二)置换:通过积极创造条件,在校外建设教师生活区,通过政策激励,鼓励到校外购房,逐步置换和拆迁现有的教师住宅区,将置换的空间作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用途。

(三)周边征地及合作:按照武汉市规划局给我校在周边规划控制的范围,学校要争取尽量在周边征地,对征用有困难的,可以采用长期租赁或合作建设学生宿舍等方式,扩大办学空间。

调整和均衡各类功能分区的面积比例,通过道路、绿化将功能分区相对隔离又合理过渡。

三、建筑规划建筑面积指标分析:按30000学生规模计算,教室、科研、实验及行政用房集中为教学楼等:应有489888平方米,已有236144平方米,需要拆迁面积11993平方米,还需265737平方米,另外,西区1-6栋学生宿舍可置换14718平方米;学生宿舍应有288000平方米,已有150018 平方米,还需13782平方米。

其他待建建筑规划预留空间:1、图书馆:在原行政楼处新建;2、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学楼:在教学仪器厂区新建;3、十号(城环、美术)教学楼:在原农药所地范围;4、十一号教学楼:在桂子山校区原印刷厂5、十二号教学楼:文科楼西侧原基建处等三栋小楼一片;6、学生活动中心(礼堂):已拆除待重建;原学生活动中心置换为教工活动中心;7、扩建或新建学校医院;8、东区食堂;适当集中,可以拆三建一,或拆四建二。

9、校友大楼:择址新建。

还有一项重要工作,登记和保护昙华林一带老“华中大学”的历史建筑。

四、室外空间重点增设各类规格面积不同的运动场地和健身场地,首先启动建设东区的综合球场(底层为停车库)。

进一步提高露天电影场使用率。

加强各类场地的夜间照明。

增加广场:已有杜鹃、梅园、图书馆中心广场、理科楼广场、一二三号楼中间的莲花池广场、桂香园绿化广场、体育馆广场;还规划增加新的南、北大门广场、行政楼广场、新图书馆广场;在原化工厂山凹处利用山体的落差设计叠水广场等;在南湖校区通过轴线对称教学楼的布局构造和水面相融的广场,营造生动的水景环境。

在校园内利用现有的草坪、丛林,开辟增加各类学习和休憩空间。

五、绿化和景观(一)绿化:绿化要根据武汉的气候和桂子山的特点,综合植树、花卉和草坪交错建设,特别是要大力补种因建设减少的树林,有布局的栽培四季常开的花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