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应用知识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应用
1.O 是ABC ∆的重心0OC OB OA
=++;
若O 是ABC ∆的重心,则
ABC AOB AOC BOC S 31
S S S ∆∆∆∆=
==故
=++;
1()
3
PG PA PB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G 为ABC ∆的重心.
2.O 是ABC ∆的垂心OA OC OC OB OB
OA ⋅=⋅=⋅;
若O 是ABC ∆(非直角三角形)的垂心,则
C tan B tan A tan S S S AOB AOC BOC ::::=∆∆∆
故C tan B tan A tan
=++
3.O 是ABC ∆的外心||||||==(或2
2
2
OC OB OA ==)
若O 是ABC ∆的外心则
C 2sin :B 2sin :A 2sin AOB sin AOC sin BOC sin S S S AOB AOC BOC =∠∠∠=∆∆∆::::
故0OC C 2sin OB B 2sin OA
A 2sin =++
4.O
是内心ABC ∆的充要条件是
|
CB ||
CA |(
|
BC ||
BA |(
AC
|
AB |(
=⋅=⋅=⋅
引进单位向量,使条件变得更简洁。
如果记CA ,BC ,AB 的单位向量为321e ,e ,e ,则刚才
O 是ABC ∆内心的充要
条件可以写成 0)e e ()e e ()e e (322131=+⋅=+⋅=+⋅ ,O 是ABC ∆内心的充要条件也可以
是0OC c OB b OA
a =++ 。
若O 是ABC ∆的内心,则c
b a S S S AOB AOC BOC ::::=∆∆∆
故
0OC C sin OB B sin OA A sin 0OC c OB b OA a =++=++或;
||||||0AB PC BC PA CA PB P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是ABC ∆的内心;
向量()(0)||||
AC AB AB AC λ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所在直线过ABC ∆的内心(是BAC ∠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一)
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内心结合考查
例1.
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λ,[)
+∞∈,0λ则P 点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是向量AB u u u r 的单位向量设AB u u u r 与AC u u u
r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分别为21e e 和, 又AP OA OP =-,则
原式可化为
)(21e e +=λ,由菱形的基本性质知AP 平分BAC ∠,那么在ABC
∆中,AP 平分BAC ∠,则知选B.
(二)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垂心结合考查“垂心定理”
例2. H 是△ABC 所在平面内任一点,HA HC HC HB HB HA ⋅=⋅=⋅⇔点H 是△ABC 的垂心. 由AC HB AC HB HA HC HB HC HB HB HA ⊥⇔=⋅⇔=-⋅⇔⋅=⋅00)(, 同理AB HC ⊥,BC HA ⊥.故H 是△ABC 的垂心. (反之亦然(证略)) 例3.(湖南)P 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若PA PC PC PB PB
PA ⋅=⋅=⋅,则P 是△ABC 的(D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解析:由0=⋅-⋅⋅=⋅PC PB PB PA PC PB PB PA 得.即0,0)(=⋅=-⋅CA PB PC PA PB 即
则AB PC BC PA CA PB
⊥⊥⊥,,同理 所以P 为ABC ∆的垂心. 故选D.
(三)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重心结合考查“重心定理”
例4. G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GC GB GA ++=0⇔点G 是△ABC 的重心. 证明 作图如右,图中GE GC GB =+
连结BE 和CE ,则CE=GB ,BE=GC ⇔BGCE 为平行四边形⇒D 是BC 的中点,AD 为BC 边上的中线. 将GE GC GB =+代入GC GB GA ++=0,
得EG GA +=0⇒GD GE GA 2-=-=,故G 是△ABC 的重心.(反之亦然(证略)) 例5. 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任一点.G 是△ABC 的重心⇔)(3
1
PC PB PA PG ++=
. 证明 CG PC BG PB AG PA PG +=+=+=⇒)()(3PC PB PA CG BG AG PG +++++= ∵G 是△ABC 的重心 ∴GC GB GA ++=0⇒CG BG AG ++=0,即PC PB PA PG ++=3 由此可得)(3
1
PC PB PA PG ++=
.(反之亦然(证略)
) 例6 若O 为ABC ∆内一点,0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则O 是ABC ∆ 的( )
A .内心
B .外心
C .垂心
D .重心
解析:由0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得OB OC O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如图以OB 、OC 为相邻两边构作平行四边形,则OB OC OD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由平行四边形性质知12
OE OD =u u u r u u u r
,2OA OE
=,同理可证其它两边上的这个性质,所以是重心,选D 。
(四) 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外心结合考查
例7若O 为ABC ∆内一点,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O 是ABC ∆ 的( )
A .内心
B .外心
C .垂心
D .重心
解析:由向量模的定义知O 到ABC ∆的三顶点距离相等。
故O 是ABC ∆ 的外心,选B 。
(五)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四心结合考查
例8.已知向量1OP ,2OP ,3OP 满足条件1OP +2OP +3OP =0,|1OP |=|2OP |=|3OP |=1, 求证 △P 1P 2P 3是正三角形.(《数学》第一册(下),复习参考题五B 组第6题) 证明 由已知1OP +2OP =-3OP ,两边平方得1OP ·2OP =2
1
-, 同理 2OP ·3OP =3OP ·1OP =2
1-
, ∴|21P P |=|32P P |=|13P P |=3,从而△P 1P 2P 3是正三角形.
反之,若点O 是正三角形△P 1P 2P 3的中心,则显然有1OP +2OP +3OP =0且|1OP |=|2OP |=|3OP |. 即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
1OP +2OP +3OP =0且|1OP |=|2OP |=|3OP |⇔点O 是正△P 1P 2P 3的中心.
例9.在△ABC 中,已知Q 、G 、H 分别是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
求证:Q 、G 、H 三点共线,且QG:GH=1:2。
【证明】:以A 为原点,A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A(0,0)、B (x 1,0)、C(x 2,y 2),D 、E 、F 分别为AB 、BC 、AC 的中点,则有:
112222,0)(,)(,22222x x x y x y E F +D (
、、 由题设可设1324,)(,)2
x Q y H x y (、, 122(,)33x x y G +212243(,)(,)222x x y AH x y QF y ∴==--u u u u r u u u r ,
212(,)BC x x y =-u u u r
2212422142
()0()
AH BC AH BC x x x y y x x x y y ⊥∴•=-+=-∴=-
u u u u r u u u r Q u u u u r u u u r
2122232212
32()()0222
()22QF AC x x y
QF AC x y y x x x y y y ⊥∴•=-+-=-∴=+
u u u r u u u u r Q u u u r u u u u r
1212212
24323()(,),22
x x x x x x y QH x y y --∴=--=--u u u u r 2(22y
21122122212
3212212212212
2()(,),)
3233223()23()1 (
,(,6321 =3x x x y x x y x x x y QG y x x x x x y x x x x x y QH
+--∴=--=------=--=--u u u r u u u
u r 222(62y 66y 22y 即=3QH QG u u u u r u u u r
,故Q 、G 、H 三点共线,且QG :GH =1:2
例10.若O 、H 分别是△ABC 的外心和垂心.求证 OC OB OA OH ++=. 证明 若△ABC 的垂心为H ,外心为O ,如图. 连BO 并延长交外接圆于D ,连结AD ,CD .
∴AB AD ⊥,BC CD ⊥.又垂心为H ,BC AH ⊥,AB CH ⊥, ∴AH ∥CD ,CH ∥AD ,
∴四边形AHCD 为平行四边形,
∴OC DO DC AH +==,故OC OB OA AH OA OH ++=+=.
着名的“欧拉定理”讲的是锐角三角形的“三心”——外心、重心、垂心的位置关系: (1)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三点共线——“欧拉线”;
(2)三角形的重心在“欧拉线”上,且为外——垂连线的第一个三分点,即重心到垂心的距离是重心到外心距离的2倍。
“欧拉定理”的向量形式显得特别简单,可简化成如下的向量问题.
例11. 设O 、G 、H 分别是锐角△ABC 的外心、重心、垂心. 求证 OH OG 3
1
= 证明 按重心定理 G 是△ABC 的重心⇔)(3
1
OC OB OA OG ++=
按垂心定理 OC OB OA OH ++= 由此可得 OH OG 3
1
=
. 补充练习
1.已知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O 是三角形ABC 的重心,动点P 满足
OP =
31 (
21OA +OB 2
1
+2OC ),则点P 一定为三角形ABC 的 ( B ) 边中线的中点 边中线的三等分点(非重心) C.重心 边的中点 1. B 取AB 边的中点M ,则
OM
OB OA 2=+,由
OP
=
3
1 (
2
1OA +
OB 2
1+2
OC
)可得
3MC OM OP 23+=,∴MC MP 3
2=,即点P 为三角形中AB 边上的中线的一个三等分点,且点P 不过重心,故
选B.
2.在同一个平面上有ABC ∆及一点O满足关系式:
2O A u u u u u r +2BC u u u u u u r =2OB u u u u u u r +2CA u u u u u r =2OC u u u u u u r +2
AB u u u u u u r
,则O为
ABC ∆的 (D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2.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及平面内一点P 满足:0
PA PB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P 为
ABC
∆的
(C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3.已知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AC AB OA OP ++=λ,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C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4.已知△ABC ,P 为三角形所在平面上的动点,且动点P 满足:
0PA PC PA PB PB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P 点为三角形的 (D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5.已知△ABC ,P 为三角形所在平面上的一点,且点P 满足:0a PA b PB c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
P 点为三角形的
(B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6.在三角形ABC 中,动点P 满足:CP
AB CB CA •-=22
2,则P 点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B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7.已知非零向量AB →与AC →满足(AB →|AB →| +AC →|AC →| )·BC →
=0且AB →|AB →| ·AC →|AC →| =12 , 则△ABC 为( )
A.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解析:非零向量与满足(||||
AB AC AB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即角A 的平分线垂直于BC ,∴ AB =AC ,又cos A =||||
AB AC AB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1
2 ,∠A =3π,
所以△ABC 为等边三角形,选D .
8.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m ++=,则实数m = 1
9.点O 是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OA OC OC OB OB
OA ⋅=⋅=⋅,则点O 是ABC ∆的(B
)
(A )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B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 )三条中线的交点
(D )三条高的交点
10. 如图1,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过G 作直线与AB ,AC 两边分别交于M ,N 两点,且AM xAB =u u u u v u u u v
, AN y AC =u u u v u u u v ,则11
3x y
+=。
证 点G 是ABC ∆的重心,知GA GB GC
++=u u u v u u u v u u u v
O ,
得()()AG AB AG AC AG -+-+-=u u u v u u u v u u u v u u u v u u u v O ,有1()3
AG AB AC =+u u u v u u u v u u u v。
又M ,N ,G 三点共线(A 不在直线MN 上),
于是存在,λμ,使得(1)AG AM AN λμλμ=++=u u u v u u u u v u u u v
且, 有AG x AB y AC λμ=+u u u v u u u v u u u v =1()3
AB AC +u u u v u u u v ,
得1
1
3x y λμλμ+=⎧⎪
⎨==⎪⎩
,于是得113x y +=。
例讲三角形中与向量有关的问题
教学目标:1、三角形重心、内心、垂心、外心的概念及简单的三角形形状判断方法 2、向量的加法、数量积等性质
3、利用向量处理三角形中与向量有关的问题
4、数形结合
教学重点:灵活应用向量性质处理三角形中与有关向量的问题
教学难点:针对性地运用向量性质来处理三角形中与向量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1、课前练习
已知O 是△ABC 内的一点,若2
22
==,则O 是△ABC 的〔 〕
A 、重心
B 、垂心
C 、外心
D 、内心 在△ABC 中,有命题①
=-;②=++;③若()()
0=-•+,则△ABC
为等腰三角形;④若
0>•,则△ABC 为锐角三角形,上述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2、知识回顾
三角形的重心、内心、垂心、外心及简单的三角形形状判断方法 向量的有关性质
上述两者间的关联
3、利用向量基本概念解与三角形有关的向量问题
例1、已知△ABC
中,有0=•⎪⎫ ⎛+BC
21
=•,试判断△ABC 的形状。
练习1、已知△ABC 中,
=,=,B 是△ABC 中的最大角,若0<•,试判断△ABC 的形状。
4、运用向量等式实数互化解与三角形有关的向量问题
例2、已知O 是△ABC
+=+=+,则O 是△ABC 的
〔 〕
A 、重心
B 、垂心
C 、外心
D 、内心
5、运用向量等式图形化解与三角形有关的向量问题
例3、已知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动点,且点P
满足()+∞∈⎫
⎛++=,0,λλ,则动点P 一定
过△ABC 的〔 〕
A 、重心
B 、垂心
C 、外心
D 、内心
练习2、已知O 为平面内一点,A 、B 、C 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动点P 满足()+∞∈⎪⎭
⎫
⎝⎛++=,0,21λλ,
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A 、重心
B 、垂心
C 、外心
D 、内心
例4、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动点P
满足()+∞∈⎪
⎫
⎛+=,0,λλOA OP ,则
动点P 一定过△ABC 的〔 〕
A 、重心
B 、垂心
C 、外心
D 、内心
练
习
3
、
已
知
O
是
△
ABC
所
在
平
面
内
的
一
点
,
动
点
P
满
足
()+∞∈⎪
⎫ ⎛+++=,0,2λλOC OB ,则动点P 一定过△ABC 的〔 〕
A 、重心
B 、垂心
C 、外心
D 、内心
例5、已知点G 是的重心,过G 作直线与AB 、AC 分别相交于M 、N 两点,且y x •=•=,,求证:
31
1=+y
x 6、小结
处理与三角形有关的向量问题时,要允分注意数形结合的运用,关注向量等式中的实数互化,合理地将向量等式和图形进
行转化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
7、作业
1、已知O 是△ABC 内的一点,若=++,则O 是△ABC 的〔 〕
A 、重心
B 、垂心
C 、外心
D 、内心 2、若△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半径为1,且=++,则•等于〔 〕
A 、
21 B 、0 C 、1 D 、2
1- 3、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A 、B 、C 、所对的过分别是a 、b 、c 若=•+•+•c b a ,则O
是△ABC 的〔 〕
A 、重心
B 、垂心
C 、外心
D 、内心 4、已知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与A 不重合的一点,满足
AP AC AB 3=+,则P 是△ABC 的〔 〕
A 、重心
B 、垂心
C 、外心
D 、内心
5、平面上的三个向量、、满足=++
1===,求证:△ABC 为正三
角形。
6、在△ABC 中,O 为中线AM 上的一个动点,若AM =2,求)(+⋅
三角形四心与向量的典型问题分析
向量是数形结合的载体,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在高中数学“平面向量”(必修4第二章)的学习中,一方面通过数形结合来研究向量的概念和运算;另一方面,我们又以向量为工具,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和物理的相关问题。
在平面向量的应用中,用平面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时,首先将几何问题中的几何元素和几何关系用向量表示,然后选择适当的基底向量,将相关向量表示为基向量的线性组合,把问题转化为基向量的运算问题,
最后将运算的结果再还原为几何关系。
下面就以三角形的四心为出发点,应用向量相关知识,巧妙的解决了三角形四心所具备的一些特定的性质。
既学习了三角形四心的一些特定性质,又体会了向量带来的巧妙独特的数学美感。
一、“重心”的向量风采
【命题1】 已知G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0GA GB G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G 是ABC △的重心.如图⑴.
A'
A
【命题2】 已知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OP OA AB AC 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
【解析】 由题意()AP AB AC 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当(0)λ∈+∞,时,由于()AB AC λ+u u u r u u u r 表示BC 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
的向量,所以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如图⑵.
二、“垂心”的向量风采
【命题3】 P 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若⋅=⋅=⋅,则P 是ABC △的垂心.
【解析】 由PA PB PB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得()0PB PA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即0PB CA ⋅=u u u r u u u r ,所以PB CA u u u r u u u r
⊥.同理可证PC AB u u u r u u u r ⊥,PA BC u u u r u u u r
⊥.∴P 是ABC △的垂心.如图⑶.
【命题4】 已知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图⑴ 图⑵ 图⑶
图⑷
A
O
cos cos AB AC OP OA AB B AC C λ⎛⎫
⎪
=++ ⎪⎝
⎭
uuu r uuu r uuu r uu u r uuu r uuu r
,(0)λ∈+∞,
,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垂心.
【解析】 由题意cos cos AB AC AP AB B AC C λ⎛⎫ ⎪=+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由于0cos cos AB AC BC AB B AC C ⎛⎫ ⎪+⋅=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即0cos cos AB BC AC BC
BC CB AB B AC 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所以AP u u u r 表示垂直于BC uuu r 的向量,即P 点在过点A 且垂直于BC 的直线上,所以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垂心,如图⑷.
三、“内心”的向量风采
【命题5】 已知I 为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且AB c =,AC b =,BC a = .若0aIA bIB cIC ++=u u r u u r u u r
,
则I 是ABC △的内心.
【解析】 ∵IB IA AB =+u u r u u r u u u r ,IC IA AC =+u u
r u u r u u u r ,则由题意得()0a b c IA bAB c AC ++++=u u r u u u r u u u r ,
∵AB AC bAB cAC AC AB AB AC AC AB AB AC
⎛⎫ ⎪+=⋅+⋅=⋅⋅+
⎪⎝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bc AB AC AI a b c AB AC
⎛⎫ ⎪=
+
⎪++⎝
⎭
u u u r u u u r u u r u u u r u u u r .∵AB AB u u u r u u u r 与AC
AC
u u u r
u u u r 分别为AB u u u r 和AC u u u r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AI u u r
与BAC ∠平分线共线,即AI 平分BAC ∠.
同理可证:BI 平分ABC ∠,CI 平分ACB ∠.从而I 是ABC △的内心,如图⑸.
【命题6】 已知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B AC OP OA AB AC λ⎛⎫ ⎪
=++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
,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 图⑸
图⑹
B
【解析】 由题意得AB AC AP AB AC λ⎛⎫
⎪
=+ ⎪
⎝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当(0)λ∈+∞,
时,AP u u u r 表示BA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向的向量,故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如图⑹.
四、“外心”的向量风采
【命题7】 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若222
OA OB OC ==u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u r
,则O 是ABC △的外心.
【解析】 若222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222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O 是ABC △的外
心,如图⑺。
【命题7】 已知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2
cos cos OB OC AB AC OP AB B AC C λ⎛⎫+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外心。
【解析】 由于2
OB OC +u u u r u u u r 过BC 的中点,当(0)λ∈+∞,时,cos cos AB AC AB B AC C λ⎛⎫ ⎪+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表示垂直于BC uuu r 的向量(注意:理由见二、4条解释。
),所以P 在BC 垂直平分线上,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外心,
如图⑻。
图⑺
图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