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合集下载

铁道部关于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

铁道部关于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

铁道部关于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铁道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79.11.24•【文号】[79]铁运1801号•【施行日期】1979.11.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79)铁运1801号1979年11月24日)一、总则第1条为加强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工作,提高列车运行图的质量和作用,规定本规则。

第2条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行车组织的基础。

正确地编制列车运行图,对保证行车安全,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完成和超额完成铁路客货运输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3条全路定期性的列车运行图编制工作,由铁道部决定。

原则上每两年定期编制一次,在夏季实行。

重新编制列车运行图的主要原因如下:1.客、货列车行车量发生较大变化;2.铁路的技术设备发生较大的变化。

如提高线路容许速度,改变牵引动力,开通新线,增加复线以及采用调度集中和自动闭塞装置等;3.运输组织发生变化,如调整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调整机车交路和列检布局,改变货物列车重量标准等。

第4条编制列车运行图,必须贯彻下列各项基本要求:1.列车运行的安全;2.适应旅客运输的需要,提高客运服务水平;3.完成国家规定的铁路货物运输计划;4.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改善列车运行图的各项指标;5.充分利用和提高线路通过能力;6.积极考虑新技术和先进工作方法。

第5条列车分类和列车车次按下列规定:1.旅客列车(1)特别旅客快车1-98(2)直通旅客快车101-298(3)管内旅客快车301-398(4)直通旅客列车401-498(5)管内旅客列车501-598(6)临时旅客列车601-678(7)混合列车681-698(8)市郊列车701-748(9)旅游列车游1-游48(10)回送客车底列车:固定车次,原车次上加8000不固定车次8601-86782.货物列车(1)快运货物列车751-768(2)快运零担列车771-798(3)始发直达列车801-898(4)空车直达列车901-998(5)石油直达列车001-098(6)技术直达列车1001-1098(7)直通货物列车1101-1998(8)区段列车2001-2998(9)沿零摘挂列车3001-3098(10)摘挂列车3101-3198(11)区段小运转列车3401-3498(12)枢纽小运转列车3501-3998(13)超限货物列车7001-7098(14)保温列车7101-71983.单机和路用列车(1)单机4001-4098(2)补机4301-4398(3)试运转列车5001-5098(4)轻油动车或轨道车5101-5198(5)路用列车5201-5298(6)回送入厂列车5301-5398(7)救援列车6001-6098各铁路局管内的客货列车车次,必要时可作补充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2020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2020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2020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工作,更好地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国办发〔2018〕13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8号)等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工作应坚持安全导向,贯彻集中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行车组织基础第四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应统筹内部各专业部门,合理制定行车计划,内容包括列车运行图、车辆运用计划、施工作业计划、乘务计划等。

其中,共线、跨线运行线路的行车计划应共同制定。

运营单位应做好土建工程、车辆、供电、通信、信号、机电等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确保各设施设备系统兼容协调,能够按照最大设计能力稳定运行,保障行车组织需要,充分满足客流需求。

运营单位应建立行车指标统计分析制度,对行车计划持续改进和优化。

第五条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应以满足客流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线路客流规律及线网衔接等因素,有效发挥线路能力,经济合理地运用车辆和安排施工维修时间,确定线路运营时间及各时段的行车间隔、停站时间、行车交路等。

运营单位应将列车运行图作为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组织内部各部门严格根据列车运行图的要求开展运营生产工作,保证按图行车。

列车运行图应保持相对稳定,需要常态化延长运营服务时间或缩小行车间隔的,运营单位应充分论证运用车数量、线路条件等设施设备能力及施工维修时间、人员配备需要等情况,确保满足安全运营条件的方可组织实施。

列车运行图应至少保存2年。

第六条行车指挥层级自上而下分为线网监控级、线路控制级和现场执行级,下级服从上级指挥。

线网监控级负责监控线网运行状态、统筹线网运营生产、指挥应急情况下线网列车运行调整,以及对外联络协调。

线路控制级负责本线路的运营状态监控、运行调整和应急指挥。

《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

《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工作,更好地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国办发〔2018〕13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8号)等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工作应坚持安全导向,贯彻集中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行车组织基础第四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应统筹内部各专业部门,合理制定行车计划,内容包括列车运行图、车辆运用计划、施工作业计划、乘务计划等。

其中,共线、跨线运行线路的行车计划应共同制定。

运营单位应做好土建工程、车辆、供电、通信、信号、机电等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确保各设施设备系统兼容协调,能够按照最大设计能力稳定运行,保障行车组织需要,充分满足客流需求。

运营单位应建立行车指标统计分析制度,对行车计划持续改进和优化。

第五条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应以满足客流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线路客流规律及线网衔接等因素,有效发挥线路能力,经济合理地运用车辆和安排施工维修时间,确定线路运营时间及各时段的行车间隔、停站时间、行车交路等。

运营单位应将列车运行图作为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组织内部各部门严格根据列车运行图的要求开展运营生产工作,保证按图行车。

列车运行图应保持相对稳定,需要常态化延长运营服务时间或缩小行车间隔的,运营单位应充分论证运用车数量、线路条件等设施设备能力及施工维修时间、人员配备需要等情况,确保满足安全运营条件的方可组织实施。

列车运行图应至少保存2年。

第六条行车指挥层级自上而下分为线网监控级、线路控制级和现场执行级,下级服从上级指挥。

线网监控级负责监控线网运行状态、统筹线网运营生产、指挥应急情况下线网列车运行调整,以及对外联络协调。

线路控制级负责本线路的运营状态监控、运行调整和应急指挥。

列车运行图编制-精品文档

列车运行图编制-精品文档

柳玉台运行图
12
一、列车运行图简介
㈢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4.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分 ②非追踪运行图。这种运行 图的特点是同方向列车是以 站间区间为间隔,即在非自 动闭塞区段采用的运行图。
百威台运行图
13
一、列车运行图简介
㈢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5.按列车运行图的性质分
①基本列车运行图(简称基本图),是指按最大运量编制的 运行图,是经过重新编制或调整,正在实施并持续到下次重 新编制或调整为止的列车运行图。 ②分号列车运行图(简称分号图),是指为适应短期运输、 应对突发事件或施工等需要,短时间实行,实行完毕又恢复 到基本图的临时性列车运行图。
16
二、手工铺画列车运行图方法
列车运行调整计划
1.编制原则 ①“先客后货”、“先快后慢”、按等级调整和合 理会 让,使晚点列车恢复正点,实现按图行车 原则。 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法,使计划留有余地。 ③保证日班计划任务完成。 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效率。
17
二、手工铺画列车运行图方法
一、列车运行图简介
㈠列车运行图的定义及作用 1.定义: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图解, 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 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
1
一、列车运行图简介
㈠列车运行图的定义及作用
2.作用:列车运行图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顺序, 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列车在各个车站的到达、 出发或通过的时刻,列车的会让、越行,列车的重 量和长度标准、机车交路等。 •列车运行图既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又是联 系各部门工作的纽带,也是铁路运营管理工作的 综合性计划。
14
一、列车运行图简介
㈢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5.按列车运行图的性质分

4.-列车图运行的编制解析

4.-列车图运行的编制解析

3.3.2与其他城市公共设施的衔接
城市中有大量客流聚集的公共设施,如大型体育场、娱乐、商业中
心、大型工矿企业等,这些场所经常会有短时间的大量的突发客流,对
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带来一定的考验,造成一时的运力和人力的紧
张。
2021/3/17
3.3 其他要素
3.3.3列车试车作业 检修完毕的车辆,应首先在车辆检修基地的试验线上进行试验,各项
2021/3/17
3.1 时间要素
3.1.2 停站时间 ◦ 指列车停站作业(包括加减速、开关车门),乘客上下车等所需要时间的总和。 ◦ 列车停站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旅客乘降的需要,它与车站客流量的大小、客车车门 数的多少、车站的疏导和管理有关。 ◦ 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车辆只有在停妥的情况下才能开、关车门,车门开关的时 间与车辆的类型有关,一般开门大约在5秒左右,关门在3-5秒左右,如果站台 上采用屏蔽门设置,还要考虑屏蔽门与车门之间的时间差。 ◦ 乘客上、下车的时间与乘客数量多少(主要考虑高峰期人数)、车辆车门数和宽 度,站务员的疏导管理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统计资料,每位旅客上下车约需0.6 秒。
原则上使交会的 两列车中一列通 过车站。因此在 运行图上较常采 用一列停、一列 通过的不同时到 达间隔时间。
τ不 (a)一列停车、一列通过
图1—22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τ不 (b)两列都停车
2、会车间隔时间全是车站办理各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主要作业包括:确认先到列车的到达或通过的时间,与来车方向的邻站 办理闭塞的时间,准备发车进路及开放出站信号机的时间,发车作业时 间等,其计算公式为:
2021/3/17
t上下 = 0.6 Q上下 (秒) N列 M
式中:t上下:乘客上下车时间; Q上下: 高峰小时内一个方向本站上下客人数之和(人); N列:高峰小时通过本站的列车对数(对); M:每列车的车门数(个)。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培训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培训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培训教材一、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要求和步骤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均为可载客列车,在车站只进行乘客上下车的客运作业,而且不存在车辆解体、编组和车辆技术作业及跨线运输等问题,列车行车密度较高。

在新线开通或线路客流量、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式发生变化时都需编制列车运行图。

其编制要求和步骤如下:(一)编图要求1.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2.迅速、便利地运送旅客,最大限度地节约旅客在途时间,包括在站候车、随车运行及中转换乘等。

3.充分利用线路通过能力,经济合理地使用车辆设备,安排施工维修时间。

4.保证列车运行与车站客运作业过程的协调。

5.合理安排乘务人员作息时间。

(二)编图步骤1.按编制要求和目标确定编制的注意事项。

2.收集编图资料,对有关问题组织调查、研究和试验。

3.总结分析现行列车运行图的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4.确定全日行车计划。

5.计算所需运用列车数量。

6.计算运行图所需的各项基础数据。

7.确定列车运行图草图。

8.听取行车相关部门和车辆部门的意见,对列车运行方案进行调整。

9.根据列车运行方案编制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时刻表和执行说明。

10.全面检查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计算列车运行图的各项指标。

11.将编制完毕的列车运行图、时刻表和执行说明上报审核,经批准后执行。

二、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一)客流调查与分析1.客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是动态性质的,它因时因地而变化,但这种变化归根结底是有关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生活方式以及轨道交通系统本身特点的反映。

在轨道交通系统运营过程中,对客流动态实行经常的监督和系统的分析,掌握客流现状与客流变化规律是轨道交通系统行车组织工作和客运组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分析轨道交通系统客流的动态性质及和运营组织的关系,客流主要有以下4种变化:(1)小时客流量在一日内的变化小时客流量是用以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通道等设备容量的基础数据,尤其是在计算全日行车计划和车辆配备计划时。

任务三:编制列车运行图

任务三:编制列车运行图
• (5)列车在折返站/折返线上的折返及停留时间; • (6)列车出入车辆段的时间标准; • (7)可用列车或动车组数量; • (8)换乘站能力及其使用计划; • (9)系统开始运营时间和营业结束时间; • (10)列车交路计划,只存在长短交路配合时的情 况; • (11)供电系统作业标准及计划;
5 列车运行图编制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 概念:指车站办理两个列车的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 要的最小间隔时间。
• 1、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包括: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会 车间隔时间、连发间隔时间、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发到及不 同时到发间隔时间等几种。
• 2、影响车站间隔时间的大小的因素

与车站邻接区间的行车闭塞方法、信号和道岔的操纵
t运=t纯运 t起 t停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一、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分为四种情况:通通、通停、起通、起停
A—B区间列车运行时分示意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1 概述
二、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
指车站办理乘客乘降必需的停车时间标准。
t停站=t门 t上下 Δt
(1)技术作业需要停站时间;
•(1)固定(自动)闭塞线路:
5 列车运行图编制
•(2)移动(自动)闭塞线路:
追踪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追踪列车间
隔时间I。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3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3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1)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
两种形式:一停一通和双停。
• 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单线区段,对向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列车到达车站时 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是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城市轨道概论第6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城市轨道概论第6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而变化的。
二、车辆基地(停车场)行车组织工作
停车场的作业由运转值班员总体负责,包括车辆运用作业以及为完成 车辆调移而进行的调车作业。 行车组织工作由以下几个作业组成: 1.出库作业 2.入库作业 3.整备作业 4.调车作业
三、城市轨道交通乘务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员一般是指电动列车驾驶员,电动列车驾驶员 的主要工作是城市轨道交通电动列车的驾驶、应急故障处理。
(二)列车运行调度工作的主要设备 1.人工调度指挥系统设备 调度电话总机、分机,传输线,无线调度电话 2.电子调度集中设备 集中总机、分机、运行显示屏、运行图绘制仪、传输线、 无线调度电话 3.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调度设备 显示屏、行车调度工作站、监控工作站、调度电话、广播装置 主要功能:列控、传输信息、运行情况、异常报警、记录数据、 决策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特点: 1.安全、舒适、高速、污染小、大运量 2.仅客运,无货运 3.双线运行 4.高峰时段 5.运行间隔短,发车密度高 6.运营外检修 7.运行指挥集中,设备先进,牵涉部门多
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图解。 运行图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次序,各次列车在区间的运 行时分,在车站的到达、出发或通过的时刻,在车站的停车 时间和在折返站的折返作业时间,以及列车交路和列车出入 车辆段时刻等,能直观显示出各次列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 相互位置和对应关系。
目录
1 运营组织基础知识 2 列车运行调度工作 3 行车组织工作 4 客运组织工作
01
城市道交通 运营组织基础
知识
一、概述
1.在运输组织上:集中调度、 统一指挥、按图行车
{ 城市轨道交通 2.功能上:实现车辆、车务、
运营管理系统 机电、通信信号、供电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二、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列车运行图一方面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 全 、 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工作 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 它规定了铁路线路、 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 , 它规定了铁路线路 、 站 机车、 车辆等设备的运用, 场 、 机车 、 车辆等设备的运用 , 以及与行车各 有关部门的工作, 有关部门的工作 , 并通过列车运行图把整个铁 路网的运输生产活动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路网的运输生产活动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 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 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 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 , 它是铁路运输生产的 一个综合性计划。 一个综合性计划。
二、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铁路通过能力与列车正点运行及列车运行的流 水性密切相关。 水性密切相关 。 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即列车运行 图的实现有赖于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保证, 图的实现有赖于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保证 , 特 别是当列车运行过程发生波动, 别是当列车运行过程发生波动 , 亦即发生偏离 于计划的情况时, 于计划的情况时 , 只有在有充分通过能力保证 的条件下, 才能确保运输生产按计划准时进行, 的条件下 , 才能确保运输生产按计划准时进行 , 列车才有可能重新恢复正点运行。 列车才有可能重新恢复正点运行。
二、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另一方面它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向社会提供运输 供应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 供应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供社会使用的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及“ 五定” 供社会使用的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及 “ 五定 ” 货运班列运行计划, 货运班列运行计划 , 实际上就是铁路运输服务 能力目录。 能力目录。 因此, 因此 , 列车运行图又是铁路组织运输生产和产 品供应销售的综合计划, 品供应销售的综合计划 , 是铁路运输生产联结 厂矿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纽带。 厂矿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纽带。

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总结]

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总结]

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规则一、总则第1条为规范和加强铁路列车运行图(含机车周转图,下同)的编制和管理工作,提高列车运行图的质量,充分发挥列车运行图的作用,确保运输安全,制定本规则。

第2条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

科学合理地编制列车运行图,对保证行车安全,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运输能力、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3条列车运行图分为基本列车运行图(简称基本图)和分号列车运行图(简称分号图)。

基本图是指经过重新编制或调整,正在实施并持续到下次重新编制或调整为止的列车运行图。

调整后的基本图又称调整列车运行图(简称调整图)。

分号图是指为适应短期运输、应对突发事件或施工等需要,短时间实行,实行完毕又恢复到基本图的临时性列车运行图。

第4 条基本图的变更通过编制或调整来实现。

编制需重新确定各项技术作业标准、重新构建旅客列车运行框架、重新铺画全部客货列车运行线、在全路范围同时实行。

调整则是在各项技术作业标准和旅客列车运行框架不做大的变动的基础上,对基本图做的局部变更。

全路基本图原则上每两年编制一次,宜在春季或秋季实行。

铁道部、铁路局要根据铁路运输市场需求、铁路技术装备或运输组织方式发生的变化及时编制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编制实行两级管理,跨局列车由铁道部组织铁路局编制,局管内列车由铁路局负责编制。

第5 条基本图的编制、调整和分号图的编制原则上以会议的方式进行。

列车运行图编制、调整及确定的相关事项,以铁道部或铁路局的正式文电公布实行。

第6条列车运行图必须符合下列各项基本要求:1.保证列车运行安全;2.符合各项技术作业标准;3.适应客货运输市场需求;4.经济合理地运用机车车辆;5.做好列车运行线与客流、车流结合;6.充分利用线路通过能力,合理安排施工、维修天窗;7.努力实现各站、各区段间列车运行的协调和均衡;8.合理安排乘务人员作息时间;9.提高铁路应急处置能力。

第7条列车车次编排按下列规定:一、旅客列车1.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G1-G9998 “G”读“高”其中:跨局G1-G5998管内G6001-G99982.城际动车组旅客列车C1-C9998 “C”读“城”其中:跨局C1-C1998管内C2001-C99983.动车组旅客列车D1-D9998 “D”读“动”其中:跨局D1-D3998管内D4001-D99984.直达特快旅客列车Z1-Z9998 “Z”读“直”5.特快旅客列车T1-T9998 “T”读“特”其中:跨局T1-T4998管内T5001-T99986.快速旅客列车K1-K9998 “K”读“快”其中:跨局K1-K6998管内K7001-K99987.普通旅客列车1001-7598⑴普通旅客快车1001-5998其中:跨三局及其以上1001-1998跨两局2001-3998管内4001-5998⑵普通旅客慢车6001-7598其中:跨局6001-6198管内6201-75988.通勤列车7601-89989.临时旅客列车L1-L9998 “L”读“临”其中:跨局L1-L6998管内L7001-L999810.旅游列车Y1-Y998 “Y”读“游”其中:跨局Y1-Y498管内Y501-Y99811.动车组检测车DJ5501-DJ5598 “DJ”读“动检”12.回送出入厂客车底列车001-0029813.回送图定客车底在车次前冠以“0”14.因故折返旅客列车原车次前冠以“F”读“返”二、行包专列1.行邮特快专列X1-X198 “X”读“行”2.行包快运专列X201-X998三、货物列车1.直达货物列车80001-8799810001-19998其中:货运五定班列80001-81748快运货物列车81751-81998煤炭直达列车82001-84998石油直达列车85001-85998始发直达列车86001-86998空车直达列车87001-87998技术直达列车10001-199982.直通货物列车20001-299983.区段货物列车30001-399984.摘挂列车40001-449985.小运转列车45001-499986.超限货物列车70001-709987.万吨货物列车71001-729988.冷藏列车73001-749989.军用列车90001-9199810.自备车列车60001-6999811.抢险救灾列车95001-97998四、单机和路用列车1.单机50001-52998其中:客车单机50001-50998货车单机51001-51998小运转单机52001-529982.补机53001-549983.试运转列车55001-559984.轻油动车、轨道车56001-569985.路用列车57001-579986.救援列车58101-58998为确保列车车次全路统一性及有关行车设备和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列车车次编排仅限于使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总位数原则不得超过7位。

列车调度指挥(第3版)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列车调度指挥(第3版)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 三、编制列车运行图的计算机,必须专机专用, 必须确保网络和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坚持统一标准,实施规范化管理。充分利用铁路 信息系统,实现资源与数据共享。
• 四、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采用的数据库结构及 编码规则,应采用国家及部颁标准,符合现行的 有关规章、规则,尽量采用现行信息系统使用的 结构和编码规则,以便相互兼容。
合规定的时间标准; • (5)在运行图上预留的施工“天窗”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二)列车运行图指标:
• 1.数量指标 • (1)国境站和局间分界站相互交接的列车数。 • (2)按列车性质分类的旅客列车及货物列车数。 • (3)旅客列车及货物列车走行公里。 • (4)由各始发站发出的各种旅客列车数和各种货物列车数。 • 2.质量指标 • (1)货物列车的平均技术速度 。 • (2)货物列车平均旅行速度。 • (3)速度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 (4)机车全周转时间( ),它是反映机车在一个牵引区段内周转一次平均
• 五、计算机编图所需基础数据由铁路局负责收集、 整理、审核、录入,并根据有关要求进行修改和 维护。铁道部要加强对数据的审核、管理。
• 六、国铁集团负责规范计算机编图所需数据格式, 国铁集团、铁路局编图有关各部门均应按规范格 式准备编图资料。
• 七、铁路局各部门在铁道部对编图资料审定后5 d 之内将修改后的资料以文本和电子文件方式提供 给铁路局运输编图人员。铁路局运输编图人员负 责正确建立编图数据库并于开始编制全路列车运 行图前10d上报铁道部。
• ★基本图的编制、调整和分号图的编制原 则上以会议的方式进行。
• ★列车运行图编制、调整及确定的相关事 项,以铁道部或铁路局的正式文电公布实 行。
• (一)基本图与分号图的概念

列车运行图编制步骤及方法高教课件

列车运行图编制步骤及方法高教课件
三、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 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
t折=t到达 t入段 t整备 t出段 t出发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1 概述
四、列车在技术站和客货运站的技术作业时间标准
(1)在到发场内办理各种列车作业的时间标准; (2)在驼峰或牵出线上解体和编组列车的时间标准; (3)旅客列车车列在配属段、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 间标准; (4)货运站办理整列或成组装卸作业时间标准。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2 列车运行的图解表示方法
列车运行图中横线(车站中心线)位置的确定: 按 区 间 运 行 时 分 比 例 确 定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1 概述 1.1.2 列车运行的图解表示方法
列车运行图的填记方法:
a3
4
5
4
7
6
b
6
6
72
c
7
92
1
8
3
8 4
1、时刻 2、运行线的表示 3、列车车次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3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3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1.3.1 概述
运能与运量的矛盾。 线路通过能力(区段通过能力):指该铁路区段在一 定的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一昼夜所能通过的 最大列车数(对数或列数)。 线路输送能力:用一年内线路通过的货物吨数表示。 影响通过能力的技术设备:区间,车站,机务设备, 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 现有通过能力、设计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
第1章 列车运行图
1.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2.2 车站间隔时间

列车运输计划制定及运行图编制

列车运输计划制定及运行图编制
运行状态的一种图解形式。
它规定了列车运行交路、各次列车在车辆段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
(或通过)时刻、列车折返时间、列车在区间运行时间及在车站停站时
间等,是组织全线列车运行的基础。
列车运行图的表示
斜线
运行线与
车站交点
车号
车次
横坐标
纵坐标
垂直线
1
2
3
4
5
6
7
是一族平行的
等分线,表示
时间等分段,
一般整小时和
t 运 ——列车在线路上往返一次各区间运行时分之和;
t 站 ——列车在线路上往返一次各中间站停站时间之和;
t 折 ——列车在折返站停留时间之和。
车辆配备与运用计划
(2)检修车 处于检修状态的车辆为检修车。检修列车数量需根据运用车辆数综合维修
能力、修成修制取得,一般为运用车辆数的10%~15%。
检修类别
18:00-19:00
10
12
13
12
8
6min
5min
4min35s
5min
7min30s
10:00-11:00
10
6min
19:00-20:00
6
10min
11:00-12:00
12
5min
20:00-21:00
6
10min
12:00-13:00
11
5min25s
21:00-22:00
6
10min
➢ 3.能够对列车运行指标进行计算。
素质目标
➢ 1.要求学生铺画运行图相关时间准确,培养学生工作的严谨性;
➢ 2.注重车辆安排合理,运行时间标准无误差的工匠精神。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上 N下
(b) 开口 案 当 上 >N下时 下 方 ( N下 上 )
上 N下
下 N上
下 N上
图 3-4-2 一 摘 列 初 铺 方 图 对 挂 车 始 画 案
23
上 下 ①当 N下 > N上 时利用上开口方案; ②当 N下 > N上 时利用下开口方案 下 上 顺向车流:由同方向列车挂走的车流; 逆向车流:由对向列车挂走的车流。 特点: ①顺向车流在中间站的停留时间与摘挂列车运 行线铺画方案无关;时间为定值(24+ )h
8
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旅客列车运行线铺画时,要尽量方便旅 客出行
1、应规定适宜的旅客列车始发、终到和通过各主要站的 时刻 ①在大城市之间开行的直达旅客列车,尽可能按“朝 发夕至”的时间要求来安排。 ②直通列车通过沿途各大站的时刻应力求方便旅客, 实在不能完全兼顾时,也要权衡轻重,尽可能照顾。
根据列车的牵引重量和各区间的车流量,即可确 定摘挂列车的行车量:
重 空 u摘挂 q总重 + u总重 q自重 = Q区间
n摘挂
其中:摘挂 u摘挂 − − −区间一日内要用摘挂列 u重 、 空 车挂运的重车空车数 q总重、自重、 − − 货车平均总重、自重, q − t; Q区间− − −该区间牵引重量, t.
Chap 4. Making of Train Diagram
第四章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1
主要内容
编图所需原始资料及编制方法 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电力牵引条件下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特点 列车运行图的指标计算
2
重点
本章主要讲述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因此有必要系统的 给学生讲解全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流程和具体编制步 骤,让学生对运行图的编制有完整的了解。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课件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课件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ppt课件
目录
• 列车运行图概述 •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 列车运行图的优化 • 列车运行图的实践应用 • 列车运行图的发展趋势
CHAPTER 01
列车运行图概述
列车运行图定义
列车运行图定义
列车运行图是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 过时刻的计划,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是协调铁路各 部门、各单位按一定程序进行生产活动的工具。
优化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城市地铁列车运行图优化,通 过调整列车停靠站点和时间,提 高了运输效率和旅客出行满意度

案例二
某城际铁路列车运行图优化,通过 优化列车交路和车底配置,降低了 运营成本并提高了列车运行速度。
案例三
某跨国高铁列车运行图优化,考虑 了跨国运输的特殊需求和限制,实 现了国际联运的高效协同和衔接。
在调整列车运行方案的基础上,对列车运行图进行完善,提高其合理 性和实用性。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与调度部门、车辆部门、机务部门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确保调 整和完善后的列车运行图能够顺利实施。
实际运行图的评估与改进
制定评估标准 进行评估分析 提出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与完善
制定列车运行图的评估标准,包括运输能力、运输效率、运输 安全等方面。
绘制列车运行图
将列车运行方案以图形的方式绘制在 列车运行图上,明确各列车的运行线 、车底运用和机车运用情况。
实际运行图的调整与完善
分析实际运行情况
对列车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调整列车运行方案
根据分析结果,对列车运行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列车开行、车底运用 和机车运用方案。
完善列车运行图
编制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编制(PPT课件)

列车运行图编制(PPT课件)
6
三、编图资料
(7)客货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和起停车附加时分; (8)各区段货物列车重量标准; (9)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作业时间标准,机车运用方式和乘务 组工作制度; (10)各区段线路允许速度; (11)施工计划以及慢行地段和慢行速度; (12)现行列车运行图完成情况的分析。
7
四、编图要求
编制列车运行图时,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2
第一节
一、编图目的 二、编图部门及职责 三、编图资料 四、编图要求
概述
3
一、编图目的
随着铁路客货运量的日益增长和运输市场的发展变化,铁路技术设 备和运输组织工作的不断改进,以及列车牵引重量和运行速度的逐 步提高、每经过一定时期,就有必要重新编制一次列车运行图。
全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或调整工作,按铁道部统一规定进行。必要 时,各局可在运行图实行期间对管内列车进行局部调整。为了适应 运量波动和线路施工的需要,除了编制基本运行图外,还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编制各种分号运行图。
16
图4-6-
3
17
二、编制客车方案需解决的问题
管内旅客列车与直通旅客列车在运行时刻上亦应求其衔接配合,以 便中小站出发的旅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管内列车换乘直通列车,到达中小站的旅客 由直通列车换乘管内列车。如管内列车数较多,则最好在直通列车 前后各开一次管内列车,以利中小站旅客的换乘,其铺画方式如图 4—6—4所示。
11
一、编制步骤
在编制列车运行图时,一般先铺画旅客列车运行线,然后再在这 个基础上铺画货物列车运行线。在铺画旅客列车运行线和货物列车运 行线时,需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安排好整个方向上的列车运行线, 以期提高运行图的编制质量。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通常分两步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段内被旅客列车越行;
当在
将越行地点规定在两相邻区间运行时分最小的车站上。
在旅客列车之后铺画货物列车时,尽量使客货列车之间
能够铺画交会的对向货物列车;
在单双线区段运行线的铺画:
从最困难的单线区间开始铺画列车运行线; 尽可能使列车的交会在双线区间内进行。
二、编制货物列车运行方案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列车运行图与列车编组计划的配合; 列车运行图与车站技术作业过程配合; 列车运行图与机车周转的配合;
三、货物列车运行方案图的编制方法:
由方向的一端开始,顺序铺画货物列车运行线; 由方向中间的某一局间分界站向两端延伸铺画; 当通过能力利用率接近饱和时,从限制区间往两端铺 画。
方法 : 单线铁路的矩形“天窗” ; 双线铁路的V形“天窗”
遵守不准同时接发列车的有关规定;
保证车站间隔时间及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符合各站所规定 的标准;
避免某方向列车在禁止停车的车站上停车;
遵守规定的机车乘务组和车长工作、休息的时间标准; 列车在车站会车和越行时,同时停在车站上的列车数应
第3节
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一、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种类:
1.不同行车量的分号列车运行图;
2.施工分号列车运行图。
二、不同行车量的分号列车运行图:
1.编制方法:
(1)编制综合分号列车运行图;
(2)编制独立分号运行图;
三、施工分号运行图:
1.施工“空隙”的概念:
是指在列车运行图中,为区间或车站正线规定不放行列 车的一段时间。
n普货 客 n客 快货n快货 摘挂 n摘挂 通= = n n n换算
四、货物列车运行详图的编制:
1.根据方案图铺画; 2.优先铺定期运行的快运货物列车和直达列车;
3.摘挂列车按区段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铺画;
4.铺画详图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保证行车安全和旅客乘降安全; 有效地利用区间通过能力; 提高货物列车旅行速度。
第6章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第1节 概 述
一、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原因: 二、编制列车运行图的成员:
领导小组; 编图小组;
三、提高列车运行图质量的重要性:
四、编制列车运行图时应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第2节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一、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步骤:
运行方案图 旅客列车运行线 货物列车运行线 运行详图
2.安排施工“空隙”的方法:
(1)以运行图上产生的自然“空隙”作为施工“空隙”;
(2)在运行图上预留施工“空隙”:
① 在基本列车运行图中预留施工“空隙”; ② 在分号运行图中预留施工“空隙”;
③ 在基本列车运行图里不预留施工“空隙”,但
考虑了留出施工“空隙”的可能性:
双线区段: 单线区段:
第4节 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一、在电力牵引区段铺画运行线时应注意的问题:
铺图时尽可能使运行线均衡分布;
避免在同一供电臂内两列同时上坡或起动; 应结合区间线路纵断面情况合理安排运行线; 合理选择越行地点; 合理选择列车交会方式。
第4节 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二、在运行图中预留接触网检修“天窗”的基本
与该站的到发线数相适应。
在单线区段,如果通过能力有较大富余时(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在
70%以下):从机车折返站开始成对地铺画; 目的:保证机车的良好运用。
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在80%以上时:从限制区间分别向其他区间顺
序铺画; 目的:为了有效地使用区间通过能力。
铺画在旅客列车之前的货物列车,应尽可能地避免在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