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及其文化基础课程

合集下载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及其文化阐释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及其文化阐释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及其文化阐释1. 引言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

本文将探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并从文化角度进行阐释。

2. 特征2.1 全面发展我国基础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2 德育为先我国基础教育注重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课程中融入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2.3 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课程中融入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自信。

2.4 传统文化传承我国基础教育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课程中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古代文学等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5 科学素养培养我国基础教育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课程中融入了科学知识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文化阐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在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1 和谐思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思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全面发展特征和德育为先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念,培养学生健康、和睦、有责任心的社会关系。

3.2 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德育为先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3 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注重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教研部唐水明整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在进行的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课程改革的历程主要是:第一次:建国后,新中国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第二次:195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主要学习苏联经验,基本上是参照苏联大纲的模式。

第三次:1958年,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标记,中小学课程改革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四次: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品德课、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工作都作了统一安排,该计划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第五次: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教学要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提出教材编写原则: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

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新教材,1980年这套(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

第六次: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简政放权,分级管理的改革探索,1988年,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同时对小学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基本能力、良好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改革了课程结构,调整了各学科比例,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当时编写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依据。

第七次:1992--1998年。

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

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首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1950年代末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教育部门开始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其目的是使课程更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强调实用性和现代化。

重点改革包括将语文、数学等科目内容进行修改,增加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0年代。

该时期的改革旨在排除“四旧”文化遗产对课程内容的负面影响,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进一步强调了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对科学、艺术等领域进行了全面的重新定义和调整。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80年代末期,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该次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课程内容上加入了更多的现代科技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也得到革新,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和合作变得更加活跃。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重点是与国际接轨。

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此教育部门推动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生开始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在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和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教育部门将课程改革的方向定为“素质教育”。

教育部门试图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潜能。

这次改革也强调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代中期。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开始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程改革中,加入了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于2015年,该次改革被称为“新高考改革”。

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小学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教育(教学设计)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者和培养者,小学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

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课堂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两个方面,探讨小学如何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课程设置1.设立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小学可以设置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以系统性地介绍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门课程可以涵盖诗词、书法、音乐、绘画、传统乐器、戏曲、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

通过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将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程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基础课程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

比如,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诗词,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情感表达;在历史课上,讲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历程。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基础课程融合,可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和了解,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

二、教学设计1.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活动和教具,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传统音乐时,可以邀请音乐专家或传统乐器演奏家来学校进行示范,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在学习传统绘画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名画展或请专业画家来学校授课,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绘画的技艺与美。

2.注重实践体验传统文化最好通过实践来感受和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传统工艺展览,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教学中引入手工制作、舞蹈表演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学习传统书法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写字,并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我国基础教育教育内容

我国基础教育教育内容

我国基础教育教育内容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发展。

本文将从学科分布、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内容。

一、学科分布我国的基础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其中,语文、数学、英语被视为核心学科,它们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此外,科学、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学科则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它涵盖了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而选修课则是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特长而设立的,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此外,我国还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现在更加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例如,问题导向的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法被广泛应用。

这些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基础教育的教育内容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优化教育内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潜力和发展。

这样,我们的基础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推动国家的发展。

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唐娜娜杜慧勇来源:《大学教育》2012年第10期[摘要]当前教育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确立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职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亟待研究与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同时这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

[关键词]文化基础课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 G40-0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42-02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同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职业教育中的课程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兴趣。

文化基础课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当中的一个分支,是专业课程和技能的基础,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应重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

一、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的现状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一般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课两种类型,它们是一个内在的统一体。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重专业,轻文化基础”的现象。

这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总体目标来说是及其不利的。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效果不好。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和教师都没有弄清楚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职业学校学生来源范围较窄,整体文化基础较差,对文化基础课程兴趣不大。

而专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点,职业院校尤其是理工科类职业院校,为达到培养目标,在专业设计和课程设置上,通常注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忽视了文化基础课程,要求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做到够用就行,即用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

在文化基础课程内容设置上与专业课联系少,内容更新慢,教材选择随意性大,教学评价体系重点关注专业课程,导致在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困惑、学生茫然,阻碍了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发展进程。

二、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科学认识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的前提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因为无法区分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两个概念。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介绍每次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51年至1952年间。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期,基础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标准,使全国各地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

改革的重点在于推动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61年至1965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迎接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重点是加强劳动教育和生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

同时也加强了科学、文化和技术的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85年至1993年间。

这次改革是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改革的重点在于调整课程结构,减轻课业负担,推动素质教育。

此外,改革还加强了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99年至2001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改革还强调了信息技术的教育,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04年至2008年间。

这次改革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改革还注重了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至2013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改革的目标是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改革还加强了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4年至2017年间。

《中国教育史》课程介绍

《中国教育史》课程介绍

《中国教育史》课程是一门关于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与规律的学科,是教育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初步认识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考察、分析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教育发展,包括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概况与教育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各历史阶段的文教政策、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措施,以及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活动和主要教育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扩大教育知识眼界,为学习其他教育学科打下基础。

《中国教育史》课程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它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做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通过学习《中国教育史》,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教育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轨迹,理解教育的社会文化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本课程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当前教育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中国教育史》课程对于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等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可以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和启示。

教育研究者可以借助本课程深入探讨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推动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中国教育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教育类专业基础课,对于理解中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学基础(完整版)

教育学基础(完整版)

教育的功能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
个体的先天性(遗传基因)素质 可能性、不确定性
LOGO
内发论(孟子;格塞尔)外铄论(洛克;华生)多因素论 社会环境的决定性影响(环境因素) 大环境(自然与社会) 小环境(家庭、学校) 个体活动(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教育的功能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
人的发展动因之一——内发论
教育的功能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
人的发展动因之一——外铄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即环境的刺激和要求 •洛克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可以任人涂抹。
LOGO
•华生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 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要通过外力强制约束才能弃恶从善。 外铄论主张教育应由外入内,教育用以改造人,他人影响 与学校教育是塑造人的良好方式
学校如何培养出向善的孩子:德育 学校如何管理学生:班主任工作
教育学基础——课程简介 如何学习教育学
课上:看、听与理解 课后:看教育著作与教育电影 集中:复习课件中的内容提纲
LOGO
考试:应知应会加案例分析
表现:能从专业视角理解和指导教育活动
教育与教育学
许红敏
QQ723235554
教育与教育学 何为教育
教育规律将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转化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教育规律理论化整理出能反应教育规律的科学理论供教育者学习与参照学习教育理论识读教育规律教育理论目的化改变现存的教育活动创造出符合主体价值追求的教育活动新形式运用教育规律到教育实践中去教育规律将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转化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建立教育活动的观念模型在理论指导下教育主体在头脑中构想的关于未来教育活动的目的和计划说课的方式教育理论技术化把基础性理论转化为应用性理论把应用性理论转化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

《中西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624026情况说明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英文名称: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学时2学分:2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先修课程:开课学期:2003——2004第一学期开课院系:管理学院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地位: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目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陶冶身心, 同时为今后从事旅游工作积累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任务:1.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达到在生活中用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民俗学概论》等联系密切三、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按章节写)第一单元历史的天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要求了解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基本精神和产生条件;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文化的视野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重点:中国文化特质难点:理解文化教学内容:(一)走近历史(二)守望星空(三)文化创新(四)透视背景等第二单元生命的律动:中国古代哲学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哲学价值取向重点:哲学流派难点:价值取向第三单元心灵的家园:中国传统宗教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儒释道三家文化重点:儒释道二家文化的内容难点:儒释道三家文化影响第四单元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古代诗歌、散文、小说重点:中国古代文学特点难点:中国古代文学审美价值第五单元璀璨的星空:中国传统艺术教学内容:中国书法、绘画重点:天人合一境界理解难点:天人合一境界理解第六单元艺苑的奇葩:中国传统戏曲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戏曲重点:中国传统戏曲表现形式难点:中国传统戏曲表现形式题材第七单元至善的境界: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教学内容: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重点:古代教育家难点:科举制度第八单元先民的创造:中国古代科技教学内容:中国古代科技重点:古代医学难点:古代天文学第九单元岁月的烙印:中国传统节日教学内容:中国传统节日重点:中国传统节日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难点:中国传统节日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第十单元大国的风范:中国传统礼仪教学内容:中国传统礼仪重点:礼仪的含义难点:礼仪的运用第十一单元多彩的生活: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教学内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重点:食文化难点:茶文化、酒文化四、教学安排及方式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24学时,实验(上机)教学时数为8学时。

2024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2024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2024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案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中国传统音乐、中国民俗等各个方面。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瑰宝。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新一代爱国,崇文,懂礼仪的人才,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理念:1.强调爱国主义和国家意识:教育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强化中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2.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继承要与时俱进,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创造力。

3.注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注重实践,通过参观考察、实地体验、学科研究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设置:1.中华传统文化基础课程:该课程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旨在系统地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精髓,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传统文化艺术体验课程:该课程旨在通过实践和体验,让学生深度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包括京剧、昆曲、中国画、书法、音乐等方面的内容。

3.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意识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

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传统文化表演、参观文化遗址等。

2.实践探究:鼓励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实地观察等方式,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工作坊、实地考察等活动。

3.跨学科教学:将传统文化纳入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中。

《中国传统文化教程》-教学大纲.doc

《中国传统文化教程》-教学大纲.doc

中国传统文化一、课程信息课程编号:A000053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类别:必修先修课程:无学分:2学时:32(28理论+4实训)适用专业(方向):所有专业开课学院:所有学院二、课程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本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古代教育、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七大专题。

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来源、历史文脉、思想精髓和辉煌成就,学生还会了解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将传承怎样的传统文化,并将如何发扬下去。

并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本课程是专科学生的人文公共选修课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征,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培养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力、审美水平,并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必修课,在教学中旨在落实四项根本教育任务:一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授,让学生畅游于优秀文化海洋,提高学生对优秀文化的了解和把握。

二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处世社交能力。

在课程中通过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的讲解,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处世社交提供方便。

三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课程中通过传统生活风俗、礼仪的讲解,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是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和深远的,通过课程学习,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目标《中国传统文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内容、主题人物、欣赏经典传统文化、评析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等环节,促进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读解的方法:分别从传统文化影响力的视角、文化的研究等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增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和水平,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

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

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导语:在中国教育体制中,义务教育是指国家为每一个未成年人提供的基本教育权利,并对其实施的教育制度。

其在中国教育发展中担当着重要的使命,而其中的基本课程则是义务教育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改革,中国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旨在全面提升基本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上,全面评估并探讨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内容和意义。

一、对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的整体理解《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是中国教育部门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文件,旨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基本课程建设和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助力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该纲要内容丰富,涵盖了语文、数学、外语、科学、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多个学科领域,强调了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理念,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前瞻性和综合性。

二、主题文字“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的解读在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中,关于语文、数学、外语、科学、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改革内容,可以看出教育部门对学科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体育与健康方面,更是强调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学科知识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方面,更是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的关注与重视。

三、对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的思考与个人观点在我看来,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的出台,是符合我国教育发展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

它不仅体现了教育部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更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这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包括学校、家长、社会各界等多方面的合作与协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更杰出的人才。

总结:通过对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的全面评估和探讨,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其内容和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反思与重构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反思与重构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反思与重构作者:农玉娴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04期【摘要】在多元文化这一背景之下,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单一化、机械化、汉族话及性别偏见等弊端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求,需要对它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对它进行重构,课程内容的重构需要将各种文化内容进行整合,即中国主流文化与西方优越文化融合;注重高效化背景下的知识整合;编制多元教材等。

【关键词】多元文化;课程内容;反思;重构多元文化的提出是在20世纪初,“文化多元论”作为对“同化论”的反叛问世并引起欧美学术界的关注,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欧美民权运动兴起,在西方各国备受推崇,并在教育、历史研究、文化批评和社会改革等不同的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运用,多元文化教育也因此孕育而生。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要素,而课程内容是课程体系中最关键的要素,因此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关键。

一、时代背景: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教育英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家詹姆斯·林奇认为,多元文化指特定地域如行政区、市镇、国家、宗教区或全球范围内多种文化共同存在并相互作用的现象。

多元文化概念本身是针对传统的单一(单元)文化概念而言的。

当前的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客观存在,多元文化呼吁多元文化教育和课程的研究,欧美各国都在大力倡导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尽管存在着众多相差悬殊的观点,但大都坚持强调,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所有学生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也就是要建构起一个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文化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完全消除异文化之间的隔离与歧视,让所有学生学会能够面对文化的多样性,能够促进学生对所有族群包括非主流文化族群优秀传统的了解与尊重,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族群所具有的差异。

[1] 由此可见,多元文化教育主张平等、尊重、宽容、理解等价值原则。

毫无疑问,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是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中国基础教育

中国基础教育

中国基础教育中国基础教育是指在国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规划下,针对6-18岁儿童和青少年开展,包含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的教育过程。

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教育体系,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和重心。

中国基础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文化运动以后。

当时,爱国人士和进步思想家开始倡导普及全民教育,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就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把教育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来推进,尤其注重普及义务教育,改革中国教育体系、完善教育法规、制订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等都有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行,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整个教育体系逐渐趋于规范化和完善化。

中国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艺术、体育等课程。

这些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而设置的。

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强化语文和数学,同时也要涉及到科学和社会等课程。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更复杂的科学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同时加强英语的学习。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更深入的学科知识,包括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以及数学、物理等理科学科。

中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掌握与社会紧密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等。

同时也要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开展多样化、富有特色的课外活动和教育,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实际动手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秀特长和才能。

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培养人才、巩固国家发展基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当前的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教学内容不适应时代导致其衰落等。

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推进教育的全面科学发展,同时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浅谈现代汉语在文化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2)

浅谈现代汉语在文化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2)

浅谈现代汉语在文化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2)二、现代汉语是文化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对文化基础课程的印象可能还仅仅停留在语文、数学、英语等这几个主要的科目上“,语、数、外”的说法在头脑中根深蒂固。

数学和英语由于其学科内容的针对性特点,并没有从内部细划出很多分类。

然而“语文”两个字———究竟什么叫做“语文”呢?恐怕没有人能够一时半会儿的说的清楚,就是因为它本身涵盖的太多,可容纳和可划分的都不一而足。

现代汉语就是在“语文”这个大学科下,延伸与发展出来的独立学科,虽然也属于“语文”范畴,但它着力研究的是汉语言文字发展流变到现代所形成的常用、规范化体系。

每个人、每天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的语言,与空气和水一样是我们生活的必需。

因此,如何掌握好现代汉语,如何更好的运用它,每个学习者苦思冥想去求解的问题,也成为我们从事文化基础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苦苦追寻的答案。

三、院校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重要性部队院校是高校教育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办学性质的特殊性,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其教育理念也常常被人为的特殊化。

虽然这些院校是以士官和生长干部为教育对象,主要为部队输送管理干部的,但同样不能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这其中就包括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

无论是谁,即便是身着绿色戎装,时刻准备报销国家的热血男儿,有了再次跨入校门的机会,也一定也要从基础学起。

作为一名中国人,首先就要把汉语学好。

并且,大部分学科都是以汉语教授,大部分教材也都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编写,如果学不好汉语,有怎么能学好其他学科呢?当然,鉴于学员层次的差异性,文化基础普遍薄弱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编排,都会有所取舍,会注意难易度和实用度的调适。

但是,现代汉语由于其学科的专业性特点,无论再编写得多么深入浅出,也无法完全做到通俗易懂;是要靠从事文化基础教学的教员同志,充分调动和激发学员潜在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良好的互动与配合,才能攻克这座学习堡垒的。

过去由于生长干部院校汉语专业设置的空白,直接导致了士官任职教育院校文化基础教育师资的匮乏。

读《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2)

读《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2)

读《中国教育的⽂化基础》(2)读《中国教育的⽂化基础》(2)教育是培养⼈的活动,是把⼈类的⽣产经验和⽣活经验传递给下代,也就是说把⽂化传递给下⼀代。

因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才,所以它是通过⼈才培养来传播⽂化和创造⽂化的。

教育传播和创造⽂化,同时教育⼜离不开⽂化。

教育总是在⼀定⽂化环境下进⾏,总是受制于整个⽂化传统。

⽂化对教育的影响:⽂化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的价值观。

中国⽂化是⼀种伦理型⽂化。

中国⽂化的价值取向是追求⼈格的完善。

因此中国教育历来强调德育为先,“完⼈”、“达⼈”,教育学⽣如何做⼈,然后是孝⽗母、忠于国家。

⼀个国家的⽂化教育政策必然要影响到教育制度和教育的内容。

⽂化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产⽅式和呈现形式,也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法、组织形式。

⽐如:⽂字的产⽣发展;学校教育的发⽣;班级授课制教育组织形式的创⽴;历代思想家、哲学家、⽂学家的著作是⽂化的精神产品,这些著作⽆不影响着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法;等等。

教育的基本特性:民族性。

教育传统总是带着民族⽂化的烙印,从⽽形成民族教育的特质。

这种物质质适合于该国或该民族的政治,经济、科技、制度和发展⽔平,适合于它们的⽂化传统,但是不适合于别的国家或民族。

时代性可变异性。

科学性。

教育是⽂化的⼀部分,同时教育⼜具有相对的独⽴性。

教育的对象是⼈,是青少年⼉童。

⼈有⾃⾝发展的规律,青少年⼉童成长有⾃⼰的规律。

教育必须遵循这些规律。

否则,⼈的潜能可能被压抑,⼈才可能被摧残。

因此,教育不仅具有⽂化的特性,⽽且具有科学的特点。

民族、各国教育就有许多相似的地⽅,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某些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甚⾄可以移植。

现代教育具有国际性。

教育的国际性是时代性的表现。

教育的⽂化功能:教育的⽂化功能包括在教育发展的⼏个环节之中,即教育具有选择⽂化、传播⽂化、创造⽂化的功能。

⽂化选择的内容有两种:⼀是对本民族的⽂化选择,⼀是对外来⽂化的选择。

教育传播⽂化的重要⼿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Unit one: General Introduction: Saga of China Education
o Education in Chinese Context: conception and operation
o The culture foundation of China Education
o Reconstruction of new system in 1950s
o Education destruction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 Recovery of Gaokao system from Post- Mao regime up to now
o Educational Reform Decision in 1985 and 1992
英文简介
The course will create modules for international as well as domestic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China's Education in historical context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course is devoted to China's education from antiquity to the contemporary time. In addition to acquiring a general knowledge of China's education and relevant cultural context, participants in the course are expected to be actively involved in creating materials for the course; including discussing on China’s education and relevance, setting up a platform of dialogu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local students. The course aims to promote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others in the way that upcoming participants learn from each other. The course test will rely on their present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group discussion in terms of relevant topics and their final essays on comparing China’s education and their own countries.
o Christian Universities in Republic China
o Red Universities in communist-controlled areas
? Unit Four: Reconstruction and reshaping of new China education system after 1949
o Curriculum and books : four Great books, five classics and others(Xueji)
? Unit Three: Changes of Modern education movement in Qs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China periods
final paper
Class attendance (20%)
Participation and discussion (20%)
Team work and presentation (20%)
Final paper work (40%)
教学评估
施晓光:
? Unit Six: China K-12 Education and its problems
o Structure of Schooling system: from K to 12
o Pre-school education: responsibility, objective content, and operation
o Unit Eight: China other education
o Special education
o Vocational education
o Adult education
o Teacher education
? Unit Nine: China education and beyond from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 Lecture: global education in Changing
o Presentation by groups: country cases
o Remark conclusion
lecture
group discussion
fieldwork (sightseeing)
presentation
中国教育及其文化基础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6731020
学分
2
英文名称
China’s Education and Its Cultural Foundations
先修课程

中文简介
本课程是主要为留学生开设的全英文课程,同时也欢迎中国学生选修,目的在于通过从历史和比较角度审视中国教育发展、特点和问题,及其文化基础,打造中外学生学习的交流环境和对话平台,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课程教学的方式包括教师讲授,学生分组讨论,古代学校遗址参观,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报告等环节。
o School admission arrangement
o School curriculum
o Financing K-12 education
o Examination and “Zhongkao” and “Gaokao”
o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 Unit Seven: China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Problems
o Hundred days Reform Movement and establishing New Schooling systems
o First universities and Peking University reform
o Southwest Alliance University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o Schooling :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o Magnates and Great Clans: from Confucian to Zhu Xi
o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Shuyuan and Keju (exam)system
开课院系
教育学院
通选课领域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英文
教材
cultural foundations of Chinese Education,Gu Mingyuan,Brill,2014,2212-7437;
参考书
教学大纲
This course is one of the component course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which is a selective course with the purpose of the training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orking on education and relevance. Through the course stud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beyond. It expands the students’ global perspectives and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ose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o engaged in cross culture and educational relevance
o Academic system by levels, types and affiliations
o Leadership and governance of universities: China way
o The ambitious goal pursuing WCU level institutions: from 211 to 985 project
University Suzi education campaign and reshaping China’s general education
o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 (higher )education
o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o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hina’s edu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