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3a87c146bec0975f565e269.png)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编码:0301013 学分:4 总学时:80 适用专业: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一、前言1.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三年制高职高专学校是商务英语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训结合的课程。
本门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得第二学期开设,为专业核心课程,其前导课程是《综合英语》。
后续课程为《国际市场营销》、《商务单证制作》、《国际商法》和《外贸跟单。
2.基本理念本课程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应该遵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本着满足对外贸易岗位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运用为基本原则,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从事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国际贸易政策、法律知识、国际贸易惯例知识,培养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和分析处理外贸业务问题的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开展外经贸业务,成为适应对外贸易相关岗位群需要的、既能熟练掌握外语又能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及实务、国际金融理论、政策及实务、英语、报关理论与实务、报检理论与实务、企业管理理论与实务、国际物流运输理论与实务、保险理论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合同法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以及国际商务谈判等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3.设计思路《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以学生完整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技能并以此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为总原则;以满足对外贸易相关岗位群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要求为目标;在课程内容选择标准上,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区域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具体要求为参考,同时要考虑在学学生现实素质和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分为应用基础知识和实务模拟操作技能两大部分,以培养学生对外贸易相关岗位群职业能力为重点,在进行基础知识必须的学习同时,进行模拟操作练习,并利用网络进行介入性实操。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设置解读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设置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8a4ddc714791711cd791782.png)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设置解读关于《《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设置解读》,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主要介绍进出口业务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一方面能够运用国际贸易基本业务知识制作国际贸易流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单据;另一方面能够运用专业英语进行国际贸易的磋商、合同的签订及履行。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顺利取得“国际商务单证员”、“货代员”、“跟单员”及“商务英语三级”等相关外贸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设置1 课程概述《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核心必修课程。
该课程所学习的贸易术语、贸易方式、国际货物运输及保险等国际贸易知识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和核心,学生理解和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坚实的基础。
2 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总体设计是坚持以外贸工作岗位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需求为培养导向,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载体,融“任务驱动”仿真情景教学、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贯彻岗、课、证、赛四位一体的考核方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来设计的课程标准。
本课程的设计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三个特点:双语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的使用体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
充分利用课堂作为外贸英语职业能力训练的平台,融教、学、做为一体,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训练中就能够提高口语与听力能力,提高职业能力,有效避免“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普遍现象;项目教学法的使用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外贸企业的岗位的单证员、跟单员等真实的项目相衔接,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为一体,便于实现双证融通,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案例讨论让同学们分工负责、共同完成、协同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独立见解的习惯,就会大大提高学生进入职业岗位后的工作能力,降低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运行成本。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741ad8c02d276a200292e85.png)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属于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是商务英语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本课程的目标旨在培养国际贸易业务中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主要针对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等岗位,培养学生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二)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为商务英语精读、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后续课程包括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制单、英语语音。
本课程在学生学完前续课程,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之上开设,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的各项操作技能,以工作项目为导向锻炼学生的外贸业务能力,并通过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制单、英语语音后续课程的学习,真正满足涉外型经济企业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二.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的设计理念上,以满足对外贸易岗位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为原则,既要考虑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现实基础,又要考虑新时期高职人才规格的发展要求。
把专业基础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及职业态度培养有机融合起来,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起来,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对应外贸职业岗位需求,来设计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创新教学思路和方式。
在课程的内容选取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分为应用理论和实务模拟应用技能两大部分,既要突出国际贸易中各环节的操作应用,又要有对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基本指导。
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规范;掌握主要进出口贸易方式,了解国际贸易的其它方式,并结合我国方针政策和企业意图独立从事对外贸易活动,针对以上典型的工作任务,本课程主要以货物买卖为对象,以合同条款为中心,以国际贸易惯例和法规为依据,全面介绍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具体内容、合同的履行环节及一般的贸易做法。
国际贸易实务(英语)-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实务(英语)-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16c63edfd0a79563d1e7203.png)
Outlin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English)Course Code: 030243ACourse Mode:required coursePeriods: 48 lecturing: 32 Experiment: 16 Credits: 3Preparatory Courses:International Trade (English)Majors: International Trade一、Objectives of Lecturing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 (English) is a main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basic procedures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course should help the students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basic procedures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grasp the basic operating techniques concerned.二、Basic Requirement of Lectur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graduationThe contents involve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terms of commodities, international cargo transport, cargo insurance, terms of price, international payment and settlement, claims, force majeure and arbitration, business negoti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contract, etc. Among these, we should emphasiz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terms of commodities, international cargo transport, cargo insurance.The lecturing methods of this course are the com bination of the teacher’s lecturing and the students’ imitative practices, based on the multi-medias. The students can learn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major parts through the lecturing and the practice.The students should analyze the case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grasped. They should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through imitative practices. Meanwhile they should practice trade forms by themselves.三、The allocation of periods for the contentsAllocation四、Contents of LecturingChapter 1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1.1Generalization1.2 A Guide to Incoterms 2000 and 20101.3Incoterms and Contracts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major parts: the definition of trade terms,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born by the buyer and the seller in each trade terms.Learning criterion: After learning the chapter,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function of the trade terms,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 and features of each trade terms and grasp the differences among certain trade terms.Exercises: Case studyChapter 2 Terms of Commodity2.1 Name of Commodity2.2 Quality of Commodity2.3 Quantity of Commodity2.4 Packing of Commodity2.5 Commodity Inspection and Customs Formalities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major parts: the methods to stipulate the name of the commodity and the quality, calculation of weight, neutral packing.Learning criterion: After learning the chapter,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name of commodity, the quality, the quantity and the packing, understand the methods to describe the name of commodities and the quality, and grasp the techniques to describe the name of commodities the quality, the quantity and the pack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ract.Exercise: Case studyChapter 3 International Cargo Transport3.1 Modes of Transport3.2 Clause of Shipment3.3 Major Shipping Documents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major parts: ocean transport, clause of shipment, the function and the type of the bill of ladingLearning criterion: After learning the chapter,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mode of transport and its features, understand the clause of shipment and grasp the function and the type of the B/L.Exercise: Case studyChapter 4 Cargo Insurance4.1 Parties to the Insurance4.2 Marine Insurance4.3 Insurance of Land, Air and Postal Transportation4.4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Cargo Insurance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major parts: types of risks, losses and expenses covered, scope of insurance coverageLearning criterion: After learning the chapter,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scope of insurance coverage,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 of basic coverage and additional coverage and their respective scope of insurance coverage, and grasp the methods to cover insurance in international trade.Exercise: Case studyChapter 5 Terms of Price5.1 Conversion of Major Trade Terms5.2 Exchange Cost5.3 Money of Account and Avoidance of Foreign Exchange Risk5.4 Use of Commission and Discount5.5 Clause of Price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major parts: conversion of major trade terms, exchange cost, use of commission and discountLearning criterion: After learning the chapter,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pricing strategies,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 and use of commission and discount, and grasp the conversion of major trade term, exchange cost and clause of price.Exercise: Case studyChapter 6 International Payment and Settlement6.1 Payment Currency6.2 Credit Instruments6.3 Payment Methods6.4 Risk Level Assessment of Payments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major parts: collection and letter of creditLearning criterion: After learning the chapter,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flow of a documentary credit and a collection,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 and features of remittance, collection and L/C, and grasp the chief contents and the varieties of the L/C.Exercise: Case studyChapter 7 Claims, Force Majeure and Arbitration7.1 Claims7.2 Force Majeure7.3 Arbitration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major parts: claims, force majeure and arbitrationLearning criterion: After learning the chapter,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definition of the terms such as claims, force majeure and arbitration, understand the function of the clause of force majeure, and grasp the force majeure clause in the contract.Exercise: Case studyChapter 8 Business Negoti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Contract8.1 Enquiry8.2 Offer8.3 Counter-offer8.4 Acceptance8.5 Conclusion of Contract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major parts: offer with engagement, conclusion of contractLearning criterion: After learning the chapter,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stages in the business negotiation, understand the two required factors, and grasp the meaning of acceptance and conclusion of contract.Exercise: Case study五、ExaminationThis subject adopts a written examination, with the final score accounting for 70% and imitative practices accounting for 30%.六、Bibliography[1] William G. Nickels, James M. McHugh, Susan M. McHugh. Understanding Business. 6th ed. McGraw-Hill. 2002[2] Paul R. Krugman and Maurice Obstf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ory and Policy. 5th ed. Addison Wesley Longman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 Lillian H. Channey and Jeanette S. Marti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2nd ed. Pearson Education. 2002[4] 帅建林.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 (Second Edi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Press. 2012[5]帅建林.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 (Third Edi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Press. 2015执笔人:于晓云教研室主任: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版)教案(2024)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版)教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c50772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1.png)
34
2024/1/29
预防措施
加强商品检验、完善合同条款、提高风险防 范意识等
28
不可抗力因素处理
2024/1/29
不可抗力定义
01
自然灾害、战争、政府行为等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
的客观情况
处理原则
02
及时通知、减轻损失、协商解决、寻求法律援助等
案例分析
03
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和判例解析
规定货款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使用的货币等。
2024/1/29
15
合同条款解析
保险条款
规定由谁负责办理保险、保险金额、保险险别等 。
检验条款
规定商品的检验机构、检验时间、检验方法等。
索赔条款
规定索赔期限、索赔依据、索赔方式等。
2024/1/29
16
合同条款解析
不可抗力条款
规定不可抗力的范围、法律后果等。
根据交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以降低收汇风 险。例如,对于初次交易或信誉不佳的客户,可以选择信 用证等较为安全的结算方式。
及时催收货款
在交易过程中密切关注买方的付款情况,一旦发现买方拖 欠货款或存在其他违约行为,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催 收或寻求法律救济。
25
06 进出口商品检验 与索赔
2024/1/29
2024/1/29
主要国际贸易惯例介绍
包括《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托收统一规则》等,分 别针对不同环节和要素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和惯例。
10
03 国际贸易合同磋 商与签订
2024/1/29
11
合同磋商流程
2024/1/29
询盘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设置解读共6页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设置解读共6页](https://img.taocdn.com/s3/m/bc843fcd3c1ec5da51e2702c.png)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设置解读1 课程概述《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核心必修课程。
该课程所学习的贸易术语、贸易方式、国际货物运输及保险等国际贸易知识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和核心,学生理解和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坚实的基础。
2 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总体设计是坚持以外贸工作岗位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需求为培养导向,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载体,融“任务驱动”仿真情景教学、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贯彻岗、课、证、赛四位一体的考核方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来设计的课程标准。
本课程的设计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三个特点:双语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的使用体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
充分利用课堂作为外贸英语职业能力训练的平台,融教、学、做为一体,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训练中就能够提高口语与听力能力,提高职业能力,有效避免“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普遍现象;项目教学法的使用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外贸企业的岗位的单证员、跟单员等真实的项目相衔接,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为一体,便于实现双证融通,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案例讨论让同学们分工负责、共同完成、协同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独立见解的习惯,就会大大提高学生进入职业岗位后的工作能力,降低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运行成本。
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知识和国际贸易实务工作中的基本流程,具备能够运用外贸英语进行国际贸易业务洽谈和沟通的能力,以及运用实务知识缮制和填制国际贸易流程中的所需各种单据的能力,具备外贸业务员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
(一)能力目标能够熟练的运用书面和口头专业英语进行交易的磋商;能熟练运用外贸业务网站;能够解读和订立合同条款各条款;能够进行商品的报价和成本核算;正确地填制进出口各种单据;学会跟进货物加工、装运、保险、报检、报关、结汇等环节的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高职)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高职)](https://img.taocdn.com/s3/m/7e8422c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1.png)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N03003总学时:34 学时学分:2 分适用专业:应用马来语专业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定位《国际贸易实务》是外语系应用马来语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必修课程,其专业性、实践性、政策性和操作性都很强。
本课程研究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具体操作技能,具体包括国际贸易业务的流程、业务谈判、国际贸易买卖合同的履行,货物名称、质量、数量、包装、交接、价格、付款、运输、保险、索赔、商检等各方面的一般做法,国际贸易中的各类贸易术语以及贸易方式等。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出口贸易业务的各主要环节流程,大致了解在外贸实践环节中涉及到的证书、文件、单据等,并且掌握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国际规则与惯例在实践中的恰当运用,使得学生适应社会对国际贸易实务人才的要求。
它是进一步学习《国际金融》、《进出口业务》、《外贸函电》等课程的基础。
二、学习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国际贸易实务是应用马来语专业的必修核心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具备运用相关的贸易、运输、保险、金融方面的知识从事国际贸易相关业务的工作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国际惯例、熟悉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国际贸易流程、开展进出口业务和国际结算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具备胜任外经贸一线工作岗位的能力,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分类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具有从事国际贸易专业必需的贸易基础知识,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熟练掌握各类贸易术语的使用、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磋商过程、熟练掌握各种支付方法、能够独立核算商品的价格成本、能够审核信用证,改证,以及能够独立签订外销合同。
(二)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是: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具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一般认识能力;具有贸易谈判、价格及佣金的计算并根据合同缮制发票、箱单、汇票等相关单证具体操作能力,并能取得制单员、货运代理等相关的资格证书。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程教学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d557b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e.png)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提高其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应对国际贸易风险能力和应对市场状况的能力。
具体的学习目标如下:1.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则;2.掌握国际贸易实务中相关的法律、标准、文化、语言和经验知识;3.学习分析和评估国际贸易的风险和机遇;4.培养学生的文献查阅、数据分析、报告撰写、演示展示等能力;5.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原则;2.国际贸易规则和机构;3.国际贸易实务中的文化、语言和传媒;4.国际贸易实务中的风险管理和分析;5.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市场开发和营销策略。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课程内容;2.讨论案例分析;3.课题研究报告;4.小组讨论和演示;5.实地考察和调研;6.网络资源检索和利用。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课堂作业,包括课堂笔记、章节摘要和思考题回答;2.单元测试,对学生对每个单元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3.课题研究报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掌握程度,选择一个具体的国际贸易实务问题进行研究,并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4.期末考试,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五、教学资源我们将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包括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翻译版本;2.学习指南,帮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3.课件,包括课堂讲义和案例分析;4.研究资源,提供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文献、标准和数据资源。
六、教学实践为了确保课程教学效果,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实践:1.预习课程内容,了解相关概念和知识;2.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及时解决疑惑;3.完成课堂作业,掌握每个单元的核心知识;4.选择研究课题,深入了解国际贸易实务问题;5.小组讨论和演示,交流心得和经验;6.课程总结和评估,回顾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
国际贸易实务_双语教案_附术语中英文对译_2
![国际贸易实务_双语教案_附术语中英文对译_2](https://img.taocdn.com/s3/m/b8e2ff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9.png)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Chapter 1 Brief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简介1.1 Reason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1.1.1Resources Reasons(1) Natural resources.(2) Favorable climate conditions and terrain.(3) Skilled workers and capital resources.(4) Favorable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costs.1.1.2Economic Reasons(1) Comparative advantage(2) Strong domestic demand(3) Innovation or style1.1.3Political Reasons1.2 Problems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Trade1.2.1Cultural Problems(1) Language.(2) Customs and manners.1.2.2Monetary Conversions1.2.3Trade BarriersIndividual countries put controls on trade for the following three reasons:(1) To correct a balance-of-payments deficit.(2) For reasons of national security.(3) To protect their own industries against the competition of foreign goods.Although tariffs have been lowered substantially by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countries continue to use other devices to limit imports or to increase exports. Some of these are:(1) requiring import licenses that permit only specific volumes or values imports;(2) setting quotas that limit the total value or volume of a product to be imported;(3) limiting government purchases to firms within the country;(4) applying standards for safety, consumer protection, or other reasons, which foreign products may not be able to meet;(5) making special payments called export subsidies to encourage local exporters to increase foreign sales;(6) targeting——a new term meaning the imposition of a package of measures to give certain local industrie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export markets. It might include export subsidies, technical assistance, subsidie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assistance;(7) requiring licenses to obtain foreign currencies by those who want to buy goods from abroad——thus limiting the quantity of imports they can buy;(8) reducing the value of a nation’s currency in relation to that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so that its exported goods cost less in other countries and its imports cost more;(9) imposing conditions on foreign products such as requiring that their goods contain a certain amount of locally produced products;(10) restricting trade in banking, insurance, and other service professions.练习一:导论思考题: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主要任务和研究对象是什么?本课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2与国内贸易相比进出口贸易有何特点?3国际贸易中影响较大的惯例、条约有哪些?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4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5进出口贸易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在进出口业务中,出口商/进口商的主要工作是什么?Chapter 5. Trade Terms and Export PricingPart I. Outline本章要点5.1 Trade Term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5.2 13 Trade Terms in INCOTERMS 2000《2000通则》中的13中贸易术语5.3 Selection of Trade Terms贸易术语的选用5.4 Export Pricing出口定价5.1Trade Term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5.1.1 国际货物买卖适用的法律与惯例1、交易双方当事人所在国的国内法2、国家对外缔结或参加的有关国际贸易、国际运输、商标、专利、仲裁等方面的条约和协定。
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12f480b680203d8cf2f244f.png)
精品文档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基本学时: 60课程归属:市场营销批准日期:经济管理系二○一一年十一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类型及适用专业(一)课程定位《国际贸易实务》是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基于进出口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介绍了交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和业务善后五个环节的实际操作及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培养从事进出口贸易实际操作的职业能力,能为学生取得跟单员、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等相关的资格证书、走向相关的外贸岗位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商务英语》、《综合英语》,后续课程有《外贸函电》、《外贸单证》等,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二)课程类型及适用专业1、课程类型:职业技术课2、适用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二、课程设计(一)设计理念1.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按照“职业岗位→岗位需求能力→确立教学项目”的项目导向式的运行机制来组织教学。
2.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3.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理念。
在课程开发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1. 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的真实业务,由教师担任进出口公司经理,学生担任进出口公司的外贸业务员角色,来完成商品的进出口业务。
2. 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工作任务,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课程“主题”来设计学习情境,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7f4440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9.png)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商务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及专业群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能力核心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它以商品进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外贸方针政策为指导,阐明商品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本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汇兑与结算、国际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应用性学科。
《国际贸易实务》在专业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它以国际货物买卖的进出口为主线,以国际贸易合同的订立与履行为主要的授课内容,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际操作紧密的结合起来。
此外,它又为广大学生构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学生对于后续等专业课程如《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单证单证》《外贸跟单实务》《进出口业务操作》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掌握交易磋商、合同条款拟定方法和技巧,具备与外商谈判和签约的能力;了解外贸业务的整个流程,具备进出口合同履行的基本能力,从而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又能按国际规范办事,成为外贸战线实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计思路(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依据外贸业务的工作过程,重新序化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交易磋商为起点,以一票完整的外贸业务为主线,以贸易合同为中心,系统介绍了国际贸易业务的主要内容和一般业务程序,并将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融合到各个项目模块的学习中。
2024年度-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标准
![2024年度-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bf2d0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4.png)
实践教学环节
企业实习
安排学生到相关外贸企业或机构进行 实习,亲身参与国际贸易实务操作,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社会调查
学科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学 科竞赛,如模拟商务谈判、外贸单证 制作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 素质。
鼓励学生开展与国际贸易相关的社会 调查,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培 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教师培训与激励机制
培训内容与形式
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设计个性 化的培训内容,包括教学方法、 语言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采 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形式
。
培训效果评估
制定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标准, 对教师的培训成果进行跟踪和反
馈,确保培训质量。
激励措施
设立优秀教师奖、教学成果奖等 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教学、科 研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提
16
团队建设目标与措施
01
02
03
团队构成
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 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等组 成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 程教学团队。
合作与分工
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分 工,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 补。
团队活动
定期举办学术研讨、教学 经验交流、企业实践等活 动,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 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 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未 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知识目标
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则和惯 例。
0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具备跨文 化交流能力。
03 素质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课程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fad46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4.png)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课程设计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课程设计论文摘要:基于双语教学平台,从双语教学的目标、学习方式和教学过程对《国际贸易实务》进展课程设计,以期找到一条适合高职高专双语教学之路。
一、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主线。
由于国际贸易业务本身的跨国界性,对贸易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使得全面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课堂绩效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目标设计《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目标设计,应反映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详细表达为在讲授进出口业务的根本知识前提下,提高学生在外贸领域内的英语应用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双化背景的贯穿和思维习‘惯的自由转换,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素质。
首先,使学生在更广泛的学科领域中、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逐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扩大英语实践的可能性,提高英语的交流能力。
其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改善英语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能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进展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中根据工作环境和交际对象的不能而自由进展转换。
最后,是学生具备两种文化意识,能够融合和互补两种不同的文化,并自觉地运用在实践中。
三、《国际贸易实务》双语学习方式的设计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上课前的准备。
双语教学应在学生已有充分准备的根底上,而不是一味地进展专业术语的解释。
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进展课前的充分预习,再进展国际贸易的案例、资料的分析。
在课前进展预习以中文书籍作为主要的教学参考书,配合其他中外文文献的阅读。
还可以通过专业词汇对照表来提高学生掌握贸易专业词汇的效率。
2.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进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同一班级学生之间外语水平的差距,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分层次、分步骤地进展双语教学。
对英语水平较好的同学可以采取全英语教学,额外地布置一些练习和活动;对英语水平相对低一些的同学,可以采取部分英语部分中文的方式,循序渐进,兼顾不同学生的需求。
《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 》课程教学大纲
![《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 》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f71c16eaf1ffc4ffe47ac4a.png)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大纲《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课程代码:571004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开课学期:第5学期总学时数:72总学分数:4编写年月:2004年4月修订年月:2007年6月执 笔:易露霞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知识课, 也是该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专业性、实践性、政策性和操作性都很强。
本课程研究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具体操作技能,具体包括国际贸易业务的流程、业务谈判、国际贸易买卖合同的履行,货物名称、质量、数量、包装、交接、价格、付款、运输、保险、索赔、商检等各方面的一般做法,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方式等。
该课程共72个学时,4个学分。
国际贸易实务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商品买卖的实际需要,阐述我国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选择地介绍国际贸易的习惯做法、贸易惯例和必要的法律知识。
该课程设计为双语课,旨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使学生不仅掌握操作性强的贸易实务流程,而且能够准确、流利地用英语表达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可使学生了解:为了正确执行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把生意做好做活,把对外贸易业务提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更好地完成进出口贸易的各项任务,要求对外贸易工作人员不仅要懂得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正确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原则、方针和政策,而且需要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法律知识。
该课程的开设,最终是使学生对整个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有清晰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业务操作。
在学好外贸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外经贸英语的表达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进出口贸易实际,重点讲授国际贸易术语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等篇章。
国际贸易专业开课学时为72,其中课堂授课50学时,实训22学时。
《国际贸易与实务》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国际贸易与实务》课程标准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8a681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3.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际贸易与实务》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国际贸易与实务》课程标准课程编码〔〕承担单位〔外国语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9 〕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批准〔二级学院(部)院长〕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员、跟单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岗位的报价、成本核算、跟单等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商务礼仪,后续课程有商务单证实训,pocib创业课。
2.学习目标(1)总目标本课程通过授课、实训等教学环节,使学生能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2)分目标①、道德目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及我国对外贸易各项方针政策,维护祖国和平统一。
②、知识目标具有从事国际贸易专业必需的贸易基础知识,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国际贸易各环节操作应用的实现过程。
③、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是: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具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一般认识能力;具有贸易谈判、价格及佣金的计算并根据合同缮制发票、箱单、汇票等相关单证具体操作能力,并能取得制单员、货运代理等相关的资格证书。
④、素质目的具有从事对外贸易专业所必需的贸易理论及实务操作应用的素质,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中所涉及的如贸易的洽谈、合同、发票、箱单及汇票等相关单证的缮制;具有继续学习、能独立获取新知识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7cb89f89eb172ded63b7aa.png)
《国际贸易实务》(英汉双语)课程设计大纲课程类别:必修学时:72课程性质:理论教学学分:4适用专业:外文系、管理系、政法系等国贸专业、英语专业开课教研室:外文系、管理系、政法系专业教研室一、课程设计基本目的、任务及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根据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趋势,中国入世后对各类人才需求类型的变化,客观上使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培养既熟悉外贸业务,又精通英语的合格人才是当前大学教育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和具体操作技术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经济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
该课程是我院外文系经贸英语专业、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政法系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
本课程比较系统地讲述了进出口业务环节,使我系经贸英语方向的学生既能够学到国际贸易进出口的基本专业知识,又能够提高和巩固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能更好地就业,并且能很快地胜任对外贸易工作。
本课程主要的任务是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并能较熟练地用英语进行阐述。
同时,为了更好地实施《国际贸易实务》课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逐渐确立了“三融合”的教学理念和“双主”教学思想。
所谓“三大融合”即:1. 把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及职业态度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使三者相互融通,相互促进;2. 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起来,并强调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使三者相互作用,协同提高;3. 把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协调发展。
“双主”教育思想是一种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即要把“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又要把两者的消极因素加以避免的教学思想。
这就要求教师在一般的“传递-接受”教学活动后,通过多种手段向学生提供精心组织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运用教师讲过的原理、原则,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型:理论+实践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商务英语
学时: 72 学分:4
课程负责人:
参编人员: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业务课,也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大致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各项任务,不仅懂得基本的国际贸易实务,而且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解决争端,做到真正地满足将来相关贸易工作的需求,是《外贸单证缮制》的前导课程。
(二)课程作用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外贸一般流程、方法和要求有初步了解。
重点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并了解国际贸易开展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在外贸业务中,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对实操的意义和作用。
(三)前导、后续课程
先修专业基础必修课如《英语精读》、《英语视听说》和《英语应用文写作》之后,讲授此课程稍合适。
同时,后续课程有《外贸单证缮制(双语)》、《商务谈判(双语)》《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跨境电商》等。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
(一)课程理念
课程开发遵循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从事国际贸易的职业能力培养。
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以工作需求为目标原则,本课程采用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以服务外贸型企业为导向,对国际贸易活动所涉及的各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以处理国际贸易业务为主线,分解项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贸易实务基础理论知识素养。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能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有一般认知能力;
能进行简单的贸易谈判;
能够计算国际贸易的报价;
能够准备对货物进行描述;
能够选择正确的航线和运输方式;
能够依据不同的货物和目的地,购买不同的险种;
能够继续学习、能独立获取新知识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能力目标
了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基础知识;
了解贸易谈判的基本准则知识;
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报价的组成部分知识;
理解并掌握货物描述的组成部分知识;
了解班轮公司及其他运输方式选择知识;
理解货物保险的基础知识;
掌握支付手段及支付方式的基础知识。
(三)素质目标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如诚实守信、吃苦耐劳;
养成严谨、踏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培养创新意识。
四、课程内容
本课程每周4课时,教学周共18周,总学时为72学时。
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理论教学和操作练习穿插进行。
讲授时数为 36学时,操作时数为36学时,教学内容详细、教学时数分配表见表1:
表1 课程内容分解表
学习情境或
项目子情境或子项目
学习内容或
具体工作任务
成果形式
学时数
讲
授
实
践
五、课程考核与评价
(一)课程评价
为了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评价,课程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
1.绪论
国际贸易术语 贸易特点
贸易术语的含义
有关贸易术语的
国际惯例 六种主要贸易术语及其应用
交货地点示
意图
3 3
其他五种贸易术语及其应用 2 2
2.交易磋商与订立合同
交易磋商 订立合同
交易磋商准备
完成国际贸易合同主要条款 3 4
进出口交易磋商 订立进出口合同 3.合同的标的 商品的名称 商品的数量
商品的质量
命名的方式和注意事项
读懂合同货物描述条款 1 1 数量条款制定和溢短装 1 1 质量的规定方法 1 1 练习 课后练习
1 1 4.进出口货物运输
运输方式 运输单据
运输条款
海运、空运、铁路等运输方式的定义、种类及优劣势
读懂制作提单
3
3
提单
2 2 海运条款及其他方式条款
1
1 练习
课后练习
1 1 5.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
保险原则 承保范围 保险实务 保险条款
保险四条原则 制作保单
1 风险、损失和费用 保险险别及分类 3
2
保险费计算 1 1 保险单及其条款
1
1 练习
课后练习 1 6.国际货款的收付
支付工具 支付方式
汇票、本票、支票
缮制汇票; 读懂信用证
3 3 汇付 1 1 托收 1 1 信用证
5
5 练习
课后练习
2 课时合计
72
方式:(1)日常记录:对学生日常出勤、课堂互动、提交作业等情况做记录,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2)过程考核:课堂上按照学生任务完成的时长及完成质量给予评分,考核学生技能掌握熟练程度;(3)集中闭卷笔试:理论掌握情况,采用了闭卷集中考试的方式。
学期教学评价=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课堂互动)X20% + 过程考核(主要包括任务完成情况)X40%+期末集中笔试成绩(试卷)X 40%。
(二)考核要求
课程中需要学生动手实操的部分,以学习情境或项目为单位,进行过程性考核,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项目或任务,得满分;否则根据完成任务所用时长和所获得的帮助情况,酌情减分。
根据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程度所需完成的任务量和难度,占分比重有所不同。
表2 学习情境或项目考核占分比重
学习情境或项目占分比重(%)
国际贸易术语(示意图)10
交易磋商与订立合同(主要交易条款)10
进出口货物运输(提单)40
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保单)40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习资料资源:教材、实训指导书重在于实际项目相结合,以项目的方式推进对技能的学习。
信息化教学资源:依据学习过程中对项目的推进,通过多媒体软件和网络资源引入,使学生通过模拟仿真进行案例练习。
课程资源要求具备:课程文档、教案、课件、工具、实训案例。
课程资源的引入需符合本行业标准,详细依据全国国际商务单证专业培训考试办公室的考试大纲指南。
七、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条件
1、软硬件条件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实训室是其实训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硬件是电脑,主要应用软件是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软件。
2、师资条件
英语或国际贸易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职称,有企业实践经验可以优先考虑。
(二)教学方法建议
(1)项目引领,任务驱动。
教师在各章节不断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例子,完成任务的设计与实现,使学生对即将展开的学习有大致的方向性了解。
(2)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学
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项目中某些功能模块,其实现技术与小节中任务的实现技术相似,以“举一反三”的形式给出,并有实现提示,要求学生根据已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并自行查找参考资料来完成,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除了规定的“主线”外,在每一章节的课后练习中设计了一条“能力拓展”为附线项目(任务),附线任务的选题,鼓励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独立实践完成。
(三)教材编写
教材是山东大学出版社《国际贸易实务》,编者为刘畅。
该教材是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优秀教材。
八、其他说明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