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分工与支撑材料
【可编辑全文】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分工和支撑材料

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医务科负总责)
1.设立院领导接待室并执行院长接待入日制度、意见箱、投诉电话等。
院办、医疗部
1、院长接待日制度,投诉管理办法,设立院长接待室、意见箱,公开投诉电话。
医务科
(1)承担县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和部分疑难重症的诊治任务,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疾病能力有一定提升。
医务科
(2)开展24小时连续性急诊科院内急救服务,组织建立本县域内医疗急救服务网络,承担日常院前急救救治任务的能力有一定提升。
医务科
【A】符合“B”,并
A1资料:受援工作总结及实现预定目标的相关案例。
二甲办、各职能科室
3.有节假日及夜间应急相关工作预案,配备充分的应急处理资源,包括人员、应急物资、应急通讯工具等。
总务科、各职能科室
【B】符合“C”,并
医院应急预案手册
编制医院应急预案手册,方便员工随时查阅,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知晓本部门和本岗位相关职责与流程。
二甲办
【A】符合“B”,并
分析演练不足方面,及时修订预案,体现改进
1.有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相关制度并得到落实。
医务科、护理部
1、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相关制度;
2、各科对制度有学习记录,查病历:各种谈话记录、告知书、治疗方案选择同意书、检查手术同意书等;
3、现场提问知晓率。
2.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利,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告知的同时,能提供不同的诊疗方案。
医务科
5.医学影像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放射科、
B超室、
2022年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第一章至第六章各章节条款分布原则条款性质成果第一章至第六章评审成果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核心条款3条)第1条第2条第3条第二章医院服务(核心条款3条)第1条第2条第3条第三章患者安全(核心条款6条)第1条第2条第3条第4条第5条第6条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善(核心条款13条)第1条第2条第3条第4条第5条第6条第7条第8条第9条第10条第11条4.18.5.5有输血不良反映及其解决预案,记录及时、规范。
(★)【C】1.有输血不良反映及其解决预案,记录及时、规范。
(1)监测输血医务人员经培训,能辨认潜在输血不良反映症状。
(2)有拟定辨认输血不良反映原则和应急措施。
(3)发生疑似输血反映时医务人员有章可循,并应及时向输血科和患者主管医师报告。
(4)一旦浮现也许为速发型输血反映症状时(不涉及风疹和循环超负荷),及时停止输血,并调查其因素。
要有调查时临床及时解决患者规范。
(5)输血科应根据既定环节调查发生不良反映因素,拟定与否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映。
及时查证:1)患者和血袋标签拟定输给患者血是和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血。
2)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有记录,与否也许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3)肉眼观测受血者发生输血反映后血清或血浆与否溶血。
如果也许,该标本应和受血者输血前标本进行比较。
4)用受血者发生输血反映后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
(6)实验室应制定加做其她有关实验规定,和做有关实验原则。
(7)输血科主任负责解释上述实验成果并永久记录到受血者临床病历中。
(8)当输血反映调查成果显示存在血液成分管理不当等系统问题时,输血科主任应积极参与解决。
(9)输血后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应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浮现输血反映时重新进行测试。
(10)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映评价成果反馈率为100%。
2.输血科(血库)应根据既定环节调查发生不良反映,有记录。
3.由输血科(血库)主任对有关人员进行拟定辨认输血不良反映原则和应急措施再培训和教导。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详解

3 医疗质量评估
评估医院在医疗质量、治疗效果等方面的表 现。
4 服务质量评估
评估医院在患者服务、医患沟通等方面的表 现。
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结构
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明确各 项工作职责和权限。
人力资源管理
合理配置医疗人员,提供培训 和发展机会。
绩效考核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激 励医务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绩效监测
2
疗质量。
建立科学的绩效监测体系,评估Biblioteka 院的工作效率和效果。3
专业培训
为医务人员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提高 工作能力。
二级综合医院的未来发展
未来,二级综合医院将继续以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技术手段、拓展多样化的 服务范围和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不断进步,成为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推 动力。
医疗设备和技术
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采用最新的医疗技术。
患者关怀
关注患者需求,提供温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专业医疗团队
拥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疗团队。
患者满意度
1
满意度调查
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评价。
2
改进措施
根据患者的反馈意见,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3
优质服务
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 条款)详解
本演示详细解释了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的核心条款,包括评估标准、关键绩效 指标、组织结构、财务管理、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等内容。
评估标准
1 综合能力评估
评估医院在医疗技术、医疗资源、管理水平 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2 患者安全评估
评估医院在患者安全、医疗事故防范等方面 的表现。
二甲医院评审核心条款任务分解

2、病历资料,现场查看
1.制定规章制度和工作步骤来统一程序,支持在手术室之外的内科和牙科等部门的操作,确保正确部位,正确操作和正确病人。
质控办
2.手术核查手术风险评估执行率≥95%。
质控办
【A】符合“B”,并
监管记录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总务科、各职能科室
【B】符合“C”,并
医院应急预案手册
编制医院应急预案手册,方便员工随时查阅,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知晓本部门和本岗位相关职责与流程。
创等办
【A】符合“B”,并
应急预案版次
定期并及时修订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持续完善。
创等办
六、具有承担公立医疗卫生中心功能任务的能力和资源(可选,县医院为必选)
医务科
(2)开展24小时连续性急诊科院内急救服务,组织建立本县域内医疗急救服务网络,承担日常院前急救救治任务的能力有一定提升。
医务科
【A】符合“B”,并
1.有数据及相关案例证实受援方案取得预定目标。
医务科
2.数据指标显示在严重外伤(颅腔、胸腔、腹腔内大出血,与其它威胁生命需要紧急手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仅STEMI)、急性脑卒中等急危重症病人诊治效率及处理结果取得显著进步,其能力在本区域具有明显优势。
医务科
(1)第一步: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质控办
(2)第二步: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33条

100%
>60%
>10%
第一章 医院功能任务(核心条款
第1条
1.1.2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 可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1.121
主要承担常见病、多 发病、部分疑难病的 诊疗工作。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
【C】
1.有承担本辖区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 术梯队与处置能力。
政府指令的受援的 二级医院,应将“达 标工作”任务作为 院长目标责任制与 医院年度工作计 戈9,有实施方案, 专人负责。(★)
【C】
1、受援的二级医院,应将 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 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具体的方案。
2、有专人负责,对口支援工作,保证达标工作进行。
3、相关人员熟悉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
4•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 >95%
【A】符合“B”,并
1.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
2.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2件。
3•改进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漏报率。
第6条
3.9.2.1
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 人员参加“医疗安全 (不良)事件报告系 统”网上自愿报告活 动。(★)
【C】
1•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种途经便于医务人 员报告。
2.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3.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件。
【B】符合“C”,并
1•有指定部门统一收集、核查、分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米取防 范措施。
2.有指定部门向相关机构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33条精编打印版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第一章至第六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第一章至第六章评审结果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核心条款3条)第1条第2条第1条第1条第1条第9条第12条4.18.5.5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记录及时、规范。
(★)【C 】1.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记录及时、规范。
(1)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经培训,能识别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
(2)有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3)发生疑似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有章可循,并应立即向输血科和患者的主管医师报告。
(4)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并调查其原因。
要有调查时临床及时处理患者的规范。
(5)输血科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
立即查证:1)患者和血袋标签确认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血。
2)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有记录,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3)肉眼观察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清或血浆是否溶血。
如果可能,该标本应和受血者输血前的标本进行比较。
4)用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6)实验室应制定加做其他相关试验的要求,以及做相关试验的标准。
(7)输血科主任负责解释上述试验结果并永久记录到受血者的临床病历中。
(8)当输血反应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血液成分管理不当等系统问题时,输血科主任应积极参与解决。
(9)输血后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应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
(10)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的反馈率为100%。
2.输血科(血库)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有记录。
3.由输血科(血库)主任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4.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B 】符合“C ”,并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有职能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后考核的记录。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分工与支撑材料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分工与支撑材料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审核心条款是对医院综合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评审
的标准和要求,其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保障、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院管理、医院等方面。
在进行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时,需要对每一条评审条款进
行分工和支撑材料的准备,以确保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评审结果的准确
和客观。
评审条款的分工可以根据评审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进行,将评
审条款按照医疗保障、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院管理、医院等不同方面
分配给不同的评审人员负责。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评审人员的专业优势,提
高评审工作的效果和准确性。
评审支撑材料的准备是评审工作的重要环节,可以根据评审条款的要
求和评审指南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
支撑材料包括医疗保障方面的
文件、医疗质量方面的数据和报告、医疗安全方面的安全制度和事件报告、医院管理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各项管理系统、医院方面的方案和成效评估等。
支撑材料的准备需要充分搜集和整理相关的文件和数据,以确保评审过程
的顺利进行和评审报告的准确和全面。
在评审过程中,评审人员要根据评审条款和支撑材料进行评审和审核,可以进行现场检查、资料核实、访谈调查等方式,了解医院的实际情况和
执行情况,并将评审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形成评审报告。
评审报告需要
对医院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和建议,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以便
医院根据评审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审核心条款的分工与支撑材料的准备需要充分发挥
评审人员的专业优势和工作经验,为医院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评审结果
的准确和客观提供有力支撑,以促进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33条(编辑版)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察心条款第一章至第六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名称节条款核心条款★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627293第二章医院效劳837483第三章患者安全1025266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连续改良2314132213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连续改良531531第六章医院管理11601057合计6332158333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A B C D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有连续改良,见效优异有看守有结果有体系且能有效履行仅有制度或规章,未履行PDCA PDC PD仅 P或全无第一章至第六章评审结果第一章至第六章根本标准核心条款工程种类C 级 B 级 A 级 C 级 B 级 A 级甲等≥90%≥60%≥20%100%≥70%≥20%乙等≥80%≥50%≥10%1O0%≥60%≥l0%第一章 医院功能任务〔核心条款 3 条〕第 1 条1.1.2 主要担当常有病、多发病、局部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可供给 24 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效劳。
【C 】1.有担当本辖区常有病、多发病、局部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施、技术梯队与办理能力。
2.急诊部门独立设置,担当当地域急危重症的诊疗。
3.预防、保健、康复独立设置。
4.依照病源,与三级综合医院距离较远或危重病人转诊困难的二级医主要担当常有病、多 院的重症医学床位数可占医院总床位的 2%。
发病、局部疑难病的5.医学影像可供给 24小时急诊诊疗效劳。
诊疗工作。
可供给 24小时急诊诊疗效劳。
【B 】吻合“ C 〞,并1.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 3%。
〔★〕2.且吻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 ≥ 30%。
3.医学影像〔含 CT 、超声〕可供给 24小时急诊诊疗效劳。
【A 】吻合“ B 〞,并 1.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 ≥ 5%。
2.且吻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 ≥ 40%。
第 2 条【C 】1.依照灾害易损性解析的结果拟定各种专项方案, 明确对付不同样突发公共事件的标准操作程序。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分工与支撑材料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核心条款职能分工及支撑材料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1.1.2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1.1.2.1 (1)【C】职能分工支撑材料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
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医务科负责)1.有承担本辖区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
院办医务科人力资源部1、相关设备名单、人员名单(医疗、护理),医院《医疗机构诊疗许可证》、医院上一年度诊疗病种统计表、医院设备清单、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花名册和职称结构统计表2、现场查看(急诊科、预防、保健、康复独立设置,科室设置文件)。
3、重症医学床位及占总床位的比例(医院文件)。
4、医院提供24小时服务的制度或规定、相关科室排班表。
5、科室设置情况(医院执业证副本)2.急诊部门独立设置,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
急诊科3.预防、保健、康复独立设置。
医务科4.根据病源,与三级综合医院距离较远或危重病人转诊困难的二级医院的重症医学床位数可占医院总床位的2%。
医务科5.医学影像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B】符合“C”,并1、重症医学收治患者标准(收入、转出标准)及重症医学收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表及统计表1.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3%。
医务科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30%。
医务科3.医学影像(含CT、超声)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放射科、B超室1。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33条(精编打印版)

(3)第三步: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核心条款13条)
第1条
4.3.5.1
对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等有创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的授权制度。(★)
【C】
1.有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等有创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的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
2.有需要授权许可的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的目录。
【B】符合“C”,并
33
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
A
B
C
D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有持续改进,成效良好
有监管有结果
有机制且能有效执行
仅有制度或规章,未执行
PDCA
PDC
PD
仅P或全无
第一章至第六章评审结果
项目类别
第一章至第六章基本标准
核心条款
C级
B级
A级
C级
B级
A级
甲等
≥90%
≥60%
≥20%
100%
≥70%
≥20%
乙等
≥80%
≥50%
≥10%
1O0%
≥60%
≥l0%
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核心条款3条)
第1条
1.1.2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核心条款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实施细则》核心条款<共33条)第一条<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1.1.2.1 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
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院授权院办实施,分管院长:余雪燕【C】1.有承担本辖区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
2.急诊部门独立设置,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
3.预防、保健、康复独立设置。
4.根据病源,与三级综合医院距离较远或危重病人转诊困难的二级医院的重症医学床位数可占医院总床位的 2%。
5.医学影像可提供 24 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B】符合“C”,并1.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3%。
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30%。
3.医学影像<含 CT、超声)可提供 24 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A】符合“B”,并1.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5%。
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40%。
第二条<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1.4.3.2 编制各类应急预案。
<★)——院授权医务部实施,分管院长:李勇【C】1.根据灾害易损性分析的结果制订各种专项预案,明确应对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的标准操作程序。
2.制订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和部门预案,明确在应急状态下各个部门的责任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以及应急反应行动的程序。
3.有节假日及夜间应急相关工作预案,配备充分的应急处理资源,包括人员、应急物资、应急通讯工具等。
【B】符合“C”,并编制医院应急预案手册,方便员工随时查阅,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知晓本部门和本岗位相关职责与流程。
【A】符合“B”,并定期并及时修订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持续完善。
第三条<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1.6.4.1政府指令的受援的二级医院应将“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院授权科教科实施,分管院长:席恒忠【C】1、受援的二级医院,应将“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具体的方案。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33条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中心条款第一章至第六章各章节的条款散布名称节条款中心条款★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627293第二章医院服务837483第三章患者安全1025266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连续改良2314132213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连续改良531531第六章医院管理11601057合计6332158333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A B C D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有连续改良,收效优秀有看管有结果有体制且能有效执行仅有制度或规章,未执行PDCA PDC PD仅P或全无第一章至第六章评审结果第一章至第六章基本标准中心条款项目类型C 级 B 级 A 级 C 级 B 级 A 级甲等≥90%≥60%≥20%100%≥70%≥20%乙等≥80%≥50%≥10%1O0%≥60%≥l0%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中心条款 3 条)第 1 条主要肩负常有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断工作,兼备预防、保健、痊愈功能,可供给 24 小时急危重症诊断服务。
【C】1. 有肩负本辖区常有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疾病诊断的设备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理能力。
2. 急诊部门独立设置,肩负本地区急危重症的诊断。
3. 预防、保健、痊愈独立设置。
主要肩负常有病、多 4. 依据病源,与三级综合医院距离较远或危大病人转诊困难的二级医发病、部分疑难病的院的重症医学床位数可占医院总床位的 2%。
诊断工作。
可供给 5. 医学影像可供给 24小时急诊诊断服务。
24 小时急诊诊断服【B】切合“ C”,并务。
(★) 1. 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 3%。
2. 且切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 30%。
3. 医学影像(含 CT、超声)可供给 24小时急诊诊断服务。
【A】切合“ B”,并1. 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 5%。
2. 且切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 40%。
第 2 条【C】1. 依据灾祸易损性剖析的结果制定各样专项方案,明确应付不一样突发公共事件的标准操作程序。
2. 制定医院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整体方案和部门方案,明确在应急状态下各个部门的责任和各级各种人员的职责以及应急反响行动的程编制各种应急方案。
关于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的33条核心条款

关于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的33条核心条款1. 引言二级综合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承担着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持和其他医院的转诊功能。
为了保证二级综合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评审标准,其中包含了33条核心条款。
本文对这些核心条款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2. 33条核心条款解读2.1 医院管理2.1.1 条款一本条款要求二级综合医院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包括领导责任制、科室责任制等。
医院管理层需要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以保证医疗服务的高效运行。
2.1.2 条款二本条款要求医院建立人员培训和绩效评价制度,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
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的培养。
2.2 临床诊疗2.2.1 条款三本条款要求二级综合医院具备合理的门急诊、住院、手术等临床诊疗设备和技术人员。
医院应当根据实际需求配备适当的设备,以确保能够提供符合标准的医疗服务。
2.2.2 条款四本条款要求医院严格遵守诊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医疗过程的规范化和安全性。
医院应建立追溯制度,对诊疗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2.3.1 条款五本条款要求医院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质量评价、医疗差错处理等方面。
医院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加强医疗差错的预防和处理。
2.3.2 条款六本条款要求医院制定和落实合理的感染控制措施,防止医院内发生感染事故。
医院应加强感染监测和预防,保障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安全性。
2.4.1 条款七本条款要求医院的设施和环境符合安全、卫生和功能要求。
医院应定期进行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并加强对环境的卫生管理,确保医院内外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2.4.2 条款八本条款要求医院建立设施设备台账和维修记录,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医院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新和更换老化设备,以提供可靠的医疗设施。
3. 结论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的33条核心条款涵盖了医院管理、临床诊疗、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设施管理等多个方面。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33条(精编打印版)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一)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核心条款3条)第1条第1条第三章患者安全(核心条款6条)第1条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核心条款13条)第1条第8条第10条4.18.5.5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记录及时、规范。
(★)【C】1.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记录及时、规范。
(1)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经培训,能识别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
(2)有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和应急措施。
(3)发生疑似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有章可循,并应立即向输血科和患者的主管医师报告。
(4)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并调查其原因。
要有调查时临床及时处理患者的规范。
(5)输血科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
立即查证:1)患者和血袋标签确认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血。
2)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有记录,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3)肉眼观察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清或血浆是否溶血。
如果可能,该标本应和受血者输血前的标本进行比较。
4)用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6)实验室应制定加做其他相关试验的要求,以及做相关试验的。
(7)输血科主任负责解释上述试验结果并永久记录到受血者的临床病历中。
(8)当输血反应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血液成分管理不当等系统问题时,输血科主任应积极参与解决。
(9)输血后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应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
(10)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的反馈率为100%。
2.输血科(血库)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有记录。
3.由输血科(血库)主任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和应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4.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B】符合“C”,并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有职能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后考核的记录。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33条(精编打印版)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核心条款第一章至第六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第一章至第六章评审结果第一章 医院功能任务(核心条款3条)第1条第2条 第3条【C 】1、 受援的二级医院,应将 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 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具体的方案。
2、 有专人负责,对口支援工作,保证达标工作进行。
3、 相关人员熟悉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
【B 】符合“ C ”,并 用当年案例证实在以下二方面能有提升: (1) 承担县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和部分疑难重症的诊治 任务,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疾病能力有一定提升。
(2) 开展24小时连续性急诊科院内急救服务,组织建立本县域内医疗急救服务网络,承担日常院前急救救治任务的能力有一定提升。
164.1 政府指令的受援的 二级医院,应将“达 标工作”任务作为 院长目标责任制与 医院年度工作计 划,有实施方案, 专人负责。
(★)【A】符合“B”,并1•有数据及相关案例证实受援方案取得预定目标。
2•数据指标显示在严重外伤(颅腔、胸腔、腹腔内大出血,与其它威胁生命需要紧急手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仅STEMI)、急性脑卒中等急危重症病人诊治效率及处理结果取得显著进步,其能力在本区域具有明显优势。
―第二章医院服务(核心条款3条)第1条第2条第3条第三章患者安全(核心条款6条)第1条第2条第3条1•职能部门有对规范洗手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2. 洗手正确率>90%【A】符合“B”,并不断提高洗手正确率,洗手正确率>95% 第4条第5条第6条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核心条款13条)第1条第2条第3条第4条第6条第7条第9条第10条4.18.5.1 有血液贮存质量监测规范与信息反馈的制度。
(★)第11条第13条第12条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核心条款 1条)第六章医院管理(核心条款7条)第1条第3条第6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C3 资料:医疗安全教育培训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和考试资料、奖惩办法与记录;
4.C4、C5 资料:医院投诉管理办法(有处理时限要求)、处理流程、投诉的调查与处理资料。
2.设立专门科室、专职人员接待医疗纠纷投诉,并有登记记录。
医务科
3.定期对员工进行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医疗安全教育培训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和考试,有奖罚措施。
2.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包括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科室、药械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责任明确,各司其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
医务科、急诊科、急救站及相关科室
3.急诊服务流程体系相关责任部门人员知晓履职要求。
急诊科、急救站及相关科室
【B】符合“C”,并
1、在C制度中体现;
2、培训记录;
1.6.4.1(3)
【C】
C l资料:医院院长目标责任状、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及受援实施方案,其中包括“达标工作"的安排;
C2、C3:对口支援工作方案及相关工作记录、总结等。
政府指令的受援的二级医院,应讲“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医务科负责 )
1、受援的二级医院,应将“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具体的方案。
定期并及时修订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持续完善。
二甲办
六、具有承担公立医疗卫生中心功能任务的能力和资源(可选,县医院为必选)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职能分工
支撑材料
1.6.4根据政府指令,接受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的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应将“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医务科
5.医学影像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放射科、
B超室、
心电图
【B】符合“C”,并
1、重症医学收治患者标准(收入、转出标准)及重症医学收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表及统计表
1.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3%。
医务科
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30%。
医务科
3.医学影像(含CT、超声)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护理部
临床各科室
3.相关人员熟悉上述制度和流程并履行相应职责。
临床各科室
【B】符合“C”,并
在查对制度中体现,现场查看。
有规章制度和或程序规范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下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护理部
【A】符合“B”,并
A1 科室内部有质量控制记录本、对存在问题有记录、分析、改进措施;
3.3.3.1(8)
【C】
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质控科负责)
1.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医务科
1、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流程图);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核心条款职能分工及支撑材料
第一章 医院功能任务
1.1.2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1.1.2.1(1)
【C】
职能分工
支撑材料
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A2资料:年度医疗信息统计报表及年度对比分析报告,重点查看严重外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等病种、例数、死亡率等统计指标。
1.有数据及相关案例证实受援方案取得预定目标。
医务科
2.数据指标显示在严重外伤(颅腔、胸腔、腹腔内大出血,与其它威胁生命需要紧急手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仅STEMI)、急性脑卒中等急危重症病人诊治效率及处理结果取得显著进步,其能力在本区域具有明显优势。
医务科
1、C1灾害脆弱性分析资料、相关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流程;各专项应急预案和操作流程,有流程图。
2、医院总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及其流程图,C2 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和部门应急措施(含各部门的分工、职责)。
3、节假日及夜间应急预案(含应急人员名单、应急物资清单、应急联系电话等)
2.制订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和部门预案,明确在应急状态下各个部门的责任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以及应急反应行动的程序。
A2 职能部门督查记录、总结、改进防范措施、相关部门的改进PDCA。
1.各科室对本科执行查对制度有监管。
护理部
2.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护理部
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职能分工
支撑材料
3.3.3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
【C】
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医务科负总责)
1.设立院领导接待室并执行院长接待入日制度、意见箱、投诉电话等。
院办、医疗部
1、院长接待日制度,投诉管理办法,设立院长接待室、意见箱,公开投诉电话。
护理部
Cl 资料:患者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查对程序;有培训、学习资料。
C2 现场查看:相关人员对患者身份确认制度、核对程序的执行情况;
C3:医护人员对上述制度和流程的知晓情况;(各科室有培训,现场提问能知晓。)
2.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1.有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相关制度并得到落实。
医务科、护理部
1、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相关制度;
2、各科对制度有学习记录,查病历:各种谈话记录、告知书、治疗方案选择同意书、检查手术同意书等;
3、现场提问知晓率。
2.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利,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告知的同时,能提供不同的诊疗方案。
3、监管记录。
B1 详见第七章质量指标与服务时限;
B2 关键质量;指标与服务时限培训与教育
B3 医务科督查记录,持续改进措施与记录。
1.用关键质量指标与服务时限来管理与协调各个相关科室的服务。
医务科
2.有培训与教育,措施落实到位。
医务科
3.职能部门知晓与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医务科
放射科、B超室
【A】符合“B”,并
同B
1.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5%
医务科、ICU
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40%
医务科、ICU
四、应急管理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职能分工
支撑材料
1.4.3.2(2)
【C】
编制各类应急预案。(★)(医务科负责)
1.根据灾害易损性分析的结果制订各种专项预案,明确应对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的标准操作程序。
二甲办、各职能科室
3.有节假日及夜间应急相关工作预案,配备充分的应急处理资源,包括人员、应急物资、应急通讯工具等。
总务科、各职能科室
【B】符合“C”,并
医院应急预案手册
编制医院应急预案手册,方便员工随时查阅,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知晓本部门和本岗位相关职责与流程。
二甲办
【A】符合“B”,并
分析演练不足方面,及时修订预案,体现改进
医务科
C1:急性创伤、农药中毒、急诊分娩、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高危妊娠孕产妇与高危新生儿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
C2:急救绿色通道实施方案,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包括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岗位说明书;
C3 各相关科室培训材料。
各临床医技科室
3.医务人员熟知并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
各临床医技科室
【B】符合“C”,并
Bl查看知情风险告知执行情况(病历中体现告知内容);
B2 医务科督查表,定期分析、评价、总结;整改通知、质量反馈单。
1.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医务人员的告知情况能充分理解并在病历中体现。
医务科
2.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医务科、护理部
【A】符合“B”,并
整改措施用于持续改进的工作记录(PDCA)
持续改进有成效。
医务科
七、投诉管理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职能分工
支撑材料
2.7.1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
2.7.1.1(6)
医务科
4.有投诉管理相关制度及明确的处理流程。
医务科
5.有明确的投诉处理时限并得到严格执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医务科
【B】符合“C”,并
1、首诉负责制(院科两级)投诉协调处置机制,可并入投诉管理制度;
2、B2 现场查看:投诉接待室录音录像设施。
3、督导检查记录:投诉管理部门定期对投诉案件的分类及统计分析和总结,制定的的改进措施和相关部门的改进清单。
医务科
(1)承担县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和部分疑难重症的诊治任务,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疾病能力有一定提升。
医务科
(2)开展24小时连续性急诊科院内急救服务,组织建立本县域内医疗急救服务网络,承担日常院前急救救治任务的能力有一定提升。
医务科
【A】符合“B”,并
A1资料:受援工作总结及实现预定目标的相关案例。
院办
2、有专人负责,对口支援工作,保证达标工作进行。
人力资源部
3、相关人员熟悉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
相关职能部门
【B】符合“C”,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