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自然资源的性质资料
资源的概念
第一章:资源的概念广义: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
自然物质(人需要,加以利用)-----有价值(经济技术能力)----开发利用其价值-----资源物质的:土地、水、生物、大气等,自然资源;非物质的:一切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及信息等,社会经济资源。
要深刻理解非物质性资源的重要性。
因为资源能否为人类所用取决于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人的需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资源利用随社会而不断发展。
洪水--拦坝----防洪、发电、灌溉;石林、土林、险峰--开发为旅游景观;沙漠、裸岩、孤岛、深海--贮藏着大量现不能开发或未开发的资源;废水、废渣--循环再利用,资源化开发利用;狭义:仅指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综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自然资源的一般特征:(1)资源在空间上的共生性与整体性自然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各类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具有同等重要性。
决定了对资源合理利用管理的综合性(不能用一损百)。
常出现资源整体性与资源管理立法单一性之间的矛盾。
⑵资源分布的地域性、自然资源的地域性;社会经济资源也有地域性;⑶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和绝对无限性自然资源是相对有限性与绝对无限性的辩证统一⑷多宜性资源具有多功能、多用途、多效益的特征资源所有的多宜性功能不具有同等重要性!资源利用的复杂性在资源开发、区域规划和地区发展战略研究时,需全面权衡!⑸全球性a.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利用后果往往会超过其主权范围而波及其它地区b.全球资源分布的地域性与不平衡性,导致了资源区域上的优势互补。
c. 有些资源是全球共享的。
资源开发利用需国际合作⑹利用的层次性1.1 人地关系演变与资源科学的产生1.1.1 人地关系的发展人地关系——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第一章 自然资源的性质 资源科学导论
自 然 资 源 稀 缺 性
地缘政治造成的
经济原因造成的 环境问题造成的
整体性: 整体性:
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 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统。 自然资源的整体性主要是通过人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关 联表现出来的。 联表现出来的。
地域性: 地域性:
空间分布不均匀性。 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地域性使稀缺性有了更丰富的体 现。
自然资源的类型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作物资源 ┌可更新资源┤草场资源 可更新资源┤ │ │动物资源 │动物资源 │ └基因资源 └基因资源 ┌耗竭性资源┤ 耗竭性资源┤ │ │ ┌可重复使用的资源 非消耗性金属) ┌可重复使用的资源(非消耗性金属) 可重复使用的资源( │ └不可更新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 │ └不可重复使用的资源 化石燃料) └不可重复使用的资源(化石燃料) 不可重复使用的资源(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 ┌太阳能 ┌太阳能 │ ┌恒定性资源 ┌恒定性资源┤潮汐能 恒定性资源┤ │ │ └原子能 └原子能 │ │ │ │ ┌风能 ┌风能 └非耗竭性资源┤亚恒定性资源┤ 非耗竭性资源┤亚恒定性资源┤ │ └降水 └降水 │ │ ┌大气 ┌大气 └易误用、易污染┤ 水 易误用、易污染┤ └自然风光 的资源
资源是文化的函数的函数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同一客体的两个方面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同一客体的两个方面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不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其他其他资本性或储存性资本性或储存性流动性或收入性流动性或收入性风景空间风景空间利用后就变利用后就变可循环利用可循环利用直接太阳能直接太阳能间接太阳能间接太阳能地热能地热能性或毁灭的性或毁灭的的资源如的资源如资源如化资源如化金属矿物金属矿物地球物理过程地球物理过程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过程石燃料石燃料如风潮汐如风潮汐水流水流短期的短期的长期的长期的如一年生如一年生如木材如木材作物作物自然资源的类型自然资源的类型自然资源的类型自然资源的类型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森林资源作物资源作物资源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草场资源草场资源动物资源动物资源基因资源基因资源耗竭性资源耗竭性资源可重复使用的资源非消耗性金属可重复使用的资源非消耗性金属不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不可重复使用的资源化石燃料不可重复使用的资源化石燃料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太阳能太阳能恒定性资源恒定性资源潮汐能潮汐能原子能原子能风能风能非耗竭性资源非耗竭性资源亚恒定性资源亚恒定性资源降水降水大气大气易误用易污染易误用易污染的资源的资源自然风光自然风光不可更新资源
自然资源学
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自然 资源系列 海洋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动物资源 微生物资源
金属矿资源、非金属矿资源 能源资源 海洋植物资源、海洋动物资源、海洋浮 游生物资源
海水资源(或海水化学资源)
海洋气候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 海底资源
(摘自«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 )
深海海底矿产资源、滨海砂矿资源 海洋能源资源
整体性 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形 成一个整体 地域性 多用性 社会性 密度、数量、质 量上不均衡
大部分自然资源具有 多种功能和用途
自然资源通过人类的 加工成为物质财富
河流具有供水、发电、 灌溉、航运、旅游
树木经过加工成为家具 充分利用 石油通过加工形成各种燃料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全球性自然资源的短缺目前总体上只是一个警告。 但是,具体到某个国家某种资源则可能已经是现实。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表 几种矿物的元素资源基础及其期望寿命
矿物
资源基础 /t① 2.0×1018 1.5×1015 84×109
0%
2%
5%
10%
实际年均消耗增 长率 /1947~1974, %
铝 铜 金
166×109 216×106 62.8×106
1 107 772 709
468 332 307
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
有似乎独立于人类活动的可更新资源,有利用不超过其繁 殖或再生能力时可无限更新的可更新资源,二者有差别。
资源基础及其子集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二、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最大资源潜力——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的 理论潜力。 持续潜力——流动性资源有时间分配问题,在考虑 到留给后代同等利用机会的情况下的潜力。 环境潜力——利用资源时必然向环境排放废物,在 考虑到环境对废物的吸收能力的情况下的潜力。 承载潜力——在同时考虑后代和环境问题的情况下 的潜力。
八年级上册 地理 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纬度位置: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屿是海南岛。
5、我国分为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新,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的省级行政区,简称黑,广东省简称粤,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首都北京,简称京。
7、与我国陆上14个国家相邻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重点掌握俄罗斯、蒙古、印度、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等。
第二节人口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0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3、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人均教育经费减少、就业困难、资源短缺等。
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的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第三节民族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超过500万的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全国的西北、东北、西南。
4、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我国少数民族习俗: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摔跤、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最大资源潜力
【最大资源潜力】指在其他条件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 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各种流动性能源的估算:
➢ 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最大自然能量潜力目前获取量1千万倍, 前景美妙。
➢ 生物、土地、海洋资源的总潜力目前人均的100倍。
外推必须假设:过去发现率和生产率将仍起作用。
➢ 【特尔菲法】专家来预测法,取他们估计范围的平均值。
5、理论资源
【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 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理论资源的估计方法:是根据已勘察地区过去的发现模式 外推。这种方法假设尚未勘察的地区将会像那些条件类似 的已开发地区一样,具有资源潜力并将带来利润收益。 很多专家指出,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已经被开采的 都是规模较大、地质条件较有利、通达性也较好的构 造;当开发推进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较差的 地区时,是不大可能实现预期的资源潜力和利润收益 的。
如:在撒哈拉,如果把水资源的利用控制在持续能力水 平上,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衰退。
关于可更新资源利用的程度观点
从费用—收益的角度:在某些情况下把某种可更新资源利 用到耗竭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人类道义——保护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利:上述思想是受诅 咒的。
生态学角度:长远来看,遗传基因和物种多样性的损失, 对于人类的支持系统是的威胁。
于所有生产要素(土地、劳动、投资、基础设施)的费用和 政府的税收政策。此外还应包括由于政策、自然灾害等原 因带来的风险; 资源产品的价格:这主要取决于需求与供给的消长关系, 但也受生产者价格政策和政府干预的影响; 替代品的可得性与价格:包括某些资源循环利用的费用.
1.2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2、耕地资源 一方面,随着人口和人均消费的增加,对食物的需 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耕地在不断减少。原因: 1)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不可 避免地占用耕地; 2)水土流失、沙漠化等原因毁损耕地; 3)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必要的土地利用变化 等使耕地减少; 4)曾经对弥补耕地减少起重要作用的宜农荒地开垦 受到极大限制,因为后备耕地资源已经显得不足, 且靠损失生态用地来弥补耕地已经不合时宜
过去认为水资源是无限的,所以不太重视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 的利用。现在看来,水是稀缺资源。所以我们现在开始提倡节约用水, 也开始重视利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了。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
• 全球性自然资源的短缺目前总体上只是一个警告。 但是,具体到某个国家某种资源则可能已经是现 实。 • 造成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有: • 1、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地域性; • 2、地缘政治; • 3、人口过多或增长过快; • 4、经济欠发达和技术落后; • 5、不合理利用和不适当管理; • 6、环境退化等。
矿种 锂 铝 钽 石膏 菱镁矿 萤石 磷 砷 重晶石 滑石 石棉 石墨
位次 1 3 2 1 1 1 2 1 1 1 2 2
中国资源人均值的国际地位 中国是个资源大国,不少资源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具有 众多人口,中国的人均资源量在世界上不具有优势。由于中国人口还在不 断增长,因此人均资源量仍呈下降的趋势。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3、水资源 因人口增加,2030年中国人均水资源将 下降为1760m3,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随 着中国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的增加,水资 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一方面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严重浪费 (农业输水和用水的低效率、工业万元产 值用水量定额过高等)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复习资料1、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2、米切尔的三维图:(1)论题维:生态,经济,政治,文化;(2)时间维:过去,现在,未来;(3)空间维:全球,区域,地方,地点3、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
4、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1)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地球表面积、土壤肥力、地壳矿藏、睡、野生动植物等,都是自然生成物。
(2)资源是由人而不是由自然来界定的。
(3)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在不断发展,因此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4)人的需要与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有关。
(5)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但具体对象和范围又是同一客体。
(6)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人文科学概念。
5、自然资源分为不可更新(non-renewable)资源和可更新(renewable)资源两大类;后者又包括恒定性资源(Immutable or perpetual resources)和临界性资源(critical resources)。
6、不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1)资源基础(resource base)(2)探明储量(proven reserves)(3)条件储量(conditional reserves)(4)远景资源(hypothetical resources)(5)理论资源(speculative resources)(6)最终可采资源(ultimately recoverable resources)7、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1)最大资源潜力(maximum resource potential)(2)持续能量(sustainable capacity)(3)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4)承载能力(carrying capacity)8、自然资源的属性:(1)稀缺性(2)整体性(3)地域性(4)多用性(5)动态性(6)社会性9、中国态势: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1)矿产资源(2)耕地资源(3)水资源(4)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10、全球视野:自然资源的稀缺:(1)能源与矿物原料(2)水资源(3)食物资源11、悲观论的主要观点与理论。
自然资源学发展概述
5、研究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6、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 利用中的应用。
二、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与理论基础 1、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2、理论基础
基本原理: (1)能量转化与守衡原理 (2)物质循环原理 (3)地域分异规律原理 (4)因地制宜原理 (5)自然节律原理 (6)生态平衡原理 (7)林德曼定律原理 (8)最低因子限制律原理 (9)系统论原理 (10)价值规律原理
1.全球化:从个体、局部走向一般、整体,日益注重国际 合作和全球性问题研究;
2. 战略化:从静态走向动态,区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等 战略性研究日趋活跃;
3. 管理化: 从自然评价转向注重社会经济分析,资源管理研 究逐步成为热点;
4. 定量化:从定性转向定量、半定量,日益模式化和数量化;
5. 现代化: 从常规手段转向高技术的应用,研究方法和手段 日益现代化.
(一)思维方法
追求 类别 目标
目的
适用性
实证论 真实性 寻求资源现象与过 资源发生学,资源
方法
程及其规律的真实 地理学,资源生态
《自然资源基础知识》重点讲义知识点整理
还涉及到文化、伦理和价值观。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二、自然资源的类型
1、自然资源分类的多样性 n 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从不同角度、不同目的来分类。
1)根据自然资源的地理特征(即形成条件、组合情况、分布规律, 以及其他要素的关系)分为:矿产资源(地壳)、气候资源(大气 圈)、水利资源(水圈)、土地资源(地表)、生物资源(生物圈) 五大类。这五大类还可进一步细分。
绪论 自然资源学范式
一、自然资源学产生的背景
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造成资源短缺、环境退化, 进而引起为争夺资源引发战争和冲突。那么,解决自然 资源稀缺和冲突的问题就成为社会紧迫需要。而社会的 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自然资源学应社会 需求而生,并经由前科学阶段而逐步建立起科学范式。
绪论 自然资源学范式
印度难奈“人口爆炸”
2010年2月5日,北京西站春运景象
第二节 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n 人口过剩
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或全世界的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过大,致使 资源基础退化或耗损,并污染水、空气、土地,从而损害着人们生存 环境(生命支持系统)时,人口过剩问题就产生了。中国2013年人口 人口13.5404亿(不包括港澳台), 印度已达12.1594亿,这些国家 都存在严重的人口过剩问题。 2011年世界人口超70亿。 人口数量过多或人均消费过多,都会引起人口过剩问题。前者称之为 人口数量过剩(people overpopulation);后者称之为人口消费过剩 (consumption overpopulation)。
第一篇 自然资源及其稀缺的性质
第一章 自然资源的性质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 1 -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 4 - 第三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 8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一、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1.含义: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服务功能的主要类型(1)供给服务: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2)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化解。
(3)文化服务: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
(4)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特别提醒]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支撑服务是其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平时所说的保护生态环境,实质上是维护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
1.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的极限。
2.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三教案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学生思考总结自然资源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学生思考并回答:1、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能源资源。
2、现代工业生产技术更加先进,产能大。
科技发展,人类索取资源的方法和手段多样。市场需求大
学生回答:不可再生资源
学生讨论:我国矿产资源的特征
学生思考并回答:开源:新能源 ..........
节流:节约、提高利用率....
学生思考并回答:供给减少
需求增加
利润大带动生产
积极:索取资源的手段和方法增多
局限:会加大对环境的压力
让学生学会总结各种资源的概念并会判断
让学生学会看材料分析问题
让学生学会归类问题
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让学学会看图分析问题
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用前面知识来分析问题。
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可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空气及其运动等。
可再生资源: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主要是通过合理调控资源使用率,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如: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光能。
(导入)课文图1.10
(提问)自然资源稀缺可能引起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哪些变化?
(提问)价格上涨为什么会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提问)如何看待新技术革命对解决资源短劫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总结:我们人类索取自然资源应当不能超过环境的承载力,应该以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
学生思考并回答:是自然资源:岩石、森林
例如: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是丰富的,但因我国人口多,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少,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2-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性质
二元多级分类--哈格特分类系统
二元多级分类--固有属性分类法
自然资源
耗竭性资源
表1-1自然资源的分类表
可更新性(再生) 资源
非耗竭性资源
不可更新性 (不可再生)资源
恒定性资源
亚恒定性资源 易误用及污染资源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水资源 作物资源 牧场及饲料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 渔业资源 遗传资源 矿产资源 化石燃料资源
粗制石器、钻木取火 精制石器、刀耕火种
燧石、树木、鱼、兽、果 栽培植物、驯化动物
青铜器时代
青铜斧、犁、冶铜技术、轮轴机 铜、锡矿石、耕地、木材、水
械、灌溉技术、木结构建筑
流
农业社会
铁器时代
铁斧、犁、刀、冶铁技术、齿轮 铁、铅、金、银、汞、石料、
传动机械、石结构建筑、水磨
水力
中世纪
风车、航海
风能、海洋水产
2 探明储量
指已经查明并在当前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 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要预测资源寿命,需假设
地质勘探不再有新的发现; 生产目标、产品价格、技术等方面不变
只反映当前消费水平和企业在勘探上的政策
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生产者利润要求和勘探政策:因国家、经济类型、企业 类型而不同 技术、知识和工艺水平; 需求水平, 取决于人口、收入水平、消费习惯、政府政 策,以及可替代资源的相对价格; 开采成本, 取决于采藏条件和区位,更取决于生产要素 (劳动、投资、基础设施)费用和政府税收政策。 资源产品价格, 取决于需求与供给关系,也受生产者价 格政策和政府干预影响。 替代品的可得性与价格, 包括某些资源循环利用的费用 上述因素具有空间变异性,探明储量在各区域不同
因为对未来估计无章可循,远景资源预测不一定可靠
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中国林区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分。
3、问题及危害
因乱砍滥伐,林木蓄积量减少,森林覆盖率下降, 珍贵树种减少,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被破坏。特别 是世界上的热带雨林正在遭到掠夺式采伐。
危害
水土流失、水旱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 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分。
淡水资源短缺: 1、衡量一多个年国平家均和径地流区量水资源的多少 的指标_______________ 供2淡、与水淡需资水的源资不短源平缺衡短地问缺区题的分实布:质世__界__主__要__分__布__
在中东与非洲。我国主要是分布在华北 与西北地区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分。
南方地区: ---- 水质型缺水
大量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 污水排放,水污染日益严重:
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水资源减 少。
北方地区: ---- 资源型缺水 水资源短缺,河流断流、地面
下沉、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 西北内陆地区: — 水资源无序利用
上游引水过多,植被破坏。引起河流下游生态环境问题:
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荒漠化加剧。
(2)应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依据各地区 的自然件,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例如:①南
方丘陵、山区宜大力发展林业;②北方半干旱、干旱草原区宜退 耕还牧,发展畜牧业;③一些河流中上游及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 宜发展林业,较大的坡耕地宜退耕还林等。
(3)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建设与保护。例如:①严格依法 办事;②“开源”与“节流”并举;(开源:可垦荒地辟 为耕地;节流: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 地)③加强人工林建设,制止过渡放牧, 滥砍滥伐;④ 建设防护林(三北防护林等)等。
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解析 (2)
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解析前言人口过剩:分为人口数量过剩和个人口消费过剩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足以支撑这些人生存的程度;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须资料时,也被认为是人口过剩。
人口消费过剩:指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的显著污染、环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
自然资源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第一篇自然资源极其稀缺的性质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初始投入。
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1.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2.资源是由人而不是由自然界来界定的;自然资源的两个前提:人类的开发能力、人类的需要。
3.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但都是同一个客体。
4.其范畴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5.人的需要与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有关。
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6.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人文概念;还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诸多原理;资源是文化的函数。
“可更新”与“不可更新”的相对性:A.可更新资源(收入性或流动性资源):直接太阳能、间接太阳能B.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或储藏性资源):a.利用后就变性或毁灭的资源(化石原料)b.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金属矿物)1.对于大多数流动性资源来说,天然可再生性取决于人类的利用水平或强度,这是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概念。
2.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限,更多地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实。
资源分类的关键:在于划分个体资源基础:指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估算某些特殊非燃料矿物资源基础的方法:是用这些矿物元素的丰度或者克拉克值乘以地壳的总质量。
大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资源基础: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2、探明储量:是指已经查明,并已知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的储藏量。
3、条件储量:指已查明的藏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的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开采是不经济的.4、远景资源:是目前仅做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而尚未查明的储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5、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6、最终可采资源:是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的总和。
7、最大资源潜力:是指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8、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既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能力。
9、承载能力: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10、吸收能力:即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二、简答题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含义参考答案:(1)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
(自然资源是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满足当前或未来需要的自然界中的空间、空间内天然存在的各种物质、物质存在形式及运动形式所含的能量以及物质运动变化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
)(2)自然资源的概念包括以下含义: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自然资源属于天然生成物); 自然资源不是由自然而是由人来界定的(自然资源是有人来界定的);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范围是不断扩大);自然资源与人的文化背景、经济地位等决定(自然资源与文化背景有关);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及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是自然环境的一个方面);自然资源不仅是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人文科学概念(是文化的函数)。
2、简述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可更新性的相对性参考答案:(1)分类:分类依据不同分类方案也不同:如根据在地球圈层的分布,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利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五大类;根据用途分为工业资源、农业资源、服务业资源;根据更新的速度分为不可更新资源与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又分为恒定性资源和临界性资源)。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第一章自然资源问题一、我国的自然资源态势(基本特点、面临的挑战)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1.自然资源(土地面积、生物多样性、矿产)总量大,类型齐全(表明中国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优势)2.人均资源量少3.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资源组合结构不匹配4.资源质量不一(耕地质量、矿产资源)5. 资源潜力可观(矿产资源、资源节流)我国面临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1.粮食安全(人口增长耕地占用、水资源不足、化肥报酬递减率)2.矿产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少、后备探明储量不足)3.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减少、草原退化、土地退化、水域缩小和恶化)4.人口负荷过重,资源承载力将达极限5.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较大二、关于自然资源问题的争论(双方代表、代表作)1、悲观派(1)代表:新马尔萨斯主义者(2)代表作:《增长的极限》(3)观点:如果目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世界将变得更为拥挤,污染会更加严重,更多资源将耗竭或退化;他们还认为由于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这将引起严重的政治和经济骚乱;战争的威胁亦会增加。
2、乐观派(1)代表:丰饶论者(2)代表作:西蒙的《没有极限的增长》(3)观点:如果目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将造成一个并不拥挤,污染较少,资源更富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大多数人都会更加健康,寿命更长,物质财富也更多。
三、主要国家资源总体战略对策(我国资源战略)◆一、美国1、全开放式的资源战略2、保护本国资源、进口国外资源◆二、日本1、20世纪50年代,立足于国内2、20世纪80年代,科技立国3、21世纪,海外投资立国◆三、马来西亚1、初级资源产品多样化2、初级加工产品出口◆四、沙特阿拉伯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
勘查、开发石油资源,以石油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
◆典型国家资源战略的启示:1、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依赖越来越强;2、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资源战略;3、资源产品出口和经济结构要多样化。
◆我国资源战略:1、优化区域资源配置2、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3、提高利用国际资源能力4、依靠科技进步,缓解资源供求矛盾5、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第二章自然资源学的有关理论一、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过剩含义)(资源问题=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单位资源利用的环境后果)人口过剩(当代自然资源问题的直接原因)Ps:人口过剩: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提供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以支持这些人生存的程度;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分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资料时。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
生产潜力时用得更多.
2、持续能力
可更新资源自然潜力的利用必须考虑时间上的
公平分配,即应留给后代同等的资源利用机会。 把这种考虑结合进可更新资源潜力的估算中,就
要采用持续能力或持续产量的概念。 【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
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 新的利用能力。如:渔业资源
受制于政治和市场力量。技术革新对于经济可行性的变化 起着关键作用。
探明储量与条件储量之间的分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 都不一样。
4、远景资源
【远景资源】指目前仅作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的地区, 资源藏量尚未查明,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远景资源估计常用方法:是根据过去生产的增长率和探明
储量的增长率外推,或根据过去每钻进单位深度的发现率 外推。
可更新资源的估算相对容易,已有了较为成 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太阳辐射、水量平衡、土地
等。
一、不可更新资源度量
1、资源基础:
【资源基础】指矿产资源潜在的最大数量。资源基
础是理论上的最终极限,不能实际用来预测未来资源 的可得性。
估算方法(矿物):
资源基础=元素丰度×地壳的总质量
未来自然资源的可得性估算:采用“探明储量”、
2)计算值取决于管理目标、资源利用途径,生活标准;
3)科技水平与投入。
区别以下几种不同承载力的概念:
【生存承载能力】: 【最适承载能力】:
【容限承载能力】:
【生存承载能力】有足够的食物保证生存,但不能保证所有个体 的茁壮成长,以及保证种群的最优增长,而且当周围环境稍有
变动就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土壤
蓄水层中 的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范围的生境可持续供 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
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最大资源潜力(maximum resource potential):在 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有 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
但实际上这种估计并无多大意义,真正的可得性取决 于人类把这些理论资源转化为实际能量的能力,取决于人 否愿意担负这样做的成本和代价,包括对环境的影响。
水流)
短期的
长期的
(如一年生 (如木材)
作物)
自然资源的类型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作物资源
┌可更新资源┤草场资源
│
│动物资源
│
└基因资源
┌耗竭性资源┤
│
│
┌可重复使用的资源(非消耗性金属)
│
└不可更新资源┤
│
└不可重复使用的资源(化石燃料)
自然资源┤
│
┌太阳能
│
┌恒定性资源┤潮汐能
│
│
└原子能
持续能力(sustainable capacity)或持续产量:可更新 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 损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
持续产量曲线
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或同化能力:环 境媒 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承载能力(carrying capacity):一定范围内的生境( 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
│
│
│
│
┌风能
└非耗竭性资源┤亚恒定性资源┤
│
└降水
│
│
┌大气
└易误用、易污染┤ 水
的资源
└自然风光
不可更新资源:地壳中储量固定的资源,即矿 产资源。
(1)不能在人类历史尺度上由自然过程再生 (2)自然再生速度低于被开采的速度
——耗竭
可更新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然过程再生
包括:恒定性资源、临界性资源
化工原料:盐类、硫、硼、磷等
冶金辅料与陶瓷原料:耐火粘土、菱镁矿、石墨、萤石等
建筑石料:各种粘土与岩石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油母页岩等(也可作化工原料)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不 可 更 新 资 源 可 得 性 的 度 量
储存性资源
资源基础 探明储量 条件储量 远景资源 理论资源 最终可采资源
条件储量(conditional reserves):已查明的藏量,但在当 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来开采是不经 济的
远景资源(hypothetical resources):目前仅作了少量勘察 和试探性开发,因而尚未查明的藏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 发现
理论资源(speculative resources):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 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 现的矿藏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本质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稀缺性 整体性 地域性 多用性与可替代性 动态性 与增值性和报酬递减性 社会性与公共性
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理论上的最终极限,不能在 实际上用来预测未来资源的可得性
已查明并已知在当前的需求、 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
在当前价格水平下,以现在可得的 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来开采是不经济的
未知的藏量,可望在将来发现
迄今尚未或极少勘察地区可能发现的矿藏
具有不确定性
探明储量(proven reserves):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 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 资源藏量 。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不可更新资源
可更新资源
其他
(资本性或储存性) (流动性或收入性)
(风景、空间)
┌──┴──┐
┌────┴─┬─────┐
利用后就变 可循环利用 直接太阳能 间接太阳能 地热能
性或毁灭的 的资源(如
┌────┴─────┐
资源(如化 金属矿物) 地球物理过程
光合作用过程
石燃料)
(如风、潮汐、 ┌──┴───┐
大英百科全书:“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 ,以及作为这些成分之源泉的环境功能 ”
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
主要是天然生成物 由人来界定:前提是能力和需求 资源概念的动态性 常常取决于文化因素 ,苏尔:“资源是文化
的函数”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同一客体的两个方面
自然资源的类型
自然资源
┌─────────┴─┬───────────┐
矿 藏
贵金属:金、银、铂、钌、铑、钯、锇、铱
放射性原素:铀、钍、镭
矿 物
稀有金属:锂、铍、铷、铯、铼、钽、铌、锆、铪、镓、锢、铊、锗
原
料
研磨材料:金刚石、刚玉、石英砂等
绝缘材料:云母、石棉、大理石等
填料与涂料:滑石、重晶石、高岭土等 非
金 过滤及漂白原料:活性粘土、漂白土等 属
矿 藏
精密仪器及装饰材料:红宝石、蓝宝石、水晶、钻石等
➢ 利润要求 ➢ 勘探政策 ➢ 技术、知识和工艺 ➢ 需求水平,取决于人口数量、收入水平、消费习惯、政府政策
,以及可替代资源的相对价格 ➢ 开采成本,取决于矿藏开采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但更取决于所
有生产要素(土地、劳动、投资、基础设施)的费用和政府的 税收政策。此外还应包括由于政策、自然灾害等原因带来的风 险。 ➢ 资源产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需求与供给的消长关系,但也受 生产者价格政策和政府干预的影响
第一章 自然资源的性质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自然资源的概念
威廉·配第:“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 母”
Zimmermann :环境或其某部分,只有它们能 (或被认为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时,才是自然 资源
恒定性资源:按人类时间尺度衡量无穷无尽的 资源
临界性资源:可能被掠夺到还借程度的可更新 资源,如果使用速率超过更新速率,则会耗竭
“可更新”与“不可更新”的相对性
进 一 步 的 资 源 分 类矿
产 资 源
黑色金属:铁、锰、铬、钛、钒、镍、钴、钼、钨
有色金属:铜、锌、铅、锡、铋、锑、汞
金 轻金属:铝、镁 属
最终可采资源(ultimately recoverable resources):探明 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的总和
潜在产油区与勘探水平
Hale Waihona Puke 可更新资源最大资源潜力 持续能力 吸收能力 承载能力
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时,能够 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长期提供有用产品和服务的最大 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