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ZD501民用建筑防雷与接地装置
医院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方案
![医院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a7d33b680203d8ce2f24f7.png)
防雷与接地系统工程编制人:校对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1~2 第二章:施工组织方案简介.....................................3~4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5~6 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6~7 第五章:各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技术措施......7~11 第六章: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及劳动力安排措施.. (11)第七章:安全用电及电气防火保证措施…………….….11~12第一章编制说明1. 编制依据1.1 xx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xx省某医院病房楼、医技楼、体检中心大楼》电气施工图纸、xx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xx省某医院病房楼、医技楼、体检中心大楼》防雷施工图纸。
1.2 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xx省和xx市有关建筑、安装技术、质量和安全的规定。
1.3 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分析,结合本公司施工管理、技术、设备、生产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2. 编制原则2.1 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严格执行施工程序,遵守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工期。
2.2 实行施工、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四结合,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做好施工部署及各项施工生产工作。
2.3 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
2.4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推行ISO2000标准化管理和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2.5 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调配,做好雨季施工安排,力争均衡生产。
2024年建筑电器防雷接地装置(三篇)
![2024年建筑电器防雷接地装置(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a658e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6.png)
2024年建筑电器防雷接地装置1、前言雷击分为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等,为了保护雷区内的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采用接地装置将雷击产生的带有破坏力的冲击电流导入大地。
有了良好的接地装置,才能可靠避免雷击产生的破坏。
近年来许多工程实践说明,选择合适的接地网的结构可谓至关重要。
如果接地形式选择不当,当竣工后的建筑物进行接地电阻值的测试时,可能也达到了国家标准规定的数值(1以下),但是当有雷击时,室内的精密仪器或家用电器仍然会受到感应雷的破坏。
2、基本接地形式现代建筑的基本接地形式有独立接地和共用接地两种。
具体情况见图1。
目前居民家中的电器越来越多,除了防雷接地,还有电器安全接地和通讯、电子计算机的接地,那么在设置接地装置时是选择独立接地还是选择共用接地呢?如果采用独立接地如图1(a)所示,从表面上看各防雷系统不会互相干扰,但是建筑内的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仍然会遭受雷击破坏。
实际上一幢建筑物分别设立几个互相没有联系的地网是很困难的,因为IEC60364-4-41(电击防护)标准要求各地网之间最小要有几米至二十米的距离,然而在现代都市中基本上没有那么多的位置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在雷击时,各接地点的电位差相当大,假如(a)中一个是交流电源工作接地,一个是计算机逻辑接地,另一个是为机壳安全的保护接地,当雷击以几万伏或几十万伏的电压瞬间从一个接地路线迅速导入时,这几个接地系统之间就会存在相当大的电位差,这样大的电压足以使微机网络中的调制解调器和网卡击穿,这就是为什么这种系统经常出现雷击事故的原因。
现在许多设计人员都采用如图1(b)和(c)的共用接地方式,在雷击时,冲击接地电阻的高电压平均分配在各个接地系统中,就降低了高电位差而使得设备不被击穿。
3、一点接地计算机设备的接地方式哪一种更适合呢?这是近几年来大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因为计算机设备的接地不仅要防止设备的击穿,更重要的是防止各个计算机设备的相互干扰。
所谓干扰就是无线电频率干扰,或称电磁干扰,按传播途径分为两种,即通过导体从一条线路耦合到另一线路的干扰叫传导性电磁干扰,通过空气传播的干扰叫辐射性电磁干扰。
建筑电气施工图识图详解PPT课件
![建筑电气施工图识图详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36d55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1.png)
④ 线路敷设方式:绝缘子布线、管子布线、 线槽布线、电缆布线等
⑤ 照明设备器具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平面 位置
⑥ 接地防雷情况
⑶ 识读脉络: 进户线 — 总配电箱 — 干线 — 分配电
箱 — 支线 — 用电设备
<二>、电气施工图识读案例
1 常用电气施工图介绍
1.1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一般是一套电气施工图的第一张图纸,主 要包括:〔1〕 工程概况;〔2〕 设计依据;〔3〕 设计范 围;〔4〕 供配电设计;〔5〕 照明设计;〔6〕 线路敷设; 〔7〕 设备安装;〔8〕 防雷接地;〔9〕 弱电系统;〔10〕 施工本卷须知。
;
3
GB 50200—94〕;
4
二、设计内容
本工程电气设计工程包括380V/220V供配电系统、 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和电视 系统。
三、供电系统
1 供电方式
本工程拟由小区低压配电网引来380V/220V 三相四线电源,引至住宅首层总配电箱,再分别 引至各用电点;接地系统为TN-C-S 系统,进户 处零线须重复接地,设专用PE线,接地电阻不大 于4Ω;本工程采用放射式供电方式。
2
(¢10圆钢)作为接闪
器,并形成不大于24×16的避雷网,并与引下线牢固相连。
避雷带支架做法:在女儿墙上预埋25×4镀锌扁钢作为支架,外 露长度为,支架间距,转弯处。
3
16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引来自线,间距不大于25m。引下线位置详见防雷平面图。外墙
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下1m处引出与室外接地线焊接。
4 接地极:接地装置利用地基梁的钢筋,要求所有 地基梁的两根主筋均应与引下线焊接。
图16-6 干线系统图 Back
图16-7 AL配电柜系统图
民用建筑电气施工中防雷接地保护问题探析_2
![民用建筑电气施工中防雷接地保护问题探析_2](https://img.taocdn.com/s3/m/7e51e03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2.png)
民用建筑电气施工中防雷接地保护问题探析发布时间:2021-10-27T03:13:24.210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16期6月作者:陈名标[导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民用建筑工程的发展规模业不断扩大陈名标海南恩祥新城实业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0100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民用建筑工程的发展规模业不断扩大。
通过在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设备加入更多高智能的技术,可以避免在民用建筑遭受雷击后对建筑内电气设备造成损坏,或者发生火灾。
所以可以结合不同建筑的实际情况,在民用建筑的电气工程中,优先选用防雷接地技术,但是由于目前电气工程设备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准确的对其进行专业技术施工,从而达到民用建筑防雷最好效果。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施工;防雷接地保护问题引言有效的电气施工和接地保护能够提升民用建筑的电气使用安全性。
实践中发现,严格的电气施工和接地保护可以确保在电气故障发生时,有效保障居民用电安全,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事件,还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使用性能。
相关电气安装和接地保护起步相对较晚,相关技术和方法也不够完善。
因此,需要研究民用建筑电气施工的具体对策,有效开展建筑电气施工和接地保护工作,为民用建筑用电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1民用建筑电气施工中防雷接地保护设计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使用燃气的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同时也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发生雷电事故的概率也较大。
我国时常发生因雷电导致电气相关设备爆炸事故,对社会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比如,四川泸州天然气发生泄漏,并遇用电设备引发爆燃,导致多名人员伤亡,周边的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无法正常使用水电 [1] 。
因此,稍有不慎,雷电很有可能对电气相关设备造成重大危害。
建筑物电气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防雷接地保护工作,在设计之初就要解决接地线路所存在的问题,从而降低人们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减少由于雷电导致的燃气事故。
最新中南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建筑图集目录
![最新中南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建筑图集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faae7169be1e650e52ea99d3.png)
通风与空调工程
海南华磊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08ZK03
制冷工程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序号
图集号
图集名称
主编单位
1
10ZJ105
外墙保温隔热系统建筑构造(二)-无机保温砂浆系统
湖北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2
10ZJ106
蒸压加气混凝土切块外墙自保温
武汉勘察设计协会技术咨询服务部湖北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建筑图集④
08ZJ104
外墙保温隔热系统建筑构造(一)-ZL外墙外保温系统
湖北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10ZJ105
外墙保温隔热系统建筑构造(二)-无机保温砂浆系统
湖北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10ZJ106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自保温
湖北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10ZJ110
混凝土多孔砖墙体建筑构造
湖北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2001.6.6
85EJ002
U型轻钢龙骨吊顶
湖北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86EJ731
漏花
湖北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2004.12.1
86EJ905
信报箱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2001.6.6
88EJ503
住宅室内配件
湖北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2001.6.6
92EJ222
新型沥青卷材防水屋面构造
湖北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武汉市油毡厂
JC1?
屋面建筑构造(冷胶料防水冷沥珍珠岩保温)
省及市土木学会建筑设计委员会
2001.6.6
JC2
屋面建筑构造(塑料油膏防水)
省及市土木学会建筑设计委员会
2001.6.6
建筑设计施工安装图集_防雷及接地装置图集
![建筑设计施工安装图集_防雷及接地装置图集](https://img.taocdn.com/s3/m/25e93c0e844769eae009ed39.png)
针全高
1.0 2.0 3.0 4.0 5.0
A 1.0 2.0 1.5 1.0 1.5
各节尺寸 B
- - 1.5 1.5 1.5
C
- - - 1.5 2.0
·650 ·
图名
防雷及接地装置设计施工安装图集
避雷针安装方法 (2)
图号 D Q 8 -11
2.单支避雷 针规格表 (m m) 型号 长度直径(重kg量) R A215 500 16 0.73 R A225 1000 16 1.51 R A240 2000 16 3.0
防雷及接地装置设计施工安装图集
图名 建筑物屋顶防雷装置安装方法 (3) 图号
D Q 8 -9
说 明 1.建筑 物 屋 顶 的 金 属 物 体 及 设 备 应 作 防 雷 接 地。常见的 物 体 及 设 备 有: 屋 顶 围 栏、金 属 爬 梯、 烟筒、水箱盖、金 属 门 窗、 天 线、 金 属 灯 柱、 航 空 障碍灯、旗杆、铝 扣 板、 冷 却 水 塔、 排 烟 风 机、 擦 窗机等。 2.导轨间距由工 程 选 定 每 隔 18 ~24 m 左 右 将 2 根导轨跨接一次。 每 组 擦 窗 机 导轨 防 雷 接 地 连 接 点 不少于4 个。 3.女儿墙上避雷带与利 用 柱子 作 避 雷 引 下 线 的 接地端子板应可 靠 连 接, 再 将 导轨 接 地 连 接 线 与 该 接地端子板可靠连接。 4. 接 地 端 子 板 的 型 式 由 工 程 设 计 决 定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一级防雷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一级防雷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6502d03b52acfc789ebc99e.png)
12.3.1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应采用装设在屋角、屋脊、女儿墙或屋檐上的避雷带(见附录D.3),并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0m×10m的网格。
突出屋面的物体应沿其顶部四周装设避雷带,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当利用金属物体和金属屋面作接闪器时,应符合第12.7.1.3款的要求。
12.3.2防直击雷装置的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但应符合第12.8.6条的要求。
12.3.3防直击雷装置引下线的数量和间距规定如下:12.3.3.1专设引下线时,其根数不应少于两根,间距不应大于18m。
12.3.3.2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时,其根数不做具体规定,间距不应大于18m,但建筑外廓各个角上的柱筋应被利用。
12.3.4为防止止雷电波的侵入,进入建筑物的各种线路及金属管道宜采用全线埋地引入,并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及金属管道与接地装置连接。
当全线埋地电缆确有困难而无法实现时,可采用一段长度不小于的铠装电缆或穿钢管的全塑电缆直接埋地引入,但电缆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其入户端电缆的金属外皮或钢管应与接地装置连接;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还应装设避雷器,并与电缆的金属外皮或钢管及绝缘子铁脚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注:ρ为埋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Ω·m)。
12.3.5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在进出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
12.3.6有条件时宜将防雷装置的接闪器和引下线与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隔开。
金属物体至引下线的距离应符合公式12.3.6-1至12.3.6-3的要求。
地下各种金属管道及其他各种接地装置距防雷接地装置的距离应符合公式12.3.6-4的要求,但不应小于2m,如达不到时应相互连接,其连接导线的最小截面应按附录D.4选择。
当`L_x≥5R_i`时,`S_(a1)≥0.075K_c(R_i+L_x)`(12.3.6-1)当`L_x<5R_i`时,`S_(a1)≥0.3K_c(R_i+0.1L_x)`(12.3.6-2)`S_(a2)≥0.075K_cL_x`(12.3.6-3)`S_(cd)≥0.3K_cR_i`(12.3.6-4)式中 S a1——当金属管道的埋地部分未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时,引下线与金属物体之间的空气中距(m)。
浅谈民用建筑的防雷与接地分析
![浅谈民用建筑的防雷与接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f7e22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5.png)
浅谈民用建筑的防雷与接地分析关键词:民用建筑防雷接地1雷电的形成与种类分析1.1雷电的形成由于空中运动的云层受到高能射线或高空电离层带电粒子的作用逐渐积累了大量电荷,当带电云层接近地面时通过潮湿的空气都会发生巨大的电脉冲放电。
雷云放电,有时是在云层与云层之间;有时是在雷云与大地之间发生。
雷电的形成,常与当地地形、大气气流、温湿度和地球纬度有关。
一般山区比平原多;沿海比腹地多;温湿度高比温湿度低地区多;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多。
1.2雷电的种类雷云放电时,具有放电时间短(μS级)、放电电流极大(几十至几百kA)、感应电压极高(可达几十kV)等特点。
雷电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
a.直击雷:强大的雷电流经过建筑物或地面设备这些物体入地,在瞬间产生很大的机械振动力和高温高热使物体遭到破坏。
当雷电流通过物体时,必然有电阻或电感存在,所以就产生很大的电压降和感应电压,使绝缘破坏、产生火花、引起燃烧、爆炸等。
b.感应雷:是在雷击发生附近电磁感应的结果。
c.雷电波:雷云放电时会产生一股冲击波,这种冲击波常沿着架空线缆或管道传播,对设备造成冲击破坏作用。
2高层建筑的防雷与接地高层建筑物相对多层建筑的吸引半径较大,其接闪装置宜用垂直避雷针;钢筋框架阻抗、辐射电阻不可忽视。
接地系统由不同用途的接地形式构成。
2.1吸引半径在一般高度(10~20m)的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的吸引作用并不比地面上同样高度安装避雷带的吸引作用大多少。
因此,在一般高度的建筑物上,可以用避雷带来代替避雷针。
但是,几十米以上的高层建筑物,闪击距离除了和雷电流的幅值有关外,还和建筑物的高度有关,闪击距离增大,高层建筑物产生的正电荷能增大了闪击的定位性;不仅是受雷击的高层建筑物,而且与其邻近的高层建筑物,都有可能产生向上的流光,引发雷击。
因此,高层建筑物遭受上行雷击的次数大大增加。
从下面的计算示例中,可以看出高层建筑物与一般高度建筑物的吸引半径r相差极大。
建筑电气施工图(完整版)_图文
![建筑电气施工图(完整版)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1a86be2cc58bd63186bdea.png)
2.电缆: 多芯导线
在电路中起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电缆的组成:线芯、绝缘层、保护层
电缆按用途可分为:
⑴ 电力电缆:用来输送和分配大功率电能
a、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VV
VLV
例:VV22 - 4×120+1×50
表示4根截面为120mm2和1根截面为50mm2的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五芯电
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下1m处引出与室外接地线焊接。
❖
❖4 有地基梁的两根主筋均应与引下线焊接。
❖5
0.5m
处设测试卡子,防雷接地与其他电气接地采用统一
接地装置,其总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施工完成
后实测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要求时,增加人工接地
极。
❖6 面避雷带可靠连接。所有防雷接地装置中的金属件 均应镀锌。
5、线路敷设部位代号: WE:沿墙明敷 CE:沿顶棚明敷 BE:沿屋架明敷 CLE:沿柱明敷 FC:沿地板暗敷
设
WC:沿墙暗敷 CC:沿顶棚暗敷 BC:沿梁暗敷 CLC:沿柱暗敷 SCC:在吊顶内敷
6、线路在平面图上的表示:
a-b (c × d) e - f
a :线路编号
b:导线型号
c :导线根数
建筑电气施工图(完整版)_图文.ppt
建筑电气施工图的识读
❖ <一>、基础知识:
❖ 1.常用电线:
❖ ⑴ 裸导线:一般为架空线路的主体,输送电能 。
❖ ① 裸单线:TY 铜质圆单线 线
LY 铝质圆单
❖ ② 裸绞线:TJ 铜绞线 LJ 铝绞线
❖
J 钢芯铝绞线
⑵ 绝缘电线
B
—
电线标称截面(mm2)
中南地区图集
![中南地区图集](https://img.taocdn.com/s3/m/be78168858fb770bf78a55e7.png)
这个大了,当初汇总得中南图集有105ZJ001 建筑构造用料做法2ﻫ05ZJ10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构造3 05ZJ201平屋面ﻫ405ZJ203种植屋面505ZJ211 坡屋面605ZJ301 建筑无障碍设施7ﻫ05ZJ311 地下室防水8 05ZJ401 楼梯栏杆0 9ﻫ5ZJ902园林绿化工程附属设施ﻫ10 05ZTJ204 贴必定BAC卷材与SPU涂料防水系统建筑构造11ﻫ05ZJ(i) 建筑图集(505-569p)1205ZJ(g) 建筑图集(379-441p) 13ﻫ05ZJ(f) 建筑图集(316-378p)ﻫ14 05ZJ(e) 建筑图集(253—315p)15 05ZJ(h)建筑图集(442-504p) 1ﻫ605ZJ(d) 建筑图集(190—252p)1705ZJ(c)建筑图集(127—189p)18 05ZJ(b)建筑图集(64-126p)05 19ﻫZJ(a)建筑图集(1-63p) ﻫ98中南标标准图集(湖北、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六省联合编制)ﻫ序号图集编号图集名称图集标准号备注198ZJ001建筑构造用料做法2ﻫ98ZJ111变形缝3ﻫ98ZJ 201平屋面4 98ZJ211坡屋面598ZJ311地下室防水698ZJ401楼梯栏杆7 98ZJ411 阳台、外廊栏杆8 98ZJ501 内墙装修及配件9 98ZJ512公用厨房卫生间设施10 98ZJ513 住宅厨房卫生间设施11 98ZJ521吊顶、轻隔断1298ZJ601常用木门1398ZJ611 建筑配件图集铁栅门、卷帘门14 98ZJ621围墙、围墙大门15 98ZJ641铝合金门16ﻫ98ZJ671 建筑配件图集专用木门窗17ﻫ98ZJ681 高级木门ﻫ18 98ZJ701建筑配件图集常用木门19 98ZJ721(a)铝合金窗(1-54p)20 98ZJ721(b)铝合金窗(55-108p)2198ZJ721(c)铝合金窗(109-163p) 2ﻫ298ZJ901 室外装修及配件2398ZS001 建筑给水排水小型砖砌井24 98ZS101 水位控制阀安装(DN25-250)2598ZS201 地下室污水池潜水排污泵安装26 98ZD501 民用建筑防雷与接地装置ﻫ27 98ZD701 常用用电气控制原理图28 98ZG002民用多层砖房抗震构造29ﻫ98ZG003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构造88ﻫ中南标标准图集(湖北、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六省联合编制)ﻫ序号图集编号图集名称图集标准号备注188ZJ001 建筑构造用料做法2 88ZJ111变形缝388ZJ201 平屋面4 88ZJ311 地下室防水5 88ZJ401 楼梯栏杆6 88ZJ411 阳台栏杆788ZJ501内墙装修及配件8 88ZJ511厨、厕设施9 88ZJ521 吊顶·轻隔断1088ZJ601常用木门11 88ZJ611铁栅门、卷帘门ﻫ1288ZJ621 围墙、围墙大门ﻫ13 88ZJ631实腹钢门1488ZJ701 常用木窗88 15ﻫZJ711 实腹钢侧窗16 88ZJ901室外装修及配件ﻫ17 88ZJ911 垃圾道与排气道构造1888ZJ951混凝土漏花19 92ZJ671专用木门窗92ﻫ中南标标准图集(湖北、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六省联合编制)ﻫ序号图集编号图集名称图集标准号备注192ZG001 抗震构造柱及圈梁ﻫ292ZG301钢筋混凝土平板392ZG302钢筋混凝土雨篷4 92ZG303钢筋混凝土悬挑檐沟92 5ﻫZG311 钢筋混凝土单梁ﻫ692ZG312钢筋混凝土悬挑梁792ZG313钢筋混凝土过梁ﻫ892ZG321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992ZG322 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1ﻫ092ZG40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ﻫ1192ZG402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板厚180毫米、跨度4、5-6) ﻫ12 92ZG404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1392ZG511 轻型屋面钢屋架14 92ZG901 重力式挡土墙1592ZJ671 专用木门窗ﻫ其她1ﻫ95ZG201 钢盘混凝土低桩承台适用于圆柱295ZG202 钢筋混凝土低桩承台ﻫ304ZG301中南锚杆桩ﻫ404ZG206 钢筋混凝土锚杆静压桩5 04ZG205 钢筋混凝土桩608ZTJ210 密特朗系列自粘防水卷材7 03ZG203(b)钢筋混凝土低桩承台(P104-206)8ﻫ03ZG203(a) 钢筋混凝土低桩承台(P1—103)9 03ZG003多层及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构造1003ZG401 预应力砼空心板1104ZG901 重力式挡土墙02 12ﻫZJ702 PVC塑料(塑钢)窗1303ZG002民用多层砖房抗震结构14ﻫ05ZTJ204 贴必定BAC卷材与SPU涂料防水系统建筑构造0 15ﻫ0ZJ619 电动采光排烟天窗ﻫ16 02ZJ602 PVC塑料(塑钢)门01 17ﻫZJ110-1瓷面纤维增强水泥墙板建筑构造18ﻫ03ZG313 钢筋砼过梁1904ZG207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3 20ﻫZG301钢筋砼平板。
防雷与接地专项施工方案
![防雷与接地专项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4c52c6240c844769eaee3a.png)
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系统概况 (2)第一节防雷系统概况 (2)第二节接地系统概况 (3)第三章施工准备及施工部署 (6)第一节作业条件 (6)第二节材料要求 (7)第三节机械器具 (7)第四节劳动力计划表 (8)第四章施工工艺 (9)第一节建筑物防雷系统的安装 (9)第二节建筑物接地系统的安装 (12)第三节建筑物的等电位联结 (17)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21)第一节质量标准 (21)第二节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22)第三节质量记录 (23)第四节成品保护 (23)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25)第七章现场文明体系及施工措施 (26)第一节绿色施工环境管理方针、目标及工程环境管理体系 (26)第二节阶段策划 (26)第三节文明施工 (26)第四节施工现场垃圾清除安排 (28)第五节争创绿色文明工地 (29)第六节资源节约 (29)第七节环境保护 (30)附录1 (32)附录2 (34)第一章编制依据防雷及接地施工方案参照:1.***************接地平面图、屋面防雷平面图;2.《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01-1;3.《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2003、2007年局部修改版)》99(03)(07)D501-1;4.《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5.《利用建筑物金属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6.《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7.《电缆桥架安装》04D701-3;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9.《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第二章系统概况第一节防雷系统概况1.1 本工程防雷等级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D级。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满足防直击雷、防闪电感应及闪电电涌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各楼层电井、沐浴卫生间、弱点设备用房及屋顶电梯机房设局部等电位联结。
1.2 接闪器:本工程屋面为金属屋面及少量混凝土屋面,屋面接闪带有彩钢板处利用彩钢板(彩钢板厚度(不含绝缘被覆层)≥0.53mm);接闪带连接线利用钢屋架及檩条,其余均采用Ø12热镀锌圆钢在女儿墙顶外缘处明敷,接闪带支架(除注明外,支架高度150mm)水平间距0.5m,转角处小于0.3m。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应用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88ea43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1.png)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应用建筑物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是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化建筑中电子类、通信类设备的增加,防雷设计显得更加重要。
防雷等级:一.雷电的产生及危害1.雷电的产生地面水蒸气受热上升→高空遇冷空气形成水滴→受高空气流影响分解成小水珠→分解时相互碰撞、摩擦→形成带正或负电荷的云层。
2.雷电的危害雷云直接对建筑物放电;此时,若没有良好的接地通路,大电流会引起火灾、损坏建筑物、损坏电气设备等。
建筑物上产生的感应电荷,在雷云放电后,不会立即消失,电荷会互相排斥,形成巨大的能量,损坏建筑物;形成的高电位,会造成电气设备、线路的破坏。
如何防雷?关键是在建筑物内部提供一个良好的接地通路。
二.防雷等级依据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物的防雷分为三级:一级防雷建筑:特别重要的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等。
二级防雷建筑:大型建筑、19层以上住宅楼、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等。
三级防雷建筑:20m以上的民用建筑、雷电活跃地区15m以上的建筑等。
防雷可分为:防直击雷、防侧击雷、防雷电波侵入等。
一.防直击雷从建筑物顶部直接击中建筑物的雷称为直击雷。
建筑物的防直击雷系统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个部分组成。
1.接闪器(受雷装置、引雷装置)作用:将雷云放电诱导过来。
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在建筑物的四周边缘、顶部等布置避雷带、避雷网。
材质:镀锌圆钢≥Φ8mm、或镀锌扁钢≥48mm2。
所有屋面裸露的金属物体外壳均应与避雷网连成一体。
2.引下线作用:为接闪器承受的大电流提供良好的接地通路。
在建筑物四周及部分中间的柱子内布置引下线。
材质:柱内两根≥Φ16主钢筋、或≥Φ8镀锌圆钢明敷设。
3.接地装置作用:将从引下线来的大电流迅速散入到大地。
4.接地电阻(冲击接地电阻)一、二级防雷建筑<10Ω;三级防雷建筑<30Ω。
5.消雷装置当雷电场达到一定程度时,触发消雷装置,放出正电荷,将雷电流先导入大地,使雷云中和,雷电场减弱,从而减少雷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6ed906fc850ad02de804177.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第1.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策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