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期末考试总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重点总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2fcd67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4.png)
1.和易性: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施工操作(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2.建筑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简称“三性”。
安全性是指建筑结构承载能力的可靠性;适用性要求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影响使用的过大变形以及不发生过宽的裂缝等;耐久性要求在正常维护条件下结构不发生严重风化、腐蚀、脱落、碳化,钢筋不发生锈蚀等3.混凝土延性条件:不同强度的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有着相似的形状,但也有实质性区别,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尽管上升段和峰值应变的变卦不是很明显,但是下降段的形状有较大的差异蒙混泥土强度越高下降段的坡度越陡,即应力下降相同幅度时变形越小,延性越差。
4.混凝土的三相受力状态:混凝土在三相受压的情况下,由于受到侧向压力的约束作用,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抗压强度有较大程度的增大,其变化规律随两侧向压应力的比值和大小而不同。
5.徐变:结构或材料承受的应力不变,而应变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线性徐变:徐变与应力成正比,曲线接近等间距分布;非线性徐变:徐变与应力不成正比,徐变变形比应力增长要快5什么是混凝土徐变?引起徐变的原因有哪些?答:混凝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它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原因有两个方面:(1)在应力不大的情况下,认为是水泥凝胶体向水泥结晶体应力重分布的结果;(2)在应力较大的情况下,认为是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不断发展的结果。
6.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要求:1)钢筋的强度:是指钢筋的屈服强度及极限强度2)钢筋的塑性:为了使钢筋在断裂前有足够的变形3)钢筋的可焊接性:评定钢筋焊接后的的持久性能的指标4)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为了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7.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主要有以下三部分:1)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的胶结力,这种胶结力一般很小,仅在受力阶段的局部无滑移区域起作用,当接触面发生相对滑移时即消失2)混凝土收缩握裹钢筋而产生的摩擦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总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69c7b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3.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总结一、混凝土结构的材料特性1.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特性:混凝土是通过水泥、骨料、水以及外加剂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人工石材,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一定的抗拉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特性是设计的基础,需要根据混凝土的等级、强度指标和设计要求进行选取。
2.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材料在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侵害,如氯离子渗透、碳化、冻融循环等,这些因素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1.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混凝土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质与应力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本构关系来描述。
弹性本构关系是指混凝土在小应变范围内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塑性本构关系是指混凝土在超过其弹性阈值后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2.混凝土的受力方式:混凝土结构一般通过抗压和抗弯的方式来承受荷载,其中抗压受力是由混凝土的强度特性所决定,而抗弯受力是由混凝土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和结构的几何形状所决定。
三、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原理1.平衡原理: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时需要满足平衡条件,即外力的和等于内力的和。
平衡原理是设计混凝土结构的基础,可以通过受力分析和结构模型来满足平衡条件。
2.极限平衡原理:混凝土结构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极限平衡条件,即在极限状态下结构的承载能力要大于荷载的作用。
极限平衡原理是基于结构的安全性设计的基础原则。
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1.结构的安全性:设计混凝土结构的首要要求是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即结构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韧性。
2.结构的使用性能:设计混凝土结构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使用性能,如结构的刚度、抗震性能、振动响应等。
这些性能要求会直接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和舒适性。
3.结构的经济性: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尽量节约材料,并使结构在整个使用寿命内的总体经济成本最低。
经济性是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在满足安全性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进行综合考虑。
混凝土结构期末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汇总
![混凝土结构期末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00bceda02d276a200292e96.png)
试题一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把正确答案写在下面答题表内,每题2分,共20分) 1.一般来说,钢材含碳量越高,其强度越高,伸长率也越大。
( ) 2.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所定义的梁的裂缝宽度是指梁底面处的裂缝宽度。
( )3.弯起钢筋的弯起点离充分利用该钢筋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h 0。
( )4.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与破坏扭矩基本相等。
( )5. 第Ⅰ类T 形截面的解法与矩形截面相似。
( ) 6.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中,都采用荷载设计值,因为这样偏于安全。
( ) 7.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ϕ值越高。
( ) 8.结构安全等级相同时,延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小于脆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
( ) 9.弯剪扭构件,其纵向钢筋面积由受弯和受扭承载力所需之钢筋相叠加,其箍筋面积由受剪和受扭承载力所需之箍筋相叠加。
( ) 10.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被拉裂,全部外力由钢筋来承担。
( )二、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表内,每题2分,共20分)1.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当s a 2x '<时,表明( )。
A .受拉钢筋不屈服 B .受压钢筋不屈服 C .受拉、受压钢筋均已屈服 D .应加大截面尺寸 2.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的原因是( )。
A .螺旋箍筋直径受压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C .螺旋箍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D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中不出现微裂缝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 )。
A.纵向受力钢筋内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B.纵向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C.箍筋外边缘至混凝土构件外边缘的距离 D.纵向受力钢筋重心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4.减小裂缝宽度的主要措施是( )。
A .增加钢筋的直径B .用Ш级钢代替Ⅱ级钢C .增加钢筋面积D .降低混凝土强度等级 5.偏心受压构件,一定是大偏心受压的条件有(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要点总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e3d689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5.png)
1。
梁内纵向受拉钢筋的根数、直径及间距有何具体规定?纵向受拉钢筋什么情况下多层布筋?答:纵向钢筋有强度等级一般宜采用HRB400或RRB400级和HRB335级钢筋。
直径是10、12、14、16、18、20、22、25mm,根数一般不少于3根。
间距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钢筋直径;梁上部钢筋水平方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 5倍钢筋直径。
当梁底部钢筋较多,无法满足要求时,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可置成两层或两层以上,粱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层时,从第三层起,钢筋的中距心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
各层钢筋之间净间距不成小于25mm和钢筋直径d。
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其破坏特征有何不同?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有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
梁配筋适中会发生适筋破坏。
受拉钢筋首先屈服,钢筋应力保持不变而产生显著的塑性仲长,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混凝土压碎,构件破坏。
梁破坏前,挠度较大,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塑性破坏。
梁配筋过多会发生超筋破坏。
破坏时压区混凝土被压坏,而拉区钢筋应力尚未达到屈服强度。
破坏前梁的挠度及截而曲率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拉区的裂缝宽度较小,破坏是突然的,没有明显预兆,属于脆性破坏,称为超筋破坏。
梁配筋过少会发生少筋破坏。
拉区混凝土一旦开裂,受拉钢筋即达到屈服,并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入强化阶段,梁即断裂,破坏很突然,无明显预兆,故属于脆性破坏。
3.什么是双筋截面?在什么情况下才采用双筋截面?双筋截面中的受压钢筋和单筋截面中的架立钢筋有何不同?双筋梁中是否还有架立钢筋?答:在单筋截面受压区配置受力钢筋后便构成双筋截面。
在受压区配置钢筋,可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提高截面的受弯承载力;由于受压钢筋的存住,增加了截面的延性,有利于改善构件的抗震性能;此外,受压钢筋能减少受压区混凝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产生的徐变,对减少构件在荷载长期作用下的挠度也是有利的。
北京交通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期末考试重点
![北京交通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期末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a451e0941ea76e58fa0473.png)
第一章绪论混凝土中受力钢筋的作用:◆提高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或构件的变形能力◆但不能有效改善梁抵抗开裂的能力受力钢筋发挥作用的两个条件:◆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变形一致)◆钢筋的位置、锚固长度和数量正确(对配筋的要求)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有良好的粘结力,在荷载作用下,可以保证两种材料协调变形,共同受力◆钢材与混凝土具有基本相同的温度线膨胀系数(钢材为1.2×10-5,混凝土为(1.0~1.5)×10-5),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两种材料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差而导致两者间的粘结破坏混凝土结构的优点:◆经济性◆可模性好◆耐久性,维护费用低◆耐火性◆刚度大◆易于就地取材混凝土结构的缺点:◆自重大◆抗裂性差◆承载力有限◆施工复杂,工序多,工期长◆修复、加固、补强比较困难第二章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钢筋的品种:热轧钢筋预应力钢筋热轧钢筋的特点:◆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屈服点和流幅◆断裂时有劲缩现象◆延伸率较大热轧钢筋的用途:•纵向受力的主导钢筋为400MPa、5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梁、柱和斜撑构件的纵向受力配筋应采用400MPa、500MPa级高强钢筋•500MPa级高强钢筋将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柱、大跨度与重荷载梁的纵向受力配筋•335MPa级热轧带肋钢筋的规格限于直径6mm~14mm,可将小直径的HRB335钢筋用于中小跨度楼板与多层、小高层剪力墙的受力钢筋,包括箍筋与构造配筋•300MPa级光圆钢筋的规格限于直径6mm~14mm,用于小规格梁柱的箍筋与构造配筋钢筋四项检验指标:•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条件屈服强度:残余应变为0.2%所对应的应力总伸长率gtδ:对应最大应力时应变,包括了残余应变和弹性应变,反映了钢筋真实的变形能力bgtsl ll Eσδ-=+屈服强度:是钢筋强度的设计依据,屈服上限与加载速度有关,不太稳定,一般取屈服下限作为屈服强度冷弯性能:直径为d的钢筋绕直径为D的弯芯弯曲到规定的角度无裂纹、断裂或起层现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个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0669ee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9.png)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本次结构设计中,我完成了一个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验算。
过程中涉及到了结构的分析、设计以及其它验算工作,让我对混凝土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在我进行结构分析时,要考虑到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同时要考虑到结构材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可靠。
在结构设计中,重点考虑的是建筑物的外部形状,以及结构材料的数量和尺寸,以及支撑结构和框架结构的设计。
接着,在结构设计完成后,我进行了结构的状态研究,以检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这一过程中,我考虑了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还考虑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使用的混凝土抗压等级,以及考虑了混凝土结构的维修保养和材料损耗率等问题。
最后,在结构设计中,我还考虑了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各种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抗震性能。
总的来说,本次课程设计,让我对混凝土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更好地应用混凝土结构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报告总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a2a66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a.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报告总结一、实践的那些事儿。
混凝土结构设计这实践啊,可真是一场超有趣又超级挑战的旅程。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就像个迷路的小羊羔,满脑子都是懵的。
那些什么混凝土的性能参数啊,结构的受力分析呀,感觉就像外星语一样。
但是呢,咱可不能被这点困难就吓倒,毕竟咱是充满斗志的大学生呀。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就一点点地去啃这些硬骨头。
就拿混凝土的配合比来说吧,这可不像做个小蛋糕,随便放点面粉、鸡蛋就行。
要考虑到水泥的种类、骨料的大小和比例、还有水灰比这些复杂的因素。
我跟着老师和师兄师姐们做实验,有时候同一个配合比要做上好几次,就是为了找到那个最合适的。
每次看到那些混凝土试块在模具里成型,就感觉像是自己精心培育的小宝贝一样,心里可期待它们能表现良好了。
二、结构设计中的酸甜苦辣。
说到结构设计,那真的是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了。
最开始画图的时候,我总是把各种构件画得乱七八糟的。
梁和柱的尺寸、配筋这些,感觉自己怎么都算不对。
我就看着那些规范和手册,眼睛都看花了,心里还在嘀咕,这到底是个啥呀。
慢慢地,在不断地犯错和改正中,我就好像突然开窍了一样。
有一次,我设计一个简单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计算地震作用的时候,我不小心忽略了一个小的参数。
结果算出来的结果和实际要求差了好多。
我当时那个懊恼啊,感觉自己怎么这么粗心。
但是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小细节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
从那以后,我每次计算都会检查好几遍,就像个小强迫症患者一样。
而当我终于把一个完整的结构设计图完成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
看着那些线条和标注,就觉得自己像是创造了一个小世界一样。
虽然这个小世界只是纸上的,但也是我自己用心血浇灌出来的呀。
三、团队合作与个人成长。
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团队合作也是超级重要的一部分。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方案,互相指出彼此的错误。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个设计思路争得面红耳赤,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
反而,在争论之后,我们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期末考试总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期末考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3016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f.png)
1钢筋和混凝土为什么能共同工作:①混凝土结硬后与钢筋之间产生良好的粘结力,使二者可靠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共同变形。
②钢筋与混凝土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温度变化不致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粘结。
③包裹在钢筋外围的混凝土可使钢筋免于锈蚀,保证了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2适筋梁正截面破坏过程:①混凝土未裂缝阶段:弯矩很小,梁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挠度和弯矩关系接近线性变化。
梁尚未出现裂缝,应力与应变成正比,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共同受力。
随着弯矩的增加,应变亦随之增加。
当弯矩增加至开裂弯矩Mcr时,截面下缘混凝土应变达到极限拉应变,梁处于将裂未裂的极限状态,称为第I阶段末。
Ia阶段的应力状态可作为抗裂计算的依据。
②开裂阶段:弯矩超过开裂弯矩Mcr,梁纯弯段内受拉区最薄弱截面首先出现裂缝。
裂缝截面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较开裂前突然增大,因此,裂缝一旦出现,就具有一定的宽度,并向上不断发展。
当受拉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y时,标志着本阶段的结束。
第Ⅱ阶段的应力状态可作为构件在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依据。
③破坏阶段:当受拉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y后,应力将保持不变,但应变急剧增大。
裂缝进一步扩展,中性轴上升,混凝土受压区面积进一步减少。
当受压区外边缘混凝土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时,称为第Ⅲ阶段末,表现为混凝土被压碎,标志梁的破坏。
Ⅲ a时的应力状态可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3无腹筋简支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①斜压破坏:当剪跨比m较小时(一般m≦1,均布荷载下跨高比l/h<=3)发生斜压破坏。
特点是:斜裂缝细而密,破坏时的荷载也明显高于斜裂缝出现时的荷载。
原因:由于主压应力超过了斜向受压短柱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②剪压破坏:当剪跨比m适中时(一般1<m≦3,均布荷载下为跨高比3<l/h≦9),发生剪压破坏。
特点:破坏过程比斜拉破坏缓慢些,破坏时的荷载明显高于斜裂缝出现时的荷载。
2024年混凝土课设个人总结6篇
![2024年混凝土课设个人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87be8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e.png)
这一年当中虽然我也学习了很多知识,但相对于工地与公司里的优秀试验人员还相差甚远。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的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拓宽思路,深化细化本职工作,积极为xx公司的发展付出更大的贡献。
混凝土课设个人总结篇4
在繁忙的工作中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这一年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收获的。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历程,作为构件八厂试验室的一名员工,我深深感到质量是生产的第一要素和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三、工作方面
在项目部试验室,我的主要职责是做好原材料资料的检验给予xx审批,如:水泥、粉煤灰、砂石骨料、工字钢、焊管、钢筋、等;进行对所有原材料取样检测,并对成品进行抽检如:混凝土、砂浆。施工过程中按领导每星期定时并与各部门同事到洞内和洞外施工现场进行检测质量问题,如:钢筋间距根数、钢筋搭接长度、工字钢锁脚、混凝土厚度、锚杆拉拔试验检测、混凝土回弹强度试验检测等洞内检查,现场加工厂;工字钢、焊管、钢筋制作与焊接是否达到质量要求,洞外对砂石骨料含水率检测后对混凝土拌合楼试验配比进行调整与监督。每月定时给监理报送检测报告。并把试验相关的内容及时输入到电脑进行电子存档。
(一)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7ee6c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9.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结混凝土结构设计总结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进行总结,包括设计步骤、设计要点、常见问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确定结构类型、确定荷载和荷载组合、进行结构分析、进行构件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首先,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使用功能,确定适用的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梁柱结构等。
然后,通过对建筑物所承受的荷载进行计算和分析,确定荷载大小和组合方式。
接下来,进行结构分析,包括静力计算和动力计算,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后,根据结构分析结果,进行构件设计,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钢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等。
最后,根据构件设计结果绘制施工图,为施工提供指导。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有一些关键要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是荷载和荷载组合的确定,荷载是结构设计的基础,合理准确地确定荷载对保证结构安全性至关重要。
其次是结构分析和设计,准确的结构分析是保证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而合理的构件设计则能够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和经济性。
此外,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和质量控制也是设计要点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荷载计算的准确性、结构分析的繁琐性、构件设计的合理性等。
荷载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在荷载计算过程中需要精确地测量和预测各种荷载,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结构分析的繁琐性是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和计算的复杂性造成的,因此,在结构分析过程中需要采用现代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构件设计的合理性是指在满足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和成本,提高结构的经济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在不断发展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计算方法和工具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法和工具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混凝土结构设计期末归纳重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期末归纳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9e0f076bd97f192279e9b1.png)
5、纵向平面排架结构由纵向柱列、连系梁、吊车梁、柱间支撑及基础等组成。其作用是保证厂房结构的纵向刚度和稳定性,承受厂房结受到的纵向水平荷载,并把其传递给基础。
6、围护结构是由纵墙、横墙、圈梁、基础梁、抗风柱等组成、作用是主要承受自重及风荷载的作用。
7、排架结构的柱网布置:当厂房跨度不大于18m时,应取3m的倍数;当厂房跨度大于18m时,应以6m的倍数。
混凝土梁板结构按结构型式可分为肋梁楼盖、井式楼盖、无梁楼盖密和密肋楼盖,肋梁楼盖又分为单向板肋梁楼盖(板、次梁、主梁)和双向板肋梁楼盖
按施工方法分类:现浇整体式楼盖、装配式楼盖和装配整体式楼盖
1、单向板和双向板的判别①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大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②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介于2~3之间时,宜按双向板计算。③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小于3时,宜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构造钢筋。
框架剪力墙结构:既有框架结构建筑的优点,又有剪力墙抗侧刚度大,水平作用下的位移较小、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同时其材料性能得以充分利用。框架部分主要承担和传递竖向荷载,而剪力墙部分主要承担水平作用,两者相互补充,形成统一的结构体系。变形特征为弯剪型。
筒体结构:有更好的整体性、更强的抗侧能力和抗震性能,它既可以承担和传递竖向荷载,又能承担任意方向的水平作用。建筑布置较为灵活,能提供较大的空间。变形特征为弯剪型。3、多层建筑:结构总体布置一般原则①.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宜规则、均匀、对称是为了使结构的抗侧刚度的中心、建筑平面的形心和建筑物质量的重心尽可能重合,以减少扭转对结构的影响②.建筑结构竖向布置应力求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尽量避免有错缝和夹层;沿竖向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宜上小下大且均匀变化。③.建筑高宽比限值,可大体控制建筑结构的抗侧刚度、整体稳定性、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④.变形缝的设置:1、伸缩缝:宽度不小于50mm。2、沉降缝:其宽度与地质条件和房屋高度有关,一般不小于50mm,当房屋高度超过10m时,宽度不小于70mm。布置位置:1)房屋高度、竖向荷载和刚度差异较大处;2)地基土层或地基基础处理方法差异较大处;3)房屋平面转折处4)分期建设的房屋结合处。3、震缝宽度规定1.框架结构高度≤15m时≥100mm;超过15m时,6、7、8、9度每增加高度5、4、3、2m时加宽20mm。2.框剪结构≥框架规定数值70%,剪力墙结构≥框架规定数值50%,均≥100mm。3.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按不利结构确定,高度不同时,按较低房屋高度计算。
混凝土结构复习总结
![混凝土结构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aa525aa83d049649b6658e1.png)
混凝土结构重要知识讲解1、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的过程和机理答:当受拉区外边缘的混凝土达到其抗拉强度ft 时,由于混凝土的塑性变形,因此还不会马上开裂;当其拉应变接近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值时,就处于即将出现裂缝的状态。
当受拉区外边缘混凝土在最薄弱的截面处达到其极限拉应变值εct0 后,就会出现第一批裂缝。
在裂缝出现瞬间,裂缝处的受拉混凝土退出工作,应力降至零,于是钢筋承担的拉力突然增加,由σs,cr 增至σs1;混凝土一开裂,张紧的混凝土就象剪断了的橡皮筋那样向裂缝两侧回缩,但这种回缩是不自由的,它受到钢筋的约束,直到被阻止。
在回缩的那一段长度l 中,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有相对滑移,产生粘结应力τ0通过粘结应力的作用,随着离裂缝截面距离的增大,钢筋拉应力逐渐传递给混凝土而减小;裂缝的分布及开展:第一批裂缝出现后,在粘结应力作用长度l 以外的那部分混凝土仍处于受拉紧张状态之中,因此当弯矩继续增大时,就有可能在离裂缝截面大于l 的另一薄弱截面处出现新裂缝。
按此规律,随着弯矩的增大,裂缝将逐条出现,当截面弯矩达到0.5Mu0 ~0.7 Mu0 时,裂缝将基本“出齐”,即裂缝的分布处于稳定状态。
此时,在两条裂缝之间,混凝土拉应力σct 将小于实际混凝土抗拉强度,不足以产生新的裂缝。
因此,从理论上讲,裂缝间距在l-2l 范围内,裂缝间距将趋于稳定,平均裂缝间距应为 1.51 。
裂缝的开展是由于混凝土的回缩、钢筋的伸长,导致混凝土与钢筋之间不断产生相对滑移的结果2、何谓结构的可靠性与可靠度?结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结构的可靠度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结构的可靠性是从概念上来说的,而可靠度是从定量的角度来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
3、影响结构可靠度的因素主要有那些?影响结构可靠度的因素主要有:荷载、荷载效应、材料强度、施工误差和抗力分析五种,这些因素一般都是随机的,因此,为了保证结构具有应有的可靠度,仅仅在设计上加以控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加强管理,对材料和构件的生产质量进行控制和验收,保持正常的结构使用条件等都是结构可靠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混凝土结构设计考试重点总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考试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1a89494fad6195f312ba6e2.png)
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1、结构的功能要求:安全性、适应性、耐久性2、结构的可靠性:在规定的时间、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构的可靠性规定时间:指设计使用年限,《建筑结构可靠设计统一标准规定》规定,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使用年限为100年,临时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结构构件易于替换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
规定条件:设计时所确定的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即不考虑人为过失的影响。
预定功能:以结构是否达到极限状态为标志。
3、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只需进行正常维护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年限4、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即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度的状态。
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情况: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发生倾覆、滑移等;结构构件或其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被破坏;因过度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结构、结构构件丧失稳定性。
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情况:结构或构件出现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产生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和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结构的可靠度与可靠指标1、随机现象:在个别试验中呈现不确定性,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又具有统计规律性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2、随机变量:表示随机现象的各种变量称为随机变量3、随机事件:在随机试验中,某种结果对一次试验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事件,称为此随机试验的随机事件。
4、频率和概率:频率是个试验值,或使用时的统计值,具有随机性,可能取多个数值,因此,只能近似地反映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
概率是个理论值,是由事件的本质所决定的,只能取唯一值,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地反映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
《混凝土结构设计》——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期末考试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f72ce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d.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值ζ应满足( )。
A.0.5≤ζ≤2.0B.0.6≤ζ≤1.7C.ζ>2.0,且ζ<0.5D.ζ>1.7,且ζ<0.6正确答案:B2.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A.均提高很多B.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C.抗裂提高很多承载力提高不多D.均提高不多正确答案:B3.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强度计算中不考虑受拉混凝土的作用,因为( )。
A.中和轴以下,混凝土全部开裂B.混凝土抗拉强度低C.中和轴附近部分受拉混凝土承担的力矩很小D.受拉混凝土全部退出工作正确答案:C4.当前我国采用的结构设计方法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 )。
A.容许应力设计方法B.最大载荷设计方法C.半概率设计方法D.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正确答案:D5.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偏心距的大小B.受压一侧混凝土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C.受压钢筋是否屈服D.受拉钢筋是否屈服正确答案:D6.当计算处的最大裂缝宽度不满足要求时,可减小裂缝宽度的措施有( )。
①增大受拉钢筋直径;②适当增加钢筋截面面积;③采用变形钢筋;④适当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⑤增加截面尺寸。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正确答案:C7.可变荷载的代表值中最小的是( )。
A.标准值B.组合值C.准永久值D.频遇值正确答案:C8.下列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中,属于“间接裂缝”有()①混凝土的弯曲受拉;②混凝土的收缩;③温差引起的约束应力;④地基不均匀沉降;⑤设计和施工缺陷。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②③④正确答案:B9.关于裂缝分布疏密与裂缝宽度大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粘结强度高则粘结应力传递长度短,裂缝间距就会密一些,裂缝宽度小一些B.纵筋配筋率越低,滑移量越大,变长,裂缝间距就会疏一些,裂缝宽度大一些C.钢筋面积相同时配置细直径钢筋,则钢筋的总表面积小,因而长,裂缝就分布疏—些D.钢筋面积相同时配置粗直径钢筋,则钢筋的总表面积小,因而长,裂缝就分布疏一些正确答案:C10.改善梁截面曲率延性的措施是( )。
混凝土设计原理期末总结
![混凝土设计原理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f71de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4.png)
混凝土设计原理期末总结首先,混凝土设计原理需要考虑结构的安全性。
结构的安全性是指结构在承受荷载时不发生破坏或失稳的能力。
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与混凝土强度、钢筋的使用和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混凝土的强度是通过混凝土配合比和养护条件来控制的。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并在养护期间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此外,使用钢筋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从而增加结构的安全性。
钢筋的使用需要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布置。
此外,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性也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在混凝土设计中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验证。
其次,混凝土设计原理还需要考虑结构的耐久性。
结构的耐久性是指结构在使用寿命内能够保持满足使用要求的能力。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主要与混凝土的质量、养护条件和环境因素有关。
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
水泥的成分和品种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需要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
骨料的大小和形状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也有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筛选和调整。
在混凝土混合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骨料和水进行混合,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此外,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需要充分保持湿润,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最后,混凝土设计原理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方面。
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可以用于楼板、柱子、梁等承重结构的建设,以及地基和地下室的施工。
在道路建设中,混凝土可以用于路面的铺设,以提高道路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在桥梁建设中,混凝土可以用于桥墩、桥台和梁的建设,以提供足够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混凝土设计还可以应用于水坝、水闸、坝头、堤坝等水利工程建设中,以及石油、化工、电力等工业设施的建设中。
综上所述,混凝土设计原理是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而进行的工程计算和设计工作。
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的心得(精选4篇)
![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的心得(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bfdfe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0.png)
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的心得(精选4篇)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的心得篇1经过一个多学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这门课程有了一个初步直观的认识,在学习中,我也自己总结了一些学好这门学科的方法和。
首先要认真听老师讲课。
很多同学在以往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一套自己钻研,翻书自学的习惯,往往忽略了课堂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学习方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是不合理的。
老师课堂所讲的知识往往是一些极为重要而同学们又不容易掌握的内容。
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突破其中的难点、抓住其中精髓所在,比课后自学的效率高出很多,而且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有很多是书上没有或者介绍不够全面,其中有些更是我们所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
有些在课堂上没有听到的东西在课外是根本补不上来的,这样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就有我们所没掌握的漏洞,所学就不够塌实、全面。
有些同学认为上课认真听讲就是在课堂中不说话,不做其他事情,而我认为这还远远不够。
听课要认真去听,用全部身心投入其中去。
混凝土结构设计这门课不像其他文史类课程那样生动有趣,客观些说由于它所介绍的是比较生硬、抽象的内容,所以还是比较乏味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跟着老师的思维去走。
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思考理解这些在、抽象的内容,才能真正更好的融入到课堂上的学习过程,而不至于开小差、打瞌睡。
有时往往因为几分钟的走神而不能使内容连贯,导致整堂课都理解不了。
再次课后要认真做作业。
有些同学认为混凝土结构作业无非就是简单地套公式,做起来没有意思又浪费时间。
这种想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作业是我们能否熟练掌握这门知识的关键。
只有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才能把所学知识消化,才能提高正确率和速度。
而且有许多细节是要经过自己做题才能注意体会到的,而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这门课程也不知识简单的套公式,许多受力、变形的原理、特点是要我们进行充分理解的。
所以不能把作业看成是反复的无用功,做题时要理解公式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做题,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
(整理)混凝土期末总结
![(整理)混凝土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260e48bcd126fff6050b16.png)
第六章尺寸要求:方形柱:截面尺寸≥250×250mm ;有抗震要求时≥300×300mm。
矩形柱:l0/b≤30;l0/h≤25→避免柱长细比过大;h≤800mm,采用50mm的倍数,h>800mm,采用100mm的倍数;箍筋1. 形式:封闭式→箍住纵筋,防止纵筋压屈;可以焊接或绑扎。
2. 间距: 绑扎骨架≤15d(纵筋最小直径)且≤400mm;≤截面短边尺寸b。
3. 直径:≥(1/4)d(纵筋最大直径);≥6mm注:当纵筋ρ>3%时,箍筋直径≥8mm,间距≤10d(纵筋最小直径)且≤200mm4. 箍筋弯钩: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10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5. 复合箍筋:b>400mm且一边钢筋>3根;或b≤400mm且一边钢筋>4根需设置。
通常由于施工制造的误差、荷载作用位置的不确定性、混凝土质量的不均匀性等原因,往往存在一定的初始偏心距。
为何规定受压钢筋最小配筋率?防止偶然偏心破坏,承担可能不大的弯矩;减小砼的收缩和徐变,改善延性;承受砼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拉应力。
箍筋的作用与纵筋形成骨架;防止纵筋受压后外凸(压屈);改善构件延性;短柱的破坏过程①短柱轴压下,截面的应变基本均匀。
由于钢筋和砼的粘结力,使钢筋和砼能够共同变形。
②轴力较小时,钢筋和砼均处于弹性阶段,ε与N成正比,σc ,σs'也与N成正比;③随N增加,进入弹塑性阶段,这时砼的塑性变形增加速度快于N的增加速度,同时钢筋的压应力比砼的压应力增长快。
此时钢筋与砼之间存在应力重分布。
④当N继续增加,在σc =fc之前,钢筋屈服,但柱未破坏;继续加载,砼被压碎,柱破坏。
2. 长柱的破坏过程长柱的长细比较大,加载过程中除了压缩变形外,还存在弯曲变形,即侧向挠度,原因是初始偏心距。
轴压初始偏心距→附加弯矩→侧向挠度→偏心距加大→弯矩增大→柱在N和M的共同作用下破坏长柱的破坏一侧受压,产生竖向裂缝;另一侧受拉,钢筋压屈外凸,砼产生横向裂缝。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期末考试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eb04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2.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在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混凝土的徐变将使( )。
A.钢筋应力增大,混凝土应力减小B.钢筋应力增大,混凝土应力增大C.钢筋应力减小,混凝土应力增大D.钢筋应力不变,混凝土应力减小正确答案:A2.《规范》规定,弯起钢筋在弯终点外应留有平行于梁轴线方向的锚固长度,其长度为( )。
A.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0dB.在受拉区不应小于1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5dC.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20dD.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5d正确答案:A3.变形钢筋的粘结力主要来自( )。
A.化学胶结力和摩擦力B.摩擦力C.机械咬合力D.摩擦力和机械咬合力正确答案:C4.结构能够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 )。
A.失效概率B.结构的可靠度C.可靠概率D.结构的可靠性正确答案:C5.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指标是( )。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B.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D.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正确答案:A6.T、I形截面纯扭构件计算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划分矩形截面时保证腹板和翼缘的完整性B.划分矩形截面时,忽略翼缘的作用,与受剪承载力计算相同C.各矩形截面的扭矩按总扭矩计算;各矩形截面的扭矩应按该矩形的塑性抵抗矩与总塑性抵抗矩的比例进行分配确定D.各矩形截面的扭矩应按该矩形的塑性抵抗矩与总塑性抵抗矩的比例进行分配确定正确答案:D7.可变荷载的代表值中最小的是( )。
A.标准值B.组合值C.准永久值D.频遇值正确答案:C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混凝土强度的基本代表值是( )。
A.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B.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C.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D.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正确答案:B9.受弯构件正截面弯曲破坏形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荷载大小B.混凝土强度等级C.计算受压区高度D.箍筋用量正确答案:C10.下列钢筋选用的基本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bd6dc1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e.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结1. 引言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工程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可适应各种复杂的荷载和环境要求。
本文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进行总结,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2. 设计原则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以下原则需要特别注意:2.1 安全性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结构的安全性。
设计师应根据工程的使用需求和具体荷载情况,合理选择混凝土等级和配筋方式,以保证结构在使用寿命内不发生破坏和倒塌。
2.2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尽量追求经济性。
通过合理设计结构形式、减少材料使用量和优化结构构造等方式,降低工程成本。
2.3 实用性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符合实际生产施工的要求。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施工工艺和技术条件,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施工性。
3. 设计流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如下:3.1 确定设计参数设计师需要通过调研和分析,确定结构设计所需的荷载和使用要求,包括建筑的用途、使用频率、设计寿命等。
3.2 确定结构形式根据设计参数和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板梁结构、壳体结构等。
3.3 计算强度和稳定性计算结构的受力状态,包括荷载的作用和结构的反力。
按照国家规范和相关标准,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的计算。
3.4 设计混凝土配筋根据结构荷载和受力状态,进行混凝土配筋设计。
计算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配筋面积,并确定配筋的布置方式。
3.5 检验与校核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需要进行检验与校核。
设计师应对设计结果进行综合校核,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6 绘制施工图纸根据设计结果,绘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应包括结构平面图、剖面图、配筋图和构造标识等。
4. 注意事项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4.1 材料的选择选择优质的混凝土材料和配筋材料,确保结构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4.2 荷载的合理估计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荷载的合理估计是至关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钢筋和混凝土为什么能共同工作:①混凝土结硬后与钢筋之间产生良好的粘结力,使二者可靠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共同变形。
②钢筋与混凝土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温度变化不致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粘结。
③包裹在钢筋外围的混凝土可使钢筋免于锈蚀,保证了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2适筋梁正截面破坏过程:①混凝土未裂缝阶段:弯矩很小,梁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挠度和弯矩关系接近线性变化。
梁尚未出现裂缝,应力与应变成正比,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共同受力。
随着弯矩的增加,应变亦随之增加。
当弯矩增加至开裂弯矩Mcr时,截面下缘混凝土应变达到极限拉应变,梁处于将裂未裂的极限状态,称为第I阶段末。
Ia阶段的应力状态可作为抗裂计算的依据。
②开裂阶段:弯矩超过开裂弯矩Mcr,梁纯弯段内受拉区最薄弱截面首先出现裂缝。
裂缝截面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较开裂前突然增大,因此,裂缝一旦出现,就具有一定的宽度,并向上不断发展。
当受拉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y时,标志着本阶段的结束。
第Ⅱ阶段的应力状态可作为构件在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依据。
③破坏阶段:当受拉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y后,应力将保持不变,但应变急剧增大。
裂缝进一步扩展,中性轴上升,混凝土受压区面积进一步减少。
当受压区外边缘混凝土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时,称为第Ⅲ阶段末,表现为混凝土被压碎,标志梁的破坏。
Ⅲ a时的应力状态可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3无腹筋简支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①斜压破坏:当剪跨比m较小时(一般m≦1,均布荷载下跨高比l/h<=3)发生斜压破坏。
特点是:斜裂缝细而密,破坏时的荷载也明显高于斜裂缝出现时的荷载。
原因:由于主压应力超过了斜向受压短柱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②剪压破坏:当剪跨比m适中时(一般1<m≦3,均布荷载下为跨高比
3<l/h≦9),发生剪压破坏。
特点:破坏过程比斜拉破坏缓慢些,破坏时的荷载明显高于斜裂缝出现时的荷载。
原因:余留截面上混凝土的主压应力超过了混凝土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的抗压强度。
③斜拉破坏:当剪跨比m较大时(一般m>3,均布荷载下为跨高比l/h>9),发生斜拉破坏。
特点:整个破坏过程急速而突然,破坏荷载比斜裂缝形成时的荷载增加不多。
原因:余留截面上混凝土剪应力的增长,使余留截面上的主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4纵向钢筋的作用:①与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可以减小截面尺寸②承受可能出现的弯矩作用,以及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引起的拉应力③减小混凝土的徐变变形④防止突然出现的脆性破坏。
箍筋设置在纵向钢筋外围,其作用:①防止纵向钢筋局部压曲②与纵向钢筋形成骨架③螺旋箍筋能提高核心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抗压承载力④改善构件破坏时的脆性。
5对变形(挠度)进行控制的目的:①使用功能的要求②外观要求
对裂缝加以控制的目的:①防止钢筋腐蚀,提高构件的耐久性②结构外观的要求
6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①截面应变保持平面②裂缝出现后,不考虑受拉区
混凝土的抗拉作用,拉力全部由钢筋承担。
③混凝土受压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用确
定的曲线来描述。
④钢筋应力等于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不大于其强度设
计值。
7预应力损失: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及使用过程中,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力值由
于张拉工艺和材料特性等原因逐渐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预应力损失。
类型及减小措施:⑴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损失措施:①两端同时张拉,②对钢筋进行超
张拉⑵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损失措施:①采用超张拉②选用变形小的锚具⑶预应力钢筋与台座之间的温差损失措施:①采用钢台座②采用两次升温法⑷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损失措施:①对先张拉的钢筋进行超张拉②对先张拉的钢筋进行重复张拉⑸钢筋的松弛引起的损失⑹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