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周测试题10

合集下载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05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05

济源一中2017文科实验班练习题(五)1.位于石家庄淖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

一这说明当时淖沱河流域A.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C.“男耕女织”经济成型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2.周武王在《牧誓》中把商封王不任用同宗长辈和兄弟作为三大罪行之一;墨子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这二思想被此后历代统治者所推崇。

据此可知A.商代比周代更注重任人唯贤B.儒家伦理观念逐渐强化C.周代分封制只注重任人唯亲D.宗法血缘政治日趋淡化3.《左传》记载,卫国人仲叔于奚立下大功,拒绝国君分封城邑,而请求获赐只有诸侯才能用的繁缨。

孔子对此评论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对此认识错误的是:A.反映孔子“正名”主张B.诸侯可在本国再分封C.卫国专制君权面临冲击D.礼乐制度已趋于崩溃4.史书记载商朝前期多次迁都,从汤所居的亳开始,其后又迁徙五次,皆不出山东省的南部和河南省的东部。

最后的一次迁都是第十九代王盘庚于前1384年自奄(山东曲阜)迁殷(河南安阳),其后直至商朝灭亡,二百七十余年间,商都始终在殷。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商朝后期农业耕作技术发展B.统治者残暴奢侈,破坏自然环境C.商朝前期自然灾害影响水稻产量D.商朝后期黄河下游水患严重5.④分封制加强了西周王室的权威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6.慎到(约公元前395~约前315)在《慎子》中说:“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未定分也。

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

”该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诸子百家哪一派的观点?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7.《荀子·富国》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春秋繁露·奉本》则说:“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21.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21.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二十一)1.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天下为公B. 家国一体C. 中央集权D. 官僚政治2.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A. 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B. 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C. 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D. 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3.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所以“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认为“制礼义”的目的是()A. 消灭人的欲望B. 维护社会稳定C. 满足物质需求D. 调节社会纷争4.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

这一现象反映了()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B. 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C.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D. 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5.唐代女服的主要特征为风华美丽、不拘一格、个性突出,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的绚丽开放,呈现一种内敛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的风格。

这一变化反映()A. 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B. 宋代治国理念发生根本变化C. 商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D. 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6.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

材料意在强调()A. 社会传统信仰改变 B. 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C. 儒学自身存在不足D. 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7.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18.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18.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十八)1.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

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

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

公、侯、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

这表明A.舆服适应周礼的发展而得以不断完善B.舆服制度是专制王权强化的标志之一C.舆服制度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比较少D.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2.“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

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

这反映了A.封建导致政权衰亡B.宗室拱卫专制王权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D.封建体制日趋完善3.晋文公即位之初,就下令“通商宽农,懋穑劝分”;卫文公则制定了“务材、训农、通商、惠工”等政策;诸侯会盟也都把维护正常商业交往作为重要的内容写入盟约。

这些做法A.迟滞了小农经济的发展B.推动了民间市场的最终形成C.降低了商人的政治地位D.提供商业发展必要的政治保障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对西周制度概括的是A.分封制度,天下归帝B.宗法制度,天下归嫡C.井田制度,天下归私D.礼乐制度,天下归贤5. 吕思勉说“以贵族食于人,可以攘族而居。

平民食人,必逐田亩散处。

贵族治人,其抟给不容涣散,平民治于人,于统系无所知”,故西周时期“宗法盖仅贵族有之”。

据此可知A.宗法原则与贵族政治密切相关B.小农经济不利于宗族体系的形成C.平民阶层不重视宗法血缘关系D.宗族的贵族化导致社会等级森严6. 有学者指出: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

该学着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A. 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B. 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C. 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D. 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7.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15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15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十五)1.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

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商鞅与清朝统治者都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两者都:A.阻碍了当时社会的进步B.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C.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D.不利于当时社会的转型2.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

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A.石器锄耕B.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D.千耦其耘3.王充在《论衡·效力篇》中认为:“六国之时,贤才为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

”这实质上反映了战国时期A.士对统治者的依附性增强B.士的崛起和影响力的提高C.宗法制度趋于瓦解D.诸侯争霸不断加剧4.某学者说:“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该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推动了韩国的经济建设B.塑造了韩国的民族文化C.形成了团结自强的精神D.帮助韩国克服金融危机5.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因而其思想被后世统治者所重视。

主要是因为他A.提出“君权神授”B.主张仁政C.崇尚秩序D.追求天下为公6.“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

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

”……故曰:“为乐,非也!”,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7.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者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

”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A. 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B.存天理,灭人欲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D.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8.“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因他的心全是天理而没有搀杂人欲,并不是因他无所不知。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60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60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历史练习题(六十)1.在考古中,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或早期文字,如舞阳刻符、半坡陶纹、大汶口文字等。

对它们正确的表述是A. 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B. 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C. 已经全部得到识读D. 具有相通性,起到加强各地区联系的作用2.觚,是一种青铜饮酒器。

考古发掘表明,商代早期的铜觚集中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地区,晚期则在陕西和山西北部等地有大量出土,浙江、安徽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上述考古发现提示出商代A. 青铜技术世界领先B. 统治中心不断变化C. 中原文明有所扩展D. 社会礼仪等级森严3.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

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

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A.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B.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4.春秋时期,齐桓公并国三十;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秦穆公并国十二;到战国初期,西周初年的将近一百个国家仅余十几个。

由此可知,诸侯争霸A.阻碍了社会经济进步B.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C.促进了国家局部统一D.推动了边疆地区开发5.秦朝设官有职、爵、秩之别。

职为官员实际职务;爵主要用于奖励有功者,沿用战国二十级军功爵;秩表示官员俸禄等级高低,以石为计算单位。

这一规定()A.保护了贵族利益B.规范了官员行为C.维护了官僚政治D.扩大了地方权力6.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

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受处罚。

这些规定() A.促使秦律形成了完整体系B.推动了精耕细作的深化C.推动了秦代冶金业的发展D.说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7.原始儒家的君臣关系是以“义合”,所谓“从道不从君”,但汉武帝时历史上第一个“封侯拜相”的儒生公孙弘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58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58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历史练习题(五十八)1.《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

管叔﹑蔡叔髃(yú)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

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

”材料旨在说明A.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B.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C.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D.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2.《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有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这说明春秋时期()A.家国同构是统治者的政治诉求 B.君父同伦掩盖了阶级等级差异C.家国同构的观念业已深人入心 D.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紧密结合3.为2018年入选《国家宝藏》的两件青铜器——商代皿天全方罍和西周大克鼎,它们分别是皿氏一族为祭祀父辈先人、大贵族克为祭祀祖父而铸造。

以上文物信息反映出()A.中国先民敬重宗室血脉之情 B.商周时期“家国一体”的特色C.先秦时期礼乐等级制度盛行 D.分封制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4.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

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

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5.西周初年,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

周王此举有利于()A.强化血缘宗法 B.维护尊卑关系 C.凸显宗教信仰D.加强文化认同6.孔子以“仁”为“至德”,以“亲亲”为出发点,推及“尊尊”“孝悌”“忠信”。

这说明孔子A.强调以德治国B.主张等级差别C.具有民本思想D.重视道德伦理7.战国时期,或由匹夫而为将相,或朝贫形而稃公侯,或起自刑余,或出于盗薮,不论新旧,不问亲疏。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54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54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历史练习题(五十四)1.学者张光直发现,东周时代的神话不但很清楚地强调神界对人世上权威的支配力量的微弱,而且常常把神描述成一个与人为敌的形象。

此现象表明A.周朝盛行人定胜天的观念B.东周生产力取得巨大进步C.周人的思想具有人文倾向D.分封制瓦解导致王权衰弱2.1965年,山西侯马市出土了春秋时期晋国官方文字记载的《侯马盟书》,出现了要求宣誓效忠盟主,一致讨伐敌对势力的宗盟类约信文书。

据统计,出土的文物有5000件之多,其中人事方面的内容大大超过诅咒、卜筮;参盟人有152人之众,且有许多“寻盟”(反复举盟)的现象。

这种现象A.推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出现B.体现了“重民轻天”观念开始产生C.晋国分封制的瓦解D.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历史趋势3.商周时期对异族群体的经略方式存在差异,商人与异族建立的多是一种或稳定或不稳定的联盟关系,而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

这一变化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贵族专权C.维护统治秩序D.增进文化认同4.甲骨文中的“义”,表示吉兆之战;后孔子解释:“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认为“义”就是应该做的;孟子提出“羞恶之心,义也”,将其上升为一种道德。

对“义”释义的演变理解正确的是A.源于宗教服务于战争B.是统治者愚民的需要C.社会发展是主要因素D.发展为儒学理论核心5.西周的历史文献和青铜器铭文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

这说明分封制A.强化了各地的风俗B.有利于不同民族的融合C.导致了西周的分裂D.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等级6.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游侠,继承了儒、墨两家的一些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侠义精神。

西汉初期,游侠对乡里秩序的稳定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受到平民的欢迎。

汉武帝之后,游侠精神逐渐衰弱。

游侠精神衰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小农经济的稳定C.儒墨思想的没落D.大一统政府体制的影响7.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高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反映出孔子A.重视人的主体地位B.强调理性思考C.主张维护等级秩序D.反对贵族专权8.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31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31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历史练习题(三十一)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2.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

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3.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

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

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

”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B.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C.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 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4.(美)伊佩霞所著《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有这样的叙述,周初是最早由文献流传于后世的时期,《书经》是儒家经典的一种,书中包含了自建周以来的文献,这些文献把周克商描述为正义、高尚的武士对荒淫无道的君主及其谄媚之臣的胜利。

该叙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A.周人对历史的真实看法B.儒家经典在周初已经成熟C.儒家学者否定了周克商是历史的进步D.周人注重寻找权利合法化的依据5.先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

秦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秩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按劳取酬。

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A.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B.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确立C.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稳定D.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6.《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

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32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32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历史练习题(三十二)1.西周夷王时,纪侯在周王前进谗言,致使齐哀公被烹杀。

传九世之后,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出兵灭了纪国,为齐哀公报了仇。

这反映出()A.西周中央集权的加强B.西周奴隶制统治衰落C.春秋时分封制被破坏D.春秋时出现诸侯争霸2.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粮食“准平”政策,即在市场粮价低迷时,由政府收购囤积;当市场上粮价奇高时,政府则将囤积的粮食抛出。

这一做法()A.导致政府与民争利损害形象B.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C.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D.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的问题3.公元前344年,齐魏“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韩、赵、魏、燕、中山“五国相王”。

这反映出当时A.周王室的统治区域在不断地扩大B.宗法分封的秩序日益强化C.4.A.春秋战国出现社会大变革的局面B.先秦时期国家对经济已有所干预C.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先秦国家普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5.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

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B.血缘观念的淡化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建立6.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

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

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

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7.AC.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D.思想家都有维护君主专制愿望8.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

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注重提高官员的责任感9.汉初,陆贾告诫刘邦,守天下与夺天下不同,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他在《新语·本行》中,还提出了“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周测试题04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周测试题04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周测试题历史试卷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C.所谓“天”就是天理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2.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其所直接臣属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

这表明周代() A.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 B.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C.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D.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3.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

“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这反映出当时A.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B.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C.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D.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

这反映了周以后A.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B.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C.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D.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5.春秋时期,建立国储粮制度的齐国对鲁国发动了商战,连续多年大量进口鲁国的丝织品绨,鲁国民众基本放弃了其他生产。

然后齐国阻断其粮食进口通道,迫使其屈服,这说明A. 农业具有战略价值B. 商战决定争霸成效C. 自然经济保障国家安全D. 贸易战争有损国际秩序6.春秋初期,在鲁国宗庙祭礼上,鲁文公将其父鲁僖公(鲁闵公的庶兄)的神主(牌位)置于鲁闵公(鲁僖公的前位君主)之前,这一做法被孔子认为不符合“礼”。

这是因为此做法A.破坏了宗法血缘关系B.没有得到周王的认可C.违背了君臣尊卑秩序D.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7.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37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37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历史练习题(三十七)1.有学者说,在当时,西周是最先进的国家,王畿外齐、鲁、卫三大国,经济文化远不及西周,更不必说其他小国。

秦始皇结束了从西周到战国八百多年的诸侯割据,伟大的中国第一次统一起来。

这一叙述() A.肯定封建文明的先进性B.旨在说明统一来之不易C.强调周朝政治的专制性D.忽略了分封制的统一性2.据史载,年幼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

”辅政的周公入贺,成王曰:“吾与之戏耳。

”周公曰:“天子不可戏。

”遂封叔虞于唐。

这反映出当时A. 周公权倾朝野飞扬跋扈B. 注重维护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C. 分封制度己经遭到破坏D. 己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礼乐秩序3.“由是天子之尊,非复(不仅是)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这突出反映的周代政治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3.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化。

齐国“履亩而税”、鲁国推行“初税亩”。

这些现象的出现A.得益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B.推动齐国和鲁国成为霸主C.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D.标志着井田制在各国崩溃4.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与这一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B.“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C.“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

”D.“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

”5.“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材料主张A.统治者应推行德政B.治国者要崇尚贤能C.统治者行清简政治D.治国者须厉行法治6.秦朝设官有职、爵、秩之别。

职为官员实际职务;爵主要用于奖励有功者,沿用战国二十级军功爵;秩表示官员俸禄等级高低,以石为计算单位。

这一规定()A.保护了贵族利益B.规范了官员行为C.维护了官僚政治D.扩大了地方权力7.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34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34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历史练习题(三十四)1. “盟”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

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

这表明春秋时期A. 分封制崩溃B. 礼乐制遭破坏C. 民族融合加强D. 国家权力下移2.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经历了夏商两代邦联式统一、周代分封制统一(联邦式统一)和秦汉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周代的分封制统一至少是与秦帝国的中央集权制统一具有同等意义的。

这主要是因为分封制A.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地位C.政治上建立了君臣关系D.确立了周天子的宗主地位3.周王朝有严格刑罚,制定《九刑》严惩“盗”“贼”等行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这说明周王朝A.以法家思想为指导B.法律有鲜明阶级性C.法治与宗法制结合D.具有中央集权色彩4.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

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A.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B.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C.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5.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

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6.班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进行了统计。

其中春秋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32%,战国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60%。

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推广B.世袭制度的没落C.郡县制的实施D.井田制度的盛行7.图6 和图7 是龚启圣和马驰聘对山东107 县在1644—1911 年间的孔庙数量和农民起义次数的统计。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实验班能力提升24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实验班能力提升24

精诚所致无坚不摧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2016理科实验班能力提升24一、选择题1.已知函数f(x)=sin(ωx+φ)(ω>0,|φ|≤),x=-为f(x)的零点,x=为y=f(x)图像的对称轴,且f(x)在(,)单调,则ω的最大值为A.11B.9C.7D.52.设α∈(0,),β∈(0,),且tanα=,则A.3α-β=B.2α-β=C.3α+β=D.2α+β=3.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的结果为A.2B.1C.0D.-14.记cos(-80°)=k,那么tan100°=A. B.- C. D.-5.设函数f(x)=sin.若存在f(x)的极值点x0满足+[f(x0)]2<m2,则m的取值范围是A.(-∞,-6)∪(6,+∞)B.(-∞,-4)∪(4,+∞)C.(-∞,-2)∪(2,+∞)D.(-∞,-1)∪(1,+∞)6.设f(x)=x-sin x,则f(x)A.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B.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C.是有零点的减函数D.是没有零点的奇函数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延长BA至E,使AE=1,连结EC、ED,则sin∠CED=A. B. C. D.8.若tanα=2tan,则=A.1B.2C.3D.4高考题精选9.设函数f(x)=sin2x+b sin x+c,则f(x)的最小正周期A.与b有关,且与c有关B.与b有关,但与c无关C.与b无关,且与c无关D.与b无关,但与c有关10.函数f(x)=(sin x+cos x)(cos x-sin x)的最小正周期是A. B.π C. D.2π11.已知圆O的半径为1,PA、PB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B为两切点,那么·的最小值为A.-4+B.-3+C.-4+2D.-3+212.如图,半径为1的半圆O与等边三角形ABC夹在两平行线l1,l2之间,l∥l1,l与半圆相交于F,G两点,与三角形ABC两边相交于E,D两点.设弧的长为x(0<x<π),y=EB+BC+CD,若l从l1平行移动到l2,则函数y=f(x)的图象大致是___.A. B. C. D.二、填空题13.已知θ是第四象限角,且sin(θ+)=,则tan(θ-)=.14.已知sinα=+cosα,且α∈(0,),则的值为_____.15.已知tanα=-2,tan(α+β)=,则tanβ的值为.16.已知sinα+2cosα=0,则2sinαcosα-cos2α的值是.三、解答题17.已知向量a=(m,cos2x),b=(sin2x,n),函数f(x)=a·b,且y=f(x)的图象过点(,)和点(,-2).(Ⅰ)求m,n的值;(Ⅱ)将y=f(x)的图象向左平移φ(0<φ<π)个单位后得到函数y=g(x)的图象,若y=g(x)图象上各最高点到点(0,3)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求y=g(x)的单调递增区间.精诚所致无坚不摧18.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4sin2+4sin Asin B=2+.(Ⅰ)求角C的大小;(Ⅱ)已知b=4,△ABC的面积为6,求边长c的值.19.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c.已知·=2,cos B=,b=3.求:(Ⅰ)a和c的值;(Ⅱ)cos(B-C)的值.20.某同学用“五点法”画函数f(x)=A sin(ωx+φ)(ω>0,|φ|<)在某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时,列表并填入了部分数据,如下表:ωx+φ0π2πxA sin(ωx+φ)05-50(Ⅰ)请将上表数据补充完整,并直接写出函数f(x)的解析式;(Ⅱ)将y=f(x)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行移动θ(θ>0)个单位长度,得到y=g(x)的图象.若y=g(x)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0),求θ的最小值..高考题精选21.已知0<x<,化简:lg(cosx·tan x+1-2sin2)+lg[cos(x-)]-lg(1+sin2x).22.用向量法证明(1)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2)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2016理科实验班能力提升24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函数的性质和三角函数的图像,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情况.因为x=-为函数f(x)的零点,x=为y=f(x)图像的对称轴,所以+(k∈Z,T为周期),得T=(k∈Z).又f(x)在(,)单调,所以T≥,k≤,又当k=5时,ω=11,φ=-,f(x)在(,)不单调;当k=4时,ω=9,φ=,f(x)在(,)单调,满足题意,故ω=9,即ω的最大值为9.选B.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等三角函数知识,并突出了弦切互化这一转化思想的应用.由条件得=,即sinαcosβ=cosα(1+sinβ),sin(α-β)=cosα=sin(-α),因为-<α-β<,0<-α<,所以α-β=-α,所以2α-β=,故选B.3.C【解析】本题考查含有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i=1,S=0,S=0+cos=0,i=2;2>5不成立,执行循环:S=0+cos=-1,i=3;3>5不成立,执行循环:S=-1+cos=-1,i=4;4>5不成立,执行循环:S=-1+cos=-1+1=0,i=5;5>5不成立,执行循环:S=0+cos=0,i=6;6>5成立,停止循环,输出S的值等于0,故选C.4.B【解析】近几年高考中,三角函数的简单问题经常出现在选择题中,把握基本概念和公式就能解决这类问题.cos(-80°)=cos80°=k,sin80°=,tan80°=,tan100°=-tan80°=-,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的极值的概念,考查不等式的能成立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转化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由正弦型函数的图象可知:f(x)的极值点x0满足f(x0)=±,则=+kπ(k∈Z),从而得x0=(k+)m(k∈Z).所以不等式+<m2即为(k+)2m2+3<m2,变形得m2[1-(k+)2]>3,其中k∈Z.由题意,存在整数k使得不等式m2[1-(k+)2]>3成立.当k≠-1且k≠0时,必有(k+)2>1,此时不等式显然不能成立,故k=-1或k=0,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等基础知识.∵f(-x)=-x-sin(-x)=-(x-sin x)=-f(x),∴f(x)为奇函数.又f'(x)=1-cos x≥0,∴f(x)单调递增,选B.7.B【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与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依题意得,CD=1,CE==,DE==,cos∠CED==,所以sin∠CED==,选B.8.C【解析】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3,故选C.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f(x)=sin2x+b sin x+c=+b sin x+c.当b=0时,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当b≠0时,f(x)的最小正周期为2π.c的变化会引起f(x)图象的上下平移,不会影响其最小正周期.故选B.【10.B【解析】本题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考查化归与转化能力.通性通法:由题意得f (x )=3sin x cos x-sin 2x+cos 2x-sin x cos x =sin 2x+cos 2x =2sin(2x+).故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 ==π.故选B.光速解法:由题意得f (x )=2sin(x+)×2cos(x+)=2sin(2x+).故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 ==π.故选B.11.D 【解析】平面向量作为代数和几何的纽带,素有“与解析几何交汇,与立体几何联姻,与代数牵手”之美称,它与解析几何一脉相承,都涉及数和形,对于解析几何中图形的重要位置关系(如平行、相交、三点共线、三线共点等)和数量关系(如距离、面积、角等),都可以通过向量的运算而得到解决.设||=||=x,∠APB=θ,则tan =,cos θ=,则·=x 2×===x 2+1+-3≥2-3,当且仅当x 2+1=,即x 2=-1时,取“=”,故·的最小值为2-3,故选D.12.D 【解析】本题为江西的特色题——图形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及三角恒等变换,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由题图知正三角形的高为1,则边长为,显然当x=0时,y=,且函数y=f(x)是递增函数,可排除B;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知=,即BE=(1-cos ),而BE=CD,所以y=2EB+BC=2-cos (0<x<π),排除A 、C,故选D.13.(Ⅰ)由题意知f(x)=a·b=msin 2x+ncos 2x.因为y=f(x)的图象过点(,)和(,-2),所以即解得m=,n=1.(Ⅱ)由(Ⅰ)知f(x)=sin 2x+cos 2x=2sin(2x+).由题意知g(x)=f(x+φ)=2sin(2x+2φ+).设y=g(x)的图象上符合题意的最高点为(x 0,2),由题意知+1=1,所以x 0=0,即到点(0,3)的距离为1的最高点为(0,2).将其代入y=g(x)得sin(2φ+)=1,因为0<φ<π,所以φ=.因此g(x)=2sin(2x+)=2cos 2x.由2kπ-π≤2x≤2kπ,k ∈Z 得kπ-≤x≤kπ,k ∈Z.所以函数y=g(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π-,kπ],k ∈Z.14.(Ⅰ)由已知得2[1-cos(A-B)]+4sin Asin B=2+,化简得-2cos Acos B+2sin Asin B=,故cos(A+B)=-.所以A+B=,从而C=.(Ⅱ)因为S△ABC =absin C,由S △ABC =6,b=4,C=,得a=3.由余弦定理c 2=a 2+b 2-2abcos C,得c=.15.(Ⅰ)由·=2得c·acos B=2,又cos B=,所以ac=6.由余弦定理,得a 2+c 2=b 2+2accos B.又b=3,所以a 2+c 2=9+2×2=13.解,得a=2,c=3或a=3,c=2.因a>c,所以a=3,c=2.(Ⅱ)在△ABC中,sin B===,由正弦定理,得sin C=sin B=×=.因a=b>c,所以C是锐角,因此cos C===.于是cos(B-C)=cos Bcos C+sin Bsin C=×+×=.16.(Ⅰ)根据表中已知数据,解得A=5,ω=2,φ=-.数据补全如下表:ωx+φ0π2πxA sin(ωx+φ)050-50且函数表达式为f(x)=5sin(2x-).(Ⅱ)由(Ⅰ)知f(x)=5sin(2x-),得g(x)=5sin(2x+2θ-).因为y=sin x的对称中心为(kπ,0),k∈Z.令2x+2θ-=kπ,解得x=+-θ,k∈Z.由于函数y=g(x)的图象关于点(,0)成中心对称,令+-θ=,解得θ=-,k∈Z.由θ>0可知,当k=1时,θ取得最小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用“五点法”画函数f(x)=A sin(ωx+φ)(ω>0,|φ|<)在某一个周期内的图象,三角函数的平移变换,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意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Ⅰ)利用“五点法”补全表中数据,根据表中数据求解析式;(Ⅱ)结合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求解最值.17.原式=lg(sin x+cos x)+lg(sin x+cos x)-lg(1+sin2x)=lg=lg=0.18.如图,设D,E,F分别为三角形ABC三边的中点,=a,=b,则=a-b,=a-b,=-a+b.设AD与BE交于G1,且=λ,=μ,则=λa-b,=-a+μb.因为=(1-)a+(μ-1)b,所以,解得λ=μ=,即.再设AD与CF交于G2,同理可得,故点G1,G2重合,即AD,BE,CF交于同一点,故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19.-【解析】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等知识.通性通法因为sin(θ+)=,所以cos(θ-)=sin[+(θ-)]=sin(θ+)=,因为θ为第四象限角,所以-+2kπ<θ<2kπ,k∈Z,所以-+2kπ<θ-<2kπ-,k∈Z,所以sin(θ-)=-=-,所以tan(θ-)==-.光速解法因为θ是第四象限角,且sin(θ+)=,所以θ+为第一象限角,所以cos(θ+)=,所以tan(θ-)==-=-.20.-【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间基本关系的具体应用、三角函数公式.依题意得sinα-cos α=,又(sinα+cosα)2+(sinα-cosα)2=2,即(sinα+cosα)2+()2=2,故(sinα+cosα)2=;又α∈(0,),因此有sinα+cosα=,所以==-(sinα+cosα)=-.21.3【解析】本题考查三角恒等变换,意在考查考生对基本公式的应用能力以及基本的运算求解能力.tan β=tan[(α+β)-α]==3.2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意在考查考生的转化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sinα+2cosα=0⇔tanα=-2,所以2sinαcosα-cos2α==-1.。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2016级理科实验班能力提升94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2016级理科实验班能力提升94

21.已知函数 f(x)=|x+1|-|x-2|.
(1)求不等式 f(x)≥1 的解集; (2)若不等式 f(x)≥x2-x+m 的解集非空,求 m 的取值范围.
22. 如图,四棱锥 P-ABCD 中,侧面 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 ABCD,AB=BC= AD,∠BAD=∠ABC=90°.
sin
2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通过函数的性质来判断函数的图象,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以及数形结合思想. 是奇函数,其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函数 y=1+x+ 上平移一个单位长度,结合选项知选 D. 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意在考查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 当输入的正整数 N 是所给选项中最小的正整数 2 时,t=1,M=100,S=0,则第一次循 环,S=0+100=100,M=选 D. 5.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球的性质、圆柱的体积公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球心到圆柱的底面的距离为圆柱高的2,球的半径为 1,则圆柱底面圆的半径 r= 1 − ( 1 )2 = 积 V=π×( 3)2×1= 4 ,故选 B.
参数).设 l1 与 l2 的交点为 P,当 k 变化时,P 的轨迹为曲线 C. (1)写出 C 的普通方程;
=2+ , (t 为参数),直线 l2 的参数方程为 = ,
=− 2 + = ,
,
(m 为
(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 l3:ρ(cos θ+sin θ)- 2=0,M 为 l3 与 C 的交点,求 M 的 极径.
.
19.已知三棱锥 S-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 O 的球面上,SC 是球 O 的直径.若平面 SCA⊥平面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17.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17.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十七)1.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

这说明,分封A.体现了鲜明的血缘宗法性B.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C.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D.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2.武王灭商后,封纣王儿子为诸侯,又封黄帝、神农、尧、舜、禹的后代为诸侯,让他们延续濒于灭绝的祖先祭祀。

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行为备受古人推崇。

这反映了A.古代人对血缘延续的重视B.分封制有利于巩固政权C.古代人对政治文明的追求D.武王政治统治艺术高3.战国法家在政治实践中吸收各家思想并进一步发展,其多设耳目来侦查的方法创自墨家,其“循名责实”的方法采自墨家和名家。

据此判断法家重视A.人主驾驭群臣的方法B.人主的权势C.法律条文的制定和实行D.苦干和自我牺牲4.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

这种现象反映了A.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B.贵族政治逐渐削弱C.周天子失去天下大宗地位D.地方与中央相抗衡5.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

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 A.意图复辟西周贵族政治 B.努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未能顺应当时政治需要 D.推崇上古贤君治世之道6.“周人必须在各地区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的统治”。

这种“三结合”中主动的结合力量自然是周人与友族的宗亲子弟,他们也是最居优势地位的成分。

这种作法A.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B.有效的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根源在于周初奴隶制经济的发展D.体现的是一种神权与族权的结合7.公元前六世纪末,鲁国的三位国相掌控国家大势,其家城墙超出周朝的规格,鲁定公带军队去“堕三都”,但没成功。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20.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20.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练习题(二十)1.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

据此可知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C.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D.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5.《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楚平王去世时,令尹(宰相)子常欲立子西,而子西却认为“王有适,不可乱也”,太子壬最终得以继位。

这反映出当时A.正统观念仍受重视B.分封秩序遭到破坏C.宗法血缘关系淡化D.天子地位受到冲击6.西汉初年,“弛山泽之禁”,“纵民得铸钱、治铁、煮盐”。

至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御史大夫张汤“承上旨”,对盐铁实行专卖。

这一政策的变化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B.推动商品经济发展C.调整经济结构D.稳定个体小农经济9.在中国古代考核地方官员的评述材料中,往往可见“祈雨辄应”,“祷雨即沛”“竭诚祷雨”等内容,其主要原因是:A.天人感应思想影响B.察举选官制度制约C.古代自然灾害频发D.农业所占地位突出10.西汉初年,统治集团形成这样的认识:宰相不应限于政务细节之中,而应“知大体”,“有宽仁的”长者之风。

这说明西汉初年:A.盛行无为而治B.借鉴秦亡教训C.打击布衣将相D.加强君主专制11.右图是根据东汉尚书令左雄对察举制的改革而绘制的简图,据此可图知东汉的察举制: A.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B.有助于解决弄虚作假弊端C.科举制度的雏形已经出现D.读书和考试做官紧密结合 15.唐代中后期,国家决策中心由三省转移至中书门下,政务裁决机制出現了从以奏抄为主到以奏状为主的转变,一般政务多由宰相汇总并以中书门下的名义直接向皇帝申奏,而后以“敕片”的形式批准实施。

这一变化有利于A .抑制朋党之争B .减少决策失误C .制约皇权专制D .完善三省体制16.画像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仔细研读下图,判断这一画像砖反映的历史时 期应该不早于A .战国B .东汉C .唐朝D .明朝17.汉唐以来,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经常呈现由北到南的格局,而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开创了由东向西大移民的先例。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实验班能力提升11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实验班能力提升11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2016级实验班能力提升11——直线与圆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命卷人:巴维金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小题90分)1、若图中的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A. B.C. D.2、若A(3,-2),B(-9,4),C(x,0)三点共线,则x=( )A.1B.-1C.0D.73、已知点与点关于直线对称,则直线的方程为( )A. B. C. D.4、直线3x-(k+2)y+k+5=0与直线kx+(2k-3)y+2=0相交,则实数k的值为( )A.k≠1或k≠9B.k≠1或k≠-9C.k≠1且k≠9D.k≠1且k≠-95、曲线关于直线对称的曲线方程是()A. B. C. D.6、已知直线过点),且与轴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则面积的最小值为( )A. B. C. D.7、已知直线和直线的斜率分别是方程的两根,则直线和直线所成角为( )A. B. C. D.8、已知点,动点满足,则点的轨迹方程是()A. B.C. D.9、过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方程是( )A. B.C. D.10、已知,则以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 )A. B.C. D.11、若圆关于直线和直线都对称,则的值为()A. B. C. D.12、若圆与两坐标轴无公共点,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13、方程表示的图形是( )A.以为圆心的圆B.以为圆心的圆C.点D.点14、如果圆与轴相切于原点,则()A. B.C. D.15、在圆上与直线的距离最小的点的坐标为()D.16、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若点在直线上,则的值等于( )A.4B.3C.2D.117、已知直线及与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分别为,与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分别为,则直线与( )A.相交,且交点在第一象限B.相交,且交点在第二象限C.相交,且交点在第四象限D.相交,且交点在坐标原点18、设的一个顶点是,,的平分线方程分别为,,则直线的方程为( )A. B. C.D.19、一束光线从点出发经轴反射到圆上的最短路程是()A. B. C. D.20、已知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斜率为,当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在内变动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 C.D.21、将一张坐标纸折叠一次,使得点与点重合,点与点重合,则( )A.B.C.D.22、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最大时,与的值依次为()A. B. C. D.23、过直线上的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点和点为切点,当直线关于直线对称时,则为( )A. B. C. D.24、已知是直线上一动点,是圆的两条切线,是切点,若四边形的最小面积是,则的值为()A. C. D.25、过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 ,则直线的方程为()A. B.C. D.26、与圆相切,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共有( )A.2条B.3条C.4条D.6条27、若直线与圆相交于P、Q两点,且(其中为原点),则的值为( )A.或B.C.或D.28、直线与圆切于点,则的值为()A. B. C. D.29、为圆内异于圆心的一点,则直线与该圆的位置关系为()A.相切B.相交C.相离D.相切或相交30、设点是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一点,点,则的最小值为()A.B. C.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31、与直线和曲线都相切的半径最小的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圆上有且仅有四个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33、过点且与圆相切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__.34、已知两圆+=10和+=20相交于A,B两点,则直线AB的方程是__________.35、已知是圆上的两点,且,若以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点,则圆心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36、当变化时,二次函数的顶点所形成的轨迹的方程是__________.37、直线与直线的交点所在的曲线方程为__________.38、在△ABC中,若A(-1,2,3),B(2,-2,3),C(1,1,3),则AB边上的中线的长度为__________.39、已知,,在轴上有点到两点的距离相等,则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40、直线的倾斜角为45°,则实数a等于__________.41、把直线方程化成斜截式为__________,化成截距式为__________.42、已知直线与圆心为的圆相交于、两点,且为等边三角形,则实数=__________.43、若,则两圆和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44、设圆与圆外切,与直线相切,则的圆心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45、设定点,动点在圆上运动,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4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47、斜率为,且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12的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48、已知圆的圆心在直线上,且与轴交于两点.则圆的方程__________;过点且与圆的相切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49、两圆:与圆:的公共弦长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50、曲线关于直线对称的曲线方程是__________.不试一试,怎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周测试题历史试卷1.破译甲骨文是中华史前文明溯源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

正如学者朱彦民所说:“如果破解了一个甲骨文,就带活了一大批甲骨文书,也就能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历史。

”但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

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

这充分说明甲骨文A.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B.反映了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C.承载了商代及早期国家的信息D.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2.西周官学对“非我族类”,贫与贱者不教。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不仅把教育推及“蛮夷”,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这种把贵族文化大众化的举措:A.结束商周时期世官制度B.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转型C.使我国学校教育开始普及D.推动儒学过渡为社会主流思想3.公元前705年,周桓公伐郑,大败,被射中肩膊,郑庄公未乘胜追击并遣慰劳桓王,公元前554年,晋师侵齐,半路听说齐侯死,闻丧而还。

这表明当时:A.礼乐制度仍影响政治生活B.分封制得到有效的维护C.周王室权威尚未受到冲击D.儒家思想左右统治者决策4.周王室推行分封制度,用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期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

这表明分封制A.强化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B.神化了周天子的最高权威C.有利于协调统治阶级的矛盾 D.巩固了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5.辟雍是周天子祭祀祖先、布政、施教等活动的综合性场所。

周天子在开放空间通过礼乐仪式将传统风俗习惯和国家治理规范传递给无数受众。

由此可见,辟雍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聚集宗室功臣,巩固集权政治B.和谐贵族关系,促进社会和睦C.区分血缘亲疏,维护等级秩序D.传递知识信仰,增强文化认同6.《战国策》记载:通往韩国上党地区共、莫道路保持畅通,“因而关之,出入者赋之……共有其赋,足以富国”;《孟子》曾记载了宋国大夫戴盈之和孟子商量关税税率的事情说:“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这反映出战国时期:A.商税成为各国主要财源B.各地商人税收负担沉重C.诸侯国注重商业税收征收D.政治统一助推外贸繁荣7.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现象,齐桓公曾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代表参加,会盟以周天子名义颁布盟约:不准堵塞水道;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

会盟后,“诸侯称顺焉”。

据此可知会盟A. 加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B. 扭转了春秋礼崩乐坏的趋势C. 体现了诸侯国经济安全的需求D. 避免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8.在秦帝国,郡下设县,县下依次设乡(亭)、里、什、伍等组织。

郡县的自由民皆称“黔首”。

征服山东六国的秦人,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他们与山东六国人一样均为帝国的臣民。

由此可见,秦朝:A.铲除了贵族等级制的基础B.郡县制的推行打破了地域关系形态C.郡县制呈现出地缘性特征D.政治制度建设蕴含着民主平等色彩9.秦朝,黄河中下游地区设郡数量占秦郡总数的四分之三,淮河、秦岭以南,仅占秦郡数量的四分之一。

这一现象A.促进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B.是秦朝灭亡重要原因C.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体现D.导致了南方经济下降10.秦朝一统天下后规定了“七科谪”,也就是徭役的七种首先征发对象,其中有四种都和“市籍”有关——商人本身、曾有“市籍”的、父母有“市籍”的、祖父母有“市籍”的。

这一规定A.是对商鞅商业政策的继承 B.有利于秦朝社会经济稳定C.是秦朝亡国的根本原因 D.标志着“市籍”制度的完善11.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民族融合加强B.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C.中央集权加强D.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12.汉初,萧何任宰相,深得民心,但却常惴惴不安,担心祸从天降,最后只好贱价强买民田以“自污”。

百姓沿途拦驾上奏,控告萧何廉价强买民田,高祖不怒反而心中窃喜。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萧何功高深得高祖信任B.高祖心胸宽广包容臣下C.皇权至上导致君臣离心D.吏治腐败源于专制政体13.汉高祖时丞相萧何在律法中增添《户律》,对户籍、赋税和婚姻家庭方面做了一些规定;汉武帝时把每户户长的姓名、籍贯、住址、爵位、职业、年龄、妻子、兄弟、姊妹、牛马、田宅、奴婢、车辆的数量及价值等登记在册,甚至连身高、肤色也详细记入名籍。

这说明汉武帝时期A.强制推行重农政策 B.社会流民问题已经较为严重C.百姓赋税负担沉重 D.政府财税收入得到更好保障14.西汉刘邦至吕后时期,汉朝以郡国并行的方式实行过特殊的东方政策,即在要求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的同时,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治。

据此可知,西汉初期()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急剧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积极缓解文化冲突和对立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15.汉代,达官贵人居住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它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C. 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从中可以认定的基本史实是,当时:A.刺史的职权变得更加多元化B.刺史成为地方一级行政长官C.社会乱象推动监察制度变革D.刺史不能参与中央决策17.汉儒称赞《诗经》能够“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而朱熹称《诗经》为“淫奔之诗”,认为《国风》“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互歌咏,各言其情者也”。

由此可知,朱熹A.宣扬《诗经》的教化功能 B.否定《诗经》的经典地位C.比汉儒的看法更接近事实 D.修正汉儒的纲常伦理观念18.从汉朝到晋代,荀彧,荀子之后,其父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

杨彪(杨修父亲)出身于著名的弘农杨氏,曾祖父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都官居太尉。

司马防(司马懿父亲)的祖父司马量,父亲司马儁皆为太守。

这些人都是世代为官,其家族官员也越来越多。

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A.使人才选拔的途径多元化 B.使文人得到重用的机遇增多C.使先秦时期宗法制得到传承 D.使社会阶层日益走向固化19.东晋时和尚惠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提出,一个人在家、在社会,当然应该服从皇权、礼敬父母,但是,出家的佛教徒是“方外之宾”,应当可以“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

该观点反映了当时A.佛教教义与儒家伦理相抵触B.佛教颠覆了民众的思维方式C.儒家伦理不为佛教徒所关注D.统治者积极推动佛教本土化A.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B.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C.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21.唐代三省地位和权力的变化如下图。

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书省的地位显赫B.中央集权逐渐弱化C.三省之间相互制衡D.皇权和相权的斗争22.宋代一学者论及中国某制度时指出:“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

他论及的制度A.以三司使作为行政首脑 B.多推行于秦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C.提高了地方政治自主权 D.反映了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23.唐宋时期,浙东圩田,又称湖田,在山地高处的湖泊上辟地修筑而成;江淮、浙西的圩田筑于低洼地。

浙西太湖流域的圩田则是由众多圩田连片而成的集合体。

这一做法A.导致了南方农业的衰落B.是南方农业精耕细作的体现C.不适宜南方农业的环境D.使南北方经济差距急剧拉大24.唐初,“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代中后期,士人经商已成为一股潮流。

地方上的军政大吏,如节度使、观察使等也多经商。

唐宪宗元和八年,允许赐给王公、百官等人的庄宅、店铺等进行典卖。

唐代中后期这一现象反映出A.中央集权严重削弱B.商业地位有所提高C.官商勾结吏治腐败D.社会奢靡现象严重25.宋代《管氏地理指蒙》指出: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

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

这种理论到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才有所改变,其主要原因是( )A.明朝南北经济的发展B.科举制长期发展导致C.欧亚两洲交流的加强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6.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曾说:“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于庄周、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

”如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

李约瑟肯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是A.人文精神 B.多元包容 C.整体思维D.格物致知27.北宋是我国制瓷业全面发展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窑场,但后来只有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等被后人合称为宋代六大窑系。

由此可以推断A.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制瓷业行业竞争很激烈C.南青瓷北白瓷格局确立 D.海外贸易影响制瓷格局28.宋神宗执政前期允许未立市舶机构的港口实行直航贸易。

执政后期只允许位于南海贸易中转站的海南岛进行直航贸易以补贴地方财政,其余未立市舶机构的港口只能实行转口贸易。

这一变化表明()A.宋代海外贸易发达 B.重农抑商政策被打破C.商业税收成为主要财源 D.国家经济攫取能力增强29.两宋时期,茶树的栽培地区越来越广,淮南、江南、两浙、荆湖及四川诸路,茶园十分普遍。

仅在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地区输送政府专卖机构的茶叶,每年就达一千四五百万斤。

这种状况主要反映出宋代: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农耕技术持续提高30.南宋陆九渊曾指出:“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明代王阳明又讲:“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

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这表明,宋明时期:A.心学理论发生异化B.治国理论有所创新C.心学理学殊同同归D.儒学思想持续发展31.朱熹认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李贽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朱李二人都A.主张“人欲”等同于“天理” B.把“天理”和“人欲”完全对立C.关注现实中的基本社会生活 D.把“天理”和“人欲”区别对待32.一方面,行省除了执行上供中央与地方留用七三分成的悬殊比例和严格控制路府州县的财赋支用,还有义务遵照朝廷的命令,额外提供钱谷,以弥补中央财赋支出的不足。

另一方面,行省又“画地统民”成为唯一有权较机动地支配地方留用财赋的机构。

由此可见,元代行省A.在财政领域代中央行事的职能更突出 B.专为统治者搜刮地方财富而设置C.既是朝廷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官府 D.逐渐背离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初衷33.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实行两都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