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语文人教资料版苏轼诗词专项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人教资料版苏轼诗词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3题。〔8分〕

阮郎归•初夏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词”这种体裁的别称〔1分〕

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____〔3分〕〔〕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狭景,显得鲜亮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未完,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3.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1分〕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

2、〔3分〕D

3、〔4分〕要点: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2分〕,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6分)

苏轼《海棠》惜牡丹花(唐)白居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答:(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8分)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亮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会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背景点击]

苏轼从政之道充满了荆棘。他44岁任湖州知府的时候,以文字遭谗,被控入狱。获释后,45岁被谪黄州。他在黄州溪山的东坡拾瓦砾、刈草,于大雪中做成“雪堂”。题为“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躬耕自食,过着简单的生活。暇时读书作诗,曾写了这首题名《东坡》的诗,我们也能够从中看出他对逆境处之泰然的心情。

东坡本是一地名,在当时黄州〔今湖北黄冈〕城东。原是几十亩荒地,后拨给诗人开垦耕种,因此诗人自号东坡,也许确实是因为这段山路就象是他的经历和遭遇一样曲折坎坷。从中也可看出诗人开阔的胸襟。

写出赏景有怀的自得.不论饮食,起居都如此惬意,实在不像贬谪生活.

[诗文大意]

雨后月出,东坡的夜色更觉清新,

赶巿的人差不多散尽,只有自己如此的山野之人踽踽独行。

不要嫌弃山路满是巨石,坎坷难行,

我正喜爱杖履声铿铿,清越可听。

四、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4分)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旬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以下问题。(5分)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假设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判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1.C

2.A

3、〔5分〕

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判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

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月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以下问题。(8分)

蝶恋花

苏拭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什么原因?请简要赏析。(3分)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如此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什么原因?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5分)

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能够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5分)

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那么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如此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那么又说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旧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每种答案,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语言通顺,给总分值。只答“同意”或“不同意”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六、阅读下面一首宋诗,鉴赏诗中是运用何种表达技巧来表现“雨之暴”这一主题的。

有美堂瀑雨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答:作者通过侧面烘托,比喻修辞,联想想象等多种多样的手法表达了“雨之暴”这一主题。前三句为侧面烘托,从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描绘了暴雨欲来的景象。第四句真写雨大,“飞”过大江,极状其声势之大。【五】六句运用比喻,把雨后西湖水比喻成一只盛满美酒的杯,将要溢也,又把雨后比喻成敲鼓之声,极状其“暴”。后二句发挥充分的联想想象,以天庭里李白“泉洒面”以致人间有如此大雨,丰富奇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