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的基本应用
internet的应用有哪些
internet的应用有哪些Internet是由那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internet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internet的起源Internet是在美国早期的军用计算机网ARPANET(阿帕网)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
Internet的起源主要可分为一下几个阶段。
1、Internet的雏形阶段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
当时建立这个网络的目的是出于军事需要,计划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当网络中的一部分被破坏时,其余网络部分会很快建立起新的联系。
人们普遍认为这就是Internet的雏形。
2、Internet的发展阶段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在1985开始建立计算机网络NSFNET。
NSF规划建立了1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及国家教育科研网,用于支持科研和教育的全国性规模的NSFNET,并以此作为基础,实现同其他网络的连接。
NSFNET成为Internet上主要用于科研和教育的主干部分,代替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9年MILNET(由ARPANET分离出来)实现和NSFNET连接后,就开始采用Internet这个名称。
自此以后,其他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相继并入Internet,ARPANET就宣告解散了。
3、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商业机构开始进入Internet,使Internet开始了商业化的新进程,成为Internet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995年,NSFNET停止运作,Internet已彻底商业化了。
internet的原理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
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
《因特网及其应用》课件
常见的网络威胁
恶意软件
包括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等,通 过感染计算机系统或窃取用户信息来 破坏网络安全。
钓鱼攻击
通过伪装成合法网站或电子邮件,诱 导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病毒,窃 取个人信息。
拒绝服务攻击
通过大量请求拥塞网络资源,导致合 法用户无法访问网络服务。
跨站脚本攻击
通过在网页中注入恶意脚本,窃取用 户信息或篡改网页内容。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定义
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隔离的技术,通过检查、过 滤和记录网络流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防火墙类型
包括包过滤防火墙、代理服务器防火墙和有状态检测防火墙等。
防火墙部署
根据网络结构和安全需求,选择合适的防火墙设备,并配置相应的 安全策略。
加密技术
加密定义
01
加密是指将明文数据转换为密文数据的过程,以保护数据的机
VS
详细描述
新闻组使用NNTP(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进行消息的传递和订阅。用户可以在新闻 组中阅读和发布消息,也可以通过订阅特 定新闻组来接收相关主题的消息。
实时通讯
总结词
实时通讯是指通过网络实时发送和接收消息 的过程。
详细描述
实时通讯可以使用多种协议和技术实现,如 即时消息、视频通话、语音通话等。用户可 以通过实时通讯软件与其他用户进行实时的 文字、语音或视频交流。
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
对个人或群体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造成精神伤害。 防范方法:抵制网络暴力,倡导友善交流,及时举报有害 信息。
05 因特网的发展趋 势与未来展望
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 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 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
第3章.因特网(Internet)应用
(7)域名 用抽象数字表示的IP地址不便于记忆。为了提供直观明 了的主机标识符,TCP/IP协议专门设计了一种字符 型的主机命名机制,也就是给每个主机一个有规律 的名字,这种主机名相对于IP地址来说是一种更为 高级的地址形式,这就是域名系统DNS(Doman Name System)。 主机域名的一般格式为:四级域名.三级域名.二级域名.顶 级域名,顶级域名的划分采用两种模式,即地理模 式和组织模式。在地理模式中,顶级域名表示国家 或地区,次级域名表示网络的属性;在组织模式中, 不显示所属的国家或地区,直接用顶级域名表示网 络的属性。
(3)HTML 网页是采用标准的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识语言)来创建的。HTML对网页的内容、 格式及链接进行描述,HTML文档本身是文本格式的,用任何 一种文本编辑器都可以对它进行编辑。 (4)超链接和超文本 在一个网页中,作为“连接点”的词或短语通常被特殊显 示为其他颜色并加下划线,称为超链接(Hyper Link)。当鼠 标指向超链接时,形状会变成小手状,这就是超链接的典型特 征。超文本是一种描述信息的方法,文本中的某些字、符号、 或短语可以起着“链接”的作用,即用鼠标点击后,立即跳转 到与当前正在阅读的文档相关的新地方或另一个文档上。用户 在阅读超文本时,不是按照从头到尾顺章逐节的传统方式去获 取信息,而是可以在文档中随机地阅读。
3.1.1因特网概念及服务
1.Internet概念
因特网(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计 算机网络,它是由全球数以万计的局域网、 城域网及广域网互联而组成的一个巨型网 络。它是一个跨越国界、覆盖全球的庞大 网络。
2.Internet的常用术语
(1)网站与网页 通常,人们将提供信息服务的WWW服务器称 为WWW(或Web)网站。WWW网上的各个超文 本文件就称为网页(Page),一个WWW服务器上 诸多网页中为首的一个称为主页(Home Page)。 主页是服务器上的默认网页,是浏览该服务器时默 认打开的页面。 (2)URL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即统一资 源定位符,用于在Internet中按统一方式指明和定位 一个WWW信息资源的地址,即WWW是按每个资 源文件的URL来检索和定位的,URL即通常所说的 “网址”。
因特网的基本功能
因特网的基本功能一、负荷预测及分析根据本网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基本资料和历史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和其他科学原理对电网的负荷及电量的因果关系进行预测,正确安排调度电力系统的设备运行方式和计划检修,对本电网和大用户实际电曲线与预测的偏差及原因、各行业的用电比例、生产特性用电规律、用电量进行分析,根据国家方针政策,均衡用电,保证了本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二、电网频率和有功功率及其调整在电网中,所有有调节能力的发电机组都自动参与频率的一次调整,而为了使电网恢复于额定频率,则需要电网进行二次调频,根据本网的实际情况,则是以湘江电站(6×i-font-size: mso-fareast-font-family: 16pt; 仿宋_gb2312>3200kw)为骨干电站进行调频并通过与我方并网与大电网实行一点并网运行。
在目前的现代化大电网中,仅依靠主调频厂的调频容量和调整能力很难适应电网频率的调整要求。
因此,现代电网二次调频大多采用自动调频。
由于本网是一个与大网并列运行的电网,频率的调整主要是依赖大网的频率调整,在并网运行的情况下,本网调频机组基本丧失调频能力,电力系统运行中,所有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的总和,在任何时候都是同系统总负荷相平衡的,本人结合本电网的实际情况,在丰水期,因水量充足,湘江电站(径流式电站)应带基荷,避免弃水。
低谷段多余电量可上网销售;在枯水期,因来水较少,湘江水电站出力不足,负荷缺口由大网负荷补偿,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站(高岩2×2500kw)则担任调峰任务,大工业实行错峰让峰,尽量保证生产、生活正常用电。
三、电网无功功率负荷的平衡及电压调整电压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系统中各种无功功率的输出应能满足系统负荷和网络损耗在额定电压下对无功功率的需求,否则就会偏离额定值。
本网是通过莲塘枢纽变电站三线圈变压器与大网110kv侧进行一点并网运行,电压水平取决于大网电压。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一、因特网应用因特网诞生于 1969 年初,前身是阿帕网,我国的四大骨干网: CERNET、CSTNET、Chinanet、ChinaGBN。
(一)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1、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远程登录( Telnet )、文件传输(ftp)、信息浏览和检索、电子公告牌系统( BBS )、电子邮件等。
2、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
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提供因特网信息检索、整理、加工等服务,如新浪、搜狐等。
ASP(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主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及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服务。
3、因特网的应用领域: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娱乐等。
4、因特网应用的发展趋势:1 )网格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它利用网络将大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设备集中在一起,使计算能力大幅提升。
2 )虚拟现实技术: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新技术,它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供用户研究或训练。
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3 )无线网络应用技术(二)、搜索引擎的分类、原理及特点因特网信息检索发展趋势:多媒体信息检索,专业垂直搜索引擎。
(三)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1、常见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2、因特网交流的优势与局限性二、网络技术基础(一)网络的主要功能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有三大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照覆盖范围分:局域网城域网光域网(LAN)(MAN)(WLAN)校园网,电脑网络教室,网吧,社区网络等城市网络因特网按照拓扑结构分:总线型环型星型交换机(二)、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1、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因特网的工作原理和生活中的应用
因特网的工作原理和生活中的应用1. 介绍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网络系统,使用标准互联网协议套件进行通信。
它由许多互联的计算机网络组成,使用户能够共享信息、资源和服务。
本文将介绍因特网的工作原理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2. 工作原理因特网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数据分组传输:在因特网中,数据被分成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这些数据包被称为数据分组。
每个数据分组包含源和目的地的地址信息,以及实际的数据。
•路由选择:当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时,它们可能通过多个中间节点(路由器)传输。
路由器根据特定的路由选择算法,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最佳的节点,直到达到目的主机。
•互联网络:因特网是由许多互相连接的网络组成的。
这些网络可以是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
通过这些网络互相连接,数据包能够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实现全球范围的连接。
•协议和标准:因特网使用一系列协议和标准来确保数据包的正确传输。
常见的协议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和TC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它们确保数据包按照正确的顺序、无差错地传输。
3. 生活中的应用因特网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方面:•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如聊天软件)是因特网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发送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实现快速、方便的沟通。
•网页浏览和搜索:互联网上有大量的网页可供浏览,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网页并进行各种搜索。
搜索引擎使得人们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在线购物和电子支付:因特网为人们提供了在线购物的便利。
人们可以在各大电子商务网站上浏览和购买产品,并使用电子支付系统进行安全的交易。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如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分享信息和与他人互动的重要平台。
•在线娱乐:因特网也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在线娱乐活动。
因特网应用
总结建立ADSL连接操作步骤: 右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图标,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 命令,在出现的“网络连接”的窗口中单击“创建一个新的连接”, 启动“新建连接向导”,单击对话框中的下一步按钮,选择“连接 到Internet”单选按钮,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手动设置我的连 接”单选按钮,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用要求用户名和密码的宽 带连接来连接”单选按钮,单击下一步按钮,输入ISP名称,单击 下一步按钮,输入用户名、密码和确认密码,单击下一步按钮,选 择“在我的桌面上添加一个到此连接的快捷方式”复选框,单击完 成按钮即可建立ADSL连接。 4、接入Internet: 双击桌面上的网络连接图标, 打开网络连接窗口,出现网络 连接对话框,如右图,输入正 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单击连接 按钮开始连接Internet,连接 成功后,任务栏中显示宽带连 接的图标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用来传送计算机网络 中的数据。常用的传输介质有: (1)双绞线(Twisted Pair) (2)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3)光纤(Optical Fiber) (4)无线传送
五、目前常用的宽带上网的方式有: PSTN拨号入网、小区宽带接入和ADSL接入 PSTN拨号入网:是利用Modem通过电话线和公用电话交换网 ( PSTN )拨号接入。其缺点是费用较高,速率低,适合于临时 性接入或无其他宽带接入场所一些低速度的网络应用。如网页浏 览查询、聊天和E-Mail等,目前已很少使用。最高速率为56Kbps 小区宽带接入:这是目前大中城市较普及的一种宽带接入方式,网 络服务商利用以太网技术,采有光纤接入到社区,从社区机房敷设 光缆至住户单元楼。楼内采用五类双绞线敷设至用户家,双绞线总 长度一般不超100M,用户家里的计算机通过五类五类双绞线接入墙 上的五类模块就可以实现上网。速率为10Mbps ADSL接入:是在线路两端加装ADSL设备,以现有的电话线作为传输 介质接入Internet,通过在用户电话线上采用语音分离器将模拟话 音信道与数字信道分开,允许数据和话音在一根电话线上同时传输 而不影响话音服务。可以提供最高3.5Mbps的上行速度和最高 24Mbps下行速度, ADSL的最大传输距离为5.5km
《因特网的应用》课件
个人隐私泄露问题
要点一
隐私泄露途径
用户在上网过程中,个人信息可能通过网站、应用程序、 社交媒体等途径被收集、存储、传输和滥用。
要点二
隐私泄露风险
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窃、网络诈骗、骚扰电话和 垃圾邮件等问题,对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网络欺诈与网络钓鱼
网络欺诈
是指通过网络手段进行的诈骗行为,如虚 假购物网站、仿冒银行网站等。网络欺诈可 能导致用户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
《因特网的应用》 ppt课件
目录
• 因特网概述 • 因特网应用分类 • 因特网对生活的影响 • 因特网安全与防护 • 因特网的未来发展
01
CATALOGUE
因特网概述
因特网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网络互联
详细描述:因特网是一种全球性的网络互联,通过TCP/IP协议将全球各地的计算 机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它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交互性等特点 。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技术发展
详细描述:因特网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ARPANET、NSFNET、Internet和World Wide Web。这四个阶段的发 展标志着因特网从军用、学术研究到商业应用的转变。
因特网的主要功能
总结词:信息共享
详细描述:因特网的主要功能包括电子邮件、万维网、文件传输、网络电话等,这些功能使得用户可 以方便地传递信息、获取和分享资源。
THANKS
感谢观看
互动学习
通过在线论坛、聊天室和 视频会议等工具,学生可 以与其他学习者互动和交 流,提高学习效果。
个性化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 的学习资源和方式,实现 个性化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6章 因特网基础与基本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6章因特网基础与基本应用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因特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我们都离不开因特网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资源。
这一章,我们将深入探讨因特网的基础与基本应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强大的工具。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因特网。
因特网,又称互联网,是一个由全球众多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庞大网络系统。
它通过各种通信协议,如 TCP/IP 协议,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
因特网的基础架构包括了许多关键的组成部分。
其中,服务器是提供各种网络服务的核心设备,比如网页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客户端则是我们用于访问因特网服务的设备,如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
而网络连接则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如以太网、WiFi 等,将客户端和服务器连接起来,使得数据能够在两者之间传输。
IP 地址和域名是因特网中用于标识和定位设备的重要元素。
IP 地址就像是每台设备在网络中的“门牌号”,它是由一系列数字组成的。
而域名则是为了方便人们记忆和使用,将数字形式的 IP 地址转换为更具可读性的字符形式,比如常见的百度的域名“”。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因特网的基本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网页浏览。
通过浏览器,我们可以访问各种各样的网站,获取丰富的信息。
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时,浏览器会向对应的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将相关的网页内容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再将其展示给我们。
电子邮件也是因特网的重要应用之一。
它让我们能够快速、便捷地与他人进行通信。
通过电子邮件,我们可以发送文本、图片、文件等各种类型的信息。
只需要知道对方的电子邮箱地址,就可以将邮件发送到对方的邮箱中,对方在登录邮箱后就可以查收和阅读邮件。
文件传输也是经常用到的功能。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 FTP(文件传输协议)或者一些云存储服务,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上传到服务器,或者从服务器下载到本地计算机。
Internet基础及应用
数据报:报头+数据;不可靠的传送
*TCP:可靠的传送 可靠的传送 应用协议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 文件传输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 文件传输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pop3 邮件 协议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pop3 邮件3协议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pop3(邮件 协议)、 telnet, snmp,asn.1,tftp,bootp,nfs,rpc,arp,rarp,icmp,ig mp,……>
全称域名(Full Qualified Domain Name)
为了方便管理和使用,一般会给机器起名字, 机器的全称域名由两部分组成: FQDN = 主机名.域名 如: , 全称域名从右向左逐步细化。 不引起混淆的时候,也简称Full Qualified Domain Name (全称域名)为Domain Name (域名)。
协议
什么是网络协议?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 如何交换信息 网络协议即网络中传递、管理信息的一 些规范。就象人说话用某种语言一样, 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的语言就是网络协 议,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使用相同的 网络协议 TCP/IP协议 Internet上的计算机使用的协议是TCP/IP
TCP/IP协议
IE6的基本设置
IE浏览器主页的设置 Internet的临时文件 利用常规设置改变IE6的外观 设置安全级别 设置内容选项 设置连接选项 设置程序选项 设置高级选项 更改工具栏的按纽
Internet Explorer 的使用
(1)标题栏:显示Microsoft Explorer 及已调入的文档 名或文档所在的服务器地址和路径。 (2)菜单栏:由此用户能选择各种命令。 (3)工具栏:用户快速访问常用命令。 (4)URL地址栏:显示当前Web页的URL地址。 (5)链接图标:单击可创建快捷到达某Web页的方法。 (6)状态栏:显示Explorer的运行状态。 (7)链接点:单击链接点可跳到其相关的Web页。 (8)进程指示:显示已调入文档部分的进度。
项目6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教案)
项目6 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因特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因特网是由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覆盖范围从大学校园网、商业公司的局域网到大型的在线服务提供商,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应用领域(如政务、军事、科研、文化、教育、经济、新闻、商业和娱乐等)。
人们只要用鼠标、键盘就可以从因特网上找到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可以与世界另一端的人们通信交流,甚至一起参加视频会议。
因特网已经深深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并正以极快的速度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本项目主要介绍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和一些简单的应用。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因特网基础:TCP/IP协议、C/S体系结构、IP地址和接入方式。
3.使用简单的因特网应用:浏览器(IE)的使用,信息的搜索、浏览与保存,FTP下载,电子邮件的收发,以及流媒体和手机电视的使用。
任务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与新课导入:复习:在项目5中,我们学习了PowerPoint 2010的使用。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办公软件的使用。
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联网的目的是什么?计算机网络是如何形成的?它由哪些部分组成?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功能和分类。
2.掌握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体系结构。
3.掌握网络传输介质和互联网络设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互联技术。
难点:数据共享(设置文件夹共享、打印机共享)。
课时分配与教学方法:使用教学课件(PPT)讲授2学时。
教学过程:一、计算机网络概述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惊人的速度和广泛的应用程度在不断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随着强烈的社会需求和前期通信技术的成熟而出现的。
因特网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
因特网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因特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到娱乐休闲、在线学习,因特网的应用无处不在。
而计算机作为连接我们与因特网的重要工具,其应用基础的掌握对于我们充分利用因特网的资源和功能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因特网。
因特网,又称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它通过一系列的协议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简单来说,因特网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海洋,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这个“船只”在其中畅游。
那么,计算机在因特网中的应用基础有哪些呢?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网络连接。
要接入因特网,我们需要通过计算机的网络设置,将其与网络服务提供商(如电信、移动等)提供的网络进行连接。
这包括有线连接(如以太网)和无线连接(如 WiFi)两种方式。
在进行网络连接时,我们需要设置正确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服务器等参数,以确保计算机能够正常访问因特网。
一旦计算机成功接入因特网,我们就可以使用各种网络浏览器来访问网页。
浏览器是我们在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常见的有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微软 Edge 浏览器等。
通过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我们可以访问到各种各样的网站,如新闻网站、购物网站、社交媒体网站等。
在浏览网页时,我们还可以使用浏览器提供的功能,如收藏夹、历史记录、下载管理等,来提高我们的浏览效率和体验。
除了浏览网页,电子邮件也是因特网中非常重要的应用之一。
电子邮件允许我们在因特网上快速、便捷地发送和接收消息。
通过电子邮件,我们可以与朋友、家人、同事进行沟通,发送文件、图片等资料。
要使用电子邮件,我们需要先注册一个电子邮箱账号,如 Gmail、Outlook 等。
然后,在电子邮件客户端(如网页邮箱、邮件软件)中设置好账号信息,就可以开始发送和接收邮件了。
在发送邮件时,我们需要填写收件人的邮箱地址、邮件主题和正文内容,并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附件。
因特网简单应用
因特网络基础
三、信息的查询
Internet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使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流、信息资 源共享成为现实,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我们可以从网络中及时、 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获取信息的方法是使用各种类型的信息搜 索工具。 1.Web检索工具
⑴ 目录型检索工具 多元搜索引擎又称集合式搜索引擎。它将多个搜索引擎集成在一起,并
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 主机名( 域名 HTTP ): 路径 (目录 文件名 ): channel :welcome.htm 协议 :: 文件传输协议 FTP ,可以访问 FTP 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源。
3
因特网络基础
二、浏览器的使用
浏览器: Browser ,信息资源以页面的形式存储在Web服务器中, 用户查询信息时执行一个客户端的应用程序。 IE是一个著名的浏览器,是一种32位、多线程的Windows应用程 序,支持同时下载。在图形显示方面, IE采用了“渐近显示”方 常用的 Web浏览器有: NSCA Mosaic浏览器 法,根据用户需要,可以在显示图像之前先显示所有的文字,然 后再显示图像。通常在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时,可安装IE浏览 器;或者,可从以下网址下载安装 IE浏览器: Netscape Navigator 浏览器 /ie.intl/cn/ie40/download/
天网搜索
关键词型
关键词型
中文搜索引擎
中文搜索引擎
Yahoos!
雅虎中国 搜狐 网易
页面式分类目录 英文搜索引擎
页面式分类目录 中文搜索引擎 分类目录 分类目录 中文搜索引擎 中文搜索引擎
短语等检索项。
8
/)。
因特网络基础
2.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7章 Internet基本应用
文字或其他对象,当鼠标放在这些对象上时,会由“箭头”状变成
“小手”状,当单击鼠标时会进入新的页,这就是超链接。
3.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WWW使用的协议,但HTTP的
服务不限于WWW,HTTP协议允许用户在统一界面下,采用不同的
协议访问不同的服务。如:FPT、DNS、SMTP、TELNET等。 例如:/中的http就是指的超文本传
/index.htm
主机域名 访问方式(传输协议) 网页文件
6
第7章 Internet基本应用
7.1 Internet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
5. 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机(Client) WWW的组成
服务器(Server)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WWW的工作方式:以客户机/服务器(Client/ Server)方式工作。 实际的工作过程: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并从服务器上 得到一个响应,服务器负责管理信息并对来自客户机的请求做出回答。 信息的传送:客户机与服务器都使用HTTP传送信息,而信息的 基本单位就是网页,当选择一个超链接时,WWW服务器就会把超链 接所附的地址读出来,然后向相应的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要求相应
1.启动IE浏览器
双击桌面Internet Explorer图标 可启动浏览器IE。 10 或单击快速启动栏的图标,
第7章 Internet基本应用
7.2 WWW服务和信息浏览
2. 浏览网页
(1) URL直接连接主页 在IE窗口的“地址”栏内填入网站域名地址或网站IP地址,按回车 键即可。例如,在地址栏输入:http://211.67.32.32可进入湖北民院的主页。 (2) 通过超链接 Web页面上都有很多的超链接,通过这些超链接既可以链接到本网站 的其他网页,也可以链接到其他的网站。 (3) 使用搜索引擎 网上有一种叫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的搜索工具,它是某些站点 提供的用于网上查询的程序,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站点找到用户要找的网页 和相关信息。 Goog其他WWW网址上的页面。
因特网的基本应用
是专用的电子邮件服务器(相当于邮局),客户 机则是发送方计算机上的专用程序(如OE)
信箱 信箱 信箱
电子邮件工作过程
邮件服务器 信箱
客户机
客户机
SMTP INTERNET 行OE 双击桌面图标
任务栏快速启动区图标
资源类型
主机域名
资源文件
WWW相关术语(续)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建立的Web文件,是一种文本文件, 可以提供各种多媒体信息的显示和超链接。
超级链接:Hyperlink,能够使用户从某个信息节 点跳转到另一个信息节点。是Web页面的主要优 势之一。
搜索引擎是指一类专用于帮用户查找网上信息 的特殊站点。 搜索引擎组成
信息提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检索系统 信息查询方式
分类目录方式、关键词查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WWW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传输超文 本信息的应用层通信协议。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用HTML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网页。
<html> <head> <title>我的第一个Web页</title> </head> <body> <h1>欢迎进入HTML世界!</h1> <p>这里我们首先介绍HTML语言的基本知识和语法。然后,
2、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 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 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Internet的主要应用
4.FTP文件传输
FTP文件传输服务允许Irlternet上的用户将某台计算机上的文件传输到另一台上,几乎所有类型的文件,包括文本文件、二进制可执行文件飞声音文件、图像文件、数据压缩文件等,都可以用FTP传送前FTP是一套文件传输服务软件,它以文件传输为界面,使用简单的get或put命令进行文件的下载或上传,如同在IIItemet上执行文件复制命令一样。大多数FTP服务器主机都采用Unix操作系统,但普通用户通过Windows也能方便地使用FTP.
Internet具有丰富的信息搜索功能和友好的用户浏览界面。
因特网是一个建立在网络互联基础上的、开放的全球性网络。InterIIet拥有数千万台计算机和上亿个用户,是全球信息资源的超大型集合体。所有采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都可加入Internet,实现信息共享和相互通信。与传统的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相比,Internet使用方便,查阅更快捷,内容更丰富。
5.远程登陆hind
Telnet是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协议,该协议定义了远程登录用户与服务器交互的方式。
Telnet允许用户在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上登录到远程分时系统中,然后像使用自己的计算机一样使用该远程系统。
要使用远程登录服务,必须在本地计算机上启动客户应用程序,指定远程计算机的名字,并通过Internet与之建立连接。一旦连接成功,本地计算机就可直接访问远程计算机系统的资源。远程登录软件允许用户直接与远程计算机交互,通过键盘或鼠标操作,客户应用程序将有关的信息发送给远程计算机,再由服务器将输出结果返回给用户。用户退出远程登录后,用户的键盘、显示控制权又回到本地计算机。一般用户可以通过Window的Telnet客户程序进行远程登录。
(l)TCP/IP的数据链路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类型
主机域名
资源文件
WWW相关术语(续)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建立的Web文件,是一种文本文件, 可以提供各种多媒体信息的显示和超链接。
超级链接:Hyperlink,能够使用户从某个信息节 点跳转到另一个信息节点。是Web页面的主要优 势之一。
); 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后来陆续发展的互联网络有:
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 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 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 中国长城互联网(GWNET) ;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网(CIENET); 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
2、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 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 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1994年4月20日,北京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 范网络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 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从此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 成为通过国际专线接入Internet的第77个国家。
主页:Home page,是一个特殊的网页,位于所有网 页之首,是Web站点的入口。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ions),用于向Web浏览器表明网络资源的类型 和所在位置。
URL格式:资源类型+存放资源的主机域名或IP地址 +资源存放路径和文件名
/index.htm
Navigator
Internet Explorer(IE) 世界之窗浏览器
遨游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2、IE6.0概述
三种启动方式
双击桌面图标 任务栏启动 开始菜单中启动
3、Internet选项设置
利用“工具”菜单中“Internet选项”菜单项, 可以对IE的工作方式和属性进行详细设置
第9章 因特网的基本应用
本章重点 因特网的发展及常用服务 WWW概念及相关术语 IE的使用及常用上网操作 电子邮件概念及OE的使用
9.1 因特网概述
1、因特网的形成与发展
因特网的英文原词是“Internet”,它起源于 1969年在美国建立的ARPA网 。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组建了基于 TCP/IP协议的计算机通信网络NFSnet,将全 美6大超级计算中心相互连接。1989年,正式 采用Internet的名称,NSFnet主干网经过不断 扩充,逐渐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 主干网。
9.1 因特网概述
3、常用的因特网服务 E-mail(电子邮件) FTP(文件传输) WWW(万维网) BBS(电子布告) E-Business(电子商务) 现代远程教育
9.2 WWW及IE的使用
1、WWW概述
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是因特网 中以HTTP协议为基础的多媒体信息网,信息 的基本单位是Web页,由若干Web页组成的 Web站点提供WWW服务。
90 年 代 美 国 政 府 提 出 “ 国 家 信 息 基 础 结 构 ”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计划,即NII,对于因特网在美国的发展有极大的 推动作用,也推动了因特网在世界的快速发展。
1991年,解除了对Internet进行商业应用的限制, 推动Internet的商业应用。技术上,WWW技术的出 现使Internet的应用更加方便,更加容易。
下一代互联网Internet2
1996年美国率先发起下一代高速互联网络及其关键技 术研究,并于1999年1月开始提供服务。目前,Internet2 的Abilene网络规模覆盖全美,线路的传输速率为622Mb/s, 最高传输速率为2.5Gb/s。2003年网络完成升级,主干网传 输速度达到10G 。 下一代的互联网与第一代互联网的区别在于: •更大 下一代互联网将逐渐放弃Ipv4,启用Ipv6地址协议。 •更快 下一代互联网将比现在的网络传输速度提高1000倍 以上。 •更安全 在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安全问题。 •下一代互联网在使用上就更加快捷、及时,更加方便。
讲授如何使用HTML语言编写您的Web页面。</p> </body> </html>
WWW浏览器
WWW浏览器是用于访问WWW服务的客户程序软 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Internet的图形用户界面。 可用于查看各种Web页面,是访问Internet的主要 工具软件。
常用的WWW浏览器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WWW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传输超文 本信息的应用层通信协议。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用HTML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网页。
<html> <head> <title>我的第一个Web页</title> </head> <body> <h1>欢迎进入HTML世界!</h1> <p>这里我们首先介绍HTML语言的基本知识和语法。然后,
1984年,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为 了使分散在欧洲各国的物理学家能够通过 计算机网络合作进行科研,使分散在各地 物理实验室的信息能提供给物理学家共享, 委托蒂姆·贝纳斯开发一个网络应用软件。
WWW相关术语
网页:Web pages,WWW的基本信息单位,对应磁 盘上一个文件,可存放各种信息资源,彼此之间通过 超链接相关联。
常规设置
起始页设置 临时文件设置 历史记录设置
4、访问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