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与表面化学 课程大纲及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体与表面化学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1胶体的概念
什么是胶体,胶体的分类
1.2胶体化学发展简史
1.3胶体化学的研究对象
表面现象,疏液胶体,缔合胶体,高分子溶液。
重点:胶体、分散系统、分散相、分散介质的概念。
难点:胶体与表面化学在矿物加工工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教学方法建议: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胶体及表面化学的兴趣。第二章胶体与纳米材料制备(4学时)
2.1胶体的制备
胶体制备的条件和方法,凝聚法原理。
2.2胶体的净化
渗析、渗透和反渗透。
2.3单分散溶胶
单分散溶胶的定义及制备方法。
2.4胶体晶体
胶体晶体的定义及制备方法
2.5纳米粒子的制备
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粒子的特性及制备方法
重点:胶体的制备、溶胶的净化、胶体晶体的制备。
难点:胶体制备机理。
教学方法建议:用多媒体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章胶体系统的基本性质(8学时)
3.1溶胶的运动性质
扩散、布朗运动、沉降、渗透压和Donnan平衡。
3.2溶胶的光学性质
丁道尔效应和溶胶的颜色。
3.3溶胶的电学性质
电动现象、双电层结构模型和电动电势(ζ电势)
3.4溶胶系统的流变性质
剪切速度越切应力,牛顿公式,层流与湍流,稀胶体溶液的黏度。
3.5胶体的稳定性
溶胶的稳定性、DLVO理论、溶胶的聚沉、高聚物稳定胶体体系理论。
3.6显微镜及其对胶体粒子大小和形状的测定
显微镜的类型及基本作用
重点:沉降、渗透压、电泳、电渗、ζ电势的计算、双电层结构模型、DLVO理论、溶胶的聚沉。
难点:双电层结构模型。
教学方法建议: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相结合。
第四章表面张力、毛细作用与润湿作用(6学时)
4.1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净吸力和表面张力的概念、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液体表面张力和固体表面张力的
测定方法。
4.2液-液界面张力
Anntonff规则、Good-Girifalco公式、Fowkes理论和液-液界面张力的测定。
4.3毛细作用与Laplace公式和Kelvin公式
毛细作用,Laplace公式和Kelvin公式的应用,曲界面两侧的压力差及与曲率半径的关系,毛细管上升或下降现象,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气压。
4.4润湿作用和杨氏方程
润湿现象、润湿角,润湿角的测量方法、润湿角的影响因素、铺展、杨方程、润湿热的计算。
4.5固体表面能
固体表面能的特点与表面张力的区别
重点:润湿现象、润湿角、润湿角的计算;Laplace公式和Kelvin公式的计算公式;润湿热的计算。
难点:Fowkes理论和杨方程。
教学方法建议:启发性讲解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第五章表面活性剂溶液(6学时)
5.1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结构特点、分类及、溶解性质及HLB值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5.2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性质
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含义、胶束的结构、CMC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5.3反胶束与囊泡
反胶束与囊泡的结构。
5.4 Gibbs吸附公式及表面活性剂吸附层结构
Gibbs吸附公式定义、物理意义及注意事项、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层结构。
5.5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和胶束催化
增溶作用和胶束催化的定义,特点及应用。
5.6表面活性剂的其他重要作用和应用
洗涤作用、润湿的应用、渗透、分散、絮凝、气泡和消泡
5.7表面活性剂和环境
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和生物降解性
5.8三种新型表面活性剂
Gemini型、Bola型和树枝状高分子表面性活性剂,以Gemini型表面活性剂为主,讲解其结构特点及应用。
重点:面活性剂的定义、特点、分类;HLB值、CMC的含义及计算;表面活性剂的作用。难点:Gibbs吸附公式及表面活性剂吸附层结构。
教学方法建议:专题讨论、教师讲解与总结的教学方式。
第六章乳状液(6学时)
6.1乳状液概念及类型
乳状液定义,分类。
6.2乳状液的制备和物理性质
乳状液制备方法,影响分散度的因素,乳状液物理性质(大小与外观、光学性质、黏度和电导)。
6.3乳状液类型的鉴别和影响类型的因素
鉴别方法,决定和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6.4乳状液的分类与选择
乳化剂分类,选择原则。
6.5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热力学不稳定系统、油-水界面膜的形成机理,黏度,液滴大小及其分布和粉末乳化剂的稳定作用。
6.6乳状液的变型和破乳
乳状液的变型及影响因素,乳状液的破坏。
6.7微乳状液
微乳状液微观结构、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微乳状液形成机理,制备,性质和应用。
6.8微乳状液的应用
控制反应、农药乳剂、沥青乳状液、降黏和纺织工业
6.9多重乳状液和液膜分离
多重重乳状液的定义和液膜分离
重点:乳状液的概念、制备方法、物理性质;微乳状液的定义;乳状液的应用。
难点:微乳状液的微观结构与机理。
教学方法建议: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吸附作用与吸附剂(7学时)
7.1固-气界面上的吸附作用
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吸附热、吸附曲线、吸附量测定的实验方法、固-气吸附的影响因素。
7.2气体吸附等温方程式
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Langmuir吸附等温式(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和BET吸附等温式-多分子层吸附理论。
7.3吸附法气体分离
不同吸附剂的选择性气体分离、变温吸附、变压吸附。
7.4固-液界面吸附的作用
溶液吸附的一般影响因素、自稀溶液吸附的等温式和等温线。
7.5水处理中的吸附作用
活性炭的吸附机理、活性碳再生、絮凝方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7.6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孔径分布及表面分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