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统计学与心理测量学2002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合集下载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心理统计学作为心理学考研中的重要科目,对于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通过研究历年真题,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考试的重点和命题规律,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和考试成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部分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一组数据的均值为 50,标准差为 10。

现将每个数据都乘以 2,新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A 100,20B 100,10C 50,20D 50,10答案:A解析:当每个数据乘以 2 时,均值也乘以 2,即 50×2 = 100;标准差乘以数据变化的倍数,即 10×2 = 20。

2、对于正态分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正态分布曲线呈钟形B 正态分布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C 正态分布的标准差越大,数据越分散D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正负无穷远处的值为 0答案:D解析: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正负无穷远处的值趋近于 0,而不是为 0,D 选项错误。

3、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时,自由度为()A n 1B n1 + n2 1C n1 1 + n2 1D n1 1答案:C解析:独立样本t 检验的自由度为两组样本量分别减去1 之后相加,即 n1 1 + n2 1。

二、简答题1、简述标准分数的性质和用途。

答案:标准分数的性质包括:(1)平均数为 0,标准差为 1。

(2)标准分数的数值大小表明了原始分数在平均数之上或之下多少个标准差的位置。

(3)若原始分数呈正态分布,则转换得到的标准分数也呈正态分布。

标准分数的用途主要有:(1)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相对位置。

(2)对不同质的测验分数进行综合。

(3)确定个体在分布中的相对位置。

(4)比较不同单位的数据。

2、解释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答案: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数据的总变异分解为不同来源的变异。

具体来说,总变异可以分解为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

组间变异反映了不同组之间的差异,组内变异反映了组内个体之间的差异。

心理统计考研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考研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考研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心理统计考研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2. 在正态分布中,哪个数值可以将数据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包含大约33.3%的数据?A. 平均数B. 中位数C. 标准差D. 四分位数答案:D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到 1B. 0 到 1C. -∞ 到∞D. 1 到∞答案:A4. 下列哪项是推断统计的内容?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描述C. 总体参数的估计D. 数据的分类答案:C5. 一个样本的方差为0.16,标准差为:A. 0.4B. 0.32C. 0.16D. 0.04答案:B6. 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表示:A. 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平均变化量B. 自变量的标准差C. 因变量的标准差D. 因变量的总变异答案:A7. 在进行t检验时,如果t值大于临界t值,我们通常会:A. 拒绝零假设B. 接受零假设C. 增加样本量D. 重新收集数据答案:A8.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测量学中常用的信度指标?A. 重测信度B. 平行形信度C. 内容效度D. 因素分析答案:D9.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如果我们想剔除一个或多个自变量,我们可能会使用:A. 方差膨胀因子(VIF)B. 多元方差分析(MANOVA)C. 多元共线性D. 标准回归系数答案:A10. 下列哪项是心理统计中的基本概念?A. 变量B. 常量C. 操作D. 理论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标准正态分布的特点。

答案:标准正态分布是一个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

它具有以下特点:(1) 钟形曲线,对称分布;(2) 曲线下面积为1;(3) 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都为0;(4) 曲线下距均值±1个标准差(-1, 1)的面积为68.27%,±2个标准差(-2, 2)的面积为95.45%,±3个标准差(-3, 3)的面积为99.73%。

华东师大心理学考研统考前真题汇总

华东师大心理学考研统考前真题汇总
、操作条件反射
、注意稳定性
、想象表象
、意志行动
、兴趣
、程序性知识
、性格特征
、离差智商
、趋避冲突
、激情
10分,共70分)
、试述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与解释过程。
、试述长期记忆系统(long-term memory system)中的信息储存与提取
、试述概念形成的过程和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试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阶段及其标志这些阶段的行为特征。
4分,共40分)
、实验的基本进程是
、从函数型实验到因素型实验
、从因素型实验到函数型实验
、因素实验和函数实验同时进行
、视情况而定,有时先作函数型实验,有时先作因素型实验
、一般地说
、温度反应比较快,冷觉反应比较慢
、痛觉反应比较快,触觉反应比较慢
、言语理解
、场依存性
、社会性动机
、晶体智力
10分,共70分)
、试述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
、试述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
、试述智力结构诸理论。
、试述性格和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试述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及其组织原则。
、试述E?C?托尔曼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看法。
、实验心理学专业的一名学生记录了一只老鼠学会在听到蜂音器声音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R)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在哪些方
8分)
、根据你使用心理测验的体会,说明认识心理测量的间接性特点的意
(8分)

、如果要你编制一个智力测验,试述编制过程 (9分)
200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心理学2002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心理学2002

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教育心理学
一、简答题 (4*10=40分)
1.简述J·R·安德森的知识分类体系
2.简述R·加涅的5类学习结果
3.简述动作技能学习的进程及支持这类学习的内外条件
4.简述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心理机制
二、问答题(3道题 中任选 2道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
1、当今的认知心理学家不仅对人的知识作了明确的分类,而且还提示了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知识间存在互动。

(1)请阐明在各领域的专家头脑中具备哪些知识方面的优势;
(2)并就这些知识间的互动情况作出阐明。

2、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一是求理解,二是将理解转化为能作用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远非是简单地“拷贝”或吸收,因此当今的认知心理学家非常强调其中的建构过程。

(1)请根据这一学术观点分析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的同化理论与Gagne的认知技能获得观所侧重的方面;
(2)他们在解释认知学习方面的力度。

3、“知识创新”是当前颇为流利的用语,而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在解决问题中便有创新,因为他们所说的问题是指个体首次遇到而又无现成的知识可以直接利用来解决的情境。

(1)请例举个体在解决问题中必须依赖的各类知识;
(2)并对上述这种流行的用语作出在心理学上可行的解释。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考研真题和强化习题详解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 .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

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l~5 的等级评定,( l 表示非常不喜欢,5 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A .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B .顺序型―等距型―类目型C .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D .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2 .调查了n =200 个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显示的偏好程度,如下:该题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A .类目型―顺序型B .计数型―等比型C .顺序型―等距型D .顺序型―命名型3 .157.5 这个数的上限是()。

A 。

157 . 75B . 157 。

65C . 157 。

55D . 158 . 54 .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 ).A .自变量B .随机变量C .因变量D .相关变量5 .实验或研究对象的全体被称之为()。

A .总体B .样本点C .个体D .元素6 .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A .父亲的月工资为1300 元B .小明的语文成绩为80 分C .小强100 米跑得第2 名D .小红某项技能测试得5 分7、比较时只能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使用乘除运算的数据是【】。

A .称名数据B .顺序数据C .等距数据D .比率数据参考答案:1 . B 2 。

D 3 。

C 4 。

B 5 。

A 6 . C 7.C二、概念题1.描述统计(吉林大学2002 研)答:描述统计指研究如何整理心理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的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的统计方法。

比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

华师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华师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华师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控制人行为的主要力量是:A. 意识B. 潜意识C. 无意识D. 前意识答案:B3.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A. 感知B. 记忆C. 思维D. 语言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学习理论的类型?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 精神分析学习理论答案:D5. 以下哪个是情绪的维度?A. 强度B. 持续时间C. 稳定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6.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7-11岁的儿童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7. 以下哪个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文化影响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心理测量学中的信度指的是:A.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B.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C.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D. 测量结果的广泛性答案:A9. 以下哪个是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A. 药物治疗B. 行为治疗C. 心理分析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A. 症状的严重程度B. 症状的持续时间C. 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汀格提出,主要观点是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认知(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不适感,即认知失调。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会尝试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之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考研真题-考研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考研真题-考研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考研真题-考研资料一、华文考研寄语我们都是考研人,首先我们更是年轻人,我们要对得起年轻两个字的意义,青春只配四个字:狂傲不羁!青春只配一句话:出生牛犊不怕虎。

我们还年轻,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什么都不懂,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失败,我们脑子里只想着成功,为了成功,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去实现人生的意义,即使通往考研成功的路上有再多的困难,我怕谁!你的梦想有多远,你的人生道路就能有多远,你的梦想有多高,你的人生境界就会有多高。

从今天开始,放飞你的梦想,去想所有能想的可能,然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

这就叫青春,青春无可畏惧,初生牛犊不怕虎!考研其实根本就不难,如果你能学习是坚持别人不能坚持的,忍耐别人不能忍耐的,拼搏别人不能拼搏的,当所有人都崩溃了,你依然要站在那里,去验证千年古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然后功到自然成!天道.酬勤。

就没有什么名校是考不上的,只怕你自己不努力!二、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历年考研招生信息、招生目录、参考教材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2014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2013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2012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三、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考研内部资料推荐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笔记讲义复习题期末题真题等复习资料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内部资料、考研模拟题、内部辅导讲义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考研复习精编系列(考研论坛高分研究生会员编写-华文教育强势代理)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冲刺班点题串讲讲义、冲刺押题重点复习题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复试真题笔记讲义资料、复试大纲、复试科目四、专业课复习小建议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我要强调一个关键词:情报。

为什么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我要强调情报呢?因为专业课是非统考,是你报考的学校自己出题。

你和你同学报考的是同一个专业,不同的学校,就算是考试科目也都一样,那么到了考场上你和你的同学拿到的卷子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比较不同心理特质的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的统计量是( )。

(2017年)A.差异系数B.四分位差C.平均差D.标准差正确答案:A解析:变异系数又称差异系数,它是一种相对量数。

差异系数适用于比较同一团体不同属性特质观测值的离散程度,也适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使用的是同种观测工具,所测的特质相同,但样本间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

四分位数是将一组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序后,用3个点将全部数据分为4等份,与这3个点位置上相对应的数值称为四分位数。

平均差是总体所有单位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

标准差是离均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本题需考生理解差异系数的含义并熟记差异系数的公式及其适用范围。

差异系数为考试高频考点,考生需具备简单的计算能力。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2.在一组正态分布的数据中,两端各增加一个极值后,一定不会受到影响的统计特征值是( )。

(2015年)A.全距B.众数C.平均数D.标准差正确答案:B解析:全距是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必然受极值的影响。

众数,是指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

在分布中属于中间的数据,不受极值的影响。

平均数即算术平均数是原始分数的总和与分数的个数的比值,计算中需用到每个数据,因此受极值的影响。

标准差是描述次数分布离散程度的差异量数,计算也需要用到每个数据,因此受极值的影响。

在一组正态分布的数据中,两端各增加极值一定不会影响众数。

本题为基础题,需考生理解各统计量数的含义及其优缺点。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3.一组数据的分布曲线呈双峰形态,据此可以推测该组数据中可能有两个( )。

(2012年)A.中数B.众数C.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正确答案:B解析:在分布曲线中,峰状所对应的数值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为众数,本题中双峰代表有两个众数。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考研真题和强化习题详解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 .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

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l~5 的等级评定, ( l 表示非常不喜欢,5 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

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A .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B .顺序型―等距型―类目型C .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D .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2 .调查了n =200 个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显示的偏好程度,如下:该题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是:()A .类目型―顺序型B .计数型―等比型C .顺序型―等距型D .顺序型―命名型3 .157。

5 这个数的上限是()。

A . 157 . 75B . 157 。

65C 。

157 . 55D . 158 。

54 .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

A .自变量B .随机变量C .因变量D .相关变量5 .实验或研究对象的全体被称之为().A .总体B .样本点C .个体D .元素6 .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 )A .父亲的月工资为1300 元B .小明的语文成绩为80 分C .小强100 米跑得第2 名D .小红某项技能测试得5 分7、比较时只能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使用乘除运算的数据是【】。

A .称名数据B .顺序数据C .等距数据D .比率数据参考答案:1 . B 2 。

D 3 . C 4 . B 5 . A 6 . C 7.C二、概念题1.描述统计(吉林大学2002 研)答:描述统计指研究如何整理心理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的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的统计方法。

比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2。

资料: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资料: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普通心理学一、填空(10分)1、由于德国学者()的贡献,心理学得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包括()。

3、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发现了大脑皮层某一区域具有特别的功能,这种功能是()。

4、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它们是()。

5、颜色感觉的三种心理属性是(),它们分别是由光波的()三种物理属性决定的。

6、研究发现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广度)是()。

7、Luchins的量水实验说明()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8、Atkinson认为成就动机包含两种方向彼此相反的心理作用,即()。

9、人们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成败进行归因()。

10、Yerkes-Dodson定律说明了如下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名词解释(20分)1、韦伯分数(Weber's fraction)2、感觉的适应( sensory adaptation)3、正后像和负后像4、观察学习5、序列位置效应(或序位效应)6、功能固着7、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8、性向(aptitude)与性向测验9、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10、诱因三、简答题(40分)1、比较心理学研究中的观察法和实验法。

2、Sperry裂脑人研究简介。

3、举例说明几种知觉的恒常性。

4、关于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与梦的关系的主要研究发现。

5、关于习得性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的研究及其启示。

6、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如何扩展了传统的智力概念?7、举例说明几种主要的防卫机制(defense mechanism)。

8、举例说明有条件积极关注和无条件积极关注。

四、论述题(30分)1、用生活情境说明如何运用两种条件反射(或两种制约学习)的原理塑造行为,兼论奖励与惩罚的心理学意义。

2、论情绪、压力与健康。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追踪研究2、视觉偏好3、语用技能4、最小充分性原则5、临床法6、潜伏学习7、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 edge)8、组织策略9、下位学习10、自我效能感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简述Weiner归因的三维结构模式。

02-03心理统计与测量各大高校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02-03心理统计与测量各大高校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心理统计与测量 第一章 描述统计名词解释1.描述统计(吉林大学2002研)答: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整理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

具体内容有:数据如何分组,如何使用各种统计表与统计图的方法去描述一组数据的分组及分布情况,如何通过一组数据计算一些特征数,减缩数据,进一步显示与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

2.相关系数(吉林大学2002研)答:相关系数是两列变量间相关程度的数字表现形式,或者说是表示相关程度的指标。

作为样本的统计量用r 表示,作为总体参数一般用ρ表示。

相关系数不是等距的度量值,因此在比较相关程度时,只能说绝对值大者比绝对值小者相关更密切一些,而不能进行加减乘除。

3.差异系数(浙大2003研)答: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差等,它是一种相对差异量,为标准差对平均数的百分比。

其公式如下:100%sCV X =⨯常用于:①同一团体不同观测值离散程度的比较;②对于水平相差较大,但进行的是同一种观测的各种团体,进行观测值离散程度的比较。

4.二列相关(中科院2004研)答:如果两列变量均属于正态分布,其中一列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变量虽然也是正态分布,但被人为地划分为两类。

求这样两列变量的相关用二列相关。

5.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浙大2000研,苏州大学2002研)答: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是次数分布的两个基本特征。

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是指数据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方向集中的程度,离中趋势是指数据分布中数据彼此分散的程度。

用来描述一组数据这两种特点的统计量分别称为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

6.中位数(南开大学2004研)答:中位数,又称中点数,中数,是指位于一组数据中较大一半和较小一半中间位置的那个数,用Md 或Mdn 来表示。

7.品质相关(华东师大2002研) 答:品质相关是指R ×C 表的两个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

两个因素只被划为了不同的品质类别,其数据一般都是计数的数据,而非测量的数据。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考研真题和强化习题详解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 .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

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l~5 的等级评定,( l 表示非常不喜欢,5 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

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A .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B .顺序型―等距型―类目型C .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D .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5 .实验或研究对象的全体被称之为()。

A .总体B .样本点C .个体D .元素6 .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 )A .父亲的月工资为1300 元B .小明的语文成绩为80 分C .小强100 米跑得第2 名D .小红某项技能测试得5 分7、比较时只能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使用乘除运算的数据是【】。

A .称名数据B .顺序数据C .等距数据D .比率数据参考答案:1 . B 2 . D 3 . C 4 . B 5 . A 6 . C 7.C二、概念题1.描述统计(吉林大学2002 研)答:描述统计指研究如何整理心理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的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的统计方法。

比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

2.推论统计(中国政法大学2005 研,浙大2000研)答:推论统计又称推断统计,指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或全局的情形;如何对假设进行检验和估计;如何对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如何对两件事物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等的统计方法。

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假设检验的各种方法、总体参数特征值的估计方法(又称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各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等等。

3 .假设检验(浙大2002 研)答:假设检验指在统计学中,通过样本统计量得出的差异作出一般性结论,判断总体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的推论过程。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中数可视为( )。

(2018年)A.第一个四分位数B.第二个四分位数C.第三个四分位数D.第四个四分位数正确答案:B解析:中位数是按照顺序排列在一起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有一半数据比它大,有一半比它小。

四分位数是在统计学中把所有数值由小到大排列并分成四等份后,处于三个分割点位置的数值。

第一四分位数,又称“较小四分位数”,等于该样本中所有数值由小到大排列后第25%的数字;第二四分位数,又称“中位数”,等于该样本中所有数值由小到大排列后第50%的数字;第三四分位数,又称“较大四分位数”,等于该样本中所有数值由小到大排列后第75%的数字。

在心理学的统计方法中,考生需要对所有方法的概念进行深刻掌握与理解。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2.两个变量分布都是真正的二分变量,要计算两者之间相关系数,最恰当的方法是( )。

(2016年)A.四分相关B.φ相关C.二列相关D.点二列相关正确答案:B解析:点二列相关的条件,当两个变量中一个是连续变量,一个是客观二分变量时才能使用。

二列相关的条件,当两个变量,一列是连续变量,另一列是人为划分的二分变量时才能使用。

当两个变量都是二分变量,无论是真正的二分变量还是人为的二分变量,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φ相关来表示。

四分相关的条件是,两个变量都是连续变量,且每一个变量的变化都被人为的划分为两种类型这样的测量数据之间的相关。

本题需要考生熟知各种相关系数使用的条件及其相对应的公式,尤其注意点二列相关和二列相关的适用前提条件。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3.在下列导出分数中,不具等距性的是( )。

(2013年)A.百分等级B.Z分数C.T分数D.CEEB分数正确答案:A解析:常用的导出分数有百分等级分数、标准分数和T分数。

一个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一个群体的测验分数中,得分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1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1

考研真题和强化习题详解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 .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

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l~5 的等级评定,( l 表示非常不喜欢,5 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

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A .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B .顺序型―等距型―类目型C .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D .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2 .调查了n =200 个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显示的偏好程度,如下:该题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A .类目型―顺序型B .计数型―等比型C .顺序型―等距型D .顺序型―命名型3 .157.5 这个数的上限是()。

A . 157 . 75B . 157 . 65C . 157 . 55D . 158 . 54 .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

A .自变量B .随机变量C .因变量D .相关变量5 .实验或研究对象的全体被称之为()。

A .总体B .样本点C .个体D .元素6 .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 )A .父亲的月工资为1300 元B .小明的语文成绩为80 分C .小强100 米跑得第2 名D .小红某项技能测试得5 分7、比较时只能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使用乘除运算的数据是【】。

A .称名数据B .顺序数据C .等距数据D .比率数据参考答案:1 . B 2 . D 3 . C 4 . B 5 . A 6 . C 7.C二、概念题1.描述统计(大学2002 研)答:描述统计指研究如整理心理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的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的统计法。

比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一个呈负偏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其众数、中数、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关系是( )。

(2016年)A.三者相等B.众数最小C.中数最小D.算术平均数最小正确答案:D解析:在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数、众数三者相等。

在正偏态M>Md>Mo,在负偏态分布中,M<Md<Mo。

在偏态分布中,平均数永远位于尾端,中数位于把分布下的面积分成两等份的点值上,众数则在波峰对应的点值上。

一般偏态情况下,中数离平均数较近,众数距离较远。

本题需考生熟记在不同的分布中,各种集中量数的关系,该考点为考试高频考点,需考生牢牢掌握。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2.下列几组数据中,标准差最大的一组是( )。

(2013年)A.-2,-1,0,1,2B.2,6,10,14,18C.5.756,5.765,5.890,5.895,5.923D.1.00,1.25,1.50,1.75,2.00,2.25,2.50,2.75,3.00正确答案:B解析:标准差的公式s=,其中∑X2=,本题为基础题,需要考生熟记标准差的公式。

标准差是表示离散数据最好的指标,本题中,对数字敏感的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来,看不出来同学根据公式计算也不难。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3.一组服从正态分布的分数,平均数是27,方差是9。

将这组数据转化为Z分数后,z分数的标准差为( )。

(2011年)A.0B.1C.3D.9正确答案:B解析:标准分数的性质:Z分数是指以平均数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一个相对量。

Z分数无实际单位,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若原始分数为正态分布,则转换所得的Z分数呈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

从性质中可以看出,正态分布的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后,标准差为1。

标准分数为考研高频考点,需考生重点复习。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4.根据下面的表,处理实验结果应采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 )。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考研真题和强化习题详解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 .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

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l~5 的等级评定,( l 表示非常不喜欢,5 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

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A .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B .顺序型―等距型―类目型C .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D .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2 .调查了n =200 个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显示的偏好程度,如下:该题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A .类目型―顺序型B .计数型―等比型C .顺序型―等距型D .顺序型―命名型3 .157.5 这个数的上限是()。

A . 157 . 75B . 157 . 65C . 157 . 55D . 158 . 54 .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

A .自变量B .随机变量C .因变量D .相关变量5 .实验或研究对象的全体被称之为()。

A .总体B .样本点C .个体D .元素6 .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 )A .父亲的月工资为1300 元B .小明的语文成绩为80 分C .小强100 米跑得第2 名D .小红某项技能测试得5 分7、比较时只能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使用乘除运算的数据是【】。

A .称名数据B .顺序数据C .等距数据D .比率数据参考答案:1 . B 2 . D 3 . C 4 . B 5 . A 6 . C 7.C二、概念题1.描述统计(吉林大学2002 研)答:描述统计指研究如何整理心理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的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的统计方法。

比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心理统计与测量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心理统计与测量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心理统计与测量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心理统计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协方差2、品质相关3、回归线4、机械抽样5、非参数检验二、问答题(10分)什么是相关样本?请列举相关样本显著性检验的各种情况。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1、如果有一个相关系数r=0.5,请将其转换为等距单位的Zr值。

2、有5名女生,物理测验成绩分别是68,69,70,71,72;另有7名男生,成绩分别是40,50,60,70,80,90,100。

现需要知道男女生成绩是否方差齐性,请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不需要查表)。

3、某小学根据各方面条件基本相同的原则将32名学生配成16对,然后把每对学生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16名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照组的16名学生不参加此活动,一学期后,统一进行理解能力测验。

结果发现,有9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测验成绩明显拉开了距离,其中8对是实验组学生得到“及格”,对照组学生得到“不及格”;1对是对照组学生得到“及格”,实验组学生得到“不及格”。

问: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理解能力测验有无显著影响?心理测量部分一、简述题(每题3分,共15分)1、教育测验与智力测验的不同之处2、效度与信度的关系3、鉴别指数对测题的意义是什么4、考夫曼的智力量表与传统智力量表在哪些方面有不同5、MMPI中双高峰的意义和作用二、计算题(每题3分,共15分)1、某测验的被试为2—5年级的小学生,已知信度是0.85,标准差为10,现欲知道仅用于4年级时信度是多少,4年级的标准差是5。

2、测验有20道测题,其信度仅为0.55,若把测题增加到60题,信度能达到多少?增加到120题呢?3、一个儿童参加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得到智商分为111,请问如以95%可靠度要求,其置信区间在哪一段分数内?4、某儿童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言语智商124,操作智商115,已知这两个分量表的信度分别是0.97和0.93,请问这两种智商间有无显著差别:5、一个五择一的测量难度值是0.61,另一个四择一的测题难度值为0.64,请问这两个测题哪个难度值更高些?三、问答题(共20分)1、为什么说测验的原始分数不能用来解释测验的结果?(5分)2、在选择题中怎么样的选项是可以被接受的?(5分)3、眼下智力定义尚未有统一看法之前,智力测验可不可以进行?为什么?如何做更为合理?(1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心理统计与测量注:可以使用计算器
招生专业: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心理统计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协方差
2、品质相关
3、回归线
4、机械抽样
5、非参数检验
二、问答题(10分)
什么是相关样本?请列举相关样本显著性检验的各种情况。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
1、如果有一个相关系数r=0.5,请将其转换为等距单位的Zr值。

2、有5名女生,物理测验成绩分别是68,69,70,71,72;另有7名男生,成绩分别是40,50,60,70,80,90,100。

现需要知道男女生成绩是否方差齐性,请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不需要查表)。

3、某小学根据各方面条件基本相同的原则将32名学生配成16对,然后把每对学生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16名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照组的16名学生不参加此活动,一学期后,统一进行理解能力测验。

结果发现,有9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测验成绩明显拉开了距离,其中8对是实验组学生得到“及格”,对照组学生得到“不及格”;1对是对照组学生得到“及格”,实验组学生得到“不及格”。

问: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理解能力测验有无显著影响?
心理测量部分
一、简述题(每题3分,共15分)
1、教育测验与智力测验的不同之处
2、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3、鉴别指数对测题的意义是什么
4、考夫曼的智力量表与传统智力量表在哪些方面有不同
5、MMPI中双高峰的意义和作用
二、计算题(每题3分,共15分)
1、某测验的被试为2—5年级的小学生,已知信度是0.85,标准差为10,现欲知道仅用于4年级时信度是多少,4年级的标准差是5。

2、测验有20道测题,其信度仅为0.55,若把测题增加到60题,信度能达到多少?增加到120题呢?
3、一个儿童参加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得到智商分为111,请问如以95%可*度要求,其置信区间在哪一段分数内?
4、某儿童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言语智商124,操作智商115,已知这两个分量表的信度分别是0.97和0.93,请问这两种智商间有无显著差别:
5、一个五择一的测量难度值是0.61,另一个四择一的测题难度值为0.64,请问这两个测题哪个难度值更高些?
三、问答题(共20分)
1、为什么说测验的原始分数不能用来解释测验的结果?(5分)
2、在选择题中怎么样的选项是可以被接受的?(5分)
3、眼下智力定义尚未有统一看法之前,智力测验可不可以进行?为什么?如何做更为合理?(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