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医院食源性疾病培训-关于常见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
常见食源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 食品有毒物质(自身因素,误 食误用)等所致食源性疾病
–动物性 河豚鱼毒素 –植物性 马铃薯龙葵毒素 –真菌性 毒蘑菇
❖ 营养失调(宿主因素)所致食源性疾 病
–营养缺乏性食源性疾病 –营养过剩性食源性疾病
–(糖尿病、心脏病)
4
食源性疾病的呈现形式
❖ 散发
❖2、下消化道综合征
❖ 以腹痛、腹泻为主要发病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食 欲下降、头痛、头晕、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和畏寒发热、 肌肉酸痛等感染性症状。发病较急,多见于各种细菌性、 病毒性和寄生虫性肠道感染性疾病。如产气荚膜杆菌肠 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肠炎、沙门氏 菌病、副溶血 性弧菌食源性疾病、阿米巴病等。
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 物中品污染等(外来因素)所致的 食源性疾病
–生物性
•微生物性: 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 •动物性: 昆虫污染 、寄生虫污染
–化学性
•农药、化肥残留 •包装材料/容器等污染 •非法使用添加剂 •假冒伪劣
–物理性
病例单个存在,病例数少,散在分布,相互间多无流行病学关联
❖ 暴发 病例时间、空间或人群特征上有明显聚集性
❖ 如餐厅、酒店或学校、工矿企业等人群聚集地发生的食源性疾病暴发 ❖ 容易识别(地方卫生部门即可识别) ❖ 目前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形式
病例呈分散分布,在时间、空间上无明显的聚集性
❖ 如:美国90年代大肠杆菌O157:H7暴发,美国2012年发生的李斯特菌污染甜瓜导致的跨 州暴发
66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 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 ❖ 食物中毒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典型、最常见的一大类 ❖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属于食源性疾病暴发 ❖ 在我国,食物中毒的概念中通常不包括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主要食源性疾病的特征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主要食源性疾病的特征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含有有害微生物、毒素或其他物质的食品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不同类型的食品中毒都有其独特的症状和特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主要食源性疾病的特征以及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
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部疼痛、头痛、发烧和恶心等。
如果您有以上的症状,并且有相关食品摄入史,则建议您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症状及食品摄入史。
一般而言,食物中毒的诊断应根据以下的标准:1.出现上述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2.初步病因分析,包括相关的食品摄入史和调查,食品中毒病原学检查结果等;3.典型的食物中毒病原体(如沙门氏菌和艰难梭菌等)或毒素(如主要来源于海产品的腥毒素、贝类毒素和类似毒素等)的阳性检测结果。
如果符合以上三个标准,则能确认是食物中毒。
主要食源性疾病的特征沙门氏菌感染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常见于家禽和家畜的肠道内。
食物中毒通常是通过食用沙门氏菌污染的肉类、蛋类和奶制品等食品导致的。
沙门氏菌感染通常表现为腹泻、发烧、腹痛和恶心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食用污染食品后6-72小时内。
这种感染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对于某些人,如老年人、孕妇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等,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症状。
沙门氏菌感染可以通过合理的烹饪和食品处理措施来预防。
菌群变化性食物中毒菌群变化性食物中毒是由于食品中的致病性菌群数量超标所导致的。
这种食源性疾病通常由于不合理的存储或处理导致。
此类疾病通常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和恶心等症状。
菌群变化性食物中毒不会导致较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对于某些人,如年幼的婴儿、年老体弱者以及免疫力较低的人等,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症状。
预防这种疾病的最佳方法是掌握合理的食品储存和处理方式。
贝类毒素食物中毒贝类毒素食物中毒是指由于摄入了含有贝类毒素的食品(如蚝、蛤、扇贝等)而导致的食源性病。
贝类毒素通常是由一种微生物生产的。
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培训课件
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
36
大肠埃希菌的抗原结构复杂 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被膜(K)抗原 K抗原又分为A、B.L三类 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主要有O157:H7、 O111:B4、O55:B5和O26:B6等
大肠埃希菌O157:H7被认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 最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
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
主要内容
• (一)食源性疾病
₪ 概念 ₪ 分类 ₪ 现状与管理
• (二)食物中毒
₪ 定义、特征和分类 ₪ 常见的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
2
一、食源性疾病 (food borne disease)
通过摄取食物而使各种致病因子进入人体, 从而 引起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二、细菌污染食物并在食物上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 产物(外毒素), 达中毒量的外毒素随食物进入 机体, 经肠道吸收而发病, 称为毒素型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
17
常见的致病菌 •沙门氏菌 •副溶血性弧菌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葡萄球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
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
18
1.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食物中毒
的卫生意识
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
11
二、食物中毒 (food poisoning)
定义: 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 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 传染性(不属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
凡是食用有毒食物引起的, 以急性过程为主的 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
12
大量沙门菌侵入人体后 → 在肠道大量繁殖(潜伏期) ↓
经淋巴系统 → 血液(出现一过性菌血症引起全身感染) ↓
食物中毒知识培训
谢谢
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病原菌生长繁殖的机会。 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 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食品安全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 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消除危害
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和消除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接触食品的所有 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 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 涤剂(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任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 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
食物中毒自救方法: 催吐:如果进食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 食盐20克,加开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 迅速促使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 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迅速呕吐。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时间超过2小时,且精神尚好, 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1 次煎服。 解毒: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 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 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 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充分加热:大多数病菌、毒素可通过充分加热后破坏。如豆浆引起的 食物中毒,煮生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 象,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 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在烹饪时先将 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食源性疾病与常见食物中毒PPT课件
▪区别
暴饮暴食
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粪便中排出病原体,病原体将再次污染他人 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
慢性中毒性疾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
有毒有害污染物
7
食物中毒的分类
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2. 包括细菌性、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3.2.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3.化学性食物中毒
.
8
食物中毒的特征
4. 耐热性溶血毒素
致病性菌株能溶解人及家兔红细胞,称为“神奈川”试验(
kanagawa
test)阳性。其致病力与其溶血能力平行,这是由一种不耐热的溶血素
(分子量42000)所致。
.
26
流行病学特点
1.流行地区和季节分布: 沿海地区多发,夏秋季多发
2.引起中毒的食品: 海产品和盐渍食物
3.经常暴露于该菌者,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4.新来沿海地区的人如进食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
.
16
(二) 病因
1. 污染 2. 高温存放 3. 未煮熟 4. 煮熟再污染
.
17
(三) 发病机制
1. 感染型:摄入含有大量活菌的食物造成消化道感染而引起的中毒 侵袭肠粘膜:急性胃肠炎 释放内毒素(脂多糖):发热
2. 毒素型:摄入含有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肠(外)毒素(蛋白):急性胃肠炎
改变细胞分泌(Cl-、Na+、水)
.
3
分类
1. 生物性: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
2. 化学性:
污染有害化学物质
有机磷农药、重金属
加工时产生有害化学物质
油脂聚合物 多环芳烃 亚硝酸盐
添加或误用有害化学物质
常见食物中毒及食物中毒症状和预防急救处理PPT课件
在急救处理的同时,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的发生。
05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由于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导致,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 热等。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由于食用被肉毒杆菌污染的罐头食品或发酵食品导致,症状包括视力模糊、呼 吸困难、肌肉无力等。
和病毒。
注意烹饪时间
烹饪时间要足够,尤其是炖煮、蒸 煮等需要较长时间加热的食物。
注意食物温度
熟食应保持适当的温度,不要放置 在室温下长时间冷却,以免细菌繁 殖。
储存食物注意事项
冷藏食物
保质期和保存期限
易腐食品应储存在冷藏室内,并保持 适当的温度(通常为4°C或以下)。
检查食品的保质期和保存期限,确保 食品在食用前处于最佳状态。
赤霉病麦毒素
常见于霉变的麦类食品,引起头 痛、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 症状。
02
食物中毒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01
02
03
恶心、呕吐
食物中毒后,患者可能出 现恶心、呕吐的症状,有 时呕吐物中还带有血液或 胆汁。
腹痛、腹泻
患者可能出现剧烈的腹部 疼痛,并伴有腹泻,大便 多为水样或黏液样。
食欲不振
食物中毒后,患者可能对 食物失去兴趣,食欲明显 下降。
霉变甘蔗中毒
由于食用霉变的甘蔗导致,症状包括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06
总结与建议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01
公众应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食用不 安全的食物。
02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食品安全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 意识和知识水平。
食品中毒与食源性疾病防控培训课件
STEP 02
员工个人卫生
STEP 01
加工场所卫生
保持加工场所清洁、干燥 ,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污 染。
STEP 03
加工设备维护
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洗 、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 运转正常,防止污染。
员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如勤洗手、穿戴 整洁的工作服等。
成品检验与储存管理
成品检验标准
建立明确的成品检验标准 ,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 标、微生物指标等,确保 产品质量安全。
餐具消毒和保洁管理
餐具清洗与消毒
餐具在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去除 食物残渣和油污;清洗后的餐具 应采用高温、紫外线或化学方法 进行有效消毒,杀灭可能存在的
病原微生物。
餐具保洁与存放
消毒后的餐具应存放在专用保洁 柜内,避免受到二次污染;保洁 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干燥
、清洁。
监督检查与记录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餐具清洗 消毒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清洗消 毒情况;同时,监管部门应定期 对餐具清洗消毒情况进行监督检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因和诊断。
Part
03
食品中毒与食源性疾病的关联
食品污染途径
01
02
03
原料污染
食品原料在生长、养殖、 加工、运输等环节中受到 污染,如农药残留、重金 属超标等。
加工过程污染
食品加工过程中,设备、 环境、人员等因素导致的 污染,如微生物污染、添 加剂过量等。
查,确保食品安全。
Par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7
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
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实施
应急预案重要性
演练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在食品中毒等突发事件 处置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预防和应 急准备。
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内容
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一)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二)食源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
因此,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摄入食物中含有致病因子引起的以急性病理过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的疾病。
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和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
(三)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的区别。
食源性疾病包含了食物中毒的内容,是比食物中毒更广泛的概念,与食物中毒不同之处:有些食源性疾病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过程,如甲肝、痢疾;潜伏期较长,如旋毛虫病;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部分寄生虫病、甲肝等。
食源性疾病有暴发和散发两种形式,群体性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形式。
(四)、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2)潜伏期短,发病急骤,短时间内可能有多人同时发病;(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病程短;(4)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5)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6)有一定的季节性。
例如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夏秋季节高发。
(五)、食物中毒分类及中毒表现根据导致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通常将食物中毒分为以下五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1。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2。
(3)真菌毒素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3。
(4)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4。
(5)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5。
(六)食物中毒事故报告表(七)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八)报告:发现食源性疾病后,24小时内填卡上报医务科和感控科。
附件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有毒物质或被有毒微生物污染的食物后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食物中毒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等综合因素进行判断。
以下是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临床表现。
1.急性胃肠炎症状,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2.中毒症状,患者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出汗、眩晕等中毒症状。
3.其他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皮疹、过敏反应等其他不同症状。
二、实验室检测。
1.食物检测,对患者摄入的食物进行检测,确认是否含有有毒物质或被有毒微生物污染。
2.患者体液检测,对患者的血液、尿液、呕吐物等进行检测,查找有毒物质或微生物的存在。
三、流行病学调查。
1.调查食物来源,了解患者近期摄入的食物来源,查找可能的食物中毒源头。
2.调查疫情情况,了解是否有其他人出现相似的食物中毒症状,排查食物中毒的传播途径。
四、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综合判断出以下诊断标准:1.急性胃肠炎症状+食物检测阳性,急性食物中毒。
2.中毒症状+患者体液检测阳性,急性食物中毒。
3.急性胃肠炎症状+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急性食物中毒。
4.中毒症状+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急性食物中毒。
5.其他表现+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急性食物中毒。
五、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为食物中毒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
包括对症治疗、解毒处理、补液等措施,以及避免再次摄入有毒食物。
六、预防。
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首先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
其次,公众应该注意食品的选择和烹饪方式,避免摄入有毒食物。
另外,加强对食品中毒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总结。
食物中毒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等因素。
在确诊后,及时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公众对食物中毒的认识,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食物中毒诊疗和鉴别诊疗培训课件
食物中毒诊疗和鉴别诊疗
12
2.食物中毒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发病急剧, 潜伏期短, 病程亦较短, 同一起食 物中毒的病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发病, 很 快形成发病高峰、相同的潜伏期, 并且临床 表现基本相似(或相同), 一般无人与人之 间直接传染, 其发病曲线没有尾峰。
根据发病曲线的不同形态特征, 可以推测发 病的不同暴露方式。
理原则 WS/T 9-1996变质甘蔗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诊疗和鉴别诊疗
27
七、临床鉴别诊断与病因推测
由于不同疾病在临床上可以表现出不同的 症状和体征,因此可以通过发病症状和体 征的分析,结合其他有助于鉴别不同疾病 的分析结果或发病信息,对疾病作出大致 的临床诊断,提出可能的病种或病因,据 此确定临床检验项目。
食物中毒诊疗和鉴别诊疗
36
诱导性食物中毒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多见于低龄的学生群体以及护送、料理发病者 的部分脆弱人群;
2、通常有偶发生活事件(一日常生活事件)被认 为与最先观察到的个别病例或出现某些异常情况 的人有关,并被人们接受和普遍认同,从而经精 神诱发所致;
3、被诱导者通常缺乏正确识别相关因素(诱导因 素)的能力,在被诱发或暗示的作用下,可以自 觉或非自觉地感受到某些诱导综合症的存在;
食物中毒诊疗和鉴别诊疗
13
暴发类型的推断
根据暴露于病原体的性质、时间长短、蔓 延及传播方式的差异, 可将暴发分为同源暴 发、连续传播性流行和混合型三种。
暴发类型的推断是暴发调查的重要内容之 一, 而不同的暴发类型在流行曲线上表现出 不同的特点。
同源暴发是指某易感人群中的成员同时暴 露于某共同的病原体或污染源而引起的暴 发, 如一次聚餐后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食物中毒的诊断总则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进行的。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
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5、食物中毒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诊断资料,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技术、学术上的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三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
致病物质不明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食入可疑中毒食品后引起的食物中毒,由于取不到样品或取到的样品已经无法查出致病物质或者在学术上中毒物质尚不明的食物中毒,其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2、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
注:必要时由三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比。
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思路-食品• 该食物是否是有毒的动植物?• 该食物常常与那种食物中毒联系在一起?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思路-潜伏期•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思路-临床表现1、上消化道综合征起病较急,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
常伴有头痛、头晕、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或其他特有症状,也可伴有腹痛、腹泻等上消化道症状。
多见于各种化学毒物和细菌毒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如各种重金属中毒,亚硝酸盐中毒,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2、下消化道综合征以腹痛、腹泻为主要发病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头痛、头晕、全身不适、乏力、口渴等全身症状和畏寒发热、肌肉酸痛等感染性症状。
发病较急,多见于各种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肠道感染性疾病。
如产气荚膜杆菌肠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病、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阿米巴病等。
3、神经综合症突发性或进行性发病,以视力模糊、肢端麻木和神经性麻痹为主要症状,有时可伴有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和其他神经性症状。
多见于各种农药和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也有见于某些真菌和少数细菌毒素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如有机磷中毒、氨基甲酸脂中毒、麻痹性贝类中毒、河豚中毒和毒蕈中毒。
4 、全身感染性综合症突发性或进行性发病,发病症状主要为发热、畏寒、全身不适和肌肉关节酸痛等,常伴有乏力、头痛、头晕、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和胃肠道症状等。
多见于某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如布鲁杆菌病、斯特菌病、伤寒与付伤寒、甲型肝炎、血管园线虫病、弓形体病和旋毛虫病等。
5、过敏性综合症发病较急,主要症状为脸颊潮红和皮肤瘙痒,可伴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可有可无,有时可出现面部浮肿等症状。
多见于组胺中毒、谷氨酸钠中毒和尼克酸中毒等。
6、咽喉与呼吸道综合症突发性或进行性发病,主要表现为嘴唇、口腔与咽喉部烧灼感和咽喉痛症状、可伴有胃肠道症状和发热、皮疹等症状。
常见于某些化学性中毒和细菌感染。
如因饮料瓶洗涤不当引起残留氢氧化钠中毒和ß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
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临床症状的细节米泔水样粪便——霍乱、砷化物中毒洗肉水样便——副溶血性弧菌中毒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沙门氏菌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特异性症状紫绀——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樱桃红色——一氧化碳、氰甙类食物中毒沙门菌属食物中毒1.病原体沙门菌属有2300多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255个血清型。
常致病的有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纽波特沙门菌、鸭沙门菌菌。
在自然界存活力较强, 20~37℃条件下可迅速繁殖,不耐热,55℃1小时或60℃15~30分钟可被杀灭,100℃立即死亡。
2.流行病学特点沙门菌属食物中毒全年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季(5~10月)。
媒介食品主要是肉类,其次是蛋类、奶类及其他动物性食品。
沙门菌不分解蛋白质,因此被沙门菌污染的食品无感官性状的变化而容易被忽视。
3 .食物中沙门菌的来源(1)生前感染:指家畜、家禽在宰杀前已感染沙门菌,包括原发沙门菌病(患病)和继发沙门菌病(因抵抗力下降,致肠道病菌进入血液)。
(2)宰后污染:指在屠宰过程中或屠宰后被带菌的粪便、容器、污水等污染的家畜、家禽。
4.临床表现潜伏期:6小时~3天,一般为12~24小时。
临床表现:依症状不同可分为五型: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和类败血症型。
其中以胃肠炎型最为多见,表现为:体温升高(38~40 ℃)、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腹泻,大便多为黄绿色水样便,大便有恶臭,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偶带脓血。
病程3~5天,一般两天后停止腹泻,食欲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5.治疗与预防急救:洗胃、催吐和导泻,立即用0.05%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治疗:对症治疗为主,补充水分和纠正电解质紊乱,重者可用抗生素。
预防:防止沙门菌食品污染;控制沙门菌在食品中繁殖;彻底杀灭沙门菌。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一)病原副溶血性弧菌(V. PARAHEMOLYTICUSL)一种嗜盐性细菌。
存在于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
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
1.病原菌1)最适生长温度37 ℃;2 )在含3.5 %NaCl 的培养基中生长最佳;3 )56 ℃加热5分钟,或90℃加热1分钟;4 )稀释一倍的食醋处理1分钟可将其杀灭。
2 .耐热性溶血毒素该毒素在100℃加热10分钟仍不被破坏,除有溶血作用外,还具有细胞毒、心脏毒、肝脏毒和致腹泻作用。
给大鼠静静脉注射25ug耐热性溶血毒素1分钟后,大鼠死亡。
(二)流行病学特点1.流行的地区和季节分布:沿海地区;夏秋季节。
2.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咸肉、禽、蛋类, 以及咸菜或凉拌菜等。
(三)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11~18小时,短者4~6小时,长者32小时。
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阵发性剧烈腹痛、频繁腹泻、洗肉水样血水便或带粘液便,无里急后重,每体温37.5~39℃。
重症病人可有脱水、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
病程1~3天,一般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少数病人因休克昏迷而死亡。
(四)治疗与预防治疗:首选氯霉素,其次补充水分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对症治疗。
预防:以控制细菌繁殖和杀灭病原体为主;切忌生吃;烹调后的食品不宜放置过久,同时防止交叉污染。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季节:夏秋季可疑食物:海产品、盐渍食品临床特点:腹痛→呕吐→腹泻部分发冷、发热、血便、浓性黏液血便、无里急后重实验室检查:副溶血性弧菌、动物实验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1.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致病菌。
对热具较强的抵抗力, 70 ℃需1小时方可灭活。
碳水化合物有利于毒素的形成。
一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两种以上的肠毒素,多数葡萄球菌肠毒素能 LOO℃30分钟。
(二)流行病学特点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食品受污染的机会很多。
1.季节分布多见于夏秋季节。
2 .中毒食品种类很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
奶油糕点(奶油蛋糕等)冰淇淋最为常见。
剩饭、凉粉和米酒等引起的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也有报道。
(三)来源及肠毒素形成的条件(1)来源1)人的鼻腔、咽、消化道带菌对各种食物的污染。
2)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时,乳汁中可能带有葡萄球菌。
3)畜、禽肉体局部患化脓性感染时,球菌对肉体其它部位的污染。
(2)肠毒素形成的条件:1)食物受污染的程度:2)食物存放的温度:在37 ℃的围存放温度越高,产生肠毒素需要的时间越短。
3)食物存放的环境:通风不良氧分压降低时,肠毒素易于形成。
4)食品的种类及性状:含蛋白质丰富,水分较多,含一定淀粉的食物,如奶油糕点、冰淇淋、剩饭等,易形成毒素。
(三)发病机制葡萄球菌肠毒素以完整的分子经消化道吸收入血,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刺激呕吐中枢而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四)临床表现潜伏期短,一般2~4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剧烈而频繁呕吐,伴有上腹部剧烈疼痛。
腹泻为水样便。
体温一般正常。
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五)诊断1.流行病学特点中毒食品;潜伏期短,病程短。
2 .临床表现剧烈反复地呕吐、腹痛、腹泻等。
3 .实验室诊断以毒素鉴定为主。
(1)从中毒食品中直接提取肠毒素;(2)从中毒食品、患者吐、泻物中培养、分离出同一型别金葡菌,肠毒素为同一型别。
(3)从不同患者呕吐物中检测出金葡菌,肠毒素为同一型别。
凡符合三项之一者即可判定为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六)治疗根据一般急救处理的原则,以补水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为主,一般不需用抗生素。
(七)预防措施1.防止污染(1)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2)防止奶的污染:(3)患局部化脓性感染的畜、禽肉按病畜、禽肉处理,将病变部位除去后,按条件可食肉经高温处理以熟制品出售。
2 .防止肠毒素的形成低温、通风,放置时间不应超过6小时;食前还应彻底加热。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季节:夏秋季可疑食物:奶及其制品、剩饭、凉糕临床特点:潜伏期短、病程短;体温正常;呕吐>腹泻。
实验室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同⼀类型;肠毒素;动物实验河豚鱼中毒河豚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物质的鱼类。
“拚死吃河豚”,可见该鱼味美诱人,食之却要冒生命危险。
1、有毒成分和毒素分布:1)河豚毒素( tetrodotoxin TTX )2)毒素分布:部位为:卵巢、肝脏、血液、皮肤。
卵巢和肝脏的毒性最大。
3)毒素性质稳定,煮沸、盐腌、日晒均不被破坏,lOO℃加热7 小时,200℃以上加热10分钟才被破坏.2 .中毒机制河豚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
可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传导,使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
初为感觉神经麻痹,继而运动神经麻痹,同时引起外周血管扩,使血压急剧下降,最后出现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
TTX极易从胃肠道吸收,亦可从口腔粘膜吸收,因此重患者可于发病后30分钟死亡。
2、临床特征1)潜伏期:0.5-3小时,严重者10分钟2 )首先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然后出现一系列以麻痹为特征的症状:末梢神经麻痹:眼睑下垂,手指、舍间、口唇刺痛,伴有四肢无力,严重者肌肉麻痹,先是四肢,然后是呼吸肌,最后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3、急救治疗1)主要是对症治疗:催吐、导泻、洗胃2 )无特殊解毒剂4 .预防将河豚鱼集中处理,禁止出售。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河豚鱼有毒并能识别其形状,以防误食中毒。
如何辨别河豚与其它鱼类?河豚如豚形,有美丽多变的色泽、斑点和条纹,腹部有皮刺。
胀腹、钻沙、闭眼、咬尾是河豚的特性,袋状的胃部在河豚鱼受威吓时会吸水和空气而膨胀如球,河豚牙齿呈鸟喙状,眼周有皮皱,眨眼缓慢。
这些外部特征可用以和其它鱼类相区分。
毒蕈中毒蕈类又称蘑菇。
我国目前可食用蕈近300种,有毒蕈类约10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不到1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