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医院食源性疾病培训-关于常见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

食物中毒的诊断总则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进行的。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5、食物中毒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诊断资料,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技术、学术上的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三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

致病物质不明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食入可疑中毒食品后引起的食物中毒,由于取不到样品或取到的样品已经无法查出致病物质或者在学术上中毒物质尚不明的食物中毒,其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

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2、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

注:必要时由三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比。

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思路-食品

• 该食物是否是有毒的动植物?

• 该食物常常与那种食物中毒联系在一起?

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思路-潜伏期

•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 化学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思路-临床表现

1、上消化道综合征

起病较急,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常伴有头痛、头晕、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或其他特有症状,也可伴有腹痛、腹泻等上消化道症状。多见于各种化学毒物和细菌毒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如各种重金属中毒,亚硝酸盐中毒,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2、下消化道综合征

以腹痛、腹泻为主要发病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头痛、头晕、全身不适、乏力、口渴等全身症状和畏寒发热、肌肉酸痛等感染性症状。发病较急,多见于各种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肠道感染性疾病。如产气荚膜杆菌肠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病、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阿米巴病等。

3、神经综合症

突发性或进行性发病,以视力模糊、肢端麻木和神经性麻痹为主要症状,有时可伴有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和其他神经性症状。多见于各种农药和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也有见于某些真菌和少数细菌毒素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如有机磷中毒、氨基甲酸脂中毒、麻痹性贝类中毒、河豚中毒和毒蕈中毒。

4 、全身感染性综合症

突发性或进行性发病,发病症状主要为发热、畏寒、全身不适和肌肉关节酸痛等,常伴有乏力、头痛、头晕、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和胃肠道症状等。多见于某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布鲁杆菌病、斯特菌病、伤寒与付伤寒、甲型肝炎、血管园线虫病、弓形体病和旋毛虫病等。

5、过敏性综合症

发病较急,主要症状为脸颊潮红和皮肤瘙痒,可伴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可有可无,有时可出现面部浮肿等症状。多见于组胺中毒、谷氨酸钠中毒和尼克酸中毒等。

6、咽喉与呼吸道综合症

突发性或进行性发病,主要表现为嘴唇、口腔与咽喉部烧灼感和咽喉痛症状、可伴有胃肠道症状和发热、皮疹等症状。常见于某些化学性中毒和细菌感染。如因饮料瓶洗涤不当引起残留氢氧化钠中毒和ß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

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临床症状的细节

米泔水样粪便——霍乱、砷化物中毒

洗肉水样便——副溶血性弧菌中毒

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特异性症状

紫绀——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樱桃红色——一氧化碳、氰甙类食物中毒

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1.病原体沙门菌属有2300多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255个血清型。常致病的有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纽波特沙门菌、鸭沙门菌菌。在自然界存活力较强, 20~37℃条件下可迅速繁殖,不耐热,55℃1小时或60℃15~30分钟可被杀灭,100℃立即死亡。

2.流行病学特点

沙门菌属食物中毒全年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季(5~10月)。媒介食品主要是肉类,其次是蛋类、奶类及其他动物性食品。沙门菌不分解蛋白质,因此被沙门菌污染的食品无感官性状的变化而容易被忽视。

3 .食物中沙门菌的来源

(1)生前感染:指家畜、家禽在宰杀前已感染沙门菌,包括原发沙门菌病(患病)和继发沙门菌病(因抵抗力下降,致肠道病菌进入血液)。

(2)宰后污染:指在屠宰过程中或屠宰后被带菌的粪便、容器、污水等污染的家畜、家禽。

4.临床表现

潜伏期:6小时~3天,一般为12~24小时。

临床表现:依症状不同可分为五型: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和类败血症型。其中以胃肠炎型最为多见,表现为:体温升高(38~40 ℃)、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腹泻,大便多为黄绿色水样便,大便有恶臭,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偶带脓血。病程3~5天,一般两天后停止腹泻,食欲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5.治疗与预防

急救:洗胃、催吐和导泻,立即用0.05%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治疗:对症治疗为主,补充水分和纠正电解质紊乱,重者可用抗生素。

预防:防止沙门菌食品污染;控制沙门菌在食品中繁殖;彻底杀灭沙门菌。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一)病原

副溶血性弧菌(V. PARAHEMOLYTICUSL)一种嗜盐性细菌。存在于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

1.病原菌

1)最适生长温度37 ℃;

2 )在含3.5 %NaCl 的培养基中生长最佳;

3 )56 ℃加热5分钟,或90℃加热1分钟;

4 )稀释一倍的食醋处理1分钟可将其杀灭。

2 .耐热性溶血毒素

该毒素在100℃加热10分钟仍不被破坏,除有溶血作用外,还具有细胞毒、心脏毒、肝脏毒和致腹泻作用。给大鼠静静脉注射25ug耐热性溶血毒素1分钟后,大鼠死亡。

(二)流行病学特点

1.流行的地区和季节分布:沿海地区;夏秋季节。

2.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咸肉、禽、蛋类, 以及咸菜或凉拌菜等。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11~18小时,短者4~6小时,长者32小时。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阵发性剧烈腹痛、频繁腹泻、洗肉水样血水便或带粘液便,无里急后重,每体温37.5~39℃。重症病人可有脱水、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病程1~3天,一般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少数病人因休克昏迷而死亡。

(四)治疗与预防

治疗:首选氯霉素,其次补充水分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对症治疗。

预防:以控制细菌繁殖和杀灭病原体为主;切忌生吃;烹调后的食品不宜放置过久,同时防止交叉污染。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