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病害及其综合控制
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食用菌是一种被广泛食用和栽培的真菌,如香菇、平菇、金针菇等。
然而,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保证食用菌的安全生产和高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这些措施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病虫害的种类食用菌的病虫害包括真菌病、细菌病以及各种虫害。
真菌病主要是由霉菌、褐腐病菌和青霉菌等引起的,如霉变、褐变等。
细菌病则由细菌引发,主要有软腐病、菌核病等。
虫害包括蚜虫、蚜蚁、蚜蝇等。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2.1、土壤和介质处理食用菌的生长需要一个适宜的土壤和介质环境。
因此,在栽培食用菌之前,需要对土壤和介质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
其次,选择适宜的介质用于菌丝生长。
常见的介质包括木屑、稻草等。
这些介质应经过蒸煮和晾晒处理,以确保杀灭病原菌和虫卵。
2.2、育苗时的措施在育苗阶段,需要注意加强灌溉和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同时,对于育苗培养皿和育苗基质,也要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无菌环境,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2.3、合理的施肥和水肥管理食用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营养环境。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确保充足的养分供应。
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水肥比例,避免过度施肥和水分过多,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食用菌的栽培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尽量减少病菌和虫害的滋生。
因此,需要加强田间的杂草清除,定期对种植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清理害虫和病虫的死亡体,以避免它们滋生和繁殖。
2.5、合理的栽培管理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合理的栽培管理。
例如,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菌丝的生长情况,及时对病菌和虫卵进行鉴别和处理。
此外,要注意适宜的温湿度控制,避免高温和湿度过大,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6、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对抗病虫害的有效手段。
例如,可以利用生物对生物的嫁接方式,将抗病虫性强的品种与优质食用菌品种进行嫁接,提高食用菌的抗病虫性。
食用菌病害的种类及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害的种类及防治方法食用菌的病害主要分为竞争性杂菌、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等,主要危害最多的是竞争性杂菌。
生产中应遵循以农业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
一、竞争性杂菌及防治竞争性杂菌有细菌、酵母菌、霉菌等9种杂菌,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霉菌。
霉菌主要分为绿霉、青霉、毛霉等。
霉菌主要防治措施:1.搞好制种和栽培场所的清洁卫生,加强通风换气。
2.掌握好空气湿度和温度。
3.培养料发酵彻底,搞好培养料的消毒,生产过程中采用无菌操作。
二、几种主要真菌性病害及防治方法1.干泡病做好菇房消毒;培养料和覆土材料应灭菌处理;及时防治虫害和螨害;一旦发病喷施500倍的多菌灵或500倍的甲基托布津。
2.白腐病培养料进行二次发酵;覆土消毒是控制白腐病的关键,最好以60-70℃蒸汽消毒覆土30分钟。
覆土后和出菇前菌床可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疣孢净5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3.软腐病主要危害金针菇、平菇等。
培养料进行二次发酵;覆土消毒;加强通风换气,降低土表和空气湿度;发病后喷施500倍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锌液。
4.猝倒病主要危害双孢菇、平菇等。
选择干燥、无霉变料,减少病菌来源;覆土蒸汽消毒;培养料要高温发酵和进行后发酵;平菇应低温发菌和采用发酵料。
三、细菌性病害及防治方法1.细菌性斑点病可侵染双孢菇、金针菇、平菇等。
空气湿度宜控制在85%-90%,每次喷水后窑通风1小时,防止菇盖表面积水潮湿;发病后及时清除,喷施100-200国际单位的链霉素或0.1%克霉灵。
2.黄色单孢杆菌病主要危害双孢菇。
防治中主要搞好培养料二次发酵和消毒;发病后喷施四环素、青霉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尽量减少温差和防止低温,以免菇面凝结水滴。
四、生理性病害食用菌生理性病害是一种非病原性病害,主要是由于对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CO2浓度),操作方法以及化学因子(如农药化肥、pH值)的不适宜引起的。
一旦条件改善,便可恢复正常生长。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食用菌属真菌类,他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同样适合真菌病虫害的发生,如果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控制、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杂菌和各种虫害便会随之发生。
因此,在食用菌的生产与栽培过程中,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利用农、化、理、生等进行综合技术防治,以促进食用菌健壮生长,高产优质,基本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 治理环境在良好的卫生环境条件下,可减少病虫杂菌滋生蔓延,提高食用菌的病虫防治效果,这是实际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
1.1 保持卫生环境良好食用菌生产场所的选择和设计要科学合理,菇棚应远离库房、养殖场等有可能污染食用菌的地方;食用菌栽培环境要保持洁净,不可堆放废物,保持整洁。
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有门窗的地方都要有窗纱防护,避免害虫进入与杂菌污染。
技术人员进入生产与工作环境时,要着专业工作服装并做好消毒工作,否则不得进入。
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进行处理。
将可能受到感染的病菇、杂菌、害虫等污染物清理干净。
1.2 做好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工具与原材料消毒工作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工具与原材料都应进行严格的药物消毒。
可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或用3%~4%的石碳酸溶液喷雾消毒。
需要覆土的菌类,所需要的覆土进入栽培环境前需要经过阳光曝晒或药剂熏蒸消毒。
1.3 防止培养料受到污染用生料栽培时,可选用5‰多菌灵抑制霉菌。
先用清水将堆料场地冲洗干净,然后用5‰敌敌畏溶液均匀喷洒,做好食用菌病虫发生的预防工作。
2 严把菌种质最关选用正规菌场、质量好的菌种,并做到适时接种。
选种时要注意四点。
1)到正规厂家购买信誉度好、知名度高的菌种。
2)母种传代最好不要超过三代,栽培种直接由原种转接,由栽培种再次转接的不可作栽培种使用。
3)优质菌种应该具备以下特征,菌丝健壮、纯净、无污染。
4)选择适合当地、适合栽培时期的主推品种,不可盲目引种。
3 促菇抑虫抑病当环境条件不适合食用菌生长发育时,会导致其生命力减弱,给病虫害的繁育创造了机会。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分析及防治建议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分析及防治建议1.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分析1.1黑霉病黑霉病是危害食用菌生产的常见病害。
黑霉病是好湿性真菌,比较容易发生在平菇以及银耳等食用菌制种过程中。
堆肥初期长出灰白色粗壮稀疏气生菌丝,其分解淀粉的能力较强,能迅速占领料面形成交织稠密菌丝垫。
黑霉病的菌丝体在基物内或是在其上迅速蔓延,而发生这一病害的条件多是在土壤以及空气和粪便中,这一病害对环境的适应性也较强,生长速度较快。
1.2木霉病木霉病对食用菌产生的危害也较大,其包含多种类型,有绿色木霉以及康氏木霉等,出现原因主要是制种时没有做好消毒工作,或是培养的条件不适。
木霉病主要是在高温25~30℃,高湿环境下发生,初期菌丝呈现出白色,纤细致密,并形成没有固定形状的菌落,高温下几天就能满布料面。
1.3褐腐病褐腐病主要对香菇以及草菇和双孢菇的危害较大。
病菌只侵染子实体,双孢菇发育期,感染这一病害的症状表现也不同。
在土中形成菌索时侵染在菇床表面,形成一堆白色绒状物,直接达到15cm以上,产生后垣孢子时会变成黄褐色。
在其子实体分化时被侵染,会形成不规则硬团块,上覆白色棉絮状菌丝,到后期时就变成暗褐色。
子实体生长末期时受到侵染,菌柄会加粗从而形成大脚菇,并有恶臭。
2.食用菌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措施实施加强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要充分注重方法的针对性应用,遵循“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能准确判别病虫害的前兆较为关键,下面就食用菌常见病虫害提出几点防治措施。
2.1加强对黑霉病的防治防治食用菌黑霉病,要妥善打理好环境卫生,清理以及隔离污染物和采菇后的残留物等,并保持培养室以及栽培室和周边的卫生环境,这是避免侵染最有效的方法,对堆肥彻底消毒,菌种瓶的棉花塞避免出现受潮积水的问题。
还可通过药物防治的方法,主要采用占干料重0.1%的甲基托布津拌料,能有效防治黑霉病。
2.2加強木霉病的防治防治木霉病主要是培养室以及栽培室要保持低温环境,空气湿度控制在85%左右,做好清洁卫生以及通风的工作。
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往往也适合各种病虫的生长。
在食用菌栽培实践中,单靠药剂防治还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采用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把病虫害控制在露头之前。
1.栽培防治。
要采用先进的栽培措施,进行科学管理,尽量满足食用菌对温度、湿度、营养、空气、光线等的要求。
在有效栽培期内,力争早发、发足、发好菌丝,为早出菇、长大菇打好坚实的基础。
出菇后,调节好温、湿、气,进行以壮菇为中心的管理,达到减轻病虫危害的目的。
2.化学防治。
①搞好环境卫生。
栽培场地要远离仓库、饲料间、鸡棚等病虫传播源。
栽培场所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外,还要用10%浓度的石灰水喷洒于四壁及地面。
接种前一天,关闭门窗,用40%甲醛熏蒸,培养室外墙四周用0.5%敌敌畏溶液喷洒驱虫。
②床架、用具药物消毒。
栽培食用菌的床架、用具都应进行严格的药物消毒。
可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或用3%--4%的石碳酸溶液喷雾消毒。
③培养料消毒。
生料栽培时,加0.3%的多菌灵可抑制霉菌。
堆料场地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0.5%敌敌畏溶液或3%--4%石碳酸溶液等喷洒,防止病虫发生。
④采菇结束后彻底消毒。
食用菌栽培结束后,对菇房和菇床以及其它用具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除药物消毒外,有条件的可用70℃温开水浸洗,以杀死真菌及线虫、螨类等病虫。
食用菌病虫害及其防治
由欧文氏菌引起,会使食用菌子实体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病斑,并逐渐扩大,造成 子实体软腐。
真菌性病害
猝倒病
由真菌引起,常发生在食用菌的幼苗期,可导致幼苗突然倒伏死亡。
霉菌病
由多种霉菌共同引起,会使食用菌的子实体表面出现霉斑,并逐渐扩大,影响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
病毒性病害
• 病毒病:由病毒引起,会使食用菌的子实体出现畸形、 萎缩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死亡。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但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 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04
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 术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经过抗病性选育的菌种, 从源头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科学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进行科学的轮作, 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繁殖。
严格生产管理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保持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减
防治方法与措施
农业防治
选择健康的菌种、使用洁净的 栽培基质、保持栽培场所的卫 生等,可以预防食用菌病害的
发生。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杀菌 剂、杀虫剂等。但需要注意药剂 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食 用菌造成伤害或污染。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 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如使用微 生物肥料、抗菌肽等。这种方法具 有安全、环保等优点。
平菇的病害主要有黄斑病和腐烂病,可采取化学防治 法,如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食用菌虫害及其防治
昆虫类虫害
眼菌蚊
幼虫危害菌丝体和子实体,影响食用菌产 量和质量。
蚤蝇
幼虫危害菌丝体和子实体,造成减产和品 质下降。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学方法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学方法食用菌类栽培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而在这个过程中,病虫害却是制约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势在必行。
综合运用生物学方法,在食用菌类的栽培中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生物防治1. 天敌利用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蚜虫、蛞蝓等。
可以引入益虫如瓢虫、捕蝇草等,通过它们捕食病虫害以达到防治效果。
同时,还可以利用佛手瓜来吸引蛞蝓,通过手动收集或使用陷阱来控制其数量。
2. 微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可以利用一些具有杀虫杀菌能力的微生物进行防治,如白僵菌、绿僵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喷洒或施加在土壤中,与病虫害接触后起到控制的作用。
二、生态调控1. 种植环境调控合理调控种植环境是一种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可以通过调整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利用适当的通风,及时排除湿气,可以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2. 种植结构调控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也是一种重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避免连作和单一种植,有利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三、化学控制虽然我们提倡使用生物学方法来防治病虫害,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适量的运用化学控制手段。
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应该遵循安全、环保、低剂量的原则,尽量减少在食用菌类栽培中使用农药的数量和频率,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利用生物学方法、生态调控和适度的化学控制,是食用菌类栽培中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
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措施,确保防治效果和环境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相信我们能够不断提高防治水平,促进食用菌类栽培产业的健康发展。
食用菌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食用菌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据已报导的食用菌杂菌已达100余种,最常见和危害较严重的杂菌主要有要木霉、链孢霉、毛霉、曲霉、青霉、细菌等20多种。
1 .木霉木霉俗称绿霉。
几乎能为害所有的食用菌,其对食用菌的为害表现为:⑴污染培养料与食用菌争夺营养和空间;⑵分泌霉素杀伤、杀死寄主;⑶木霉菌丝接触到寄主菌丝时将寄主菌丝缠绕切断。
防治方法: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⑴培养室、栽培场所应保持低温,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并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⑵一旦发生木霉为害,要立即通风降湿、菌筒感染初期,可采用2%醛溶液或3%---5%的石碳酸注射,抑制木霉的扩张。
部分感染成熟的菌筒可挖除污染部位,在处理部位上撒施石灰粉或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等,也可用多菌灵,施保功,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治。
如用50%多菌灵1000们拌料可预防木霉的发生,但不宜在猴头、木耳、银耳上使用多菌灵。
2.链孢霉链孢霉俗称红粉病,红面包霉病,为食用菌生产中常见杂菌,可污染所有的食用菌,是一种顽强、速生的气生霉菌,培养料受污染后,还在料面迅速形成橙红色或粉红的霉层。
防治方法:尽量避开闷热,潮湿的夏季高温期进行生产,注意搞好环境卫生。
一旦出现桔红色块状分生孢子团,用湿布或湿纸小心包好拿掉,浸入药液中或深埋,切勿用喷雾器直接对病菌喷药,以免孢子飞散;也可及时滴上适量的甲醛,煤油或柴油,然后用薄膜包扎,可使霉糜烂死亡。
发菌后期受害,可将受害菌袋埋入深30---40厘米透气差的土壤中,经10---20天缺氧处理后,能减轻病害可出菇。
多菌灵、施保功等杀菌剂可控制链孢霉的生长。
3.曲霉与青霉曲霉俗称黄霉、绿霉、黑霉等。
曲霉的种类很多。
黑曲霉的菌落为黑色疏松的果粒状;黄曲霉黄色、黄绿色,最后呈褐绿色;灰绿曲霉初白色后呈灰绿色;青霉,其种类多、菌落呈灰绿色、黄绿色或蓝色粉状霉层。
曲霉、青霉均属常见的杂菌,它们与食用菌争夺营养、水分,并分泌霉素抑制食用菌生产。
防治措施:加强培养室的通风、降低温度,减少空气相对湿度,可减轻危害,局部发生可用5%---10%的石灰水冲洗,其它防治方法可参考木霉防治。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防治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防治技术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经验, 促进防治水平的提高。
THANKS
感谢观看
防治方法
保持菇房通风良好,降低湿度,及时清除病菇,使用石灰水 等消毒剂对菇房进行消毒。
软腐病
症状
感染后,子实体变得柔软、呈水渍状,并伴有恶臭。
防治方法
加强菇房消毒,降低湿度,及时清除病菇,使用硫酸铜等药剂进行防治。
猝倒病
症状
感染后,子实体呈水渍状,迅速倒伏,并伴有白色或浅黄色物质。
防治方法
保持菇房干燥,加强通风,使用石灰水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及时清除病菇。
蛞蝓
防治方法
危害症状
使用化学药剂、放置蛞蝓诱捕器等方法防治, 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虫源。
蛞蝓会啃食食用菌的菌丝体和子实体,造成 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差。
04
防治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 措施
农业防治
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 广的食用菌品种,降低 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培养料消毒
合理轮作
对培养料进行彻底消毒, 杀死病原菌和害虫,减少
病毒病
症状
感染后,子实体出现畸形、变色等现 象,并伴有坏死斑点。
防治方法
加强菇房消毒,降低湿度,及时清除 病菇,使用抗病毒药剂进行防治。
03
食用菌常见虫害及防治方 法
菌蚊
防治方法
使用防虫网、黑光灯诱杀、化学药剂喷洒等措施,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虫源。
危害症状
菌蚊幼虫会啃食食用菌的菌丝体和子实体,造成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差。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简介食用菌是一类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的菌类蔬菜,但它们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会导致食用菌产量下降和质量降低,还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对于食用菌生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用菌病虫害和相应的防治方法。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菌核病菌核病是食用菌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是在菌体上出现黑色孢子盖。
为了防治菌核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管理菌棒,保持菌棒通风、适宜湿度和温度。
- 选择抗菌核病品种进行栽培。
- 定期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干燥病干燥病是由于菌棒内水分丧失不均匀而导致的。
为了防治干燥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菌棒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 定期对菌棒进行喷水,增加湿度。
- 避免菌棒的过度干燥。
霉菌病霉菌病是食用菌产业中一个常见的病害,霉菌病的菌丝体多表现为铁锈色或灰色。
为了防治霉菌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菌棒,发现病害及时处理。
- 增加通风量,减少湿度,防止霉菌滋生。
- 选择抗霉菌病品种进行栽培。
菌核螨菌核螨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菌核被螨蚀、菌柄向上弯曲等。
为了防治菌核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清理垃圾,切断病虫传播途径。
- 积极维护菌棚环境的卫生,避免螨虫的滋生。
- 合理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病虫害防治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之前,应先了解具体的病虫害类型和防治方法,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 防治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安全、环保的药剂或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 维护菌棚的清洁,定期清理杂草和垃圾,防止病虫的滋生和传播。
- 定期巡视和观察食用菌的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处理,避免病害的扩散和恶化。
- 食用菌的种植周期一般较短,要注重细致的管理和随时的监测,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结论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对于保障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食用菌是一种珍贵的食材,其栽培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影响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用菌栽培中的病虫害,并提供一些防治方法。
一、菌核病菌核病是食用菌栽培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
菌核病的症状包括出现黑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蔓延,最终导致菌盖腐烂。
造成这种病害的原因主要是因菌棒的污染。
为了预防和控制菌核病,首先需要进行严格的病菌检疫,确保菌棒的质量。
其次,优化栽培条件,保证环境的通风和湿度控制。
还可以使用一些安全、无污染的防治剂进行喷洒,有效抑制病菌的生长。
二、蛀虫蛀虫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另一大威胁,主要通过蛀食菌丝,导致菌丝的破坏和死亡。
蛀虫的症状包括菌丝出现蛀食痕迹,并逐渐扩大。
蛀虫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环境卫生措施不到位,导致蛀虫的滋生和繁殖。
为了预防和控制蛀虫,首先需要对菌棒、培养基和栽培设施进行消毒,杜绝虫害源的污染。
其次,定期清理和消毒培养环境,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繁殖。
还可以使用一些环保型的杀虫剂喷洒,降低虫害的发生。
三、霉菌病霉菌病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霉菌感染引起。
霉菌病的症状包括出现白色霉斑,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菌体变软腐烂。
霉菌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环境湿度过高,通风不良,以及培养基存放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霉菌病,首先需要保持栽培环境的通风和适度的湿度,避免湿度过高。
此外,要定期清理栽培设施,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还可以使用一些安全、无毒的防霉剂进行喷洒,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
四、蚜虫蚜虫是食用菌栽培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通过蚜虫的吸食导致食用菌的生长受阻。
蚜虫的症状包括菌盖出现凹陷和变形,并且菌柄变细。
蚜虫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环境卫生措施不到位,导致蚜虫的滋生和繁殖。
为了预防和控制蚜虫,首先需要定期清理栽培环境和设施,以减少危害。
其次,可以使用一些环保型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有效抑制蚜虫的繁殖。
还可以引入天敌,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食用菌从培养基的制作、菌种发菌到菇体的的发育和生长,食用菌的生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因此,食用菌的防治应从各个环节入手,处处检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保证菌丝体的正常发菌、安全出菇。
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生态调控:1.木腐菌与草腐菌宜分场所制种和种植:草腐菌类菇种的制种和栽培都需将培养料发酵处理。
在发酵过程中,大量的病原菌、蚊蝇和害虫大量繁殖,而木腐真菌也处于种子生产的萌芽阶段,在相同的环境中,病虫害也交叉感染,容易造成木腐真菌生产中的污染。
例如,跳蚤和苍蝇很容易侵入平菇的发菌袋产卵繁殖,同时在生殖腔中重复入侵很难根除。
只有通过分离立地,分别生产种子,才能保持木腐真菌繁殖地和栽培地的清洁卫生。
2.换茬、轮作、切断病虫害食物来源:对病虫害严重的栽培场,不宜继续种植同一品种食用菌,以防病虫害发生同一次,难以控制。
例如,在春季种植鸡腿菇的菇床上生长爪菌,秋季种植不适合爪菌寄生的菇种,切断其病原体的食物来源,从根本上消除复发的机会。
3.选择抗病虫害强的品种,培育具有高活性、高纯度的菌株:强抗性是菌株的遗传优势,菌株的活性和纯度由供应商的技术和条件决定。
在引进优良菌种时,栽培者应选择适宜于出菇季节温度下生产的菌种,以消除或减少病虫害感染的机会,实现安全发菌和顺利出菇。
4.保持环境清洁干燥:提高菌种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是保持整个菌种生产场地清洁、干燥、无污染的菌袋、无积水、排水通畅、空气和水源清洁。
这样,空气中的杂菌数量就减少了,同时也减少了接种和发芽期间的感染机会。
5.同一菇房同一品种同时播种,同时出菇:同一品种菇房同时栽培,同一品种同时播种,既便于管理,又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在保证正常出菇的条件下,适当降低菇房的湿度,增加通风,有助于控制病原体的生存条件,减少疾病发生的机会。
菇收获后,及时清除残留的蘑菇,切根,清除污染的细菌袋,保持清洁菇房可大大降低疾病和昆虫繁殖的风险。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病害防治和生物安全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病害防治和生物安全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然而,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病害的发生常常给生产者带来困扰。
为了提高食用菌的生产效益,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病害防治和生物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一、病害防治1. 病害的种类和病原菌食用菌栽培中常见的病害包括白腐病、褐腐病、菌核病等。
这些病害的发生往往由于不同的病原菌引起,因此,在防治过程中需要了解病原菌的特点以及其对菌类的伤害程度。
2. 病害的预防措施为了减少病害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预防控制:(1)做好苗种的检疫工作。
在引种新菌种之前,要对苗种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其没有病害菌或虫害。
(2)加强生产管理。
通过合理的灌溉和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以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
(3)合理使用农药。
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以适量喷洒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用药剂的选择和浓度的控制,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4)消毒工作。
在种植过程中,要定期对工具、设备、种植材料等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潜在的病原菌,防止病害扩散。
二、生物安全食用菌在栽培的过程中,需要与环境和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接触。
为了确保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无污染、无公害,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重视生物安全的工作。
1. 食用菌种植基地的选择在选择食用菌种植基地时,要考虑到地理环境、水源质量、土壤质量等因素。
尽量选择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水源清洁的地域作为种植基地,以减少外部环境对食用菌生长的干扰。
2. 控制种植环境的污染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避免大气和水源中的污染物对食用菌的生长带来影响。
合理利用环保措施,如利用生态湿地净化水源,使用无公害的农药等,来控制种植环境的污染。
3. 食用菌的无公害控制为了保证食用菌的品质和安全,需要严格控制无公害标准。
在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施用无公害农药和有机肥料,严守施药和施肥的时间,防止残留物对食用菌的危害。
食用菌病虫害及其防治
在必要时,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 对食用菌和环境造成污染。
03
食用菌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菇蚊菇蝇类
害虫特征
菇蚊菇蝇类是一类具有趋湿、趋腐、喜热的害虫,常常在培 养料中产卵滋生,对食用菌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防治方法
通过控制菇房温度和湿度、使用防虫网等措施来预防菇蚊菇 蝇类害虫的滋生。若发现害虫,可以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杆 菌等来进行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及其防治
2023-11-11
目录
• 食用菌病虫害概述 • 食用菌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 食用菌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 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研究展望
Hale Waihona Puke 01食用菌病虫害概述
病虫害的定义和分类
病虫害的定义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由于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导致食用菌生长发育受到影 响或阻碍,甚至造成产量下降或品质劣化的现象。
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1 2
抗药性的产生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得病 虫害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
抗药性的发展
抗药性的发展速度很快,往往在短时间内就产生 了耐药性,使得原有的防治方法不再有效。
3
抗药性的影响
抗药性的产生使得病虫害防治更加困难,增加了 防治成本,同时也对食用菌的品质和安全性造成 威胁。
病虫害的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食用菌病虫害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 害等;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子实体病害和培养阶段病害。
病虫害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生长发育受阻
病虫害会导致食用菌生长速度 减缓,生物量下降,影响产量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物,在市场需求上逐年增长。
然而,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也面临着病虫害的威胁,这不仅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还可能带来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地防止和控制食用菌病虫害,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总结综合防控技术,旨在提高食用菌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一、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防治手段。
通过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对抗食用菌的病虫害,可以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比如,利用寄生菌对抗食用菌病害的发生,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蔓延。
同时,可以引入天敌昆虫如拟对虫蚜小蜂等,对抗食用菌害虫,达到生物平衡,提高防治效果。
二、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手段。
通过喷洒杀菌剂或杀虫剂,可以迅速有效地杀灭食用菌的病虫害,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
然而,在使用化学防治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的控制和使用的时机,以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和保证食用菌的安全。
三、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是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食用菌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例如,利用高温蒸煮、紫外线辐射等物理手段可以杀灭食用菌的病菌和害虫,达到防治的效果。
这些方法不会产生化学残留物,对环境也相对友好,但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辐射剂量,以避免对食用菌产生负面影响。
四、合理管理技术合理的管理技术是综合防控技术的基础。
包括合理的种植密度、适宜的温湿度、优质的基质等。
通过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食用菌的抵抗力和适应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也要注重病虫害的监测和早期防治,及时采取措施来防止病害扩散。
五、培训与宣传培训与宣传是提高食用菌生产者防控意识,推广综合防控技术的重要方式。
通过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可以让食用菌生产者了解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掌握综合防控技术的要点,提高生产者的防治意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涵盖了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合理管理技术以及培训与宣传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表现的病害发生; ▪ 3.从接种发病的部位又能分离培养到同样
的病原物。
3.杂菌引起的病害及其防控
主要是一些霉菌(青霉、绿霉菌、根霉 菌、木霉菌、红色面包霉)和细菌,它们 可以感染菌袋、菌床或试管培养基,形成 杂菌菌落,有时出现在长势衰退的子实体 上,一方面与食用菌菌丝争夺营养,另一 方面也产生毒素、抗生素或水解酶类物质, 毒杀、抑制或影响食用菌的生长。
全国食用菌病虫害与综合防控培训班讲座
食用菌病害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华中农业大学 边银丙
2010年5月11-14日
主要内容
➢概述 ➢食用菌病害病原的类型 ➢杂菌引起的病害及其防控 ➢食用菌侵染性病害发生规律 食用菌病害的综合防治
1. 概述
▪ 什么是食用菌病害?
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 于环境条件不适宜(CO2浓度过高,水分过多, 高温,培养料不适宜)或受到其它真菌、细菌、 病毒、线虫等生物的侵染或污染,使菌丝体和子 实体不能正常生长与发育,造成菌丝体凋亡和子 实体萎缩、腐烂或凋亡的现象,称之为食用菌病 害。
▪ 病害的类型:
▪ (一)生理性病害
▪
1.环境条件不适宜
▪
2.栽培基质不适宜
▪
3.杂菌污染
▪ (二)侵染性病害
▪
1.真菌病害
▪
2.细菌病害
▪
3.病毒病害▪来自4.线虫病害▪ 全世界食用菌病害 (生理性病害除外)约 有250种,我国约有110种,包括病毒、细 菌、粘菌和真菌四大群(刘波,中国食用 菌)。
在食用菌新产区,由于病菌的危害,可造 成10%~18%的产量损失,而在一些老产 区,则高达50%~65%,严重的甚至造成 绝产。
▪ 四川菇农估计毛木耳疣疤病损失在40%以 上。
2.食用菌病害病原的类型
▪ 2.1非生物性病原
▪ 2.2.生物性病原
2.1非生物性病原类型
有害化学物质(松脂、磷矿粉) 农药(甲醛、杀菌剂等) CO2浓度(通风不畅) 光线(光线过暗或过强) 温度( 偏高或偏低)
▪ 4.pH值不适宜导致多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缓慢
▪ 5.低温致软柄型平菇出现冻害
▪ 6.杀菌剂导致黑木耳、毛木耳菌丝死亡
平菇光杆畸形
木耳流耳
2.2 生物性病原
⑴ 寄生性病原物: 主要是一些病毒和细菌, 它们侵染食用菌菌丝或子 实体,引起萎缩、凋亡、 腐烂。
病毒
真菌
显微镜下根霉菌丝体
柯赫氏法则---病原物鉴定
二氧化碳浓度影响金针菇子实体形态
平菇生理型畸形,主要由于出菇期温度、湿度、CO2浓度等 条件不适宜,影响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而致畸。
杏鲍菇畸形(四川什邡地震灾区板房)
▪ 非生物性病原:不适宜的温度、湿度、水 分、光照、空气或pH值。如:
▪ 1. CO2浓度过高抑制金针菇菌盖生长 ▪ 2.CO2浓度过高,导致灵芝、猴头菇、平菇畸形 ▪ 3.水分过多和高温、虫害伤口引起黑木耳流耳
平菇菌袋分别被木霉和链孢霉侵染
木霉污染
链孢霉污染
▪ 链孢霉,初期菌丝浅白色,菌丝生长速度 极快,前期易在袋内产生浅黄色积水,并 在袋口或塑料袋破裂处形成白色块状原基, 成熟后变为桔红色粉状孢子。
杂菌污染控制的关键技术
▪ (1 )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 (2)培养料彻底灭菌 ▪ (3)培养料配方合理,酸碱度、水分适宜,不
(1) 接触期
▪ 接触前—病原菌受到寄主分泌物及周围环 境的影响
▪ 接触—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后,并不马上侵 入寄主,而是经过一系列的识别活动(包 括物理和化学的识别)
(2) 侵入期
侵入方式
▪ 主动侵入:主要是线虫以及部分真菌 ▪ 被动侵入:细菌,病毒及部分真菌
侵入途径
▪ 直接侵入 ▪ 自然孔口侵入 ▪ 伤口侵入
金针菇斑点病,又称细 菌性褐斑病,子实体染 病后,轻者菇盖上产生 芝麻、绿豆大小的褐色 斑点,病斑边缘不整齐。 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发 展连成一片包括整个菌 柄,使菌柄全部变褐色, 质软、不能直立、有粘 液,最后变黑褐色以至 腐烂。
退菌症状
退菌
腐烂病症状
菇床上的石膏霉病
萎蔫病症状
4.2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 接触期 侵入期 潜伏期 发病期
▪ 发病期是病原物大量繁殖、扩大危害的时 期。此时,寄主控制病原物的能力有限。
4.3 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
▪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是指病害从前一
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
发病的过程。食用菌的病害循环如下:
含杀菌剂、针叶树锯木屑和劣质辅料 ▪ (4)菌袋质量符合要求 ▪ (5)环境消毒彻底,清洁卫生良好 ▪ (6)生产场所无菌区与有菌区隔离
4.食用菌侵染性病害及其防控
▪ 4.1 侵染性病害的症状类型 ▪ 斑点 ▪ 萎蔫 ▪ 腐烂 ▪ 退菌
▪ 褐斑病,又称干泡病、 黑斑病等。早期发病 时,使原基畸形发展; 侵染幼菇时,可使菌 柄出现褐色条纹,菌 盖上布有褐色斑点, 病菇向一侧生长。切 开病菇观察,其组织 内部呈黄褐色、干燥、 松散,但菇体不腐烂、 无臭味。
毛霉污染
曲霉感染
曲霉菌
青霉菌
鸡腿蘑未出菇即被炭角菌侵染
菇床上 长出鬼伞
毛霉菌污染
曲霉感染
菇床被青霉菌感染
▪ 青霉污染,培养初期孢子萌发,长出白色 菌丝体,形成小的绒状菌落。二三天后从 菌落中心开始产生绿色或黄绿色的分生孢 子,菌落中心为绿色,外圈为白色。凡青 霉菌污染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受到抑制。
木霉菌污染
木霉能侵染所有食用菌的 菌丝和子实体,污染培养料 后,刚开始菌丝呈白色,纤 细、浓密、絮状,在一周内 即可达到生理成熟,生出深 绿色的霉层。
危害较轻的会出现局部的 斑点,严重的会导致整批菌 种报废或培养料毁坏。
青霉菌污染
长出黄色面包 霉分生孢子的 菌种瓶和菌袋
菌种感染细菌
麦粒菌种感染细菌
破袋后引发根霉侵入
(3)潜伏期
▪ 指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 明显症状的时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繁 殖和蔓延的时期。也是寄主抵抗病原物生 长、繁殖与蔓延的过程。
▪ 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害类型、温度、寄主特 性、病原物的致病性等有关。
(4)发病期
▪ 发病期即从出现症状到寄主生长期结束的 时期,甚至是寄主死亡为止的一段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