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病例讨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病例讨论)

双肘关节疼痛,无明显红肿,但有双手肿胀、晨僵;伴
发热,体温最高为38℃,无寒战、盗汗,无肌痛、肌
无力、胸闷、四肢麻木等症状。曾于当地医院查肌酸
激酶(CK)236U/L,血沉(ESR)28mm/h,抗核抗体
(ANA)(+)1:140,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
0(ASO)、类风湿因子(RF)、抗ENA均阴性,肌电图大
• 1.明确诊断 选药不仅要针对适应证还要排除禁忌证。 2.根据药理学特点选药 尽量少用所谓的“撒网疗 法”,即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物合用以防漏诊或误诊,这样不仅 浪费而且容易发生相互作用。
3.了解并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 用药必须个体化, 不能单纯公式化。
4.对病人始终负责 开出医嘱、处方仅是治疗的开始, 必需严密观察病情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治疗 药物。要认真分析每一病例的成功及失败的关键因 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使用药技 术更趋合理化。
• 二氧化碳分压(paCO2)4.23kPa(31.73mmHg),氧 饱和度(SaO2)0.944。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x 线胸片提示左肺野大片斑片状阴影,右肺中下野斑片 状阴影并小结节阴影,心影呈烧瓶状,双侧肋隔角变 钝。复查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右肺多发结节,纵 隔多个淋巴结融合成块,心包积液。超声心动图 (UCG):中一大量心包积液,主要集中于左室面,内 可见絮状物,脏层心包可见絮状沉积物。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临床病例讨论)
地点:门诊五楼电教室

患者男,21岁。因皮疹6个月,左拇趾皮肤破溃
伴间断发热3个月于2005一12一28入院。患者6个月前
无诱因突然出现双肘部伸侧、双手掌指关节(MCP)及
近端指间关节(PIP)伸侧、双眼内眦旁皮肤鲜红色红斑,

23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分析

23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分析

23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分析目的:了解江门市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流行情况和临床特点。

方法:以2005-2013年经过痰培养和鉴定而诊断的23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NTM检出率逐渐升高,近年达10.6%。

药敏试验分析显示,NTM对多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很高。

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率达97.8%和92.4%。

对莫西沙星、克拉霉素及利福布汀耐药性较低,分别为44.6%、29.3%和29.3%。

咳嗽咳痰及咯血是最常见的症状,女性和老年患者多见,超过半数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易误诊为肺结核。

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分枝杆菌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性。

克拉霉素和利福布汀是比较有效的治疗药物。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是指结核杆菌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所有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是指人类感染NTM所引起相关组织或脏器的病变。

全球的流行疫情逐渐升高,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3]。

NTM属条件致病菌,不同人群的易感性有差异。

虽然该菌的毒性弱,致病力不高,临床症状不严重,部分患者也不需要积极治疗,但与肺结核很难区分,在不了解该细菌感染特点的情况下,常会导致误诊肺结核或耐药反复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利,也同时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和药物不良反应。

为了了解江门市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状况,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给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参考数据,笔者针对2005-2013年确诊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2013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从2676例不同患者痰抗酸杆菌培养阳性菌株中鉴定23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例为本次研究对象。

1.2 实验方法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比例法。

1.2.1 菌液的制备用无菌接种环刮取新鲜菌落放入含有1~2滴10%吐温-80水溶液的磨菌瓶中,旋紧瓶盖,在涡旋振荡器上振荡10~20 s,静置5 min后加入约2 mL灭菌生理盐水,用无菌吸管吸取中上部的菌液约1 mL转移到另外无菌试管中与标准麦氏比浊管比浊,逐渐滴加灭菌生理盐水直至菌液浊度与标准麦氏比浊管一致,即得1 mg/mL的菌液。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诊断与处理课件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诊断与处理课件
,治疗时间较长,需要耐心治疗。
病例二: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总结词
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是一种罕见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其症状与皮肤病相似,但治疗方法不同。
详细描述
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通常表现为皮肤结节、溃疡、瘘管等症状,有时伴有疼痛、瘙痒等不适。其诊 断需要取皮肤组织进行微生物学检测。治疗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需要使用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抗 菌药物,如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同时需要进行手术清创和换药等处理。
确诊标准
通过实验室诊断方法,如培养、涂片镜检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检测到非结核 分枝杆菌为阳性结果,可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鉴别诊断
01
与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需要与肺炎链球菌肺炎、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肺炎支
原体肺炎等常见肺部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
02 03
与肺结核的鉴别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与肺结核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病情较轻,病程较长,治 疗效果较差。
分类
常见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有鸟分枝 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分 枝杆菌等。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主要通 过呼吸道传播,患者和带 菌者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尘埃等传播, 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部 位传播。
易感人群
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 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 易感染。
临床表现
症状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诊 断与处理课件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概述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断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治疗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art
01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一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炎病例讨论

一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炎病例讨论
1.09-1.20
1.09-1.20 1.20-2.20
1.20-2.20
1.20-2.20 1.20-2.10
用药目的
抗感染
解痉化痰Βιβλιοθήκη 化痰 抗感染抗感染
抗感染 抗感染
11
day25:(02.02)
症状:患者轻微咳嗽,咳少许白色粘痰,无活动后气促不适,无发热,无胸痛,无胸闷,未见咯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 腹泻,无恶心、呕吐,一般情况可。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左肺呼吸音低,左肺闻及少许湿罗音,心、腹部查体同前,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 2023-02-02: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计划:患者当前诊断明确,为龟分枝杆菌合并卡氏肺孢子菌感染,患者目前病情稳定,继续当前治疗方案,足疗程后可予 以出院。
2
病例摘要
既往史
• 高血压病病史15年,血压最高156/100mmHg,长期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po qd降 血压治疗,血压控制可;
•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过敏史 个人史 婚育史 家族史
➢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 否认吸烟、饮酒史。 ➢ 已婚,配偶健康状况良好。 ➢ 否认家族传染病史。
12
day31:(02.08)
症状:患者无明显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不明显,无发热,无胸痛,无胸闷,未见咯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恶 心、呕吐,一般情况可。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左肺呼吸音低,左肺未闻及罗音,心、腹部查体同前,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 2023-02-06:复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4
(*HR*)42umol/L。
入院诊断
1.左肺细菌性肺炎伴肺脓肿形成 2.高血压 1级 很高危组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诊断与处理详细讲解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诊断与处理详细讲解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处理详细讲解非结核分枝杆菌病(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简称NTM),是由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类感染性疾病。

与结核病不同,NTM病往往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发生。

NTM病病程相对较长,症状多样,通常不会自愈。

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将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详细讲解NTM病的诊断与处理。

一、诊断NTM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病史调查、临床表现分析、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1. 病史调查:患者的个人病史对于NTM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以及可能的风险因素,例如是否有免疫功能低下等。

2. 临床表现分析:NTM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乏力、发热等。

这些症状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长期咳嗽伴有咳痰的患者。

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表现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NTM病的进一步检查。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确定NTM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痰液培养、DNA检测、中和试验等。

其中痰液培养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培养痰液样本中的分枝杆菌来确定是否感染NTM。

此外,DNA检测和中和试验也可以用来确认NTM病的诊断。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NTM病的诊断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X线胸片、胸部CT等。

NTM病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肺部或其他器官的结节、空洞、磨玻璃样阴影等。

医生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二、处理NTM病的处理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具体处理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NTM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常用的抗生素有环丙沙星、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酮等。

治疗方案应根据病原菌的类型、感染部位、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患者的肝肾功能等因素来确定。

药物治疗一般需要长期进行,通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治疗和护理。

方法分析11例NTM肺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护理经验,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白粘痰,咯血患者以痰中带血为主,治疗以药敏和临床经验及用药史选择药物,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加强心理护理、用药观察和指导,给予健康教育。

结果 7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11例患者出院后均能定期复查。

结论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可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为其顺利治疗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286-02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痰涂片与肺结核相似,病程初期常被误诊误治,又因其对常用抗结核药物呈原始耐药,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程长、临床治愈率低、病情易反复,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现将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例NTM住院患者治疗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患者均以肺结核入院,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在42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岁;临床表现:咳嗽、咳少量白粘痰6例,痰中带血3例,发热2例;CT显示:单侧及双侧肺部条索状、斑片状、点状小结节影8例,空洞3例;痰涂片均为(2+),经痰培养菌种鉴定+药敏试验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

1.2 治疗本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结核治疗,痰培养结果出来后,根据药敏试验和临床经验及用药史,分别选择异烟肼、利福平、阿米卡星、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吡嗪酰胺等不同的治疗方案,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18月—24月以上。

2 护理2.1 心理护理患者多因误诊误治,少则数月,多则数年,且对抗结核药物呈原始耐药,临床上根据敏感药物和临床经验治疗,疗程长、疗效不肯定,费用贵,药物不良反应多,病情易反复等,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甚至悲观绝望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和心理状况,关心同情患者,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认真回答患者和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告知负性情绪影响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进而影响治疗效果[1],并告知随着科学的发展,疾病是可控可治的,帮助患者接受现实,及早从焦虑、悲观绝望中解脱出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的症状,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治疗【专业知识】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的症状,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治疗【专业知识】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的症状,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非结核性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系指分枝杆菌属中,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人型、牛型、非洲型和田鼠型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由NTM引起的疾病称为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disease caused by NTM)。

近年来由于检出率逐渐增多,相应的对其引起的各种疾病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中大多数为腐物寄生菌,毒力低,属于条件致病菌。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的症状可有肺内、肺外之分,肺外感染可涉及皮肤、骨骼和淋巴结等。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NTM以前曾命名为副结核杆菌、假性结核菌、无名分枝杆菌、未分类分枝杆菌、野种分枝杆菌、机会性分枝杆菌、非典型抗酸杆菌等。

NTM迄今已发现有100多种,其中37种已见致病病例的报道。

根据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将NTM分为快速生长型和缓慢生长型两大类,其中经国际细菌命名委员会审定的42种。

NTM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尘埃、流水和生牛奶中。

显微镜下NTM形态与结核杆菌相似,抗酸染色呈红色,但在培养、生化特性与结核杆菌不同。

可根据NTM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与光线对其产生色素的影响,Runyon分类法则将其分为以下四个群:Ⅰ群为光产色菌(photochromogen),有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猿分枝杆菌及亚洲分枝杆菌等,其中前两种为致病菌。

Ⅱ群为暗产色菌(scotochromogen),有瘰疬分枝杆菌、苏加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蟾蜍分枝杆菌。

Ⅲ群为不产色菌(achromatic mycobaterium) ,有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avium complex,MAIC)、胞内分枝杆菌、溃疡分枝杆菌、玛尔摩分枝杆菌、嗜血分枝杆菌(M.hemophilum)、土地分枝杆菌。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分析》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分析》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综合评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依据。

一、引言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受损。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艾滋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复杂,治疗难度大。

因此,了解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情况,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某三甲医院近五年内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2. 数据收集通过查阅患者病历、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相关信息。

3. 统计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生存情况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生存分析。

三、结果1. 临床特征(1)年龄与性别: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平均年龄较高。

(2)临床表现: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盗汗、体重减轻等表现。

(3)实验室检查:患者血常规、血沉等指标常异常,肺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病变。

(4)合并症:部分患者合并有其他机会性感染,如细菌性肺炎、真菌感染等。

2. 治疗与预后(1)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抗HIV药物、抗非结核分枝杆菌药物等。

(2)生存分析:通过生存分析发现,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等。

其中,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生存时间相对较长。

四、讨论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复杂,治疗难度大。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的综合评估,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症状有哪些?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症状有哪些?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症状有哪些?常见症状:消瘦、咳嗽、咳痰、乏力、胸痛、低热、高热、畏寒、咯血、体重减轻、疲乏NTM主要侵袭肺部。

不同菌种的好发部位不尽相同,临床表现亦异。

1.NTM肺病主要菌种为鸟胞内复合体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蟾蜍分枝杆菌;以中老年男性多见。

临床表现类似非结核病,咯血甚常见,患者常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或其他慢性肺部疾病。

胸片显示炎性病灶及单发和多发薄壁空洞,纤维硬结灶、球形病灶及胸膜渗出相对少见。

病变多累及肺上叶尖段或前段。

2.NTM淋巴结炎主要菌种有鸟胞内复合体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以颈部淋巴结最常见,亦可累及耳部、腹股沟、腋下淋巴结。

多为单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有瘘管形成。

3.NTM皮肤软组织病主要菌种有海分枝杆菌、偶然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溃疡分枝杆菌。

局部脓肿多由偶然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引起。

海分枝杆菌可引起游泳池肉芽肿和类孢子丝菌病。

溃疡分枝杆菌可引起Bairnsdale溃疡。

堪萨斯、苏加、嗜血分枝杆菌可引起皮肤散播性和多中心结节病灶。

4.NTM骨病堪萨斯和鸟胞内复合体分枝杆菌可引起滑膜、滑囊、腱鞘、关节、手深部和腰椎病变和骨髓炎;土地分枝杆菌可引起滑膜炎和骨髓炎;次要分枝杆菌可致化脓性关节炎,而偶然分枝杆菌和龟分枝杆菌常致牙齿感染。

5.散播性NTM病主要菌种为鸟胞内复合体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和嗜血分枝杆菌;多见于AIDS和其他原因的严重免疫抑制患者。

临床表现为散播性骨病、肝病、心内膜炎、心包炎和脑膜炎等。

6.其他NTM病如鸟胞内复合体分枝杆菌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偶然分枝杆菌因为眼部、人工瓣膜和手术部位感染;脓肿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鸟胞内复合体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所致中耳炎;偶然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和龟分枝杆菌导致相关性感染亦有报道。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诊断与处理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诊断与处理

Taq I酶切的电泳结果(一)
M为DNA marker。第1列为脓肿分枝杆菌标准 株,其余为脓肿分枝杆菌临床株
Taq I酶切的电泳结果(二)
注:M为DNA marker。1、2列为经生化法鉴定为龟分枝杆菌 的临床株,3、4列为龟分枝杆菌标准株,第5列为脓肿分枝 杆菌标准株
PCR-DNA测序
PCR扩增细菌DNA的某个特异片段,直接测 定DNA碱基序列,分析分支杆菌种间序列 差异,可达到分支杆菌菌种鉴定的目的
56岁女性,反复咳嗽咳黄痰10年。2001年在我 院痰培养鉴定为偶然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治指南
美国胸科协 会1997年
英国胸科协 会1999年
我国中华医学会结 核病学分会2000年
诊断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同时具备以下两项条件者可诊断为非结核分 枝杆菌感染: (1)非结核分枝杆菌皮试阳性。 (2)缺乏组织、器官受到非结核分枝杆菌侵犯 的依据。
Ⅲ群——不产色菌,如鸟分枝杆菌复合

群(M.avium complex,MAC)、溃疡

分枝杆菌
Ⅳ群——快生长菌,如偶然分枝杆菌、龟 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
对于临床医生价值有限
➢微生物学家的分类方法
➢分枝杆菌微生物学方面的发展,包括 快速培养技术、DNA探针、高效液体色 谱分析方法
➢同一Runyon分类法下的分枝杆菌可以 导致完全不同的临床疾病
治疗进展1
· 疏水衍生物:利福布丁(Rifabutin,RFB) 等
· 破坏细胞壁:如乙胺丁醇(EMB) · 克服细胞壁通过障碍:如将抗结核药物加
入脂质体 · 多种机制不同的药物联用:如EMB、链霉
素(SM)、利福平(RFP)、环丙沙星 (CIP)等联用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分子生物学检查 选用NTM 的16S-23 SrDNA 基因间隔区序列 (IGS)的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 作NTM 菌种鉴定,比形态学、生物化学常规方法鉴定更准确、 快速与简便。
3 工程项目管理规划
2.NTM 病可疑者 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为NTM 病可 疑者,须进行NTM 检查:①经近规抗结核治疗无效 的结核患者或标本涂片抗酸染色仍阳性者。②标本涂 片抗酸杆菌阳性而临床表现与结核病不符者。③标本 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但菌落状态、生长情况与结核杆 菌复合群不同者。④显微镜检查有异常的分枝杆菌。 ⑤初治结核患者首次分离的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耐 药。⑥有免疫缺陷症、白血病、肿瘤而长期应用免疫 抑制剂、糖尿病等已排除结核病的肺部感染。⑦医源 性或非医源性软组织损伤、手术后伤口长期不愈找不 到原因者。
2011年9月5日再次症状加重住我院,双下 肺斑片状影增多
3 工程项目管理规划
2012年4月29日再次症状加重住我院左舌叶 、右中叶支扩周围炎症渗出影增多
3 工程项目管理规划
每次住院均予静滴抗感染,纤支镜吸痰、肺泡灌洗,以及 止血等治疗。曾使用过“头孢吡肟、阿莫西林舒巴坦、 依替米星、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头孢甲肟、比阿培南、 舒普深、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异帕米星”等抗菌素。于 我院住院期间均未培养出致病菌。
2012年7月19日进一步纤支镜检查治疗:左主支气 管、左肺舌叶及下叶各段支气管明显充血水肿,部分 粘膜肥厚,见大量淡黄色脓性分泌物,右肺支气管粘 膜充血水肿较左肺轻,无粘膜肥厚,右下叶外侧段及 中叶,可见较多淡黄色脓性分泌物,予取分泌物培养 。在左肺下叶灌洗,灌洗液送涂片找抗酸杆菌、结核 菌培养+药敏+菌型鉴定、结核抗体、结核DNA。在 右肺下叶外侧段行毛刷涂片找抗酸杆菌。分别在右肺 下叶外侧段及左肺下叶后段夹取组织块各一块,送病 理。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误诊讨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误诊讨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误诊讨论林爱清;杨效光;刘国利;李淑艳;刘世政【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 and its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methods. Methods One misdiagnosed case of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elevant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Results 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for 4 d of physical lung shadow. The patient had been diagnosed as having lung space-occupying lesions ( with /without lung cancer) by pulmo-nary CT in another hospital. She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to confirm diagnosis. Chest enhanced CT also showed lung space-occupying lesions ( with/without lung cancer) , and lung puncture was performed. Lung biopsy results were interstitial pneumonia, and the patient underwent Levofloxacin and Cephalosporin treatment. After 10 d of treatment, the third lung CT showed an enlargement of lesion. Meanwhile, sputum culture was positive for 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gene chip detection, suggested that it was NTM.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as having NTM lung disease, and under-went Rifabutin, Ethambutol and Azithromycin treatment. After 3 weeks of treatment, the forth lung CT showed that lung le-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aborted, and then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She was stable condition during follow-up for three months. Conclusion When normal clinical anti-infection therapy is inefficient and the imaging findings show that manylesion forms exist during the same period, including small patchy shadows, cavities, consolidation and bronchiectasis, the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 is suggested, and sputum culture and strain identification should be under-taken as soon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reduce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rates.%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肺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临床交流】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综合分析报告

【临床交流】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综合分析报告

【临床交流】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综合分析报告作者:黄津 -内科-主治医师来源:爱爱医医学网版权归作者与爱爱医共同所有1、病案介绍(1)基本信息入院前5年出现咳嗽、咳痰,痰多呈黄脓痰,可伴发热,曾多次就诊外院查胸部CT考虑“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5年来反复因咳嗽、咳痰加重在外院住院治疗。

每年约1-2次,予以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疗可改善。

入院前2天出现咳嗽加重,咳黄脓痰,无发热、咯血,伴气促、胸闷,咳嗽剧烈及活动后加重,无端坐呼吸、下肢浮肿,门诊拟“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收住入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2级”病史2年。

规律服用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2型糖尿病病史5年,空腹血糖控制6.1-7.8 mmol/L,餐后血糖达7.5-13mmol/L,口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治疗期间血糖控制正常。

动脉粥样硬化病史5年,定期复查,未特殊治疗。

否认伤寒、病毒性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病史。

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均无特殊。

(2)入院查体T:36.3℃ BP:120/66mmHg P:70次/分R:28次/分,神志清楚,皮肤及巩膜无黄染,睑结膜无苍白,口唇无发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未闻及干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心率7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3次/分,。

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未引出。

(3)辅助检查(2019.05.15)胸部CT报告:双肺气肿、支气管扩张伴感染,余双肺少许纤维性病灶血常规:WBC 11.82*109/L,N 9.08*109/L,N% 76.7%。

炎症指标:CRP 56.1mg/L。

PCT 0.05。

血沉123 mm/h。

生化检查:白蛋白31.8g/L,血糖、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凝血四项正常。

尿粪常规正常。

肿瘤标志物:CA199 260.37IU/ml,CA125 111.3U/ml,细胞角蛋白 4.68 ng/ml,AFP、CEA、NSE大致正常。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肺感染病及肺结核未确诊一例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肺感染病及肺结核未确诊一例

皮 坏 死松 解 症 的 发 病机 制 和 治疗 . 中 国 中 西 医 结 合 皮 肤 性 病 学
杂 志, 2 0 1 1 , 1 0 ( 6 ) : 4 0 1 — 4 0 3 .
7 8
李铁 男, 孙 晓杰 , 王 珍. 血浆 置 换疗 法 在重 症皮 肤 病 治疗 方面 的 应
过 敏药物 或结构类似 药物 ,采取安全 的给药途径 。及 时发现 药物不 良反应 的早期 症状 ,如 突然 出现 不 明原 因的瘙痒 、红斑 、发热 等 ,第 一时 间停用 一切可疑 致 敏 药物 ,密 切观察病情 变化 ,并对 已出现 的症状做 妥 善 处理 。除上述常 规治疗外 ,有报道称 丙种球 蛋 白联 合 甲强龙治 疗重症 药疹可 有效 缩短 治愈 时间 ] ,因环
( 本文编 辑:孙荣华) 吴 亮,田地 ,张莉 ,等. 小儿氨 酚黄那敏颗 粒致成. . z , . S t e v e n — J o h n s o n 综合 征一例 [ J / c D ] . 中华 实验和 - 临床 感染病杂
志 : 电子 版 , 2 O 1 3 , 7( 4): 6 0 3 - 6 0 4 .
用. 实用 皮肤 病学 杂志 , 2 0 1 1 , 4 ( 1 ) : 2 . 4 . 李铁 男, 孙晓杰 , 陈晴 , 等. 血浆 置换 疗法 治疗 重症 大疱 性皮 肤病 及 药疹 4 7 f  ̄ 疗效 观察 . 中华皮 肤科 杂志 , 2 0 1 2 , 4 3 ( 8 ) : 5 6 5 . 5 6 7
医 生应 予 以 重 视 。
治 疗方 面 :① 停 用所 有 可疑 致 敏 药物 ,补 液 、
正常出院 。 临床 在用药前应仔细询 问药敏史 ,避 免使用 已知

浅谈非结核分枝杆菌

浅谈非结核分枝杆菌

浅谈非结核分枝杆菌(NTM)陈星宇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临床病理科摘要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在临床上普遍认为是伺机性感染的细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盛行而凸显现其重要性。

根据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发现AIDS病患在结核病盛行地区感染NTM 的比率较在非结核病盛行地区来得低。

一些文献推测原因可能是分布情况、重视程度及诊断技术差异有关。

临床检验室可以藉由优良的检体采集、培养技术及分子生物技术提高NTM的检出率。

临床上可以采取不同于结核病之治疗模式进行治疗。

在台湾,NTM感染症亦随着AIDS病患的增多而受到重视,如何可以快速诊断及治疗NTM在未来将会是医学检验上一个重要课题。

非结核分枝杆菌之简介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至今已有130余种(species)被发现,根据定义为只要是分枝杆菌而非结核杆菌(M. tuberculosis complex)及痲疯杆菌(M. leprosy)则被归类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

非结核分枝杆菌大部分是属于环境菌,可以在土壤、灰尘、饮水及植物被分离到[1, 2]。

人们或是动物可能会藉由接触带有病菌之环境而造成感染,亦有可能经由人们接触受感染的人类或是动物造成传递感染[3, 4]。

根据生长速度可以将这些NTM约略分为两群,分别为快速生长菌群(rapid grower)及缓慢生长菌群(slow grower)[5]。

快速生长菌群代表该菌可以在七天内在固态培养基生长成可见菌落群,而缓慢生长菌群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有办法长成可见菌落。

一般而言,这两群分枝杆菌了生长速度有所差异外,其感染位置亦有所不同[6-8]。

缓慢生长菌群最常造成肺脏及淋巴节之感染,而快速生长菌群一般造成表皮、骨头及关节之感染[5, 8, 9]。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17例临床分析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17例临床分析
3;4)&$#%&4 <46'%&(=' D&;1;<?=GM>G@<'1'@;<NG;MEHG0'MHG;M:G1M;1%UH&J1&0'0&NU;M'G1M0 V'M> 1&13 MEFGH@E<&E0 :?@&F;@MGH'; %LDX&%'0G;0G';1% M&':UH&WGM>G @&J1'M'&1 &N LDX %'0G;0G/ >'&"*/) S
结果
(/基 本 状 况!(6 例 LDX 病 患 者 中'包 括 男 ((例'女- 例2年龄范围为 2B"4B 岁'其中'(5" 5B岁者B 例'5-"B, 岁者 ( 例'-) 岁者 (( 例1 ((例为 LDX 肺病'+ 例 为 LDX 皮 肤 软 组 织 病' (例为 LDX 淋巴结病'(例为 LDX 肝脓肿'(例为 LDX 颅内感染1
例2
利奈唑胺d阿奇霉素d阿米卡星
例+
克拉霉素d莫西沙星
例5
克拉霉素d阿米卡星
例B
克拉霉素d利福平d乙胺丁醇d左氧氟沙星
例-
克拉霉素d阿米卡星d异烟肼
例6
利奈唑胺d阿米卡星d亚胺培南
例4
克拉霉素d莫西沙星
例,
克拉霉素d左氧氟沙星d利福平d乙胺丁醇
例()
克拉霉素d乙胺丁醇d利福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口腔多发白斑、溃疡,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咽部充血。 心、肺、腹查体无异常。腹股沟区可触及包块,约 5cm×10cm,质韧,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晰、无波动 感、压痛明显。左拇趾趾跖关节处皮肤破溃,创面干燥, 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伤口周围无明显红肿。
• 人院后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凝血功能大致正常。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118U/L(正常值5~40U/L)、γ-谷 氨酰转移酶(γ-GGT)l31U/L(正常值10一50U/L)、天冬氨酸 转氨酶(AST)76 u/L(正常值5~37 U/L);第1小时末 ESR7lmm; C-反应蛋白(CRP)12mg/L(正常值0-8.0mg/L); 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均正常;蛋白电泳:白蛋白 (ALB)48.7%(参考值57.45%~71.73%)、α 1球蛋白5.4%(参 考值1.76%~4.48%)、α 2球蛋白15.5%(参考值4.04% ~8.28%);ANA、抗-dsDNA、抗
双腕、双肘关节疼痛,无明显红肿,但有双手肿胀、
晨僵;伴发热,体温最高为38℃,无寒战、盗汗,无肌
痛、肌无力、胸闷、四肢麻木等症状。曾于当地医院
查肌酸激酶(CK)236U/L,血沉(ESR)28mm/h,抗核
抗体(ANA)(+)1:140,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
抗0(ASO)、类风湿因子(RF)、抗ENA均阴性,肌电图
• ENA、抗Jo-1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均阴性。PPD皮试(一), 肥达一外斐反应(一)。
• 病毒指标:包括ToRCH、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CMVPP65)、EB病毒等均(一)。肿瘤血清学筛查指标,包括 CA125、CA153、CA199、CA242、甲胎蛋白(AFP)等 均(一)。多次血培养均阴性。T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 计数显著减少,T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减低(CD4+细胞计 数:199/mm3,),CD8+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且存在异常 激活。X线胸片:双肺多发斑点索条影,陈旧性结核可能。 胸部高分辨CT:双肺多发斑片索条影,纵隔内未见肿大淋 巴结影。腹盆腔CT:肝右叶后段低密度影,考虑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临床病例讨论)
地点:门诊五楼电教室

患者男,21发热3个月于2005一12一28入院。患者6个月
前无诱因突然出现双肘部伸侧、双手掌指关节(MCP)
及近端指间关节(PIP)伸侧、双眼内眦旁皮肤鲜红色红
斑,伴瘙痒,其他部位无皮疹;同时出现双膝、双躁、
• 二氧化碳分压(paCO2)4.23kPa(31.73mmHg), 氧饱和度(SaO2)0.944。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 x线胸片提示左肺野大片斑片状阴影,右肺中下野斑 片状阴影并小结节阴影,心影呈烧瓶状,双侧肋隔角 变钝。复查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右肺多发结节, 纵隔多个淋巴结融合成块,心包积液。超声心动图 (UCG):中一大量心包积液,主要集中于左室面,内可 见絮状物,脏层心包可见絮状沉积物。
大致正常,右中指MCP伸侧皮疹皮肤活检提示“表皮
角化过度,未见毛囊角质栓及基底细胞液化,真皮血
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考虑“结缔组织病、皮肌
炎”,给予甲泼尼龙40mg/d,用药2周及环磷酰胺
(CTX)、甲氨蝶呤 (MTX)(具体用法不详)治疗,症状缓
解,
• 激素逐渐减量至泼尼松10mg/d。3个月前大量运动后左足拇 趾起泡,皮肤变紫、结痴脱落、溃烂。2个月前发现左大腿 根部包块,伴压痛。1个月前患者到上海就诊,旅途受凉后 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40℃,左大腿根处疼痛加重,查 血白细胞(WBC)正常,骨穿提示感染骨髓象,3次高热时血 培养均为阴性,双髋关节CT未见明显异常,考虑感染,先后 使用头孢呱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等治 疗,体温可降至正常,左大腿根部疼痛减轻、包块缩小,患 者出院。出院后受凉再次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39℃,左 大腿根部包块明显增大,疼痛剧烈,不能行走,B超提示左 侧腹股沟无回声包块伴淋巴结肿大。予阿奇霉素、美罗培南 抗感染,体温不能控制。期间因外院考虑不能除外皮肌炎活 动,一直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最小用量泼尼松45m/d)。 患者发病时X线胸片可见左肺中野片状模糊影,此后复查为 纤维索条影,1个月后胸部高分辨CT示双下肺轻微肺间质改 变。人院查体:T39℃,面部、背部可见密集痤疮,双肘伸侧、 双手MCP及PIP伸侧可见Gottron征。
• 2006 -01 -27左腹股沟包块活检病理回报:皮肤及皮 下组织有多灶性坏死伴肉芽肿形成,抗酸染色(+), 阿尔辛蓝一过碘酸雪夫(AB一PAS)染色(+),符合结 核。
• 不典型血管瘤可能,肝右叶钙斑,脾大。腹股沟B超:多 发淋巴结肿大,左腹股沟区管状无回声区(3.1cm0.8cm), 考虑淋巴管囊肿。口腔白斑拭子涂片未见真菌菌丝及孢 子。两次足部破溃分泌物培养:白色念珠菌。
• 检查期间患者仍有发热,热型不规则,体温高峰不 规律,波动在37.8~39.2℃之间,发热时有畏寒, 无寒战,伴左腹股沟区疼痛加重。因患者口腔有白 斑,足部破溃培养出白色念珠菌,给予氟康唑治疗, 但体温无明显下降趋势。
• 2006 -01 -20行左腹股沟包块活检,分别送匀浆涂 片,抗酸染色,细菌、真菌、结核、奴卡菌培养。 同时,患者仍高热、咳嗽、咳白色黏痰,并出现明 显胸闷、气短并逐渐加重。X线胸片:两肺多发斑片 索条影,考虑感染可能性大。21 日血培养结果为 沙门菌。23 日腹股沟包块组织匀浆涂片:偶见革兰 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组织匀浆 培养.: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恶臭假单胞菌。 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替考拉宁 治疗,3d后无任何效果,并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 吸、吞咽困难。查体:颈部有多发肿大淋巴结,直径 1~2cm,质软,边界欠清,轻度触痛,双肺散在 干、湿啰音。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 (PaO2)8.23kPa(61.73mmH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