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图文稿

合集下载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心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提高人们的自我意识和行为控制水平,培养积极适应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小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群体,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日常生活及学习水平直接相关,特别是在性格、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方面,小学阶段的影响深远。

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首先,小学生心理健康是未来成长和成功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儿童人生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他们的性格、态度、价值观、行为模式等会逐渐形成。

同时,小学生也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其身心发展、生理变化都需要得到全面的关注和指导。

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在家庭和学校的环境下,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很薄弱,情感经验不够丰富,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遭遇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沟通不畅等问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解放,找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再者,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家庭和学校都有积极作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样可以有效促进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自我调节和应对能力。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提高家长和教师的意识,教育家长和教师更多地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共同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是多方面的,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弱,情感经验不足,心理负担较重。

眼下,不少小学生要面临家庭教育、学业压力、同学关系和社会现实等诸多压力和挑战,甚至出现了一些心理障碍。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选择我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先进标兵单位复评检查的中小学校,学校分别是高职中10所,初中9所,小学7所,共26所。

其中1所高中,市区学校11所,农村学校15所。

每所调查学校随机抽取师生6名作为访谈被试,被试来源与分配情况是小学4~6年级,每个年级师生各2名;初、高中每个年级师生各2名。

师生各156名,男女比例为1∶1。

1.2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编制了《侨乡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建设、师资队伍、教学、咨询、宣传与普及与教研等。

其中机构建设包括功能室与相关制度建设;教学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与总结、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团体辅导等;宣传与普及包括讲座、板报、校园广播栏目及社团活动等;咨询包括功能室开放、专兼职教师值班状况和咨询记录;教研包括学生心理测试与档案建立、课题研究和教育论文发表等。

问卷经过相关专家评定、修改后,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信度,能真实反映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状况。

访谈法,制定了师生对心理咨询辅导行为和态度的访谈提纲,随机抽取所检查学校部分师生,在指定地点进行访谈。

1.3调查实施与数据处理:正式调查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的工作人员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先进单位复评检查中进行,研究人员对被检查学校根据实际状况认真填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问卷,然后由研究人员在检查中核对和评定,保证所采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最后统一收回调查问卷。

抽样访谈是根据事先拟好访谈提纲进行面对面的交谈,研究人员作好信息收集记录。

调查研究分3组,时间2d,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6份,抽样师生共156名。

对所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侨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状况:所抽样的26所中小学中,100%都建立了组织领导,58%建立了功能场室机构,42%有专业和开展教学工作,50%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服务,81%开展宣传及普及工作,58%组织开展教研工作,31%总体工作开展较好。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领域。

在学校教育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进而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是人们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于小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更为重大。

这是因为小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期,他们的身心特点正在形成、巩固和定型,这时期所接受的心理教育对于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具体地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生身心发展初步成型,心理健康对于身体健康、学业进步、社交发展等方面的影响都极其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提高自信心,以达到身心健康、学业成就的目的。

2.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很多挑战和压力,需要有很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具体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自信、自尊、自律、积极、乐观等,以帮助他们有效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3.促进学生的社交发展。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社交关系开始产生改变的关键时期。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认识并尊重他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充分利用社交资源,认识更多的朋友,从而拓宽个人发展的空间。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被列入教育课程的内容。

现状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认识不足、意识淡薄。

很多学生及其家长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重要性不够重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缺乏客观的、科学的了解。

2.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

已经有很多学校开始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往往由一些非心理专业教师授课。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人才竞争的时代。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品德修养对学生的发展尤为关键。

本文主要从对学生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整合工作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重要性分析(一)有利于形成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思想观念与心理发展还不十分成熟。

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将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整合有一定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必将通过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并且如果小学生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通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工作,能够使教师明白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也不会因为一些小问题而把违纪行为当成是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能使教师更好地教育学生。

(二)有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一般都采用知识传输型教育模式。

这种简单的教育方法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

因此,作为教师可以将心理教育引入到德育教育工作中来,可以采用宣泄法、疏导法等方法,改变以往简单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工作。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以朋友的身份与角色为学生疏导心理上的问题,才能够使学生放下心里的包袱,主动接受教师的德育教育。

二、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现状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重要举措(一)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在实践上的整合(二)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加以整合(三)通过与家长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二者的整合学生的成长活动离不开家庭与学校这两个载体。

因此,将二者整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应该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掌握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如父母之间是否和谐,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态度如何等。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几次主题班会,对学生的心理与德育教育方面请家长谈谈自己的看法;还可以举行亲子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教师更加了解父母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与家长一起对学生的心理与品德进行教育与指导[3]。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干预策略研究》论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干预策略研究》论文

国开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干预策略研究目录引言 (2)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定义与分类 (2)1. 情绪障碍: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等。

(3)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方法 (3)三、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 (4)1. 焦虑 (4)2. 抑郁 (5)3. 自卑 (5)四、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策略 (6)1. 焦虑的干预策略 (6)2. 抑郁的干预策略 (6)3. 自卑的干预策略 (7)五、综合干预策略 (8)1. 心理健康教育 (8)2. 家校合作 (8)3. 环境优化 (9)4. 早期筛查和干预 (9)六、结论 (10)七、展望 (10)参考文献 (11)引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小学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日益增多,导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因此,识别和干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和自卑等,并提出有效的识别方法和干预措施,以期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定义与分类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达到和谐统一,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积极的情绪体验。

在儿童阶段,心理健康的界定应考虑其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全面评估其身心健康状况。

按照症状表现,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情绪障碍: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等。

2. 行为问题:包括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多动症等。

3. 学习困难: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

4. 适应不良:对新环境或新任务适应能力差,难以融入集体生活等。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方法识别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早期干预的关键。

有效的识别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分析了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还介绍了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研究表明,通过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对于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重点探讨该问题。

目的和意义: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小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教育,可以让小学生学会正确应对各种压力和挫折,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促进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发展。

方法和策略:在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

比如,可以开展针对小学生的情绪管理培训,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同时,可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开展合作学习和团队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和座谈会等形式,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挑战和解决方案:尽管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由于学校资源有限,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有限,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支持。

结论: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的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增强抗挫折能力,并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发展。

然而,为了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资源支持,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

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篇一《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探讨》【摘要】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心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因而,教师要能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心理教学方法,要能够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所以,教师要能够及时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前言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而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和阻碍。

因此,教师要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知识,从而能够在培育学生的心理健康过程中,将自身的所拥有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

一、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社会对小学生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时代的变革,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良的风气,而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的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就会使小学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与此同时,在当下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家长和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大量的功课作业,使得小学生承受巨大的压力,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同学,很难接受这些复杂繁琐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其自身无法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教师没有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许多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是一样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只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育,这使得教师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从而无法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这样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而言,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作用,小学生也不能通过教师对其的教育,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其他方面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使小学生在心理压抑许多事情。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素材。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需求,唤醒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发展他们的个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而变得感知敏锐,想像丰富,思维活跃,从而达到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也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

在小学各学科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心理教育的内容和素材,而且学习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教育的情境。

我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挖掘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收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英雄的文章。

我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环境,抓住描写英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句,然后引导学生向英雄学习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勇敢坚定、机智敏锐等心理品质。

二、动员家长参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的教养以及自身的心理素质对孩子会有直接且长期的影响,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

家校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经常到学生家里家访,或邀请家长到学校进行校访。

通过与家长的交谈了解小学生在家的真实表现,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让家长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导他们对孩子心理问题的观察了解和及时进行引导干预,帮助他们掌握更多辅导孩子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教师与家长通过面对面且有针对性的探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巩固和促进了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例如,有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胆子特别小,不敢与同伴交往,不愿参加活动,有时甚至上课想小便时都不敢说。

我分析了孩子内向的原因,并指导家长平时多带孩子出去游玩,有意识地接触邻居家的小伙伴,带孩子上集市,鼓励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校园,我极为关注这个孩子,多为他提供参加活动的机会,找性格外向的孩子与他亲近。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本模板】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本模板】

心育之中的“工匠精神”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落在个人层面,就是认真精神和敬业精神。

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在我们的心育中,也要有这种精神,才能达达到预定的目标.一、气氛和谐,方法灵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要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以表扬鼓励为主, 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 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 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

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

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

二、树立榜样,陶冶性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

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点亮我的“逆光时刻”,小学生挫折教育辅导课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点亮我的“逆光时刻”,小学生挫折教育辅导课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点亮我的〃逆光时刻〃,小学生挫折教育辅导课活动背景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挫折已有了初步接触,如学习困难、交友困难、家庭变故等,拥有了基本的应对经验、方法,但常常因为缺乏转换思维容易陷入“危机”,给自己带来实质性伤害。

本课以“逆光时刻”命名,通过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接纳挫折,打破“挫折只会带来痛苦”的消极认知,构建“挫折也精彩”的积极认知,学会使用“31策略”转变想法,提高心理韧性,走向幸福生活。

活动目标1.认知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遇到挫折产生消极情绪是正常的,要学会接纳面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帮助学生初步掌握“31策略”应对方法,尝试用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正确应对挫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挫折也精彩”的积极情感态度,体验生命巨大、向上的能量,增强心理韧性,提高意志力水平。

活动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接纳挫折,学会运用“31策略”来应对挫折;帮助学生体验生命巨大、向上的能量,增强心理韧性,提高意志力水平。

活动方法游戏体验法,小组讨论法,探索练习法,案例分析法。

活动准备教学PPT、盲盒及卡片、《蒲公英》视频、求助信、故事音频、“31策略”心理探索单、水彩笔。

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猜猜他是谁师:欢迎大家来到心理课堂,先请大家玩一个小游戏,想玩吗?生:(齐声、激动)想!师:请大家根据人物线索,猜猜他是谁?人物1线索:出生于“吃不饱饭”的年代;试验田一夜之间变成一片狼藉;用一粒种子让人们远离饥饿。

生:袁隆平!人物2线索:成绩优异,赴外国学习;遭构陷进监狱;艰难回国,终成“两弹一星”。

生:钱学森!人物3线索:出生在农村,交不起学费;生活拮据,连续一个星期吃咸菜;驾驭神州十二,实现人生逆袭。

生:聂海胜!人物4线索:因患肺结核被迫休学2年;因工作繁忙,与家人聚少离多;为提取青蒿素经历了千百次失败。

生:屠呦呦!师:大家太棒了,猜得又快又准!再考考你们,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点?(出示4人图片)生1:他们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优秀3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优秀3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优秀3篇)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篇一面对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日益增加的学业压力,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适应校园环境,在保证自身健康成长的前提下,提高学习成绩。

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虽然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远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分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解决措施,成为当前小学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1现阶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对从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际教学经验有着严格要求。

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

例如,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仅要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取得相关的教学资格证书,而且必须具备3-5年及以上的教学经验;从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更是需要取得本专业的博士学位以及参加一年的专业培训。

而我国虽然也开办了各种形式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但是其辅导和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往往很难学习到可借鉴的教学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心理辅导教师往往只具备理论教学知识,在实际开展心理健康问题辅导时,也就不能给学生提出实质性的帮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得不到明显体现。

1.2学校重视不足,教学形式化严重:部分学校的管理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以实际行动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

首先,在任职教师的安排上,多由兼职教师担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例如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师、校医等。

这些教职工虽然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知识,也就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不仅起不到正向的帮助,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次,形式化严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贯彻落实。

部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大搞“面子工程”。

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而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的概念、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和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该问题。

首先,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状态良好,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社会关系,并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心理功能。

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状态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特点:包括好奇心强、情感丰富、意志薄弱等。

这些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针对性地进行。

最后,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减少学校欺凌、冲突等问题的发生;三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提高教育质量。

因此,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和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服务。

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可以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更好的贡献。

小学心理健康论文

小学心理健康论文

小学心理健康论文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清醒地懂得: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像和情感的,是集生活、学习、审美等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人。

他们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无数事实说明,不能只关心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培养。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是为学生成年后适应社会做好铺垫。

有许多犯错乃至犯罪的青少年,都有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研究说明,个体心理状态受制于整体,个体水平受制于整体水平。

因此,每个教育者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

教师应把生命和心血融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和学生人生道路的每一个阶段,使之富于生机,充满活力,不断优化学生个性发展所需要的整体心理环境。

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何入手呢?我们首先应究其"病因"。

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首先,我们得从学校谈起。

或许有人会问,在现实生活中谁最累,最辛苦?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回答是否定的,那究竟是谁呢?对,是学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众所周知,他们的童年生活被书本填满,被特长课程填满,他们很少有玩的时间。

号称对农民子女、矿工子女、残疾子女等弱势群体最为公平的"应试"教育驱赶学生马不停蹄地向前跑。

从心理学角度,压力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

无论哪类性质的事件,都要求人们去改变现状,以便应对事件带来的新情况,要求人们付出努力,去应对生存环境所发生的变化。

这种应对,就叫“适应”。

过大的压力会把学生“压扁”。

在孩子犯了错误后,有的老师方法不当,当着其他人的面严厉指责,甚至破口辱骂……于是造成了他们害怕考试,害怕老师,害怕家长,害怕学校,在压力、恐惧下,有的孩子变得焦虑、烦躁、紧张、暴怒、嫉妒、猜疑……产生逆反心理,自尊心特别"强",不肯接受大人提出的任何意见,并学会了应付教师,应付家长的"欺骗术",为一点芝麻小事而愤怒,生活失去了色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厌学的情绪弥漫在青少年之间,有的变得自卑,不与同学接触,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参考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参考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参考范文篇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就当前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它主要包括认知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内容。

一认知与学习心理一般而言认知与学习心理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学习环节和方法、思维方法、社会认知。

研究表明,加强这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可以使小学生按学习规律去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用脑卫生,注意劳逸结合,消除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从而更好地掌握注意记忆、观察、思维规律,学会学习。

二心理品质一般而言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自信、兴趣、动机、能力、性格、气质、情绪、意志、战胜挫折等。

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从而学会做人。

因为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情意结构,而内化的程度将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

因此,心理品质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重头戏。

三人际关系一般而言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善待他人,正确处理与同学、家长、教师与集体的关系。

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可使小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和谐、安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概要:小学阶段是低年级儿童生长发育的初期,在此阶段,生理发育较快,心理方面也随之变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中之重的课程,只有教师科学地实施,能够制定合理的计划,从小抓起,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更要注意学校与家庭之间相互配合和良性互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成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之才。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改善其状态,必须让学生看到自身“长处”和“短处”,进行具体形象的对比、讨论,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夸赞自己,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自己是很能干的,尝到一定的甜头,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信心,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那么,教师作为少年儿童的教育者和引导者对此应该有意识,有方法地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还处在人生的起始阶段,生理和心理的各个方面都极不稳定,不够成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

因此,低年级教师应该从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有意识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学生,满足低年级儿童的合理需求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看,低年级儿童年龄小,较幼稚,活泼好动,辨别是非的能力尚未健全,尤其在感知过程中无法有意识地调整和控制,不善于对事物的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无意识和情绪化等。

为此,需要有的放矢地教育学生,更要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困难,从中也能建立师生之间爱的桥梁,一旦得到学生喜欢,老师的教育就容易被接受,就像追星族一样,一呼百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问题也就更容易得到解决。

否则,学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现在小学生中还存在一些不良行为,绝大多数都与其合理需求得不到适当的满足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关注细节成就完美——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体会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关键字:小学、心理健康、学校、教师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

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新时代人才是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也是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和有效接受完整教育的良好基础。

作为学生主要生活环境之一的学校及引领学生成长的教师,应该首当其冲去为他们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值得我们去探讨。

首先,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

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校园主环境建设。

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

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

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

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

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

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其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

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

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1、教师要尊重学生。

“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2、教师不可有私心。

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

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

3、教师要讲诚信。

“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

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4、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

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5、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

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总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事实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最后,我引用美国斯塔顿所着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

文献参考:《小学生健康教育》斯塔顿美国通过暗示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人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其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现象。

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经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于结果的内容。

老师可以利用心理暗示的作用来解决或让学生自行解决心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改变某些学生无聊无趣终日烦恼,进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或自囿于幻想世界以自慰的情结。

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拖延行为和自卑心理,它们都可以利用心理暗示的作用来解决。

1.拖延行为一些学生在面临一项必须完成的活动时,不能立刻、持久投入,而是从事与之无关的活动。

许多学生主观上想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智力不差,学习方法也能说得滔滔不绝,,可成绩就是上不去;;还有许多学生经常真诚地说我要怎样怎样努力,可就是不见行动,其实他们都是拖延行为的牺牲者。

几乎所有拖延者都有不着边际的幻想,由于对活动有过高的焦虑水平,产生消极情绪将外部困难夸大,而意志力又相对薄弱,不足以克服困难所以产生拖延行为。

有拖延行为的学生,为了掩饰自己对将要面对的事物的“恐惧”,而对其设置了一项项的先决条件,这样他就可以把注意力从解决实质性问题转移到一些次要问题上,从而实现对实质性问题的拖延。

这种拖延实际上是贻误了解决实质性问题的时机。

拖延行为在学生身上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习惯,其实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心理现象,它与情绪状态、意志力、幻想、情感等都有着联系。

它应引起教育者足够的重视,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来解决学生的拖延行为。

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拖延行为的本质是自欺欺人,而且有时候这种行为非常的隐蔽,几乎没有人怀疑自己在欺骗自己。

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拖延行为的存在极其危害,知道要成功就要当机立断行动。

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暗示,纵有千万条理由叫你,心中也要默念“且慢,还要首先做……”教育人类社会所有的成功者,毫无例外的都是那些最能将我发动起来,最节省时间,从而为自己工作或生活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帮助学生戒断拖延行为,有助于培养学生当机立断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对增强学生未来的竞争力,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向学生介绍理智、转移、幽默、宣泄、升华、自控等调控情绪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为学生创设产生积极情绪的情境,如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班级气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尤其要关心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他们往往面临的压力更大,因为他们在学习中经常体验到的是失败,很少有成就感,使他们对学习活动产生畏难情绪,不自觉地就发生拖延行为。

应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主角”的感觉,能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例如课堂提问中一句肯定的评价,表彰时对其进步的肯定,都能从心理上暗示他们“我能行、我很棒,”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减少拖延行为的发生。

还要帮助学生制定严密的学习计划,督促学生以顽强的意志执行计划,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增强学习和工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在引导学生制定的计划中,应紧密结合学生自身情况,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可从短期计划入手,按时间和任务制定双向计划,并每天检查完成情况。

每天能顺利地完成计划可以随时地体会到成就感,并对以后的活动有暗示作用,从而逐渐地减少拖延行为。

2.自卑心理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

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

它也是一种消极的暗示。

自卑行为常见能力自卑和相貌自卑。

能力自卑的同学否定自己的能力,总是认为自己技不如别人,遇到事情唯唯诺诺,怕作不好,没有十足把握就不做。

长相自卑的人总认为自己某个地方长得不好看,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相貌“横挑鼻子竖挑眼”,为某个部位不好看而觉得无“脸”见人,为此,心中总升起一阵阵的惆怅……。

教师怎样才能是学生从自卑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呢要对自卑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到这一切都是青春期所特有的“体态意识”的烦恼,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我。

另外通过心理暗示帮助学生充分找到和发扬自己的优点,将自卑的压力变为发挥优势的动力,从自卑中超越。

提高自信勇气。

提醒他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在各种活动中进行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我很有魅力,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

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变自卑为自信。

鼓励学生积极与人交往,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

要有意识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学习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