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这儿真美》优秀教案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
2024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这儿真美》教案
![2024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这儿真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16c4c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04.png)
2024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这儿真美》。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语言表达、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掌握本课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 学会观察和描绘身边的美景,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学会观察和描绘美景。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运用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写作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与理解(10分钟)①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哪些美景?②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③ 分组讨论: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描绘美景?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①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② 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 实践情景引入(15分钟)① 教师展示一组校园内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② 学生尝试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写作技巧,描述图片中的美景。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分析其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描绘美景。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写一篇描绘身边美景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这儿真美》2. 生字词:描写美景的词语、写作技巧3. 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本节课学到的词语和写作技巧,写一篇描绘身边美景的短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生字词和写作技巧?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大自然,尝试用不同的写作技巧描绘美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精选图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美景图片,涵盖不同季节、时间和场景,以丰富学生的观察视野。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6 这儿真美》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6 这儿真美》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35f83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1.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6这儿真美》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这儿真美》的大意,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学生能够通过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模仿和创作等方式,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模仿,加深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教学难点:通过《这儿真美》的文本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一)教学内容1. 课文理解通过让学生跟读、感受、理解课文《这儿真美》,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课文创作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创作,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表达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保护。
(二)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10分钟)老师在课前让学生看过课文,让他们先花10分钟时间独立思考,口头说出自己对《这儿真美》这篇课文的感受。
2. 课文理解(20分钟)让学生跟读完整篇课文,理解全文大意。
老师可以在朗读过程中发问,引导学生思考。
3. 课文分析(20分钟)分析课文的文学特色和语言艺术,让学生深入理解《这儿真美》中所表达的思想,掌握作者运用语言手法进行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4. 课文创作(30分钟)在分析完课文的语言特点和描写方法后,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文本的组合和创作。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和自然景色的基础上,构思适当的描述,表达自己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保护。
5. 朗读分享(2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朗读自己创作的文本,并进行点评,让学生对于语言的表达方式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与理解。
6. 课后反思(10分钟)教师总结课程内容与重难点,让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文本的创作等方面。
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主要通过学生的朗读和创作表现评估。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2db2b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2.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丽景色的感受。
培养学生运用部首和词语进行创作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感。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选取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相关课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丽景色的感受。
难点: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2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回顾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相关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3 写作指导教师示范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美丽的景色,让学生模仿并展开想象。
3.4 学生习作学生根据观察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认为最美的景色。
3.5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
第四章: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周围的美丽景色,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总结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5.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美丽景色和原因。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家长来课堂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悟。
6.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他们亲自去观察和体验美丽的自然景色。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写作比赛或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七章:教学评价7.1 学生习作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细致的评价,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观察力和想象力等方面。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59ac30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4.png)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周围的美,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达思想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观察与描述: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如校园、公园等,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 写作指导:教授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美用文字表达出来,包括词汇的选择、句子的构造等。
3. 作品分享与评价:学生完成写作后,进行课堂分享,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环境的能力,以及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子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自然环境的美,用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描述。
2. 学具:写作纸张、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自然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观察与描述: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公园进行实地观察,并指导他们用语言描述。
3. 写作指导:回到教室后,教师教授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美用文字表达出来。
4. 写作实践: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分享与评价:学生完成写作后,进行课堂分享,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 习作《这儿真美》- 1. 观察与描述- 2. 写作指导- 3. 作品分享与评价作业设计-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所观察到的美,并表达你的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观察到学生在观察和描述环境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写作表达方面仍需加强。
我将在下一次教学中,更注重对学生写作表达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周围的美,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写作指导”,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将观察到的美有效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5879d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a.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
该习作位于教材第五章“多彩景物”中,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描绘一个美丽场所,通过丰富词汇、生动比喻和形象描绘,使学生学会如何表达对美景赞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生动形象语言描绘美景。
2.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美景赞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习作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美景特点。
2.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习作《这儿真美》,讲解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美景,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绘。
4. 学生展示与评价(15分钟)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这儿真美》习作指导2. 内容: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美景赞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家乡”为题,运用所学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写一篇习作。
2. 答案示例:我家乡位于一片美丽山水之间,这儿真美!春天,满山遍野桃花如粉色云霞;夏天,碧绿稻田像一块块翡翠;秋天,金黄果实挂满枝头,宛如一颗颗宝石;冬天,白雪皑皑,仿佛进入一个银色世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学会如何描绘美景,提高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美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描绘不同季节美景,提高写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771f0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d.png)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写景的基本要素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感知山水、人物等自然环境的美。
3.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选择适当的语言表现自己对自然环境的感受。
教材分析这个习作的教材来源于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的第八课,主要通过语文课文中的描写,让学生感知自然环境的美。
在这个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非常优美的描写,比如:“这儿真美,像一幅画。
”等等。
这样的描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同时也为学生创作自己的习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漂亮的风景图片,让学生形成对美的欣赏,同时让学生明白写景的重要性。
可以准备一些班级相关的风景图片,并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言语与图画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体验自然景观的美。
2. 了解写景的基本要素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找出图片中写景的要素,如:水、山、云、花、鸟等。
然后教师对这些元素进行讲解和解释,让学生明白这些元素的具体含义和表达方式。
3. 学习语文教材的课文教师将第一单元的第八课语文教材“这儿真美”板书在黑板上。
通过课文中的描写,让学生感知自然环境的美,了解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风景的美妙之处。
4. 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创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里边或者自然风景区进行一些观察、感受、体验,根据这些体验来撰写自己的习作,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将自己的体验、感悟写下来。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两篇优秀的习作进行欣赏,让学生加深对写作技巧的认识和理解。
5. 分享并评价作品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逐一进行分享,同时请同学们在分享过程中给予鼓励和评价,让学生注意改进自己的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鼓励学生继续下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对每个风景要素进行简单的概括与描述。
2.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自然环境的美,并能够用简洁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这儿真美》作文课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这儿真美》作文课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045351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0.png)
《这儿真美》作文课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在作文中合理安排段落结构。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与表达。
二、教学重点学会通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颜色、形状、声音等特点进行描写。
掌握写作的基本结构(开头、主体、结尾)。
三、教学难点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景物描写,让读者“看到”或“感受到”景物的美。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PT)、美丽景色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准备:回忆自己看到过的美丽景色。
五、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导入1. 情境导入:展示几张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如山川、花园、公园等),问学生:“看到这些美景,你们有什么感觉?”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你见过的美丽景色写出来。
”板书课题《这儿真美》。
二、初步感知1. 观察与讨论:提问:你们去过哪些地方觉得特别美?请描述一下。
讨论:让几位同学分享他们印象深刻的美丽景色,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描述中的关键词(如颜色、声音、气味等)。
2. 教师总结:美丽的景色总是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色彩丰富、形状独特、声音动听等。
我们写作文时要抓住这些特点来描写。
三、讲解写作技巧1.写作要点:颜色:描述景物时要注意它的颜色。
如:“树叶是翠绿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形状:写景物的形状和外观。
如:“山峰像一个个巨大的馒头,连绵起伏。
”声音:描述听到的声音。
如:“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歌,清脆悦耳。
”气味:如果可能,描述闻到的气味。
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2.例文展示:教师展示一篇简短的范文《公园的美景》。
【例文】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小区旁边的公园,走进公园的那一刻,我不禁感叹:“这儿真美!”公园里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仿佛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11cf5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a.png)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发挥想象,写一篇描绘身边美景的作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重点:观察自然景物,发挥想象,完成作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作文本、笔、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美景的向往。
2. 新课导入: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描绘自然景物的文章,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和描绘景物的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美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 例题讲解:以课文《这儿真美》为例,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景物进行描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6.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结合观察到的景物,展开想象,完成一篇描绘身边美景的作文。
7. 互评互改: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1. 大《这儿真美》习作指导2. 副观察自然景物,描绘身边美景3. 主要内容:a. 观察方法:看、听、闻、触、想b. 描绘手法:比喻、拟人c. 写作要点:发挥想象,表达感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美景”为主题,写一篇描绘身边美景的作文。
2. 答案示例:例文:我眼中的美景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美丽的黄山。
这里的风景如画,让我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洒在山间,云雾缭绕。
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山间的松树挺拔苍翠,如同一位位英勇的战士守护着这片土地。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dea27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02.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某个地方的美好感受。
(2)培养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的习惯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某个地方的美好感受。
2. 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 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部首查字法:引导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美丽的图片、音乐和文字。
2. 字典:为学生提供部首查字法的工具。
3. 练习纸:用于学生练习写作。
4. 课时安排:共40分钟。
【导入】1. 展示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新课导入】1. 讲解部首查字法的方法和步骤。
2. 引导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学习生字词。
【课堂讲解】1. 讲解如何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某个地方的美好感受。
2. 示例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练习与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大家共同点评、学习。
【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布置作业】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写一篇习作,题目为《这儿真美》。
2. 要求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习作:这儿真美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这儿真美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3910a8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5.png)
教案:习作——这儿真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发现身边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2. 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把身边的美景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3. 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突出重点,初步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
4.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观察身边的美景,发现美的元素。
2. 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把身边的美景写具体。
3. 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突出重点,初步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
4. 修改作文,提高作文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美景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2. 教学难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突出重点,初步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身边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美景,发现美的元素。
3. 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把身边的美景写具体。
4. 写作: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突出重点,初步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
5. 修改:引导学生互相修改作文,提高作文水平。
六、板书设计1. 这儿真美2. 描写景物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突出重点、运用修辞手法3. 修改作文的方法:检查语法、用词、句子结构、表达是否清晰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附近的美景,写一篇短文。
2. 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互相修改,提出修改意见。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修改作文过程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教学过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导入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4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aa178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b.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4篇)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篇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指导这儿真美》语文教案习作指导这儿真美写作思路:1.审阅题目: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景物,如花香四溢的花园、硕果累累的果园,辽阔无垠的田野,波光粼粼的小河让我们心驰神往,让我们流连忘返。
请同学们从这些美景中选择一处介绍给大家吧!2.选定内容:例如选取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这个内容。
也可以选取一些你认为你想写的地方的美景。
3.表达方式:这儿真美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所以在选定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这个内容时,选择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并在描写的基础上适当的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4.表现手法:(1)抓住特点,大胆想象,景中有物,物有生情;(2)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表现手法。
(3)采取首尾呼应的手法。
5.结构顺序:本文按季节顺序叙述。
文章开头说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的很美,然后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花园四季的特点,最后针对开头总结花园的美。
下水文: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①我们学校操场后面有一个小花园,这个小花园可真美!春天来了,②沉睡了很久的小花园睁开了朦胧的睡眼,花儿的枝条抽出嫩绿的芽儿。
迎春花不愧为报春的使者,一朵朵黄色的小花在枝头绽放,③像一只只黄色的小哨子,吹来了春天,为校园增添了无限生机。
夏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小花园里葱葱茏茏。
④月季花开了。
红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
成群结队的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嘤嘤地呼朋唤友般唱着歌。
我们在花园边赏花,边玩耍,真是其乐无穷啊!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但小花园里依然充满了花香。
园丁爷爷培育的各种菊花竞相开放。
大的像彩球,小的像精致的灯笼。
我们从这些盛开的菊花中看到了生命的坚韧。
冬天,小花园也安静下来了。
花儿都被皑皑的大雪盖住了,准备在来年绽放得更加美丽。
我爱我们学校操场后面的小花园,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美丽。
①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对小花园的赞美之情。
②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小花园当作人来写,表现了对花园的喜爱和期许。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优质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b4db4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7.png)
“喳喳,喳喳……”是谁在说话?哦,是麻雀一家。麻雀爸爸捉到了一只蚯蚓,小麻雀们也纷纷学着捉,没想到,麻雀哥哥和麻雀弟弟还为此抢了起来,真是有趣的一家人哪!
师生互动,完成思维导图。
2.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自己想写的美景。(出示课件16)
教师引入:你想写哪处美景?你为什么会认为这里最美?请你借助“我认为……最美,因为……来说一说吧!
(1)学习小伙伴想要写的美景。(出示课件17、18)
学习小伙伴1:我认为校园的花坛最美,因为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每个季节都有花开,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预设:
(1)围绕“公园的花太美了”,描述了迎春花、郁金香、玉兰花的美,叙述有条理。
(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生动形象。
教师过渡:我们继续看一下片段二,边读边思考片段中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片段二:(出示课件28)
小巷的地面是水泥道,对于我这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这条小巷还是挺宽敞的。人们很少来这里,因此这里显得格外安静。围墙那头的木棉花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让这条小悲都浸在了花香里。我喜欢在这里散步,那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思维能力: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审美创造:乐于与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课前解析】
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身边的美景,话题和要求与本单元课文联系紧密。
教材第一部分,首先以“花园、果园,田野、小河”等常见地点唤醒学生对周围美景的记忆,激起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美景的愿望,也为“写什么”开拓了思路,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接着激发学生用文字记录美景的动机,明确交代了本次习作的任务。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affc6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b.png)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习作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将以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中的《这儿真美》为教材,通过学生观察、感受、思考,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中的意义和情感,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这儿真美》的意境和情感,并理解作品中渗透的爱国主题。
2.能够运用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结合仿写、联想等手法,写出生动、形象的习作。
3.能够通过老师点评和同伴交流,使自己的习作不断改进,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意义和情感。
2.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通过仿写、联想等手法,写出生动、形象的习作。
3.培养学生通过老师点评和同伴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习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仿写本文的同时体会到作品中渗透的爱国主题,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热身活动通过诗歌、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
例如,播放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或建筑景观短片,或是播放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对“美”的感受更加深刻。
(二)导入新课1.引出《这儿真美》这篇作品,让学生猜测出作品的标题和内容,并带领学生浏览作品,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
2.学生合作阅读《这儿真美》,感受作品中的意境和情感,思考作品中渗透的爱国主题。
并让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感和想法。
(三)学习仿写1.选择作品中的某一段文字,例如:“河上桥头,松柏成荫,车轮在木板上呀嘞呀嘞回旋……”,让学生感受这一段文字所描述的画面,从中感受诗意和意境。
2.引导学生逐步仿写上述的段落,注意选词搭配、修辞手法等技巧。
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历,结合想象力,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四)写作交流1.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分组,相互讨论与点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老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与不足,并给予改进意见。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c8f85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c.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这儿真美》,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分析课文的表达方式,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运用语言进行创造性表达,关注周围环境,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这儿真美》的相关资料。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学生作文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去过的美丽地方,谈论对那些地方的印象和感受。
2. 学习课文:阅读课文《这儿真美》,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分析课文的表达方式,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曾经去过的美丽地方,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验。
4. 个人写作: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写作方法,结合自己的讨论和分享,写一篇关于美丽地方的习作。
5.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总结。
6. 作业布置:让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习作,作为作业提交。
7. 课程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表达对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表达。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关于美丽地方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这儿真美》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描述美丽景色。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小组讨论中提到的美丽地方,回顾对那些地方的感受和体验。
2. 课文解析:深入解析课文《这儿真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了对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37ff6f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d.png)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这儿真美》【教学内容】:《这儿真美》【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提供的视觉信息,并能正确表达。
2.通过阅读文字,了解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3.在朗读中寻找感染之处,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重点难点】:1.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文章中的部分词语,如“戈壁滩”、“贴着泥土的脚印”,因而需要特别加以讲解。
2.学生在阅读完全不同的信息视觉资料时,可能会在记述和表达当中出现问题。
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在看图片之后,对其进行描述并理解年内丰富的自然景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①通过问与答形式,导入本调研的话题。
T:在夏天的时候,我们经常去游泳,羲东。
可是现在外面很冷,我们去游泳的地方不能再游泳了。
那么现在有什么可以欣赏的景色呢?S:雪景、枫叶、秋天、山川等。
②在导入之后,以问题为导向。
T: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周围有哪些好看的景色呢?S:可以去公园绿地、山上看风景、去河边玩等。
二、讲授阅读①找出下列生字和短语。
“戈壁滩”、“贴着泥土的脚印”。
②介绍作者生活中的环境。
作者曾经到过多地旅游,经过多少千里冰封,留下过很多风景图。
三、图片阅读①我们用图片来看作者到过多少不同的地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片。
图1:这幅图画上有一片原野,绿油油一片;有大大小小很多的花儿,甚至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清香;可以看到一个砖房子和一个小小的树林。
图2:在这张图画里,你可以看见漫长而曲折的羊脂白色的雪路和厚如毛毯的厚雪,有也有一些山石和树林。
山顶在清晨的灯光下显得尤其美丽。
图3:这张图画展示了一片荒漠,空无一物的茫茫大地。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巨大的沙丘,像一条条睡觉的巨龙,还可以看到连绵不绝的沙丘,它们看起来好像山丘一样巨大。
②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每幅图的感受。
四、独立阅读①请学生读故事。
②学生每人让读一段,重新回答文章的五个问题,并确定读得最好的那位同学朗读。
五、拓展①请学生写一篇一二百字的短文,描述自己感到最美好的一片环境。
第六单元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252221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0.png)
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发现身边的美,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描绘美景,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观察身边的美景,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有趣。
3. 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和描述,使文章条理清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用语言表达身边的美景,提高写作能力。
2. 难点: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有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作文纸、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身边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组织学生观察身边的美景,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并进行讨论交流。
3. 写作指导:教师为学生讲解写作技巧,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有趣。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进行写作练习。
5. 交流与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写作心得,分享自己的作品。
6.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这儿真美2. 板书内容:- 观察身边的美景- 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运用修辞手法- 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和描述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完成一篇关于身边美景的作文。
2. 家庭作业:观察家里的美景,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有趣。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总结: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描绘美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三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7dea54e2bd960591c6770e.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三篇1.观察插图,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
2.积累好词、好句子,引导学生在实行描写时,适当使用。
3、读懂例文,体会把小动物当成人来写会更加生动的好处。
教学重点:重点:想象作画,并把想象的内容描写出来。
难点:描写时能有重点地选择小动物,有详有略。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PPT课件。
课本插图,小动物Gif图片为主要素材。
教学思路:本节课基本思路为借助多媒体,特别选择了可动的gif 素材图片,使整幅画面动起来,体现这儿的美丽热闹。
按照“观察图画,激发想象---积累词语、说具体句子---读懂例文、把动物当成人来写”三步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问:大家为什么喜欢把书上图画涂上颜色?引入本次看图写话主题。
板书:这儿真美。
一、出示PPT1(没有颜色),按顺序观察图中景物。
1、学生说图中景物,引导学生注意听,并补充。
2、提问:能按顺序把图中景物说一说吗?3、师板书引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4、PPT演示先后次序。
设计意图:有顺序观察水平培养,为能有层次的写话作铺垫。
天空、白云—群山—树林—草地、鲜花—小河。
二、出示PPT2。
补充想象,丰富画面。
1、引导。
PPT1缺少了什么,你想加上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颜色、动物……2、少了它们你会觉得怎么样?(冷清、寂寞……)设计意图:短语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词语库。
如:绿色与嫩绿色,小鱼与活泼可爱的小鱼……体味春天的色彩美与热闹。
三、出示PPT3,学生练习说话。
1、添加Gif图片格式的小动物。
说话要求:选一种动物,把它放到合适的地方,用“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
课件使用:不处于放映状态,在编辑状态下直接拖放图片。
2、欣赏PPT4,动物动起来的画面,感知整幅画面。
(热闹非凡)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具体描述热闹非凡。
设计意图:动物的观察与描述是本次写话的重点训练项目,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典型句式予以规范,同时启发学生围绕“热闹”这个中心发挥想象。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ec4f8b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3.png)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课文《这儿真美》,了解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快乐;2.通过模仿学习,讲解如何撰写一篇简短的乡村风光描写作文。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这儿真美》篇章结构本文是一篇小品文,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文笔流畅,以描写乡村生活为主要内容。
全文分为“引子”、“主体”、“结束”三部分,其中“引子”概括了写作主题,为全文做了铺垫;“主体”主要描写了全景式乡村风光,通过细致入微的文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乡村的平凡与美好;“结束”部分则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对乡村生活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赞美,弘扬了“有温度的人文精神”。
写作手法1.描写手法:本文采用全景式描写手法,通过作者对四季不同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乡村的美景,呈现出乡村的变幻多姿之美。
2.表现手法:本文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将作者的情感和感受融入进去,强化了文中主题精神。
3.思维方式:本文的描述表现了作者的全局观及空间意识,呈现出了丰富的感性和直觉式思维。
2. 习作:《这儿真美》写作要求1.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参照课文《这儿真美》的描写手法,尝试写一篇简短的乡村风光描写作文。
2.语言简练生动,朴实自然,内容真实,真情实感,体现人文关怀,反映私自的思想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在出示《这儿真美》的同时,播放有关乡村美景的照片,展示生动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唤起学生对乡村美景的敏感度和好奇心。
2. 学习课文1.教师指导学生通读《这儿真美》。
2.教师对全文进行分析解读,督促学生明确文章中所表现的主题、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等特点,强化其意识和理解。
3. 模仿创作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参照课文的写作手法,找出文章之间的共通之处,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尝试写一篇简短的乡村风光描写作文(建议300字以下)。
2.学生自主交流,相互交流创作过程及体验,提高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作品分享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指出作品的特点和创新点,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创新,共同进步。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f32f8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d.png)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内容包括:引导学生在观察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句子,描述身边的美景;通过仿写、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仔细观察身边的美景,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描述。
2.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美景。
教学重点:观察身边的美景,学会写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作文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实践:让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景色,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动态等方面进行描述。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文《这儿真美》为例,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5. 仿写练习:学生仿照例文,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色进行仿写。
6. 创作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仿写进行点评,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质量。
7.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创作指导,独立完成一篇以《这儿真美》为主题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这儿真美》2. 描述方法:形状、颜色、动态3. 写作技巧: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这儿真美》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仿写、创作等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其他美景,尝试运用所学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开展“寻找身边的美”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美景。
2. 观察实践:让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景色,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动态等方面进行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dd3f6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0.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美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来描述美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和描述美丽的事物。
2. 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美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2.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写作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美丽的图片或景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写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美丽的图片或景物,引导学生观察。
2. 学生分享自己认为美丽的景物或事物。
二、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周围的环境,引导学生发现美丽的事物。
2. 学生用笔记本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并尝试用词语和句式来描述。
三、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美丽的场景,要求学生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分享和评价(5分钟)1.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欣赏。
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总结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自己在本次写作练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如何更好地观察和描述美丽的事物,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观察和描述其他美丽的事物,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和描述美丽的事物。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美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在分享和评价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通过总结和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学会如何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这儿真美》优秀教案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儿真美》作文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如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把这个地方是如何吸引人的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
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情趣。
1.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
2.(课件出示2)雄伟壮观的长城;世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广阔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
3.在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景色优美的地方。
(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的身边景色优美的地方,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
方。
)
二、回顾课文,轻松导入。
1.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和杭州西湖,参观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1)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按观察顺序,由远及近地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
按一定顺序描写,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
(2)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3)先总写后分写。
(4)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
3.今天习作课,我们就用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
(课件出示1)这儿真美(板书:这儿真美)
三、展示片段,交流方法。
1.(课件出示3)
夏天,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
阳光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对比阅读,互相交流: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1)第一种写法不好,虽然抓住了夏天的树木、雾、太阳、野花等景物来描写,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不清楚,不具体,不吸引人。
(2)第二种写法好,这一段把景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非常具体,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迷人,非常吸引人。
3.师生小结:通过比较,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只有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
四、口头交流,做好铺垫
谈话过渡:知道怎样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大家了吧?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怎样把你身边的美景有条理的,抓住重点,抓住特点地介绍给大家。
1.先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2.在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在评议中总结:从学生叙述中总结写景文章的一些顺序;写景文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如何突出重点;哪些是有心而发的感受。
预设:(板书: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方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情感:真实的感受。
)
五、抓住特点,学生习作。
1.突出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品读欣赏,修改习作
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读给同学听:习作有没有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去写?有没有用到最近学过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读给同学听过,按照同学提出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美丽的风景,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
【板书设计】
习作:这儿真美
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方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
情感:真实的感受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第一,选好你要介绍的一处景物。
身边一定有许多美丽迷人的风景奇观、名胜古迹,但是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介绍,因此在习作前先让学生想想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景物是什么。
这就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
第二,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
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表现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三,写景一定要有顺序。
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
不足之处: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