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100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2: 大连市的一家三资企业厂房整洁,车间封闭,室内恒温, 玻璃窗上贴着一层防紫外线薄膜。但在1992年6月,这家企业有1,511名 女工相继发生头痛,眩晕,红、白细胞下降并伴有发热和抽搐。大连市 劳卫所对车间环境测定结果说明,空气质量恶化,负氧离子浓度仅为卫 生标准的1/5,二氧化碳浓度相当于影剧院散场时的状况。次年5伦理学分析。
案例1 :某患者因尿道口有脓液渗出到 皮科门诊就诊。医生对尿道口脓液进行淋病 双球菌涂片检查,结果阳性。按照?传染病防 治法?要求,医生应将该病例作为二级传染病 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防疫站,但患者以维 护隐私和声誉为由,强烈要求医生保守秘密。 同时,又以维护家庭和睦为由,要求医生对 其家属保密。从伦理学地角度医生应当如何 处理?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报告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
在医疗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涉及伦理道德的复杂情况,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以下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医学伦理学中的相关问题。
一、案例背景患者_____,男,65 岁,因突发胸痛被送至医院急诊科。
经检查,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即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然而,患者的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犹豫不决,原因是担心手术风险和高昂的医疗费用。
二、医学伦理学问题(一)知情同意患者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的犹豫,反映了知情同意过程中的困境。
医生有义务向患者或家属充分解释手术的风险、益处、替代治疗方案等信息,以确保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医学知识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患者及家属可能难以完全理解这些信息,从而影响了知情同意的有效性。
(二)医疗资源分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消耗一定的医疗资源,包括医疗设备、医护人员的时间和精力等。
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资源,确保每个患者都能得到适当的治疗,是一个需要考虑的伦理问题。
(三)医疗费用与患者经济负担高昂的医疗费用是患者家属犹豫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以及社会救助机制等,都会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机会和质量。
如何在保障患者治疗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是医学伦理学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伦理分析(一)尊重自主原则尊重自主原则要求尊重患者或家属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做出医疗决策。
在这个案例中,医生应该充分尊重患者家属的犹豫和担忧,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并进一步解释手术的相关情况,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做出决策。
(二)不伤害原则不伤害原则要求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 PCI 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医生需要权衡手术风险和不手术带来的危害,以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方案。
医学伦理案例分析
医学伦理案例分析医学伦理是指医学领域中涉及道德、价值观和法律规范的伦理问题。
在医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涉及伦理的案例,这些案例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处理。
下面,我们将就一些医学伦理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医生隐瞒病情。
某位医生在诊断一名患者时发现,患者患有晚期癌症,预后不乐观。
医生决定不告诉患者真相,以免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伤害。
然而,这种做法引发了伦理上的争议。
一方面,医生有义务告知患者病情,让患者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医生也应该考虑到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过多的负面影响。
针对这个案例,我们需要权衡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患者的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以选择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意愿,然后再决定是否告知病情。
同时,医生也可以寻求其他医疗团队成员或专业的心理医生的意见,共同商讨最合适的决策。
案例二,器官捐献。
一名患者因患有严重的器官疾病,需要进行器官移植手术。
患者的家属同意捐献患者的器官,以挽救其他患者的生命。
然而,这也牵涉到伦理上的问题。
首先,患者本人是否在意愿书上表达了器官捐献的意愿?其次,家属是否真正理解并同意了器官捐献的意义和后果?在这个案例中,医生需要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愿,但同时也需要确保患者的权益不受侵犯。
医生可以与家属进行深入的沟通,解释器官捐献的意义和程序,同时也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
在整个过程中,医生需要做到真诚、耐心,并尊重患者和家属的决定。
案例三,医疗资源分配。
在一些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医生需要面对医疗资源分配的难题。
例如,一名急需手术的患者需要使用一台唯一的手术设备,而同时还有其他患者也需要使用这台设备。
医生需要如何决定分配这个医疗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手术的紧急性、患者的生存机会等因素。
医生需要权衡每位患者的权益,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做出公正、合理的决策,并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医学伦理学经典案例分析100
医学伦理学经典案例分析100【案例1】患者郑某,男,35岁,律师:因左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住北京某区医院骨科准备手术,与因外伤致截瘫的王某同住一病室。
郑某的手术比较顺利,但与他同屋的王某却在郑某的术后第二天臀部出现疖肿。
又过两天,王某的疖肿化脓,细菌培养为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郑某的手术切口拆线时,伤口出现感染,于是郑某提出是主管医生给王某换药后不洗手,即检查他的伤口造成的,并认为是医疗事故。
主管医生认为手术切口感染是并发症,并非罕见,并且术前已向家属作了交待,不属于医疗事故。
故而,医患之间发生了医疗纠纷,并很快反映到医院医务科。
医务科出面调查调解,并对手术切口感染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也培养出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于是,医务科答应减免郑某的一部分医疗费用和给予一次性营养补助,并保证伤口愈合后出院,这样医疗纠纷才予平息。
在上述案例中,请指出哪些是医学问题,哪些是伦理问题?并进行伦理分析。
「伦理分析」在上述案例中,两位同住一病房的患者先后受到了细菌感染,这是个医学事实,也就是医学问题。
在事实面前,患者郑某认为是医疗事故,理由是主管医生给王某换药后不洗手便检查手术切口造成的;主管医生认为不属于医疗事故,理由是手术切口感染是并发症,并非罕见,并且术前向家属作了交待。
于是,双方发生了医疗纠纷,这属伦理问题,即根据医学事实该不该行动和如何行动的理由。
医务科在进行调查和调解时,对郑某的手术切口感染进行了细菌培养,证实两位患者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但未作细菌的基因分型(一般医院此项检查有困难),因此从流行病学上既不能认定是交叉感染,又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性,这也是医学事实,也即医学问题,根据这个医学事实,医务科既没有认定为医疗事故,又没有简单地视为并发症,这样维护了医患双方的利益,从而平息了这场纠纷,这种处理也属于伦理问题。
从伦理上分析这场医疗纠纷,主管医生应负主要责任,因为他没有严格地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而且简单地将交叉感染视为医学问题,并有推倭责任之意。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案例】1998年10月13日晚8时许,某医院一高姓医生在为第一天的手术做准备时,发现冰箱里储存的角膜因长时间保存己经坏死,如没有新角膜,手术就不能进行。
等待手术的是一位被氨水烧伤致眼角膜完全坏死的病人,如不及时手术更换,该病人将完全失去复明机会。
情急之下,他想到可以从新鲜尸体上获取角膜,于是他去了太平间,对看门的老大爷说:“想进去看看有无有用的角膜。
”老大爷说:“进去吧。
”进入太平间后,他拉开存放尸体的冰柜,看到一具新鲜女尸,年龄也适宜,就用随身携带的剪刀和镊子取出了眼球,并换上了义眼。
第一天手术时,他用获取的角膜为病人进行了角膜移植。
几天后,又用另一只角膜为一位老大娘进行了移植。
从而使两位患者恢复光明,重见天日。
同月19日,死者家属委托整容师为死者整容,整容师发现死者眼睛异常,便问其家属:“你爱人的眼睛是不是有毛病?”回答说:“没有啊。
”整容师说:“你爱人的眼球好象是假的!”家属听后,俯身仔细查看,发现眼球果然被人换了。
事件暴露后,死者亲属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并立案查处。
【分析】1、事件联系人:高医生,死者家属,等待角膜手术的病人2、矛盾与冲突核心:医生在未告知死者家属并经得其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取出死者眼球,并换上了义眼。
3、冲突发生的观念基础:3.1、作为需方的医院及眼病患者。
一方面,医院现存角膜已无法利用;另一方面,等待手术的病人急需角膜,否则将完全失去复明机会。
高医生摘取死者的眼球,为两位病人进行了角膜移植,使他们重见光明,在为他们以后的生存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可能为他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收益。
3.2、作为供方的尸体家属。
目前我国立法上对尸体的拥有和处置权没有明文规定,但从民法意义上讲,人死后再无权利可言。
一般来讲(按习惯)死者可以对自己死后的尸体处置做出安排,有遗嘱的,应遵其遗嘱,没有遗嘱的,应有其家属或亲属决定尸体的处置。
医生在未经死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摘取死者的眼球,伤害了死者亲属对死者生前的感情,侵犯了死者亲属对尸体的处置权,使死者亲属受到一定的情感痛苦和伤害,造成了精神损失,或者说死者亲属付出了精神成本。
医学伦理分析案例文档
医学伦理分析案例文档目录一、案例介绍 (1)二、伦理原则分析 (2)1. 自主原则分析 (3)(1)患者的自主权 (4)(2)知情同意权的应用 (5)2. 不伤害原则分析 (6)(1)医疗行为的安全性 (8)(2)避免伦理风险 (9)3. 公正原则分析 (10)(1)医疗资源分配的公正性 (11)(2)不偏袒任何一方利益 (12)4. 尊重原则分析 (13)(1)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 (14)(2)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护 (15)三、具体案例分析 (16)1. 案例中的伦理问题识别 (18)2. 伦理问题对医疗行为的影响分析 (19)四、伦理决策过程与实施 (20)一、案例介绍本案例涉及一名患有晚期癌症的患者,其病情已进入末期,生活质量严重受限。
患者及家属多方寻求治疗希望,最终决定尝试一种新兴的实验性治疗方法。
该治疗方法曾在一些早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类似病例的有效性,但此前尚未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开始治疗前,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了治疗方法的风险、可能的副作用以及预期效果。
他们还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确认了参与试验的决定是基于对治疗潜在益处的充分了解和对风险的自愿承担。
治疗方案包括定期静脉注射一种实验性的药物混合物,同时结合传统的化疗和放疗。
这种药物混合物包含多种成分,其中一些成分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在实验室研究中显示出对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包括严重的恶心、呕吐、脱发以及骨髓抑制导致的血细胞减少。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的情况每况愈下。
尽管实验性治疗方法在某些方面显示出了初步的疗效,但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这种治疗方法并未带来明显的生存益处,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成本。
在经历了数月的治疗后,患者最终因病情恶化而去世。
这一结果引发了关于实验性治疗方法在晚期癌症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深刻反思。
本案例反映了医学伦理在现代医疗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创新的治疗方法和患者需求时,医生、患者和家属之间需要建立透明的沟通渠道,确保患者能够在充分了解治疗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决策。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
患者XXX是一位65岁的工人,因肠梗阻和梗阻性黄疸
急诊住某医院。
体检结果显示,患者出现了黄染、右下腹轻压痛和肌紧张,左下腹触及一个直径4cm圆形质韧肿物,边界
不清且随呼吸上下移动。
医生综合CT、B超及胃镜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结肠癌,但不能完全排除淋巴瘤及十二指肠肿瘤,于是决定开腹探查。
手术中发现患者肠道出现多处恶性肿瘤和淋巴结转移,已达到晚期,失去了根治的可能性,故行姑息性手术。
术后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左心衰竭和应激性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虽经抢救,但病情仍反复,最终患者处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状态。
医生下病危通知,告知患者家属已无康复希望,并劝其放弃治疗。
此时,患者的医疗费用已经欠下一万元,但家属不但不愿放弃治疗,还要求进行输血等抢救措施。
医务人员为避免与家属发生纠纷,遵照家属的要求而不惜一切代价地继续抢救半个月直至患者死亡,患者医疗费用总共为
20多万元。
在这个案例中,医务人员在患者处于晚期肿瘤、多器官功能衰竭、明知无望的情况下,屈从于家属的要求而不惜一切代
价地继续抢救,这是不符合生命质量、价值及公益论的伦理要求的。
如果进行有限的抢救,既满足了家属不愿放弃抢救的愿望,也能节约大量的卫生资源,这样不失为最佳选择。
家属缺乏医学知识,虽医生告知病人无望,但仍抱着一线生还的希望而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如果家属出于其他动机,不惜公费医疗,那便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医务人员应该在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愿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和生命的尊严,做出正确的决策。
医学伦理法律法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医生是某医院心内科的主治医师,乙患者因心悸、胸闷等症状就诊于甲医生处。
甲医生在初步诊断后,认为乙患者的病情可能为冠心病,但为了不影响乙患者的情绪,甲医生未将病情告知乙患者,而是安排其进行了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乙患者的病情与冠心病不符,甲医生便告诉乙患者病情较轻,只需按时服药即可。
然而,乙患者的病情并未得到缓解,反而逐渐加重。
在另一家医院就诊时,乙患者被诊断为心肌炎,此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二、案例分析1. 医疗伦理角度(1)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
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应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向患者提供真实、准确的病情信息。
本案中,甲医生未告知乙患者病情,违反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伦理原则。
(2)保密原则。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得泄露患者的病情信息。
本案中,甲医生在未告知患者病情的情况下,泄露了患者的病情信息,违反了保密原则。
2. 法律法规角度(1)侵权责任法。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54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甲医生未告知患者病情,导致患者误诊,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本案中,甲医生未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导致患者误诊,构成医疗事故。
三、案例分析结论1. 医疗伦理方面,甲医生违反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保密原则,应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
2. 法律法规方面,甲医生未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导致患者误诊,构成医疗事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案例启示1.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伦理教育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2.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确保医疗安全。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供参考)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供参考)案例一:孕妇李丽云因难产被肖志军送进北京医院,肖志军自称是孕妇的丈夫。
面对身无分文的夫妇,医院决定免费入院治疗,而面对生命垂危的孕妇,肖志军却拒绝在医院剖腹产手术上面签字,焦急的医院几十名医生、护士束手无策,在抢救了3个小时后(19点20分),医生宣布孕妇抢救无效死亡。
手术前医师都要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术中或术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列出一份可能发生危险的文书,让患者或家属签名同意,然后才能实施手术。
手术同意书是现代医疗制度中医患之间的重要法律文书。
肖志军作为丈夫,妻子手术有决定签字的权利,丈夫拒签字孕妻身亡,是否这是一个不可规避的结局———医生遵守法律,就只能生生眼看着患者死亡。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手术同意书有效的保障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但同时也部分限制了医生治病救人的权利。
在家属比医生拥有更多手术决定权的法律语境下,会使得医生对患者即使有明确诊断,也不敢贸然违背家属的意愿给患者做手术。
医务人员的义务包含了为病人治疗疾病,消除病痛的义务,病人有接受医生治疗的义务,在此案例中,这些都没有见到。
这就显示了社会伦理道德的缺失。
医生和肖志军都应该遭到伦理道德的谴责。
案例二:某医院接到农村一位小学教师的来信,他提出愿意将自己的角膜献出,以换取一定的报酬用于办学。
他的理由:1·当地经济状况极差,政府虽多方筹资,但仍有数百名适龄儿童无法人学。
2·他本人年近46岁,在40岁时全身浮肿,确诊为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
自感生命有限,愿将其角膜献出,为改善本乡办学条件做点贡献。
医学伦理_法律_案例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李女士,32岁,怀孕7个月。
在孕期检查中,医生建议她进行胎儿基因检测,以了解胎儿是否存在遗传性疾病。
李女士和她的丈夫对此表示担忧,担心检测结果会带来心理负担。
他们希望了解相关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以便做出明智的决定。
二、案例分析1. 医学伦理角度(1)知情同意原则:在胎儿基因检测过程中,医生应充分告知李女士和她的丈夫检测的目的、方法、可能的风险和结果,确保他们充分了解并同意进行检测。
(2)尊重自主原则:医生应尊重李女士和她的丈夫的自主选择权,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让他们决定是否进行检测。
(3)不伤害原则:医生在实施胎儿基因检测时,应尽量减少对母体和胎儿的伤害,确保检测过程安全。
(4)公正原则:医生在为李女士进行检测时,应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所有患者。
2. 法律角度(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建立医疗合同关系,医疗机构应当履行合同义务,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三、案例处理1. 医生应充分告知李女士和她的丈夫胎儿基因检测的相关信息,包括检测目的、方法、风险和结果等。
2. 医生应尊重李女士和她的丈夫的自主选择权,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让他们决定是否进行检测。
3. 医生在实施检测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母体和胎儿的伤害,确保检测过程安全。
4. 医生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四、案例启示1. 医学伦理和法律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
2.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伦理和法律素养,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供参考)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供参考)案例一:孕妇李丽云因难产被肖志军送进北京医院,肖志军自称是孕妇的丈夫。
面对身无分文的夫妇,医院决定免费入院治疗,而面对生命垂危的孕妇,肖志军却拒绝在医院剖腹产手术上面签字,焦急的医院几十名医生、护士束手无策,在抢救了3个小时后(19点20分),医生宣布孕妇抢救无效死亡。
手术前医师都要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术中或术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列出一份可能发生危险的文书,让患者或家属签名同意,然后才能实施手术。
手术同意书是现代医疗制度中医患之间的重要法律文书。
肖志军作为丈夫,妻子手术有决定签字的权利,丈夫拒签字孕妻身亡,是否这是一个不可规避的结局———医生遵守法律,就只能生生眼看着患者死亡。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手术同意书有效的保障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但同时也部分限制了医生治病救人的权利。
在家属比医生拥有更多手术决定权的法律语境下,会使得医生对患者即使有明确诊断,也不敢贸然违背家属的意愿给患者做手术。
医务人员的义务包含了为病人治疗疾病,消除病痛的义务,病人有接受医生治疗的义务,在此案例中,这些都没有见到。
这就显示了社会伦理道德的缺失。
医生和肖志军都应该遭到伦理道德的谴责。
案例二:某医院接到农村一位小学教师的来信,他提出愿意将自己的角膜献出,以换取一定的报酬用于办学。
他的理由:1·当地经济状况极差,政府虽多方筹资,但仍有数百名适龄儿童无法人学。
2·他本人年近46岁,在40岁时全身浮肿,确诊为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
自感生命有限,愿将其角膜献出,为改善本乡办学条件做点贡献。
全面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
全面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医学伦理学是研究与医学伦理所涉及的道德、价值、法规和规范有关的学科。
在这个学科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案例,涉及到医生、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权益、责任和义务。
在本文中,我将分析一个全面的医学伦理学案例。
这个案例涉及到一个年轻女性患者,被诊断出患有一种罕见而恶性的肿瘤。
这种肿瘤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将导致患者的死亡。
然而,经过仔细的治疗计划制定和讨论,医生认为有一种新型的药物可能对这个患者有效。
然而,这种药物尚未经过任何人体试验,并且在动物试验中也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
因此,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这个案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患者的自主权。
患者有权知情并在其治疗计划中参与决策。
医生应该向患者提供清晰和准确的信息,包括该药物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然后,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个人风险容忍度来决定是否接受这种治疗。
其次,医生的责任是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选择。
虽然这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不确定性,但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和其他治疗选择的有限性,医生可能认为这种药物值得一试。
然而,医生应该承担诚实和透明的责任,向患者解释该药物的不确定性,并告知他们可能存在的风险。
另一个问题是新型药物的使用与伦理标准的合规性。
目前,针对人体试验的伦理法规和指导方针要求在药物之前进行必要的实验室和动物试验。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新型药物尚未经过任何人体试验,也没有取得明确的成果。
因此,医生使用这种药物存在一定的伦理风险。
他们应该明确向患者表明该药物的不确定性,并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风险。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其他患者的权益。
如果医生决定使用这种尚未经过人体试验的药物,他们必须确保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并且患者应该被告知该药物尚未经过任何人体试验。
而且,医生应该确保患者的决定不会给其他患者或社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这个案例中,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自主权,提供透明和准确的信息,让患者能够做出自己的决定。
医学伦理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一家大型综合医院,收治了一位因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入院的患者。
患者男性,45岁,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入院时,患者出现剧烈胸痛,伴大汗淋漓,心电图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医生立即进行了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但术后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血压持续下降。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患者的心脏已经有大面积心肌坏死,PCI手术虽然成功开通了阻塞的冠状动脉,但心肌坏死的面积过大,患者生存的希望非常渺茫。
此时,患者的家属得知情况后,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对于是否继续抢救,家属意见分歧。
二、伦理困境1. 生命权与尊重生命原则的冲突:患者的生命权是基本的伦理原则,医生有义务尽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然而,面对患者严重的病情和微乎其微的生存希望,继续抢救是否违背了尊重生命原则,即在生命不可挽救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尊重患者的生命尊严,不再进行无谓的抢救。
2. 医疗资源分配与公平原则的冲突:医疗资源有限,而患者众多,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公平分配,是医学伦理和法律规定的重要问题。
对于这位患者,如果继续抢救,可能会占用其他患者的医疗资源,影响其他患者的治疗效果。
3. 医生与家属沟通的困境:医生在告知家属患者病情和抢救可能性时,可能会面临家属的强烈情绪和不同意见。
如何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达成共识,是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法律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条,公民的生命权受法律保护。
医生有义务尽力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同时也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和生命尊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尽最大努力,但患者死亡或者病情恶化,不属于医疗事故。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抢救患者时,因抢救措施不当造成患者损害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在医疗领域中,医学伦理学的考量无处不在,它关乎着患者的权益、医疗决策的合理性以及医疗行业的道德规范。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医学伦理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案例一:器官移植的伦理困境患者姓名是一位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生命垂危,唯一的生存希望是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然而,可供移植的心脏器官稀缺,等待名单上有众多患者。
在这种情况下,医疗团队面临着艰难的决策:应该如何分配有限的器官资源?从公平原则来看,每个在等待名单上的患者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器官移植。
但公平不仅仅是简单的排队等待,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紧急程度、术后的生存预期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等因素。
如果仅仅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可能会导致一些病情更为危急但排队较晚的患者失去生存的机会。
另一方面,从效益原则出发,将器官移植给术后生存预期更长、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患者,似乎更能体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但这种观点也引发了争议,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同等的价值,不能仅仅用社会贡献来衡量一个人获得生存机会的权利。
此外,还有一些伦理问题需要考虑。
比如,如何确保器官分配的过程公正透明,避免权力寻租和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如何平衡患者和家属的期望与医疗资源的有限性?这些都是器官移植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伦理难题。
案例二:医疗保密与公共利益的冲突患者姓名被诊断出患有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但患者本人拒绝透露其密切接触者的信息,以保护个人隐私。
然而,不告知密切接触者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大规模传播,威胁公共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医疗团队陷入了两难境地。
医疗保密原则要求医生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不得随意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但当个人隐私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权衡?从保护公共利益的角度来看,告知密切接触者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是必要的。
这可以有效阻止疾病的传播,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健康。
但这样做可能会侵犯患者的隐私权,导致患者对医疗系统失去信任。
为了寻求平衡,医疗团队可以在法律和伦理的框架内,采取适当的措施。
医学伦理案例分析
赞成讲真话的观点:
对病人讲真话是病人的权利,此外还有:
绝大多数病人想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即便是坏消息
当病人知情后,反而能积极配合治疗、消除疑虑和恐惧,增强治疗的信心,有利于治疗
病人如果不了解治疗的副作用或其他痛苦或不适,那么一旦发生这些情况病人无思想准备,会抱怨医生或拒绝治疗
告诉不治之症病人的预后,可以让病人对余下的时间做充分的调整和利用
一位女孩患肾炎继发肾功能衰竭住院三年,一直作肾透析,等候肾移植。经父母商讨,同意家人作活体肾移植。经检查,其母因组织类型不服被排除,其弟年纪小也不适宜,其父中年,组织类型符合。医生与其父商量用为供者,但其父经过一番思考决定不做供者,并恳请告诉他的家人他不适合做供者,因他怕家人指责他对子女没有感情,医生虽不太满意还是按照他的意图做了。
1
2
一对恋人到某医院进行婚前检查,医生在检查女方下腹时见有花纹,怀疑是“妊娠纹”。于是,医生问:“你生过孩子吗?”女方惊愕地回答:“没有。”医生又问:“那你腹部怎么会有妊娠纹?”女方解释说:“我以前较胖,现在瘦了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请你进一步检查。”该医生又请另一位医生检查,另一医生检查后说:“好像是妊娠纹。”但医生又在体检表上签写:“正常”。女方的男友在屏风后听到医生的问话,就对女方产生了怀疑。男方借口忘带户口本未去进行结婚登记。后男方通过介绍人解除了婚约。为此,女方痛不欲生,并到医院要求领导就“妊娠纹”进一步检查,重新检查的结果是:女方外阴呈未婚型。因此,女方又向法院要求起诉该医院医生。
医疗保密、隐瞒病情、语言要求、病房布局等都是保护性医疗的内容。
保护性医疗的伦理支持
家属不让医生说
为避免因疾病反应给病人带来的不快
医生对诊断治疗的把握并非100%
不想使病人绝望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在一个医学实验室,一位年轻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展一项关于新药疗效的临床试验。
试验是以双盲、随机的方式进行的,研究人员需要从受试者身上收集一些生理数据和样本,并在试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评估药物的疗效。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受试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且承诺他们的个人隐私信息将会得到保护。
随着试验的进行,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受试者的生理数据异常突出,这可能意味着他可能患有一种罕见且可能致命的疾病,但是这和试验药物的疗效没有直接关联。
研究人员担心如果不及时通知这位受试者,他可能会因为这个疾病而导致生命危险。
但是,如果研究人员向受试者提供这个信息,那么试验的双盲性将被打破,这可能会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非常犹豫,在研究伦理和受试者的权益之间做出抉择。
分析:这个案例涉及到医学实验和受试者的权益之间的冲突。
在这个案例中,受试者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研究人员有道德义务采取行动来保护他们的健康。
然而,这个行动可能会威胁到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保护受试者的权益是首要考虑的。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立即通知受试者和提供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来保护他们的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试验的双盲性将被打破,但是研究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减少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例如,在分析数据时将这位受试者的数据排除在外,或者在向主要研究团队报告结果时将这个信息标记为异常。
另一方面,保护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也是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
如果研究人员改变试验设计或修改数据分析方法,那么试验的结果可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后续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医学研究的科学性是保证新药安全有效性的基础,对于广大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在研究伦理和受试者权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他们可以与受试者积极沟通,解释情况,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研究人员也应该向主要研究团队和伦理审查委员会报告这个情况,并寻求他们的建议和指导,以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医学伦理案例分析
医学伦理案例分析在医学实践中,伦理问题常常是十分复杂和敏感的。
医生面临的选择往往需要在保护患者生命、尊重患者自主权、遵循职业道德等多个因素之间权衡取舍。
本文将以多个医学伦理案例为基础,分析其中的伦理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选择生与死之间小明,一个13岁的男孩,被诊断出患有晚期癌症。
经过多次治疗,情况并未好转,医生表示他的治愈希望非常渺茫。
小明十分痛苦,连续两周不愿意接受治疗,不再进食。
医生好心地与小明交流,尊重他的意愿,但同时担心他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
家属也陷入痛苦的纠结中。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面临着伦理问题。
他们应该如何权衡尊重患者意愿和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之间的冲突?解决方案:1. 尊重患者意愿:医生应当尊重小明和家属的意愿,与他们进行坦诚交流,充分了解小明停止治疗的决定背后的原因。
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面对艰难的处境。
2. 留有余地:医生可以与家属商议,商讨适当的治疗调整和缓解症状的方法。
通过疼痛控制、心理辅导等方式来提高小明的生活质量,给予他更多的舒适感。
3. 合理告知:医生可以与小明和家属一起讨论治疗效果、预后、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等真实情况,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理性和权衡取舍的决定。
案例二:医疗资源有限某市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导致多名伤者需要紧急救治。
医院面临医疗资源有限的困境,无法同时满足所有伤者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必须做出艰难的决策,选择哪些患者首先接受救治,哪些患者可能需要暂时等待。
解决方案:1. 公平原则:医生应该遵循公平原则,即不偏袒任何一名患者,依据医学判断和伦理指导原则来确定治疗优先级。
不应因个人喜好、地位或其他非相关因素而做出决策。
2. 最大化效益: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医生可以采取最大化效益的原则,优先治疗那些预后良好且救治所需资源相对较少的患者,以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3. 透明公开:医生应当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向他们解释医疗资源有限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决策原则。
医学伦理案例分析
请从医学伦理的角度,分析医务人员的做法。
1932年到1972年间,美国研究人员随访400名贫 穷的身患梅毒的非裔美国人,以了解梅毒的发展 过程。虽然当时青霉素已经普遍使用,而且价格 并不昂贵,但是医务人员并不对其采用青霉素治 疗,而是给与安慰剂,以观察在不用药物的情况 下梅毒会如何发展。
七.一对恋人到某医院进行婚前检查,医生在检查女方下腹时见有花纹,怀 疑是“妊娠纹”。于是,医生问:“你生过孩子吗?”女方惊愕地回答: “没有。”医生又问:“那你腹部怎么会有妊娠纹?”女方解释说:“我 以前较胖,现在瘦了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请你进一步检查。”该医生又 请另一位医生检查,另一医生检查后说:“好像是妊娠纹。”但医生又在 体检表上签写:“正常”。女方的男友在屏风后听到医生的问话,就对女 方产生了怀疑。男方借口忘带户口本未去进行结婚登记。后男方通过介绍 人解除了婚约。为此,女方痛不欲生,并到医院要求领导就“妊娠纹”进 一步检查,重新检查的结果是:女方外阴呈未婚型。因此,女方又向法院 要求起诉该医院医生。
请问:女方为什么起诉该医院医生?你认为该医院医生有责任吗?
根据以上描述,实习护士应该如何做在伦理上最佳?
张某,女,未婚,因子宫出血过多住院。病人主诉出 血过多于他的月经周期有关,去年也曾有过类似症状。 医师按照其主诉施以相应的治疗。妇科的一位实习护 士和病人言语投机,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在一 次聊天中谈及病情时,病人说自己是因服用了流产药 物而造成的出血不止,并要求这位护士为她保密。
医务人员的行为是使病人受益而不会给他人带 来太大的伤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些情况病人无思想准备,会抱怨医生或拒绝治疗
告诉不治之症病人的预后,可以让病人对余下的时间做充分的调整 和利用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产妇范**,39岁,妊4产1。
因过去有习惯性流产,第四胎妊娠保胎至31周早产,新生儿体重1850克,而且出生后呼吸多次暂停,最长一次达20分钟。
B超检查新生儿有颅内出血,后来又发生吸入性肺炎、硬皮肿。
医生向产妇及家属交代新生儿病情危重,即使抢救能够存活,未来的智力可能较差。
但是,产妇和家属商定:即使孩子长大后痴呆,也要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
此时,医务人员应如何决策?患者宋某,男,56岁,农民。
因左小腿丹毒复发到某医院就诊,医生给他开了价格较贵的新抗生素,患者要求改用过去复发有效而便宜的青霉素,因此,医生不耐烦地说: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难道我还会害了你!患者无奈,只好百思不解地离去。
请对医生的言行进行伦理分析。
患者周某,女,35岁,在某医院妇产科就诊。
医生问病人,你怎么不舒服?病人回答:我没有什么不舒服,然后,患者看了看周围的病人,小声说:厂医务室在普查时说我可能得了性病,让我速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医生又问:你怎么得上了性病?病人回答:我也不知道,我素来是个规矩人!医生冷笑着说:不知道!好吧,上床检查检查看,围观的病人笑了,病人满脸通红地上床检查。
请对医生的言行进行伦理分析。
一对夫妇抱着低烧2周的婴儿前往某医院儿科就诊,因怕医生敷衍了事,特意挂了一个副主任医生的专家号。
然而,当轮到他们就诊时,却挤进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抢先就诊,这位家长与专家有说有笑看似熟人,专家详细检查后说:“你的孩子虽瘦,但没什么疾病:”谢谢!有事需要我帮忙尽管打电话啊!“说完,带着孩子离去。
此时,专家才让抱着婴儿的父母进去,专家边听夫妇诉说便简单做了一下检查,然后开了一张化验单,让给婴儿验血,接着专家又叫别的婴儿进入诊室。
待婴儿的爸爸取回化验结果交给专家后,专家没有看化验单就把开好的处方交给婴儿的爸爸,并说:”婴儿是发热待查,先吃些药试试。
”婴儿的父母颇感疑惑,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抱着孩子赶往另一家医院儿科就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患者郑某,男,35岁,律师:因左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住北京某区医院骨科准备手术,与因外伤致截瘫的王某同住一病室。
郑某的手术比较顺利,但与他同屋的王某却在郑某的术后第二天臀部出现疖肿。
又过两天,王某的疖肿化脓,细菌培养为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郑某的手术切口拆线时,伤口出现感染,于是郑某提出是主管医生给王某换药后不洗手,即检查他的伤口造成的,并认为是医疗事故。
主管医生认为手术切口感染是并发症,并非罕见,并且术前已向家属作了交待,不属于医疗事故。
故而,医患之间发生了医疗纠纷,并很快反映到医院医务科。
医务科出面调查调解,并对手术切口感染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也培养出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于是,医务科答应减免郑某的一部分医疗费用和给予一次性营养补助,并保证伤口愈合后出院,这样医疗纠纷才予平息。
在上述案例中,请指出哪些是医学问题,哪些是伦理问题?并进行伦理分析。
「伦理分析」在上述案例中,两位同住一病房的患者先后受到了细菌感染,这是个医学事实,也就是医学问题。
在事实面前,患者郑某认为是医疗事故,理由是主管医生给王某换药后不洗手便检查手术切口造成的;主管医生认为不属于医疗事故,理由是手术切口感染是并发症,并非罕见,并且术前向家属作了交待。
于是,双方发生了医疗纠纷,这属伦理问题,即根据医学事实该不该行动和如何行动的理由。
医务科在进行调查和调解时,对郑某的手术切口感染进行了细菌培养,证实两位患者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但未作细菌的基因分型(一般医院此项检查有困难),因此从流行病学上既不能认定是交叉感染,又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性,这也是医学事实,也即医学问题,根据这个医学事实,医务科既没有认定为医疗事故,又没有简单地视为并发症,这样维护了医患双方的利益,从而平息了这场纠纷,这种处理也属于伦理问题。
从伦理上分析这场医疗纠纷,主管医生应负主要责任,因为他没有严格地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而且简单地将交叉感染视为医学问题,并有推倭责任之意。
患者郑某从维护自己的权益出发,虽开始认定是医疗事故,但后来又服从了医务科的裁决,因此是无可指责的。
【案例2】患者李某,男,40岁,因患肝癌转移在家接受一般性治疗。
由于患者疼痛难忍,多次恳求妻子王某帮他结束生命。
夫妇俩平日感情深厚,王某不忍丈夫在生命的晚期再经受这些痛苦,于是王某含泪给丈夫。
服了农药,丈夫不久死亡。
事后李某的弟弟向法院起诉王某,结果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试对王某的行为进行伦理分析。
[伦理分析]1.患者在癌症晚期疼痛难忍的情况下求妻子结束其生命,这确是令妻子为难的事情,但妻子在医学和法律上的无知,反而又使患者本已痛苦的身心倍受煎熬。
2.安乐死目前虽无法律,但安乐死是否道德还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领域,患者寻求安乐死需满足以下条件:患者疼痛难忍、疾病晚期、有诚挚解脱之意愿、家属同意。
本案例中,家属中成员未达成一致意见,而且死亡方式上也不舒适,患者很痛苦,这便触犯了法律。
3.一般来说,法律和道德是一致的,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依据,法律为道德提供保障,但有时二者并不一致。
本案例中患者的妻子本质上是为丈夫提供帮助;自己忍受精神的痛苦而帮助丈夫死亡,道德上值得人们同情,但是,在法律上她考虑得不周全,与法律相抵触,事先未解决好可能存在的纠纷,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未处理好医学中法律与道德关系之苦果,也是后人应吸取教训的。
【案例3】产妇范XX,39岁,妊4产1。
因过去有习惯性流产,第四次妊娠保胎至31周早产,新生儿体重1850克,而且出生后呼吸多次暂停,最长一次达20分钟。
B超检查发现新生儿有颅内出血,后来又发生吸入性肺炎、硬皮肿。
医生向产妇及家属交代新生儿病情危重,即使抢救能够存活,未来的智力可能较差。
但是,产妇和家属商定:即使孩子长大是痴呆也要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
此时,医务人员应如何决策。
「伦理分析」该案例中,产妇有习惯性流产史,而且已经39岁,好不容易保胎分娩一早产儿,尽管早产儿病情危重且可能发生严重的后遗症,还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从公益论考虑,孩子不是家庭的私有财产.医务人员应该劝导产妇和家属舍弃早产儿,以履行其社会责任。
如果产妇和家属执意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医务人员只有尊重其自主选择,其后果由产妇家庭自负。
【案例4】患者郑某,男,65岁,工人,公费医疗。
因肠梗阻和梗阻性黄疸急诊住某医院。
体检:巩膜及皮肤黄染,右下腹轻压痛和肌紧张,左下腹触及一个直径4cm圆形质韧肿物,边界不清且随呼吸上下移动。
综合CT、B超及胃镜检查结果,临床诊断结肠癌的可能性大,但不能完全排除淋巴瘤及十二指肠肿瘤,于是决定开腹探查。
术中发现空肠近端壁上有直径5cm的肿物,肠系膜上有直径2cm的淋巴结肿大,空肠远端壁上有直径3cm的肿物,胰头附近有多个淋巴结肿大,胆总管扩张,结肠未见肿物。
活检冰冻切片为恶性肿瘤,有淋巴结转移,因而肿瘤已达晚期,失去了根治的可能性,故行姑息性手术。
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左心衰竭,继之又发生应激性溃疡而致上消化道出血,虽经抢救,但病情仍反复,患者处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状态。
医生下病危通知,告知患者家属已无康复希望,并劝其放弃治疗。
此时,虽然患者已欠下医院医疗费8万元,而家属不但不愿放弃治疗且要求输血等抢救措施。
医务人员为避免与家属发生纠纷,遵照家属的要求而不惜一切代价地继续抢救半个月直至死亡,患者医疗费用总共为20多万元。
请对上述案例中医务人员及家属的行为进行伦理分析。
「伦理分析」从上述案例中看出,患者因晚期肿瘤而导致肠梗阻和梗阻性黄道,医务人员为解除患者痛苦和延长其生命时间进行姑息性手术是正确的选择。
但是,当患者处于多器官能衰竭、明知无望而怕与家属发生纠纷,医务人员屈从于家属的要求而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这不符合生命质量、价值及公益论的伦理要求。
如果进行有限的抢救,既满足了家属不愿放弃抢救的愿望,也能节约大量的卫生资源,这样不失为最佳选择。
家属缺乏医学知识,虽医生告知病人无望,但仍抱着一线生还的希望而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如出于其他动机,不惜公费医疗,那便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案例5】患者王某,男,76岁,离休干部。
因与家人争吵过度激愤而突然昏迷,迅速送至某医院急诊。
经医生检查仅有不规则的微弱心跳,瞳孔对光反应、角膜反射均已迟钝或消失,血压200/150mmHg,大小便失禁,面色通红,口角歪斜,诊断为脑溢血、中风昏迷。
经三天两夜抢救,病人仍昏迷不醒,且自主呼吸困难,各种反射几乎消失.面对病人,是否继续抢救?医护人员和家属有不同看法和意见:医生A说:“只要病人有一口气就要尽职尽责,履行人道主义的义务,”医生B说:“病情这么重,又是高龄,抢救仅是对家属的安慰。
”医生C说:“即使抢救过来,生活也不能自理,对家属和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但是,病人长女说:“老人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才有几年的好日子,若能抢救成功再过上几年好日子,作儿女的也是个安慰。
”表示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尽到孝心。
儿子说:“有希望抢救过来固然很好,如果确实没有希望,也不必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
”并对医护人员抢救工作是否尽职尽责提出一些疑义。
对上述案例及各种意见和态度,你是如何看待的。
【伦理分析】1.医护人员履行了治病救人的职责,毫不懈怠地为这位高龄患者抢救了三天两夜,分明已尽到了责任。
至于病情未见好转反而加重,这表明在现有医疗条件下,病情难以逆转。
2.1968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设委员会提出了脑死亡标准即病人自主呼吸停止,无感受性和反应性,诱导反射消失,脑电波平坦,进入不可逆转的深度昏迷状态,并在24小时内反复测试结果无变化者,就可宣布死亡。
这位患者基本符合上述标准。
因此,医护人员如实告诉病人家属不能再改善其生命质量,取得家属知情同意,仅采取支持疗法或撤消救护措施而放弃对病人的抢救,是符合生命伦理学观点,因而也是道德的。
但在谈话中应注意方式,切忌简单、生硬。
3.如果医护人员向病人家属讲明真实病情、表明态度后,而家属执意坚持继续抢救,医护人员仍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因为人们的传统习俗和心理状态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需要长期努力。
【实例6】一位5岁女孩患肾炎继发肾功能衰竭住院三年,一直做肾透析,等候肾移植。
经父母商讨,同意家人进行活体移植。
经检查:其母因组织类型不符被排除,其弟年纪小也不适宜,其父中年、组织类型符合。
医生与其父商量用为供者,但其父经一番思考决定不做供者,并恳请医生告诉他的家人他不适合作供者,因他怕家人指责他对子女没有感情,医生虽不大满意还是按照他的意图做了. 讨论:医生“说谎”道德吗?其父的做法对吗?从伦理角度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
[伦理分析]1.医生“说谎”是保护其父的自主权,为了维护家庭关系的和谐,是可以理解的。
但最好是让家庭内部商量,以遵守医生的诚实原则。
2.从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出发,有两种理论是并存的:一是义务论,另一个是目的论即效果论。
由于理论起点不同,对此案例可得出不同结论:A。
从义务论出发,父亲对其子女有抚养的责任,当女儿生命处于危机之中,父亲为了保全自己,连亲骨肉也“视死不救”,在道德上是有缺陷的,为中国的传统道德所不容,会受到人们的谴责,也影响家庭的和睦,在个人良心上也是一件憾事.B,从目的论即效果论出发,女孩的生命质量已很低,即便移植成功生命质量也难以保障,以一方的器官丧失来挽救成活未卜的5岁孩子,从效用上未必有价值。
况且,其父是中年人,还有扶养另一子女的责任,正是干事业的最佳年龄,从代价效应分析,他不做供体也是有理由的。
【案例7】某医院20年前收治一名两度烧伤,面积达98%的10个月女婴,医护人员积极抢救,患儿得救了,但造成了终身残废。
面对此情况,患儿父母决定放弃抚养,交医院处理。
当时,医护人员出于人道主义,将患儿收治、喂养,但至今仍在该院病房.于是,人们对当时该不该收留患儿引起争论。
对此,你的态度如何?【伦理分析】1.面对严重烧伤患儿,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始终如一地履行人道主义责任,完全是正确的。
2.有些人从生命质量、生命价值论观点提出值得不值得抢救这个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价值不光从经济消耗上去看,还要从人道精神和科研意义上去看,而且这种价值是难以用经济去衡量的。
3.此案例涉及社会问题,医院可以同有关部门联系,取得社会上的支持。
【案例8】某医院接到河南某县农村一位小学教师的来信,他提出愿意将自己的角膜献出,以换取一定的报酬用于办学。
他的理由:1.当地经济状况极差,政府虽多方筹资,但仍有数百名适龄儿童无法人学。
2.他本人年近46岁,在40岁时全身浮肿,确诊为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
目前虽能坚持工作,自感生命有限,愿将其角膜献出,为改善本乡办学条件做点贡献。
对此,应如何回信答复?【伦理分析】首先应肯定这位教师的奉献精神是可贵的,但此举不能支持,理由:1.世界不少国家法律规定,器官不能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