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第十讲:科学美与技术美
“科技美”和“技术美”异同
“科技美”和“技术美”异同作者:罗紫莹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1期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形态转向为大审美经济形态,即超越以产品的使用功能和一般服务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取而代之的是以实用与审美、产品与大体验相结合的经济。
新旧经济时代交替的必要条件就是科技的发展。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称为科技,技术包含于科技。
本文将在审美经济时代的背景下,通过分析科学美和技术美两个概念之间的异同及联系,来简单阐述科技美和技术美关系。
关键词:科技美;技术美;异同一、科技美和技术美的异同科学是反映、是认识,科学美是一种反映美,科学美的表现形态是科学定律、公式、理论架构,他们反映物理世界的客观规律和基本结构。
技术美是物质形态的,是实践。
技术美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形式的统一,是社会物质实践活动的创造性的建造美与成果美。
[1]我认为科技美则是科学美和技术美的结合体,既具有科学美的理论意识,又具有技术美的物质形态。
科学美与技术美的共同点即是科技美与技术美的共同点。
科学美与技术美的异同点则是科技美与技术美的异同点。
1、科学美和技术美的相同点(1)科学美和技术美都是无功利性的美和美感是无功利性的,科学美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上,是科学美反映宇宙内部的和谐。
如彭加勒所说,艺术家并不是因为自然有用而研究,而是因为能从中得到愉快。
技术美则是产品功能中体现的审美功能和文化功能带给人们美感,人们对美的体验受多方因素影响,所以技术美的体现也是无意识的,是超越功利性的。
(2)科学美和技术美从人们的需求出发科学是人们探索世界的方式,技术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工具,但他们都是从人们的需求出发。
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是出于对美的追求这一本能。
爱因斯坦说:“美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
” 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是人们改造世界所需的客观事物,技术美的出发点也是基于人类的需求。
如包豪斯学校的学生马塞尔·布劳耶设计出钢管帆布椅子和钢管尼龙椅子,它利用新的材料,不受任何传统观念束缚,在结构和形式上注意结合人体的形态特点。
《美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二、判断正误说明理由:1、“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是在德国古典美学”。
——错误。
理由:在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美学诗人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独立和相对成熟的学科,但还不具备真正的科学性质,因为在康德,席勒,歌德,黑格尔等著名美学家那里,都有或多或少的唯心主义的成分。
美学成为真正的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的美学著作,但他们在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对文学艺术的一些著名论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体系,为后继者的美学研究不仅开辟了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也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美学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变革,具有着革命性的意义。
2、能够欣赏美的人是由劳动创造的。
——正确理由:A、劳动创造了美的事物;B、劳动创造了具备审美素质的人(美感是“人之感觉变成人的感觉”);C、劳动创造了主客体的审美关系;所以人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创造的,人的一切能力都是在劳动和创造中产生的,不是以劳动为基础的一切享受和享乐都是不道德的和不可靠的。
“能够欣赏美的人是由劳动创造的”这一重大的美学命题,对于培养人们的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及启迪人们的创造意识,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3、“美感与快感没有区别”。
——错误A、层次不同:快感是生理本能平台上的满足,美感是精神人性空间里的愉悦。
B、对象不同:快感对象是客体的内容和实体,美感对象是客体的形式和境界。
C、获取不同:快感取决于对对象的占有消耗,美感得宜于对对象的观照呵护。
D、性质不同:快感进行时具有唯我性排他性,美感展开时具有社会性共享性。
E、意义不同:快感有助于维护生存身心健康,美感有助于自我实现人性提升。
F、存在不同:快感的存在是单次性瞬间性的,美感的存在是弥散性积淀性的。
4、“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正确因为美感具有:A、超功利性:它不是为着满足人们认识和实用的功利,但起着陶冶、感染、熏陶、和教育人的心灵,潜移默化人的精神的特殊作用,即“不用之用”。
美育与素质第十一章 科技美与美育
(三)以新奇为特点
好奇心是科学之母 物理学家W·泡利的好奇,使他发现了原子物理世界中一个极为隐蔽的规律—
(二)以效用为目的
一般说来,科学美的效用是潜在的、滞后的、非直接的,但又有 着普遍性的、基础性的、规律性的意义,因而富有深广、深远的 价值。陈景润研究哥德巴哈猜想,霍金研究宇宙大爆炸理论,是 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体现了人类挑战自然所达到的智慧的 最新高度,犹如奥林匹克运动金牌获得者体现了人的体能与技能 所达到的高度一样,因而衡量科学美的“效用”不能用直接的、 物质的尺度。
(二)技术美
技术美主要研究人类生产劳动以及与此相关的 一切技术领域里的美学问题,包括生产环境和 生产过程的美化及物质产品的艺术设计等,它 偏重于功能美,一般表现为物化形态,具有可 感性和历史变异性。
横跨在黄浦江上的三座“彩虹”—— 杨浦、 南浦、徐浦大桥,不同的审美设计就是变异美 的生动例证。
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mc2 、普朗克的能量和频率 的关系式Ehv等,都是用极简明的公式表达了极为复 杂的自然规律。
科学研究总是追求一种最简洁的结论,简洁就是美的 一种体现。
技术要推广、要应用,要让许多 人掌握,技艺也要力求简明扼要; 尤其是功能多、科技含量高的产 品,更要力求使用方便简单,易 于被大众所掌握。即使是产品的 造型、色彩、线条的设计,一般 也是“明快、单纯、简洁”为好。 如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完全 摆脱了巴洛克建筑风格的象征性、 装饰性和雕塑性的桎梏,按照科 学的静力学原理和技术的逻辑性 来设计造型,结构独特,功能与 形式达到了简洁又和谐的完美统 一。
美学基础——第七章科学美与技术美第一节科学美(人卫版)
四、医学生技术审美教育途径
1、在实践中学习锻炼 医疗实践活动是医学生掌握医学技术美创造才 能的直接源泉 2、在实践中感悟欣赏
3、在过程中享受愉悦
4、在大课堂充实提高
作业 1、简述科学审美特性及其作用? 2、谈谈你准备如何接受医学技术美育?
②中国技术美学的发展历程 1979年,我国美学家涂途首次介绍国际技术美学
1983年,江苏南通市成立技术美学研究会
1983年10月,创办我国第一家技术美学专业 刊物——《技术美学》丛刊 二、技术美的主要内容与审美特征
1、技术美的主要内容 ①劳动条件和生产环境 ②日常用品和生活环境 ③物质产品的技术美因素
第七章 科学美与技术美 第一节 科学美
闽侯职专(闽侯五中) 程峰清 E—mail: cfq41@
教材:《美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朱红 编
科学美
一、科学美的产生
1、科学美首先由科学家和科学史家发现和提出来。 2、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的“毕达歌拉斯”学派。 3、“科学没”的概念由法国人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 中提出。
二、科学美的本质 1、科学美的基础
人的探索力
2、科学美的本质 人对自己探究活动的肯定,是人类在掌握了客观世界内 在奥秘之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和精神愉悦。
三、科学审美对象的类型 1、科学研究的对象 2、科学实验
3、科学理论与公式
四、科学美的构成要素 1、新奇——科学实验活动及其成果的新颖、奇特。 2、和谐——反映自然规律的科学也应是和谐的。 3、简明——科学研究能从纷繁杂乱的自然现象中概括 出简单明了的规律。
4、辉耀性 科学美具有辉耀华彩的形式
六、科学审美特性 1、抽象性
科学美是在理性的抽象形式之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性内容 2、理论性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填空题:1. 西方美学史最早使用“崇高”范畴的是朗加纳斯205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是马克思123. 《判断力批判》的作者是康德2064. 《艺术哲学》的作者是丹纳1235. 现实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6. 西方美学史上把悲剧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2377. 美感的差异性包括时代差异性民族差异性阶级差异性3208. 西方美学史上主要讨论悲剧的著作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写的《诗学》,他的悲剧理论在西方美术史上最早奠定了悲剧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作用引起对人的恐惧和怜悯之情在积极方面能起到“陶冶”作用2269. 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207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崇高最显著的特点是:更大的多,更强的多10. 喜剧分为讽刺和幽默256 喜剧的特征是:寓庄于谐11. 美学之父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312,我国最早西方美学的是王国维,他是现代中国美学的奠基人。
13,1750年,鲍姆嘉通正式以“伊斯特惕克”这个术语出版《美学》第一卷,标志着美学的独立。
14,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的辩证关系。
15,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美、美感、美的创造和美育。
16,美的根源在于人的自由创造【或美的形象中蕴含着人类一种最珍贵的特征—自由创造】,自然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17,社会美包括:人的美、劳动产品的美、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
其中美是中心,劳动产品的美是人的创造、智慧、力量的物化形态,环境美也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8,劳动产品的美一般都是实用和美的结合19.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意”看做是艺术美的精髓。
20,在中国,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中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
把“神似”、“神形兼备”作为衡量艺术美的重要标志。
21,意境的特点:情景交融传神的特点:神形兼备,(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提出22,亚里士多德从艺术是“模仿”现实的观点出发,根据艺术的对象、媒介、方式分类;黑格尔对艺术作出逻辑的历史的分类,即象征艺术、古典艺术、浪漫艺术;现代流行的艺术分类方法:从外部状貌出发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从主体对艺术的感受出发分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
美育理论第五章--科学技术美ppt课件
二、技术美学的内容
• 根据技术美学当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技术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 面:一是研究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即劳动生产 中的美学问题,也就是与人的劳动生产过程及与 成果相关的美学问题;二是物质产品的艺术设计 问题,也就是国际上流行的“迪扎因”的美学问题。
• 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的,并通 过生产劳动创造出符合人的审美理想的物质产品 和精神产品。
.
(1)产品的功能结构。实用功能是产品存在
的前提。一个产品若功能不好,徒有华丽的外表
是毫无美感的。
.
(2)产品的材料结构。新材料的运用必然要
突破原有的结构,这是构成产品美的物质基础。
.
(3)产品的有机体结构。产品应该是一个和
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
(4)产品的形式结构。形式美本身并不能成
为产品美,形式美只有在产品的整体结构中才能
二、综合性
• 科学技术美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科学 技术的先进性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是最先 进生产力的代表,体现了多学科高度融合、 相互渗透的特点。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更 是集中地体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 例如,高度发达的现代通信业,就溶入了 电子、机械、管理等学科。
三、实用性
• 科学技术美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的表现形态有所不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在 于它异常强调实用意义。科学技术美的前 提是其实用性,如一件产品其美观的外表, 要建立在高质量的基础上才有意义。法国 美学家查 ·拉罗对产品美的结构从5个方面提 出了具体要求:
第二节 科 学 美
一、科学研究的动力来自于 对美的追求
.
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所以科学美
和自然美有着相同的本源。二者的区别在于:自
实用美学第八部分 科技美
27
(一)追求美是科学家的天性 大自然的精妙奇美是无与伦比的。从天体、宇宙 的运动,到基本粒子的运行;从一望无垠的大海到巍 峨挺拔的高山;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到脱氧核糖核 酸的模型,自然界的一切是那么纷然杂陈而又和谐统 一。科学家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心血,因此,科学家 能在比常人更深刻、更本质的层次上看到大自然那震 撼人心的美,为这种美惊叹不已。
28
(二)科学理论也是美的 科学家们把手里的科学论文和报告,看作是人类 追求自然本质美的忠实记录,看作是人类理性美的忠 实记录。著名物理学家朗道和里弗希慈曾把爱因斯坦 所发现的相对论看作是一切现有物理理论中最美的一 个。
29
二、科学美的构成因素 科学的美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着科学家们对 它的追求,并极力通过理论的美来体现它。这种科 学美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科学美在于简明 (二)科学美在于和谐 (三)科学美在于对称 (四)科学美在于新奇 总之,科学美是以简明、和谐、对称和新奇为其主 要特征的,而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一个理论未达到 “简明”、“和谐”的境界,那么这个理论就一定还存 在缺陷和毛病。所以,“简明”、“和谐”是科学美的 最基本的因素。
15
(二)现代科技与艺术文化之间的矛盾 现代科学技术在促进审美艺术大众化的同时, 也日益突出了人们对美和艺术文化的享乐主义消费 特征。以前,人们只有坐进音乐厅或剧院才能看到 或听到动人的旋律、蹁跹的舞姿,现在坐在家里通 过电视、广播、影碟、录像带等就能够实现,不必 进美术馆就能通过报刊、画册、互联网目睹作品原 件。可以说,这是一种社会进步,但它的代价是科 学技术在与审美艺术联姻的同时,又催生并强化了 人们心理上固有的享乐主义欲望,并在当代生活以 至艺术层面造成了一种特定的“影像”迷恋。
论美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论美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美学并非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精神的发展。
美与科学技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科学技术能够改善过去被视为“美”的物品,而这种改善过程本身也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的一种形式。
以下是美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
(1)美术鉴赏:科学技术丰富了人们艺术的创作范围和应用形式。
大量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美术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很多方
面改善了艺术鉴赏。
(2)装饰:科学技术赋予艺术装饰新的元素,使室内外装饰更具艺术感受。
(3)表演艺术:在体育舞蹈、健身操、音乐等表演艺术领域,科学技术的运用制造了跳跃艺术、技巧艺术的现象,形成了新的表演方式。
(4)思想观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影响给了人们新的艺术思想观点,带给艺术新的思想审美角度。
总之,科学技术与美艺术紧密联系,一方面把美术鉴赏、装饰、表演
等艺术提升到新的高度,另一方面也赋予我们新的思想审美视角。
叶朗《美学原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第7章 科学美——第9章 优美与崇高)
第7章科学美一、名词解释1.科学美答:科学美是指科学领域里存在的美。
科学美是一种美的形态,它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技术美相并列,并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科学美与技术美的关系尤为密切,人们常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称之为科技美。
科技美属于广义的社会美之列。
“科学美”主要是一种数学美、形式美。
科学家对于美的追求,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
2.科学美感答:科学美感指人们在科学领域里,在客观对象审美属性刺激下所产生的以情感愉悦为主调,同时伴随着感知、想象、思维等多种心理功能协调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心理过程。
美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发现、科学创造中的美感尤为复杂。
然而,既然有科学美,也就有科学美感。
冯·魏扎特在谈到科学美感时说:“美是真理的一种形式。
美的鉴赏是对实在的一种鉴赏,即对实在的一种特殊的知觉能力。
”这种对科学美的鉴赏也就是科学美感。
彭加勒也说过:“感觉数学的美,感觉数与形的调和,感觉几何学的优雅,这是所有数学家都知道的真正的美感。
”二、简答题简述美与科学的关系。
答:美与科学的关系表现为:(1)美与科学的联系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审美情感包含着理性认识,是情与理的统一,科学探求真理的认识也包含着情感活动,也是情与理的统一;美感和科学认识一样,都是客观世界能动反映的一种方式,都是意识形态。
(2)美与科学的区别①审美的想象与科学的想象是不同步的科学的想象追求真理是非常严谨的,要有可靠的事实作根据,不容许虚构,更不允许由想象代替和构成科学的最后成果。
审美的想象是追求美,可以允许虚构;科学的想象要符合逻辑,尽量排斥感情的色彩和作用。
审美的想象不必符合逻辑。
②审美情感与科学探求真理的认识不同科学家所追求的是真,虽有热烈的情感,但情感只是作为追求真理的动力,它不能进入认识过程,更不能作为认识的结果。
追求真理的认识是以理智、思想等抽象逻辑认识为其特征的。
《美学原理》教案
《美学原理》教课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美学原理教师姓名:课程性质:必修()选修(√)课程种类: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时 / 学分:教课对象:先修课程:艺术概论、中外文学史等二、教材及参照文件教材: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第一版社2009 年版。
参照文件: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北京:人民文学第一版社,1979 年版。
2.宗白华《美学漫步》,上海:上海人民第一版社,1981 年版。
3.李泽厚《美学四讲》,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版。
4.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第一版社,1981 年版。
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第一版社, 1985 年版。
6.周宪《美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第一版社,2008 年版三、核查方式考试(√)观察()《美学原理》课程第一讲教课设计1.主要内容:绪论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二、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三、美学研究的对象四、美学的学科性质五、为何要学习美学六、如何学习美学2.教课目的:经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充分理解美学研究的对象以及美学学科的性质;同时理解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发展历程。
3.教课要点和难点:(1)美学研究的对象。
(2)美学的学科性质。
(3)如何学习美学。
4.教课要求:要修业生有必定的文史知识、基本美学书本的贮备与阅读量,必定的艺术作品的赏识和接受经验。
5.教课过程设计: 1. 复习()2.新授(√) 3.谈论()4.练习()6.讲课种类: 1. 理论课(√) 2. 实验课() 3. 实习课() 4. 上机() 5. 其余()7.教课方式: 1. 解说(√) 2. 谈论(√ ) 3. 演示(√ ) 4. 观光()5. 实验()6. 实习作业() 7. 练习()8.课堂教课与课外自学的比率:(4/2 )9.课堂思虑题或习题:(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2)美学学科的性质是什么?(3)学习美学的意义是什么?10.教课资源: 1. 多媒体(√)2.模型()3.挂图()4.其余()《美学原理》课程第二讲教课设计1.主要内容:第一章美是什么一、柏拉图开始对“美”的谈论二、 20 世纪 50 年月我国美学界关于美的实质的谈论三、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四、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五、美在乎象六、意象的解析七、审盛情象只好存在于审美活动中八、意象世界照亮一个真实的世界2.教课目的:经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厘清美与美感的基天性质,掌握“意象”这一美学看法的基本内涵,同时可以理解美学史中对美的实质的各种争鸣和商讨。
美育理论第五章 科学技术美
科学美和技术美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
混同。
•
首先,科学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
分科的知识体系,属于知识形态,是潜在的最直
接的生产力。
• 其次,科学美主要是研究自然科学中的美学问题, 它偏重于人类的理智美;技术美主要研究人类生
产劳动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技术领域的美学问题, 它偏重于功能美。
• 具体说来,科学美和技术美有以下一些基 本区别:
面:一是研究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即劳动生产
中的美学问题,也就是与人的劳动生产过程及与 成果相关的美学问题;二是物质产品的艺术设计 问题,也就是国际上流行的“迪扎因”的美学问 题。
•
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的,并通
过生产劳动创造出符合人的审美理想的物质产品
和精神产品。
•
技术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与劳动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美的创造
• 科学技术美简称科技美,是科学和技术 领域中符合人类进步理想并使人感受到愉 快的事物和现象的美。
• 科技美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密切的关 系。我们在选择商品时,既要考虑产品的 实用价值,又要考虑产品的质量,同时还 要求产品的外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因 此,如今对科学技术美的认识和了解已引 起科技界和美学界的高度重视。
• (4)环境因素。物质产品自身具有的技术美 的因素主要是功能、材料、形式这三个方面。
•
艺术设计具有考虑因素多,设计内容复杂等
特点,除考虑上述功能、材料、形式、环境等因
素外,还要研究标准化与多样化,通用化与多层
次化,流行色与流行型,实用性与装饰性等各种 问题。
第四节 科学技术美的特性
• 科学技术美是美学的一种特殊领域,它既 具有美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己的特性, 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论科学美与技术美的关系
2020-0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论科学美与技术美的关系魏伶(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0)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科学美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它是跟技术美之间的异同审美形态。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科技美与技术美的关系;本文重点是论述科学美与技术美的关系问题,并着力论述了科学审美在艺术设计创造中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美;技术美;相交融;审美中图分类号:U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0-0040-01一、科学美与技术美的概念(一)科学美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但它不是指大自然的美的景色,而是指潜藏在感性美之后的理性美,并为理智所能领悟的自然界内在结构所显示的和谐、秩序、简单、统一的美,是审美者通过理解、想象、逻辑思维所体验到的美。
科学美是中小学生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科学美感是指具有科学美的事物作用于审美者。
在其内心世界激起欢乐和愉悦等特殊心理感受。
(二)技术美技术美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产品设计过程中,运用艺术手段对客体进行加工,所形成的审美形态。
它不是自然的属性,区别自然美;它依附于手工业特殊技能和大产业生产条件下机器制造的有实用价值的具体实物,也区别于一般的艺术美。
这种审实形态有产品的功能相联系,体现在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使用过程中,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技术性,具有与审美性能有效结合的特征。
对技术美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产品的审美创造,提高产品、服装、建筑和环境设计的美学水准,而且有助于对主体———人的审美塑造。
对美的产品的需要可以形成人的行为的内在动机,成为人们从事审美创造的动力。
客观世界的审美创造也是人的审美教育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因此,技术美学的研究有助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促进人的审美理想向真善美相统一的新的境界不断升华。
二、科学美与技术美的不同自然美、社会美(社会美包含技术美)、艺术美是审美意象,他们诉诸人的感性直觉,而科学美使用数学形态表现出来物理学的定律和理论架构,他诉出人的理智,美感不是认识而是体验,它是超功利超逻辑的,而科学美是一种数学美逻辑美,它超功利,但并不超逻辑,所以科学美的美感的性质和内涵和一般的美感就有了重要的差别。
5科技美
一、2,科技美的特征: (1)科学美的特征 简洁、和谐、理趣
(2)技术美的特征 依存美、功能美、流动性的时代美一、3, Nhomakorabea技美的表现:
科学技术对人们的审美活动 产生了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第一,现代科学技术和发展开拓了 审美活动的新领域。 第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艺术美的创 造提供了新手段。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自然美增添 了新内容。
一条路千山万水,两颗心无怨无悔 风吹不走誓言, 雨打不湿浪漫 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与乐 明月清风相思, 丽日百草也多情 两颗心长相伴,你我写下爱的神话。
设计《马桶增高器》 命名:易于传播、 讲究新颖美、给人 艺术美感、具内涵 美、有弹性美;字 音和谐美、韵味悠 长、琅琅上口。 宣传: 经营: 技术:
2010年3月3日
科学家不仅追求“真”,还追求“美”。 科学家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是美的,他 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总结出简洁和谐的理论 是美的,他们做的实验也是美的。技术给我们 的生活增添了缤纷的色彩,让我们的生活更美 好。 不妨设想一下,假若我们没有计算机,假 如我们不能上网,假如我们没能看电视、打电 话、发短信,若是没有空调、冰箱……我们的 生活将会怎样? 科学技术是美的,科学家追求“真”的精 神是美的。他们美的哪里?怎样去欣赏这种美? 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去体会吧!
本章训练与思考:
1,电脑制作的特技及合成镜头带入电影,你认为 是美的吗? 2,讲一位你最佩服的科学家的故事,让同学们共 享。 3,教三楼的楼道设计合理吗?同学们下课时拥挤 吗?教四楼、教五楼的格局让你晕头转向吗?请你 运用求异思维想出好的解决办法。 4,运用扩散性思维来阐述:毛衣针的使用方法。 5,强制联想训练:铅笔――月亮,它们之间怎样 发生联系?你产生了什么想法?
功能美技术美科学美的关系
功能美技术美科学美的关系摘要:1.引言2.功能美的定义和特点3.技术美的定义和特点4.科学美的定义和特点5.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的关系6.结论正文:在艺术、设计和科技领域,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美。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功能美。
功能美是指产品或设计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同时,呈现出的美感。
功能美的特点在于,它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统一。
换句话说,功能美要求产品在实现其功能的同时,也要给人以美的感受。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技术美。
技术美是指在产品或设计中,技术手段和材料应用所呈现出的美感。
技术美的特点在于,它强调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也就是说,技术美要求在产品或设计中,科技的应用不仅要实现功能,还要呈现出美感。
再来了解一下科学美。
科学美是指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美感。
科学美的特点在于,它强调科学性和美学的统一。
也就是说,科学美要求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科学的真理,还要关注科学方法的美感。
那么,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1.功能美是技术美和科学美的基础。
一个产品或设计要呈现出功能美,就必须满足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统一。
而这种统一往往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和科学原理来实现。
2.技术美是功能美和科学美的体现。
在产品或设计中,技术手段和材料应用不仅要实现功能,还要呈现出美感。
这种美感往往可以通过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来表现。
3.科学美是功能美和技术美的支撑。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不仅指导着研究的方向和步骤,还可以通过美感来激发人们的研究兴趣和热情。
总之,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在艺术、设计和科技领域中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艺:环境 之美、茶具 之美、泡茶 之美以及享 用的艺术
思考题
• 你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有何看法?
IPhone4S
——它的成本仅 为1150元人民币 ——它的价值不 在于各个组成部 分,更来自于其 实用价值及审美 价值 ——Iphone现象, 表明电子工艺品 已经进入满足精 神需要的领域
日常生活审美化
• ——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活环境和生活方 式有着自觉地审美追求
•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是感官快感、美感以 及精神快感的复合体
技术美的追求
• 技术美:在产品生产中,将实用的要求和 审美的要求结合起来 • ——这是狭义的技术美。 • ——如果将一切由人工生产、其目的为日 常使用的事物都称为技术产品,那么技术 美将渗透到一切生活领域
西方的四个阶段
• • • • 莫里斯手工艺运动 苏利约功能主义 包豪斯学校 整体生态环境设计
• 日常生活审美化乃是将日常生活提升到精 神层面,更加注重人的精神需求和人性化。
饮食美学的特征
(一)饮食美学:研究饮食活动中的美的现 象、美感及美的创造的一门实用科学。 (二)饮食美学的特征: 1.综合性:由饮食活动的复杂性决定 2.实用性:食用
饮食美的内容:食品满足人生理、心理需要的食用功能 饮食美的形式:内容借以存在的方式。
海森堡
• 为科学之美而昏厥 • 科学美在于统一与简 单 • 科学美的探索,唤醒 的可能是灵魂深层次 的无意识
狄拉克
• 美与真的统一 • 对科学美的信仰
杨振宁
• 理论物理学志中存在 三种美: • ——现象之美 • ——理论描述之美 • ——理论框架之美
人类胚胎干细胞
脑神经元图
史上最强物理学家合照
饮食环境和饭店装潢:讲究清净、清雅和清洁
奇异主体餐厅:求新求怪?
饮食器具的美:与食物搭配、本身具备美的要素
中国菜系: 1、八分法: 川鲁苏粤湘闽 徽浙 2、十分法: 加上京、海 3、四分法: 川、鲁、苏、 粤
茶文化:茶 道与文化品 位 1、茶道:清 静无为 2、茶礼茶俗: 风俗民情中 的茶上往来
中华烹饪的美学追求
1、追求”和“的审美境界:调和百味、调和人际 关系 2、创造美的意境:创造食品形态的美的意境、创 造食品名称的美的意境、创造进食环境的美、创造 器具的美
雷人菜名:
雪山飞狐——白色炸虾片
波黑战争——菠菜炒黑木耳 一国两制——煮花生加炸花生 红灯区——辣子鸡丁
乱棍打死猪八戒——豆芽炒猪头肉
包豪斯
• “艺术与技术重新统 一”
功能美
• 产品的功能,不仅仅满足人的实用需求, 还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并上升到审美范畴
• 产品的形式美的缺陷,往往意味着功能的 缺陷
蓬皮杜艺术中心
萨伏伊别墅
功能美的美感与快感
• 产品的功能具有满足实用需要与精神需要 的双重效果。越高档的产品,就越需要有 满足精神需要的功能 • 产品的形式美同时满足着实用价值
万圣节糖果
饮食如何成为审美对象
1、饮食具有“色、香、味、形”等美的感性外 观
2、饮食由引发生理快感到引发审美快感
3、人的感知通过通感来将饮食快感转化为美感
4、饮食烹饪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
饮食美的要素: 1、色泽美——食品色泽引发人的心理冲击, 激发食欲 2、香气美——产生愉悦感,诱发食欲 3、味道美——直接作用于味蕾的美感 4、形态美——食品外形精致,可令饮食有更 丰富的内涵 5、名称美——食品名称之美,可成为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6、器具美——影响就餐心情,美化饮食环境
中国饮食文化简 介
1、历史发展
2、美学追求 3、四大菜系
历史发展:从“钟鸣鼎食”到“百味调 和”
1、远古时代,陶器的出现,使蒸和煮 成了主要的烹饪方法; 2、进入夏商,青铜器发明,调和百味、 炸、煎等手法出现; 3、中华文化以农业文明为主,食品以 五谷及家畜家禽、淡水鱼虾为主 4、地大物博,历史的隔阻使得各地形 成不同的饮食风格
最美的几个公式
1、欧拉公式
2、牛顿定律
最美的几个公式
• 质能方程
1+1=2
科学美是一种精神美
• • • • 它具有终极性:指向最高的存在 它源于理性,超越理性 它引领理性前进 在某些科学家的身上,科学美表现得与宗 教感受相似
技术美
• 技术美的追求 • 功能美:其美感与快感 •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是与非 • 广义技术美的一个范例:饮食美
第十讲:科学美与技术美
科学美
• 科学家对科学美的论述
• 科学美作为精神美
Simplex sigillum veri, Pulchritudo splendor Veritatis
彭加勒对科学美的论述
• 科学美是简单与浩瀚 的结合 • 科学研究需要雅致 (elegance)
爱因斯坦
• “美照亮了我的道路” • 科学研究之中需要想 象和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