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龙翔高中无法一本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生活的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学的源头。因此,经济生活教学必须面向学生,必须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中,引导学生在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态度,并形成合理、健康、科学的消费。本框教学大胆践行“角色——探究法”,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究,从而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本框教学中,用现场调查来揭示课题;运用心理测验活动了解四种消费心理,比较四种消费行为的差异;用“研究性学习”的调查结果和个案追踪调查活动,同时创设“对话表演模式”与开展“社会进步,节俭同步”和“社会进步,节俭让步”辩论活动,理解正确的消费原则,以使学生知行合一,学做理智的消费者。上述的“心理测验”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有利于情境中蕴含的情感、情境契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从而使政治课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教材分析
1.课标标准与指导意见
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课程标准》1.3规定的“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要求。《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作出了如下的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了解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比较几种消费行为的差异;理解理智消费的四大原则。
(2)发展要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做理智的消费者。
2.教材内容结构
本框题包括两目内容,“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智的消费者”两个问题,其内在联系是先分析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各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其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引导学生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做理智的消费者。
三.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二课以及本课第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学生是生活中消费者角色的体验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对于他们的消费行为是受哪些消费心理影响以及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还欠缺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能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涵义,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象,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分析各种消费心理和观念,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领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要性;感悟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等观念的科学性;增强在生活中践行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自觉性。
五.教学重点、难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做理智的消费者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调查法
通过心理测验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2.合作探究法
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研究性学习、角色扮演,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七.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①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②课前组织学生调查
2.学生准备
①课前预习;②课前消费调查;③课前搜集中学生的消费情况等相关信息
八.教学过程
(一)现场调查,揭示课题
导入语:消费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懂得花钱吗?我们是理智的消费者吗?
教师:现场调查本班学生的消费观。初步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
学生:举手示意。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心理测验活动折射不同的消费心理
教师:幻灯片展示心理测验内容,感受不同消费心理。
(过渡)上课之际,我们先来做一项心理测验。本测验答案无对错之分,请大家畅所欲言。
学生回答:
教师:这些不同的答案折射出不同的消费心理。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之一。
教师:这些消费心理具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这些消费心理引导的消费行为呢?现在,我们继续深入分析同学们的答案!
学生议论:心理测验结果。
教师:幻灯片展示不同手机图片,感受复杂的消费心理。
【设计意图】用现场调查导课,可以马上置学生于问题源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采用“购买手机”话题,提高学习兴趣,贴近生活,缩短教材和学生的距离。1.消费心理特点(生生互动):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标新立异,显示与众不同。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夸耀性、盲目性。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2.消费心理评价(师生互动):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不
利——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消费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
对个人生活不利。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利——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和发展;
有弊——代价大,社会不一定认可。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3.启示(教师活动):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从众消费。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适当求异可行,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值得提倡,值得发扬。
【设计意图】引进心理测验以及测验结果分析,采取合作探究同伴互助机制,使课本知识在动态中生成,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出生活知识的愉悦;通过教师的建议活动,有助于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二)研究性学习调查
【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
教师:课前组织学生调查我校同学的消费情况;指导学生如何设计调查表;建议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的切入口、途径与方法。
学生课题组:课堂汇报调查的结果。
学生评析:我校学生的消费情况。
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调查结果;对于学生的评析适时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源于学生身边的案例更加具有说服力。
教师评析:知道了四种主要消费心理,反观我们自身,我们的消费情况又如何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们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从上述两图中,得知:大部分同学的每周零花钱集中在50-100和100-300元。支出项目集中在零食和文具、人情消费、书籍等;说明大部分同学的消费是比较健康合理的。但也存在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