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课件
合集下载
《土地改革》课件
![《土地改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7722a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c.png)
土地改革使得农民拥有更多的 土地和生产资料,提高了农民 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农村市场发展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 的发展,增加了农产品的市场
供应,提高了农民收入。
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01
02
03Βιβλιοθήκη 04住房条件改善土地改革使得农民能够拥有自 己的住房,提高了住房的质量
和舒适度。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土地改革推动了农村医疗卫生 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医
疗保障水平。
教育水平提高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 的发展,提高了农民及其子女
的教育水平。
文化娱乐活动丰富
土地改革推动了农村文化事业 的发展,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
乐生活。
对城乡关系的影响
城乡差距缩小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 济的发展,缩小了城乡
之间的经济差距。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 农民收入的提高,城市 化进程加速,城乡人口
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
土地改革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改革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05
未来土地改革的展望
完善土地权利保护制度
总结词
加强土地权利的法制保障,确保农民 的土地权益不受侵犯。
详细描述
完善土地权利保护制度,包括土地所 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方 面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严厉 打击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行为。
可能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压力。
改革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问题
03
土地改革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
社会不稳定因素。
土地改革的教训与反思
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
在土地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避免损害农民的 利益。
农村市场发展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 的发展,增加了农产品的市场
供应,提高了农民收入。
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01
02
03Βιβλιοθήκη 04住房条件改善土地改革使得农民能够拥有自 己的住房,提高了住房的质量
和舒适度。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土地改革推动了农村医疗卫生 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医
疗保障水平。
教育水平提高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 的发展,提高了农民及其子女
的教育水平。
文化娱乐活动丰富
土地改革推动了农村文化事业 的发展,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
乐生活。
对城乡关系的影响
城乡差距缩小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 济的发展,缩小了城乡
之间的经济差距。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 农民收入的提高,城市 化进程加速,城乡人口
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
土地改革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改革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05
未来土地改革的展望
完善土地权利保护制度
总结词
加强土地权利的法制保障,确保农民 的土地权益不受侵犯。
详细描述
完善土地权利保护制度,包括土地所 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方 面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严厉 打击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行为。
可能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压力。
改革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问题
03
土地改革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
社会不稳定因素。
土地改革的教训与反思
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
在土地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避免损害农民的 利益。
《土地改革》PPT课件
![《土地改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91f5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8.png)
土地改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土地改革的背景
老解放区已完成 土地改革
1949年9月以前
占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 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土地改革的背景
思考:材料反映了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 的什么现实问题?
全国土改前各阶层占有土地情况表 阶层 贫雇农 中农 富农 地主 人口占比 52.37% 33.13% 4.66% 4.75% 土地占比 14.28% 30.94% 13.66% 38.26% 人均土地 0.89亩 3.05亩 9.59亩 26.32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农村经济体制卷》
严重 阻碍
思考:材料中的农村形势,是否有利于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土地改革的原因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2)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直接原因 的实施
土地改革的结果
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 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 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房屋等;农民 再也不用向地主交纳地租。
保存富农经济 政治上中立富农
有利于 生产发展
阅读p14-15相关史事
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三: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农业生产总值 1949年
1949年 1951年
1951年
土地改革的意义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延续2000多 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土地改革的背景
老解放区已完成 土地改革
1949年9月以前
占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 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土地改革的背景
思考:材料反映了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 的什么现实问题?
全国土改前各阶层占有土地情况表 阶层 贫雇农 中农 富农 地主 人口占比 52.37% 33.13% 4.66% 4.75% 土地占比 14.28% 30.94% 13.66% 38.26% 人均土地 0.89亩 3.05亩 9.59亩 26.32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农村经济体制卷》
严重 阻碍
思考:材料中的农村形势,是否有利于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土地改革的原因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2)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直接原因 的实施
土地改革的结果
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 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 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房屋等;农民 再也不用向地主交纳地租。
保存富农经济 政治上中立富农
有利于 生产发展
阅读p14-15相关史事
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三: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农业生产总值 1949年
1949年 1951年
1951年
土地改革的意义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延续2000多 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土地改革》PPT课件
![《土地改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8010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d.png)
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B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解析] 把握题干关键信息“1950年10月”“中国、朝鲜”,结合所学知 识不难判断,“积极政策”是指抗美援朝。
6.【2018·株洲】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
们中有一位战士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
【答案】(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 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 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前后中国土地制度的比较
土地所有权 性质
第3课 土地改革
-.
第3课 土地改革
探究点 土地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材料一 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表
比较内容
贫农、中农 富农、地主
1950年(%)
人口比重
85.5 14.5
土地占 有比重
45.2
54.8
1954年(%)
人口比重
92.1 7.9
土地占 有比重
91.4
8.6
A.成立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2.【2018·大庆】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
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
会的主人的事件是( D )
A.重庆谈判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2018·宁夏】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8ef3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5.png)
知识拓展: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靠剥削为生,剥削的方 式主要是地租。 一般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但以剥削为其 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 多数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主要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 也不出卖劳动力。 占有一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一般需要租人土地耕种,或出卖-部 分劳动力,受剥削。 一般全无土地, 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 材料一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巩固政权
结合材料,概括土地改革的背景、目的。
材料二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 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 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 ……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 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 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 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相关史事:西藏的土地改革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 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 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 务。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 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 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 度。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西藏地区完成了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
课堂检测
5.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历史,让学史更轻松,让漫画更深刻。与下边漫画所 反映的史实相关的法律文献是( B)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6.毛泽东曾经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 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 的主要举措是(B ) A.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推动农民参加人民公社 D.鼓励农民创高产的大跃进
《土地改革》PPT课件
![《土地改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6c3a0252ea551810a6877b.png)
5.下列关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评价正确
的是( D)①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 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②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 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 建设准备了条件。③建立起社会主义的 基本制度。④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 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④ D.①②④
6.下列对土地改革表述正确的是
( ) D A.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 B.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法》 C.到1952年底,全国各民族土地 改革完成 D.根本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7.新中国成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 发展。 B.农民没有土地,受地主剥削和压迫。 C.广大农民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8.下列属于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历史事件 是(A ) ①开国大典②西藏和平解放③抗美援朝④土地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土
必要性 (原因)
A.旧中国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 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B.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 1950年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 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抗美援朝爆发的原因? 2、抗美援朝战争起止时间? 意义? 3、抗美援朝战争涌现出的 英雄人物?他们为什么被 称为“最可爱的人”?
第三课
土地改革
(1950—1952)
《土地改革》优秀课件
![《土地改革》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1b5fecb9f3f90f76c61b51.png)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
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
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B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3.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孙中山先 者有其田”,中国农民拥有土地的千年梦想都没
真正的“耕者有其田”是在( B )后普遍实现的。
也没个壮劳力,这地要怎么种?
李老汉说一:家我一家分户的缺地抵周御围天没灾有的水渠能,力平,时无浇法地解全决靠挑水
水少,我也是白忙活。
斗地主 烧地 分田地 保富 把身翻
2.新中国成立前,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说法
A.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B.只有老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C.占农村人口极少数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绝大部分 D.占农村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占有大量土地
A. 新中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颁布 D.三村阶级结构变
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C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1953年 3
74
355
0
4
A.《共同纲领》的颁布 C.土地改革的完成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批斗地主 土改中拔出地主立的地界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7076af856a561252d36f9b.png)
3、我国彻底废除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 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
4、到--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 此图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
2. 进行这一运动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贫农分到了土地
农民兴高采烈领回分 到的农具
日喀则景隆庄园的农奴们在一 天劳役之后,用粗糙的食物充饥
农奴老了,生活无依无靠,往 往沦为乞丐,沿街乞讨度日
牧民布德在诉说 被挖眼的经过
无力支付差祖和高利贷的农
奴逃进拉萨,形成一处处乞
丐村,这是拉萨鲁普乞丐村
一角 旧西藏封建农奴制
今日西藏:不 断延伸的幸福 之路
革
方式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意义
结果 1952年底 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制度上 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
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农 民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政权上 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农业上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
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 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 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
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
动;过2、去是农一民个肩翻给了地主身扛,着得饭碗到,了现在土劳地动成,果完 全自己所得,这成样我为们土生产地的的劲头主怎人能不大呢?
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 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
昔日农奴、现年73岁的益西洛 追老人在拉萨布达拉宫前。 目前,西藏人口平均寿命已由 1959年民主改革前的35.5岁提 高到67岁.
4、到--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 此图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
2. 进行这一运动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贫农分到了土地
农民兴高采烈领回分 到的农具
日喀则景隆庄园的农奴们在一 天劳役之后,用粗糙的食物充饥
农奴老了,生活无依无靠,往 往沦为乞丐,沿街乞讨度日
牧民布德在诉说 被挖眼的经过
无力支付差祖和高利贷的农
奴逃进拉萨,形成一处处乞
丐村,这是拉萨鲁普乞丐村
一角 旧西藏封建农奴制
今日西藏:不 断延伸的幸福 之路
革
方式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意义
结果 1952年底 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制度上 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
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农 民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政权上 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农业上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
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 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 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
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
动;过2、去是农一民个肩翻给了地主身扛,着得饭碗到,了现在土劳地动成,果完 全自己所得,这成样我为们土生产地的的劲头主怎人能不大呢?
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 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
昔日农奴、现年73岁的益西洛 追老人在拉萨布达拉宫前。 目前,西藏人口平均寿命已由 1959年民主改革前的35.5岁提 高到67岁.
土地改革ppt课件
![土地改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b14a4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5.png)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 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图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 年冬起,新解放区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 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包括 老解放区在内,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 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 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 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同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 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8.“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 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这场 20世纪50年代初的“暴风骤雨”就是土地改革。下列对当时土地改革 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确的是( C ) A.由私有到公有 B.由公有到私有 C.由私有到私有 D.由公有到公有
10.为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土地改革运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下列资料,其中 最有价值的是( D ) A.以土地改革运动为题材的小说《暴风骤雨》 B.亲历土地改革运动的老人写成的回忆录 C.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运动的资料 D.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档案
11.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 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 土地改革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 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 差。”这表明( C )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毛泽东对土地改革工作充满信心 D.各地土地改革没出现任何偏差
《土地改革》PPT优质课件
![《土地改革》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1bf1b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d.png)
三、 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 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 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 能不大呢?
——摘自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三、 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三:
年份
粮食总产量(亿公斤)
1949 1951 1952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地主阶级被消灭。
三、 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 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 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 能不大呢?
——摘自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第一单元 中华人
1.了解土地改革的原因、开展及基本完成。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3.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材料一: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土地占有情况
封建土地制度
地主 富农
贫农 雇农
坐享其成
占农户总 数(%)
不到7%
地主阶级被 农民自己占 消灭,与农 有劳动成果
所 有
民相互平等
三、 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 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 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 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 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1950-1952)
土地改革
课堂小结
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新解放区农民要求土改
第3课土地改革 课件(39张PPT)
![第3课土地改革 课件(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16366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0.png)
结合图片,你能大概说出土地改革中的各项行为?
宣讲《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改革法》
拔出地主地界碑
没收地主财产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贫农分得土地
分得农具和牲畜
斗地主 量土地
烧地契 分土地
拔界碑 分工具
《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9)
第八条 乡村农会接收地主 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 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 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分给 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 贫民,并分给地主同样的一 份。
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 分到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 具、牲畜和房屋。
免除农民每年向地主缴 纳3000万吨粮食地租。
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 了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 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 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
西藏达孜县的农奴焚烧地契、债约
思考: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消灭地主阶级
2、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这样做可以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也有 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 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农村民族地区外,全 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 地改革。
新课导入
均田免粮
有田同耕
平均地权
打土豪分 田地
第3课 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原因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材料一:建国初期,国际帝国主 义势力在经济上对我国实行全面 封锁,政治上进行孤立,军事上 进行威胁,企图把新兴的人民共 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国民党仍 在负隅顽抗,威胁人民政权。 材料二: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 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 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 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 整个亚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04460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a.png)
——《20世纪50年代大陆与台湾土地改革比较》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 社会的发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二、土地改革的实施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还有大约1.3亿人 人口的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人口及土地占有情况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到7%
57%以上
占农村耕地(%) 50%以上
14%
在1949年之前的中国农村,一方面,占人口数一半以上的无地少地农民不 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承受地主的剥削;另一方面,地主、高利贷者、商人、 官吏数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体制,以及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家政权,则使所 有农民都得承受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压迫和剥削。当时的民谣集中概括了这 种社会现状:“农民背上两把刀:租米重,利钱高!农民面前三条路:投河、 上吊、坐监牢!”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农民分到了土地, 成为土地的主人,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 高;粮食产量增加; 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阅读学霸作业本第11页【课中研学】,总结土地改革的影响。
史料一 土地改革后,过去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农民 作为土改最直接受益者,在拥有自己的土地后,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土地 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空前发展。 史料二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 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史料三 据统计,1952年全国农业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48.3%,粮食产量增 长44.8%,棉花增长193.4%,油料增长168.1%。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 社会的发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二、土地改革的实施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还有大约1.3亿人 人口的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人口及土地占有情况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到7%
57%以上
占农村耕地(%) 50%以上
14%
在1949年之前的中国农村,一方面,占人口数一半以上的无地少地农民不 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承受地主的剥削;另一方面,地主、高利贷者、商人、 官吏数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体制,以及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家政权,则使所 有农民都得承受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压迫和剥削。当时的民谣集中概括了这 种社会现状:“农民背上两把刀:租米重,利钱高!农民面前三条路:投河、 上吊、坐监牢!”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农民分到了土地, 成为土地的主人,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 高;粮食产量增加; 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阅读学霸作业本第11页【课中研学】,总结土地改革的影响。
史料一 土地改革后,过去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农民 作为土改最直接受益者,在拥有自己的土地后,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土地 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空前发展。 史料二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 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史料三 据统计,1952年全国农业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48.3%,粮食产量增 长44.8%,棉花增长193.4%,油料增长168.1%。
《土地改革》_经典课件
![《土地改革》_经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356809c1c708a1294a4434.png)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土地改革》_完美 课件2- 课件分 析下载
《土地改革》课件
![《土地改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d560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7.png)
土地收益补偿制度改革
土地收益补偿制度改革旨在确保土地流转过程中各方的利益,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化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化是为了鼓励农民有序流转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 率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改革目标与原则
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加快农 村现代化进程。其核心原则包括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
拓宽农民土地经营权
通过拓宽农民土地经营权,允许农民自主选择经营方式,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和创造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清理整பைடு நூலகம்土地权属关系
清理整顿土地权属关系是为了确保土地权益的清晰和稳定,减少土地纠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的安全感。
《土地改革》PPT课件
土地改革是指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的措施与活动。它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 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什么是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是指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的措施与活动,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 快速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历史背景与意义
土地改革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意义,它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土地改革-ppt课件
![土地改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57a2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9.png)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2、到1952年底,我国实现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的转变。这
一转变的相关史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中考演练
3、(2021·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 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此,中央人民政府 A.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0-30%
90%
70-80%
地主 农民
材料二:
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农民的极端 贫穷和毫无权利,是中华民族被 侵略、被压迫、长期落后的根源, 是中国民主化、工业化、现代化 的根本障碍。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问题:根据两则材料,材料一中的这种情况是哪一土地制度造成的? 根据两者材料,结合课本第13页内容,这一土地制度给当时社会造成 怎样的影响?概况土地改革的原因?(4分)
地制度,消灭—了—地毛泽主东阶在级政,协农会民议第翻一了届身全,国得委员到会了的土闭地幕,词。 成为土地的主人。 意②义:使③人农民业政生权产更迅加速恢巩复固和,发也展大,大为解国放家的了工农业村化生建产设力准。备了条件。 ③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 了条件。
四、乡村振兴——深化农村改革
新课导入
1952年1月1日,邮电 部发行了这套 土地改革 特 种邮票,全套4枚,主图相 同,表现出分得土地的农民, 手持人民政府发给的土地证, 以无限的喜悦和满腔的热情 在自己的那块土地上辛勤耕 作的情景。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土地改革ppt课件
![土地改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ed2ed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b.png)
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
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
呢?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
,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
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
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有进行土地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 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
第3课 土地改革(1950全国土地改革1前9各5阶2)级占有耕地情况
项目
数 目
户数(万户)
合计 占合计
阶级
(%)
人口(万人)
合计
占合计 (%)
合计 (万亩)
耕地
占合计 每户平均 每人平均 (%) (市亩) (市亩)
合计 1055 100.00 46059 100.00 150534 100.00 14.26 3.27 4
欢迎来到橙子历史课堂
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地主占据大量土地,主要采 取收取地租的方式压榨农民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欢迎来到橙子历史课堂
第3课 土地改革(19501952)
第3课 土地改革(1950中国共1产9党5的2)土地政策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 “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
一封信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
第3课 土地改革(1950-
一、背景
1952)
1.新解放区农民要求 2.不合理的土地制度
项 各阶级人口 各阶级占有耕 目的比重(%)地的比重(%)
3.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合计 100.0
《土地改革》 完美课件
![《土地改革》 完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8c52c202768e9950e73837.png)
湖南岳阳农民烧地契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
课堂小结
土地改革
背景:地主依靠土地剥削广大农民,农民不得温饱。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 民的土地所有制。
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 土地的主人。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导入新课
你听过《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这首歌吗?歌 中唱道:“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 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 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 着破烂的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又冷 又饿跌倒在雪地上。”这首歌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 内容?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返回主界面
新课讲授
在旧社会,民间流行着这样一句 话:“穷人头上三把刀:租子重、利 息高、苛捐杂税多如毛;穷人面前 三条路:逃荒、讨饭、卖儿女。”
四川贫苦农民居住的草棚
四川大邑县 大地主刘文采的庄园
思考1: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
6强 调 “ 道 ” 和“人 ”之间 不可分 割、相 互联系 的重要 涵义之 一,是 肯定道 所具有 的各种 意义唯 有通过 人自身 的知和 行、认 识世界 和改变 世界的 过程, 才能呈 现出来 。正如 深山中 的花自 开自落 ,并无 美或不 美的问 题,只 有在人 的审美 活动中 ,它的 审美意 义才得 到呈现 。
5.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得非常极致 ,他们 的物质 文化可 以非常 发达, 而物质 文化的 手段﹣ ﹣科技 ,也相 应的可 以非常 发达。 西方设 计的许 多制度 特征也 是“物性” 的,尽 量排除 人的情 感因素 。西方 所说的 “自由” 是指人 身及其 行为的 自由, 而中国 人的自 由更多 是“心 性”的自 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
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后 1950年冬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开展及完成: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结果
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 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 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土改意义:
土地改革的原因:
必要性: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 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土地改革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 这幅图所反映的正是当时四川一个农民贫苦
生活的情形。身后的草棚就是他们的住处。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湖南岳阳农民烧地契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
土地改革
1.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7亿亩土 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
2.免除每年向地主缴纳700亿斤粮食地租。 3.农民获得解放。
迎 来 土 改 后 第 一 个 丰 收 年
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 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 人;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 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
土 地 改
发展 开始: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经 革法》
革 过 重点地区:新解放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 产获得恢复和发展
图中学史
(1)此图反映了什么 运动? (2)进行这一运动最 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3)农民拔除地界碑 的依据是什么? (4)这一运动使生产 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 变化?
土 改 纪 念 邮 票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 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 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南方日报》 于三十日在第一版头条全 文刊登,番禺农民高兴得 围拢起来争相阅读。
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斗争地主
建国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
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后 1950年冬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开展及完成: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结果
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 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 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土改意义:
土地改革的原因:
必要性: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 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土地改革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 这幅图所反映的正是当时四川一个农民贫苦
生活的情形。身后的草棚就是他们的住处。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湖南岳阳农民烧地契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
土地改革
1.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7亿亩土 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
2.免除每年向地主缴纳700亿斤粮食地租。 3.农民获得解放。
迎 来 土 改 后 第 一 个 丰 收 年
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 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 人;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 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
土 地 改
发展 开始: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经 革法》
革 过 重点地区:新解放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 产获得恢复和发展
图中学史
(1)此图反映了什么 运动? (2)进行这一运动最 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3)农民拔除地界碑 的依据是什么? (4)这一运动使生产 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 变化?
土 改 纪 念 邮 票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 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 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南方日报》 于三十日在第一版头条全 文刊登,番禺农民高兴得 围拢起来争相阅读。
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斗争地主
建国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
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