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节数学课
高中数学 第一节 绝对值不等式
绝对值不等式
结 束
(2)由 f(x)的函数表达式及图象可知, 当 f(x)=1 时,可得 x=1 或 x=3; 1 当 f(x)=-1 时,可得 x= 或 x=5. 3 故 f(x)>1 的解集为{x|1<x<3}, f(x)<-1
ax+b≥c 或 ax+b≤-c . ②|ax+b|≥c⇔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双基落实 课堂·考点突 课后·三维演
绝对值不等式
结 束
[小题体验]
1. 若不等式|kx-4|≤2 的解集为 x|1≤x≤3 , 则实数 k=________.
3 3 综上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2≤x≤2 .
课前·双基落实
课堂·考点突
课后·三维演
绝对值不等式
1 1 法二:原不等式可化为x-2+x+2≤3,
结 束
1 1 其几何意义为数轴上到 , - 两点的距离之和不超过 3 的点的集 2 2 3 3 1 1 合,数形结合知,当 x= 或 x=- 时,到 ,- 两点的距离之 2 2 2 2 3 3 和恰好为 3,故当- ≤x≤ 时,满足题意,则原不等式的解集 2 2
解析:由|kx-4|≤2⇔2≤kx≤6. ∵不等式的解集为 x|1≤x≤3 ,∴k=2. 答案:2
课前·双基落实
课堂·考点突
课后·三维演
绝对值不等式
结 束
2.函数 y=|x-4|+|x+4|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x-4|+|x+4|≥|(x-4)-(x+4)|=8, 即函数 y 的最小值为 8. 答案:8
最新1高一第一节数学课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第三章 统计案例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笮。高中 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 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比如函数,将会陆续 学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 比如几何,将由初中的平面几何推广到立体几何,
等待。知识量非常大,所涉及的范围也非常 广。
3、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学生自学那能力低,大凡考试中所用的解
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在初中教基本上已反复训练, 学生基本上不需自学。但高中的知识面广,知识要 全部要教师训练完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 只有通过较少的、较典型的一两道例题讲解去融会 贯通这一类型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阅读 理解,将会使学生失去一类型习题的解法。
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 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
数学课的要求
上课气氛活跃,认真听讲 遇到不会的问题及时问,别拖延 作业必须独立认真完成 每天坚持至少课外一兴趣 做题
祝愿同学们在 高中三年中能 够学好数学, 考好数学!
多问
老师寄语 :
是花就要绽放,是树就要撑出绿荫,是 水手就要博击风浪,是雄鹰就要展翅飞翔。
(2)模仿与创新的区别。
初中学生模仿做题,他们模仿老师思维推理教多, 而高中模仿做题、思维学生有,但随着知识的难度 大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部模仿,即就是学生 全部模仿训练做题,也不能开拓学生自我思维能力, 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只能是一般程度。现在高考数学 考察,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 免定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培养。初中学生大量地模仿使学生带来了不利的思 维定势,对高中学生带来了保守的、僵化的思想, 封闭了学生的丰富反对创造精神。如学生在解决: 比较a与2a的大小时要不就错、要不就答不全面。大 多数学生不会分类讨论。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节教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课(5篇)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节教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课(5篇)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节教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课篇一1、学问目标:使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初步把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力量目标:通过定义的引入,图像特征的观看、发觉过程使学生懂得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适时渗透分类争论的数学思想,培育学生的探究发觉力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参加过程,培育他们手脑并用、多思勤练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究、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难点:底数 a 的变化对函数性质的影响,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利用多媒体动感显示,通过颜色的区分,加深其感性熟悉。
教学方法:引导——发觉教学法、比拟法、争论法教学过程:一、事例引入t: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指数的运算性质,今日我们来学习与指数有关的函数。
什么是函数?s: --------t:主要是表达两个变量的关系。
我们来考虑一个与医学有关的例子:大家对“非典”应当并不生疏,它与其它的传染病一样,有肯定的埋伏期,这段时间里病原体在机体内不断地生殖,病原体的生殖方式有许多种,分裂就是其中的一种。
我们来看一种球菌的分裂过程:c:动画演示(某种球菌分裂时,由1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
一个这样的球菌分裂x次后,得到的球菌的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 y = 2 x )s,t:(争论) 这是球菌个数 y 关于分裂次数 x 的函数,该函数是什么样的形式(指数形式),从函数特征分析:底数 2 是一个不等于 1 的正数,是常量,而指数 x 却是变量,我们称这种函数为指数函数——点题。
二、指数函数的定义c:定义:函数 y = a x (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 x∈r.。
问题 1:为何要规定 a 0 且 a ≠1?s:(争论)c: (1)当 a 0 时,a x 有时会没有意义,如 a=﹣3 时,当x= 就没有意义;(2)当 a=0时,a x 有时会没有意义,如x= - 2时,(3)当 a = 1 时,函数值 y 恒等于1,没有讨论的必要。
高一数学《集合》完整版课件
(1)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3)集合的性质:无序性、互异性、确定性。
(4)集合间的关系:子集、超集、相等、不相交。
(5)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补集。
3.例题讲解:
(1)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②任何集合都是自身的子集。
2.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
3.例题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x|x是正整数}。
(2)判断以下集合间的关系:A={x|x是3的倍数},B={x|x是6的倍数}。
(3)求集合A={1, 2, 3, 4, 5}和集合B={4, 5, 6, 7, 8}的并集、交集和补集。
高一数学《集合》完整版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高一数学教材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第一节“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内容包括集合的定义、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性质、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和运算。
二、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书写集合。
2.掌握集合的性质,理解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和运算,能够解决相关问=∅。
-集合的运算:
-并集:集合A和集合B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
-交集:集合A和集合B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
-补集:在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
在教学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解释集合运算的实际意义,如并集表示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汇总,交集表示两个集合共有的部分。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及时解答疑惑,促进师生互动。
四、情景导入
高中数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数学第一课教案1. 了解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认识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数学运算中的基本规则,如四则运算、整数运算等。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学的概念和分类2. 数学运算的基本规则3. 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教学重点:1. 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熟练掌握数学运算的基本规则。
3. 熟练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运算。
教学难点:1. 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熟练掌握数学运算的基本规则。
3. 熟练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运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介绍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讲解数学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三、讲解数学运算的基本规则(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学运算的基本规则,包括四则运算、整数运算等,让学生掌握数学运算的基本技巧。
四、讲解整数的概念和运算(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整数的定义和性质,教授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让学生熟练掌握整数的运算方法。
五、练习(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数学的重要性,掌握数学运算的基本规则,熟练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后续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第一课(共30页)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 • • 课前预习 上课认真听讲( ) 按时完成作业 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及时解决
课前预习
• 在上课之前把内容先看一边,把自己不懂的 地方做个记号或者打个问号,以至于上课的 时候重点听,这样才能够很快提高自己的水 平。但是预习不是很随便的把课本看一边, 预习有个目标,那就是通过预习可以把书本 后面的练习题可以自己独立的完成。 • 分几个层次,先是课本,再是资料书
2.数学赋予知识以逻辑的严密性和结 论的可靠性。
• 数学的严密性和精确性可以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减少随 意性。英国律师至今要在大学中学习许多数学知识,并不 是律师工作要多少数学,而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经过严 格的数学训练可以使人养成一种独立思考而又客观公正的 办事风格和严谨的 学术品格。 • 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诚信观念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数学课 上形成的诚信观是持久的,根深蒂固的。前苏联的数学家 辛钦说:“数学教学一定会慢慢地培养青年人树立起一系 列具有道德色彩的特性,这种特性中包括正直和诚实。”
• 5张票中有一张奖票,那么先抽 还是后抽对个人还说公平吗?
• 概率问题
问题3:一块豆腐切3刀,最多可 以切成几块?
• 空间想象(立体几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故事
• 据说国际象棋是古印度的一位宰相发明的。国 王很欣赏他的这项发明,问他的宰相要什么赏 赐。聪明的宰相说,“我所要的从一粒谷子( 没错,是1粒,不是1两或1斤)开始。在这 个有64格的棋盘上,第一格里放1粒谷子,第 二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即每下一格 粒数加倍,……如此下去,一直放满到棋盘上的 64格。这就是我所要的赏赐。” 国王觉得宰相 要的实在不多,就叫人按宰相的要求赏赐。但 后来发现即使把全国所有的谷子抬来也远远不 够。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听课记录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听课记录第一节课: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在这节课中,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元素所组成的整体,可以用大括号表示。
例如,一个包含了1、2、3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2,3}。
我们可以通过列举元素的方式来表示集合,也可以通过描述元素的属性来表示集合。
老师接着向我们介绍了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运算有并集、交集和补集三种。
对于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并集是由A和B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交集是A和B中共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补集是对于给定的全集,集合中没有出现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接下来,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向我们讲解了集合的运算规则。
他提醒我们注意,并集和交集运算是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即A∪B=B∪A,A∪(B∪C)=(A∪B)∪C;但补集运算则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并且,我们还学习了集合的空集和全集的概念,空集是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全集是包含所有可能元素的集合。
最后,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些练习题,以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
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集合进行运算,找出并集、交集和补集,并对结果进行简化。
第二节课:集合之间的关系与代数意义在这节课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集合之间的关系及其代数意义。
我们知道,两个集合A和B之间有包含关系、相等关系、真子集关系和交集为空关系等。
老师以具体的集合关系为例,向我们解释了这些关系的定义和性质。
例如,两个集合A和B,如果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B中的元素,而且B中还有A中没有的元素,那么我们称A为B的真子集,用A⊂B表示;如果A⊂B且A≠B,则称A为B的真子集。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集合关系的传递性,即如果A⊂B,B⊂C,那么A⊂C。
接着,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集合之间的运算,包括差集与绝对差集。
对于两个集合A和B,A-B是由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差集;而AΔB是属于A或属于B但不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绝对差集。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含义课件 (共15张PPT)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
高中数学必修1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集合的有关概念. 2.初步理解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3.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4.了解常用数集及其专用符号,学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预习清单 集合与元素的概念
1.集合与元素的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 元素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
提示:①“本班全体同学”构成一个集合,每一个同学都是集合中的 元素;
②“直线AB上所有点”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直线AB 上每一个点.
合作探究 探究点2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问题2】任意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 么特征?请思考下列问题:
1. 某单位所有的“帅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不能
A. ②③④⑥⑦⑧ C. ②③⑥⑦
B. ②③⑥⑦⑧ D. ②③⑤⑥⑦⑧
课堂练习
2.判断正误: (1){(1,2)}={(2,1)}
(2){(1,2),(2,1)}={(2,1),(1,2)}
课堂练习
解析:由元素的互异性可知:
归纳小结
1. 集合的概念
确定性
2. 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互异性
知识点
无序性
3.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A aA
4. 常用的数集(N,Z,Q,R)
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思想
体叫做 集合 (简称集).
2.集合与元素的字母表示
通常用 大写拉丁字母A,B,C,…
表示集合,
用 小写拉丁字母a,b,c,…
表示集合中的元
素.
预习清单 集合与元素的概念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高一新生第一节数学课 高一第一节数学课如何上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想在这 门学科有所突出,同学们必须要明 确一下两个问题:
为什么学数学?
怎么学好数学?
为什么要学好数学,首先要认 识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重要性。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数与 形这两个侧面,数学作为研究 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 形式的科学,是剔除了物质的 其它具体特性,仅仅从数与形 的角度来研究整个世界的。
3.记忆编码理论-----必须动手构建知识树
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记忆效果取决于信息编码
方式,“深层次”加工比“浅层次”加工更有利于知 识的记忆和提取。换句话说,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如何 加工信息。
加工深度很难衡量、定义,因时而异,但有效的 深加工肯定是在记忆内容和已知信息间建立联系,而 建立知识树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通过树形结构把知识 串联和组织!
1.数学是一类常青的知识 2.数学是一种科学的语言 3.数学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4.数学是一个共同的基础 5.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 6.数学是一门关键的技术 7.数学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要搞清为什么要学习好数学,还
要认识学好数学对一个人培养与成长 的重要作用。
通过认真的数学学习和严格的数学训 练,可以使学生具备一些特有的素质和能 力。这些素质和能力是其他课程的学习和 其他方面的实践所无法替代或难以达到的, 而且,即使所学的数学知识已经淡忘,这 些素质及能力作为一个人的数学教养仍不 会消失,将伴随终生,始终发挥积极的作 用。
(7)作为一种思想的体操和竞赛, 数学会使人增强拼搏精神和应变能 力,通过不断分析矛盾,从困难局 面中理出头绪,最终解决问题。
(8)数学的学习和思考,会为学生 打开自由创造的广阔天地,激发他们 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使他们更加灵活和主动,聪明才智得 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等等。
如何上好高一数学第一节课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是人生地一个大地转折,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无论是知识地难度还是教师地教学方法及学生地学习方法,都与初中有很大地不同,因此,会有一部分学生一时无法适应,为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生活,作为数学老师,在学生升入高中地第一节数学课中,不应急于讲新课,而应该上一节怎样学好高一数学地启导课,目地是引发学生对高中数学学科地兴趣及对新老师地接纳,既然是启导课,就不同于一般地数学课,应努力做好三方面地工作:、设计美好地开场白好地开场白,往往能激发学生求职地欲望,树立学生学好高中数学地信心.我在接新班地第一节课,总是在简短地自我介绍后,有这样一段开场白:“同学们,很高兴能成为你们地数学老师及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急于讲新课,想和大家一起先聊聊高中数学,首先,你们中谁是数学上地优等生,谁暂时是学困生,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向你们地班主任了解你们地中招成绩,我也不知道你们初中地数学老师是谁,为什么没有向你们地班主任了解你们地中招成绩呢?不是我没有时间,而是因为地球在自传,人类在发展,每个人都会不断地进步.何况从今天开始,你们又升入了高中,中招成绩只代表你们以前地初中学习,而不代表你们地未来,因此,我没有必要了解你们地过去,一切印象我要从现在开始”.学生虽然已经升入高中,但他们是懵懂少年,还是很渴望给新老师留下一个美好地第一印象,尤其是一些“灰生”更把这作为一次重新跃起地机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很多学生从迈入高中校门地第一天开始有了长足地进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营造民主和谐地课堂氛围我在接高一新班地第一节课中,总是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地课堂氛围,让同学们在宽松地环境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如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心目中地好老师是什么样,及对新老师有什么希望.同学们地发言,总是让我心里热乎乎地,如有地同学说:“希望您上地每一节数学课都很精彩”;有地说:“希望您不但做我们地老师也做我们地朋友”;有地说:“希望您能经常听听我们地心声和苦恼”;有地说:“希望您能伴我们青春路上走一程……”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但发自学生内心地一句句真诚地话语,一下子把师生之间地距离拉近了,在学生发言地基础上,我再以班级一员地身份发言,谈自己听了同学们发言后地感受,谈对同学们地期望,谈自己所教数学地趣味,谈本学期将和大家探讨地数学问题,此时,师生之间地感情已经能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帮学生分析高一数学学习存在地问题及应对策略高一是数学学习地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地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由于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地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数学学习成绩地滑坡,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针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地这种现象,在第一节启导课中,我总是把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地问题及应对策略,加以探讨,以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问题一: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原因: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难度提高.因此会有少部分新高一生一时无法适应.表现在上课都听懂,作业不会做;或即使做出来,总有多处错误,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高中地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地区别.初中地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地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地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高一年级地学生一开始地思维梯度太大,以至集合、映射、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难以接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由于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地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确定了常见地思维套路.因此,形成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地,便于操作地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地变化,数学语言地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这种能力要求地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是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地另一个原因.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地知识内容地“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地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地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地、依赖心理重地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应对方法:要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地内容,有时要反复思考、再三研究,要能在理解地基础上举一反三,并在勤学地基础上好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问题二:学习方法不适应.原因: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课堂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绊绊,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较大,如果不能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地现象比较严重.培养良好地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死记硬背”与“活学活用”地区别.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地来龙去脉,剖析概念地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不能抓重点难点,不能体会思想方法,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应对方法:课堂上不仅要听懂,还要把老师补充地内容适当地记下来,课后最好把所学地内容消化后再做作业,不要一边做题一边看笔记或看公式.课后尽可能再选择一些相关问题来练习,以便做到触类旁通.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问题三:思想上有所放松.原因:由于初三学习比较辛苦,到高一部分同学会有松口气地想法,因为离高考毕竟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地部分同学,还指望“重温旧梦”,这是很危险地想法.如果高一基础太差,指望高三突击,实践表明多数同学会落空.部分智力较好地男生“恃才傲物”,解题只追求答案地正确性,书写不规范,考试时丢分严重.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经过升中考后,高一年级地学生有地思想开始松懈,尤其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同学,甚至错误地认为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地大学地.而高中数学地难度远非初中数学能比,需要三年地艰苦努力,加上高考地内容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具有很强地选拨性,想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其缺漏地很多知识是非常难完成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应对方法:万事开头难,好地开始是成功地一半,高一地课程内容不得懈怠,函数知识贯穿于高中数学地始终,函数思想更是解决许多问题地利器,学好函数对整个高中数学都很重要,放松不得.在高一开始时养成勤奋、刻苦地学习态度,严谨、认真地学习习惯和方法非常重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高中数学第一节课
高中数学第一节课
高中数学第一节课通常会涵盖以下内容:
1. 数学基础知识回顾:教师会回顾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例如数与代数、函数与图像、几何与三角等。
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温习和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
2. 数学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教师会介绍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例如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推理和证明等。
这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数学符号和公式:教师会介绍一些常用的数学符号和公式,例如加减乘除符号、平方根、指数、对数等。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和运用。
4. 方程与不等式:教师会教授方程与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解法,例如一元一次方程、二次方程、复合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等。
学生将学会如何解方程和不等式,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5. 几何与三角:教师会介绍几何与三角的基本概念和定理,例如点、线、面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的边比、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
这帮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6. 实际问题应用:教师会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个大致的高中数学第一节课的内容概述,不同学校和教材可能会有所不同。
但总体来说,第一节课旨在回顾基础知识、介绍数学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并从最基础的代数和几何开始。
高一数学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第一节知识点总结在高一数学的第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一、集合论基础知识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等价法。
3. 集合间的关系:包含关系、相等关系、交集、并集、差集等。
二、函数的定义与性质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每一个自变量对应唯一的因变量。
2.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图像、函数表达式、函数关系式等。
3. 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最值、定义域等。
三、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 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0)的函数。
2. 二次函数的性质: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零点等。
3.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因式分解、公式法等。
四、不等式与数轴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加法性、乘法性。
2. 不等式的解法:图像法、代数法、数轴法等。
3. 数轴的表示方法与应用:绝对值、区间表示等。
五、平面向量基本概念与运算1. 向量的定义: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2. 向量的表示方法:坐标表示、模长和方向表示。
3. 向量的运算:加法、减法、数量乘法等。
六、三角函数初步1. 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正弦、余弦、正切等;2. 三角函数的性质:周期性、奇偶性、幅值等;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应用:单位圆、图像变换等。
七、平面几何初步1. 平面几何基本概念:点、线、面等;2. 基本图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垂直、全等、相似等;3. 平面几何的应用:距离计算、角度计算等。
以上是高一数学第一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与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与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加油!。
高1数学-三角函数-角度制与弧度制
高一数学第一节 任意角和弧度制知识点1.角的分类:(1)正角:一条射线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2)负角:一条射线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3)零角:一条射线不做旋转2.象限角的概念:(1)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2)轴线角: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则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称这个角为轴线角。
(3)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 β | β = α + k·360 ° ,k∈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注意:∈ k∈Z∈ α是任一角;∈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 角α + k·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例如: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36036090,k k k αα⋅<<⋅+∈Z o o o ;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36090360180,k k k α⋅+<⋅+∈Z o o o o ;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360180360270,k k k αα⋅+<<⋅+∈Z o o o o ;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360270360360,k k k αα⋅+<<⋅+∈Z o o o o ;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180,k k αα=⋅∈Z o ;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18090,k k αα=⋅+∈Z o o ;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90,k k αα=⋅∈Z o. 3.由角α所在象限判断α所在象限:4.弧度制:(1)角度制:规定把周角的3601作为1度的角,用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角度制. (2)弧度制: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在弧度制下, 1弧度记做1rad .在实际运算中,常常将rad 单位省略.(3)弧度制的性质:∈ 半圆所对的圆心角为;ππ=r r∈ 整圆所对的圆心角为.22ππ=rr ∈ 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 ∈ 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 ∈ 零角的弧度数是零. ∈ 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α|=. r l注:角度制是60进制,弧度制是十进制:5.角度与弧度之间的转换:∈ 将角度化为弧度:π2360=︒; π=︒180;rad 01745.01801≈=︒π;rad n n 180π=︒. ∈ 将弧度化为角度: 2360p =?;180p =?;ο)180(rad παα= 6.常规写法:∈ 用弧度数表示角时,常常把弧度数写成多少π 的形式, 不必写成小数. ∈ 弧度与角度不能混用.要不用弧度制,要不统一角度制。
数学高中一年级第一节课优质课从零开始的数学探索之旅
数学高中一年级第一节课优质课从零开始的数学探索之旅数学,作为一门全球共通的科学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学生的学习中,数学不仅仅是一门技能,更是培养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的重要工具。
因此,数学教育的质量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零开始,探索如何开展一节优质的高中一年级数学课程,并帮助学生们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一、课前准备在开始一节高质量的数学课程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需要熟悉课程大纲,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
其次,教师需要准备教学辅助工具和资源,如教学PPT、教材、练习册等。
此外,教师还需要确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二、启发学生思维在高中一年级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思考。
可以利用问题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示例,引发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思考和探索。
三、知识点讲解在引发学生思维之后,教师需要对具体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讲解和讲解。
可以通过展示PPT、板书、示例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讲解重点知识。
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并理解知识点。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问学生并引导他们思考,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四、课堂练习在知识点讲解之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巩固与拓展在课堂练习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拓展。
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延伸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探索更广阔的数学世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高一第一节数学课
必修4
第一章 三角函数 第二章 平面向量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第二章 数列 第三章 不等式
一、高中数学内容简介
2.高中数学选修模块(1):
选修1-1 选修1-2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 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 第一章 计数原理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三章 统计案例
3、思维习惯上的差.多做题。 3.对于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弄懂,不能不 懂装懂。 4. 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做好笔记,课后及 时复习、总结。 5、用好三本 :练习本(作业本、课堂练习 本)、笔记本、纠错本
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课堂制度 作业制度
二、高中数学课的设置
高中数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文科 学习必修1至必修5,选修1-1,1-2,共七本书, 两年不到的时间学完;理科学习必修1至必修 5,选修2-1,2-2,2-3,选修4系列4-4,4-5,共 十本书,两年学完。
三、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的差异 2、学习方法的差异
(1)学习的自主性 (2)模仿与创新
用三个词总结如何学好数学
兴趣
做题
祝愿同学们在 高中三年中能 够学好数学, 考好数学!
多问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 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 吞吴!
授课教师:孔欣欣
一、高中数学内容简介
1.高中数学必修模块: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必修2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第四章 圆与方程
高中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年级:高中
课题:开学第一课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复习基本的数学知识,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教学内容:
1. 数学公式及性质的复习
2. 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代数表达式的计算和简化
4. 方程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复习基础知识(15分钟)
通过简单的例题复习数学公式、整数、分数、小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三、引入代数表达式(15分钟)
讲解代数表达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练习一些简单的代数表达式的计算和简化。
四、练习方程的解法(15分钟)
解释方程的概念,并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练习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五、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
为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数学基础知识复习、代数表达式、方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开学第一课就能够复习基础知识,恢复数学思维,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数学并不难,只要认真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