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七讲(袁正)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级微观经济学chap017.ppt
![中级微观经济学chap017.ppt](https://img.taocdn.com/s3/m/0dd3078e240c844768eaee11.png)
McGraw-Hill/Irwin
Copyright © 2001 b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 - 7
Economists’ Differing Views About Social Policy
All economists agree that any policy proposal must embody both economic analysis and value judgments since the goals of policy reflect value judgments.
Copyright © 2001 b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 - 4
Economists’ Differing Views About Social Policy
Economists have differing views on social policy because:
Their suggestions for social policy are determined by their subjective value judgments (normative views) as well as by their economic analyses.
McGraw-Hill/Irwin
McGraw-Hill/Irwin
Copyright © 2001 b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 第7章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 第7章](https://img.taocdn.com/s3/m/6eb540becc17552706220800.png)
一部分需求量可以用领导型厂商1所面临的市场需求 量来表示,另一部分需求量可以用追随型厂商2所提供的 产量来满足。
第二,厂商1决定市场价格,厂商2接受该价格 厂商1依靠自己的在市场上的领导支配地位,在事先 了解厂商2的供给曲线以及自己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的 前提下,决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市场价格,处于 追随地位的厂商2只能接受该价格并在此价格水平下实现 自己的最大利润。
图7—1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MR P(1 1 ) ed
当ed>1时,有MR>0。此时,TR曲线斜率为正,表示 厂商总收益TR随销售量Q的增加而增加。
当ed<1时,有MR<0。此时,TR曲线斜率为负,表示 厂商总收益TR随销售量Q的增加而减少。
当ed=1时,有MR=0。此时,TR曲线斜率为零,表示厂 商的总收益TR达极大值点。
二、古诺模型 1.古诺模型的基本假设
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它们的生 产成本为零;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 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 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 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图7—13 古诺模型
2.古诺模型的具体结论
在均衡状态中,A、B两个厂商的产量都为市场总容量 的1/3,行业的总产量为市场总容量的2/3。
3.古诺模型的一般性结论
若寡头厂商的数量为m,则可以得到如下一般性的结 论:
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1÷(m+1)]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市场总容量·[m÷(m+1)]
存在一个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交点。
第二,厂商1决定市场价格,厂商2接受该价格 厂商1依靠自己的在市场上的领导支配地位,在事先 了解厂商2的供给曲线以及自己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的 前提下,决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市场价格,处于 追随地位的厂商2只能接受该价格并在此价格水平下实现 自己的最大利润。
图7—1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MR P(1 1 ) ed
当ed>1时,有MR>0。此时,TR曲线斜率为正,表示 厂商总收益TR随销售量Q的增加而增加。
当ed<1时,有MR<0。此时,TR曲线斜率为负,表示 厂商总收益TR随销售量Q的增加而减少。
当ed=1时,有MR=0。此时,TR曲线斜率为零,表示厂 商的总收益TR达极大值点。
二、古诺模型 1.古诺模型的基本假设
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它们的生 产成本为零;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 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 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 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图7—13 古诺模型
2.古诺模型的具体结论
在均衡状态中,A、B两个厂商的产量都为市场总容量 的1/3,行业的总产量为市场总容量的2/3。
3.古诺模型的一般性结论
若寡头厂商的数量为m,则可以得到如下一般性的结 论:
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1÷(m+1)]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市场总容量·[m÷(m+1)]
存在一个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交点。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七讲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七讲](https://img.taocdn.com/s3/m/67cec6a6a417866fb94a8eb2.png)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原材料和管理 资本物品:本身就是制成品的生产投入
金融资本:开办企业或维持经营所需要的货 币。
技术:只有某些投入组合才有可能生产出既定的 产量。——自然条件对厂商施加的技术约束
技术约束:厂商的生产计划要受到技术可行性的 约束。
生产集:构成技术上可行的生产方法的所有投入 和产出组合的集合。
x Input Level
C-D函数判断规模报酬
y f(x1, x2 ) x1axb2
y
f (x1,x2 )
(x1)a (x2 )b
ab
x1a
x
b 2
a+b=1,规模报酬不变 a+b>1,规模报酬递增 a+b<1,规模报酬递减
等成本线(Iso-cost Lines)
生产函数:f(L,K),L的价格是w,K的价格是r 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
1. 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目标函数 2. 该目标函数的一阶条件和二阶条件(复旦,2008)
练习
生产函数为 f(x1,x2) x1x2 ,
产品价格为P,生产要素价格分别是w1,w2 求要素需求函数。并求产出供给函数(上海财
大,2008)
短期利润最大化
y f(x1, x~2 ).
py w1x1 w2 ~x2.
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 有一种生产要素固定不变。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生产的时间维度:长期(The LongRun)
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在长期看来,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s)
多增加一单位的投入要素,使产量增加多少 生产函数的导数(偏导数)
微观经济学第7章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第7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bc3b1cb307e87101f696f2.png)
Ed •
Ed 1
Ed 1
•
Ed 1
AR
•
•
Ed 0
MR a2bQ
• TR
12
•
注意:
以上对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 线所做的分析,对其他不完全竞争条件下 的厂商也同样适用。只要不完全竞争市场 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 倾斜的,相应的厂商的各种收益曲线就具 有以上所分析的特征。
•E
D(AR)
亏损
MR
Qy**
Qy
(p*,Q*)为最佳的 产价 出格 组合 18
盈利状态下的短期均衡
P
C R
SMC
SAC
均衡条件
P0
MR = SMC
d ( AR )
MR
O
Q0
Q
19
亏损状态下的短期均衡
P
C R
SMC
SAC
均衡条件
P0
MR = SMC
d ( AR )
MR
O
Q0
Q
20
获取正常利润时的短期均衡
23
P
MC AC
P
S
P0
P0
AVC
P1
P1
P2
P2
P3
P3
O
Q3Q2Q1 Q0
QO
Q3Q2 Q1Q0
Q
完全竞争的情况
24
P D1 D2 MC
P1
MR1 E2
E1
MR2 Q
Q1 Q2 一个价格水平对应多个产量
P MR2 P2
D2
MC
P1
E1(E2) D1 MR1
Q1
Q
一个产量水平对应多个价格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72b5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7.png)
况
市场均衡及其形成机制
市场均衡定义: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相等,价格不再变动的一种状态。
形成机制:在竞争市场中,价格变动会引发供给和需求的调整,最终达到市场均衡。
均衡的稳定性:在短期内,市场均衡是相对稳定的;但在长期中,市场均衡可能会因为 外部因素而发生变化。 市场均衡的意义:市场均衡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对于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制 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价格歧视和垄断定价
价格歧视定义: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不同市场以不同价格销售的行为。 目的:增加利润,最大化企业收益。 类型: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 垄断定价:在独家垄断市场中,企业通过限制产量和抬高价格来最大化利润。
福利经济学及其主要观点
福利经济学定义:研究如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经济学分支。
消费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消费者偏好: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进而影响其消费行为。 价格变动:价格变动对消费者行为有显著影响,价格上升或下降会影响消费者的需求量。 消费者预期: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会影响其当前的消费行为。
类型: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完全垄断市场 特点:产品差异、市场壁垒、市场集中度高、价格接受者
寡头市场的形成和竞争策略
寡头市场的定义:少数几家大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市 场的价格和产量。
寡头市场的形成原因:市场进入壁垒、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政府政策 等因素导致市场结构趋于寡头化。
竞争策略:采用价格战、广告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研发和创新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提 高自身竞争力。
合作策略:通过达成协议、建立联盟等方式来共同控制市场价格和产量, 实现共赢。
市场均衡及其形成机制
市场均衡定义: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相等,价格不再变动的一种状态。
形成机制:在竞争市场中,价格变动会引发供给和需求的调整,最终达到市场均衡。
均衡的稳定性:在短期内,市场均衡是相对稳定的;但在长期中,市场均衡可能会因为 外部因素而发生变化。 市场均衡的意义:市场均衡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对于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制 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价格歧视和垄断定价
价格歧视定义: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不同市场以不同价格销售的行为。 目的:增加利润,最大化企业收益。 类型: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 垄断定价:在独家垄断市场中,企业通过限制产量和抬高价格来最大化利润。
福利经济学及其主要观点
福利经济学定义:研究如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经济学分支。
消费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消费者偏好: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进而影响其消费行为。 价格变动:价格变动对消费者行为有显著影响,价格上升或下降会影响消费者的需求量。 消费者预期: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会影响其当前的消费行为。
类型: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完全垄断市场 特点:产品差异、市场壁垒、市场集中度高、价格接受者
寡头市场的形成和竞争策略
寡头市场的定义:少数几家大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市 场的价格和产量。
寡头市场的形成原因:市场进入壁垒、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政府政策 等因素导致市场结构趋于寡头化。
竞争策略:采用价格战、广告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研发和创新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提 高自身竞争力。
合作策略:通过达成协议、建立联盟等方式来共同控制市场价格和产量, 实现共赢。
【2019-2020年整理】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ppt课件
![【2019-2020年整理】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2f3a65ccbff121dd3683ce.png)
方法Ⅱ:视无差异曲线为一隐函数
u(x1, x2 ) u[x1, x2 (x1)] k
d u(x1, x2 ) u(x1, x2 ) u(x1, x2 ) d x2 0
d x1
x1
x2 d x1
d x2 u(x1, x2 ) / x1
d x1 u(x1, x2 ) / x2
在为前提,效用函数被用来描述人们的偏好,就起到了 桥梁的作用。
83-39
效用理论的发展
基数效用论出现在穆尔(Mill)、埃奇沃斯(Edgeworth F Y)等的古典或新古典理论中;
[英] 杰文斯(Jeveons W S,1871)、 [奥] 门格尔(Menger K,1871)、 [法] 瓦尔拉斯(Walras L,1874)提出了边际 效用;
良好性状偏好(Well-behaved Preference )
偏好的单调性
▪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 ▪ 从某一消费束出发向右上方移动,会达到一个更
偏好的位置
x2
(x1 , x2 )
较差的消费束
较好的消费束 无差异曲线
x1
83-27
凸性(Convexity)(1)
偏好的凸性
▪ 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爱; ▪ 下面得到的消费束具有弱偏好关系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可以假定所有收入等于消费)
p1x1 p2 x2 m
满足该约束条件的消费束 称为消费者的预算集。
预算线 p1x1 p2 x2 m
x2
m p2
p1 p2
x1
83-2
对预算约束的理解
理解 1:将 x2 视为除 x1 之外的一切其他商品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教材:课件十八讲380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教材:课件十八讲380页](https://img.taocdn.com/s3/m/837625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d.png)
1、静态分析:不考虑时间因 素,只考察任一时点上的均衡 状态。 2、动态分析:分析有关总量 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1、实证经济学:说明“是什么” 的问题。并不涉及到价值判断的 问题。
2、规范经济学:它要说明的是 “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经济模型分析
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
• 4、偏好的连续性:即偏好不应具有“跳跃”
• 5、偏好的局部非饱和性,或称局部非餍足性:即 对于任意的消费都不存在充分的满足。
• 6、偏好的强单调性:即消费者总是偏好更多的商 品,或者在心理上反映为多多益善。
• 7、偏好的严格凸性:即任意两个消费束的线性组 合至少应当与原来的消费束中的不好者一样好。
教材与参考
• 鉴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和分散, 课时相对少,我们不便于指定一本统一的 教科书,整个教学内容以教学的大纲为依 据,在每一个教学单元指出相关的参考文 献。为了达到教学所要求的程度,同学们 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参看一些相关的文献。
基本考核方式
•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主要教学参考书
一般地说,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约束的具体表
现形式有:货币收入水平、商品价格和和其它的 行政、法律等因素
• 相对来说,市场的价格是外生的因素
• 若价格向量为, p ( p1, p2, , pn ), pi 0,i 1, 2, , n.
• 消费向量为 x (x1, x2, , xn ), xi 0,i 1, 2, , n.
A E B
O
第二章需求分析及其扩展
一、需求函数与间接效用函数
1、瓦尔拉斯的需求函数
• (1)基本概念:即是在满足消费预算约束 的条件下,消费者获得的最大的效用水平 时的解。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1、实证经济学:说明“是什么” 的问题。并不涉及到价值判断的 问题。
2、规范经济学:它要说明的是 “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经济模型分析
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
• 4、偏好的连续性:即偏好不应具有“跳跃”
• 5、偏好的局部非饱和性,或称局部非餍足性:即 对于任意的消费都不存在充分的满足。
• 6、偏好的强单调性:即消费者总是偏好更多的商 品,或者在心理上反映为多多益善。
• 7、偏好的严格凸性:即任意两个消费束的线性组 合至少应当与原来的消费束中的不好者一样好。
教材与参考
• 鉴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和分散, 课时相对少,我们不便于指定一本统一的 教科书,整个教学内容以教学的大纲为依 据,在每一个教学单元指出相关的参考文 献。为了达到教学所要求的程度,同学们 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参看一些相关的文献。
基本考核方式
•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主要教学参考书
一般地说,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约束的具体表
现形式有:货币收入水平、商品价格和和其它的 行政、法律等因素
• 相对来说,市场的价格是外生的因素
• 若价格向量为, p ( p1, p2, , pn ), pi 0,i 1, 2, , n.
• 消费向量为 x (x1, x2, , xn ), xi 0,i 1, 2, , n.
A E B
O
第二章需求分析及其扩展
一、需求函数与间接效用函数
1、瓦尔拉斯的需求函数
• (1)基本概念:即是在满足消费预算约束 的条件下,消费者获得的最大的效用水平 时的解。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 效用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 效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fac9bffd0a79563c1e7238.png)
16
U / x MU x dy MRS U / y MU y dx
例如:当U(x1,x2) = x11/2 x22 ,那么:
U 1 1/2 2 MU1 x1 x2 x1 2
U 1/2 MU 2 2 x1 x2 x2
MU 1 x2 MRS MU 2 4 x1
x1
柯布-道格拉斯偏好的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如果一个效用函数具有以下的表达形式:
U
x1 , x 2
a b x x 1 2
且 a > 0, b > 0,那么我们把这类函数称之为柯 布-道格拉斯偏好的效用函数(Cobb-Douglas utility function) 特点:1、对数变换;2、取幂化简; 例如:U(x1,x2) = x11/2 x21/2 (a = b = 1/2) (a = 1, b = 3) V(x1,x2) = x1 x23
4 效用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效用函数的单调正变化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与边际替代率
一、基数效用
基数效用下效用可以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衡量。 • 例如:经济学上一堂课的效用是100,而中级微 观经济学一堂课的效用是50。 效用函数是将某一个商品束和某一个数字水平 的效用对应起来的函数。如U(3, 3)=6可能代表3 个苹果和3个香蕉对果果的效用是6。如果蕾蕾 特别喜欢吃水果,那么可能U(3, 3)=9。
5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若某人的偏好可以用u(x, y)来表示,则u(x, y)=c就表示某 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对于某某人来说能够产生效用 水平c的消费束的集合。 • 例如:若效用函数是u(x, y)=xy,则其无差异曲线的方程 为y=k/x, k=1,2,3…… 完全替代偏好的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完全互补偏好的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拟线性偏好的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柯布-道格拉斯偏好的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80微观经济学第07章PPT课件
![80微观经济学第07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78ab107fd5360cbb1adb3f.png)
反垄断法与公平收益率规则
2020/11/12
18
完全垄断市场
反垄断法
在美国,反对垄断的主要法律有:1890年颁布的谢尔曼 法、1914年颁布的克莱顿法、1936年颁布的罗伯逊-帕 特曼法和1954年颁布的塞勒—凯弗维尔法。
治理垄断行为的方法 规定一切反竞争的活动是犯罪的行为。 由法院或联邦贸易委员会发布禁令取缔反竞争活动。 立法规定企业或个人因他人的垄断行为而遭受了损 失,可以提起索赔诉讼。
P MR2
P2
MR
P1 MR1
P0
O
Q1
Q2 Q0
MC
D2 D1
Q
2020/11/12
这里指垄断厂商 将其顾客划分为 两种以上的类别 或阶层,对每一 阶层收取不同的 价格。这每个阶 层就是一个单独 原市场
12
完全垄断市场
价格歧视与行业生存
P,C D0
P0
D1
U
P2
AC
P1
V
O
Q0
Q1
Q2
Q
2020/11/12
均衡的两种情况:盈利或亏损 利润为最大 亏损为最小
2020/11/12
5
完全垄断市场
短期均衡情况
R,C TC
C,R
TR
O
Q1
a
Q
O
P
P
MC
S
P1
U
T
E
MR
O
Q1 b
利润为最大
AC
P1
D=AR
Q
O
2020/11/12
TC VC
TR FC
Q1 a
Q
MC AC AVC
E
MR
2020/11/12
18
完全垄断市场
反垄断法
在美国,反对垄断的主要法律有:1890年颁布的谢尔曼 法、1914年颁布的克莱顿法、1936年颁布的罗伯逊-帕 特曼法和1954年颁布的塞勒—凯弗维尔法。
治理垄断行为的方法 规定一切反竞争的活动是犯罪的行为。 由法院或联邦贸易委员会发布禁令取缔反竞争活动。 立法规定企业或个人因他人的垄断行为而遭受了损 失,可以提起索赔诉讼。
P MR2
P2
MR
P1 MR1
P0
O
Q1
Q2 Q0
MC
D2 D1
Q
2020/11/12
这里指垄断厂商 将其顾客划分为 两种以上的类别 或阶层,对每一 阶层收取不同的 价格。这每个阶 层就是一个单独 原市场
12
完全垄断市场
价格歧视与行业生存
P,C D0
P0
D1
U
P2
AC
P1
V
O
Q0
Q1
Q2
Q
2020/11/12
均衡的两种情况:盈利或亏损 利润为最大 亏损为最小
2020/11/12
5
完全垄断市场
短期均衡情况
R,C TC
C,R
TR
O
Q1
a
Q
O
P
P
MC
S
P1
U
T
E
MR
O
Q1 b
利润为最大
AC
P1
D=AR
Q
O
2020/11/12
TC VC
TR FC
Q1 a
Q
MC AC AVC
E
MR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4e48a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c.png)
6
Market Demand versus Individual Demand
▪ The market demand is the sum of all the individual demands
for a particular good or service at each price.
▪ Suppose Joan and Kate are the only two buyers in the
12
P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0
No. of Buyers
Suppose the number of buyers increases. Then, at each P, Qd will increase (by 5 in this example).
the price of one good leads to a de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the others. Example: computer and software, Coke and Hamburger
15
Tastes
▪ The most obvious determinant of your demand is your
price of one good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the other. Example: Coke and Pepsi, KFC and McDonalds.
▪ Complements: two goods for which an increase in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PPT课件
![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cb6abbad02de80d5d84069.png)
第33页/共58页
三种度量方法
第34页/共58页
三种度量方法
第35页/共58页
三种度量方法
第36页/共58页
长期供给曲线
第37页/共58页
线性需求函数
第38页/共58页
成本加成定价
第39页/共58页
MES
第40页/共58页
第一级价格歧视
• 生产者按每个人可能索要的最高价格出价
第41页/共58页
第57页/共5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58页/共58页
py 1x1 2x2 0
第25页/共58页
成本最小化
• 模型
• 成本函数 • 等成本线
min
x1 ,x2
1
x1
2
x2
s.t. f (x1, x2 ) y
第26页/共58页
成本曲线
第27页/共58页
长/短期成本曲线图
第28页/共58页
厂商面临的生产曲线
第29页/共58页
供给曲线
• 竞争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恰好是它的供给曲线 • p=MC(y)
• 凸性 • 如果存在两种技术X和Y产量一样,那么按比例线性组合的新技术,各个过程互不干扰,就能生产出至 少一样多的产品。
第22页/共58页
长期利润最大化
• 模型可以表示为
max
x1 ,x2
pf
( x1 ,
x2 )
1x1
2 x2
第23页/共58页
等利润线
第24页/共58页
显示的盈利能力
• 利润最大化弱公理(WAPM) • 价格变化时的比较静态陈述
2)( z1
,
z
)
2
第2页/共58页
三种度量方法
第34页/共58页
三种度量方法
第35页/共58页
三种度量方法
第36页/共58页
长期供给曲线
第37页/共58页
线性需求函数
第38页/共58页
成本加成定价
第39页/共58页
MES
第40页/共58页
第一级价格歧视
• 生产者按每个人可能索要的最高价格出价
第41页/共58页
第57页/共5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58页/共58页
py 1x1 2x2 0
第25页/共58页
成本最小化
• 模型
• 成本函数 • 等成本线
min
x1 ,x2
1
x1
2
x2
s.t. f (x1, x2 ) y
第26页/共58页
成本曲线
第27页/共58页
长/短期成本曲线图
第28页/共58页
厂商面临的生产曲线
第29页/共58页
供给曲线
• 竞争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恰好是它的供给曲线 • p=MC(y)
• 凸性 • 如果存在两种技术X和Y产量一样,那么按比例线性组合的新技术,各个过程互不干扰,就能生产出至 少一样多的产品。
第22页/共58页
长期利润最大化
• 模型可以表示为
max
x1 ,x2
pf
( x1 ,
x2 )
1x1
2 x2
第23页/共58页
等利润线
第24页/共58页
显示的盈利能力
• 利润最大化弱公理(WAPM) • 价格变化时的比较静态陈述
2)( z1
,
z
)
2
第2页/共58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七讲(袁正)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七讲(袁正)](https://img.taocdn.com/s3/m/fb97f4f6e009581b6bd9ebe8.png)
pG
连续需求函数
价格 效用 价格 消费者剩余
p
x
p 数量
x
数量
Consumer’s Surplus
p1
CS p1 ( x1 )dx1 p x
0
' x1
' ' 1 1
CS
p' 1 x' 1 x* 1
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p1
梯形面积
p" 1
p' 1
Lost CS
x" 1
x' 1
x* 1
p1
等价变化EV
价格变化,消费者效用变化,用货币来衡量效 用的变化 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等价),达到新的效 用水平时,支出水平的变化。 消费者货币的变化,使其境况与价格变化之 后的境况一样好 当p1提高时,需要从消费者哪儿拿掉多少 收入才能够使消费者能够按照原来的价格获 得价格变化后的效用水平,这就是等价变化
补偿变化CV
用货币测度效用变化 价格变化,效用变化,用货币衡量该效用变化 补偿变化:消费品价格变化,使其效用发生改变, 补偿其多少货币,让其回到原来的效用. 使消费者回到初始无差异曲线上所必需的收入 变化,正好补偿了价格变化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 影响
Compensating Variation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七讲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袁正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斯勒茨基(希 克斯)分解 考察价格变化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即对消费 者福利的影响 消费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补偿变化 等价变化
计算效用变化的等值货币额
价格变化,影响消费者效用,如何来估计消费者效用 的变化呢?基本思路是计算效用的等值货币额。 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 消费者剩余CS 补偿变化CV 等价变化EV
连续需求函数
价格 效用 价格 消费者剩余
p
x
p 数量
x
数量
Consumer’s Surplus
p1
CS p1 ( x1 )dx1 p x
0
' x1
' ' 1 1
CS
p' 1 x' 1 x* 1
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p1
梯形面积
p" 1
p' 1
Lost CS
x" 1
x' 1
x* 1
p1
等价变化EV
价格变化,消费者效用变化,用货币来衡量效 用的变化 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等价),达到新的效 用水平时,支出水平的变化。 消费者货币的变化,使其境况与价格变化之 后的境况一样好 当p1提高时,需要从消费者哪儿拿掉多少 收入才能够使消费者能够按照原来的价格获 得价格变化后的效用水平,这就是等价变化
补偿变化CV
用货币测度效用变化 价格变化,效用变化,用货币衡量该效用变化 补偿变化:消费品价格变化,使其效用发生改变, 补偿其多少货币,让其回到原来的效用. 使消费者回到初始无差异曲线上所必需的收入 变化,正好补偿了价格变化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 影响
Compensating Variation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七讲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袁正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斯勒茨基(希 克斯)分解 考察价格变化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即对消费 者福利的影响 消费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补偿变化 等价变化
计算效用变化的等值货币额
价格变化,影响消费者效用,如何来估计消费者效用 的变化呢?基本思路是计算效用的等值货币额。 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 消费者剩余CS 补偿变化CV 等价变化EV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46d27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9.png)
❖ 消费者有如下选择:
• 价格 (p1,p2)=($2,$2) 时,选择 (x1,x2)
= (10,1).
• 价格 (p1,p2)=($2,$1)时,选择 (x1,x2) =
(5,5).
• 价格 (p1,p2)=($1,$2)时,选择 (x1,x2) =
(5,4).
每个商品束按各组价格计算的支出
Choices Prices
❖ 如果观察到的行为是最优化行为,那么 这种行为一定满足显示偏好强公理。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行为:消费者总是选择 他能够负担的最佳物品。
其最优选择一定满足显示偏好强公理。 总能找到选择的性状良好的偏好。这就是
最优化行为的偏好。
例题2 检验强显示偏好
❖ 消费者有如下选择:
A: (p1,p2,p3) = (1,3,10) & (x1,x2,x3) = (3,1,4) B: (p1,p2,p3) = (4,3,6) & (x1,x2,x3) = (2,5,3) C: (p1,p2,p3) = (1,1,5) & (x1,x2,x3) = (4,4,3)
[案例评析]:
❖ 在初级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偏好必须满足三个基本假设: ❖ 1.消费者能对任意两种物品的不同组合进行比较或排序。对于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
者能确定对两个组合的喜欢程度的比较,如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对 A的偏好,对A、B的偏好相同,及A>B、A<B或者A=B,三者必居其一。 ❖ 2.费者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组合A、B、C,如 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对C的偏好,即若A>B、B>C,则必 有A>C。 ❖ 3.“多比少好”的原则或非饱和性。当全部商品都是值得拥有时,则消费者总是偏好数 量较多的商品组合。 ❖ 这只是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基本假设,而本案例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关于偏好的假定和 理解,有利于我们更进一步认识消费者理论的基础,同时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我们可以开 始探讨消费者行为等复杂的经济现象。
• 价格 (p1,p2)=($2,$2) 时,选择 (x1,x2)
= (10,1).
• 价格 (p1,p2)=($2,$1)时,选择 (x1,x2) =
(5,5).
• 价格 (p1,p2)=($1,$2)时,选择 (x1,x2) =
(5,4).
每个商品束按各组价格计算的支出
Choices Prices
❖ 如果观察到的行为是最优化行为,那么 这种行为一定满足显示偏好强公理。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行为:消费者总是选择 他能够负担的最佳物品。
其最优选择一定满足显示偏好强公理。 总能找到选择的性状良好的偏好。这就是
最优化行为的偏好。
例题2 检验强显示偏好
❖ 消费者有如下选择:
A: (p1,p2,p3) = (1,3,10) & (x1,x2,x3) = (3,1,4) B: (p1,p2,p3) = (4,3,6) & (x1,x2,x3) = (2,5,3) C: (p1,p2,p3) = (1,1,5) & (x1,x2,x3) = (4,4,3)
[案例评析]:
❖ 在初级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偏好必须满足三个基本假设: ❖ 1.消费者能对任意两种物品的不同组合进行比较或排序。对于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
者能确定对两个组合的喜欢程度的比较,如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对 A的偏好,对A、B的偏好相同,及A>B、A<B或者A=B,三者必居其一。 ❖ 2.费者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组合A、B、C,如 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对C的偏好,即若A>B、B>C,则必 有A>C。 ❖ 3.“多比少好”的原则或非饱和性。当全部商品都是值得拥有时,则消费者总是偏好数 量较多的商品组合。 ❖ 这只是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基本假设,而本案例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关于偏好的假定和 理解,有利于我们更进一步认识消费者理论的基础,同时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我们可以开 始探讨消费者行为等复杂的经济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七讲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斯勒茨基(希 克斯)分解
考察价格变化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即对消费 者福利的影响
消费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补偿变化 等价变化
计算效用变化的等值货币额
价格变化,影响消费者效用,如何来估计消费者效用 的变化呢?基本思路是计算效用的等值货币额。
消费者剩余
CS=V(n)-pn
r1 r2
r3
r4 r5
P
123 4 5
消费者剩余
C r 1 S p r 2 p r 3 p . .r n . p
r1r2r3...rn np v(n)np
消费者对第一个商品的价值评价是r1,却只 付了P,从第一个商品的消费中获得r1-p的 剩余
趋于连R续eservation Price Curve for Gasoline
x
* 1
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p1
p
" 1
Lost CS
p
' 1
梯形面积
x
" 1
x
' 1
x
* 1
p1 p1(x1)
消费者剩余
p
" 1
的变化
R
p
' 1
T
x
" 1
x
' 1
x
* 1
R测度的是消费者对继续消费的数量因价格上涨而遭 受的损失,T测度的是消费数量减少而造成的损失
消费x 者*1 剩余的变化
x1*(p1), 商品1的普通需求曲线
P>r1, Q=0
r1
P=r1, Q=1
r2
r2<P<r1, Q=1
r3
r3<P≤r2, Q=2
r4
Rn+1<P≤rn, Q=n
1 2 3 456
需求曲线与效用函数
u(x1,x2)=v(x1)+x2= v(x1)+m
对于r1, 第一个商品,买不买无差异
v(0)+m=v(1)+m- r1 r1= v(1) - v(0)
6
0
(10q)dq(10qq22)60601842
消6 费 单位商品的消费者剩余
6
0
(10 q)dq 46(1q 0q22)6 024 (60 1)824 18
价格由4变动到6,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q 1 p 0 当 p 6 时 ,q 1 6 0 4
消4费 单位商品的消费者剩余
4
0
(10q)dq 64(1q 0q22)0 424(408)248
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 消费者剩余CS 补偿变化CV 等价变化EV
保留价格
某人为多购买一单位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 价格,在此价格上,消费者消费与不消费该商品, 是无差异的.
在离散商品的购买上,需求行为可以用多购买 一单位商品的一系列保留价格来描述.
购买第一个商品的保留价格为r1,如果价格下 降到r2,消费者愿意再买一个,需求量就变成2
r1= v(1)-v(0) r2= v(2)-v(1) r3= v(3)-v(2) 各式累加,v(3)-v(0)=r1+r2+r3 V(0)=0
V(3)= r1+r2+r3 同理,V(n)= r1+r2+r3+…+rn
消费N单位商品带来的效用
r1
阴影区面积
r2
r3 r4
r5
123 4 5 消费者总效用:V(n)+m-p*n
CV
x2
xx 2'2'""
x
" 2
x
' 2
Compensating Variation
p1=p1’ p2 is fixed. p1=p1”
m 1p 1 'x1 'p 2x'2 p" 1x" 1p2x" 2
m 2p 1 "x 1 '" p 2 x '2 "
u1
u2 CV = m2-m1
x
" 1
x
'" 1
x
' 1
x
" 1
CS p p1 '1 "x1 *(p1)d1 p
CS
损失
p
' 1
p
" 1
p1
对于线形需 x(p)求 a 函 bp ,当 数价格 p变从 化q时 到 , 消费者剩余的 式变 给:化 出由下
pq(ab)tdt(atbt22)qpa(qp)bq2 2p2
对于 CD需求函 x(p数 )am,当价格 p变 从化q到 时, p
消费者剩余 1的 88变 1( 0化减少)
也可以这样算
6
C S 4
(1 0p)d p(1p 0p 22)6 4423210
p
CS (46) 2110
10
2
6
p10q 4
4
6
10 q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收入不变,但 是实际货币收入不相同。
用价格变化引发的实际收入的变化,近似度量 由于价格的变化导致的总效用的变化。
等价变化
x2
EV
x
" 2
x
' 2
x
'" 2
x
两种思路:一是补偿变化CV 二是等价变化EV。
补偿变化CV
用货币测度效用变化 价格变化,效用变化,用货币衡量该效用变化 补偿变化:消费品价格变化,使其效用发生改变,
补偿其多少货币,让其回到原来的效用. 使消费者回到初始无差异曲线上所必需的收入
变化,正好补偿了价格变化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 影响
10 ($) Re8s. Value6s
4 2 0
CS=V(n)-pn pG
Gasoline (one-quarter gallons)
连续需求函数
价格
效用
价格
消费者剩余
p
p
x 数量
x 数量
Consumer’s Surplus
p1
CSx1' 0
p1(x1)d1xp1'x1'
CS
p
' 1
x
' 1
消费者剩余的式 变给 化:出 由下
qamdtamlnt
pt
qpam(lnqlnp)
例子:计算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假设需求曲线由 D(p)10 p给出。消费6单位商
品的效用和消费者剩余各是多少?如果价格由4变
动到6,消费者剩余的变化是多少?
(1)反需求曲线为 p10q
q6 p 106 4
消费 6单位商品的总收益
对于r2,第二个商品,买不买无差异
v(1)+m- r2=v(2)+m- 2r2
r2= v(2) - v(1)
类推: r3= v(3) - v(2)
rn = v(n) - v(n-1)
保留价格测度的是边际效用,即多购买一单位商品
所获得的效用的增量.
思考:为什么保留价格随着产品的消费增加而减少?
x
,消费者效用变化,用货币来衡量效 用的变化
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等价),达到新的效 用水平时,支出水平的变化。
消费者货币的变化,使其境况与价格变化之 后的境况一样好
当p1提高时,需要从消费者哪儿拿掉多少 收入才能够使消费者能够按照原来的价格获 得价格变化后的效用水平,这就是等价变化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斯勒茨基(希 克斯)分解
考察价格变化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即对消费 者福利的影响
消费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补偿变化 等价变化
计算效用变化的等值货币额
价格变化,影响消费者效用,如何来估计消费者效用 的变化呢?基本思路是计算效用的等值货币额。
消费者剩余
CS=V(n)-pn
r1 r2
r3
r4 r5
P
123 4 5
消费者剩余
C r 1 S p r 2 p r 3 p . .r n . p
r1r2r3...rn np v(n)np
消费者对第一个商品的价值评价是r1,却只 付了P,从第一个商品的消费中获得r1-p的 剩余
趋于连R续eservation Price Curve for Gasoline
x
* 1
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p1
p
" 1
Lost CS
p
' 1
梯形面积
x
" 1
x
' 1
x
* 1
p1 p1(x1)
消费者剩余
p
" 1
的变化
R
p
' 1
T
x
" 1
x
' 1
x
* 1
R测度的是消费者对继续消费的数量因价格上涨而遭 受的损失,T测度的是消费数量减少而造成的损失
消费x 者*1 剩余的变化
x1*(p1), 商品1的普通需求曲线
P>r1, Q=0
r1
P=r1, Q=1
r2
r2<P<r1, Q=1
r3
r3<P≤r2, Q=2
r4
Rn+1<P≤rn, Q=n
1 2 3 456
需求曲线与效用函数
u(x1,x2)=v(x1)+x2= v(x1)+m
对于r1, 第一个商品,买不买无差异
v(0)+m=v(1)+m- r1 r1= v(1) - v(0)
6
0
(10q)dq(10qq22)60601842
消6 费 单位商品的消费者剩余
6
0
(10 q)dq 46(1q 0q22)6 024 (60 1)824 18
价格由4变动到6,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q 1 p 0 当 p 6 时 ,q 1 6 0 4
消4费 单位商品的消费者剩余
4
0
(10q)dq 64(1q 0q22)0 424(408)248
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 消费者剩余CS 补偿变化CV 等价变化EV
保留价格
某人为多购买一单位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 价格,在此价格上,消费者消费与不消费该商品, 是无差异的.
在离散商品的购买上,需求行为可以用多购买 一单位商品的一系列保留价格来描述.
购买第一个商品的保留价格为r1,如果价格下 降到r2,消费者愿意再买一个,需求量就变成2
r1= v(1)-v(0) r2= v(2)-v(1) r3= v(3)-v(2) 各式累加,v(3)-v(0)=r1+r2+r3 V(0)=0
V(3)= r1+r2+r3 同理,V(n)= r1+r2+r3+…+rn
消费N单位商品带来的效用
r1
阴影区面积
r2
r3 r4
r5
123 4 5 消费者总效用:V(n)+m-p*n
CV
x2
xx 2'2'""
x
" 2
x
' 2
Compensating Variation
p1=p1’ p2 is fixed. p1=p1”
m 1p 1 'x1 'p 2x'2 p" 1x" 1p2x" 2
m 2p 1 "x 1 '" p 2 x '2 "
u1
u2 CV = m2-m1
x
" 1
x
'" 1
x
' 1
x
" 1
CS p p1 '1 "x1 *(p1)d1 p
CS
损失
p
' 1
p
" 1
p1
对于线形需 x(p)求 a 函 bp ,当 数价格 p变从 化q时 到 , 消费者剩余的 式变 给:化 出由下
pq(ab)tdt(atbt22)qpa(qp)bq2 2p2
对于 CD需求函 x(p数 )am,当价格 p变 从化q到 时, p
消费者剩余 1的 88变 1( 0化减少)
也可以这样算
6
C S 4
(1 0p)d p(1p 0p 22)6 4423210
p
CS (46) 2110
10
2
6
p10q 4
4
6
10 q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收入不变,但 是实际货币收入不相同。
用价格变化引发的实际收入的变化,近似度量 由于价格的变化导致的总效用的变化。
等价变化
x2
EV
x
" 2
x
' 2
x
'" 2
x
两种思路:一是补偿变化CV 二是等价变化EV。
补偿变化CV
用货币测度效用变化 价格变化,效用变化,用货币衡量该效用变化 补偿变化:消费品价格变化,使其效用发生改变,
补偿其多少货币,让其回到原来的效用. 使消费者回到初始无差异曲线上所必需的收入
变化,正好补偿了价格变化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 影响
10 ($) Re8s. Value6s
4 2 0
CS=V(n)-pn pG
Gasoline (one-quarter gallons)
连续需求函数
价格
效用
价格
消费者剩余
p
p
x 数量
x 数量
Consumer’s Surplus
p1
CSx1' 0
p1(x1)d1xp1'x1'
CS
p
' 1
x
' 1
消费者剩余的式 变给 化:出 由下
qamdtamlnt
pt
qpam(lnqlnp)
例子:计算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假设需求曲线由 D(p)10 p给出。消费6单位商
品的效用和消费者剩余各是多少?如果价格由4变
动到6,消费者剩余的变化是多少?
(1)反需求曲线为 p10q
q6 p 106 4
消费 6单位商品的总收益
对于r2,第二个商品,买不买无差异
v(1)+m- r2=v(2)+m- 2r2
r2= v(2) - v(1)
类推: r3= v(3) - v(2)
rn = v(n) - v(n-1)
保留价格测度的是边际效用,即多购买一单位商品
所获得的效用的增量.
思考:为什么保留价格随着产品的消费增加而减少?
x
,消费者效用变化,用货币来衡量效 用的变化
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等价),达到新的效 用水平时,支出水平的变化。
消费者货币的变化,使其境况与价格变化之 后的境况一样好
当p1提高时,需要从消费者哪儿拿掉多少 收入才能够使消费者能够按照原来的价格获 得价格变化后的效用水平,这就是等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