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肉制品加工原理
肉制品加工原理
肉制品加工原理一、腌制肉品腌制是以食盐为主,并添加其他辅料〔硝酸盐、亚硝酸盐、蔗糖、香辛料等〕处理肉类的过程为腌制。
腌制主要为了改善风味和颜色,以提高肉的品质。
〔一〕腌制成分及其作用1.食盐食盐是肉类腌制最根本的成分,也是必不可少的腌制材料。
食盐的作用:〔1〕突出鲜味作用。
肉制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等具有鲜味的成分,常常要在一定浓度的咸味下才能表现出来。
〔2〕防腐作用。
盐可以通过脱水作用和渗透压的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肉制品的保存期。
5%的NaCl溶液能完全抑制厌氧菌的生长,10%的NaCl溶液对大局部细菌有抑制作用,但一些嗜盐菌在15%的盐溶液中仍能生长。
某些种类的微生物甚至能够在饱和盐溶液中生存。
〔3〕食盐促使硝酸盐、亚硝酸盐、糖向肌肉深层渗透。
然而单独使用食盐,会使腌制的肉色泽发暗,质地发硬,并仅有咸味,影响产品的可承受性。
肉的腌制宜在较低温度下进展,腌制室温度一般保持在2~4℃,腌肉用的食盐、水和溶液必须保持卫生状态,严防污染。
2.糖在腌制时常用糖类有:葡萄糖、蔗糖和乳糖。
糖类主要作用为:〔1〕调味作用。
糖和盐有相反的滋味,在一定程度上可缓和腌肉咸味。
〔2〕助色作用。
复原糖(葡萄糖等)能吸收氧气防止肉脱色;糖为硝酸盐复原菌提供能源,使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加速NO的形成,使发色效果更佳。
〔3〕增加嫩度。
糖可提高肉的保水性,增加出品率;糖也利于胶原膨润和松软,因而增加了肉的嫩度。
〔4〕产生风味物质糖和含硫氨基酸之间发生美拉德反响,产生醛类等羰基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增加肉的风味。
⑸在需发酵成熟的肉制品中添加糖,有助于发酵的进展。
3.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腌肉中使用亚硝酸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并且具有抑制许多其他类型腐败菌生长的作用。
〔2〕优良的呈色作用。
〔3〕抗氧化作用,延缓腌肉腐败,这是由于它本身有复原性。
〔4〕有助于腌肉独特风味的产生,抑制蒸煮味产生。
8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
(四)保水
腌制可提高肉持水性这种作用主要是盐使肉中的蛋白质成 分发生一些质构上的变化,从而提高持水能力。在肉腌制 中常用磷酸盐,其提高肉的持水性作用机制可能为下列4个 方面。 1.pH值上升 磷酸盐溶液呈碱性,可以使肉的pH值向 碱性方向偏移。一般来说,持水性在pH5.5左右最低,当其 向碱性偏移后,则持水性提高。 2.螯合作用 聚磷酸盐有与多价金属离子结合的性质, 聚磷酸盐的加入,可以结合原来与结构蛋白结合的钙、镁 离子,使结构蛋白质的羧基被释放出来。由于羧基之间静 电力的作用,使蛋白质结构松弛,可以使更多的水被吸收。
腌制原理
腌制是借助盐或糖扩散渗透到组织内部,降低肉组织内部 的水分活度,提高渗透压,有选择地控制有害微生物或腐 败菌的活动并伴随着发色、成熟的过程。它不仅可以改变 细菌菌属状况,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防腐性,增 强肉的保水性、粘结性, 促进加热凝胶的形成, 稳定肉的 颜色,还可以形成并保持具有独特的盐腌风味,从而改善 和提高肉制品的风味。
水性能。
腌制方法
肉的腌制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干腌法、湿腌法、混 合腌制法、注射腌制法等。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年又发展 了一系列加速腌制的方法,为腌制加工工业化生产提供了 方便。
• (一)干腌法
– 干腌法是利用干盐(结晶盐)或混合盐,先在肉 品表面擦透,即有汁液外渗现象,而后层堆在腌制架 上或层装在腌制容器里,各层间还应均匀地撒上食盐, 各层依次压实,在外加压或不加压的条件下,依靠外 渗汁液形成盐液进行腌制的方法。 – 我国传统的金华火腿、咸肉、风干肉等都采用这种方 法。如金华火腿一般腌制30-35d;上海地区5-10kg的 连片咸肉腌制30d左右。
• (五)腊肠类 传统中式腊肠俗称香肠,是 指以猪肉为主要原料,经切、绞成丁,配 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再晾晒或烘焙而成 的肉制品,是中国著名的传统风味肉制品。
8N食品工艺学第八章食品工艺学肉品
容
• 第一节 肉用畜禽的种类 • 第二节 肉的形态学与特性 • 第三节 常见肉制品的加工
第一节 肉用畜禽的种类
❖ 肉品工业生产原料的来源主要是家畜和家禽,简 称肉用畜禽。我国用于肉品生产的畜禽有猪、牛、 羊、鸡、鸭、鹅、家兔、驴、骆驼及某些野生动 物。由于其品种等因素直接影响肉和肉制品加工 的质量,因此对肉品工业生产的原料,必须提出 一定要求。
骨骼肌的肌浆内有发达的线粒体分布,说明 骨骼肌的代谢十分旺盛,习惯把肌纤维内的线粒 体称为肌粒。
横管和肌质网
★横管:在A带与I带过渡处的水平位上,有一条横行 细管称横管,横管是肌纤维膜上内陷的漏斗状结构 延续而成。横管的主要作用是将神经末梢的冲动传
导到肌原纤维。
★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相当于普通 细胞中的滑面内质网,呈管状和囊状,交织于肌原 纤维之间。肌质网的管道内含有 Ca2+,肌质网的小 管起着钙泵的作用,在神经冲动的作用下(产生动 作电位),可以释放或收回Ca2+,从而控制着肌纤维 的收缩和舒张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肌肉的辅助器官
➢ 筋膜:由网状结缔组织构成,能连接肌肉、器官,起到 保护组织、防止脂肪沉积等功能。
➢ 腱:存在于前后肢,起保护作用,减少摩擦。 ➢ 滑车:处在关节部位,通过运动,调节方向,改变肌肉
作用力。 ➢ 子骨:附着于骨骼的肌腱、韧带中的发育而来的小骨块
(一)肌肉的宏观结构
❖ 由许多二级肌束集结在一起即形成肌肉块,外面 包有一层较厚的结缔组织称为肌外膜(epimysiu m)。这些分布在肌肉中的结缔组织膜既起着支 架的作用,又起着保护作用,血管、神经通过三 层膜穿行其中,伸入到肌纤维的表面,以提供营 养和传导神经冲动。此外,还有脂肪沉积其中, 使肌肉断面呈现大理石样纹理。
肉制品的干制原理和方法
第三节 肉脯加工
一、肉脯的种类
? 肉脯的名称及品种不尽相同 ,但就其加工工艺 ,不 外乎传统工艺和新工艺二种。
2.用回转式蒸汽加热烘干机进行成品烘干
在150℃烘干7min所产生的颜色最 佳用135、150和165℃三种不同加热 温度加热7 min,结果以150℃颜色为 最好蒸汽加热在150℃下7 min可以
3.肌束干燥和松散的机制
滚打产生剪切力,使肌束在吸收热量蒸发 水分的同时产生分离。由于溶化的胶原 纤维的作用,肌纤维间可能会相互粘连, 形成小的细束。肌束的分离是和干燥过 程同时进行的,所以可以通过调整获得最 佳的平衡。
6.包装、保藏: 真空白铁罐装可保存 1年,普通罐 装可保存半年。听装要热装后抽真空密封。塑料 袋装保藏期 3-6个月。保藏期过长 ,易发月毫变质。
(二)肉粉松
? 肉粉松是将瘦肉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 松后,再加入食用油脂和谷物粉炒制而成的团粒 状、粉状肉制品。
? 谷物粉的量不超过成品重的 20%。油酥肉松与肉 粉松的主要区别在于肉粉松添加较多的谷物粉 , 其加工工艺基本相同。
(三)工艺质量控制
1.影响成品质量和口感的主要因素: (1)在一定范围 内,肉糜越细,肉脯质地及口感越好。 (2)肉脯的涂抹 厚度以1.5-2.0 mm 为宜。(3)腌制时间以 1.5-2.0 h 为 宜。
2.烘烤温度和烧烤温度: 烘烤温度 70-75℃则时间以 2 h左右为宜。烧烤时时间以 120-150℃,2 -5 min为宜。
肉品加工制作原理(doc 5页)
肉品加工制作原理(doc 5页)肉品加工的基本原理(一)肉品加工中常用的辅料1.调味料肉品中的调味料和香辛料是影响肉品风味的主要因素。
肉品中常使用的调味料主要有咸味、甜味、酸味、鲜味料。
(1)咸味调味料咸味是食品的基本味。
构成肉制品咸味的主要调味料是食盐与酱油。
食盐除构成食品咸味外,其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重要无机盐。
但是,每日摄取过多的食盐,对人体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酱油是一种比较好的咸味调味料,尤其对一些中式肉制品,可以起到增鲜、增色作用。
酱油在我国的酱卤肉制品、香肠制品中广泛应用。
(2)甜味调味料肉品加工中常用的甜味料有白砂糖、红糖、蜂蜜、糖精、干草等。
①砂糖以蔗糖为主,甜度大且纯正。
砂糖除提供甜味外,还具有保色、提鲜、增色、适口和缓和盐味的作用。
我国传统肉制品多需加糖,用量为0.7%~3%;烧烤类肉制品可达5%;西式肉制品中,砂糖的使用量一般为0.5%~1%。
②红糖又名黄糖,以色浅黄红而鲜明、味甜浓厚者为佳。
红糖甜味较大,但因未脱色精炼,水分、色素、杂质较多,容易结块、吸潮、甜味不如白糖纯正。
③蜂蜜蜂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糖类以及蛋白质、淀粉、苹果酸、脂肪、酶、芳香物质、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
④糖精是一种人工甜味剂,甜度相当于蔗糖的300~500倍,在食品中的用量不得超过0.015%。
⑤甘草是天然的甜味剂,安全无毒,我国使用不加限制,按正常生产的需要而定。
此外,肉品加工中还可使用一些人工甜味剂,如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等。
对人工甜味剂的使用,我国有明确的规定,在食品中的添加量不得超过0.015%。
(3)酸味调味料常用的酸味调味料有食醋及一些酸味剂。
在肉品加工中,添加适量的酸味料,可以达到去除异味的功效。
因食醋遇热易挥发,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在产品即将出锅时添加。
添加食醋的同时,若加入适量的酒,可产生香味物质,使制品具有浓厚的鲜香味和甜味。
食醋分为米醋、熏醋、糖醋以及人工合成醋等,每种醋的成分不同。
畜产品加工 第八章中式肉制品加工工艺(一)
风干肉类(Air-driedMeat)
腊肠类俗称香肠 sausage
10
咸猪肉
1.咸肉(腌肉)
咸羊肉
咸牛肉
咸水鸭
咸鸡 11
2.腊肉类(中国火腿)
金华火腿
12
13
14
15
16
17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图 大缸里倒进了敌敌畏 (2004-01-15)
18
19
腊肉
广 式 腊 肉
20
21
火腿原料摊凉
对火腿原料进行修整
商检局人员对火
腿原料进行卫生 检验
腌制火腿
清洗火腿
腌制火腿
清洗后的火腿整形
盖印
火腿晒场整形
火腿发酵
火腿发酵后质检
火腿单只简包装
感官检验火腿
对火腿产品进行微生物检验
对火腿产品进行理化分析 商检局人员对设备进行卫生检查
• 2.如皋火腿(北腿) 产于江苏省如皋县, 近似金华火腿,风味较咸。如皋火腿形如 瑟琶状,皮色金黄,每只重2.5~3.5㎏。在 干燥条件下,可存3年以上,以1年半左右 时口味最美。
腌腊肉制品是肉经腌制、酱制、晾晒(或 烘烤)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生肉类制品, 食用前需经熟化加工。 腌? 腊?烘烤(或日光下曝晒)
9
(二)种类
咸肉类(Pickld Meat in Salt)
腊肉类(Curd Curedmeat)
腌
酱肉类
腊
(Marinated MeatIn Soy Sauce)
肉
制 品
中式肉制品即指中国传统风味肉制品, 它是在辽阔的中国境内五十多个民族,经过 三千多年世代相传发展起来的各具特色的肉 禽制品。其中包括腌腊制品、酱卤制品、熏 烧烤制品、干肉制品、油炸制品、香肠制品 和火腿制品等七大类500多个品种,因其颜 色、香味、外形独特而著称于世。它历经数 千年而长盛不衰。证明其有着广泛的民众基 础,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
肉制品加工原理
干燥过程中的变化
➢ 物理变化:出现干缩、干裂、表面硬化和多孔性形成 ➢ 化学变化: (1)营养成分(蛋白质凝固变性、脂肪氧化) (2)色泽(肌红蛋白浓缩导致产品色泽变深) (3)风味(来自于美拉德反应)
第四节 煮制(Cooking)
➢ 无针头盐水注射:不用传统的肌肉注射,采用高压 液体发生器,将盐液直接注入原料肉中
三 、腌制注意事项
➢ 肉块腌透、腌好(整个断面呈玫瑰红色) ➢ 腌液浓度及温度(最适宜温度2-4 ℃) ➢ 腌液处理(滤去杂质,杀菌) ➢ 腌制时间(按照实际情况酌情)
第二节 熏制(Smoking)
➢ 熏制:利用熏材的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烟气成分 和/或热量,来改善肉制品的色泽、风味、质地, 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方法
第三节 干制(Drying)
➢ 原理:降低产品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 ➢ 目的:
(1)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货架期 (2)减轻肉制品的重量,缩小体积,便于运输 (3)改善肉制品的风味,适应消费者的嗜好
1.常压干燥
➢ 常压干燥过程包括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两个阶段 ➢ 常压干燥时温度较高,且内部水分移动,易与组织
2.醇类
木材熏烟中的醇类种类繁多,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是甲 醇或木醇
➢ 其他挥发性物质的载体 ➢ 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3.有机酸
1~4 碳的有机酸存在于烟的气相中;5~10 碳的有机酸 存在于烟的粒相中
➢ 降低肉制品表面的pH值,具有一定防腐作用 ➢ 有助于肉表面蛋白质凝固的作用 ➢ 使烟熏味有一定的刺激感
3. 发色助剂和着色剂
(1)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钠 ➢ 用量:0.02%-0.05% ➢ 促进亚硝酸盐还原成NO加速亚硝基肌红蛋白的形成 ➢ 阻碍亚硝基与二甲胺结合,防止亚硝胺的产生 ➢ 抗氧化作用,防止褐变
肉品加工操作与原理
(四)增味剂
增味剂亦称风味增强剂,指能增强食品风味的物质,主要是增强食品的 鲜味,故又称为鲜味剂。 谷氨酸钠:加热至120℃失去结晶水,约在270℃发生分解。 鸟苷酸二钠: 加热30~60min几乎无变化,250 ℃时分解。
肌苷酸二钠 核糖核苷酸二钠
(五)料酒
(1) 除膻味、腥味和异味 (2) 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3) 赋予制品特有的醇香味
(一)咸味料
食盐
(1)在肉品加工中食盐具有调味、防腐保鲜、提高保 水性和粘着性等重要作用。 但食盐能加强脂肪酶的作用和脂肪的氧化,因此,腌肉 的脂肪较易氧化变质。
(2)新型食盐代用品Zyest在国外已配制成功并大量使 用。该产品属酵母型咸味剂。
酱油
1.酱油分为有色酱油和无色酱油。肉品加工中 宜选用酿造酱油浓度不应低于22 Be,食盐含 量 不超过18%。
二 香辛料
(一)、香辛料的种类 1.香辛料:是一类能改善和增强食 品香味和滋味的食品添加剂,故 又叫增香剂。
Spices
Spices are defined as the aromatic or fragrant vegetable product used for flavoring, seasoning, or imparting aroma to foods; the term applies to the product in the whole or ground form.
taste flavour appearance colour texture water binding counteracting fat separation preservation
一 调味料
调味料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风味,能赋于 食品特殊味感(咸、甜、酸、苦、鲜、麻、 辣等),使食品鲜美可口、引人食欲而添加 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
肉制品加工原理
肉制品加工原理一、名词解释1、超沉淀现象与清除反应:在0.1molNaCl溶液中为絮状物,添加少量A TP絮状物成为沉淀,这是超沉淀现象。
若提高溶液浓度或提高A TP含量,沉淀发生溶解,这是清除反应。
2、肉的持水性:肌肉在僵直过程中,由于冷冻、加热、腌制等类似的处理过程,而对水分的保持能力。
3、肉的成熟:动物体死亡后,动物的肌肉发生一系列动物化学和物化变化,由于此变化使动物肌肉变得柔软、风味鲜美,可以被人们食用的过程。
4、放冷:5、无限膨润:未经腌制的肉大量失水。
溶胶状态的肌球蛋白可以充分吸水膨润实现高度溶剂化的过程,由于腌制,使凝胶状态的肌球蛋白变为溶胶状态。
6、肌原纤维:肌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一般细胞没有。
7、肉的嫩化:8、结着性:肉糜制品由于自生所具有的接着物质而形成的具有弹力制品的能力。
二、问答题1、烟熏对肉制品有何利与弊,并有何注意事项?答:2、简述肌球蛋白的结构特性与加工关系?答:3、肉制品使用的肠衣有哪些类型,各具何特点?答:(1)天然肠衣天然肠衣主要是由猪、牛、羊的小肠、大肠、膀胱等加工而成,可分为盐渍和干制两种。
(2)人造肠衣包括胶原肠衣、纤维素肠衣和塑料肠衣。
①胶原肠衣是用家畜的皮、肠、腱等为原料制成。
②纤维素肠衣纤维素肠衣是用短棉绒、纸浆作为原料制成的无缝筒状薄膜。
③塑料肠衣是利用氯乙烯、聚丙烯、偏聚氯乙烯、尼龙、涤纶、聚酰胺、聚偏二氯乙烯等为原料制成的单层或多层复合的筒状或片状的肠衣。
(3)其他包装材料①铝箔适用于传统肉制品的高温灭菌包装,具有较长的保质期。
②收缩袋适用于冷却肉及肉制品的贴体二次包装。
③拉伸膜适用于肉制品的二次包装。
包装后的产品美观大方,流通中安全卫生,已在西方国家中广泛使用。
④保鲜膜适用于肉制品及冷却肉的保鲜包装。
此外,还可以用纸、羊皮纸、网、丝绸等对肉制品进行特殊包装。
4、不同的盐水浓度的防腐能力有何不同,注射盐水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答:5、腌制前后肉的持水性有何变化,简述其原因?答:6、简述肉的斩拌原理以及检验方法?答:(1)斩拌原理:(2)检验斩拌程度的方法:检验方法:如果用手用力拍打肉馅,肉馅能成为一个整体,且发生颤动,从肉馅中拿出手来,分开五指,手指间形成良好的蹼,说明斩拌比较成功。
第八章肉制品加工工艺
二、干制方法
(一)常压干燥 (二)减压干燥
真空干燥 冻结干燥
(三)微波干燥
(一)常压干燥
常压干燥过程包括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两个阶 段,而降速干燥阶段又包括第一降速干燥阶段、 第二降速干燥阶段。
常压干燥时温度较高,且内部水分移动,易与 组织酶作用,常导致成品品质变劣,挥发性芳 香成分逸失等缺陷。但干燥肉制品特有的风味 也在此过程中形成。
干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制品较干,易于保藏, 无需特别当心,营养成分流失少,风味较好。 其缺点是盐分向肉品内部渗透较慢,腌制时间 较长,内部易变质;腌制不均匀,失重大,味 太咸,色泽较差。
(二)湿腌法
湿腌法即盐水腌制法。就是在容器内将肉品浸 没在预先配制好的食盐溶液内,并通过扩散和 水分转移,让腌制剂渗入肉品内部,并获得比 较均匀的分布,直至它的浓度最后和盐液浓度 相同的腌制方法。此方法常用于分割肉、肋部 肉的腌制。
作用。
(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防腐作用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以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的生长,也可以抑制许多其他类型腐败菌的生 长。最佳:硝酸盐0.1%,亚硝酸盐0.01%。
硝酸盐能抑制肉毒梭菌毒素的生长;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抑菌作用受pH的影响很
大,pH6时对细菌抑制作用明显,为7时,不 起作用。
一、烟熏
(一)烟熏的成分
熏烟中最常见的化合物为酚类)烟熏材料
应选用树脂少、烟味好且防腐物质含量多的材 料。一般多用硬木,如柞木、桦木、栎木、杨 木等,日本多用樱花树、青冈栎、小橡子木等, 欧美国家多用山核桃木、山毛榉木、白桦木、 白杨木等。
液熏法:液熏法是不用烟熏,而是将木材干馏 去掉有害成分,保留有效成分的烟收集起来进 行浓缩,制成水(油)溶性的液体或冻结成干燥 粉末,作为熏制剂进行熏制。
食品酒料—肉制品加工原理(DOC 17页)
肌细胞:肌肉的基本结构是肌纤维(也叫肌细胞)第一肌束:50—100根肌纤维(肌细胞)聚集在一起外部包裹一层膜(内肌束膜)第二肌束:几十根第一肌束外被一层厚膜(内肌束膜)肌肉:数根第二肌束外被更厚一层膜(外肌束膜或肌外膜)肌肉膜:肌细胞与肌细胞之间由纤维网状连接,这些纤维网称肌肉膜。
肌原纤维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周期性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下载肌节:按周期出现的横纹。
功能:机原纤维(肌质网),通过Ca离子的释放和吸收完成肌肉的收缩与松弛。
肌浆:充满于肌原纤维之间的胶体溶液,红色的肌浆蛋白。
肌原纤维蛋白质包括: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肌动球蛋白1、肌球蛋白结构特性:①重链上含有高密度的静电荷,由于静电的相互排斥构成了纤维状,呈现出美观流动的双折叠现象。
②具有ATP酶活性,受Ca离子激活,Mg离子抑制。
③等电点PH=5.4,非水溶性,在盐溶液中对离子强度小于0.2的溶液中表现出悬浮态。
④肌球蛋白分子上有两处与蛋白酶的作用点(胰、木瓜,生成两种亚基)⑤可与肌动蛋白生成肌动球蛋白⑥对热不稳定,易发生热变性2、肌动蛋白:分两种形式:球状的G—肌球蛋白;纤维状的F—肌动蛋白。
G —肌球蛋白聚合成F—肌动蛋白,两条F—肌动蛋白扭合一起,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下载与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等结合称作细纤丝。
原肌球蛋白:由两个亚基组成的双螺旋结构,与肌钙蛋白有固定位点,静止时,结合位点处于双螺旋的外缘部分,收缩时,处于沟槽内缘部分。
肌钙蛋白:有亚基组成,A与肌原蛋白结合亚基。
B抑制亚基,主要抑制肌球与机动蛋白结合。
C与钙结合的亚基3、肌动球蛋白结构特性:①具有流动性的双折射现象,粘度很高②无固定的分子量③具有ATP酶活性,钙、镁离子都能激活它④在离子强度>0.4的盐溶液中表现为溶解状态,若提高肌动球蛋白浓度,发生凝胶现象;在离子强度<0.1的盐溶液中呈絮状物超沉淀现象与清除反应:在0.1molNaCl溶液中为絮状物,添加少量ATP絮状物成为沉淀,这是超沉淀现象。
第八章-肉制品加工原理
(一)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对肉色的作用
1. 首先在酸性条件和还原性细菌作用下形成亚硝酸。
细菌还原作用
NaNO3
NaNO2 2H2O
Hale Waihona Puke 2HNaNO2H
HNO2
硝酸盐之所以能在腌肉中起呈色作用:因为能形成NaNO2,形 成的亚硝酸盐在微酸性条件下形成亚硝酸。
Page 23
2. NO形成
亚硝酸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化合物,腌制过程中在还原
亚硝酸很容易与肉中蛋白质分解产物二甲胺作用,生成二 甲基亚硝胺。
按国家食品卫生法标准规定,硝酸钠在肉类制品的最大使 用量为0.5g/kg,亚硝酸钠在肉类罐头和肉类制品的最大使 用量为0.15g/kg;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类罐头不得超过 0.05g/kg,肉制品不得超过0.03g/kg。
Page 27
作用:通过腌制使食盐或食糖渗入食品组织中,降低它们的 水分活度,提高它们的渗透压,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从而 防止肉品腐败变质。
腌制还具有改善肉的风味和颜色的作用,以达到提高肉品质 的目的。
Page 5
一、腌制成分及其作用
食盐使产品具有一定的咸味,并且有抑菌作用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类使产品呈现稳定的红色,并具有抑制肉
Page 3
3
第一节 腌制
一、
成分及 作用
1.食盐 2.糖 3.硝酸盐和亚 硝酸盐 4.碱性磷酸盐 5.抗坏血酸和 异抗坏血酸盐 6.水
Page 4
二、
呈色 机理
1.硝酸盐和亚 硝酸盐对肉色 的作用 2.影响肉品色 泽的因素
三、
与保水性 和粘着性 的关系
1. 腌 制 ( 食 盐 和磷酸盐)增 加保水性和粘 着性。 2. 腌 制 时 , 被 提取的肌球蛋 白能增加保水 性和粘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高铁肌红蛋白经过硝化和还原以及蛋白质变
性转变成一氧化氮亚铁血色原。
亚硝酸盐是唯一能同时起上述几个作用的物质, 现在还没有发现有一种物质能完全取代它。 亚硝酸很容易与肉中蛋白质分解产物二甲胺作 用,生成二甲基亚硝胺。
按国家食品卫生法标准规定,硝酸钠在肉类制 品的最大使用量为 0.5g/kg ,亚硝酸钠在肉类罐 头和肉类制品的最大使用量为 0.15g/kg;残留量 以亚硝酸钠计,肉类罐头不得超过 0.05g/kg,肉 制品不得超过0.03g/kg。
一氧化氮高铁肌红蛋白
适宜条件 NO — Mb
一氧化氮肌红蛋白
(3) NO—Mb+热+烟熏 →
NO—血色原(Fe++)
一氧化氮亚铁血色原(稳定粉红色)
这可从生产肠制品的肉色变化加以证实。
在加腌制剂前斩拌时,和氧充分接触的肉由肌
红蛋白成为氧合肌红蛋白,但是斩拌肉加腌制 剂时会立刻呈现棕色,这显然是氧合肌红蛋白 已被腌制剂氧化成高铁肌红蛋白的现象。 肠制品加热和烟熏后迅速出现粉红的腌肉色泽,
肌肉中蛋白质与结着性的关系
状 态 (1) 残存蛋白 质(%) 100.0 残存ATP 酶活性(%) 100.0 由ATP形 成超沉淀 + 灌肠的结 着性 +
(2)
(3) (4) (5)
71.4
45.4 55.2 28.8
97.4
92.6 25.9 9.3
+
+ + +
+
+ -
肌肉中起保水性粘着性作用的是结构蛋白质中 的肌球蛋白,一但失去了这种蛋白,则持水性 和粘着性就不存在了。
(4)有解离肌动球蛋白的作用 • 焦磷酸盐和三聚磷酸盐有解离肌肉蛋白质中肌 动球蛋白的特异作用。它们有将肌动球蛋白解 离为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作用,而肌球蛋白 的持水能力强,因而提高了肉的持水能力。 • 聚磷酸盐的使用量为肉量的 0.1% ~ 0.4% ,使 用量过高则有害于肉风味,并使呈色效果不好。 在实际生产中,常将几种磷酸盐混合使用。效 果上以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为 最好。
第八章 肉制品加工添加硝酸钠(或钾)、 蔗糖和香料等的腌制材料处理肉类的过程为腌 制。 通过腌制使食盐或食糖渗入食品组织中,降低 它们的水分活度,提高它们的渗透压,抑制腐 败菌的生长,从而防止肉品腐败变质。
今天的腌制还具有改善肉的风味和颜色的作用, 以达到提高肉品质的目的。
5、新型快速腌制法
1.预按摩法 腌制前采用60~100kPa/cm2的压力预按 摩,可使肌肉中肌原纤维彼此分离,并增加肌原纤 维间的距离使肉变松软,加快腌制材料的吸收和扩 散,缩短总滚揉时间。
2.无针头盐水注射 不用传统的肌肉注射,采用高压 液体发生器,将盐液直接注入原料肉中。
3.高压处理 高压处理由于使分子间距增大和极性区 域暴露,提高肉的持水性,改善肉的出品率和嫩度。
保水性:一定的离子强度可提高保水性,主要 可提取盐溶性蛋白;但盐浓度过高,会由于渗 透压作用造成脱水。
促进亚硝酸盐、糖等成分向肌肉内部渗透。
2.糖(Sugar)
1.助呈色作用:腌制时还原糖的作用对于肉保持颜 色有作用,这些还原糖(葡萄糖等)能吸收氧 而防止肉脱色。 2.增加嫩度:糖极易氧化成酸,使肉的酸度增加, 利于胶原膨润和松软,因而增加了肉的嫩度。 3.调味作用:糖和盐有相反的滋味,可一定程度地 缓和腌肉咸味。 4.产生风味物质:在加热肉制品时,糖和含硫氨基 酸之间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醛类等多羰基化 合物,其次产生含硫化合物,增加肉的风味。
3HNO2 还原物质 HNO3 2NO H2O
(2)抗坏血酸盐和异抗坏血酸盐还原作用 2HNO2+C6H6O6 → 2NO+H2O+C6H6O6 (3)肉中还原性物质作用
NO –肌红蛋白的形成
( 1 )
NO MB
适宜条件
NO — Met — Mb
一氧化氮 肌红蛋白
(2) NO — Met — Mb
四、腌肉风味的形成
风味物质:羰基化合物、挥发性脂肪酸、游离 氨基酸、含硫化合物等在加热时的释放; 风味物质与肉内腌制剂发生反应; 亚硝酸盐抑制脂肪的氧化,使腌肉体现肉的基 本滋味和香味。
五、腌制方法
1、干腌法(Dry salt cure)
干腌是利用食盐或混合盐,涂擦在肉的表面, 然后层堆在腌制架上或层装在腌制容器内,依 靠外渗汁液形成盐液进行腌制的方法。
3.硝酸盐和亚硝酸
( 1 )抑菌作用: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 并且具有抑制许多其它类型腐败菌生长的作用。
(2)呈色作用
( 3 )抗氧化作用:延缓腌肉腐败,这是由于它 本身具有还原性。 ( 4 )风味作用:对腌肉的风味有极大的影响, 如果不使用它们,那么腌制品仅带有咸味而已。
抑菌机理
加热过程中亚硝酸盐和肉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反 应,生成一种能抑制芽孢生长的物质; 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和细菌中的 酶、辅酶、核酸或细胞膜等发生反应,影响细 菌正常代谢; 亚硝酸盐可以与细胞中的铁结合,破坏细菌正 常代谢和呼吸; 亚硝酸盐可同硫化物形成硫代硝基化合物,破 坏细菌代谢和物质传递。
5.抗坏血酸盐和异抗坏血酸盐
抗坏血酸盐可以将高铁肌红蛋白还原为亚铁肌 红蛋白,因而加速了腌制的速度;
抗环血酸盐可以同亚硝酸发生化学反应,增加 一氧化氮的形成; 多量的抗坏血酸盐能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因 而稳定腌肉的颜色和风味; 在一定条件下抗坏血酸盐具有减少亚硝胺形成 的作用。
6.水
在现代腌制肉生产中,水的基本作用为:
抗氧化作用
亚硝酸盐能稳定细胞膜中的脂肪和抑制肉中过 氧化物的产生;
亚硝酸盐能结合非血红素铁,而非血红素铁是
脂肪氧化的主要原因。
4.碱性磷酸盐
(1)提高肉的pH值的作用
在肉中加入焦磷酸钠或三聚磷酸钠后,肉的 pH值向碱性偏移。据实验,当肉的pH值在5.5 左右,接近肉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肉的持水性 最低,当肉的 pH 值向酸性或碱性偏移,持水 性均提高,因而加入磷酸盐后,提高了肉的持 水性。
粘着性表示肉自身所具有的粘着物质而可以形 成具有弹力制品的能力,其程度则以对扭转、 拉伸、破碎的抵抗程度来表示。 粘着性常与持水性平行地表现出来。
全肌肉(1)
肌原纤维(2)
除去肌动蛋白 和原肌球蛋白 除去肌球蛋白 除去肌球蛋白 和肌动蛋白 主要是间 质蛋白(5)
含肌球蛋白 含肌动蛋白的 的肌原纤维(3) 肌原纤维(4)
( 1 )可以作为盐、亚硝酸盐、糖、磷酸盐等腌 制成分分散介质;
(2)增加产品水分损失;
(3)补偿热加工的水分损失;
( 4 )减少损耗,增加产品的商品价值,可以使 产品的含水量大于原料肉的含水量。
二、腌肉的呈色机理
肌红蛋白的各种衍生物 ( 1 )氧合肌红蛋白:与氧充分接触,时间短, 铁为2价,鲜红色; ( 2 )高铁肌红蛋白:氧分压低,时间长,氧化 剂作用铁为3价,暗红色 ( 3 )血色原:肌红蛋白的珠蛋白因热、酸或碱 作用发生变性; (4)高铁血色原:血色原发生氧化 ; (5)一氧化氮肌红蛋白:鲜艳的亮红色; (6)一氧化氮血色原:稳定的粉红色.
(二)、影响腌肉制品色泽的因素
亚硝酸盐的使用量
用量不足时,颜色淡而不均,在空气中氧气的 作用下会迅速变色,造成贮藏后色泽的恶劣变 化。 用量过大时,过量的亚硝酸根的存在又能使血 红素物质中的卟啉环的 α─ 甲炔键硝基化,生成 绿色的衍生物。 一般夏天气温高,呈色作用快,可适当少放些, 冬天气温低,可适当多放些。
一、腌制成分及其作用
食盐使产品具有一定的咸味,并且有抑菌作用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类使产品呈现稳定的红色, 并具有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 糖类能改善肌肉组织状态,增加产品风味和嫩 度; 磷酸盐具有保水剂的作用; 抗坏血酸具有助呈色作用.
1.食盐(Salt)
风味:肉制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等成 分具有的鲜味,常常要在一定浓度的咸味下才 能表现出现,不然就淡而无味。 防腐:盐可以通过脱水作用和渗透压的作用,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肉制品的保存期。
六、腌制注意事项
1. 肉块腌透、腌好:一般说来,腌制液完全渗透到 肉内为腌透标志。方法是用刀切开最厚肌肉,若 整个断面呈玫瑰红色,指压弹性均相等,无粘手 感,说明已达到腌透的要求;若中心部位颜色仍 呈暗红色则表明未腌透。
2.腌液浓度及温度 盐液与肉组织的盐浓度差距愈大, 扩散速度愈快。温度愈高,速度愈快,但在温度 高的情况下,细菌繁殖也越迅速,肉容易变质。 腌制时最适宜的温度为2~4℃。
湿腌法腌制时间主要决定于盐液浓度和腌制温 度。湿腌的缺点就是其制品的色泽和风味不及 干腌制品,腌制时间长,所需劳动力比干腌法 大,蛋白质流失( 0.8% ~ 0.9% ),因含水分 多不宜保藏。
3、注射腌制法
动脉注射腌制法 用泵将盐水或腌制液经动脉系统压送入分割肉或腿 肉内的腌制方法,为散布盐液的最好方法。但是一 般分割胴体的方法并不考虑原来的动脉系统的完整 性,故此法只能用来腌制前后腿。 肌肉注射腌制法 多针头肌肉注射最适用于形状整齐而不带骨的肉类, 用于腹部肉,肋条肉最为适宜。 用盐水注射法可以缩短操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产品得率,降低生产成本。
肉的pH值
亚硝酸钠只有在酸性介质中才能还原成 NO,加入 碱性磷酸盐常造成pH向中性偏移,往往使呈色效 果不好,所以其用量必须注意。
在过低的pH值环境中,亚硝酸盐的消耗量增大, 一般发色的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为5.6~6.0。
温度
其它因素
添加抗坏血酸,当其用量高于亚硝酸盐时,在 腌制时可起助呈色作用,在贮藏时可起护色作 用; 蔗糖和葡萄糖由于其还原作用,可影响肉色强 度和稳定性;
(一)、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对肉色的作用
首先在酸性条件和还原性细菌作用下形成亚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