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形态的发展(1).ppt
2016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高教第二版)课件:第六章 货币和货币流通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六章>>第一节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三)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材料的货币制度。由于金银复本位制的 不稳定性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推动着金银复本位向 金本位过渡。金本位制有三种类型: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 本位制。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六章>>第一节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新闻回放
新版人民币发行刺激旧版人民币收藏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8月31日发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 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刺激了旧版人民币的收藏兴趣,其中的精品 更是成为拍卖市场的宠儿。 人民币退出流通进入收藏市场有一定的条件,根据央行的 有关规定,仍在流通中的人民币不允许民间采取任何形式交易。 因此,目前只有前3套人民币才能真正在收藏品市场上交易。从 近年来的拍卖纪录来看,前3套人民币中的精品也屡屡创造佳绩。 资料来源:上海证券报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四)纸币本位制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以后,各国陆续实行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 度即纸币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没有金属本位货币的铸造和流通, 由不兑现的银行券或者说纸币(现金)与银行存款(非现金)执行货币的职 能。纸币本位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货币。 2.纸币本位货币制度是一种独立的货币制度。 3.纸币本位币的发行与回笼通过银行信贷程序。 4.存款货币流通,即转账结算广泛发展,现金流通趋于缩小。
金币本位
金本位 单本位
金属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 货币制度
金块本位 金汇兑本位
银本位 平行本位 金银复本位 双本位
银币本位 银两本位
图表6-1 货币制度分类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28张PPT)

(2021·北京东城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8)北宋时 期曾经因为交子无法兑换引发诉讼,后来政府在益
州设立“交子务”,主持交子发行,“革伪造之
弊”。这表明( ) A.宋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交子作为辅币,与铜钱并行 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纸币产生 D.政府部分介入有助金融稳定
——摘编自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明清》
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 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 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古代货币的演进
从战国到元朝
明贵清金:属白金银、货银币时化 常承担货币职能, 但并未称为主要
货币
明朝中期起
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 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 支付手段,物价也多
以银两计算
清朝
完全承认白银的 法定货币地位,
与铜钱兼用
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安定;经济平稳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制度保障,适度的货币政策。
(2021·辽宁辽阳高二第一学期期末·7)下图反映的本质问题 是( )
A.秦朝完成了货币统一 C.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
B.圆形方孔钱被后世长期沿用 D.中国古代的货币形制较混乱
(2021·山东滨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4)自汉武帝至隋流 通五铢钱,唐初继续行用。至武德(李渊)四年(621), 始废五铢钱,新铸开元通宝钱。其钱径8分,重2铢4累,10 文重1两,1000文重6斤4两。这一变化( )
货币形态的演变_金融基础知识_[共4页]
![货币形态的演变_金融基础知识_[共4页]](https://img.taocdn.com/s3/m/70eeb1e483c4bb4cf6ecd11d.png)
5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二)从货币的本质看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自从货币产生以来,货币形态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货币的本质并没有变,相反,随着货币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货币的本质表现得更完全、更充分了。
马克思在对价值形态发展的历史长河的研究中揭示了货币的本质,把货币定义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1. 货币是商品货币是商品,它与商品世界的其他商品一样,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正因为货币和其他一切商品具有共同的特性,即都是用于交换的人类劳动产品,它才能在生产、交换的长期过程中被逐渐分离出来,成为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商品,即货币。
金银能够充当货币,是因为金银本身是商品,既有使用价值如用于装饰、制作器皿等,又有价值因为它也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 货币是特殊商品货币商品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具有一般等价物的特性,发挥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是货币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货币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所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之后,相互之间才可以比较;第二,货币可以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
普通商品的意义在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方面的特殊需要,而货币的交换能力是超越使用价值特殊性限制的,是具有直接交换性质的,因为谁占有了货币,谁就等于占有了价值和财富。
3.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人类社会价值形态的历史长河经历了由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价值形式。
在一般价值形态阶段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但它们不是货币,因为它们只是在局部范围内临时性地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货币则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市场范围内长期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4. 货币是生产关系的反映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是商品经济社会中生产关系的体现,即反映产品由不同所有者所生产、所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实现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生产关系。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课件

2.1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2.1.1 货币的产生 2.1.2 货币的本质
2.1.1 市场经济与交换行为
1.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Exchange Economy)。 2.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分工(Division of Labor)。 3.社会分工的存在导致任何人都只能对一部分资源 拥有所有权,要想获得别人拥有所有权的资源,必须遵循 等价交换原则。
2.2 货币的职能 (Functions of Money)
2.2.1 2.2.2 2.2.3 2.2.4 2.2.5
价值尺度(Unit of Account) 流通手段(Medium of Exchange) 贮藏手段(Store of Value) 支付手段(Repayment of Debt) 世界货币(International Money)
Susanne Lohmann, Why Do Institutions Matter? 2001
参考译文:
不兑现的纸币是个奇妙的东西。如今,一个 人愿意把自己的牛卖掉,换成美元,是因为她相 信明天可以用这些美元购买一头猪,这一想法是 基于她相信猪的所有者相信他同样可以用这些美 元购买到一窝鸡,而这一想法是基于她相信他( 猪的所有者)相信鸡的所有者也相信…基于这样 的原理,货币的价值就依赖于这样一个巨大的循 环不断的信用机制:小小的纸是价值的贮藏是一 个基本的常识,即所有人都相信自己手中的这些 美元可以买到想要的东西。
“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
2.2.4 支付手段
1.概念: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 并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就执行 着支付手段职能。
2.表现形式:商品的让渡与货币的回流出 现分离
活学活用: 在现行工资制度下,货币在工资的发放中执 行支付手段职能还是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金融学第一章货币PPT课件

币
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使个人之间的
银
交换日益发展,物物交换不断扩大,参加交换的物
品总类越来越多,一种商品可与多种商品交换。 行
学
2. 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
货 3. 一般等价物的交换
币
社会发展,交换频繁,物物交换要求对方都需要对
银
方的物品,交换才能成功。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人
们在长期中找到了以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换的办法。 行
学
2. 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
货
4.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某一商品上,就出现了货 币形式
币
银
行
学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性质
货 2. 货币的本质
币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是一种商品
银
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
行
货币具有稳定性
学
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通过等价交换实现了社会上的私人 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
A. 22000元 B.2650元 C.1650元 D.450元
2020/11/15
13
第三节、货币形态
货 1. 货币形态变化的原因
币
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是决定货币形态 发展的主要原因。
银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货币形态变化的技术
行
支撑。
学 三.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是货币形态发展的 重要条件。
2020/11/15
学 A.小王到银行取回10000元存款的本息
B.1台洗衣机标价1500元
C.李四在工厂里领回了当月工资和奖金800元
D.小陈在商场用100元钱买了一副球拍
3. 06年,宁夏某公司枸杞酒换回一车皮俄罗斯钢材。商品交易方 式属于()
货币形态的发展与演变(1)

第一章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本章主要内容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货币需求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货币供给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货币均衡第一节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货币起源于商品,是商品交换过程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形态在商品经济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演变.货币形态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的关系,可以分为商品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一、商品货币(一)含义:商品货币是兼有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在执行职能时是货币,不执行职能时是商品.它作为货币用途时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用途时的价值相等,即足值货币。
(二)商品货币的类型1.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最原始的形式.是具有普遍接受性、能体现货币价值的实物.缺陷:体积笨重难携带,质地不匀难分割,容易腐烂难储存。
如:牲畜、粮食、布匹、贝壳、珠玉。
2.金属货币是典型的足值货币.特征:普遍可接受性、价值稳定性、价高量小、耐久性、均质性、可分性,其天然属性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
如:金银。
金属铸币作为本币,一般在国内流通,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功能.(三)商品货币作为足值货币的特征:1.本身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流通.作为商品和作为货币价值相等.2.以内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交换的比例在与其他商品交换时,是以自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一切商品相交换.二、代用货币(一)含义是指代表实物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一般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加入到流通领域中。
如:交子。
其背后有充足的金银或等值的金银作为保证,代用货币持有者有权随时到政府或银行将其兑换为金银货币。
(二)代用货币的特征1.成本低、易携带、节省稀有金银、能克服金属货币在流通中产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本身价值低于面值,但持有它等于具有实质货币的要求权。
三、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
㈠信用货币的产生: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崩溃的直接后果。
中国货币发展史ppt课件

(三)秦始皇统一货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接着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封建中央集权 的措施,统一货币就是其中之一。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统一的货 币分黄金和铜钱两种,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铜钱为下币,按枚使 用,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史称半两钱。禁 止其他财物作为货币流通。 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意义: 1、货币的统一是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促进封建国家统一的重要措施。 2、货币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物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 3、秦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货币立法,半两钱对以 后历代钱币的形式有深远影响。 4、半两钱以重量为名称,又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
4
6、代用货币与金属货币相比优点在于:成本低廉、便于携带和运输、便于 节省金银以移作他用。 7、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 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 8、信用货币已经成为主要货币形式,可以以个人信用、商业信用和国家信 用为基础。例如,商业票据、国家发行纸币、现代银行存款等。 9、商品货币作为一般媒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 二是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 10、信用货币形式主要是流通中的现金与银行存款。 11、信用货币特征: A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与黄金已经完全脱离; B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经济中的现金和存款是银行的负债。 C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货币;银行可以通过 发行货币,强制社会向他提供信用。 D信用货币具有管理货币的性质。现在经济中国家可以通过中央银行来控 制和管理货币的流通。 12、信用货币的发展趋势:电子货币。由真实货币演变成虚拟货币。
室工1401 第三组
1
中
国 货 币 的 起 源 及 分 类
《货币的发展》课件

货币的形态和功能
货币的形态经历了实物、金属、纸币 等不同阶段,现在又出现了电子货币 、数字货币等新型货币形式。
货币的功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等,随着经济 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货币的功能也 在不断演变和扩展。
02
金属货币时代
金属货币的种类
01
02
03
铜币
最早的金属货币以铜为主 ,形态各异,大小、轻重 不一。
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
数字货币的普及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 成熟,数字货币将逐渐普 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 种新型支付工具。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将发 行数字货币,以降低传统 纸币的发行成本,提高支 付效率和安全性。
数字货币监管
数字货币监管将逐渐加强 ,以确保数字货币市场的 稳定和健康发展。
在通货膨胀时期,纸币的价值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关注货币政策和通胀率 的变化。
04
电子货币与数字货币
电子货币的种类和特点
总结词
电子货币是一种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优点。
详细描述
电子货币的种类包括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等。这些货币形式可以通 过电子设备进行存储、转移和支付,方便快捷。同时,电子货币采用加密技术 进行安全保障,减少了传统现金交易中的风险。
。
05
未来货币的发展趋势
全球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货币体系
随着全球经济的多极化发展,未来全球货币体系将趋向多 元化,除美元外,欧元、人民币等其他货币也将发挥更重 要的作用。
储备货币竞争
未来各国央行将更加注重储备货币的多元化配置,以降低 单一货币主导的汇率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
(本科)金融学pp1ppt课件(全)

引例
战俘营里的货币
二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当时 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了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由于数货有限 ,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而无法顾及每个战俘的特定 偏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有所不同的,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人 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 但是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 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需要有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做交 易媒介呢?许多战俘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一角色。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 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支香烟,一件衬衣值80支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股则可以换得两支香 烟。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俘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
5 人民币逐步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四、国际货币制度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IMS)又称国际货币体系, 是指在国际范围内确立的 得到多国承认的规范与支配国际 货币运行的统一规则或制度。
四、国际货币制度
(1) 确定关键货币作为国际货币。 (2) 确定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和汇率 制度安排。 (3) 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4) 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一)电子货币的含义及特点
电子货币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 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 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计算机系统中,并通 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 功能。
戴国强货币银行学Chapter230页PPT

附: 1. 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情况 2.货币层次划分
第三节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和形成
1.货币制度概念: 货币制度又称“货币本位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
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2.货币制度形成:
货币制度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铸币开始 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统一的、 定型的货币制 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 主义信用事业的 发展
也称发行准备制度,通常以货币金属作为 发行信用货币的保证。1973年以后,各国都 取消了货币发行保证制度。
格雷欣法则
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 两种货币,则实际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实际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
假设:在双本位制下: 市场比价:金:银=1:8 法定比价 金:银=1:10
M0:现金,流通中现金;
M1:狭义货币,M0+可转让本币存款和在国内可直接支付的外币存款; M2:狭义货币和准货币,M1+一定期限内的(三个月到一年之间)单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外汇存款+CD M3:广义货币,M2+外汇定期存款+商业票据+互助金存款+旅行支票。
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情况
货币材料的确定
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各层次所涵盖的内容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单位定期存款+其它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3.国际: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
第三节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
小学货币ppt课件

外汇市场的交易可以通过银行、货币 兑换机构或在线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方式包括即期交易、远期交易和掉期 交易等。
汇率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 经济状况、政策变化、国际事件等。
PART 04
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货币
中央银行负责发行国家的货币 ,并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以维
持经济的稳定。
投资收益
通过有效的投资,货币可以增值,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
PART 06
货币的未来发展
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
1 2
数字货币的普及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的使用将越来越广泛 ,成为未来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
多种数字货币的出现
除了比特币,未来将有更多种类的数字货币涌现 ,满足不同领域和场景的需求。
3
数字货币的安全与监管
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的投放与回笼,控 制市场上的流动性,以防止资金过度泛滥 或紧缩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通货膨胀与紧缩
•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上升的现象。当市
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过多时,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
• 紧缩:紧缩是指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下降的现象。当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不足时,会导致物价普遍下跌。 • 影响:通货膨胀和紧缩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通货膨胀可能导致消费和投资的扭曲,而紧缩则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和失业
实施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存款 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影 响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实现 经济的调控。
维护金融稳定
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为 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防范 和化解金融风险。
监管金融市场
中央银行对各类金融机构进行 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公平、
透明和稳定。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ppt课件

◎货币究竟是什么?
◎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出 现过哪些货币形态?
精品课件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内容概要: 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形态 学习目标: 1、理解马克思货币起源学说的主要观点 2、了解货币形态的演变过程
精品课件
一、货币的起源
1、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马克思从商品交换入手分析货币起源问题。
2把斧头
10斤大米
1只绵羊= 5捆烟叶
一定数量的其他商品 一种商品的价值越来越多的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
品上
精品课件
注: (1)此时,还未分离出一种固定地充当一
般等价物的商品,仍处于直接的物物交换 阶段。 (2)物物交换无法解决交换者对商品的特 殊需要问题。只要交易双方需要对方产品 在时间、地点、数量上不同,商品交换就 遇到困难,价值就难以实现。
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剩余产品的交换 等价交换原则 这个“价”就是马克思提出的 “价值”的概念。
精品课件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抽象的 人类劳动。
抽象 的人 类劳 动如 何表 现和 衡量 呢?
商品价 值形式 的发展 过程
精品课件
货币 是如 何产 生的 ?
2、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是现金和存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美元电子货币是电子化和信息化的支付工货币载体货币的变化纸质电子货币电子货币将是货币未来的主要形式和发展方向大大缩短了信用货币结算的时间加速了资金的周转节约了货币流通费大大减少了现金和支用货币的使用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货币的含义、货币的起源、货币形式的 演变过程、货币制度的类型; 2.熟悉货币各层次的范围; 3.掌握货币的各种职能。
中国货币发展史ppt ppt课件

ppt课件
28
秦半两
ppt课件
29
秦统一中国,也统一了货币。半两钱在战国秦铸行, 初为圜钱,旋即改为方孔圆钱。秦统一以后,将半两钱 推行全国。自此,方孔圆钱这种货币形制一直沿用了两 千余年。
ppt课件
30
“秦半两”青铜币以“圆形方孔”为货币造型, 方孔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圆形方孔”即象 征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青铜币上的“半两” 二字为小篆文字,是由秦国著名的李斯所题写;它 表示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半 两钱”。
空首布保留着装 柄的巩,是春秋至战 国初期州王室及晋、 卫、郑、宋等国的铸 币。
平首布则是战国 时期韩、赵、魏以及 燕、楚等国的铸币。
ppt课件
22
原始布: 商周时期,铸 于黄河中游地区,呈铲形,分 大型,中型和小型,通长10-22.4cm,重105.克--146克, 罕见.
银首布:春秋战国时期, 铸于楚国和韩国,呈铲形,圆 銎,平肩,平足,分短型,中型 和长型,通长10--15.7cm,重 162.7克--188.1克,罕见.
贝、珠玉、金银、皮、刀、布、圆钱等。至 秦始统一货币,仅用圆钱。 宋朝交子为纸币之始,后元、明、清则多沿用纸币。
ppt课件
6
货币的演进
ppt课件
7
贝:在我国古 代货币发展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 是夏、商、周三 代的重要物品货 币。以朋为计量 单位。小贝十枚 为一朋。
ppt课件
8
天然贝币
ppt课件
ppt课件
57
钱币上的地名与地理沿革
我国的钱币以铸有文字为特征,体现着我国及东方货币文化的 基本特色。钱币文字有面文和背文.包括文字和纹饰,其中记载地 名的钱文即纪地钱在我国钱币中占育相当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现代支付工具和方式
1) 常见的零售支付工具(方式): 现金、支票、各种银行卡、贷记转移、 直接借记、旅行支票等。
2) 变化的内在决定因素: 效率与安全 3) 不变的是: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3.电子货币
1) 广义电子货币:电子化支付 2) 狭义电子货币 :网络货币,如Ecash、CyerCash、
Visacash、Mondex等 3) 欧洲委员会把电子货币定义为具有下述特征的货币价
值:
(1) 电子化地存储在一种电子设备上,如芯片卡、计算 机存储器;
3.美元化引发的货币问题
1) 美元化≠使用美元,双重货币制度 2) 美元化的现状与背景 3) 美元化的实质是货币替代,结果导致
本国经济的外币化
4) 蒙代尔的“三元悖论” :一国政府最 多只能同时实现下列三项目标中的两 项:完全的资本流动性、货币政策独 立性和固定汇率制。
2.欧元引发的货币问题
1) 1999/1/1欧元(EURO)正式成为欧洲货币同盟 中11个欧元参加国的货币
2) 欧元对传统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关系的挑战
3) 欧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 :美元、欧元、 日元三足鼎立的三元货币体系或美元、欧元 加日元的二加一的体系
4) 区域性货币联盟是趋势吗?
5) 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在具备一定条件的 区域内,各国放弃本国的货币,采取统一的 区域货币有利于安排汇率,以实现就业、稳 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
2.从定量的角度定义货币
1) 问题的产生 2) 各种理论的和实证的探讨 3) Ms统计口径划分的基本原则:流动性 4) 美国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 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口径 6) 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
几种从理论角度出发的主张
(1)认为货币的主要功能提供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 Ms=现金+活期存款
2) 常见的批发支付工具(方式): 支票、汇票、委托收款、大额实时电 子资金转帐等。
4.2现代支付工具和方式的变化趋势
1) 批发支付服务市场:提供专门服务的 企业银行业务、电子数据交换(EDI)、 大额实时资金转帐系统等。
2) 零售支付市场上 : (1)现金的使用呈长期下降趋势,但自 9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不再明显也不 具普遍性。
存款+外币存款
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
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1:狭义货币 M2:广义货币 M2-M1:准货币
三、货币制度的发展
1.传统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 2.欧元引发的货币问题 3.美元化引发的货币问题 4.亚元?
第二章 货币
一、货币形态的发展 二、货币定义的发展 三、货币制度的发展
一、货币形态的发展
1.从中国货币史出发看货币形态的发展 2.货币形态发展的特点 3.电子货币 4.关注现代支付工具和方式的变化趋势
1.货币形态的发展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铸币
信用货币
贝—-中国最早的货币,夏商-春秋 牲畜、布帛、谷物,魏晋-唐 铜(西周―20 世纪 30 年代)、银、金(郢爰金版)
(2)几乎所有国家的借记卡使用的增加 都快于其他工具。
(3)直接借记的比重是上升的,贷记转 移是下降的。
二、货币定义的发展
1.从定性的角度定义货币 2.从定量的角度定义货币
1.从定性的角度定义货币
1) 一般定价物说 2) 职能说 3) 流动性说 4) 财富说 5) 法定说 6) 生产关系说 7) 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说
布、刀、贝 年,董卓
银铸币(银元,明-20 世纪 30 年代)
商业票据(交子) 银行券与纸币(有何区别) 存款货币:数字化货币,现代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 电子货币:支付工具和方式的电子化;包括电子现金
2.货币形态发展的特点
1) 变化的是:从兼职到专职,越来越便 利,从有形到无形,从自发到法定
在决定谁应被记入某一层次货币量时: 一要看其对央行调控的影响程度; 二要看其与同层次货币的特征是否相近
美国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简化)
M1=处于国库、联邦储备体系和存款机构之外的 通货+非银行发行的旅行支票+商业银行的活 期存款(不包括存款机构、美国政府、外国银 行和官方机构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其他各类 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性质相近的存款(如NOW、 ATS)
M2=M1+存款机构发行的隔夜回购协议和美国 银行在世界上的分支机构向美国居民发行的隔 夜欧洲美元+货币市场存款帐户+储蓄和小额 定期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M3=M2+大额定期存款+长期隔夜的限期回购 协议+欧洲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统计口径
通货(currency):现金(C) 货币(money):C+活期存款 准货币(quasi money):定期存款+储蓄
(2)认为一些信用工具(银行透支额、信用卡和旅行支 票等)也经常担当交易媒介,故也应包括在内
(3)认为货币是一种资产,故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也应 计入
(4)认为现代社会,除金融机构的存款外,还有不少金 融工具(国库券、共同基金、人寿保单等)都具有相 当的流动性或货币性,也应成为货币当局调控的对象
从实证角度出发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