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系列整体说明

合集下载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时讲义(全册 共204页)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时讲义(全册 共204页)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时讲义(全册共204页)目录第四章电磁感应1划时代的发现2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3楞次定律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6互感和自感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习题课:电磁感应中的电路、电荷量及图象问题习题课: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及能量问题习题课:楞次定律的应用章末检测卷(第四章)章末总结第五章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变压器5电能的输送习题课: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章末检测卷(第五章)章末总结1划时代的发现2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会使用线圈以及常见磁铁完成简单的实验.3.了解磁通量的定义及变化.一、电磁感应的发现[导学探究](1)在一次讲演中,奥斯特在南北方向的导线下面放置了一枚小磁针,当接通电源时小磁针为什么转动?(2)法拉第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铁环上,一个线圈接到电源上,另一个线圈接入“电流表”,在给一个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答案(1)电流的周围产生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转动.(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摆动,说明另一个线圈中产生了电流.[知识梳理]电流的磁效应及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载流导体能使小磁针转动,这种作用称为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存在密切联系.(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现象,他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即学即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若把导线东西放置,当接通电源时,导线下面的小磁针一定会发生转动.()(2)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3)小磁针在通电导线附近发生偏转的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4)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现象是电流的磁效应.()答案(1)×(2)√(3)×(4)×二、磁通量及其变化[导学探究] 如图1所示,闭合导线框架的面积为S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图1(1)分别求出B ⊥S (图示位置)和B ∥S (线框绕OO ′转90°)时,穿过闭合导线框架平面的磁通量. (2)由图示位置绕OO ′转过60°时,穿过框架平面的磁通量为多少?这个过程中磁通量变化了多少? 答案 (1)BS 0 (2)12BS 减少了12BS[知识梳理] 磁通量的定义及公式:(1)定义:闭合回路的面积与垂直穿过它的磁感应强度的乘积叫做磁通量.(2)公式:Φ=BS ,其中的S 应为平面在垂直于磁场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填“有”或“无”).ΔΦ=Φ2-Φ1.[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磁感应强度越大,线圈面积越大,则磁通量越大.( ) (2)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但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 ) (3)磁通量发生变化,一定是磁场发生变化引起的.( ) (4)利用公式Φ=BS ,可计算任何磁场中某个面的磁通量.( ) 答案 (1)× (2)√ (3)× (4)× 三、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导学探究] 如图2所示,导体AB 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线路中有电流产生,而导体AB 顺着磁感线运动时,线路中无电流产生.(填“有”或“无”)图2如图3所示,当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时,线圈中有电流产生,但条形磁铁在线圈中静止不动时,线圈中无电流产生.(填“有”或“无”)图3如图4所示,将小螺线管A插入大螺线管B中不动,当开关S闭合或断开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若开关S一直闭合,当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而开关一直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不动时,电流表中无电流通过.(填“有”或“无”)图4[知识梳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只要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导体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即学即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只要闭合电路内有磁通量,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2)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螺线管内部就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3)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4)闭合正方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垂直磁感线运动,必然产生感应电流.()答案(1)×(2)×(3)√(4)×一、磁通量Φ的理解与计算1.匀强磁场中磁通量的计算(1)B与S垂直时,Φ=BS.(2)B与S不垂直时,Φ=B⊥S,B⊥为B垂直于线圈平面的分量.如图5甲所示,Φ=B⊥S=(B sin θ)·S.也可以Φ=BS⊥,S⊥为线圈在垂直磁场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如图乙所示,Φ=BS⊥=BS cos θ.图52.磁通量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磁感应强度B不变,有效面积S发生变化.如图6(a)所示.(2)有效面积S不变,磁感应强度B发生变化.如图(b)所示.(3)磁感应强度B和有效面积S都不变,它们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如图(c)所示.图6例1如图7所示,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0.8 T,磁场有明显的圆形边界,圆心为O,半径为1 cm.现于纸面内先后放上圆线圈A、B、C,圆心均处于O处,线圈A的半径为1 cm,10匝;线圈B的半径为2 cm,1匝;线圈C的半径为0.5 cm,1匝.问:图7(1)在B减为0.4 T的过程中,线圈A和线圈B中的磁通量变化了多少?(2)在磁场转过90°角的过程中,线圈C中的磁通量变化了多少?转过180°角呢?答案(1)A、B线圈的磁通量均减少了1.256×10-4 Wb(2)减少了6.28×10-5 Wb减少了1.256×10-4 Wb解析(1)A、B线圈中的磁通量始终一样,故它们的变化量也一样.ΔΦ=(B2-B)·πr2=-1.256×10-4 Wb即A、B线圈中的磁通量都减少1.256×10-4 Wb(2)对线圈C,Φ1=Bπr′2=6.28×10-5 Wb当转过90°时,Φ2=0,故ΔΦ1=Φ2-Φ1=0-6.28×10-5 Wb=-6.28×10-5 Wb当转过180°时,磁感线从另一侧穿过线圈,若取Φ1为正,则Φ3为负,有Φ3=-Bπr′2,故ΔΦ2=Φ3-Φ1=-2Bπr′2=-1.256×10-4 Wb.1.磁通量与线圈匝数无关.2.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其正、负分别表示与规定的穿入方向相同、相反.针对训练1磁通量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物理量,如图8所示,通有恒定电流的导线MN与闭合线框共面,第一次将线框由位置1平移到位置2,第二次将线框绕cd边翻转到位置2,设先后两次通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分别为ΔΦ1和ΔΦ2,则()图8A.ΔΦ1>ΔΦ2B.ΔΦ1=ΔΦ2C.ΔΦ1<ΔΦ2D.无法确定答案C二、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理解及应用1.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理解不论什么情况,只要满足电路闭合和磁通量发生变化这两个条件,就必然产生感应电流;反之,只要产生了感应电流,那么电路一定是闭合的,穿过该电路的磁通量也一定发生了变化.2.注意区别ΔΦ与Φ:感应电流的产生与Φ无关,只取决于Φ的变化,即与ΔΦ有关.ΔΦ与Φ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例2如图所示,用导线做成圆形或正方形回路,这些回路与一直导线构成几种位置组合(彼此绝缘),下列组合中,切断直导线中的电流时,闭合回路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的是()答案C解析利用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其磁感线是一些以直导线为轴的无数组同心圆,即磁感线所在平面均垂直于导线,且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分布情况是靠近直导线处磁场强,远离直导线处磁场弱.所以,A中穿过圆形线圈的磁场如图甲所示,其有效磁通量为ΦA=Φ出-Φ进=0,且始终为0,即使切断导线中的电流,ΦA也始终为0,A中不可能产生感应电流.B中线圈平面与导线的磁场平行,穿过B中线圈的磁通量也始终为0,B中也不能产生感应电流.C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如图乙所示,Φ进>Φ出,即ΦC≠0,当切断导线中电流后,经过一定时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为0,所以C中有感应电流产生.D中线圈的磁通量如图丙所示,其有效磁通量为ΦD=Φ出-Φ进=0,且始终为0,即使切断导线中的电流,ΦD也始终为0,D中不可能产生感应电流.针对训练2(多选) 如图9所示装置,在下列各种情况中,能使悬挂在螺线管附近的铜质闭合线圈A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图9A.开关S闭合的瞬间B.开关S闭合后,电路中电流稳定时C.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触头滑动的瞬间D.开关S断开的瞬间答案ACD例3金属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做如图所示的运动,线圈中有感应电流的是()答案A解析在选项B、C中,线圈中的磁通量始终为零,不产生感应电流;选项D中磁通量始终最大,保持不变,也没有感应电流;选项A中,在线圈转动过程中,磁通量做周期性变化,产生感应电流,故A正确.判断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时应注意:(1)导体是否将磁感线“割断”,如果没有“割断”就不能说切割.如例3中,A图是真“切割”,B、C图中没有切断,是假“切割”.(2)是否仅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内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如例3 D图中ad、bc边都切割磁感线,由切割不容易判断,则要回归到磁通量是否变化上去.1.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答案D解析电路闭合和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电路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本题中的A、B 选项都不会使得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并不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故都不正确.C选项中磁铁插入线圈时,虽有短暂电流产生,但未能及时观察,C项错误.在给线圈通电、断电瞬间,会引起闭合电路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因此D项正确.2. 如图10所示,a、b是两个同平面、同心放置的金属圆环,条形磁铁穿过圆环且与两环平面垂直,则穿过两圆环的磁通量Φa、Φb的大小关系为()图10A.Φa>ΦbB.Φa<ΦbC.Φa=ΦbD.不能比较答案A解析条形磁铁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特点是:①磁铁内外磁感线的条数相同;②磁铁内外磁感线的方向相反;③磁铁外部磁感线的分布是两端密、中间疏.两个同心放置的同平面的金属圆环与磁铁垂直且磁铁在中央时,通过其中一个圆环的磁感线的俯视图如图所示,穿过该圆环的磁通量Φ=Φ进-Φ出,由于两圆环面积S a<S b,两圆环的Φ进相同,而Φ出a<Φ出b,所以穿过两圆环的有效磁通量Φa>Φb,故A正确.3.(多选)下图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答案BD解析根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A选项中,电路没有闭合,无感应电流;B选项中,面积增大,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增大,有感应电流;C选项中,穿过线圈的磁感线相互抵消,Φ恒为零,无感应电流;D选项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有感应电流.4.(多选)如图11所示,开始时矩形线框与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且一半在磁场内,一半在磁场外,若要使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下列办法中可行的是()图11A.将线框向左拉出磁场B.以ab边为轴转动C.以ad边为轴转动(小于60°)D.以bc边为轴转动(小于60°)答案ABC解析将线框向左拉出磁场的过程中,线框的bc部分切割磁感线,或者说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减少,所以线框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当线框以ab边为轴转动时,线框的cd边的右半段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或者说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在发生变化,所以线框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当线框以ad边为轴转动(小于60°)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在减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线框内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果转过的角度超过60°(60°~300°),bc边将进入无磁场区,那么线框中将不产生感应电流.当线框以bc边为轴转动时,如果转动的角度小于60°,则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始终保持不变(其值为磁感应强度与矩形线框面积的一半的乘积).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测出引力常数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D.奥斯特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答案B2.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用于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答案B解析选项A是用来探究影响安培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选项B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观察闭合线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是否会产生感应电流.选项C是用来探究安培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选项D是奥斯特实验装置,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3. 如图1所示,大圆导线环A中通有电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另在导线环所在平面画一个圆B,它的一部分面积在A环内,另一部分面积在A环外,则穿过圆B的磁通量()图1A.为0B.垂直纸面向里C.垂直纸面向外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因为通电导线环的磁场中心密集,外部稀疏,所以,穿过圆B的净磁感线为垂直纸面向里.4. 如图2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线圈共有n匝,其中心位置处半径为r(r<R)的范围内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若磁感应强度为B,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图2A.πBR2B.πBr2C.nπBR2D.nπBr2答案B解析由磁通量的定义式知Φ=BS=πBr2,故B正确.5. 如图3所示,一矩形线框从abcd位置移到a′b′c′d′位置的过程中,关于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线框平行于纸面移动) ()图3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增加,再减少到零,然后再增加,然后再减少答案D解析离导线越近,磁场越强,当线框从左向右靠近导线的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增大,当线框跨在导线上向右运动时,磁通量减小,当导线在线框正中央时,磁通量为零,从该位置向右,磁通量又增大,当线框离开导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磁通量又减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6. 如图4所示,闭合圆形导线圈平行地放置在匀强磁场中,其中ac、bd分别是平行、垂直于磁场方向的两直径.试分析线圈做以下哪种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图4A.使线圈在其平面内平动或转动B.使线圈平面沿垂直纸面方向向纸外平动C.使线圈以ac为轴转动D.使线圈以bd为轴稍做转动答案D解析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磁感应强度B为定值,由ΔΦ=B·ΔS知:只要回路中相对磁场的正对面积改变量ΔS≠0,则磁通量一定改变,回路中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当线圈在其平面内平动或转动时,线圈相对磁场的正对面积始终为零,即ΔS=0,因而无感应电流产生,A错;当线圈平面沿垂直纸面方向向纸外平动时,同样ΔS=0,因而无感应电流产生,B错;当线圈以ac为轴转动时,线圈相对磁场的正对面积改变量ΔS仍为零,回路中仍无感应电流产生,C错;当线圈以bd为轴稍做转动时,线圈相对磁场的正对面积发生了改变,因此在回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故选D.7.如图5所示,电流表与螺线管组成闭合电路,以下能使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是()图5A.将磁铁插入螺线管的过程中B.磁铁放在螺线管中不动时C.将磁铁从螺线管中向上拉出的过程中D.磁铁静止而将螺线管向上移动答案ACD解析只要是螺线管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中有感应电流,指针便会偏转;只要是螺线管中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回路中无感应电流,指针便不会偏转.在磁铁插入、拉出过程中螺线管中的磁通量均发生变化,能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偏转.故A、C正确;磁铁放在螺线管中不动时,螺线管中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无感应电流产生,故B错误;由于磁铁静止而螺线管向上移动,螺线管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有感应电流产生,电流表指针偏转,故D正确.8.闭合线圈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在磁场中运动,则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是()答案AB解析A图中,图示状态Φ=0,转至90°过程中Φ增大,因此磁通量发生变化;B图中离直导线越远磁场越弱,磁感线越稀,所以当线圈远离导线时,线圈中磁通量不断变小;C图中一定要把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空间分布图弄清楚,在图示位置,线圈中的磁通量为零,在向下移动过程中,线圈的磁通量一直为零,磁通量不变;D图中,随着线圈的转动,B与S都不变,B又垂直于S,所以Φ=BS始终不变,故正确答案为A、B.9.如图6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两条平行的金属导轨,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导轨上有两条可沿导轨自由移动的金属棒ab、cd,与导轨接触良好.这两条金属棒ab、cd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v2,若井字形回路中有感应电流通过,则可能()图6A.v1>v2B.v1<v2C.v1=v2D.无法确定答案AB10. 如图7所示,导线ab和cd互相平行,则下列四种情况中,导线cd中有电流的是()图7A.开关S闭合或断开的瞬间B.开关S是闭合的,滑动触头向左滑C.开关S是闭合的,滑动触头向右滑D.开关S始终闭合,滑动触头不动答案ABC解析开关S闭合或断开的瞬间;开关S闭合,滑动触头向左滑的过程;开关S闭合,滑动触头向右滑的过程都会使通过导线ab段的电流发生变化,使穿过cd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在cd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正确选项为A、B、C.二、非选择题11.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图8所示.它们是①电流表;②直流电源;③带铁芯的线圈A;④线圈B;⑤开关;⑥滑动变阻器(用来控制电流以改变磁场强弱).试按实验的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图中已连好一根导线).图8答案连接电路如图所示12.如图9所示,线圈Ⅰ与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相连,线圈Ⅱ与电流计相连,线圈Ⅰ与线圈Ⅱ绕在同一个铁芯上,在下列情况下,电流计中是否有示数?图9(1)开关闭合瞬间;(2)开关闭合稳定后;(3)开关闭合稳定后,来回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4)开关断开瞬间.答案(1)有(2)无(3)有(4)有解析(1)开关闭合时线圈Ⅰ中电流从无到有,电流的磁场也从无到有,穿过线圈Ⅱ的磁通量也从无到有,线圈Ⅱ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计有示数.(2)开关闭合稳定后,线圈Ⅰ中电流稳定不变,电流的磁场不变,此时线圈Ⅱ中虽有磁通量但磁通量稳定不变,线圈Ⅱ中无感应电流产生,电流计无示数.(3)开关闭合稳定后,来回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阻变化,线圈Ⅰ中的电流变化,电流形成的磁场也发生变化,穿过线圈Ⅱ的磁通量也发生变化,线圈Ⅱ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电流计有示数.(4)开关断开瞬间,线圈Ⅰ中电流从有到无,电流的磁场也从有到无,穿过线圈Ⅱ的磁通量也从有到无,线圈Ⅱ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电流计有示数.3楞次定律[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其本质.2.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3.能够熟练运用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一、楞次定律[导学探究]根据如图1甲、乙、丙、丁所示进行电路图连接与实验操作,并填好实验现象.图1请根据上表所填内容理解:甲、乙两种情况下,磁通量都增加,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丙、丁两种情况下,磁通量都减少,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知识梳理]楞次定律:(1)内容:感应电流总是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2)理解: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即增反减同.[即学即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2)感应电流的磁场可能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3)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答案(1)×(2)√(3)√二、右手定则[导学探究]如图2所示,导体棒ab向右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图2(1)请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2)感应电流I的方向、原磁场B的方向、导体棒运动的速度v的方向三者之间什么关系?根据课本P13右手定则,自己试着做一做.答案(1)感应电流的方向a→d→c→b→a.(2)满足右手定则.[知识梳理]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线运动的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即学即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右手定则只能用来判断导体垂直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流方向.()(2)所有的电磁感应现象都可以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3)所有的电磁感应现象,都可以用安培定则判断感应电流方向.()(4)当导体不动,而磁场运动时,不能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答案(1)×(2)√(3)×(4)×一、楞次定律的理解1.因果关系:楞次定律反映了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因果关系,磁通量发生变化是原因,产生感应电流是结果.2.“阻碍”的含义:(1)谁阻碍——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2)阻碍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3)如何阻碍——当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原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4)阻碍效果——阻碍并不是阻止,结果增加的还是增加,减少的还是减少.注意:从相对运动的角度看,感应电流的效果是阻碍相对运动.例1关于楞次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新人教选修3-3高二物理教材全解

新人教选修3-3高二物理教材全解

选修3-3教材全解第七章分子运动论章首语:……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列特认为这是由于花的原子飘到了人们的鼻子里。

他认为“只有原子和虚空是真实的。

”古人的原子论只是属于思辨的范畴,无法得到实验验证。

随着……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中国古代的学者……第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P2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分成了三个小问题,效果就不一样:1. 怎样估算油酸分子的大小?……2. 如何获得很小的1滴油酸?怎样测量它的体积?……3. 如何测量油膜的面积?……这样……就可以算出油酸分子的尺寸。

提出问题有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思维有条理,搭台阶。

第2节分子的热运动P7布朗运动的解释:统计起伏。

不必讲给学生提这个术语,但可举例。

P7说一说:图7.2-5是法国物理学家佩兰(J. B. Perrin)在1908年研究布朗运动时对三个运动微粒位置变化的真实记录。

根据这个实验事实,你能不能否定布朗运动是由外界因素(例如振动、对流等)引起的说法?与假设,需要学生进行分析和论证(最终要否定)。

不一定相同的答案,有道理就行。

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内容相同,但台阶很细:请在图7.3-2中作出一个分子所受另一个分子的斥力与引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象。

例如,当r=OP时,这个分子所受斥力的大小可以用线段PC的长度表示,所受引力的大小用PD的长度表示。

从C向下作CQ=PD,于是线段PQ的长度就代表了合力F的大小:F=F斥-F引。

分子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再作出r取其他大约10个值时代表合力的点,连成平滑曲线。

这条曲线将在第5节用到,因此作图时要尽可能准确。

讨论这条曲线的含义。

第4节温度和温标本节思路系统、状态参量↓平衡态(指一个系统的状态)(各宏观部分之间没有能流、粒子流――力学、热学、化学)↓热平衡(指两个系统间的关系)(状态参量不变)↓共同的某个热学物理量――称为温度(气体共同的力学量――压强、导体共同的电学量――电势……)“平衡态”、“热平衡”、“温度”都不追求严格的定义P13热力学温标只要求会换算:T = t +273.15 K国家标准:表示温度差时“K”与“℃”通用第5节内能P16图7.5-1的目的:原来习惯于通过力了解运动趋势 还要习惯于通过势能了解运动趋势思考与讨论假定两个分子的距离为无穷远时它们的分子势能为零。

人教版物理选修3系列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物理选修3系列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关于决定金属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探究
探究方案一
V V
V
V
a
b
c
d
a 和 b :长度不同 a 和 c :横截面积不同 a 和 d :材料不同
黄恕伯 08.6.18
四、把理论探讨和实验探究结合起来
——关于决定金属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探究
探究方案二
1. 理论分析导体电阻跟长度的关系;
●一个导体,可以把它看成是由 n段相同长度、横截面 积的同样导体串联而成的。
根据“电荷分 布稳定”分析 得出
c1
d1
a1
串、并联电路 的电流关系
A
V
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电流表和电压表(及量程改变)
一个电流可 读的小电阻 一个电压可 读的大电阻
黄恕伯 08.6.18
建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路模型
2004高考“理综Ⅲ”第22题
从电压表的电路模型思考,本 题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题。
一、磁场 二、安培力
磁感线 磁感应强度
三、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五、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六、回旋加速器 质谱仪
黄恕伯 08.6.18
第四章 电磁感应
1 划时代的发现 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 楞次定律
增加
第十六章
电磁感应
一、电磁感应现象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这是实施新课程需要解决的最大问
题。
黄恕伯 08.6.18
(二)
具体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黄恕伯 08.6.18
一、教材分析的几个基本出发点
1. 体现模块3 系列课程要求的定位 《课程标准》关于选修模块的说明: 选修课程由10个模块组成。 选修1-1、1-2 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 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2-1、2-2、2-3 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

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物理教材整体介绍

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物理教材整体介绍

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物理教材整体介绍继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部又开始了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

2004年9月高中课程改革将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4个省全面铺开。

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2004年2月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标准》组织编写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1-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2-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五本学生用书和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

下面将我们在教材编写中的一些想法向物理教育界的同仁们做一简单的介绍。

一、编写指导思想高中物理教育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要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此次教材编写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前提下,特别注意突出以下几方面的指导思想: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培养全面发展、有科学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新型人才服务。

2.根据《纲要》和《课标》中“多样性”、“选择性”的精神,编写不同系列、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教材,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潜能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3.教材呈现的方式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尽管各个系列教材在概念和规律、科学方法、人文精神、实际应用等方面会各有侧重,但是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4.注意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观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是高中物理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一些高级的物理概念和理论。

具体内容如下:
1. 静电场:包括电荷、电场、电场线、电势能、电势、等势面、电容、静电感应、静电平衡、电容器等概念。

2. 恒定电流:主要介绍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恒定条件、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等内容。

3. 磁场:包括磁场、磁感应线、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等概念。

4. 电磁感应:主要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概念。

5. 交流电:主要介绍交流电的产生、正弦交流电及其表示方法、交流电的功率和效率等。

6. 电磁波:主要介绍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电磁波谱等概念。

7. 光学:包括光的折射、反射、干涉、衍射等现象,以及光的波动理论等。

8. 原子物理:主要介绍原子结构、能级跃迁等概念。

9. 量子物理:主要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波粒二象性、量子态等。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

自感与互感现象
01
自感现象
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它所产生的磁通量也会发生变化,从
而在线圈自身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02
互感现象
两个相邻的线圈之间,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它所产生的磁
通量会穿过另一个线圈,从而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03
自感与互感的区别与联系
自感是单个线圈内的现象,而互感是两个相邻线圈间的现象;它们都是
03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
选修3的内容与结构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 电磁波的产生、传播与接 收等。
光学基础
光的折射、反射、干涉、 衍射等现象及其规律,以 及光的波粒二象性等。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能 级跃迁与光谱分析,原子 核的组成与放射性衰变等 。
电磁波谱与光通信
电磁波谱
按照频率从低到高,电磁波可以 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 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等。பைடு நூலகம்
光通信
利用光波作为信息载体进行通信 的方式,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
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光纤通信
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光信号的一种 通信方式,具有传输距离远、容
量大、保密性好等优点。
06
电能的输送与分配
输送
采用高压输电方式,以减少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 失。
分配
通过变电站将高压电转换为不同等级的电压,以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采用智能电网技术 实现电能的合理分配和调度。
04
传感器及其应用
传感器的原理与分类
传感器原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相互关系所体现出的规律。

高中物理选修3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原理,提高物理素养。

本文将针对该教材进行探讨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选修3的内容。

1. 引言选修3主要包括电磁波、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原子物理等内容,这些内容是高中物理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学习选修3,学生可以扩展对物理学的认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2. 电磁波电磁波是由电磁场振动所产生的,具有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特点。

学生将学习电磁波的特性、传播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情况等。

3. 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这是物理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光的粒子性主要表现为光的能量量子化,也就是光的能量是以光子为单位的,与频率有关。

而光的波动性则体现为光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可以出现波动或粒子特性的表现。

4. 原子物理原子物理是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学生将学习原子结构、原子核的构成、核反应等基础内容。

例如,学生将了解原子中的电子分布情况以及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结构。

5. 实践与应用高中物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选修3中通过实验和案例的引导,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以及利用光电效应解释光电池的工作原理。

6. 总结与展望选修3以电磁波、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原子物理为主线,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探究和实践应用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原理,提高物理素养。

通过学习选修3,学生将能够拓宽物理学知识,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或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的内容和目标。

选修3的学习既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素养,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物理新高考选修三总结归纳

物理新高考选修三总结归纳

物理新高考选修三总结归纳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中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高考改革后,选修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其中选修三是专门为对物理有兴趣的学生设计的。

选修三不仅涵盖了更加深入的物理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对物理新高考选修三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选修三的主要内容选修三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微观世界与量子力学:学习微观世界中的基本粒子、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量子力学的数学表达和实验验证,深入理解微观粒子运动特性和能级结构,了解量子力学在现代科学中的重要性。

2. 相对论与宇宙学:学习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理解相对论对时间、空间和质量的影响。

同时,了解宇宙学的基本概念和宇宙演化的过程。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可以拓宽视野,了解物理学在宏观尺度上的重要研究内容。

3. 物质与能量:学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了解物质与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

通过对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4. 现代科技与物理实践:学习物理学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现象,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

二、选修三的学习方法学习选修三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修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实验操作和实践操作。

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验证,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2. 多角度思考问题:选修三的内容较为抽象和复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3.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选修三的学习任务较多,需要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

要坚持每天进行一定的学习,不拖延任务,逐步积累知识,确保学习进度的顺利进行。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3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3全册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3全册精品教案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2)7.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第一节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7.2 分子的热运动 (4)第二节分子的热运动 (5)7.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7)第三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7)7.4 物体的内能 (10)第四节物体的内能 (10)第八章气体 (13)8.1 气体的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 (13)第一节气体的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 (13)8.2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15)第二节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15)8.3 气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7)第三节气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8)8.4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20)第四节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21)第九章物体和物态变化 (24)9.1 固体 (24)第一节固体 (24)9.2 液体 (25)第二节液体 (25)10.1、2 功和内能热和内能 (28)第一节功和内能热和内能 (28)10.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29)第三节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29)10.4 热力学第二定律 (30)第四节热力学第二定律 (30)10.5 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32)第五节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32)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讲课全册播放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般分子直径和质量的数量级;(2)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记住这个常数的数值和单位;(3)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方法估算分子的直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单分子油膜法估算测量分子大小,让学生体会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和学会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直径)的方法;(2)运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微观量(分子的体积、直径、分子数等)的方法。

教学教具(1)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水面上单分子油膜的示意图;离子显微镜下看到钨原子分布的图样;(2)演示实验:演示单分子油膜:油酸酒精溶液(1:20O),滴管,直径约20cm圆形水槽,烧杯,画有方格线的透明塑料板。

2024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

2024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

交流电与电磁波
正弦交流电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流, 简称交流电。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电 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
电磁波的波谱与特性
电磁波的应用与防护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特性,如无线 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等。
电磁波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电视、雷达 等领域,同时也需要注意电磁辐射对人体和 环境的影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光的衍射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偏离直线传播的现 象,如单缝衍射、圆孔衍射等。
干涉与衍射的区别与联系 干涉和衍射都是光波动性的表现,但二者产生的条件和现 象不同。干涉是两列或几列光波的叠加,而衍射是光波遇 到障碍物后的绕射现象。
06
原子物理基础
Chapter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原子结构模型
05
光学基础
Chapter
几何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光的反射
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 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遵循 反射定律。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遵循折 射定律。
物理光学基础
光的波动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质, 如干涉、衍射等。
光的粒子性
光具有粒子性质,即光量子(光 子),光电效应等现象证明了光
的粒子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二者是统一的,即波粒二象性。
光的干涉与衍射
光的干涉 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某些区域相遇时相互加强或相互削 弱的现象,如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等。

新课标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3册教材解读〖安培力与洛伦兹力〗

新课标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3册教材解读〖安培力与洛伦兹力〗

第一章安培力与洛伦兹力一、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

能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会计算安培力的大小。

了解安培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实验,认识洛伦兹力。

能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会计算洛伦兹力的大小。

2能用洛伦兹力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了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及其应用。

二、教材概述本章在必修第三册介绍磁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磁场与通电导线、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章共4节,第1节和第2节按照先讲宏观、后讲微观的顺序分别介绍了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第3节介绍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规律,第4节以质谱仪与加速器为例介绍了概念规律的应用。

也就是说,本章的内容安排除了关注发展学生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素养。

教材总体上特别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在研究安培力和洛伦兹力时,均按照先定性地进行实验观察力的方向,后通过定量分析研究力的大小的顺序进行,以便帮助学生体会研究新问题的一般思路;二是注意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得新的概念、规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渐深化和拓展,更便于理解;三是注重突出结论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具体来说,本章在编写时有以下考虑。

1使学生通过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学习,进一步提升物理观念在课程标准中,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个方面。

教材中安排的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内容,是学生继续从场的观点认识相互作用的好素材。

教材在编写时一方面注意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概念、规律的内涵,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对概念、规律的灵活应用,以便将相关核心概念与规律建立联系,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形成科学的物理观念。

如在研究安培力时指出“磁场、安培力的问题,在很多方面都与电场、库仑力的问题相似”。

同时,又指出安培力与库仑力的区别:“研究库仑力时,受力的物体是点电荷,点电荷受力的方向与电场的方向相同或相反;但在研究安培力时,受力的物体是通电导线,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不但不在一条直线上,而且不在一个平面里。

高中物理新教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教材解读

高中物理新教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教材解读
(教参中的教学片段)
对某个微粒的跟踪情况
对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F-r 图像
对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F-r 图像
现行版
修订版
经历构建理想化模型的过程
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 子直径的大小是一种通过 直接测量宏观量来间接测 量微观量的方法。
用照片呈现真实的实验情境
02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1.规范阐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2.加强分子运动速率分布统计规律的学习
热现象与分子热运动的统计规律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的图像
“取某个速率的分子数” “取某速率‘区间’的分子数”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的图像
横轴: 分子速率v/(100 m·s-1), 横轴数值标注1、2、3 …
纵轴: 每百速率单位区间的分子 数所占百分比,纵轴数值 标注5、10、15 …
对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教材介绍
01 课程标准 选择性必修3模块一级主题
“固体、液体和气体” “热力学定律” “原 子与原子核” “波粒 二象性”
01 教科书 教材章结构设计
热学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 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近代 物理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 象性
课程标准要求
删去 “了解液晶的微观结构……” 删去 “知道饱和汽、未饱和汽和饱和气 压。了解相对湿度。举例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 对人的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修订版
现行版
教材结构的单元划分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温度和温标
气体的等温变化
气体的等压变化 和等容变化
第三单元 固体
液体
学科核心素养:物理观念
研究物质在不同物态下的性质,形成物质观的基本思路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选修3-1、3-2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选修3-1、3-2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这一节与初中物理不同的是,采用了理论分析,电流关系实际 是电荷守恒的具体体现。特别是电压关系,在电路中引入电势来分 析,让学生体会高中物理和初中的区别,这样处理又同大学物理做 到了很好的衔接。 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充分利用P52页“思考与讨论”,提 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伏安法测电阻”没有讲这个内容,而是在课后习题中出现,对 这个内容,建议改成一个学生实验,教师事先并不告诉内节法和外 接法,学生没有内、外接法的概念,会出现有的学生用内接法,有 的用外接法,测量值不同,出乎学生的意料,引起学生的兴趣,然 后引导学生去探究、分析。
●可以取不同长度、横截面积、不同材料的导体进行实
验。(探究不同材料比例常数)
P67页“说一说”,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树立质 量意识。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
第7节
闭合电路的欧定律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与旧教材处理不同,是 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关系,推到得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搞清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用能量 守恒思想建立方程。
要做好P63页路端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演示实验,增强学生的 感性认识,也是突破本节难点的关键。同时结合P65页“做一做” 做出U与I关系的函数图象,并引导学生认真讨论和分析教材中 的4个问题。 P64页“说一说”,引导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第8节
多用电表
这是一节原理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欧姆 表的内部结构和刻度原理;熟悉多用电表的表头以及使用多用 电表来测量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和电阻并能用多用电表 来探索黑箱中的电学元件 建议类比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大量程的电流表,提出问题 能否将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然后通过一个问题进入,师生间 要加强互动。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系列介绍.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系列介绍.
静电力
电场中两点电 势之差叫电势

UAB=φA-φB
电势差
E数值等于沿 场强方向单位 距离的电势差
U=Ed
电场强度
试探电荷在场中 某点受的静电力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E=F/q
试探电荷在电场 中某点的电势能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电场的另一种 描述——电势
电势
φ=Ep /q
电势能
四、存在问题:内容分配的不均衡(特别是3-1与
理 3-2,教师与学生对“传感器”、“门电路”的不适应)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介绍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物 理 室
第一章 静电场
教材内容框架结构的设计

新旧教材内容不同处理的对比分










〔课标教材〕第一章
〔现行教材〕第十三章
为了使研究简化,先考虑真空环境、带电体形状不 起影响的情形。这样就为理解库仑定律的条件起到铺垫 的作用。
第二,对库仑的实验,应使学生具体地了解,库仑 是怎样解决电荷作用力很小,没有精密的测量器具,不 知如何测量电荷量,甚至连电荷量的单位都没有等困难 的,引导学生鉴赏库仑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设计之美,从 而增强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的情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 生将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进行比较,帮助学生体会 自然规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线,重力对 物体 做的功WAB 是定值。(增加
室 一个折线可能更好——思维的台阶)
电势能——科学过程、方法





版 社
从 A 到 B 移动电荷,沿直线、经 M 的折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模块教材分析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模块教材分析

2.06年考纲:恒定电流部分
(1)电流、欧姆定律、电阻和 电阻定律Ⅱ (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Ⅰ (3)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 其应用Ⅰ (4)电阻的串、并联、串联电 删 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 除 流作用Ⅱ (5)电功和电功率、串联、并 联电路的功率分配Ⅱ (6)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 新 压Ⅱ 增 (7)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 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的 使用、伏安法测电阻Ⅱ
(四)复习要点
本章重要知识点: 三个概念: 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势; 两个模型:点电荷和电场线; 两个具体问题:静电感应和电容器; 两个基本规律: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 两种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 本章中的物理方法: 类比法:库仑定律(万有引力)、点电荷(质点)、 电场力(重力)、电势能(重力势能)、等势面(等高线)、 电势差(高度差)、电容器(水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平抛运动)。 比值定义法:电场强度E=F/q、电势φ=E/q、电容C=Q/U
不涉及电荷电势 能与电势的关系
电势定义:单位正电荷 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 电势)电场力所做的功
电 势
电势能
和重力与重 力势能类比 定义: UAB=WAB / q
电势差
电场力径无关没有证明
(二)、课程标准与考纲分析:
1.课程标准:电场部分
Ⅰ .内容标准 (1)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 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例1 了解存在可燃气体的环境中防止静电常采用的措施。 (2)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 互作用的规律。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会 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4)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例2 分析物理学中常把无穷远处和大地作为电势零点的道理。 例3 观察静电偏转,了解阴极射线管的构造,讨论它的工作原理。 (5)观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 中的应用。 例4 使用闪光灯照相。查阅资料,了解电容器在照相机闪光灯中的作用。 Ⅱ .活动建议 (1)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说明书、观察实物等方式,了解避雷针、静电除 尘器、静电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设施的基本原理,撰写一篇科学报告。 (2)收集资料,综述静电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024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

2024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

01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Chapter电磁感应现象及定律电磁感应现象当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等于磁通量改变的速率的负值,即e=-n(dΦ)/(dt)。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自感现象当线圈中电流变化时,线圈本身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以阻碍电流的变化。

互感现象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在相邻的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应用互感现象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和通信等领域,如变压器、感应炉、无线电发射和接收等;自感现象则应用于日光灯、镇流器等设备中。

互感与自感现象及应用电磁波产生与传播特性电磁波传播特性电磁波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不需要介质;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电磁波谱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03020101020304人类眼睛可以直接感知的光线,用于照明、显示等领域。

可见光用于消毒、防伪、促进人体维生素D 的合成等领域。

紫外线用于医学诊断(如X 光透视)、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

X 射线用于放射治疗、材料改性等领域。

伽马射线02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Chapter传感器概述与分类传感器定义传感器分类常见传感器工作原理电阻式传感器利用电阻应变效应,将被测物理量(如力、压力、位移等)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其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输出。

电容式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压力、位移、振动等测量中。

电感式传感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线圈自感或互感系数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其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输出。

压电式传感器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被测物理量(如力、压力、加速度等)转换成电荷或电压信号输出。

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医疗健康工业生产01020304微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网络化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03光学仪器与光学现象Chapter几何光学基础知识回顾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常见光学仪器原理及使用显微镜01望远镜02照相机031 2 3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偏振现象光学现象解释与实验探究现代光学技术简介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学传感技术04原子核结构与放射性现象Chapter原子核模型及性质概述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它们通过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系列整体说明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发中心高中物理课程的全部内容划分为12个模块,学生在学过2个共同必选模块后可以在选修1系列、选修2系列和选修3系列中任选一个模块。

在完成3个模块的学习之后,就有可能取得毕业的资格。

如果还想多学一些物理,可以继续学习三个系列中任意一个系列的其他模块。

选修1系列重点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展示物理学,选修2系列则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选修3系列是个综合性的系列,课时比较多,它比较全面地介绍物理学的实验基础、逻辑关系、文化价值、技术应用。

选修3系列是进入大学理科专业和工科专业继续学习的基础。

它的知识内容与过去的“必修加选修”大致相同。

这个系列比较重视物理内容的系列性,5本书的章号是连续编排的。

理工科高考的要求,例如考哪些模块?哪些知识点?要求到什么程度?考试命题或学生选择考试内容方面有多大的选择性?……这些事情由考试主管部门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

一、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一)经历科学过程,学习科学方法教材在介绍物理知识的同时,注意展示科学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方法。

【例】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的教学这三个概念在过去的教材是依电势差—电势—电势能的顺序展开的。

新教材则正好相反。

在3-1中,首先通过图1.4-1让学生体会到,从A到B移动电荷时,无论沿直线、沿着经M的折线、或沿经N的曲线,静电力对q做的功WAB都是相同的。

然后确认,可以定义某点A的电势能E pA(以B点的电势能为0):E pA=W AB即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下一步再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点的电势:φA=E pA /q最后才定义电势差:U AB=φA-φB这样做的出发点主要是要明确通过做功来研究能量这一科学方法。

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不止一次地接触“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重力势能时体验了“能→高度(地势)→高度差”这一方法;在学习动能时体验了“力对物体做功使速度增加→动能”的方法;在学习弹性势能时体验了“力对弹簧做功→弹性势能”的方法。

这里实际是以上“通过做功研究能量”这一科学方法学习的延续。

【例】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新教材关于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它是依照以下思路展开的。

首先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在必修2开始学习能量时已经讨论过前辈科学家对“不变量”的追寻,学到这里时要提及那时的讨论。

教材提供了研究碰撞可用的几套器材(选修3-5图16.1-2、16.1-3、16.1-4),各校可以因地制宜地选用。

碰撞前后的什么物理量是不变的?两物体的质量之和不变?这是当然的。

那么,两物体的速度之和不变?两物体各自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不变?质量与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之和不变?速度与质量比值之和不变?……教师已经知道碰撞可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还包括了完全非弹性碰撞。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每一类碰撞都进行以上讨论,对每一类碰撞都填写一张表格。

在各类碰撞中都不变的量才算是我们寻找的不变量。

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由测量值计算得到的两物体mv之和不可能在碰撞前后完全“不变”,要与其他检测的物理量对比,这时才会发现,与其他物理量相比,两物体的mv之和“很可能”是不变的。

要让学生知道,不能由这样几个实验得出确定的结论,但这样的实验又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我们的研究和思考确定了方向。

以下是这段教学的整体思路。

通过实验寻找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得到“很可能不变”的量mv↓前辈们在寻找不变量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动量↓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与争论──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的关系这样处理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定律不是通过有限次实验“归纳”出来的!【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教材在简要地展示了这段历史后写道:我国物理学家冯端教授指出:除了要为焦耳、亥姆霍兹和迈耶这些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树碑立传外,还应建立一个无名英雄纪念碑,其上最合适的铭文将是“纪念为实现永动机的奋斗而失败的人们”,这是因为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必然有各种假设,虽然后来发现某些假设是错误的,但正是前人的失败才使后人的思考走上了正路。

这段教材的处理也是出于对科学过程、科学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方面的考虑。

(二)鼓励理性思维和质疑的精神我们经常说的科学素质,一个基本的表现就是:“说话要有根据,说话要合乎逻辑。

”这也是思维能力的最基本表现之一。

在鼓励学生的理性思维方面,教材在可能的条件下鼓励学生“问个究竟”。

【例】导线内的电场学生学过了静电场之后再学习稳恒电流,一个普遍的疑问是:“不是刚刚学过,导体内的电场是零吗?导线内的自由电荷为什么会不停地运动,而不在与原子核的碰撞过程中最终停下来?”这本是可以向学生做出解释的。

教材在这里没有回避,而是明确地让学生知道,在有电流时导线内的电场不是零,而是沿着导线的方向的。

教材还定性地向学生介绍了导体中电场建立的过程。

除了要“鼓励学生问个究竟”这样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育因素的考虑外,通过两个场力相互平衡来研究粒子的运动,这也是物理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例如研究霍尔效应,研究带电粒子束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时,都会用到。

让学生早一点、定性地接触这个方法有好处。

这样的具体要求在课标中没有写出,但对了解物理图景却是有益的。

这样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白,但不要求学生复述,更不必出题考学生。

“鼓励学生问个究竟”,这样做的目的是“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教材在语言、行文等多方面的处理,也尽力体现对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质疑习惯的鼓励。

(三)改变学习方式过去的课程不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多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

新课程中,在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的同时,我们鼓励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师生互动。

【例】电能的输送过去处理这段教学时大致是这样的思路:指出输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陈述解决的办法,即教材陈述→教师讲解→学生记忆。

新教材则通过以下“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

(1)怎样计算输电线路损失的功率?(2)在输电电流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线路的电阻减为原来的一半……在线路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如果输电电流减为原来的一半……(3)通过前面的计算,你认为哪个途径对于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更为有效?(4)怎样计算用户消耗的功率P?(5)在保证用户的电功率的前提下,怎样才能减小输电电流?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在教材(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高压输电的知识,还熟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了思维方法。

【例】交变电流的有效值选修3-2中图5.2-2,电流i通过一个R=1 Ω的电阻。

它不是恒定电流。

(1)怎样计算通电1 s内电阻R中产生的热量?(2)如果有一个大小、方向都不变的恒定电流通过这个电阻R,也能在1 s内产生同样的热,这个电流是多大?在教材(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有效值指热效应方面的等效●I=0.707 Um不适用于非正弦式电流(四)加强实践意识、STS的意识等【例】摇绳发电(选修3-2图4.2-7)放在“做一做”栏目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可以做,也可以不做。

它与“实验”或“演示”不同,不做后者叙述的实验会影响后面的教学,而“做一做”中的实验对后面的学习没有直接的影响。

但是,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一些这样的实验;如果所有这样的小实验学生都不做,三年下来学生的实践意识、解题时物理图景的建立等,肯定会受到影响。

教材还提供了许多激发学生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材料。

【例】“STS”大面积停电引发的思考(选修3-2第52页)8月14日,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在提供了一篇阅读材料后,又提出了两个问题,其中的一个是:通过以上事例,以及你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体会,你认为人类有必要在这样大的程度上依赖技术吗?这类问题是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一)处处都能体现探究精神《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的以下几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一个教学片断只有包含一两个这样的要素,这段教学就有了科学探究的精神。

【例】测量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选修31第48页)这不是探究性实验,但教学中照下面这样做同样可以体现探究精神。

实验之前思考:灯丝有电阻,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可能是什么样的?……实验之后思考:你在自己作出的伏安特性曲线中有什么新的发现?你怎样解释这个发现?教师和教材中这样做,就是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假设,进行简单的分析推理,这就是探究精神。

(二)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不一定都要做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大多不具备课标中指出的所有要素,不一定都包括实验。

【例】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1)分析导体电阻与它的长度的关系教材介绍了实验探究的方法,但同时又介绍了下述不用实验而通过逻辑分析认识导体电阻与它的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的方法。

一条长度为l、电阻为R的导体,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由n段长度同为l1、电阻同为R1的导体串联而成的,这n段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

总长度l与每段长度l1的关系为另一方面,由串联电路的性质可知R=nR1即对比两式,可知即在横截面积、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

总之,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反对形式主义的“科学探究”。

(三)通过前人的工作学习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它还是一种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在物理课程中学生要学习怎样进行科学探究。

学生除了在探究中学习怎样进行探究外,还可以通过科学前辈们的工作学习科学探究。

【例】热辐射和量子论(选修3-5第28页)教材在这一节中简要回顾了历史上最早提出量子论的以下过程:黑体辐射→经典电磁学→矛盾→普朗克假设→推理(数学)→验证学生可以从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要素、科学探究的精神。

这也是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的教育。

这类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体会前辈的探究过程,并不要求学生复述,也没有必要考查。

三、做教师的好帮手泰山高1 524 m,但一般人都能攀登;但是一个5 m高的峭壁,没有专用的工具,没有经过训练就很难上去。

可以说:没有不能攀登的高山,只有上不去的台阶。

教学也是如此,有些内容学生学不会,很可能是难度的梯度太大,要设法给学生搭好台阶,循序渐进。

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努力。

【例】示波管的原理(选修31第35页)学生常常感觉很难想到,在偏转板上加了电压之后,电子束在管中的运动情况。

为此,教材层层递进地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

(1)在两个Y 电极之间和两个X 电极之间都不加电压,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什么位置?(2)在X 电极之间不加电压,在Y电极之间加正弦电压,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什么位置?(3)仍在Y 电极之间加正弦电压,但在X电极之间加图示的“按直线规律变化”的电压,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什么位置?教材这样做是个示范,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再细分几个台阶,例如第3步还可再细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