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磁单极子的魅影
浅析磁单极子

浅析磁单极子摘要: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磁单极子一直是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的热门话题,同时也吸引了广大的科学爱好者的兴趣。
磁单极子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与一般电磁现象截然不同,磁单极子问题涉及电磁现象的对称性、电荷的量子化、轻子结构、轻子和强子的统一组成、轻子和夸克的对称、超弦理论等难题都能给以较好的解释。
通过大统一理论以及对早期宇宙的研究,如果磁单极子确实存在,不仅现有的电磁理论要作重大修改,而且物理学以及天文学的基础理论也将有重大的发展,磁单极子已成为解决一系列涉及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重大问题的突破口。
关键词:磁与电;磁单极子;理论假设;特点;理论研究;研究意义;自旋冰中的发现1磁与电的关系[1]电现象与磁现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二种现象。
科学家通过实验,提出和总结了电学概念和规律,建立了“电学”。
根据电现象与磁现象有许多相似之处,科学家仿照电荷、电路、库仑定律等电学概念和规律,提出了与电学相对应的“磁学”。
在19世纪初,尽管发现了“闪电使一些原来没有磁性的钢制刀叉带磁”等现象,但大多数科学家,包括一些著名的科学家,都认为“磁与电没有关系”,其中一些甚至表示愿意证明“磁与电是没有关系的”。
1820年,一直坚信“电一定可以转化为磁”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做了通电导线使其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实验,发表论文“关于磁针上电流碰撞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电与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从而“打开了电学中的一扇大门”。
现在多数人都知道奥斯特实验,清楚在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相信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
在奥斯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安培、法拉第、比奥—萨伐尔、拉普拉斯、高斯等一批物理学家,陆续发现和总结出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比萨定律、高斯定律、安培环路定律等一系列规律,确定了电与磁之间的各种密切关系。
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总结当时已知的电现象与磁现象规律,提出了位移电流等假设,将法拉第提出的电场、磁场概念“数学化”,建立了经典的电磁场理论。
磁单极子探究

磁单极子探究摘要:物理学中的大部分定理和推论美在它的对称性,而最为经典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却存在不对称性。
出现不对称的关键在于是没有证据表明存在磁单极子。
本文对磁单极子存在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进行推导,定义磁荷密度、磁流密度和电化磁流矢量,并给出磁荷守恒定律。
若假设磁单极子存在,在静场条件下,我们分情况讨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求解方法,以及磁单极子存在时电磁波的传播与辐射,并推导出磁单极子存在下的由时谐波形式构成的亥姆霍兹方程和磁荷守恒定律,以及良磁导体的条件。
我们还提出了一个磁单极子模型,该模型基于激光冷却方法控制原子,设想重新按原子的固有磁矩方向排布。
最后我们通过建立一种的电子与磁子模型,在量子力学框架内重新解释电子与磁子,并说明二者是同种粒子的不同状态。
关键词:电单极子,磁单极子,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磁矩,激光冷却,磁单极子模型,电磁关系。
一、引言物理学中的大部分定理和推论美在它的对称性,而最为经典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却存在不对称性,关键就在于是否存在磁单极子,为此我们做出一些假设磁单极子存在的推导。
历史上对于磁单极子有很多大家都进行过预言,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首先在理论上预言磁单极子的存在并推到其可能存在的性质,狄拉克提出的磁单极子不仅使麦克斯韦方程组就有了完整的对称性,而且可以解释电荷量子化现象。
设磁单极子的磁荷量为g ,根据狄拉克的电荷量子化条件,电荷e 与磁荷g 有定量关系()/(2)e n hc g =。
其中n 使任意常数,c 为光速,h 为普朗克常数。
但磁子与电子必然有着内在联系,也有人已经用用纤维从理论对其进行了证明。
本文将运用一种新的电磁子,并引入量子化的以太对一些电磁理论进行新的探索。
对于麦克斯韦方程组中,B 0∇⋅=,而e D ρ∇⋅=,这就说明在现实世界中只有电荷存在,而磁荷却不存在,电荷可以激发电场,却没有磁荷激发磁场。
即存在非对称性,而在运动的电磁学研究中,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在这一点上电磁学却满足完美的对称性。
磁单极子的历程及对磁学理论的影响

超弦理论认为 自然界中的各种不 同粒子都是弦的不 同振动模式,比传 统的量子场论更具 预言能力。
从事超弦理论研究的物理学家普遍感到,他 们正处在一个与20 年代建立量子理论前夕非常 类似的年代,建立一个完整的M 理论和统一理论 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是最 有希望取得大统一成功的理论。
1. 磁单极子已成为解决一系列涉及微观世界和宏观世 界重大问题的突破口
磁单极子问题与物质磁性的来源、电磁现象的对称性、 同性电荷的稳定性、电荷的量子化等有关。如果磁单极子 确实存在,电荷的量子化就能得到合理解释,现有的电动 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就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
磁单极子问题与宇宙极早 期演化理论及微观粒子结构理 论等有关,磁单极子的引出对 轻子结构、轻子和强子的统一 组成、轻子和夸克对称等难题 都能给以较好的解释,物理学 以及天文学的基础理论也将有 重大的发展,人们对宇宙起源 和发展的认识会再深入一步。
谢谢!!!
1982年2月14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布拉斯•卡布雷拉宣布 他利用高灵敏度和高磁屏蔽的超导量子干涉仪式磁强计进行磁单 极子的探测但是未能再观测到磁单极子。
寻找磁单极子的过程中也有的科学家提交了乐 观的实验报告
2004年12月,一组来自中国、日本、瑞士的科学家,报告 了发现磁单极子存在的间接证据。他们在铁磁晶体中观察到两 个反常霍尔效应,为只有假设存在磁单极子才能解释,这种现 象是磁单极子存在的“指纹”。
在2009年《科学》杂志中,法国物理学家在对一种名为 自旋冰的奇特晶体物质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种真实凝聚态物质 中存在的类似磁单极子的准粒子。它证明了磁单极存在使得 一般看来,磁的来源总是同 麦克斯韦方程具有更 电相关的,即由电的运动产生磁 加对称的形式,而且 场,而且产生生物质磁性的磁矩 磁荷和电荷一样遵守 也是同自旋和电荷相联系的。这 守恒定律 样磁矩的两个磁极(便是不能分开 和分离存在的。这同物质的电性 是很不相同的。因为电性中既有 D 电矩的存在,也有分开的正电荷 和负电荷的存在。这样就造成了 B m 磁和电的不对称,使描述电磁现 象的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也显得 E B J m t 不对称,例如电通密度的散度为 D 电荷密度,而磁通密度的散度却 H Jm t 为零,因为只有磁矩,没有分离 的磁极。
发现磁单极子:这一回是真的吗?

后来,在1980年代,物理学家在试图将弱电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统一在一起,以便最终能完成所谓“大统一理论”时,某些理论也预言了磁单极子的存在。
物理学家们在研究磁单极子的过程中发生过许多出人意表的故事。
197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阿兰·古斯(alan guth)在康奈尔大学做博士后期间,与合作者研究宇宙早期磁单极子的产生。这个研究没有让他在磁单极子方面做出突破,却让他对宇宙学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
在高能物理中,有一批粒子都只是在理论上存在,而从未被观测到的,比如任意子(anyon)和轴子(axion)。它们中最著名的可能要数希格斯玻色子。
几十年来,在大量搜寻未果的情况下,物理学家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在凝聚态系统中寻找磁单极子的类似物。除了《科学》杂志发表的两篇论文外,一组日本的物理学家在今年5月召开的国际中子散射大会上也曾报告在自旋冰中观测到了磁单极子类似物存在的证据。科学家什么时候能找到真正的磁单极子,乃至真正的磁单极子是否存在,仍然都是问号。
发现磁单极子:这一回是真的吗?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永明 发自北京 2009-09-16 17:27:24 来源:南方周末
德国和法国的两个科学家小组在9月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他们在一种特殊的晶体中观察到了 “磁单极子”的存在。互联网上传言这是可以改写教科书的发现
之前的一些研究中已经有迹象显示这种准粒子可能存在,此次两个团队的发现首次确凿地证实了这一点。但他们的“磁单极子”与物理学中著名的由狄拉克预言的磁单极子仍有天壤之别。
磁单极子的魅影
一条磁铁总是同时拥有南极和北极,即便你将它摔成两半,新形成的两块磁铁又会立刻分别出现南极和北极。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亚原子水平。看上去,南极和北极似乎永远不分家。是这样吗?很多物理学家对这一点相当怀疑。
初探磁单极子相关理论

02
磁单极子的理论预测
大统一理论和磁单极子
磁单极子在大统一理论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该理论认为磁单极子是宇宙 中唯一能够携带净磁荷的粒子。
磁单极子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大统 一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宇宙的起源。
大统一理论预测了磁单极子的存在, 并认为它们在宇宙早期的相变过程中 产生。
量子引力理论与磁单极子
义。
弦论预测了磁单极子的存在,并 认为它们是宇宙中基本的几何结
构。
弦论中的磁单极子研究有助于揭 示宇宙的更深层次结构和理解弦
论的基本原理。
03
磁单极子的实验探测
直接探测方法
磁场测量
通过高精度的磁场测量设备,直 接探测磁单极子产生的磁场。
粒子计数
在特定实验环境下,通过计数磁 单极子通过探测器时的粒子数量 ,确定磁单极子的存在。
在宇宙射线的研究中,磁单极子也被用来描述射线粒子的 传播和扩散过程,以及它们与星际介质和星体的相互作用 。
磁单极子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
凝聚态物理中,磁单极子理论被用来描述和研究磁性材料和自旋电子学中的一些 现象。由于磁单极子的存在可以导致特殊的磁学性质和电子行为,因此对磁单极 子的理解和控制对于发展新型磁存储器和自旋电子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在粒子物理实验中,磁单极子的存在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现 象来间接证明,例如在宇宙射线中观测到的奇异轨迹和异常 的能量分布。
磁单极子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
天体物理中,磁单极子理论被用来解释宇宙中的磁场起源 和演化。磁单极子的存在被认为是宇宙磁场的一种理想模 型,有助于理解恒星、星系和星系团等天体的磁场结构和 演化。
磁单极子的历史背景
磁单极子的概念最早由苏格兰物 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提出,他通过数学模型预测了磁
磁单极子之谜

磁单极子之谜马守田 在历史上,人们最初认为磁现象是正负磁荷产生的。
但是,长期以来,从没有人发现过单独的磁北极或磁南极。
因此,传统上认为磁是一种固有的双极现象,即任何一块磁体无论怎样细分,最后每一小块磁体总是显示出两个相反磁性区———磁北极和磁南极,这就是两磁极的不可分性。
在安培提出分子电流是物质磁性的基本来源之后,这种不可分性得到了完满的解释。
此后又断言,单独的磁荷或磁荷的基本单元———磁单极子是不存在的。
这一论断构成了宏观电磁理论的基础,例如磁场的高斯定理就是自然界不存在磁单极子的数学表述。
然而,这并不妨碍探索微观领域中是否存在磁单极子成为物理学家很感兴趣的一个课题。
自1931年狄拉克在理论上预言存在磁单极子以来,试图证实磁单极子存在的实验研究工作,一直都在进行。
一、磁单极子可能存在的依据汤姆孙的猜想 自1897年发现电子以后,特别是1909年密立根证实电子电量是电荷的基本单位之后,汤姆孙等人从电与磁之间存在着某些对称性考虑,猜测可能存在磁单极子。
既然有带正、负基元电荷的质子和电子,为什么不可能有带相反极性的基元磁荷———磁单极子呢?这是物质运动规律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的高度对称性所要求的。
反映电磁运动基本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就揭示了电与磁的某些对称性:变化的电场要激发磁场,变化的磁场也要激发电场。
但是,它揭示出的电与磁的对称性却是不完全的,因为它说电荷激发电场,却没有说磁荷激发磁场;说运动电荷(电流)激发磁场,却没有说运动磁荷(磁流)激发电场。
假若磁单极子存在,将麦克斯韦方程组写成如下形式:・D=ρe、 ・B=ρm、×E=-9B9t-j m、 ・H=9D9t-j e。
(1)式中ρe和j e为电荷密度和电流密度、ρm和j m为磁荷密度和磁流密度,那么麦克斯韦方程组所反映的电与磁的对称性就完全了:电场可由电荷、变化磁场和运动磁荷激发;磁场可由磁荷、变化电场和运动电荷激发。
所以,从电磁理论对称性考虑,可能存在磁单极子。
磁单极子

高能加速器是科学家实现寻找磁单极 子美好理想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子美好理想的另一种重要手段.科学 家利用高能加速器加速核子(例如质 家利用高能加速器加速核子 例如质 子),以之冲击原子核,希望这样能够 ,以之冲击原子核, 使理论中的紧密结合的正负磁单极子 分离,以求找到磁单极子. 分离,以求找到磁单极子.美国的科 学家利用同步回旋加速器, 学家利用同步回旋加速器,多次用高 能质子与轻原子核碰撞, 能质子与轻原子核碰撞,但是也没有 发现有磁单极子产生的迹象. 发现有磁单极子产生的迹象.这样的 实验已经做了很多次,得到的都是否 实验已经做了很多次, 定的结果. 定的结果.
数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磁单极子: 一种不同于传统磁体的粒子,只具有北极... 磁单极子居然现身了.看来物理课本又要改 了~
�
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凯布雷拉宣布,在他的实 年 美国物理学家凯布雷拉宣布, 凯布雷拉宣布 验仪器中发现了一个磁单极子. 验仪器中发现了一个磁单极子.他采用一种称为 超导量子干涉式磁强计的仪器, 超导量子干涉式磁强计的仪器,在实验室中进行 天的实验观察记录, 了151天的实验观察记录,经过周密分析,实验 天的实验观察记录 经过周密分析, 所得的数据与磁单极子理论所提出的磁场单极子 产生的条件基本吻合, 产生的条件基本吻合,因此他认为这是磁单极子 穿过了仪器中的超导线圈. 穿过了仪器中的超导线圈.不过由于以后没有重 复观察到类似于那次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复观察到类似于那次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所 以这一事例还不能确证磁单极子的存在. 以这一事例还不能确证磁单极子的存在.
此次,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研究中心的乔纳 森莫里斯和阿兰坦南特在柏林研究反应堆中 进行了一次中子散射实验.他们研究的材料是 一种钛酸镝单晶体,这种材料可结晶成相当显 著的几何形状,也被称为烧录石晶格.在中子 散射的帮助下,研究人员证实材料内部的磁矩 已重新组织成所谓的"自旋式意大利面条", 此名得自于偶极子本身的次序.如此一个可控 的管(弦)网络就可通过磁通量的传输得以形 成,这些弦可通过与自身携带磁矩的中子进行 反应观察到,于是中子就可作为逆表示的弦进 行散射.
磁单极子文档

磁单极子1. 引言磁单极子是指只有北极或南极的磁荷。
与电荷有正负之分不同,磁荷只存在单个的北或南极。
磁单极子自19世纪初被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磁单极子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
2. 磁单极子的概念磁单极子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伯恩特(P.W. Dirac)在1931年提出。
他认为,如果存在独立的磁单极子,那么磁感线的起点和终点将不再相同,从而违背了传统的磁感线闭合回路的原理。
磁单极子的存在将会对电磁学理论和应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然而,尽管一些科学家曾经希望发现磁单极子,但至今为止还没有被观察到确凿的实验证据。
物理学理论中并未明确证明磁单极子的存在。
但尽管实验证据暂时缺失,研究者们仍持续致力于磁单极子的研究。
3. 磁单极子的性质3.1 基本性质磁单极子是一种类似于磁针的物体,它们具有自身的磁矩。
磁单极子可以感应产生磁场,与磁场之间可以相互作用。
然而,与电荷不同,磁单极子的磁荷总和恒为零。
3.2 磁单极子的磁场分布虽然尚未观测到独立的磁单极子,但研究表明,如果存在磁单极子,其磁场分布将呈现球对称性。
不同于电荷形成的电场分布,磁单极子的磁场呈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特征。
3.3 磁单极子的量子化与电荷量的量子化规律不同,磁单极子的磁荷量是连续的,没有量子化的特性。
这意味着,如果存在磁单极子,磁荷可取任意实数值,而不受量子化的限制。
4. 磁单极子的应用虽然磁单极子尚未被观察到,但科学家们仍然探索其潜在的应用领域。
4.1 量子计算磁单极子可以作为量子比特的载体,用于量子计算。
与传统的基于电荷的量子比特不同,基于磁单极子的量子比特可以克服一些电荷比特上的限制,从而可能实现更强大的量子计算能力。
4.2 磁单极子传感器磁单极子的特殊性质使其有望应用于磁场传感器的领域。
由于磁单极子独特的磁场分布特征,磁单极子传感器可能能够实现更高灵敏度、更广泛的测量范围,在磁场测量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磁单极子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磁单极子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在物理学的广袤领域中,磁单极子一直是一个神秘而令人着迷的概念。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磁现象,往往都是由磁偶极子产生的,比如磁铁总是有南北两极。
然而,磁单极子——即孤立的、只有一个磁极(北极或南极)的粒子,其存在与否一直是科学界长期探讨的问题。
要探讨磁单极子存在的可能性,首先得回顾一下电磁学的基本理论。
麦克斯韦方程组完美地描述了电场和磁场的行为,但在这些方程中,电和磁的表现并不是完全对称的。
电荷可以单独存在,而磁极总是成对出现。
这就引发了一个思考:如果自然界是高度对称和优美的,那么磁单极子是否也应该存在,以使得电磁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更完美的对称?从理论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些大统一理论预言了磁单极子的存在。
大统一理论试图将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统一在一个框架下。
在这些理论中,磁单极子的出现与早期宇宙的相变过程有关。
据说在宇宙诞生的极早期,温度极高,各种相互作用是统一的。
随着宇宙的冷却和膨胀,发生了一系列的相变,就有可能产生磁单极子。
然而,尽管有理论的支持,实验上却一直没有确凿的发现。
这使得磁单极子的存在仍然处于假说的阶段。
但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寻找的努力。
在实验方面,人们设计了各种精密的实验装置来探测磁单极子。
比如,利用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来检测极其微弱的磁信号,或者在高能加速器实验中寻找可能产生的磁单极子。
那么,如果磁单极子真的被发现存在,它将具有极其重大的物理意义。
首先,磁单极子的存在将完善我们对电磁学的理解。
电磁学理论将会得到修正和扩展,使其更加对称和优美。
这将不仅仅是对现有理论的小修小补,而是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可能会引导我们发展出全新的电磁学理论。
其次,它对于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磁单极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将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物质基本构成和相互作用的奥秘。
它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基本粒子,与已知的粒子相互作用,从而改变我们对粒子世界的认识。
磁单极粒子

有意思的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还曾有科学家用以太学说来否定磁单极粒子的 存在:在人们能够用光学方法探测到的太空中,弥漫着一种被称为以太的物质。由于以太的 特殊性质,它们在太空中是以一种涡旋的状态分布的,很明显,宇宙中存在着大大小小的以 太旋涡。因为旋涡是一种转动,这种旋涡不论大小,转动的东西一定有一个转轴。以太的旋 涡实质上就是磁场,一个转轴有必定有两端,也就是有两个极,不存在只有一个端的转轴, 所以就不存在磁单极粒子。但是,这一说法随着以太学说的被抛弃而归于销声匿迹。
进展
在对磁单极粒子进行寻找的过程中,人们“收获”到的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不过,在 一次又一次沉重、浓郁的失败的晦暗中间,也曾不时地闪现过一两次美妙的希望曙光。
有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磁单极粒子对周围物质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它们在感光底板 上会留下又粗又黑的痕迹。根据这一特点,1975 年,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用气球将感光 底板送到空气极其稀薄的高空,经过几昼夜宇宙射线的照射,发现感光底板上真的有又粗又 黑的痕迹,他们欣喜若狂,于是迫不及待地在随后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声称,他们找到了 磁单极粒子。但是,对于那是否真的是磁单极粒子留下的痕迹,会上争论很大,大多数科学 家认为那些痕迹很明显是重离子留下的,但试验者还是坚持认为那是磁单极粒子留下的“杰 作”。双方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些痕迹到底是 谁留下的,还是桩难以了断的“悬案”。
走向磁单极子

电磁学探究性学习成果理学院第24研究小组 2011-5-31磁单极子魅影辛晓旭武龙程鹏张海超(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11051001/11041001班)论文摘要:系统的阐述了磁单极子理论的探索发展之路,较为全面的总结了近几十年来科学界对磁单极子的探索历程。
我们研究小组集合了众多参考文献中的主流思想,求同存异,将诸多观点恰当的融合为一体。
前辈们很多探索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尽力大胆实践新的探索方法,来探寻磁单极子。
关键词:磁单极子,磁荷,磁单极子分离,电磁对称。
目录一、磁单极子设想的提出及定义…………………0 4二、磁单极子研究对物理学的重大意义 (06)三、物理学历史上对磁单极子的研究历程 (07)四、学术界对磁单极子是否在现实中存在的论述 (02)五、总结——磁单极子魅影闪烁 (13)六、参考文献 (14)一、磁单极子设想的提出及定义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早在1931年利用数数学公式预言了磁单极子的存在。
当时他认为既然带有基本电荷的电子在宇宙中存在,那么理应带有基本“磁荷”的粒子存在。
从而启发了许多物理学家开始了他们寻找磁单极子的工作。
通过种种方式寻找磁单极子包括使用粒子加速器人工制造磁单极子均无收获。
1975年,美国的科学家利用高空气球来探测地球大气层外的宇宙辐射时偶尔发现了一条轨迹,当时科学家们分析认为这条轨迹便是磁单极子所留下的轨迹。
1982年2月14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做研究的布拉斯·卡布雷拉宣称他利用超导线圈发现了磁单极子,然而事后他在重复他先前的实验时却未得到先前探测到的磁单极子,最终未能证实磁单极子的存在。
内森·塞伯格(Nathan Seiberg)和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两位美国物理学家于1994年首次证明出磁单极子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所谓磁单极子,它是理论物理学弦理论中指一些仅带有N极或S极单一磁极的磁性物质,它们的磁感线分布类似于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
磁单极子:物理学的未解之谜

磁单极子:物理学的未解之谜磁单极子是指只有一个磁荷的粒子,类似于电荷的概念。
然而,在物理学中,我们至今还没有观测到磁单极子的存在。
这一现象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找磁单极子并解开这个物理学的未解之谜。
磁单极子的定义与性质磁单极子是指具有磁荷但没有磁偶极矩的粒子。
与电荷不同,我们可以分离出正负电荷,但是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观测到可以分离出正负磁荷的磁单极子。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如果存在磁单极子,那么磁场的散度将不再为零,这将对电磁学理论产生深远影响。
理论预言与实验探索早在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亨利·皮尔斯曼提出了磁单极子的概念,并预言了它们的存在。
然而,尽管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但至今为止还没有观测到磁单极子的存在。
这一现象引发了科学家们对磁单极子的研究兴趣,并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在实验探索方面,科学家们使用了各种方法来寻找磁单极子。
例如,他们通过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中进行碰撞实验,希望能够产生出磁单极子。
然而,迄今为止,这些实验都没有观测到磁单极子的存在。
此外,科学家们还通过研究天然磁体和磁性材料来寻找磁单极子的迹象,但也没有取得明确的结果。
理论解释与挑战对于为什么我们还没有观测到磁单极子的存在,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理论解释。
其中一个解释是磁单极子可能不存在,这意味着麦克斯韦方程组是完整且准确的描述了电磁现象。
另一个解释是磁单极子可能存在,但它们的质量非常大,以至于我们无法在当前的实验条件下观测到它们。
还有一种解释是磁单极子可能存在,但它们的寿命非常短,以至于我们无法观测到它们。
这些理论解释都面临着挑战。
首先,如果磁单极子不存在,那么为什么我们观测到了电荷的存在?为什么电荷可以分离成正负两种?其次,如果磁单极子的质量非常大,那么为什么我们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中还没有观测到它们?最后,如果磁单极子的寿命非常短,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没有观测到它们的衰变产物?磁单极子的应用前景尽管我们还没有观测到磁单极子的存在,但科学家们对其应用前景充满了希望。
磁单极子:物理学家还在找找找

所有已知的磁体都有一对“南极”和“北极”,而且,无论把磁体分割得多小、多碎,新得到的每一段小磁体仍然会有两个成对的磁极。
那么,自然界中是否存在着只有“南极”或者只有“北极”的磁体,就像单独存在着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一样?20世纪3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这种可能性。
他预言,自然界存在一种只带单一磁极的粒子,叫做磁单极子。
狄拉克最初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创立一个磁单极子的理论,而是为了解释电荷量子化,即,为什么我们观察到的粒子的带电量总是电子带电量的整数倍。
由于磁单极子的磁量和基本电量之间存在固定的换算关系,所以磁单极子概念的引入非常重要。
狄拉克之后,物理学家在许多前沿理论中也需要使用到磁单极子的概念,比如大统一理论预言,宇宙存在大量的磁单极子,其质量是质子的10的16次方倍;弦理论也可以证明超重磁单极子的存在,并指出超重磁单极子是在宇宙演化极早期的超高温度中产生的;甚至,暗物质的研究也需要用到磁单极子。
所以,磁单极子概念的引入很受欢迎,物理学家主观上非常希望它是真实存在的。
于是,近百年来,物理学家孜孜不倦地寻找磁单极子,比如在月面物质样本中寻找;在宇宙尘埃中寻找;或者在实验室中通过粒子加速器寻找。
有几次,物理学家确实公布了一些受人瞩目的消息。
比如,1982年的情人节,斯坦福大学的布拉斯·卡布雷拉记录到了一个“磁单极子通过超导线圈”的信号,引起了轰动。
然而,这种信号再也没出现过,卡布雷拉的发现也就成了一件悬案,也许那只是一次机器故障。
2009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希瓦吉·宋迪宣布,自己的团队在“自旋磁单极子:物理学家还在找找找苏凯米/文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28科 技 前 沿Frontier冰”晶体中观测到了类似磁单极子的物质,又引起了轰动,但后来证明,这次发现的物质与狄拉克预言的磁单极子不是一回事。
2014年,美国艾姆赫斯特学院的戴维·霍尔表示,自己的团队在人造磁场中,获得了“磁单极子的真实空间图像”,提供了证明狄拉克磁单极子存在的证据。
磁单极子的意思-磁单极子是什么意思

磁单极子的意思|磁单极子是什么意思基本解释磁单极子是理论物理学弦理论中指一些仅带有北极或南极单一磁极的磁性物质,它们的磁感线分布类似于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
这种物质的存在性在科学界时有纷争,截至2008年尚未发现这种物体。
可以说是21世纪物理学界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
磁单极子-设想在经典电磁理论中,磁是由电流和变化的电场产生的,磁南极和磁北极总是同时存在的,不存在磁单极子。
1931年P.A.M.狄拉克从分析量子系统波函数相位不确定性出发,得出磁单极子存在的条件,可用以说明电荷量子化这个理论上无法说明的事实。
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立起来的大统一理论以及早期宇宙的研究都要求存在磁单极子,磁单极子的质量重达1016吉电子伏特/库仑2(GeV/C2)。
实验上探测磁单极子成为检验粒子物理大统一理论和天体物理宇宙演化理论的重要依据。
磁单极子-概念这是一种到目前为止还基本上只是存在于理论之中的物质,如果找到了它们,不仅现有的电磁理论要作重大修改,而且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许多基础理论也都将得到重大发展。
磁单极子作为物质的基本构成,它的单独存在可能非常困难,或者可能极其微弱以致无法测量,从二元论的角度分析可能会更合理些,如纯的吸引性粒子和纯的排斥性粒子,曾经作过广泛的探查,而且每当粒子加速器开拓新能区或发现新的物质源(例如从月球上取来岩石)都要重新进行磁单极子的的搜索。
1982年采用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磁强计探测到一起磁单极子的事例,但还不足以肯定其存在。
在磁单极子的理论研究方面,除狄拉克最早提出的磁单极子学说外,还有其他一些科学家也曾提出过多种的学说,各有其特点和根据。
如著名的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也曾经从理论上探讨过磁单极子,并且也认为它的存在是可能的。
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等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也从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地对磁单极子理论做出了补充和完善。
它们弥补了狄拉克理论中的一些缺陷和不足,给磁单极子的设想辅以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试析磁单极子

1 磁单极子的提出1.1 电磁对称性的要求磁的产生总是与电息息相关.电荷的运动产生磁场,而物质磁性的产生也是和电荷相联系的.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一条磁铁总是同时拥有南极和北极,即便你将它分成两半,新形成的两块磁铁又会立刻分别出现南极和北极,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亚原子水平.看上去,南极和北极似乎永远不分家,或者说,磁性粒子通常总是以偶极子(南北两极)的形式成对出现,这同物质的电性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正负两种电荷是可以单独存在的.这样就造成了磁和电的不对称,使描述电磁现象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也显得不对称.在麦克斯韦方程组中,0∇⋅B = ,而e D ρ∇⋅= ,这意味着和电荷相对应的磁荷(磁单极)不存在.因此在经典的电磁理论中,电和磁并不处在完全对称的地位.对这一点,人们不很满意.如果自然界有磁荷存在,只要假定所有粒子的磁荷与电荷的比值是同一常数,总能通过适当的数学变换使麦氏方程组仍具有目前的这种形式.在电磁运动中,麦氏方程组一方面告诉我们,电与磁有对称性,即变化的电场要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要产生电场;另一方面又告诉我们电与磁的对称性是不完全的,即有电荷激发电场,却没有磁荷激发磁场;有运动电荷激发磁场,却没有运动的磁荷激发电场.假如磁荷存在,那么产生磁场的方式可以有三种:磁荷、运动电荷、变化电场.产生电场的方式也可以有三种:电荷、运动磁荷、变化磁场.两者完全对称,相应的麦氏方程组也完全对称.正是这种对称性的思想,使汤姆逊等人在20世纪初就萌发了磁荷可能存在的猜想.为了使麦克斯韦方程组具有更高程度的对称性,物理学家们都希望自然界存在着磁单极.1.2 狄拉克的预言1931 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M.Dirac )对电磁场理论做了研究后认为:电磁场应当对称,“如果大自然不应用这种可能性,简直令人惊诧”.他认为出现不对称的原因是电磁场只有磁矩,没有分离的磁单极子,如果存在磁单极子,静磁场就会与电场一样,电磁现象的完全对称性就可以得到保证.根据对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合理推演,分析了量子系统波函数相位的不确12π定性后,他指出理论允许只带一种磁极性的粒子(磁单极子)单独存在,论证了以磁单极子为基础“对称量子电动力学”存在的可能性.狄拉克提出一种新粒子(磁单极子)后,不仅使麦克斯韦方程具有了完全对称的形式,而且可以解释电荷的量子化现象.狄拉克研究了一个电子在磁单极子的磁场中的运动,认为磁单极子磁荷量g 与电荷的电荷量q 关系为:(1,2,3,...)2qgnn c == (1.1)这个关系式被称为狄拉克量子化条件,式中 为普朗克常量的.狄拉克量子化条件指出:任何带电粒子的电荷必须是单位电荷的整数倍,任何带磁粒子(磁单极子)的磁荷必须是单位磁荷的整数倍.狄拉克量子化条件中的n 为整数,揭示了磁荷和电荷的不连续性,解释了物理学中一直悬而未决的“电荷量子化”难题.根据磁单极子的理论,电和磁之间的相似将更加完美.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于1983年5月在北京所作的一次学术报告中,盛赞狄拉克的磁单极子假设是他的“神来之笔”.当1n = 时,所对应的最小电荷0q 和最小磁荷0g ,分别称为单位电荷和单位磁荷.将,,c π 的数值带入狄拉克量子化条件,可以得知最小磁荷0g 比基本电荷0q 大得多,这是磁单极子的一个重要特性.这意味着异性磁荷之间的吸引力,起异性电荷之间的吸引力要强得多,必须在很强的外力作用下才能把成对的相反磁荷分开.狄拉克认为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电子早已发现,而磁单极子却难以找到.狄拉克的预言启发了许多物理学家开始了他们寻找磁单极子的工作.2 磁单极子存在的理论探索2.1 大统一理论允许存在磁单极子1974年荷兰的特胡夫特和苏联的玻利科夫各自独立地证明,在带有自发破缺的规范场理论中,要求存在磁单极子.这个结论可以任意推广到基本粒子的大统一理论(即认为电磁、弱和强三种相互作用有同一来源的理论),因为在大统一理论中,也有所谓真空自发破缺机制,因此也应该有磁单极子.而且,对称性自发破缺之后,可能存在许多不同的真空态,从而空间分割成许多区域,这些区域交界处的场可能就是磁单极子存在的场.它的磁荷g 也遵从狄拉克的量子化条件,并可得到磁单极子的质量为1016GeV(或约为20ng ).即约为质子质量的1016倍,又即16212210/()g m G eV c c he ε=≈ (2.1)式中ε是大统一理论的能量尺度.这样一个超重的磁单极子将只能在宇宙诞生时的大爆炸发生后的10-35秒钟内产生.只有在那时才有足够的热量(几乎达到1030K)来产生磁单极子.北磁单极子和南磁单极子都将形成.它们之中的一小部分将合到一起湮没掉,物理大部分则将免于湮没的命运.2.2关于磁单极子存在的理论探究2.2.1狄拉克的理论论断1931年狄拉克在寻求电荷的量子化的解释时,预言了单个磁极的存在,并给出了电荷与磁荷的关系:/2(137/2)g n c e ne ng === (2.2)其中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n 是一个非零的整数;c 是光速;e 表示电荷;g 表示磁荷; 068.5g e =是单位磁荷.Dirac 的论断对磁单极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寻找工作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许多年里没有一个实验物理学家找到磁单极子存在的证据.2.2.2 从麦氏方程进行理论推导如果从电荷的正、负性质考虑到磁极的“同斥异吸”而引入磁荷、体密度,则麦氏方程Ⅰ可写为Ⅱ(2.3)可见引入磁荷密度m ρ,及磁流密度m j 后,场方程形式完全对称,如果我们作对偶变换:'cos 'sin E E H ϕϕ=+ 'cos 'sin D D B ϕϕ=+'sin 'cos H E H ϕϕ=-+ 'sin 'cos B D B ϕϕ=-+场源也以同一方式变换:'cos 'sin e e m ρρϕρϕ=+ 'cos 'sin e e m j j j ϕϕ=+'sin 'cos m e m ρρϕρϕ=-+ 'sin 'cos m e m j j j ϕϕ=-+直接代入麦氏方程组Ⅱ,可证明方程组的形式不变.由电动力学方程在对偶变换下的不变性表明,粒子具有电荷而不具有磁荷是不完整的.如果我们选择ϕ角,使00m m j ρ== ,,这时得到的电动力学方程就是通常的麦氏方程组I,加果从44e m D B πρπρ∇⋅=∇⋅=与分析,可见m e ρρ与的对称性相反,即(,')(,)e m m e ρρρρ→-,这就说明空间反演电磁矢要改号:(',')(,)E H H E →- 加果依量子力学的观点,电磁场的量子用波函数表述:123123()()x x x t A x x x t ρ ,,则引i e γϕΦ=入(微观粒子运动波函数位相改变与相因子i e γ有有关).从而,(1,2,3,...)i i i i i i e i i x x x γγπϕπ⎛⎫∂Φ∂∂=+== ⎪∂∂∂⎝⎭其中 (2.4) 而波函数的位相决定于动量和能量.4440121242212412422m m e e m j m e e D D B B B B E E j C t C t C D D H j H j C t C C t C ρπρπρπρπππ±⎧⎧∇⋅=∇⋅=⎪⎪∇⋅=∇⋅=⎪⎪⎪⎪⎪⎪I −−−−→II ⎨⎨∇⨯=-∇⨯=+⎪⎪⎪⎪⎪⎪∇⨯=+∇⨯=+⎪⎪⎩⎩引入如果123(,,,)x x x t ϕ对应的算符i p ,则123(,,,)x x x t Φ对应的动量算符为:将(2.5)式与(2.6)式比较,i i eA π=,这意味着引入不可积相因子123(,,,)x x x t γ 和引入电磁势一样.当我们绕闭合回路一周时,2()i i L dx n ππγ=+∆⎰回路 (2.7)而i i i i L Ldx e A dx e B d s π==⋅⎰⎰⎰⎰(2.8)将(2.7)式与(2.8)式比较可知,磁通量与绕回路一周时相位的变化相关.0ϕ=当时,γ是完全不确定的.0ϕ→当时,γ应有明显的变化.这样沿着一条线的端点,如果我们包围这个端点,此时()=0γ∆回路,则 可见,这一通量不为零,说明该闭合曲面内有磁单极子存在.2.3 存在磁单极子的理论假设狄拉克提出磁单极子的预言后,还有许多科学家提出了其他学说,它们各有其特点和根据.比较著名的有:全对称磁单极子学说(应用磁荷和电荷完全对称并具有新的量子化条件);量子力学磁单极子学说(应用纤维丛新数学方法);规范磁单极子学说(应用统一规范场理论);相对论性耦合场磁单极子学说(应用爱因斯坦- 麦克斯韦耦合场);超弦磁单极子学说(应用超弦理论和四维规范模型);超对称和超弦磁单极子学说等.著名的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曾经从理论上探讨过磁单极子,并且认为它的存在是可能的.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等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也从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地对磁单极子理论做出了补充和完善.它们弥补了狄拉克理论中的一些缺陷和不足,给磁单极子的存在以更坚实的理论根据.一些寻求统一电、弱与强相互作用的理论也预言了磁单极子的存在.但这些所谓大统一理论预言的单极子的质量大约为质子质量的 1016倍对于实验来说太i i i i i p p eA ieA x x →+⎧⎪∂∂⎨→+⎪∂∂⎩(2.5) (2.6)2s e B d s nπ⋅=⎰⎰大了.欧洲核研究中心(CERN)的zrides等人的理论研究给出了磁单极子与质子的比率的极限约为1:1020.预期每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每年约有200个磁单极子通过.这个理论第一次对磁单极子的质量和通量同时作出了估计.这些估计为实验工作者指出了新的探索领域.综上所述,多年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磁单极子是存在的,当然,最后还有待于实验去证明.在这方面人们也作了不少的工作.3 通过实验探究磁单极子的现状3.180多年的努力不见踪迹自从1931年狄拉克大胆地预言磁单极子的存在以来,有些人对各种岩石、土壤、陨石,包括从海底和月球上得到的样品,企图用强磁场抽吸可能残存在这些样品中的磁单极子或者找寻磁单极子在其中留下的径迹,有些人用宇宙射线、高能加速器甚至人造卫星作实验,结果都丝毫未发现磁单极子的痕迹.于是,许多物理学家对磁单极的假设持怀疑态度,但也有很多物理学家在继续探索这个问题.3.2一次没有得到肯定的实验结果197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宣布,他们用一个装有探测宇宙射线仪器的气球在距地面40KM的高空,记录到一条电离性能很强的粒子留下的径迹.他们认为这是磁单极子的事例.这件事曾一度轰动了物理学界.但不久以后,有些物理学家提出质疑,认为这条径迹并不具有确定性,它可以是一个很重的原子核留下的,也可以是一个很重的反粒子留下的.而且该科研小组的解释在统计学上也不合理.因此,这个结果最后没有得到物理学界的承认.3.380年代初出现的希望198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茨勃兰(Cabrera)作了一个实验.他把一个直径为5cm的铌线圈降温到9K,使之成为超导线圈,并把它放在一个超导的铅箔圆筒中.该圆筒可以屏蔽掉一切带电粒子的磁通量,只有磁单极进入铌线圈后可以引起磁通量的变化.2月14日下午,他的仪器测到磁通量突然跳高了8个刻度,这正好是一个磁单极进人线圈引起的变化.到3月11日止,该实验共做了151天.茨勃兰非常谨慎,他没有宣布发现磁单极子,只是报道了实验结果,与理论上的预言符合,尚不能用磁单极子以外的其他事件作出满意解释,因而受到广泛重视.当然怀疑茨勃兰实验结果的也不少.自1982年以来,包括茨勃兰在内的世界物理学家尚未能重复这个结果.3.4 国内学者对磁单极子的研究2004年12月,一组来自中国、日本、瑞士的科学家,报告了发现磁单极子存在的间接证据.他们在铁磁晶体中观察到两个反常霍尔效应,认为只有假设存在磁单极子才能解释这种现象.一本美国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证明了磁单极子存在的消息.该所的研究员详细分析了晶格倒空间(动量空间)中的势能奇点问题,提出其实质上相应于晶格倒空间的一种磁单极存在形式.这种磁单极并非存在于实际空间,而是存在于晶体的动量空间中,具有很低的能量并且能够在实验中很容易观测到.最直接的方法是测量磁性晶体中的反常霍尔效应.他们基于以上理论,直接计算出了钙钛矿型钌氧化物中的反常霍尔系数,并与日本著名实验科学家十仓好纪实验小组测量实验结果一致.3.5 自旋冰里的发现2008年1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希瓦吉·颂提(Shivaji Sondhi)等人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自旋冰”里可能包含磁单极子.自旋冰是一种奇特的物质,它的磁性离子的排列方式与水冰中氢离子的排列方式相近,因而得名.自旋冰的结构是一个一个四面体顶点相接,每个顶点上有一个磁性离子.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这些磁性离子的排列遵循“冰法则”,在每个四面体里,必定有两个离子将北极指向内部,另外两个指向外部.如果四面体里的某个磁性离子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转向,那么情况可能就变成,这个四面体里有三个离子指向内部,与它相邻的四面体里则只有一个离子指向内部.这样一来,这两个失去平衡的四面体就像是磁铁的南极和北极了.接下来,如果邻近的四面体中的离子也发生转向,那么这种不平衡性就会传递下去,这样的话,就相当于南极和北极只由一条由离子构成的弦连接,弦中的离子一个指着一个,这就形成了类似磁单极子的人造物.芬内尔等研究人员为了观察这种磁单极子,利用中子去测量自旋冰晶体内离子的散射模式.结果发现,散射的结果与假设磁单极子存在的计算机模型预测的一致.德国亥姆霍兹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在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拉普拉塔大学及英国牛津大学同事的协作下,在柏林研究反应堆中进行了一次中子散射实验.他们研究的材料是一种钛酸镝单晶体,这种材料可结晶成相当显著的几何形状,也被称为烧录石晶格.在中子散射测量过程中,研究人员对晶体施加一个磁场,利用磁场就可影响弦的对称性和方向,将晶体里的弦进行扩展,从而降低弦网络的密度以促成磁单极子的分离.结果,在0.6K到2K温度条件下,这些弦是可见的,并在其两端出现了磁单极子.研究人员也在热容量测量中发现了由这些单极子组成的气体的特征.这进一步证实了磁单极子的存在,也表明它们和电荷一样以同样的方式相互作用.研究人员认为,此项技术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人们首次在三维角度观察到了磁单极子的分离.在此项工作中,研究人员首次证实了磁单极子以物质的非常态存在,即它们的出现是由偶极子的特殊排列促成的.莫里斯对此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此项工作正在书写新的物质基本属性.一般来说,这些属性对于具有相同拓扑结构(烧录石晶格上的磁矩)的材料来说都是适用的.另外,一组日本物理学家在2009年5月召开的国际中子散射大会上,也曾报告在自旋冰中观测到了磁单极子类似物存在的证据.科学家们什么时候能找到真正的磁单极子,乃至真正的磁单极子是否存在,仍然是个神秘的问号.4 研究磁单极子的意义4.1 磁单极子对物理学发展的理论价值由于磁单极子问题不仅涉及物质磁性的来源和电磁现象的对称性,而且还同宇宙极早期演化理论及微观粒子结构理论等有关,因此研究磁单极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磁单极子已成为解决一系列涉及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重大问题的突破口,磁单极子问题与物质磁性的来源、电磁现象的对称性、同性电荷的稳定性、电荷的量子化等有关.如果磁单极子确实存在,电荷的量子化就能得到合理解释,现有的电动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就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磁单极子问题与宇宙极早期演化理论及微观粒子结构理论等有关,磁单极子的引出对轻子结构、轻子和强子的统一组成、轻子和夸克对称等难题等,都能给以较好的解释,物理学以及天文学的基础理论也将有重大的发展,人们对宇宙起源和发展的认识会再深入一步.在对磁单极子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半个多世纪中,采用了量子论、相对论和统一场论的复杂理论手段,联系到最广袤的宏观世界和最细微的微观世界,涉及到极漫长的和极短暂的时间尺度,不仅给物理学带来了活力,促进了物理学特别粒子研究技术如加速器的发展,而且也向两极不可分离的哲学信条提出挑战.4.2 存在磁单极子时麦氏方程组的对称性如果在实验上真的找到了磁单极子,它将对物理学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将得到进一步修正.现在的麦氏方程组将只是一种特殊情形,它不包含磁单极子.而普遍情形下的电磁场方程将是完全对称的.相应地,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也要作必要的修改.目前麦克斯韦方程组为:,e t ρε∂B ∇⋅E =∇⨯E =-∂ (4.1) 0210,e j c t μ∂E ∇⋅B =∇⨯B =+∂(4.2)e ρ为电荷密度,e J 为电流密度.这组方程隐含着电流连续性方程,只要对磁场的旋度方程求散度,而()0∇⋅∇⨯B =,并由电场的散度方程,得到0e m j t ρ∂∇⋅+=∂ (4.3) 假若磁单极子存在,设其密度为m ρ,磁场的散度方程便应改写为m ρ∇⋅B = ,但这时若对电场的旋度方程求散度,左边给出()0∇⋅∇⨯E = 而右边给出mt ρ∂-∂,因此这方程也必须修改.设磁荷运动形成的磁流密度为m J ,它也应当遵从连续性方程(即磁荷守恒),即0m m j tρ∂∇⋅+=∂ (4.4) 因而电场旋度方程应当修改成m j t ∂B ∇⨯E =--∂ ,考虑到真空中00,D H εμ=E B = ,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修改成,e m D j t ρ∂B ∇⋅=∇⨯E =--∂(4.5) ,m e D H j tρ∂∇⋅B =∇⨯=+∂ (4.6) 从源和场两方面看,这组方程都显示出十分优美的对称性.总结综上所述,磁单极子的存在及其集体激发行为已经成为解决一系列重大物理问题的必然要求.电磁理论的完美对称同样期待着这一神秘粒子的出现.然而,磁单极子到底存在与否,却是一个未解的谜.有些人对此产生了怀疑,即使是狄拉克本人到了晚年也对磁单极子的存在变得不那么肯定.当然,同时也有许多人坚信磁单极子是存在的,没能找到它们,是由于异性磁荷结合得太过紧密,以至于现有的高能粒子尚不能轰开它们.例如,著名的弦论学家Polchinski就认为,磁单极子的存在是物理学中一个可打的前所未有且最为可靠的赌,同时他也承认要预言具体何时能发现磁单极子是非常困难的.人们最不愿看到的尴尬情形是,理论物理学家预言了某事物的存在,而同时又认为该事物可能永远也见不到.假如磁单极子的质量真的处在大统一理论的尺度的话,就远远超出了加速器所能达到的范围.宇宙的不断膨胀把大爆炸可能产生的磁单极子大大稀释了,这又增加了在宇宙射线中进行捕获的难度.由于磁单极子的存在不仅对电磁理论而且对天文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基础理论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仍然值得物理学家不遗余力地去寻找它们.致谢:在此真诚的感谢段马威老师在我做论文过程中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参考文献:[1]郭硕鸿. 电动力学[M].3.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29[2]王忠亮. 电磁学讨论[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3] 叶禹卿. 磁单极子浅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6(1),15~19[4]张登玉. 试谈磁单极子[J].大学物理,1994(12),33~35[5] 张登玉. 磁单极子与电磁对称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30[6] 张之翔. 磁单极强度的单位与电磁对称性[J].大学物理,1988(11),5[7] 刘光华. 磁单极子进展概述[J].大学物理,2010(11),29。
磁单极子存在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磁单极子存在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探索磁学中的奥秘引言:在物理学中,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学的基础理论。
然而,尽管它们在描述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非常成功,却没有包括磁单极子的存在。
磁单极子是一种只具有南极或北极的磁现象,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像电荷一样存在。
然而,对于磁单极子而言,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未解之谜。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磁单极子的存在,并探索磁学中的奥秘。
第一部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现状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它们由四个方程组成,分别描述了电场和磁场的产生和相互作用。
这些方程在描述电磁波传播、电磁感应和电磁辐射等现象方面均得到了验证。
然而,麦克斯韦方程组却没有包含磁单极子的概念。
第二部分:磁单极子的定义和性质磁单极子是指只具有南极或北极的磁现象。
与电荷相似,它们可以单独存在,并且可以产生类似于磁场的效应。
与电荷不同的是,迄今为止我们尚未观测到磁单极子的实际存在。
虽然一些理论模型和数学推导表明磁单极子的存在及其与磁场的相互作用,但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证证据来验证这一概念。
第三部分: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扩展许多学者试图扩展麦克斯韦方程组以包括磁单极子的概念。
其中一种尝试是引入具有单磁极磁荷的新方程。
这些方程试图揭示磁单极子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行为规律。
然而,这些尝试仍然是理论性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第四部分:实验的挑战和未来的展望尽管科学家们进行了许多实验来寻找磁单极子的证据,但目前还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结果。
观测和分离磁单极子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们没有被证明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实验可能更有希望。
结论:磁单极子的存在是电磁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虽然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学的基础理论,但它们没有包括磁单极子的概念。
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工作来验证磁单极子的存在,并深入研究它们与电荷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磁学中的奥秘,并推动科学在这一领域的发展。
磁单极子

南极和北极了,接下来,如果邻近的四面体中的离子也发生转向,那么这种
不平衡性就会传递下去,这样的话,就相当于南极和北极只由一条由离子构 成的弦连接,弦中的离子一个指着一个,这就形成了类似磁单极子的人造物
。芬内尔等研究人员为了观察这种磁单极子,利用中子去测量自旋冰晶体内
离子的散射模式。结果发现,散射的结果与假设磁单极子存在的计算机模型 预测的一致。
一度的Rb原子构成。在这种条件下,原子开始失去独立时的特征并开始转变
为一种被称为玻色-爱因斯坦设想 3 研究进展
4 我们的观点
磁单极子是存在的,只是以目前的科技水 平,我们还没有办法观测到而已。
Just find it!
他们寻找磁单极粒子的工作。
1 磁单极子的提出 2 两种设想 3 研究进展 4 我们的观点
不存在
1 在电现象中,有电荷,并且正、负电荷可以单独存在,
而在磁现象中,人们并没有发现“磁荷”,一块磁体,无论
你怎样细分,分得再小,它总有N极和S极
2磁现象的电本质:运动起来的电荷可以产生磁场
分子电流假说:产生磁场的原因是因为有小磁体,也就是 说产生磁的本质是由于电流表的运动,电流的运动产生的 磁场必有“N”、“S”极
2 课题总结 3 实验方案 4 实验进度
电磁学的开创人麦克斯韦在计算他的方程的时候,曾经因 为对称性考虑过磁单级子的存在,不过最后还是放弃了。
现代物理学基石狭义相对论也认为,我们所知的磁场只是 电场的相对论效应,考虑磁单级子存在,是不现实的。
2 课题总结 3 实验方案 4 实验进度
早在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 狄拉克(Paul Dirac)利 用数学公式预言了磁单极粒子的存在。当时他认为既然 带有基本电荷的电子在宇宙中存在,那么理应带有基本 “磁荷”的粒子存在。从而启发了许多物理学家开始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学探究性学习成果理学院第24研究小组 2011-5-31磁单极子魅影辛晓旭武龙程鹏张海超(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11051001/11041001班)论文摘要:系统的阐述了磁单极子理论的探索发展之路,较为全面的总结了近几十年来科学界对磁单极子的探索历程。
我们研究小组集合了众多参考文献中的主流思想,求同存异,将诸多观点恰当的融合为一体。
前辈们很多探索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尽力大胆实践新的探索方法,来探寻磁单极子。
关键词:磁单极子,磁荷,磁单极子分离,电磁对称。
目录一、磁单极子设想的提出及定义…………………0 4二、磁单极子研究对物理学的重大意义 (06)三、物理学历史上对磁单极子的研究历程 (07)四、学术界对磁单极子是否在现实中存在的论述 (02)五、总结——磁单极子魅影闪烁 (13)六、参考文献 (14)一、磁单极子设想的提出及定义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早在1931年利用数数学公式预言了磁单极子的存在。
当时他认为既然带有基本电荷的电子在宇宙中存在,那么理应带有基本“磁荷”的粒子存在。
从而启发了许多物理学家开始了他们寻找磁单极子的工作。
通过种种方式寻找磁单极子包括使用粒子加速器人工制造磁单极子均无收获。
1975年,美国的科学家利用高空气球来探测地球大气层外的宇宙辐射时偶尔发现了一条轨迹,当时科学家们分析认为这条轨迹便是磁单极子所留下的轨迹。
1982年2月14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做研究的布拉斯·卡布雷拉宣称他利用超导线圈发现了磁单极子,然而事后他在重复他先前的实验时却未得到先前探测到的磁单极子,最终未能证实磁单极子的存在。
内森·塞伯格(Nathan Seiberg)和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两位美国物理学家于1994年首次证明出磁单极子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所谓磁单极子,它是理论物理学弦理论中指一些仅带有N极或S极单一磁极的磁性物质,它们的磁感线分布类似于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
这种物质的存在性在科学界时有纷争,截至目前尚未发现这种物体。
可以说是21世纪物理学界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
对于磁单极子的强度,通常有两种定义方法:利用磁场强度日或磁感应强度来定义,磁单极子强度采用磁场强度或磁感应强度定义时的公式对照表:电 磁 电荷 磁荷(用磁场强度定义) 磁荷(用磁感应强度定义)符号q g e F qE = 定义式 e F qE =(E 的单位:1V m -⋅)m F gH = (H 的单位:1A m -⋅)m F gB = (B 的单位:1A m -⋅) SI 单位A s ⋅ V s ⋅ A m ⋅ 库仑定律 122014e r q q F e r πε= 122014e r g g F e r πμ= 01224e r g g F e r μπ''= 电磁场散度e D ρ∇⋅= m B ρ∇⋅= 0m B μρ'∇⋅= 电场旋度B E t ∂-∇⋅=∂ m B E J t ∂-∇⋅=+∂ 0m B E J t μ∂'-∇⋅=+∂ 洛伦兹力 ()m f q E v B =+⨯ ()m f g H v D =-⨯ 21m f g B v E c ⎛⎫''=-⨯ ⎪⎝⎭磁的产生总是与电息息相关。
电荷的运动产生磁场,而物质磁性的产生也是和电荷相联系的。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一条磁铁总是同时拥有南极和北极,即使你把它分为两半,它也会立刻产生新的南极和北极,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亚原子水平。
看上去,南极和北极似乎永远不分家,或者说,磁性粒子通常是以偶极子的形式成对出现。
这同物质的电性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正负电荷是可以单独存在的,这样就造成了磁和电的不对称性,使描述电磁现象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也变得不对称,例如电位移矢量的散度为电荷密度,而磁感强度的散度却为零。
但是,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却在1931年首先提出了磁单极子理论,从理论上预言了磁单极子存在的可能性。
他认为既然宇宙中存在着带基本电荷的电子,那么理应有带着基本“磁荷”的粒子存在,从而启发了许多物理学家开始了他们寻找磁单极子的工作。
磁单极子这种粒子听起来虚无缥缈,令人难以置信,因为他们完全来自于纸上的计算。
但是对于电荷都能够被分为单独的正电荷和负电荷,那么磁似乎也能被分离为独立的南极或北极。
对于大自然来说,这才是完美的对称。
后来在20世纪八十年代,物理学家在试图将弱电相互作用与强电相互作用统一在一起,以便能完成最终的“大统一理论”时,其中某些理论也预言了磁单极子的存在。
在磁单极子的理论研究方面,也曾提出过多种学说,各有其特点和根据。
例如,除狄拉克最早提的磁单极子学说外,还有磁荷和电荷完全对称并具有新的量子化条件的全对称磁单极子学说:由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等提出的采用纤维丛新数学方法的量子力学磁单极子学说;应用统一规范场理论的规范磁单极子学说:应用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耦合场的相对论性耦合场磁单极子学说;应用超弦理论和四维规范模型的超重磁单极子学说;超对称和超弦磁单极子学说等。
二、磁单极子研究对物理学的重大意义磁单极子的预言如果能被证实,或在实验中发现或者俘获磁单极子,那么,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第一,人们所熟知的量子力学和电动力学都是解释和预测电磁现象较为成熟的理论,但其理论的基础是认为两磁极是不可分开的。
因此,若磁单极子真的存在,就要对两大力学理论做出较大的修正。
第二,我们知道,物质世界中存在电荷的最小单元,其意义是相当深刻的。
如果证实了磁单极子存在,狄拉克条件就为电荷量子化的事实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第三,磁单极子亦是现代宇宙早期演化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宇宙大统一理论认为,如果宇宙早期的演化过程与科学家们所推测的结果一致,即宇宙大爆炸。
在爆炸过后的缓慢冷却过程中,应产生大量的磁单极子,虽然正负磁单极子会产生湮灭,但毕竟这种概率是有限的,所以现在仍应有足够多的磁单极子,但经过大量实验人们并没有发现磁单极子的身影。
这明了什么呢?宇宙大统一理论有缺陷?宇宙膨胀速度与人们的计算值不符?又或者有什么更神秘的物质对其造成影响?可见,探测磁单极子对宇宙起源理论和大统一理论都有重大意义。
第四,在对磁单极子进行探索的过程,对物理学特别是粒子研究技术如加速器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五,因为磁单极子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与目前我们所了解的一般电磁现象截然不同。
磁单极子问题不仅涉及物质磁性的一种来源、电磁现象的对称性,同宇宙极早期演化理论及微观粒子结构理论等,磁单极子的引出还与同性电荷的稳定性、电荷的量子化、轻子结构、轻子和强子的统一组成、轻子和夸克的对称性等难题等,都能给以较好的解释。
尽管迄今为止还没找到磁单极子,但是,在关于磁单极子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半个多世纪中,采用了量子理论、相对论和统一场论的复杂理论手段。
联系到最广袤的宏观世界和最细微的微观世界,涉及到极漫长的和极短暂的时问尺度,它不仅给物理学带来了活力,而且也向两极不可分离的哲学信条提出挑战。
三、物理学历史上对磁单极子的研究历程十九到二十世纪,随着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人们开始猜测,电和磁应该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具有完全的对称性。
电和磁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带电体周围有电场,磁体周围也有磁场;同种电荷相斥,同名磁极也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异名磁极也相吸;变化的电场能激发磁场,变化的磁场也能激发电场;用摩擦的方法能使物体带上电,用磁铁同向摩擦几次铁棒,也能使铁棒磁化——物理学家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为此创立了“电生磁、磁生电”的电磁场理论。
1931年,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首先从理论上用极精美的数学物理公式预言,磁单极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他认为,既然电有带有基本电荷的粒子——电子存在,磁也应有带有基本磁荷的粒子——磁单极子存在,这样,电磁现象的完全对称性就可以n eg =hc 4π得到保证。
因此,他根据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合理推演,前所未有地把磁单极子作为一种新粒子提出来。
磁单极子具有磁荷g ,而且电荷与磁荷之间有如下关系:4n eg hc π= 其中h 是普朗克常数,c 是真空中光速,n 是任何整数,磁荷g 比基本电荷e 大得多。
以前,狄拉克曾经预言过正电子的存在,并已经为实验所证实,这一次他的磁单极子假设同样震惊了科学界。
除了狄拉克,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对磁单极子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费米也曾经从理率低色散的代稀土光学玻璃,从而使成本大大降低。
同时打破了国外在军用光学玻璃技术上对我国实行的封锁,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当时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 国家科委发明奖和中科院优秀奖。
随着磁单极子的提出,科学界由此掀起了一场寻找磁单极子的热潮。
人们绞尽脑汁,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寻找这种理论上预言的磁单极子。
科学家首先把寻找的重点放在古老的地球的铁矿石和来自地球之外的铁陨石上,日本物理学家后藤等人检验了露出地面的铁矿石和铁陨石碎片。
这些具有磁性的物体,会像吸铁石一样,吸收从宇宙深处飞来的磁单极子。
他们使用了强度为6万高斯的脉冲磁场,一次脉冲的时间约为1毫秒。
他们期待利用这套装置把宇宙线中的磁单极子吸附上。
然而,结果令他们失望,仍然一无所获。
类似的实验在海底、矿山、深海沉积物和地球大气等,都有人做了多次。
结果都以失望告终,没有找到一个磁单极子。
高能加速器是科学家实现寻找磁单极子美好理想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科学家利用高能加速器加速核子(例如质子),冲击原子核,希望这样能够使理论中的紧密结合的“正负”磁单极子分离,以求找到磁单极子。
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就利用同步回旋加速器,使300亿电子伏的质子与轻原子核碰撞,但是没有发现磁单极子产生的迹象。
这样的实验已经做了很多次,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结果。
经过一次次的失败后,科学家把目光投向能量更大的天然的宇宙射线,试图从宇宙射线中找到磁单极子的踪影。
从宇宙射线中寻找磁单极子的理论依据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宇宙射线本身可能含有磁单极子,另一方面是宇宙射线粒子与高空大气原子、离子、分子等碰撞会产生磁单极子。
他们曾经把希望寄托在一套高效能的装置上,因为这种装置可以捕捉并记录到非常微小、速度非常快的电磁现象,他们期待着利用这套装置能把宇宙线中的磁单极子俘获。
遗憾的是这套装置也未能使他们如愿以偿,满腔希望的他们又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
但是,科学家们并不因此气馁和放弃,他们仍在不断地寻找着机会。
我国科学家曾经设计过一个实验:实验方式:在气球等实验平台上,沿各个方位次第放上超导量子干涉仪之类的仪器,以最大限度地捕捉各个方向的磁单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