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合集下载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与治疗PPT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与治疗PPT

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病因研究:探索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病 因和机制
诊断技术:开发新型、无创、准确的诊 断方法
治疗方法:研究新型、安全、有效的治 疗方法
预防策略:制定预防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的策略和措施
临床研究:开展大规模、多中心、前瞻 性的临床研究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研究成 果和经验
诊断困难: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症状 不明显,难以早期诊断
分类和症状
分类:根据血栓形 成的部头痛、恶心、 呕吐、视力下降、 意识模糊等
诊断:CT、MRI 、DSA等影像学检 查
治疗:抗凝、溶栓 、手术等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 呕吐、意识障碍等
影像学检查:CT、MRI、 DSA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 血功能、抗凝治疗等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 惯,如戒 烟、限酒、 合理饮食 等
定期进行 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 并治疗潜 在的疾病
避免长时 间保持同 一姿势, 如长时间 站立、久 坐等
避免头部 外伤,如 交通事故、 运动损伤 等
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 态,避免 过度紧张 和焦虑
遵医嘱服 用抗凝血 药物,如 阿司匹林、 华法林等
预防重点人群
老年人: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肥胖人群:肥胖是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人群:吸烟会增加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家族史:有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家族史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
预防效果评估
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 糖、高盐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疾病, 及时治疗
治疗方法:抗凝治疗、溶 栓治疗、手术治疗等
鉴别诊断
脑出血: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是否有出血灶 脑梗死: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是否有缺血灶 脑肿瘤: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是否有肿瘤病灶 脑炎:通过脑脊液检查,观察是否有炎症细胞 脑膜炎:通过脑脊液检查,观察是否有炎症细胞 脑积水: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是否有脑积水病灶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指南要点一、药物治疗指南的目的:- 提供针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建议;- 促进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风险;- 改善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预后。

二、药物治疗的原则:- 早期治疗: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确认后应尽早开始药物治疗,以减少血栓进展;- 个体化治疗: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和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调整;- 疗程选择:治疗持续时间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不推荐长期抗凝治疗:长期抗凝治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权衡利弊。

三、药物治疗要点:- 直接抗凝药物(比如低分子肝素)是一线药物选择,具有快速起效、容易调整剂量等优点;- 在特定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华法林等维生素K拮抗剂;-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作为辅助治疗,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 对合并存在其他疾病的患者,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四、药物治疗的监测与控制:- 临床监测: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复查,及时评估治疗效果;- 出血风险评估:需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避免治疗过度导致出血;- 控制药物剂量:根据治疗反应和剂量调整患者的药物剂量。

五、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定期检查: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 精心调整: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精心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注意观察: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处理。

六、药物治疗的后续管理:- 随访管理:治疗结束后应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定期复查:根据患者的情况,定期复查相关指标,进行疗效评估。

以上为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指南的要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提高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预后。

指南解读《2019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解读

指南解读《2019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解读

指南解读《2019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解读《2019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简称指南)在中国卒中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9(CSA & TISC 2019)正式发布,主要涵盖以下七方面的内容:启动降低胆固醇治疗的时机与2018美国指南一致,指南指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启动降脂治疗前无需进行胆固醇水平检测。

也就是说,不用过度关注血脂水平。

对于在发病前已经服用他汀降脂或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患者,新指南的建议是:继续服用,推荐级别是IIa类;对于发病前未服用他汀者,建议院内启动他汀治疗,推荐级别是C 级推荐。

即发病后符合他汀药物治疗的患者,院内启动他汀是合理的,但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

缺血性卒中后降低胆固醇酯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DL-C到底降到多少合适呢?是不是越低越好呢?SPARCL亚组研究我们看到很多“1850” 、“5018”,即:如果降到1.8mmol以下或50%以上的降幅,将使病人有很大临床获益。

因此,中国新指南做出如下推荐:建议将LDL-C<1.8mmol/L (70mg/dL)作为降低胆固醇治疗的参考目标值(IIa,C)。

强化降低胆固醇治疗的最佳获益人群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SPARCL亚组研究做了不同亚型分析,对于不同病因亚型、年龄、性别、基线胆固醇水平的患者,不论是否存在颈动脉狭窄及糖尿病,强化降低胆固醇治疗均有获益。

对于合并房颤的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否有相同的作用呢?2017年一项多家医院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系统的分析发现,在伴有或不伴有房颤的患者中,他汀依从性与复发性卒中风险降低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基于以上证据,中国新指南建议:合并心房颤动不能成为缺血性卒中患者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理由(IIa 类推荐,B 级证据)。

临床确诊的ASCVD,年龄≤75岁且无他汀治疗禁忌症的男性或女性患者,应启动或继续高强度他汀作为一线治疗(I 类推荐,A 级证据)。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指南要点* 本指南旨在提供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要点和建议。

以下是重点内容:定义和临床表现*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发生在颅内静脉和颅内窦系统中。

*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和神经系统缺陷等。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头颅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结果,可以进行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初步诊断。

* 具体诊断需要结合颅内血管造影和静脉窦造影的结果。

附加检查* 血液检查,如凝血功能、D-二聚体等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血栓形成的风险。

*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心血管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症状。

诊断要点1.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药物使用等。

2. 体格检查,重点关注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3. 利用影像学检查评估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4.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确定诊断。

治疗和管理* 早期治疗包括抗凝治疗、镇痛和抗癫痫治疗等,以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 治疗期间需要监测凝血功能和颅内压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 定期随访和复查影像学是管理病情和评估疗效的重要手段。

预后和并发症*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预后因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早期治疗的迅速性而异。

* 可能的并发症包括脑卒中、颅内感染和抽搐等。

结论*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 本指南提供了诊断要点和治疗建议,有助于医生提高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 最终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进行制定。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管理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管理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管理指南要点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本指南旨在提供管理此疾病的要点和建议。

诊断
- 与其他导致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脑梗死或脑肿瘤。

- 采用组合影像学技术进行确诊,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造影(MRV)。

治疗
- 在诊断确认后,立即进行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进一步恶化。

- 采用抗凝治疗,如肝素或华法林。

- 对于高危患者,考虑使用血栓溶解剂进行溶栓治疗。

- 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化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预防
- 特殊人群,如孕妇或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以
减少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 促进患者活动和动力学锻炼。

- 给予抗凝治疗或使用弹力袜等预防措施。

随访
- 对于已诊断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应定期进行随访以评估
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结论
本文简要介绍了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管理指南要点,包括诊断、治疗、预防和随访。

对于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决策。

曾进胜: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曾进胜: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曾进胜: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评论(0人参与)导读:6月11日,在第十三届国际脑血管高峰论坛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巡讲会场,《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的执笔者之一曾进胜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指南解读。

2021年指南更新概况2021年指南是基于2021年编写的《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修订,经学会和学组反复多次讨论,修订或补充了大部分推荐意见。

由于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ST)发病率低、病例数少,难于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指南所用证据文献多为回顾性分析结果或病理报告,证据级别较低,并充分引用了国内相关文献。

本版指南更新的主要方面包括病因学和危险因素筛查、症状学(全脑症状、局灶缺失症状、刺激症状、单纯性脑静脉血栓形成)、辅助检查(影像学、腰穿)、治疗(抗凝治疗、机械取栓、支架植入)几个方面。

指南解读病因和危险因素本指南强调了危险因素的重要性。

国际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试验(ISCVT)显示,血栓前状态和口服避孕药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口服避孕药可以引起几种肝脏产生的血浆蛋白水平增加,在临床诊断CVST时,对于女性患者,应当特别询问口服避孕药的病史。

推荐意见:? CVST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建议积极查找各种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液瘀滞的因素及排除感染的可能性(I级推荐)。

症状学如果患者存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同时合并颅内压增高,应该考虑到CVST的可能,包括如下症状: ? 急性或反复发作的头痛; ? 视乳头水肿;? 一侧肢体的无力和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痫性发作; ? 孤立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 ?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精神症状。

相比之下,孤立性脑静脉血栓形成也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研究显示,患者平均年龄为41岁,68%为女性,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抽搐,最常见的体征为局灶性神经缺失,而视乳头水肿没有报告,颅内压增高报告极少,MRI是主要的诊断手段。

《中国头颅内静脉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要点

《中国头颅内静脉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要点

《中国头颅内静脉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
2023》要点
中国头颅内静脉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要点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中国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以下是该指南的要点:
1. 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定义
头颅内静脉栓形成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指的是颅内静脉
系统中发生的血栓形成。

2. 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诊断方法
-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 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造影(MRV)是常
用的诊断方法,可显示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情况。

3. 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治疗方法
- 抗凝治疗:静脉抗凝剂是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首要治疗方法。

常用的抗凝剂包括肝素和华法林。

- 血栓溶解治疗:对于血栓较大或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
虑进行血栓溶解治疗。

- 支持性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等。

4. 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预后和预防
- 预后: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

及时的治疗能够改善预后。

- 预防:预防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关键是控制危险因素,如合
理使用避孕药、积极治疗血液病等。

注意:本指南旨在提供给医务人员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
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定,本文档不作为临床诊疗的
替代品。

参考文献:。

《中国脑静脉系血栓形成指导规范》(要点

《中国脑静脉系血栓形成指导规范》(要点

《中国脑静脉系血栓形成指导规范》(要点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最初与1825年由Ribes描述,当时及以后相当一段时间文献报道多位尸检结果。

对其治疗也局限于降颅压、抗癫痫等对症治疗,轻型病例有效,重症患者病死率高。

1942年,Lyons描述系统性抗凝治疗治疗CVST,抗凝可阻止病情恶化或改善病情,但不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1971年,Vines等对CVST患者进行系统性溶栓治疗,溶栓剂可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是被阻塞的静脉窦开放,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极大地改善;随后溶栓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1988年,Scott利用经颅钻孔进行接触性溶栓;1991年,Barnwell利用血管介入技术经颈静脉及股静脉进行静脉窦接触性溶栓,从而丰富了CVST的治疗手段。

目前,抗凝治疗是CVST首选的治疗方法,抗凝治疗对于CVST是安全的。

其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并且即使对于合并颅内出血的患者,也不会增加再次颅内出血的风险。

大量文献报道,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血管再通率较高,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后,病情人继续恶化或尽管采用其他处理措施,但颅内压仍然较高者,则应考虑溶栓治疗。

在我国,尽管CVST临床少见,但其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各异。

常被误诊或漏诊,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同时由于对其发病原因尚未有明确的认识,现有的临床治疗手段及评价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

1 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因CVST约占所有卒中的0.5%~1%,多见于孕妇、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以及<45岁的年轻人群。

常见的病因为,①遗传性高凝状态;②获得性高凝状态;③感染;④炎性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⑤肿瘤;⑥血液病;⑦药物;⑧物理因素;⑨其他因素。

2 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改变首先,脑静脉闭塞引起静脉性梗死及局部脑水肿。

其次,静脉窦闭塞引起静脉引流障碍,导致静脉高压。

3 临床表现头痛为CVST最常见的临床症状,90%的患者会出现。

2019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解读(完整版)【可修改文字】

2019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解读(完整版)【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19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解读(完整版)中国卒中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9(CSA & TISC 2019)于6月28日-6月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在CSA & TISC 2019第一天下午的CSA 临床管理指南解读Ⅰ论坛上,中国卒中学会制定的2019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在万众期待中正式发布,发布会现场盛况空前。

本文就指南主要内容,尤其是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行了解读。

1、2019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重磅发布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脑血管病的规范化防治水平,降低卒中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中国卒中学会组织国内专家历时2年,制定了包括脑血管病预防、诊疗、康复、组织化管理和卒中医疗质量控制等内容的全方位的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采用流程图和推荐意见相结合的模式,更加贴近临床工作,实用性强。

该指南的发布将成为脑血管病领域的风向标,更好地指导和帮助脑血管病相关医疗工作者开展工作。

CSA & TISC 2019邀请多位神经领域知名专家对2019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分章节进行发布和解读。

指南共分八章,详见表1。

6月28日下午的CSA 临床管理指南解读Ⅰ论坛主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第四章)进行解读,涉及缺血性卒中急诊评估诊断、再灌注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危险因素管理及长期干预。

表1 指南章节分布2、缺血性卒中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解读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治疗及长期预防的基石,本文着重对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章节(第四章第四节)内容进行解读。

抗血小板章节推荐意见详见表2。

表2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推荐意见汇总▶单药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依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首选抗血小板药物。

IST和CAST两项研究证明阿司匹林相比安慰剂可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或残疾率;CAPRIE研究证实氯吡格雷相比阿司匹林显著降低复合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应用指南2019》要点

《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应用指南2019》要点

《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应用指南2019》要点影像技术在脑血管病临床诊疗以及临床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临床诊疗以及临床研究中通常所涉及的影像技术有:(1)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包括平扫CT(NCCT)、增强CT扫描、CT灌注成像(CTP)和CT动脉造影(CTA);(2)磁共振成像(MRI):包括常规T1和T2加权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磁共振动脉造影(MRA)、磁共振静脉造影(MRV)、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高分辨血管壁磁共振成像(HRVWMRI)等;(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脑成像技术在急性脑血管病应用时主要满足以下需求:(1)判断是否有脑出血;(2)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排除临床卒中样发作的其他颅内疾病。

一、CT(一)CT是检测脑出血的“金标准”NCCT是目前临床确诊急性脑出血的首选方法,也是急诊鉴别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急性出血性卒中、溶栓前破除脑出血的最通例筛查方法。

(二)血肿扩大的NCCT征象血肿扩大指脑出血患者早期颅内血肿因持续活动性出血而不断扩大的现象和过程。

(三)CT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首选影像学手段XXX施展阐发为脑沟、脑裂或颅底环池内的高密度影。

(四)CT在缺血性卒中诊疗中的作用目前,NCCT是临床上公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检查和首选检查手段,主要目的是排除脑出血。

(五)NCCT在缺血性脑水肿或出血转化诊断中的作用CT是对这两者随访最佳的影像方式。

(六)NCCT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CVST在CT上可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推荐看法】:(1)NCCT是急诊急性脑出血、SAH的首选检查(A级证据,级推荐);(2)对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首先完成急诊NCCT,破除出血(A级证据,级推荐);(3)NCCT是监测缺血性卒中后恶性脑水肿以及出血转化通例选择的影象体式格局(A级证据,级推荐);(4)NCCT 可作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初始的通例检查,当发觉高密度静脉征、不明缘故原由的双侧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区低密度病灶,应当斟酌有CVST的可能(B级证据,级推荐);(5)NCCT 的黑洞征、混合征、岛征、血肿不规则形状以及液平面是展望急性颅内出血血肿扩大的重要影象标志物,NCCT可作为展望急性颅内出血血肿扩大的检测技术(B级证据,级推荐)。

【指南与共识】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指南

【指南与共识】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指南

【指南与共识】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指南展开全文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颅内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使血液回流受阻或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高压和局灶脑损害为特征的一类脑血管病。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是在2015年版指南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关于CVT的治疗,新版指南主要有以下推荐意见。

◀1. 病因治疗▶(1)感染性血栓应及时足量足疗程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原发部位化脓性病灶必要时可行外科治疗,以清除感染来源(Ⅰ级推荐)。

(2)口服避孕药等相关的CVT,应立即停用此类药物(Ⅰ级推荐;本条为本次新增推荐意见)。

◀2. 抗凝治疗▶(1)无抗凝禁忌的CVT患者应及早接受抗凝治疗,急性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剂量为90~100 IU/kg体重,每日2次皮下注射;或使用普通肝素治疗,应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1.5~2.5倍。

疗程可持续1~4周(Ⅱ级推荐,B级证据)。

(2)低分子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略优于普通肝素(Ⅱ级推荐,B级证据)。

(3)伴发于CVT的少量颅内出血和颅内压增高并不是抗凝治疗的绝对禁忌证(Ⅱ级推荐,B级证据)。

(4)急性期过后应继续口服抗凝药物,常选用华法林,目标PTINR值保持在2~3之间(Ⅱ级推荐,C级证据)。

(5)对于有可迅速控制危险因素的CVT,如妊娠、口服激素类避孕药物,抗凝治疗可在3个月内;对于危险因素不明或轻度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CVT,口服抗凝治疗应持续6~12个月;对于发作2次以上或有严重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CVT,可考虑长期抗凝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本条为本次新增推荐意见)。

(6)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影像学证实的闭塞静脉(窦)再通,可作为停止口服抗凝治疗的依据(Ⅲ级推荐,C级证据)。

(7)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华法林类似,但比华法林使用方便(Ⅱ级推荐,B级证据;本条为本次修订推荐意见)。

◀3. 特殊情况的抗凝治疗▶(1)对头面颈部感染相关的CVT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尚不明确,但有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Ⅲ级推荐,C级证据;本条为本次新增推荐意见)。

2019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南

2019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南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第二届中国静脉论坛会议期间,由中华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责成安贞医院吴庆华教授负责制定我国的“DVT诊治指南”,后与第三届静脉论坛轮值主席董国祥共同承担本指南的制定,由吴庆华和罗小云执笔。

本草案的制定历时两年余,经多次专家会议讨论修改。

2 006年3月在三亚的第三届静脉论坛工作会议上形成初稿,后经200 5年11月26日和2007年6月11日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会议以及2007年8月25日第三届中国静脉论坛预备会议等反复认真研究修改,2007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静脉论坛的会议上全体通过。

当然仍有不尽完美之处,也存在一定的意见分歧,留待以后不断修改,完善。

我国血管外科著名专家(按姓氏拼音字母顺序排列)陈翠菊、陈忠、陈学明、董宗俊、董国祥、段志泉、符伟国、管珩、郭伟、谷涌泉、顾福杭、景在平、蒋米尔、姜维良、李大军、李俊海、李建新、李晓强、栗力、刘昌伟、刘鹏、刘长建、刘增庆、罗小云、马杰、潘松龄、钱水贤、时德、沈来根、王嘉桔、汪忠镐、王玉琦、王深明、吴庆华、吴丹明、辛世杰、苑超、余波、张柏根、张建、张福先、张纪蔚、张强、张静菊、赵春起等先后参加本指南的制定。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 ulmonary embolism,PE),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boe mbolism,VTE)。

DVT是常见的一种病症,后果主要是肺栓塞和DVT 后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和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国内临床对于D VT的诊断和治疗缺乏统一认识,疗效差异较大。

为提高我国对DVT 的诊治和预防水平,我们制订了DVT诊治指南。

一、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目前国内还缺乏关于DVT发病率的准确统计资料。

DVT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要点

《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要点

《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要点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thrombosis,CVST)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常伴有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中约占0.5%~1%。

我国没有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但随着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本病并不少见,尤其在口服避孕药和围产期女性中更应值得重视。

病变部位可原发于脑内浅静脉、深静脉或静脉窦,其中单纯浅静脉血栓形成罕见,多由于脑静脉窦血栓延伸而来;深静脉血栓形成则以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多见。

60%以上患者病变累及多个静脉窦,其中以上矢状窦发生率居首位。

由于脑静脉与静脉窦之间、静脉窦与静脉窦之间,以及静脉窦与颅外静脉在解剖上存在吻合、彼此沟通,当静脉(窦)血栓形成时,血栓累积范围、侧支循环的差异等因素导致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从无临床症状到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病因和危险因素CVST在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成年人发病高峰年龄多在20~30岁,男女之比为每年1:1.5~5,常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病史。

年龄及病变部位与病因或危险因素有一定关系。

病因或危险因素可区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前者常继发于头面部或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或非特异性炎症;后者则多与高凝状态、血液瘀滞、血管壁损伤以及各种颅内压过低等有关,部分原因不明。

约85%以上的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包括:各种遗传性或继发性的血栓形成倾向(如V因子Leiden突变、凝血酶G20210A突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蛋白C、蛋白S或抗凝血酶Ⅲ缺陷)、妊娠、产后或口服避孕药物、各种急慢性感染或炎性疾病、各种血液系统疾病、肿瘤或外伤等,但部分患者原因不明。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婴幼儿以脱水和围产期并发症多见,儿童以头面部急慢性感染多见,而成年女性则以口服避孕药物和围产期并发症多见。

推荐意见:CVST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建议积极查找各种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液瘀滞的因素及排除感染的可能性(I级推荐)。

1784.《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

1784.《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

1784.《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颅内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使血液回流受阻或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高压和局灶脑损害为特征的一类脑血管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0.5%~1%。

我国没有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但随着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本病并不少见,尤其在口服避孕药和围产期女性中更值得重视。

CVT可原发于颅内脑浅静脉、深静脉或静脉窦,其中单纯浅静脉血栓形成罕见,多由静脉窦血栓延伸而来;深静脉血栓形成则以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多见。

60% 以上的患者病变累及多个静脉窦,其中以上矢状窦受累居首位。

病变性质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前者常继发于头面部或其他部位细菌性感染;后者则多与各种非感染性病因引起的高凝状态、血液淤滞、血管壁损伤和颅内压过低等有关,部分原因不明。

病因和危险因素【推荐意见】: CVT 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应积极查找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各种因素(Ⅰ级推荐)。

临床表现一、一般临床表现1. 颅内高压和其他全脑损害:2. 局灶性脑损害:3. 痫性发作:4.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二、不同部位CVT的临床表现1.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2. 横窦和乙状窦血栓形成:3. 直窦血栓形成:4. 海绵窦血栓形成:5. 单纯脑深静脉血栓形成:【推荐意见】:(1)CVT依血栓累及部位、范围和起病急缓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应重视CVT 临床表现的复杂性(Ⅰ级推荐;本条为本次新增推荐意见)。

(2)对不明原因的头痛、视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局灶脑损害(包括出血性或缺血性)、痫性发作(包括子痫)、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认知或精神障碍,或伴有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应考虑CVT的可能,并行相关检查(Ⅱ级推荐,C级证据)。

影像学检查一、头颅CT/CT静脉成像(CTV)1. CT平扫:2. CT增强扫描:3. CTV:二、头颅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RV)1. MRI常规序列:2. MRV:3. DWI:4.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或T2梯度回波对急性期静脉窦和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度较高。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管理》(2019)要点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管理》(2019)要点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管理》(2019)要点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常伴有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

随着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本病并不少见,尤其在口服避孕药和围产期女性中更应值得重视。

1 诊断评估1.1 病史、症状和体征特点【推荐意见】:临床医师应提高对CVST的警惕性。

对不明原因的头痛、视盘水肿、颅内压增高,应考虑CVST的可能。

对出现不明原因的痫性发作(包括子痫)、局灶脑损害、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认知或精神障碍,或伴有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进行CVST的相关排查是合理(Ⅰ类推荐,C级证据)。

1.2 辅助检查1.2.1 实验室检查【推荐意见】:•对所有疑似CVST患者都应进行常规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血浆蛋白和结缔组织病或肿瘤相关指标等)(Ⅰ类推荐,C类证据)。

•对病因不明、复发的CVST、有静脉血栓家族史的CVST患者应进行血栓形成倾向易患因素包括蛋白C、蛋白S及抗凝血酶Ⅲ等的筛查,以明确病因并选择更合适的防治策略(Ⅱa类推荐,C 级证据)。

•对临床怀疑CVST的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作为持CVST 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是D-二聚体水平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CVST,尤其对于孤立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或病程较长的患者(Ⅱa类推荐,B级证据)。

•腰椎穿刺检查有助于明确颅内高压和感染等病因(Ⅱa类推荐,C级证据)。

1.2.2 影像学检查【推荐意见】:•对疑似CVST的患者,CT/CTV和MRI/MRV都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MRI/MRV可以诊断大多数CVST,也可作为CVST随访的最佳无创性手段;CE-MRV比TOF-MRV诊断 CVST更为可靠(Ⅱa类推荐,C级证据)。

•SWI或T2*-GRE等磁敏感成像技术有助于提高CVST诊断率,特别是在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时及CVST发病的急性期(Ⅱa类推荐,C级证据)。

《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要点

《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要点

《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要点1996年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至今仍被作为我国脑血管病诊断的主要依据,然而,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对脑血管病分类认识的不断加深,迫切需要对我国主要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进行更新修订。

本文参考了脑血管病国内外相关诊治指南,经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学组指南共识专家委员会反复讨论,修订而成,供广大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要点】:1. 突发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符合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表现,一般在24h内(多数不超过1h)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

2. 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未发现相应急性脑梗死证据,为影像学确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条件行DWI检查时,头颅CT/MRI常规序列未发现相应梗死灶,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无法得到影像学责任病灶证据时,仍以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不超过24h为时间界限标准。

3. 排除非缺血性病因。

(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诊断要点】:1. 急性发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少数可为全面性神经功能缺失。

2. 头颅CT/MRI证实脑部相应梗死灶,或症状体征持续24h以上,或在24h内导致死亡。

3. 排除非缺血性病因。

附1:由于病因学不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

1.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2. 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3. 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4. 其他原因所致脑梗死:5. 原因未明的脑梗死:附2: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临床过程复杂。

1. 脑分水岭梗死:2. 出血性脑梗死:(三)脑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要点】:1.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发作性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或上肢缺血症状;(2)患侧上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收缩压比健侧低20mmHg 以上,或锁骨上窝可闻及动脉杂音;(3)血管成像检查发现锁骨下动脉近端严重狭窄或闭塞,血管超声或DSA证实椎-基底动脉血液逆流至患侧锁骨下动脉。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是一种脑血管病,由各种病因引起颅内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血液回流受阻或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颅内高压和局灶脑损害。

该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0.5%~1%。

虽然我国没有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但随着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该病并不少见,尤其在口服避孕药和围产期女性中更为常见。

CVT可以原发于颅内脑浅静脉、深静脉或静脉窦,其中单纯浅静脉血栓形成较为罕见,多由静脉窦血栓延伸而来;而深静脉血栓形成则以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为主。

超过60%的患者病变涉及多个静脉窦,其中受累最多的是矢状窦。

病变的性质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前者通常是由于头面部或其他部位的细菌感染引起,而后者则多与各种非感染性病因引起的高凝状态、血液淤滞、血管壁损伤和颅内压过低等有关,部分原因尚不明确。

病因和危险因素:CVT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多种多样,应积极寻找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各种因素。

临床表现:一、一般临床表现:1.颅内高压和其他全脑损害。

2.局灶性脑损害。

3.痫性发作。

4.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

二、不同部位CVT的临床表现:1.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2.横窦和乙状窦血栓形成。

3.直窦血栓形成。

4.海绵窦血栓形成。

5.单纯脑深静脉血栓形成。

影像学检查:一、头颅CT/CT静脉成像(CTV):1.CT平扫。

2.CT增强扫描。

3.___。

二、头颅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RV):1.MRI常规序列。

2.MRV。

3.DWI。

4.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或T2梯度回波对急性期静脉窦和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度较高。

推荐意见】:(1)对于无禁忌证的急性CVT患者,应立即开始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进一步扩展和再栓塞(级推荐,A级证据)。

(2)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为低分子肝素,可持续使用至少5-7天,然后转为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级推荐,A级证据)。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处理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处理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处理指南
要点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处理的指南要点。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并发症的处理至关重要。

目标
通过本指南,我们的目标是:
1. 提供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处理的理解。

2. 提供针对不同并发症的处理建议。

3. 支持医生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有效和个体化的治疗。

主要内容
1. 预防措施
- 早期识别和监测高风险患者。

- 使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预防。

- 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静卧。

-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 并发症处理
- 颅内出血:及时采取止血措施,考虑手术治疗。

- 脑水肿:控制颅内压力,使用利尿剂和甘露醇等药物。

- 脑梗死:积极治疗血栓形成、恢复脑血流。

- 发作性癫痫:使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控制。

- 增加颅内血栓形成:调整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的剂量。

- 颅内感染: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清创和引流。

3. 治疗后护理
- 监测并发症的进展和病情变化。

- 提供适当的康复计划和康复治疗。

- 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及影像学检查。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处理的指南要点。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指南,能够帮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更好地处理此
类并发症,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
要点解读
在《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国内外相关进展,修订的《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主要将背景资料更新至2019年12月,推荐意见进行了细化和增补,内容涉及病因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治疗和预防各个方面,是指导我国诊断和治疗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新依据。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脑血管病学组在山西、广西和江西多地组织了会议讨论,并经互联网和邮件反复征求专家意见,在2015年编写的《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1]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国内外相关进展,修订发表了《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2]。

本版指南推荐意见的背景资料更新至2019年12月,并将主要推荐意见进行了增补和细化。

增补和修订的主要内容涉及病因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治疗和预防各个方面。

一、病因和危险因素
本版指南在推荐意见的背景材料中,强调了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以年轻、女性多见,不同于动脉血栓栓塞性脑血管病,缺乏传统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除产褥期和长期口服避孕药外,还需注意我国近年
比较突出的卵巢过度刺激干预和人工流产后发生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临床表现
除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外,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并没有特异性,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极为重要。

即使这样,有些类型的临床诊断依然相当困难。

本版指南中,重点强调了临床少见且极易被误诊的单纯大脑皮质静脉血栓形成,虽然占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6%,但误诊误治将导致严重不良后果,指出了其症状学中应引起警惕的表现和影像学诊断技术合理采用的重要性[3]。

因此,在临床表现相关的推荐意见中,特别增补了血栓形成部位、累及范围和起病急缓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多样,应重视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症状的复杂性,提醒临床医生高度警惕。

三、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检查是确诊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手段,本版指南中,强调了CT平扫/增强、MRI常规序列(增强)、CT静脉成像(CTV)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在血栓形成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尤其是CT增强扫描/CTV和增强MRI/MRV,目前认为基本可以取代DSA,用于确立绝大多数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MRI能更好地显示脑实质损害和血栓形态,而且一系列成像新技术显示了更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如磁敏感成像、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和血栓黑血成像等技术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
值,尤其在诊断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时特别适用。

有条件的单位,应尽量选用这些成像新技术。

CT/CTV成像时间短,没有幽闭和磁性物质干扰的限制,在多数医疗单位,仍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

在本版指南中,虽然认为DSA具有突出优势,但不再强调其是确诊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金标准”[1],还提醒在临床应用中注意其短处,如使用时应考虑到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时的不足,以及其有创性和操作不当导致颅内压增高的风险。

四、治疗和预防
在病因治疗方面,由于口服避孕药的高风险性,增补了口服避孕药等相关的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应立即停用此类药物。

妊娠虽然也是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有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病史者并不建议禁止妊娠,而是要充分与患者交代病情,告知如果妊娠,孕期有静脉血栓形成和流产风险,做到提前预警。

抗凝治疗依然是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治疗手段。

本版指南将抗凝治疗的推荐意见进行了增补和细化,将急性期和急性期后如何使用口服抗凝药进行了细化,对何时该停用口服抗凝药物也提供了建议。

根据最新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华法林类似[4],但不必监测凝血功能,使用更方便,可能将逐渐显示其临床实用价值。

本版指南主要强调了两种特殊情况下的抗凝治疗。

一是对面颈部感染相关的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有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因此,不推荐使用。

另外,对妊娠期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由于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对胎儿安全性存在风险,新型口服抗凝药对胚胎的安全性仍缺乏相关研究,因此,建议全孕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本版指南把局部接触溶栓、血管内机械取栓、球囊扩张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统称为血管内治疗。

临床上,常常将两种或以上治疗方法联合使用。

由于血管内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不足,只有少数小样本病例报告,现有研究发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抗凝治疗并无显著差异[5]。

因此,对血管内治疗总体上建议慎重选用,仅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由熟练血管内治疗操作的人员,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以采用。

虽然有关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相关研究少,证据级别低,但与2015年版本[1]不同的是,本版指南增加了预防方面的推荐意见,建议积极治疗病因和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是预防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对于复发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伴有严重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可考虑长期口服抗凝治疗;有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病史的孕期女性,可权衡利弊后,考虑全孕期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最后必须指出,与2012年和2015年两个版本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1, 6]类似,由于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低,患者数
量少,国内外均难于组织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本指南所采用的证据也多为小样本队列研究,甚至是病例报告的结果或专家建议,证据级别普遍偏低。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和治疗药物快速创新,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也不断更新,新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在修订本指南文献采集中难免有所遗漏,推荐意见甚至可能以偏概全,请同道不吝指出,以望下次更新时补充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