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海上丝绸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朝海上丝绸之路

1258年,曾为“海上丝绸之路”劲旅的西亚阿拔斯王朝,被旭烈兀率领的元朝西征军推翻,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的帆船队宣告衰败,元朝商船队在海上丝绸之路上获得空前机遇,元海外活动的范围也远远超过了前代。这其中,亦黑迷失、杨廷壁和杨氏家族可为元代远洋航海家的杰出代表。

亦黑迷失四下南海

亦黑迷失四下南海

据《元史》卷131亦黑迷失传记载,亦黑迷失是元朝杰出的远洋航海家、外交家兼水军将领,除率水师攻打过爪哇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巫里(今苏门答腊岛中部)、苏木都剌(今苏门答腊岛中部以外部分)、不鲁不都、八剌等岛国外,还率官方贸易船队四次奉旨出航南亚。

亦黑迷失精于船艺,1272年,亦黑迷失第一次出使印度马拉巴海岸的八罗勃国前,监吏察看了船队整体情况。元朝《松乡先生文集》(任士林著)卷四记载元远洋船:“舶挂十丈之竿,建八翼之橹,长年顿指南车坐浮庋上,百夫见鼓

番休整,如官府令。碇必良,纤必精,载必异国绝产。”监吏检视船底舱桅座的稳固程度,桅杆的材质是否坚实且垂直竖起,桅杆是否支撑得住船帆、横杆和吊杆的重量;监吏查看船上罗盘针的精密度,测试指南车在船只摇摆情况下的指向误差,以换算成精准的航向,元朝的船用指南针盘已刻有精确的航向方位,如元朝《真腊风土记》(周大观著)就记录了:“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航向202.5°)…到占城”,“又自真蒲,行坤申针(航向232.5°),过昆仑洋入港”。

监吏还勘验船舵状况,元朝远洋船舵多在船尾,近海时用正舵,而进入深海后,则“从上插下二棹”(《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徐兢著)),一正舵二副舵同时使用,“随水深浅更易”。监吏检看锚碇质量,以免“铁质船锚也难以抛抓”(元初《海道经》)的情况出现;监吏还检看锚绳的结实程度,防止水流过急情况下断缆或走锚。元时远洋锚碇分重量大的石碇与泥沙底质用的木,以便靠重力或抓力抛锚靠岸。

亦黑迷失率船队到达八罗勃国,完成外交使命,并接受和购买了大量异国珍稀财宝,“以珍宝奉表来朝”(《元史》卷131),历时两年于1274年返回中国,得到忽必烈“金虎符”的赏赐。

1275年,亦黑迷失属下的监吏再次查勘船队情况后,元船队第二次出使印度八罗勃国,这年,该国国师随亦黑迷失船队回到中国,就政经与宗教问题和元高层展开了交流。亦黑迷失因精于船务,1277年升迁为兵部侍郎,主抓水军作战。

1284和1287年亦黑迷失又奉旨率船队分别前往斯里兰卡的僧珈剌国和印度的马八儿国,这两次出行前,监吏都察验了远洋船队的船只状况。当时中国的四桅远洋海船风靡南洋与印度洋一带。监吏主要察视主船桅的安装位置是否准确,若位置出现偏差,遇到暗流,船就会左右不停摇摆;监吏还察视副船桅的安置位置是否固定牢靠,避免船上所有蓬帆张开后桅杆因承重过大而折断或塌斜。

1294年,作为水军统帅之一的亦黑迷失,率船队远征位于苏门答腊东南的爪哇国,忽必烈将船务和船况检勘的一切“海道事付亦黑迷失”,可见亦黑迷失很精通船术业务。恰逢忽必烈去世,远征水军随即撤军,亦黑迷失回国后家资没收1/3,后来“复还之”。另两位将军则都被杖打17,家资没收1/3。亦黑迷失“告老家居”。去世后,元朝第四任皇帝孛儿只斤“念其屡使绝域”,四次率船队出使南洋,而被“诏封吴国公”(以上见《元史》卷131)。

杨廷壁出使具蓝

杨廷壁出使具蓝

继亦黑迷失访问印度半岛的八罗孛国、马八儿国和僧珈剌国(今斯里兰卡)后,这几个国家纷纷“奉表称藩”(《元史》卷210),但印度半岛的一个重要国家俱兰国未有回应,这使得忽必烈很不高兴。于是,1279年底,忽必烈派广东招讨使杨廷壁出使俱兰国。1280年杨到达俱兰,国王表示来年再遣使通交,杨廷壁带着俱兰国书回元。

1281年1月,杨廷壁与哈撒儿海牙再次奉命乘坐使船从泉州出发,去往俱兰国。出发前,杨廷壁命船上部领郑震等人检看船只准备情况。

元朝海船不仅大而坚,在船舶上的人员也有严密的组织和分工,每条船上有纲首、直库、杂事、部领、火长、舵工、梢工、碇手、亚班等分工,分掌航海职责。郑震因精于船艺,负责船体安全与维护的部领工作。

郑震察看船舱上方的舱顶及四周的防水效果,缝隙处要进行捻逢处理,船板间捻逢用的麻绳,按照工序紧密均匀塞入缝隙;察看船体的耐风浪强度,检视船侧和船底的密封情况,船首和船尾的结构等方面出现问题,必须马上返工整改,限期完工。

4月,使船到达僧珈剌国海岸时遇季风转向,“舟人郑震等以阻风乏粮”(《元史》卷210),改向到马八儿国,然后走陆路进入俱兰国,但因这一地区战火纷纭,几次商议无果,杨廷壁与哈撒儿海牙只好按原路回国。

1281年11月,忽必烈第三次派杨廷壁一人率使团携国书远洋前往俱兰国。临行前,舟人部领郑震等再次奉杨廷壁之命,查看了船体现况。

郑震主要察看船体水线下部分的船底木梁和木板磨损情况,检视船舵、锚碇、橹、桨等水中附属装置等,水中附属装置与船体连接处之间隙应予密封严实,以免船体渗入海水。针对船橹浸泡受损情况,郑震对船橹进行了修补。郑震还察看了船舱内情况,对一些较薄的船壁进行了加厚处理。

经郑震等舟人的检勘与修补后,船体状况良好。杨廷壁率使团远航俱兰,1282年2月到达俱兰,受到俱兰国王的迎接:“国主及其相马合麻等迎拜玺书”,周边国家也纷纷派宰相等重臣到俱兰国与杨廷壁签订建交国书。

杨廷壁完成外交使命后,率使团返航,途中,郑震发现船况异常,船体有渗漏水现象发生,报知杨廷壁。船队停泊于尼科巴群岛中的那旺国,杨廷壁和郑震彻查了船壳与船舱情况:木质出现稍许腐蚀情况,需要修补或更换;查勘船板结合点的燕尾榫、直通榫、斜榫、子母榫、半隐蔽榫和隐蔽榫等的接合紧密状况,榫卯孔眼是否有缝隙,是否有不安全的船用设备没有固定好,是否能尽快漏排掉船上的渗漏水等。

船只检勘后,郑震等人在岸边对船体进行了修补。期间,杨廷壁还率使团参拜了该国国王,并与那旺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愿纳岁币,遣使入觐”。1283年,杨廷壁率使团顺利回国。至1286年,在杨廷壁与亦黑迷失的多次远洋出使影响下,南洋与东非的10个国家先后与元朝建立了外交关系(详细名单见《元史》卷210)。

杨氏航海世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