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1)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4c161a312b3169a451a4da.png)
实验1 以太网组网实验及基本网络命令一、实验目的1.了解网络命令的基本功能2.掌握基本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3.掌握使用网络命令观察网络状态的方法二、实验环境1.软件环境: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统2.硬件环境:配置网卡的计算机,由IP路由器连接。
三、实验步骤1.安装TCP/IP。
2.手动配置TCP/IP参数。
3.使用ipconfig命令来测试TCP/IP是否安装成功。
4.使用ping命令来验证。
5.学习tracert、netstat、arp、net等命令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1.Ipconfig命令Ipconfig命令可以用来显示本机当前的TCP/IP配置信息。
这些信息一般用来验证TCP/IP 设置是否正确。
常用格式:(1)当使用Ipconfig是不带任何参数选项,那么它为每个已经配置好的接口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值。
(2)Ipconfig/all。
当使用all选项时,Ipconfig除了显示已配置TCP/IP信息外,还显示内置于本地网卡中的物理地址(MAC)以及主机名等信息。
(3)Ipconfig/release和Ipconfig/renew。
这是两个附加选项,只能在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租用IP地址的计算机上起作用。
2. Ping命令Ping命令的格式如下: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k host-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Ping命令主要参数如下:∙-t:使当前主机不断地向目的主机发送数据,直到按Ctrl+C键中断。
∙-a: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
∙-n count:发送count 指定的ECHO数据包数,默认值为4 。
∙-l size: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61db0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0.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计算机网络pcackt tracer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pcackt tracer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ad665f77232f60ddcca1d6.png)
计算机网络pcackt tracer实验报告(注:建议放大显示比例观看图片细节)一、实验要求使用思科的pcaket tracer模拟器配置路由器,使用两台路由器直接相连,每台路由器连接一台计算机,实现两台计算机的通行。
路由器分别使用静态路由、RIP协议、OSPF协议进行路由配置。
二、总体结构布局和连线选择的路由器为两台2811,终端为两台普通PC机。
PC 0(Fa0)与Router 0 (Fa0/0) 组成网络192.168.1.0,PC 1(Fa0)与Router 1 (Fa0/0) 组成网络192.168.2.0,Router 0 (Se0/3/0) 与Router 1 (Se0/3/0)组成网络192.168.3.0;在PC和Router之间使用交叉线,在Router和Router之间使用DCE 线。
三、静态路由配置3.1 PC配置PC配置主要有两项,一项是IP和子网掩码,还有一项是网关IP。
首先对PC0进行配置,需要配置的内容为Fa0端口,配置内容为PC的IP,我们设置为192.168.1.2,子网掩码自动生成为255.255.255.0;其次,设置PC0的网关为192.168.1.1,即路由器Fa0/0的IP地址;同理配置PC 1 即可。
3.2 路由器配置路由器的配置主要有需要配置三项,一项是模块接口卡,一项是Se和Fa的IP及子网掩码,最后是静态路由表的配置;首先对Router 0 进行配置,第一项配置模块接口卡,此处我们选择WIC-2T,这是一种2端口串行广域网接口卡,注意在配置时应先断电,配置后再上电;其次,进行Se和Fa端口的配置,Fa属于网络192.168.1.0,且Router 0 为该网络的网关,故设置其IP为192.168.1.1,Sa属于网络192.168.3.0,故设置其IP 为192.168.3.1,还需设置时钟速率,设置为64000,操作如下图所示:最后,配置静态路由表,网络为目的地所在的网络号,下一跳即为目的地的地址,因为本实验只有两台PC,Router 0 所在网络的PC为PC 0,故只需配置PC 1 的相关信息即可,PC 1所在的网络为192.168.2.0,IP为192.168.3.2,操作如下图所示:同理配置Router 1即可。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7ac39727f12d2af90242e663.png)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B实验地点: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6年12月2日实验1Packet Trace基本使用一.实验目的掌握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任务在Cisco Packet Tracer中使用HUB组建局域网,利用PING命令检测机器的互通性。
三.实验设备集线器(HUB)一台,工作站PC三台,直连电缆三条。
四.实验环境实验环境如图所示:五.实验步骤1.运行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集线器(HUB)和三台终端设备PC,用直连线按实验环境图所示将HUB和PC工作站连接起来,HUB端接Port口,PC端分别接以太网(Fastethernet)口。
2.分别点击各工作站PC,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地址配置(IP Configuration),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PC0:1.1.1.1,255.255.255.0;PC1:1.1.1.2,255.255.255.0;PC2:1.1.1.3,255.255.255.0。
3.点击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右下方的仿真模式(Simulation Mode)按钮,将Cisco Packet Tracer的工作状态由实时模式(Realtime)转换为仿真模式(Simulation)。
4.点击PC0进入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命令提示符。
在上述DOS 命令行窗口中输入Ping1.1.1.2命令,运行回车。
然后在仿真面板(Simulation Panel)点击自动捕获/播放(Auto Capture/Play)按钮。
5.观察数据包发送的演示过程,对应地在仿真面板的时件列表(Event List)中观察数据包的类型。
六.实验心得本次实验掌握了PackTracer模拟器基本使用,掌握在Cisco Packet Tracer中使用HUB组建局域网,利用PING命令检测机器的互通性,PC的IP地址配置和Ping命令检测机器连通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a69db6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f.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试验一利用wireshark抓包工具抓包一、实验名称使用网络协议分析仪 Wireshark二、实验目的1. 掌握安装和配置网络协议分析仪Wireshark的方法;2. 熟悉使用Wireshark工具分析网络协议的基本方法,加深对协议格式、协议层次和协议交互过程的理解。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1. 安装和配置Wireshark的网络协议分析仪,下载地址。
2. 使用并熟悉Wireshark分析协议的部分功能。
四、实验环境1.Windows7 操作系统PC机器。
机器具有以太网卡一块,通过双绞线与局域网连接。
软件。
五、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1:安装网络协议分析仪,从官网下载exe软件双击安装。
2:启用Wireshark进行试验。
:启动初始如下显示::分组捕获数据,并将捕获的数据保存为文件抓包实验数据.pcapng,当再次需要捕获时,可以打开文件在进行实验抓包。
:对数据进行协议分析。
在上部“俘获分组的列表”窗口中,有编号(No)、时间(Time)、源地址(Source)、目的地址(Destination)、协议(Protocol)、长度(Length)和信息(Info)等列(栏目),各列下方依次排列着俘获的分组。
中部“所选分组首部的细节信息”窗口给出选中帧的首部详细内容。
下部“分组内容”窗口中是对应所选分组以十六进制数和 ASCII 形式的内容。
无线网连接抓包实验数据如下图1本地连接网页抓包实验数据如下图2图 1图 2六、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1:网络抓包实验获取的数据如下图3图 32:使用过滤器过滤数据比如以下图4中的Time=4 作为过滤条件,可以将图2过滤为图三,如果你需要符合某些条件的数据,这种方案可以分组,减少数据量,因此可以提高效率。
图 4七、实验体会、质疑和建议1:通过使用抓包实验工具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网络的一些协议,然后接下来的实验依次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协议进行分析,然后分析网络中的五层结构进行探究。
《计算机网络》上机任务书 - 实验一
![《计算机网络》上机任务书 - 实验一](https://img.taocdn.com/s3/m/ba4d32ab284ac850ad024291.png)
《计算机网络》上机任务书实验一 PACKET TRACER模拟器的使用及搭建简单局域网一、实验目的1.掌握网络设备互联的基本原理和要领。
2.熟悉PT模拟器的使用,掌握其主要功能。
3.使用PT模拟器实现简单局域网的搭建。
4.熟悉Cisco交换机配置命令二、模拟器概述与使用PACKET TRACER是Cisco公司针对其CCNA(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CCNA)开发的一个用来设计、配置和故障排除的网络模拟软件,可用来模拟CCNA的实验。
通过图形界面创建网络拓扑、配置网络设备、测试验证连通性。
该软件还提供一个分组传输模拟功能让使用者观察分组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
(一)安装Packet Tracer 5.0安装非常方便,在安装向导帮助下一步步很容易完成的。
图一安装图二进度图三开始菜单安装文件(二)添加思科的网络设备及计算机构建网络图四Packet Tracer 5.0的界面Packet Tracer 5.0非常简明扼要,白色的工作区显示得非常明白,工作区上方是菜单栏和工具栏,工作区下方是网络设备、计算机、连接栏,工作区右侧选择、册子设备工具栏。
图1 Packet Tracer 5.0 基本界面表1 Packet Tracer 5.0基本界面介绍实例:添加交换机图五添加交换机在设备工具栏内先找到要添加设备的大类别,然后从该类别的设备中寻找添加自己想要的设备。
在操作中,我先选择交换机,然后选择具体型号的思科交换机。
图六拖动选择好的交换机到工作区配置设备图八添加计算机:Packet Tracer 5.0中有多种计算机图九单击设备,查看计算机并可以给计算机添加功能模块图十添加连接线连接各个设备思科Packet Tracer 5.0有很多连接线,每一种连接线代表一种连接方式:控制台连接(用控制线)、双绞线交叉连接、双绞线直连连接、光纤、串行DCE 及串行DTE等连接方式供我们选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75611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5.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2023年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2023年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5423e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b.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设计报告_华为eNSP模拟器
![计算机网络设计报告_华为eNSP模拟器](https://img.taocdn.com/s3/m/0643733d561252d381eb6e07.png)
目录第一节选题背景 (4)1.1 设计任务 (4)1.1.1设计题目 (4)1.1.2 任务 (4)1.1.3 要求 (4)1.2 基本思路及相关理论 (5)1.2.1 相关理论 (5)1.2.2 相关思路 (6)第二节设计方案 (7)2.1 拓扑图设计 (7)2.1.1 主要设备 (7)2.1.2 企业网拓扑图 (7)2.2 子网划分 (8)2.2.1 子网设定 (8)2.2.2子网划分 (8)第三节具体配置 (10)3.1 核心路由器基本配置 (10)3.1.1 路由器定义 (10)3.1.2 配置路由接口IP地址 (10)3.1.3 静态路由配置 (11)3.1.4单臂路由配置 (11)3.2 交换机VLAN相关配置 (12)3.2.1 交换机以及VLAN相关定义 (12)3.2.2 交换机的具体配置步骤 (13)第四节调试与调试结果 (15)4.1 VLAN间通信 (15)4.2 主机访问服务器 (16)第五节总结 (17)第一节选题背景1.1 设计任务1.1.1设计题目简单企业网的设计与实现1.1.2 任务●为每台计算机分配一个私有IP地址,地址范围:192.168.0.0/24。
为保证部门间的访问隔离,每个部门单独划分一个子网,子网间通过路由器互连;●企业已从电信申请4个公网IP地址210.88.55.11~210.88.55.14,为了能够使年有主机访问Internet,需要在路由器使用NAT技术;●内、外网用户均需要访问企业内部一台Web服务器。
1.1.3 要求●使用模拟仿真软件设计出企业网络拓扑图,体现各子网互连,内、外网访问服务器的内容;●给出各部门子网的IP地址分配方案;●给出2种NAT转换方案,描述它们的具体工作过程,体会NAT的基本安全性;●给出完整的路由器配置文档,包括接口IP地址配置、NAT及Static NAT 配置;●最后测试企业网连接功能。
1.2 基本思路及相关理论1.2.1 相关理论IP地址的编址方式:IP地址是网络设备接口的属性,其编码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个字段是网络号,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704d8027d3240c8447efee.png)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1)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学院:学号:姓名: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模拟器试验实验说明:共5个实验,其中前3个必做,后2个选做。
一、实验目的1、掌握模拟器软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配置PC、交换机、路由器的方法;3、掌握为交换机设置VLAN,为端口设置TRUNK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WinXP/WIN7、HW-RouteSim 2.2(软件请到BB课程资源下载,下载后直接解压缩运行;下载前请关闭杀毒软件)三、实验步骤及结果实验一: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添加一个交换机,两个计算机,连接A电脑到交换机3号端口,B电脑到6号端口,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Switch>systempassword:[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重命名为S3026 [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为111 [S3026]quit<S3026>syspassword:111[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 ;查看当前所有配置[S3026]display vlan all ;查看当前VLAN设置观察此时所有交换机端口都在同一个vlan1内。
双击小电脑A:login:rootpassword:linux[root@PCAroot]# ? ;输入?号查看命令提示[root@PCAroot]#ifconfig双击小电脑B:login:rootpassword:linux[root@PCAroot]#ifconfig 2 netmask点击A电脑做测试:2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将结果保存为文件net1.txt)<Quidway>system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Quidway]sysname S3026[S3026]super password 111[S3026]quit<S3026>sys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password:111[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hostname S3026super password 111#radius scheme systemserver-type huaweiuser-name-format without-domaindomain systemradius-scheme systemaccess-limit disablestate activeidle-cut disable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vlan 1ip addressip route-static (default gateway) #interface Aux0/0#interface Ethernet0/1##interface Ethernet0/2##interface Ethernet0/3##interface Ethernet0/4 ##interface Ethernet0/5 ##interface Ethernet0/6 ##interface Ethernet0/7 ##interface Ethernet0/8 ##interface NULL0##user-interface aux 0 passworduser-interface vty 0 4passwordreturn[S3026]display vlan allVlan Name Status Ports-------- -------- ---------- ------------------------1 default Active F0/1, F0/2, F0/3, F0/4, F0/5, F0/6, F0/7, F0/81002 fddi-d Active1004 fnet-d ActiveVLAN Type SAID MTU-------- ------- -------------- --------1 enet 100001 15001002 fddi 101002 15001002 fnet 101003 1500[S3026]Red Hat Linux release 7.3 (Valhalla)PCA login: rootpassword: linux[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ip address> netmask <netmask> ifconfig eth0 <ip address> netmask <netmask> down ifconfigroute add default gw <ip address>route del default gwrouteping <ip address>telnet <ip address>shutdown -h nowinit 0Red Hat Linux release 7.3 (Valhalla)PCB login: rootpassword: linux[root@PCB root]#4packets transmitted, 4 received, 0% loss, time 2000ms [root@PCA root]#试验二:基本VLAN设置添加2台交换机,4台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130f09551810a6f4248605.png)
The monotonous and dull air suffocated my young heart and wrapped my flying wing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篇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二模拟器boson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二模拟器boson的使用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实验2模拟器boson的使用一、实验目的:熟悉boson界面,掌握boson的使用方法二、实验要求:掌握模拟器bosonnetsim的基本用法,能亲自用“bosonnetworkDesigner”设计一个网络结构,并能够正确使用boson 软件进行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配置。
三、实验内容:1.在bosonDesigner设计一个网络结构,1个交换机和2个pc机2.在bosonnetsim配置,并检查拓扑结构。
可以在先阅读后面的boson软件介绍在做下面的实验四、实验步骤1、boson的使用通过boson的自定义网络拓扑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结构,深入地掌握路由、交换设备的配置命令,利用它我们可以搭建出自己需要的网络。
1)添加设备启动bosonnetsim后,单击“File”菜单下的“newnetmap”,则bosonnetworkDesigner被启动,在其中绘制下面的拓扑图:交换机采用2950,pc采用pc->win982)绘制连线鼠标选中switch1,右键如图,将pc1接在交换机的fastethernet0/1端口上,选择好后,会出现连线设定图,选择pc1的ethernet0,将switch1的Fastethernet0/1和pc1的ethernet0连接起来。
同样的方法,pc2接在交换机的fastethernet0/2端口上。
3)保存拓扑结构拓扑图绘制好后,保存起来。
选择File->saveas?,将拓扑结构保存到指定目录(当前的实验文件夹),文件名*.top2、bosonnetsim的使用拓扑图绘制好后,必须把它装载到bosonnetsim中才能进行配置。
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仿真实验
![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仿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76ba548767f5acfa1c7cd81.png)
至诚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 交换机、路由器仿真实验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在交换机上建立、配置VLAN 的方法。
2) 学习路由器的基本配置,验证静态路由的理论原理。
二、 实验要求:1) 掌握模拟器Boson NetSim 的基本用法,能亲自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 ”设计一个网络拓扑结构,了解对在Boson NetSim for CCNP环境下配置Cisco 路由器及交换机的命令格式。
2)总结在交换机上实现VLAN 原理;掌握对配置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命令。
3)了解如何设置路由器的接口的IP地址、静态路由等的相关命令;加深对有关路由器根据路由表转发分组的原理的理解。
三、实验内容:(一)模拟器软件Boson NetSim的使用1.解压、安装模拟器Boson NetSim (如果本机事先没有安装Adobe Reader 7.0,还需要安装该软件,以便在Boson NetSim中能查看PDF文档,否则无法进入模拟器Boson NetSim)2.破解Boson NetSim (用注册机完成注册后,才能使用模拟器的配置功能)3.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加入一台交换机和两台PC机4.用“Boson NetSim for CCNP”测试两台PC机的连通性(注意PC机的IP设定,winipcfg 和ping 命令的使用)5.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加入两(更多)台交换机和若干台PC机6.用“Boson NetSim for CCNP”测试PC机的连通性7.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绘制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网络拓扑图,并将其保存。
8.初步熟悉模拟器Boson NetSim for CCNP的使用。
将上一步所保存的拓扑文件导入到Boson NetSim for CCNP环境中,练习配置命令,结合所提供的参考资料,练习熟悉一些最基本的配置环境和命令。
电脑模拟电路实验报告(3篇)
![电脑模拟电路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a3ff5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0.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脑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电脑模拟电路的仿真方法和技巧;3. 分析电脑模拟电路的性能指标,提高电路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脑模拟电路是指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际电路进行模拟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搭建电路模型,可以预测电路的性能,优化电路设计。
实验中主要使用到的软件是Multisim。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电路搭建以一个简单的RC低通滤波器为例,搭建电路模型。
首先,在Multisim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电路,然后按照电路图添加电阻、电容和电源等元件。
将电阻和电容的参数设置为实验所需的值。
2. 仿真设置在仿真设置中,选择合适的仿真类型。
本实验选择瞬态分析,观察电路在时间域内的响应。
设置仿真时间,本实验设置时间为0-100ms。
设置仿真步长,本实验设置步长为1μs。
3. 仿真运行点击运行按钮,观察仿真结果。
在Multisim软件的波形窗口中,可以看到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4. 数据分析分析仿真结果,观察电路的频率响应、幅度响应和相位响应。
本实验中,观察RC 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通带增益和阻带衰减等性能指标。
5. 结果优化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优化电路性能。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电容值来改变截止频率,通过调整电阻值来改变通带增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频率响应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RC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约为3.18kHz。
在截止频率以下,电路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在截止频率以上,电路的幅度衰减明显。
2. 幅度响应在通带内,RC低通滤波器的增益约为-20dB。
在阻带内,增益约为-40dB。
3. 相位响应在截止频率以下,电路的相位变化约为-90°;在截止频率以上,相位变化约为-180°。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加深了对电脑模拟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2. 掌握了Multisim软件在电路仿真中的应用;3. 分析了电路性能指标,提高了电路设计能力。
《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设计仿真实验一
![《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设计仿真实验一](https://img.taocdn.com/s3/m/56b08c1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f.png)
《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设计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使用Packet Tracer软件对WLAN无线局域网设计和模拟仿真,了解WLAN 无线局域网原理;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组成和设备连接关系;熟悉使用无线路由器配置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无线局域网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接入技术,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众多无线局域网协议中,最重要的标准是IEEE 802.11,我们常说的无线局域网WIFI 就是用的这套标准。
802.11中规定的无线接入点(AP)是用来把无线主机接入网络的基础设施。
无线终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到AP,而AP通常以有线的方式接入本地网络或互联网。
实验中用到的无线路由器,是无线AP和NAT网关“二合一”的设备。
启动Packet Tracer模拟器软件,添加设备并连线,构建如下图所示WLAN 无线局域网网络拓扑。
三、实验仪器1.硬件实验平台:通用个人计算机;2.软件实验平台:32位或64位Windows操作系统,Cisco Packet Tracer 仿真软件。
四、实验内容1.实验任务1:构建虚拟Internet路由器及互联网Web服务器在PacketTracer主界面中,添加2811路由器Router0和通用服务器Server0。
用自动选择端口方式连接Router0和Server0。
(1)配置Router0:激活FastEthernet0/0,并配置静态IP地址12.0.0.254/24,如下图所示:类似的,继续配置ROUTER0的端口FastEthernet0/1,并配置静态IP地址11.0.0.254/24,并激活端口。
(2)配置服务器Server0:在FastEthernet配置页,设置静态IP地址12.0.0.1/24。
在全局设置页面(Global——>Settings)配置默认网关为12.0.0.254。
检查服务器的HTTP服务是否已开启(默认开启)。
此时可在服务器桌面标签下,打开命令行窗口并使用ping命令,测试服务器到路由器Router0的可达性。
H3C模拟器实验1
![H3C模拟器实验1](https://img.taocdn.com/s3/m/9771f92ceefdc8d376ee3268.png)
模拟器实验1一.实验需要设备与器材H3C路由器、H3C交换机、计算机、设备电缆、网线二.实验内容(1)根据拓扑图及网络物理连接表完成设备的连线(2)公司总部使用OSPF协议作为IGP以达到互通●总部采用OSPF多进程,RT2、RT3为边界路由器●RT2、RT3启用OSPF进程10,区域0;接入区域(SW1)启用OSPF进程20,区域0;●发布具体的网段和Loopback地址;在RT2与RT3间配置OSPF协议的简单明文验证,验证口令为123456;●在边界路由器的OSPF进程20中发布缺省路由(3)公司总部与分支机构间使用BGP协议●分支机构为AS200,总部为AS100;●总部内核心路由器、交换机建立全互连的IBGP连接;●LoopBack0路由必须通过network命令来发布,其他路由不受限制;●总部向分支机构发布缺省路由(4)设备与网络管理部署●为所有路由器设备开启SSH(Stelnet)服务端功能,对所有SSH用户采用password认证方式,用户名和密码为admin,密码为明文类型,用户角色为network-admin;●为所有三层交换机开启Telnet功能,对所有Telnet用户采用本地认证的方式。
创建本地用户,设定用户名和密码为admin的用户有3级命令权限,用户名和密码为000000的用户有1级命令权限。
密码为明文类型。
●为所有设备开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要求网管服务器通过SNMP v2c访问设备。
读团体字:public,写团体字:private。
三.实验步骤SW1RT1RT2RT3。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4d556733d4b14e8424687f.png)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实验说明:共5个实验,其中前3个必做,后2个选做。
、实验目的掌握为交换机设置 VLAN,为端口设置 TRUNK的方法。
、实验环境(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WinXP/WIN7、HW - RouteSim 2.2 (软件请到课程资源下载,下载后直接解压缩运行;下载前请关闭杀毒软件)三、实验步骤及结果实验一: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Switcti A端口,B电脑到6号端口,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 vSwitch>systemP assword:1、掌握模拟器软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配置PC、交换机、路由器的方法;3、BB 添加一个交换机,两个计算机,连接A电脑到交换机Ho&l Bia.e5Li.2[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重命名为 S3026[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为 111[S3026]quit<S3026>syspassword:111[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 ;查看当前所有配置[S3026]display vlan all ;查看当前 VLAN 设置观察此时所有交换机端口都在同一个vlan1 内。
双击小电脑 A : login:rootpassword:linux[root@PCAroot]# ? ;输入?号查看命令提示[root@PCAroot]# 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双击小电脑 B: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 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点击 A 电脑做测试: [root@PCA root]#ping 10.65.1.2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将结果保存为文件 net1.txt )[root@PCA root]# ping 10.65.1.2。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1025f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f.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3、掌握文件的查找;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5、通过控制面板查看和修改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设置;6、查看和修改系统基本配置信息。
7、通过用户管理设置,使计算机为多人合用,同时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它用户的操作权限;8、通过对计算机的环境设置,优化计算机的性能,加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提高计算机病毒应对能力。
二、实验任务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3、修改鼠标、显示器、输入法的设置。
4、显示系统硬件配置信息。
5、添加删除程序。
6、添加、删除用户,修改用户信息。
7、修改虚拟内存设置,优化计算机性能三、实验检查内容1、是否在E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3、是否将“notepad、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4、“notepad、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7、修改鼠标处于“正常选择”状态的显示图形8、修改显示器的分辨率9、设置CTRL+SHIFT+1为某种中文输入法的热键10、设置Windows系统在“关闭程序”事件时的声音11、查找本机CPU的频率12、写出本机网络适配器的名称13、添加一个以自己学号为名的用户14、将虚拟内存设置到D区,最大值为1GB。
计算机网络报告
![计算机网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4cabc20508763230121202.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学号:姓名:实验时间:2014年x月x日一、实验名称:软件模拟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二、实验内容:软件模拟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三、实验目的:1)熟悉Boson NetSim软件的界面及基本功能2)掌握在模拟器中如何选择各种网络设备并搭建拓扑结构3)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四、实验环境:路由器模拟软件Boson NetSim五、实验步骤:1.熟悉Boson NetSim软件的界面及基本功能。
2.交换机配置实验步骤。
1)选择eSwitches中的Switch1,进入交换机仿真命令行配置用户模式。
2)进入用户模式,提示符为>;输入enable,则进入特权模式,系统提示符变为#;输入?可查看当前可用命令,并进行试验;例如:可用show mac-address-table查看mac地址表配置。
3)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进入配置模式,系统提示符变为(config)#;输入?可查看当前可用命令,并进行试验;例如:可用hostname s1900修改交换机名称为s1900,系统提示符变为s1900(config)#;可用show mac-address-table 显示mac地址表配置;可用show interface ethernet0/1显示该端口配置情况。
4)配置交换机端口:a. 进入端口配置模式:在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 ethernet0/1,进入Ethernet 0/1端口的配置模式。
Ethernet0/1为Switch1的端口名,可双击网络拓扑结构图中的Switch1图标查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名和数量。
b. 打开关闭的端口:在端口配置模式下输入no shutdown,打开默认情况下关闭的端口,输入exit返回配置模式c. 设置mac地址表:在配置模式下输入mac-address-table permanent1111-1111-1111,可为mac地址表添加永久性表项1111-1111-11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学院:学号:姓名: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模拟器试验实验说明:共5个实验,其中前3个必做,后2个选做。
一、实验目的1、掌握模拟器软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配置PC、交换机、路由器的方法;3、掌握为交换机设置VLAN,为端口设置TRUNK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WinXP/WIN7、HW-RouteSim 2.2(软件请到BB课程资源下载,下载后直接解压缩运行;下载前请关闭杀毒软件)三、实验步骤及结果实验一: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添加一个交换机,两个计算机,连接A电脑到交换机3号端口,B电脑到6号端口,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Switch>systempassword:[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重命名为S3026 [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为111 [S3026]quit<S3026>syspassword:111[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 ;查看当前所有配置[S3026]display vlan all ;查看当前VLAN设置观察此时所有交换机端口都在同一个vlan1内。
双击小电脑A:login:rootpassword:linux[root@PCAroot]# ? ;输入?号查看命令提示[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双击小电脑B:login:rootpassword:linux[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 点击A电脑做测试:[root@PCA root]#ping 10.65.1.2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将结果保存为文件net1.txt)<Quidway>system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Quidway]sysname S3026[S3026]super password 111[S3026]quit<S3026>sys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password:111[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hostname S3026super password 111#radius scheme systemserver-type huaweiprimary authentication 127.0.0.1 1645primary accounting 127.0.0.1 1646user-name-format without-domaindomain systemradius-scheme systemaccess-limit disablestate activeidle-cut disable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local-server nas-ip 127.0.0.1 key huawei #vlan 1ip addressip route-static (default gateway)#interface Aux0/0#interface Ethernet0/1##interface Ethernet0/2##interface Ethernet0/3##interface Ethernet0/4 ##interface Ethernet0/5 ##interface Ethernet0/6 ##interface Ethernet0/7 ##interface Ethernet0/8 ##interface NULL0##user-interface aux 0 passworduser-interface vty 0 4passwordreturn[S3026]display vlan allVlan Name Status Ports-------- -------- ---------- ------------------------1 default Active F0/1, F0/2, F0/3, F0/4, F0/5, F0/6, F0/7, F0/81002 fddi-d Active1004 fnet-d ActiveVLAN Type SAID MTU-------- ------- -------------- --------1 enet 100001 15001002 fddi 101002 15001002 fnet 101003 1500[S3026]Red Hat Linux release 7.3 (Valhalla)Kernel 2.4.18-3 on an i686PCA login: rootpassword: linux[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ip address> netmask <netmask>ifconfig eth0 <ip address> netmask <netmask> down ifconfigroute add default gw <ip address>route del default gwrouteping <ip address>telnet <ip address>shutdown -h nowinit 0[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Red Hat Linux release 7.3 (Valhalla)Kernel 2.4.18-3 on an i686PCB login: rootpassword: linux[root@PCB root]# 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root@PCB root]#[root@PCA root]# ping 10.65.1.264 bytes from 10.65.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207 ms 64 bytes from 10.65.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100 ms 64 bytes from 10.65.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96 ms 64 bytes from 10.65.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96 ms4packets transmitted, 4 received, 0% loss, time 2000ms[root@PCA root]#试验二:基本VLAN设置添加2台交换机,4台计算机。
连接A电脑到A交换机3号端口,B电脑到6号端口;连接C电脑到B交换机3号端口,D电脑到6号端口;将A交换机的8号端口与B交换机的1号端口连接。
分别设置计算机的IP为:PCA:10.65.1.1 PCB:10.66.1.1 PCC:10.65.1.3 PCD:10.66.1.3 掩码都是255.255.0.0此时,PCA与PCC在同一个子网10.65.0.0内;PCB与PCD在同一个子网10.66.0.0内;默认交换机设置下,PCA能与PCC连通,PCB能与PCD 连通。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root@PCB root]# ifconfig eth0 10.66.1.1 netmask 255.255.0.0[root@PCC root]# ifconfig eth0 10.65.1.3 netmask 255.255.0.0[root@PCD root]# ifconfig eth0 10.66.1.3 netmask 255.255.0.0继续本实验:... ... ;登录交换机过程省略[SwitchA]vlan 2 ;创建vlan2 [SwitchA-vlan2]port e0/3 to e0/4[SwitchA]vlan 3[SwitchA-vlan3]port e0/5 to e0/6[SwitchB]vlan 2[SwitchB-vlan2]port e0/3 to e0/4[SwitchB]vlan 3[SwitchB-vlan3]port e0/5 to e0/6分别查看各交换机的VLAN设置,然后测试连通性:[root@PCA root]#ping 10.65.1.1 通(本机IP)[root@PCA root]#ping 10.65.1.3 不通(中间连接线是vlan 1)[root@PCA root]#ping 10.66.1.1 不通(不同网络,不同vlan)[root@PCA root]#ping 10.66.1.3 不通(不同网络,不同vlan)[root@PCB root]#ping 10.66.1.3 不通(中间连接线是vlan 1)将PCA改接到SwitchA E0/2 (vlan 1)[root@PCA root]#ping 10.65.1.3 不通(同网络,不同vlan)将PCC改接到SwitchB E0/2 (vlan 1)[root@PCA root]#ping 10.65.1.3 通(同网络,同在vlan 1)再改回来:将PCA接回到SwitchA E0/3 (vlan 1)将PCC接回到SwitchB E0/3 (vlan 1)并设置trunk:[S3026A]interface ethernet 0/8[S3026A-Ethernet0/8]port link-type trunk[S3026A-Ethernet0/8]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S3026B]interface ethernet 0/1[S3026B-Ethernet0/1]port link-type trunk[S3026B-Ethernet0/1]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root@PCA root]#ping 10.65.1.3 通[root@PCA root]#ping 10.66.1.3 不通[root@PCB root]#ping 10.66.1.3 通即:PCA和PCC同在vlan 2 是通的,PCB和PCD同在vlan 3是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