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氨水)
(氨)安全周知卡
闪点(℃):无资料
爆炸下限(v%):15.7
爆炸上限(v%):27.4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症状
现场急救
预防
吸入: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急性中毒: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刺激反应,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可有角膜及皮肤灼伤。重度者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粘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而窒息,可有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伤。氨可引起
反射性呼吸停止。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液氨或高浓度氨气溅入眼内,出现眼结膜水肿、角膜溃疡、虹膜炎、晶体浑浊、导致角膜穿孔而失明。
毒物周知卡
危害等级
Ⅰ
Ⅱ
Ⅲ
Ⅳ
√
化学名称:氨
通用名称: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主要用途: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熔点(℃):-77.7
相对密度(水=1):0.82/-79℃
沸点(℃):-33.5
相对密度(空气=1):0.6
饱和蒸气压(kPa):506.62/4.7℃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 5分钟。立源自就医。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液氨溅入皮肤,可引起类似强碱的灼伤和液氨冻伤,出现红斑、水疮。
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危险性标志有毒!腐蚀!氨Ammonia分子式:NH3 CAS号:7664-41-7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外观与性状:液化气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熔点/凝固点(℃):-78;初沸点和沸程(℃):-33;易燃性:易燃;爆炸上限/下限[%(v/v)]:上限:28;下限:15;溶解性(mg/L):与水混溶;自燃温度(℃):651。
气体。
易燃,有爆炸危险。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吸入有毒。
对水生物有剧毒,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与卤素或强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或爆炸。
健康危害现场急救措施灼烧感,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咽喉痛。
症状可能推迟显现。
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
发红,皮肤烧伤,疼痛,水疱。
与液体接触:冻伤。
发红,疼痛,严重深度烧伤。
皮肤接触: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不要脱掉衣服,给予医疗护理。
眼睛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吸入:新鲜空气,休息,半直立体位,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予医疗护理。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身体防护措施消防灭火介质可用:小火:干式化学灭火剂或二氧化碳;大火:喷洒水、水雾或普通泡沫。
禁用:不要在泄漏点或安全设备上用水直接喷洒,否则可能会导致结冰。
泄漏处理措施浓度(mg/m3)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MAC:—PC-TWA:20 PC-STEL:30 消防中心人民医院火警:119急救:110。
毒物周知卡液氨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可致灼伤
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注意患者保暖并保持安静。
4、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5、与强氧化剂和酸剧烈反应;
6、与卤素、氧化汞、氧化银接触会形成对震动敏感的化合物;
7、有腐蚀性。
接触后症状
现场急救
预防
吸入: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以至引起死亡。
迅速撤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医疗呼吸器。注意患者保暖并保持安静。就医。
化学名称:液氨
毒物周知卡
分子式:NH3危害等级:
理化性质:
熔点:无资料沸点:无资料
溶解度:闪点:无资料自燃点:无资
料
相对密度(比重):
蒸汽无资料液体0.91
蒸气压:1.59kPa(20φC)
爆炸极限(V%):16%—25%
其它特性:
1、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2、溶于水、醇;
3、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
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泄露处理要点: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完整word版)液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易燃有毒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液氨ammoniaNH3CAS号:7664-41-7 CNN:23003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77.7沸点(℃):-33.5相对密度(水=1):0.82(-79℃)饱和蒸气压(kPa):506.62(4.7℃)危险特性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接触后表现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浓度MAC(mg/m3):3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县消防队:119县人民医院:120。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周知卡
储运须知
●必须放在密封的容器内,不准与人体直接接触。
●严禁明火,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侵入途径
●呼吸道、皮肤黏膜、消化道。MAC:1g/m3
主要中毒表现
●吸入:鼻或咽喉灼烧感、咳嗽、恶心、痉挛
●皮肤:可被吸收,发红、皮肤烧伤、疼痛
●如尘粒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限值,应戴用合适的呼吸器
●使用无渗透性的手套、工作服、工作鞋或其他防护服装,合适材料是氯丁橡胶。
●在直接工作的才场所应备有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事故应急处理
●应先用酸中和,再用黄沙或泥土吸除溅出的溶液,中和残余物并用水冲洗场地。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周知卡
次氯酸钠(NaClO)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周知卡
氢氧化钠(NaOH)
理化特性
●属于强碱,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
●与强酸(如硫酸)产生强烈放应。与水反应产生热。
储运须知
●放置于干净、阴凉的地方
●储存地方应有单独的通风设备。
●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长筒胶靴。
侵入:由于腐蚀作用,会对鼻、喉和肺产生刺激。
事故应急处理
●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导致氨泄漏,则抢救人员应戴正压式呼吸器,开启通风扇,降低室内氨浓度,用水喷淋设备泄漏处,关闭钢瓶出口阀门,防止进一步大量泄漏。
●无法关闭阀门时,应将氨瓶浸入水中或用大量水喷淋。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周知卡
联胺(N2H4)
理化特性
●物理状态:无色、发烟、吸湿性液体,有刺鼻气味。超过38℃时可形成爆炸气/空气混合物(按体积计联胺占4.7%)。
●若灼伤皮肤比较厉害,则应立即到医务室处理。
●尽快就医,急救电话2428120。
安全周知卡-氨水
安全周知卡-氨水氨水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在许多工作场所和家庭中使用。
然而,如果不正确地使用或储存,氨水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请大家务必遵守以下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
安全措施1. 在使用氨水之前,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保护您的皮肤和眼睛免受氨水的伤害。
2. 在使用氨水时,确保工作场所有足够的通风。
氨水蒸气有刺激性,因此应尽量避免吸入高浓度的氨水蒸气。
3. 当处理氨水时,务必小心谨慎。
避免将氨水溅到皮肤上,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4. 使用氨水之后,要彻底清洗工具和设备。
避免氨水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以防止意外反应和危险的化学品释放。
5. 遵循正确的储存方法。
将氨水存放在密封的中,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确保储存区域干燥、通风良好,并远离儿童和宠物。
预防措施1. 在使用氨水之前,务必阅读产品标签和安全数据表。
了解氨水的性质、危害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在工作场所,应提供紧急喷淋设备和洗眼设备,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立即冲洗受伤的部位。
3. 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教育他们有关氨水的安全和预防知识。
培训内容应包括正确使用和储存氨水的方法,应急响应和急救措施等。
4. 定期检查氨水存储区域的密封性和储存条件,确保没有泄漏或环境污染的风险。
5. 如果发生氨水泄漏或意外,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通知相关人员和进行必要的急救。
通过遵守以上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氨水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保障工作场所和家庭的安全。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与安全主管或相关人员联系。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请在具体情况下谨慎行事,并遵循当地法律法规。
氨水危害安全告知卡
危险化学品危害安全告知卡:氨水氨水(NH4·H2O)1336-21-6 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眼损伤/刺激;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碱性腐蚀品●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遇火会产生刺激性、毒性或腐蚀性的气体。
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
●吸入蒸气(尤其是长期接触)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偶尔出现呼吸窘迫。
腐蚀物能引起呼吸道刺激,伴有咳嗽、呼吸道阻塞和粘膜损伤。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造成严重皮肤灼伤。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能造成严重化学灼伤。
如果未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失明。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操作。
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具。
避免接触皮肤和进入眼睛。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
●保持容器密闭。
储存在干燥、阴凉和通风处。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存储于远离不相容材料和食品容器的地方。
●合适的灭火介质: 干粉、二氧化碳或耐醇泡沫。
●保证充分的通风。
清除所有点火源。
迅速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远离泄漏区域并处于上风方向。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气体或风尘。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少量泄漏时,可采用干砂或惰性吸附材料吸收泄漏物,大量泄漏时需筑堤控制。
附着物或收集物应存放在合适的密闭容器中,并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清除所有点火源,并采用防火花工具和防暴设备。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氨水毒性周知卡
禁异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毒性
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中等毒)
健康
危害
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工具。防止物品包装破损,物品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影响操作。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
救
措
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附件破损。
氨水安全周知卡(危化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警示词品名、英文名称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危险性标志腐蚀性氨水(27.5%)Ammonium hydroxide CAS No.:1336-21-6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77℃沸点(℃)165℃相对密度(水=1)0.91饱和蒸气压(kPa) 1.59(20℃)本品不燃,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
接触后表现现场急救措施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
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
溅入眼内可造成眼睛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将灼伤消化道。
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炎等。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个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车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最高容许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MAC(mg/m3):无xxx消防中心xxx医院119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1]3
危险性类别腐蚀!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氢氧化钠(液碱)Sodiun hydroxideNaOHCAS号:1310-73-2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318.4沸点(℃):1390相对密度(水=1):2.12饱和蒸气压(kPa):0.13(739℃)危险特性遇酸发生剧烈反应;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而造成灼伤;有强腐蚀性;水解后产生腐蚀性产物。
接触后表现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后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浓度MAC(mg/m3):0.5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市消防队:119市人民医院:120危险性类别易燃!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甲苯Methyl benzeneC7H8CAS号:108-88-3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94.9沸点(℃):110.6相对密度(水=1):3.14饱和蒸气压(kPa):4.89(30℃)危险特性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遇易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爆炸;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而造成灼伤;有麻醉性或其蒸气有麻醉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燃。
接触后表现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重大危险源告知卡-氨
火灾爆炸
氨泄漏遇易燃、可燃物等,点火源等激发足够能量
容器爆炸
超压,内部压力造成压力容器超过设 计值
中毒和窒息
氨气浓度达到危险浓度、人员吸入有毒气体
灼烫、低温冻伤
人员接触低温及高温设备、管线裸露部分
安全防护要求
建筑物、管道、管件等设备设施质量及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符合要求 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等)齐全、有效,定期校验 一级动火区域管理,场地严禁烟火,控制与消除火源;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 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公司应急联系电话:
急救电话:火警 119、医疗 120
责任部门:
责任人:
联系电话:
2
保持容器密闭良好,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并设置防静电接地。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 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配备足够应急设施及防护用品如报警装置、喷淋装置、正 压式呼吸器、防护服、滤毒罐、洗眼器、风向标等,并定期演练
附录 B6主要特性及事故类型
中文名称:氨 危规分类:有毒气体 英文名称:Ammonia 分子式:NH3 分子量:17.03 GB2.3 类 23003 UN NO.:1005 储存场所最大容量: 重大危险源等级:
理化特性:
无色、强碱性、极易挥发的气
体、有刺激性恶臭气味。
熔点:-77.7℃ ;沸点:- 33.5℃ ;引燃温度:651℃; 爆炸极限%(V/V):27.4%~
15.7% 相对密度(水=1):0.82(- 79℃) 相对密度(空气=1):0.6
燃爆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可能发生火灾;与氟、氯等 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易爆,施压后形成液氨,挥发 的可燃气体遇明火、高热可能发生爆炸。罐内着火压力升高, 罐体可能发生爆炸 罐体、管道破损可引起泄漏,造成泄漏 健康危害:有毒,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 急性氨中毒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 围炎,肺炎,重度中毒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高浓度氨可 引起反射性呼吸和心搏停止。可致眼和皮肤灼伤。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氨水)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氨水)1. 安全概述氨水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其具有较高的腐蚀性和毒性。
正确使用和储存氨水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 安全操作指南为了避免事故和危险情况,请遵循以下操作指南:- 使用氨水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防化服和手套。
- 氨水应存放在密封中,远离易燃和易爆物品。
- 氨水溶液应小心使用,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 在使用氨水时,确保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减少对人体的潜在影响。
- 氨水应远离食品、饮料和药物,以防止误食。
-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将使用过的氨水密封,并安全处理废液和废弃物。
3. 应急措施如果出现意外事故或泄露情况,请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确保自身安全,并尽快远离事故现场。
- 如果可能,关闭泄漏源,避免继续泄露。
- 如果发生泄露,尽量阻止液体进入下水道、排水沟和地下水。
- 如果人员受伤或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并告知医生事故涉及氨水。
- 在紧急情况下,拨打当地应急电话寻求支持和帮助。
> 注意:该安全周知卡仅为参考,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并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
4. 相关法律法规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涉及一系列法律法规,请确保遵守以下规定:5. 其他注意事项- 请定期检查氨水的完整性和密封性,如发现问题,请立即更换。
- 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正确的氨水使用和处理方法。
- 在紧急情况下,请及时联系相关部门或当地执法机构,寻求专业支持和指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详细操作和管理应遵循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
氨水、氧化钠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氨水、氧化钠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氨水和氧化钠被归类为危险化学品。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以下是有关氨水和氧化钠危险化学品的
安全告知牌内容:
1. 告知牌的名称和标识
告知牌的名称为“氨水、氧化钠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告知
牌应该明确标识出所涉及的化学品以及涉及的危险性等级。
2. 危险性标识和说明
- 氨水的危险性标识为腐蚀性,并附带相应的图标和警示语。
告知牌上应阐明氨水的腐蚀性质和潜在危险。
- 氧化钠的危险性标识为腐蚀性,并附带相应的图标和警示语。
告知牌上应阐明氧化钠的腐蚀性质和潜在危险。
3. 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
告知牌应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以确保员工和使用者的安全:
- 使用氨水或氧化钠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比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
-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 定期进行培训,研究有关氨水和氧化钠的安全使用和处置方法。
- 确保储存和操作区域通风良好,以减少对员工的潜在危险。
4. 急救措施
告知牌中应提供应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正确应对意外事故或伤害:
- 如意外接触氨水或氧化钠,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区域,并及时就医。
- 如气体吸入过多导致呼吸困难,请尽快将受害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立即寻求医疗协助。
以上是关于氨水、氧化钠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的内容。
通过遵守这些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确保员工和使用者在工作环境中的安全。
为了进一步了解有关安全使用化学品的信息,请参阅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手册。
氨溶液(氨水)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口服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
职业接触限值:未制定标准
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
应急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氨水,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
氨溶液(氨水) 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无色
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易分解放出氨气,
Ammonium hydroxide
损害。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温度越高, 分护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可能接触其蒸汽时,应该佩戴 导管式防毒面具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电话 :120
消防电话 :119
区卫生监督所:
氨水-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严格佩戴防护用品;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洗手;工作后,淋浴更衣。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限值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限值30mg/m3。
-33.4℃
自燃点
651℃
空气中可燃浓度
15%~28%
毒性级别
2(液氨:3级)
易燃性级别
1
易爆性级别
0
火灾危险
中等度
当心中毒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氨水
Ammonia water
吸入: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溅入眼睛:可造成灼伤;
食入:口服灼伤消化道;
持续受热651℃及以上,空气中浓度在15%~28%,可发生燃烧或爆炸。
分子量
17.03沸ຫໍສະໝຸດ (101.325kPa)
安全告知卡(硝酸钾、苯酚、3-甲(苯)酚、乙二胺、氨水、甲醛)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个体防护措施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应急处理及储运注意事项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液氨危险化学品周知卡
岗位:公用工程/仓管品 名健 康 与 安 全 危 害理 化 性 质中文名液氨英文名ammonia 健康危害: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氨。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
沸点(℃):-33.5相对密度(水=1):0.82(-7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饱和蒸气压(kPa):506.62(4.7℃)燃烧热(kJ/mol):无资料临界温度(℃):132.5临界压力(MPa):11.40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651爆炸上限%(V/V):27.4爆炸下限%(V/V):15.7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
禁配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警示标志第2.3 类有毒气体危险化学物质信息(周知)卡防 护 措 施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氨溶液(氨水)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氨水,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氨溶液(氨水)
Ammoniumhydroxide
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溅入眼内可成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易分解放出氨气, 温度越高, 分解速度越快, 可形成爆炸性气氛。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可能接触其蒸汽时,应该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职业接触限值:未制定标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氨水)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氨水)
1. 名称:氨水
2. 目的:提供有关氨水的安全知识,以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3. 物理性质:
- 外观:无色液体
- 气味:刺激性味道
- 密度:约0.88 g/cm³
- 沸点:约25℃
- 燃烧性:可燃
4. 危险性:
- 刺激性:接触皮肤和眼睛会引起刺激和灼伤。
- 腐蚀性:可腐蚀金属和组织,引起严重灼伤。
- 吸入危险:高浓度氨气有毒,可能导致中毒和窒息。
- 燃烧危险:在接触火源时可燃烧,产生有毒气体和蒸气。
5. 预防措施:
-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化学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接触后立即用水冲洗。
- 储存氨水应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 使用氨水时应保持通风良好。
- 紧急情况下立即采取措施,如拨打紧急电话和提供适当的急救。
6. 应急措施:
- 紧急情况下切勿盲目扑救火灾,应立即通知消防部门。
- 在泄露或事故发生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并采取适当的个
人防护措施。
- 如果接触氨水导致伤害,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7. 处理和储存:
- 使用防腐性储存氨水,确保密封且远离高温和火源。
- 在处置氨水废液时,遵循当地相关法规和规定。
以上是对氨水的基本安全周知,请大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腐蚀!
氨溶液(氨水)
ammonium hydroxide
NH4OH
CAS号:1336-21-6
熔点(℃):无资料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0.91
饱和蒸气压(kPa):1.59(20℃)
本品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与强氧化剂和酸剧烈反应。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市人民医院
市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