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弯曲正应力分布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纯弯曲正应力分布实验报告
篇一: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用电测法测定梁纯弯曲时沿其横截面高度的正应变(正应力)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3、初步掌握电测方法,掌握1/4桥,1/2桥,全桥的接线方法,并且对试验结果及误差进行比较。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多功能组合实验装置一台;
2、Ts3860型静态数字应变仪一台;
3、纯弯曲实验梁一根。
4、温度补偿块一块。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弯曲梁的材料为钢,其弹性模量e=210gpa,泊松比μ
=0.29。用手转动实验装置上面的加力手轮,使四点弯上压
头压住实验梁,则梁的中间段承受纯弯曲。根据平面假设和纵向纤维间无挤压的假设,可得到纯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
m
yIx
式中:m为弯矩;Ix为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y为所求应力点至中性轴的距离。由上式可知,沿横截面高度正应力按线性规律变化。
实验时采用螺旋推进和机械加载方法,可以连续加载,载荷大小由带拉压传感器的电子测力仪读出。当增加压力?p 时,梁的四个受力点处分别增加作用力?p/2,如下图所示。
为了测量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应变分布规律,在梁纯弯曲段的侧面各点沿轴线方向布置了3片应变片,各应变片的粘贴高度见弯曲梁上各点的标注。此外,在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也粘贴了应变片。
如果测得纯弯曲梁在纯弯曲时沿横截面高度各点的轴
向应变,则由单向应力状态的虎克定律公式??e?,可求出各点处的应力实验值。将应力实验值与应力理论值进行比较,以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
σ实=eε
式中e是梁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
实
图3-16
为确定梁在载荷Δp的作用下各点的应力,实验时,可
采用“增量法”,即每增加等量的载荷Δp测定各点相应的应变增量一次,取应变增量的平均值Δε
把Δσ实与理论公式算出的应力??式中的m应按下式计算:
实
来依次求出各点应力。
??
比较,从而验证公式的正确性,上述理论公??
??
四、实验步骤
1
?pa(3.16)2
1、检查矩形截面梁的宽度b和高度h、载荷作用点到梁支点距离a,及各应变片到中性层的距离yi。
2、检查压力传感器的引出线和电子秤的连接是否良好,接通电子秤的电源线。检查应变仪的工作状态是否良好。分别采用1/4桥,1/2桥,全桥的接线方法进行测量,其中1/4桥需要接温度补偿片,1/2桥通过交换接线方式分别进行两次试验来比较试验结果。
?s确3、根据梁的材料、尺寸和受力形式,估计实验时的初始载荷p0(一般按p0?0.1
定)、最大载荷pmax(一般按pmax?0.7?s确定)和分级载
荷?p(一般按加载4~6级考虑)。
本实验中分四次加载。实验时逐级加载,并记录各应变片在各级载荷作用下的读数应变。
4、实验完毕后将载荷卸掉,关上电阻应变仪电源开关,并请教师检查实验数据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五、数据处理
1、原始数据。
其中a=80mmb=19.62mmh=39.38mm
1/4桥
??实?e??实
??实?
??
n
i
bh3?m*y?p*a
Iz理?
?m?
Iz122
相对误差=|
??实理
??理
|×100%
在梁的中性层内,因??理?0,只需计算绝对误差,绝对误差=10.5Kpa。
i
??实
n
??实?e??实
bh3?m*y?p*a
Iz理?*2?m?
I
z122
相对误差=|
??实理
??理
|×100%
i
??实
n
??实?e??实
bh3?m*y?p*a
Iz理?*2?m?
I
z122
相对误差=|
??实理
??理
|×100%
篇二:纯弯曲正应力分布规律实验
纯弯曲正应力分布规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用电测法测定梁纯弯曲时沿其横截面高度的正应变(正应力)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多功能组合实验装置一台;
2、Ts3860型静态数字应变仪一台;
3、纯弯曲实验梁一根。
4、温度补偿块一块。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弯曲梁的材料为钢,其弹性模量e=210gpa,泊松比μ
=0.28。用手转动实验装置上面的加力手轮,使四点弯上压
头压住实验梁,则梁的中间段承受纯弯曲。根据平面假设和纵向纤维间无挤压的假设,可得到纯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