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翻译理论简介PPT课件
合集下载
《西方翻译理论史》课件
![《西方翻译理论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2e742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6.png)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对原作的解构和重构,认为原作的意义是不确定的,需要通过解读和诠释来理 解。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主要包括德里达(Derrida)的解构主义思想和韦努蒂(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等 。
这些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原作进行深入解读和诠释,挖掘其潜在意义,同时注重译作的 独立性和创造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理论
总结词
重视人文主义与修辞学
详细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理论强调人文主义精神,重视原文的意义和修辞特点的传达。这一时期的翻译理论注重语言 的自然表达和风格的再现,代表人物有伊拉斯谟、约翰·德莱顿等。
03
近代翻译理论
理性主义翻译理论
总结词
强调翻译的准确性和忠实性
详细描述
理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必须准确 传达原作的意义,强调忠实性。它认 为翻译是语言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过程 ,要求译者具备语言学、逻辑学和修 辞学等方面的知识。
总结词:重视翻译实践和经验 总结词:提倡意译 总结词:重视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详细描述:经验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实践和经验在翻 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技巧,需要通过 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翻译水平。
详细描述:经验主义翻译理论主张意译,认为译者应该 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功能派
功能派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关注译文在特定语境 中的交际功能,主张根据翻译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 技巧。
文学派
文学派强调译文的文学性和创造性,关注译文的审美价值 和艺术效果,主张译文应保持原文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
文化派
文化派强调翻译的文化交流性质,关注译文中文化信息的 传递和解释,主张译文应反映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 环境。
《奈达翻译理论》课件
![《奈达翻译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71926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4.png)
VS
详细描述
在语用层面的翻译中,奈达强调译者需要 深入理解原文的交际意图和语境,并能够 将其准确地转化为目标语。此外,奈达还 指出,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的得体 性和文化因素的处理,以确保译文在目标 语文化中能够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意图和信 息。
PART 03
奈达的翻译方法论
直译与意译
直译
直译是一种逐字翻译的方法,尽可能 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意义。这种方 法强调忠实于原文,但有时可能导致 译文生硬或失去原文的韵味。
奈达的翻译理论在商务翻译中有助于实 现跨文化沟通,减少误解和歧义,提高
沟通效率。
法律翻译中的应用
法律翻译要求严谨、准确、专业,奈 达的翻译理论中的“功能对等”原则 有助于法律翻译中确保语义信息的完 整传递。
奈达理论强调“动态对等”,有助于 在法律翻译中实现语义、文化和语用 信息的完整传递,提高法律文书的权 威性和公信力。
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总结词
奈达强调翻译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准确 性,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准确传达源语 言的信息,确保译文内容与原文内容 一致。
详细描述
奈达认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传递信 息,而信息的准确传递依赖于译文的 准确性。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 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信息,避免信息 的遗漏或误解。
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详细描述
在语义层面的翻译中,奈达强调译者需要对原文的深层含义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准确地转化为目标语。此 外,奈达还指出,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语义的延伸和语境的考虑,以确保译文与原文在意义和精神上保持一致 。
语用层面的翻译
总结词
奈达认为语用层面的翻译涉及到对原文 交际意图的理解和表达,是保证译文在 交际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翻译理论弗米尔》ppt课件
![《翻译理论弗米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0a81f610a6f524cdbf85ca.png)
• 翻译行为的根本方式〔赖斯和弗米尔 1984〕
• 1.目的语文本由其目的而决议。 • 2.目的语文本是为目的语文化提供信息,
目的语言语涉及的是原语文化和言语提供 的信息。
• 3.译文文本不会以一种相反的方式为原文 文本提供信息。
• 4.译文文本必需 与原文文本在语义上坚 持一致。
• 5.以上原那么中,目的论居于主导位置。
5000- year ( splendid ) civilization has made the ( picturesque) sights more enchanting / enhanced the beauty of the sights。 这两段译文长短不同, 用词也有差别。相对于译文二来说, 译文一堆积了很多的描 画词、大字眼。原文如优美的散文, 符合汉语言语的审美特点。而译文二更符合 英文读者的习惯。 从上文的翻译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翻译的胜利与否,决议于欲到达的目 的能否完成, 讲究翻译目的的完备性, 而不是对等, 对等翻译只是翻译多种形的一 种, 也就是结果断定方法, 目的决议手段。 Vermeer 以为目的论的法那么是: 每个文本为某个目的所消费, 并应该效力于该 目的, 译文的接受者是决议翻译目的的重要要素之一, 作为译者, 为了保证译文与 原文一样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甚至优于原文, 应留意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异同, 努力 消除文化差别对译文呵斥的负面影响, 从而到达翻译的目的。
1〕〕删繁就简。汉语广告用词追求华美,句式构造严整,而英语广告简约明 快。因此删繁就简 是汉英广告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例如, 中国建立银行的龙卡广告语是“衣食 住行,有龙那么灵。〞假设按原文文本 进展的翻译显得繁琐,因此有必要对其进展删繁就简,可以翻译为“dragon card will make your busy life easy〞这种翻译既简 单明了,又到达了宣传的 目的。
《西方翻译简史》PPT课件
![《西方翻译简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3af395f61fb7360a4c655b.png)
精选ppt
22
西方翻译史研究带来的启示
• 1. 在实践上不满足于现状,不停留在一个 水平上;
• 2.比较重视理论研究,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 模式;
• 3. 从西方现代译学研究的优点和缺点中得 到启示,促进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促进 翻译学的建设;
• 4.在翻译学的研究中应扬己之长,避人之短。
精选ppt
• 施莱尔马赫的口译和笔译、文学翻译与机械性翻译的区分; • 洪堡的语言决定世界观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理论; • 阿诺德的"翻译荷马必须正确把握住荷马特征"的观点。
精选ppt
17
在二十世纪
• 有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方面来研究”、 翻历程,已日益显示出生命力。它是对几千年 来传统的手工翻译的挑战
精选ppt
12
二、西方译论简介
• 1.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 罗。他首次把翻译区分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 的翻译。
• “作为解释员”的翻译是指没有创造性的翻译;
• “作为演说家”的翻译则是指具有创造性、可与 原著媲美的翻译。
• 语言学翻译理论的缺陷是,不甚注意作品的美学 功能,忽略文艺作品的艺术再现,理论分析往往 局限于单个的词、句子或语法现象,而忽略话语 结构这一更为广泛的内容。直到最近十年来,随 着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这种缺陷才开 始有所修正。
精选ppt
21
• 从发展的趋势看,语言学翻译理论线已占据现代翻译理论 研究中的主导地位。理论家大都一致认为,翻译属于语言 学的研究范围,是应用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是应用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与语义学有着密 切关系,同时又与文艺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控 制论、信息论等多种科学有关。必须看到,不论是文艺学 翻译理论还是语言学翻译理论,它们乃是相辅相成的。翻 译既不是在所有时候都是创造性、文学性的,也不是在所 有时候都只是传递客观信息的。尤其重要的是,翻译理论 的研究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指导翻译实践、揭示翻译 活动的客观的和内在的规律为其唯一的目的。否则,翻译 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
翻译理论篇PPT课件
![翻译理论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d21268d4d8d15abf234ebc.png)
第14页/共43页
Responsibility of translator
---Competent linguistic ability & bicultural knowledge
---Being a good negotiator(磋商者、交涉 者)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第17页/共43页
中国几位翻译家的理论(influential translation principles)
• 严复:信达雅 • 傅雷:重神似不重形似; • 神似—spiritual conformity,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flavor of the original. 强调原作神韵再现。 • 钱钟书:提出“化境”,使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 • 化境—sublimed adaptation. Focus on the translator ’s smooth and
第2页/共43页
这说明了翻译是语义的翻译,不是语 言形式的翻译,是运用另一种语言的 适当方式来表达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 容,而不是在另一种语言中寻找与一 种语言中含义相似的某些词语或结构。 翻译必须跳出原文语言层面的束缚, 必须着眼于传达原文的内容和意义。 换句话说,翻译的基本单位应该是语
第3页/共43页
第7页/共43页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1) 从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角度来分类,翻译可 分为本族语译为外语,外语译为本族语;
2) 从涉及到的符际翻译语言符号来分类,翻 译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Responsibility of translator
---Competent linguistic ability & bicultural knowledge
---Being a good negotiator(磋商者、交涉 者)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第17页/共43页
中国几位翻译家的理论(influential translation principles)
• 严复:信达雅 • 傅雷:重神似不重形似; • 神似—spiritual conformity,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flavor of the original. 强调原作神韵再现。 • 钱钟书:提出“化境”,使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 • 化境—sublimed adaptation. Focus on the translator ’s smooth and
第2页/共43页
这说明了翻译是语义的翻译,不是语 言形式的翻译,是运用另一种语言的 适当方式来表达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 容,而不是在另一种语言中寻找与一 种语言中含义相似的某些词语或结构。 翻译必须跳出原文语言层面的束缚, 必须着眼于传达原文的内容和意义。 换句话说,翻译的基本单位应该是语
第3页/共43页
第7页/共43页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1) 从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角度来分类,翻译可 分为本族语译为外语,外语译为本族语;
2) 从涉及到的符际翻译语言符号来分类,翻 译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翻译概论教学课件)第四章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概论教学课件)第四章当代西方翻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5d762d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0.png)
¡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语 义翻译试图在译人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传达 原著的确切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试图对译文读者产生一 种效果,这效果要尽可能接近原文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 语义翻译的服务对象是原语作者,交际翻译服务的对象是 译入语的读者。这两种方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 当出现 矛盾时,交际翻译必须强调“ 表现力” ,而不强调信息 的内容。。
¡ 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提出了完全相等于 原作表达方式的翻译不可能存在, 翻译必须靠再创造。文学翻译不 可过分自由、专业翻译不可过分拘谨的观点, 他是从美学的角度谈 翻译的。
¡ 西奥多·萨瓦里的翻译理论主要在《翻译的艺术》, 这被誉为“英语 中论述翻译的最佳之作”。他指出, 翻译是一门艺术。他把文学翻 译比作绘画, 把科技翻译比作摄影。将翻译分为完美翻译、等值翻 译、综合翻译、科技翻译四种。完美的翻译即纯粹传递信息的翻译, 等值翻译是不拘形式, 只管内容的翻译, 科技翻译的特点与等值翻 译有相似之处, 因为在科技翻译中, 内容的重要性远超过语言表达 形式的重要性。他归纳了12条准则指导翻译实践。。
第四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 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将西方研究翻译的历史划分为两大时期: 从公元前55年到20世纪上半叶属于语言学前时期, 20世纪 下半叶则属语言学时期。美国语言学家兼圣经翻译家奈达则 认为西方的翻译理论有四大流派: 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 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语言学前时期主要翻译圣经和文学 作品,翻译主要是少数人的事,这个时期的翻译理论就是奈 达所说的语文学派的理论。后三种理论流派即纽马克所说的 语言学时期的翻译理论。
¡ 奈达认为,一般意义上翻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分析、转 移和重
组(analysis, transfer, and reconstruct),即首先 分析原作语言的息,将其剖析成结构上最简单明了的形式,在 此基础上转移,然后再
¡ 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提出了完全相等于 原作表达方式的翻译不可能存在, 翻译必须靠再创造。文学翻译不 可过分自由、专业翻译不可过分拘谨的观点, 他是从美学的角度谈 翻译的。
¡ 西奥多·萨瓦里的翻译理论主要在《翻译的艺术》, 这被誉为“英语 中论述翻译的最佳之作”。他指出, 翻译是一门艺术。他把文学翻 译比作绘画, 把科技翻译比作摄影。将翻译分为完美翻译、等值翻 译、综合翻译、科技翻译四种。完美的翻译即纯粹传递信息的翻译, 等值翻译是不拘形式, 只管内容的翻译, 科技翻译的特点与等值翻 译有相似之处, 因为在科技翻译中, 内容的重要性远超过语言表达 形式的重要性。他归纳了12条准则指导翻译实践。。
第四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 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将西方研究翻译的历史划分为两大时期: 从公元前55年到20世纪上半叶属于语言学前时期, 20世纪 下半叶则属语言学时期。美国语言学家兼圣经翻译家奈达则 认为西方的翻译理论有四大流派: 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 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语言学前时期主要翻译圣经和文学 作品,翻译主要是少数人的事,这个时期的翻译理论就是奈 达所说的语文学派的理论。后三种理论流派即纽马克所说的 语言学时期的翻译理论。
¡ 奈达认为,一般意义上翻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分析、转 移和重
组(analysis, transfer, and reconstruct),即首先 分析原作语言的息,将其剖析成结构上最简单明了的形式,在 此基础上转移,然后再
翻译理论(英文)课件
![翻译理论(英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9a0a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8.png)
THANK YOU
感谢观看
Translation Theory (English) Courseware
Overview of Translation Theory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Corpus Translation TheoryMachine Translation TheorySummary and Outlook
详细描述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形式对应、动态对应、功能对应等。
总结词
形式对应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的对应,要求译文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动态对应理论则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注重语篇层面的意义传递。功能对应理论则认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原文的功能,如信息传递、情感表达等,强调译文的交际功能。这些流派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翻译理论的丰富多样性。
详细描述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02
总结词
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强调翻译功能和目的的理论,它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
详细描述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功能性和目的性,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源语文本在目标文化中的特定功能。它强调翻译过程中对目标读者需求的关注,以及对目标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考虑。
Machine Translation Theory
05
机器翻译理论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自然语言之间的自动翻译的理论。
定义
特点
适用范围
高效、快速、自动化、多语言支持。
广泛应用于国际交流、跨语言信息检索、全球化企业等领域。
感谢观看
Translation Theory (English) Courseware
Overview of Translation Theory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Corpus Translation TheoryMachine Translation TheorySummary and Outlook
详细描述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形式对应、动态对应、功能对应等。
总结词
形式对应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的对应,要求译文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动态对应理论则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注重语篇层面的意义传递。功能对应理论则认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原文的功能,如信息传递、情感表达等,强调译文的交际功能。这些流派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翻译理论的丰富多样性。
详细描述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02
总结词
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强调翻译功能和目的的理论,它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
详细描述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功能性和目的性,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源语文本在目标文化中的特定功能。它强调翻译过程中对目标读者需求的关注,以及对目标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考虑。
Machine Translation Theory
05
机器翻译理论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自然语言之间的自动翻译的理论。
定义
特点
适用范围
高效、快速、自动化、多语言支持。
广泛应用于国际交流、跨语言信息检索、全球化企业等领域。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ppt课件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45a86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5.png)
数等语法形式变化的语言,尤其复杂。
12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伦敦学派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语言。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言 语使用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语义理论不仅要规定语法范 畴和语法关系,而且要说明文化环境对语义情景的影响。 该派观点反映到翻译领域,即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 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
翻译家引用,“成为活译、意译者用来批评直译、死译的 名言 • 主张在创作和翻译中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 或引进外来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5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9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翻译的语言学派
主要代表 ◆ 布拉格学派与雅各布森 ◆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美国结构学派和奎因 ◆ 交际理论派与奈达 ◆ 德国功能学派与诺德 ◆ 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夫和巴尔胡达罗夫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5、关联翻译法: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 贴原文翻译。
6、翻译批评:就翻译批评的目的、标准、步骤与方法提出 了见解,主要体现在《翻译入门》、《翻译教程》中。
7、局限性
16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12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伦敦学派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语言。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言 语使用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语义理论不仅要规定语法范 畴和语法关系,而且要说明文化环境对语义情景的影响。 该派观点反映到翻译领域,即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 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
翻译家引用,“成为活译、意译者用来批评直译、死译的 名言 • 主张在创作和翻译中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 或引进外来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5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9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翻译的语言学派
主要代表 ◆ 布拉格学派与雅各布森 ◆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美国结构学派和奎因 ◆ 交际理论派与奈达 ◆ 德国功能学派与诺德 ◆ 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夫和巴尔胡达罗夫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5、关联翻译法: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 贴原文翻译。
6、翻译批评:就翻译批评的目的、标准、步骤与方法提出 了见解,主要体现在《翻译入门》、《翻译教程》中。
7、局限性
16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西方古典翻译家ppt课件
![西方古典翻译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6b933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1.png)
先河 译文词语陈旧,有的地方译的太直太死。
因为72名译者都不是希腊人,而是耶路撒冷的犹 太人,非希腊语的语言环境以及祖先的语言影响 译者,从而影响翻译质量。
4.古代翻译理论家
4.1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公元前106-43):
(1)“西方翻译理论之父” (2)古罗马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家、哲学家、修辞
4.3昆体良
“不,我们可以为诗人表达的思想增加雄辩 的理论,该简略的就简略,适当遏制他的 热情。我不会让释义来限制自身,将原文 只暴露在阐释之下。我的使命是用同样的 思想和表达与原文竞争”
4.3昆体良
对“与原文竞争”提法的认识 体现出译者沙文主义的观点,与提倡异化
的观点针锋相对。 一方面强调了译者的母语及译者主体性的
4.3昆体良
Nay, we may add the vigor of oratory to the thoughts expressed by the poet, make good his omissions, and prune his diffuseness, but I would not have paraphrase restrict itself to the bare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al: its duty is rather to rival and view the original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same thoughts.
4.4圣·哲罗姆(St. Jerome)
(1)Introduction: 罗马神学家 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主译:拉丁文《圣经》,称之为《通俗拉
丁文圣经》
4.4圣·哲罗姆(St. Jerome)
因为72名译者都不是希腊人,而是耶路撒冷的犹 太人,非希腊语的语言环境以及祖先的语言影响 译者,从而影响翻译质量。
4.古代翻译理论家
4.1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公元前106-43):
(1)“西方翻译理论之父” (2)古罗马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家、哲学家、修辞
4.3昆体良
“不,我们可以为诗人表达的思想增加雄辩 的理论,该简略的就简略,适当遏制他的 热情。我不会让释义来限制自身,将原文 只暴露在阐释之下。我的使命是用同样的 思想和表达与原文竞争”
4.3昆体良
对“与原文竞争”提法的认识 体现出译者沙文主义的观点,与提倡异化
的观点针锋相对。 一方面强调了译者的母语及译者主体性的
4.3昆体良
Nay, we may add the vigor of oratory to the thoughts expressed by the poet, make good his omissions, and prune his diffuseness, but I would not have paraphrase restrict itself to the bare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al: its duty is rather to rival and view the original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same thoughts.
4.4圣·哲罗姆(St. Jerome)
(1)Introduction: 罗马神学家 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主译:拉丁文《圣经》,称之为《通俗拉
丁文圣经》
4.4圣·哲罗姆(St. Jerome)
约翰·卡特福德的语言翻译理论简介PPT课件
![约翰·卡特福德的语言翻译理论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36768ba2161479171128a4.png)
.
21
实例-语言方面的不可译
“The Passion of Jesus Christ” Time flies.
.
22
解析-双关
“The Passion of Jesus Christ”中的 “passion”一词在字典里有好几个解释,它 可以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或激情,也有狂 怒,盛怒的意思,还有一个含义是表示耶 稣受难。译成中文,只有那些了解西方文 化,尤其是圣经文化的译者知道耶稣是 《圣经·新约》里面的人物,由此他们才能 选出恰当的含义将片名译为《耶稣受难》。
度尼西亚语等多种语言 ,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语言学家。
.
2
(一)生平简介
卡特福德的学术著作主要是语音学方面。他 的几十篇学术论文已涉及普通语言学、应 用语言学、语法和方言等问题。卡氏论翻 译的代表作是1965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 版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这卡氏唯一的一本 翻译理论专著,被列入了牛津大学语言与 语言学习丛书。
名词: dad 爹, mom 妈, silk 丝, road 路, peel(水果 的)皮,seal 玺(=图章),fatigue 疲“乏”, ------ dynasty 朝“代”,town 屯。
此外,还察觉 shout (喊叫)与“仰天长啸”的“啸”音义 非常近似; ------------bowl (碗)与“衣钵”的“钵”音义近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3
解析-双关
Fly (verb): 1. (of a bird or other winged creature) move through the air under control(鸟等有翼的生
西方翻译理论PPT课件
![西方翻译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99065c0975f46527d3e1b8.png)
期:用于逻辑学和辩论术,以及一些 宗教、文学经典著作的解释。
2.中世纪:对《圣经》等宗教经典进行注释、说 明,向人们澄清上帝的意图。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不再拘泥于宗教经典,而是扩大到对 古代文化经典的阐释。
4
二.阐释学派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施莱尔马赫:是阐释学成为一种普通的方法论。 狄尔泰:拓展了释义学的领域并将它引入哲学。 海德格尔:本体论转折。 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体系。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7
四、发展了阐释学的方法,在原有的理解文本字面涵义 的语法解释法基础上,又提出了理解作者或谈话者内心 世界的心理解释法,并把前者看做辅助后者的方法;
五、深化了对解释过程的理解,认为在解释学循环中不 是纯理性的,其中直觉、体悟或灵感的东西在起作用;
六、强调必须比作者理解他自己更理解作者,因为作者 对自己无意识的思想层面没有领会,需要阐释者把它揭 示出来。
伽达默尔:德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现代哲学阐释学和 解释学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真理与 方法》。
伽达默尔在哲学阐释学中指出理解的普遍性、历史性和创 造性;
他提出了“合法的偏见”、“效果历史”、 “视域融合”的精辟理论,解释了重译、 误译的许多翻译现象。
10
四.斯坦纳与阐释学
于1975年出版的《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 :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被视作当代西方翻译 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2.中世纪:对《圣经》等宗教经典进行注释、说 明,向人们澄清上帝的意图。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不再拘泥于宗教经典,而是扩大到对 古代文化经典的阐释。
4
二.阐释学派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施莱尔马赫:是阐释学成为一种普通的方法论。 狄尔泰:拓展了释义学的领域并将它引入哲学。 海德格尔:本体论转折。 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体系。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7
四、发展了阐释学的方法,在原有的理解文本字面涵义 的语法解释法基础上,又提出了理解作者或谈话者内心 世界的心理解释法,并把前者看做辅助后者的方法;
五、深化了对解释过程的理解,认为在解释学循环中不 是纯理性的,其中直觉、体悟或灵感的东西在起作用;
六、强调必须比作者理解他自己更理解作者,因为作者 对自己无意识的思想层面没有领会,需要阐释者把它揭 示出来。
伽达默尔:德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现代哲学阐释学和 解释学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真理与 方法》。
伽达默尔在哲学阐释学中指出理解的普遍性、历史性和创 造性;
他提出了“合法的偏见”、“效果历史”、 “视域融合”的精辟理论,解释了重译、 误译的许多翻译现象。
10
四.斯坦纳与阐释学
于1975年出版的《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 :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被视作当代西方翻译 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中西方翻译简史和西方翻译理论PPT课件( 33页)
![中西方翻译简史和西方翻译理论PPT课件( 33页)](https://img.taocdn.com/s3/m/1e74db2d55270722192ef7a9.png)
第三节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外翻译学者都曾对西方翻译理论进行过流派划分,以期把握其发展 的内在规律。一种方法是将西方翻译理论划分为四个基本学派:即语 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理论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语文学派主要关 注原文的文学特征,重原文而忽略读者,注重“语义结构、内容选择 和组织的方式”,“详细分析修辞手法,权衡和比较修辞价值”。该 学派提出了“到底是让信息适应人,还是让人适应信息”的问题,并 针对直译和意译展开辩论。语言学派认为翻译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 支,强调意义的构成特征以及源语和译语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差别,强 调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但主要是在表面层次的),并试图制定对等转 换的规则,其代表人物为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交际理论学派力 图从信息源、信息和信息接受者、媒体等方面研究翻译问题,认为应 该突出信息接受者的作用,强调信息交流而非语言对等,其代表人物 包括德国莱比希学派的卡德和纽伯特等。社会符号学派以皮尔斯的符 号学为理论基石,强调“语言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与其他符码的关系” 以及符号、所指和解释者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要求译者关注文字以 外的更多信息,认为许多社会文化因素可能影响信息的传递,所以译 者应该注意文字所存在的社会文化环境。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是 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传统翻译学阶段成就了众多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其中英国翻译理论家 亚历山大·佛雷泽·泰特勒(1747—1814年)的学术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他的翻译理论专著《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在英国和西方翻译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泰特 勒在该书中首先对“优秀的翻译”作出了定义,然后提出了翻译的三大 原则:即复写原作思想,风格手法与原作同一,具备原作的通顺。这 对后来有关“忠实”和“自由”(即“直译”和“意译”)的讨论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Cicero (西塞罗公元前 106-前43年, 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
• "I saw that to employ the same expressions
profited me nothing, while to employ others was a positive hindrance… Afterwards I resolved to translate freely Greek speeches of the most eminent orators". As a consequence, "I not only found myself using the best words, and yet quite familiar ones, but also coining by analogy certain words such as would be new to our people, provided only they were appropriate" (Robinson 1997a: 7).
inquiry", growing out of German
Romanticism around the beginning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2
• (3) a "modern" period, reaching well in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which the
translation theory“.
• Jerome maintained the major terms of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original meaning and
translated meaning, the concepts of literal and
dynamic translation ("word for word" and "sense
for sense“).
• Interpret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correctly in
order to reproduce it properly" (Gentzler 1993:
influence of General Linguistics is
increasingly dominant
• (4) the contemporary period, a cultural
turn to translation studies.
-
3
a "traditional" period
• Over two millennia, only a few authors
have succeeded in introducing "anything fundamental or new". These creators and transformers include " Saint Jerome, Luther, Dryden, Holderlin, Novalis, Schleiermacher, Nietzsche, Ezra Pound, " (1998: 283)
• "wild, shaggy, "rebellious"
-
9
马丁·路德 (1483-1546)
• 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 • 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译者不
beginning of the Christian era to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which is a period of
"immediate empirical focus“
• (2) a period of "theory and hermeneutic
6
St. Jerome
• He insisted on “the accurate transmiss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rather than the budding
orator's freely ranging imagination“.
• He introduced "the first major shift in western
-
5
西塞罗主要观点
• 译者应该像演说家一样,使用符合古罗马
语言习惯的语言来表达外来作品的内容。
• 直译是缺乏技巧的表现。翻译应保留词语
最内层的东西,即意思。
• 翻译也是文学创作。 • 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相通,因此翻译
可以做到风格对等。
• 提出“解释员”式翻译和“演说家”式翻译,即
直译与意译。
-
95).
-
7
哲罗姆(347--420)
• 翻译不能始终字当句对,而必须采取灵活
的原则。
• 应当区别对待文学翻译与宗教翻译。前者
意译,后者直译。
• 正确的翻译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解。
-
8பைடு நூலகம்
Martin Luther
• Luther"s aim is to keep communication
with readers and listeners, but the audience for his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criptures was composed not of scholars but plain speakers of vernacular German, "the mother in her house, the children in the street, and the common man in the market" (Robinson 1997a: 25, modified).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he west
-
1
• According to Steiner (1998: 248-9), the
history of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 (1) a "traditional" period, from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