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

合集下载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智能化运行管理分析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智能化运行管理分析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智能化运行管理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型仪器设备在科研、生产和教学等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些大型仪器设备通常价格昂贵、使用复杂,且不同领域之间的仪器设备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为了更好地推动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利用和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应用智能化技术进行运行管理已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是指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各类大型仪器设备资源整合汇聚到一个平台上,供用户共享使用的管理系统。

目前,国内外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分散、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由于大型仪器设备复杂多样,且使用和管理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传统的人工运行管理往往难以达到高效、精细管理的需求。

利用智能化技术来提升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运行管理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智能化运行管理的技术应用与优势1. 大数据技术在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运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故障数据、维护记录等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提前发现设备故障风险,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运行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通过建立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的专家系统,实现设备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处理,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设备损坏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3. 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大型仪器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成为可能。

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参数和使用情况,实现远程故障处理和定期维护,提高设备的可持续性和使用寿命。

4. 云计算技术在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运行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调度和使用管理,可以实现设备资源的动态调配和共享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运行管理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使得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大型仪器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管理经验介绍

大型仪器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管理经验介绍

大型仪器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管理经验介绍赫明佳【摘要】结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情况,从运行管理模式、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措施、科技支撑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中心如何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the Public Technological Service Center of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 the pattern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measure of sharing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upporting team etc are introduced.【期刊名称】《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年(卷),期】2016(022)002【总页数】4页(P124-127)【关键词】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管理【作者】赫明佳【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前沿科学处,吉林长春 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82随着科研事业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跨入高端领域,创新型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中央级事业单位修缮购置等专项资金的不断投入,科研院所支撑系统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1-2]. 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部署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从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开放、创新、服务、共享”为总的指导思想,以设备的高效运行和资源的开放共享为原则,挖掘大型仪器设备的应用潜能,不断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为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提供优质服务. 根据近几年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针对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与管理,分享几点经验.1.1 职责明确的组织构架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不是简单地将大型仪器设备集中起来,建立信息平台,开放使用,而是同时要将单位部门的管理能力、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的技术力量、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结合大型仪器设备一起体现在共享中[3].中心由行政管理、业务执行和技术咨询三个机构组成,共同保障中心的持续有效运行,其组织构架如图1所示. 行政管理机构主要职能是按照国家、科学院以及地方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及研究生发展方向制定中心规划. 业务执行机构主要职能是在中心管理下执行检测及研发活动. 技术咨询机构由长春应化所技术委员会担任,主要职能是负责评估中心发展规划、审批仪器维修和采购申请等. 各部分职责明确管理更加规范化.1.2 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完善、具体和可操作的制度是大型仪器设备实现共享、规范运行的依据和指引,是共享工作的制度保障. 制度不断完善和落实的过程,必然也成为共享工作不断得到推进和逐步规范运行的强大推动力.中心制定了《长春应化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关于大型仪器开放使用的管理办法》、《长春应化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仪器设备收费标准》和《长春应化所关于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的操作流程及智能卡管理办法》等制度,为中心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2.1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测试共享中心所有设备均对所内外开放,其中:通用性较强的83台套设备加入中科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23台套设备安装了智能卡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设备有效机时进行监督. 该智能卡管理系统能够记录仪器的开机、关机和有效利用时间,对仪器的使用情况可随时检查. 此外,中心仪器的名称、功能、联系方式等信息在中国分析网、仪器信息网、中国色谱网、东北大型科学仪器共用网等网站上公开发布,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为了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长春应化所所主网页上建立了公共技术服务服务中心的宣传链接,使得测试用户能便捷的找到所需的相关信息,同时也加强了对外宣传的力度. 图2为通过中科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统计的中心2010至2015年的仪器共享的数据信息.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我所对仪器开放共享的不断重视及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仪器的使用时间、共享时间及对外使用时间都处于上升趋势. 中心在做好所内测试任务的同时,已经与22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测试服务合同,为社会生产、环保、医疗卫生、出口贸易提供了大量有效、可靠的分析测试数据.2.2 高使用率用户针对性开放为了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充分挖掘大型仪器潜力,使其与科学研究工作更加紧密的相结合,中心部分大型仪器对所内使用率高的课题组特殊开放. 开放方式为课题组自行操作使用,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晚上以及星期六、星期日全天. 目前开放使用的仪器有:分子光谱系统(包括IFS 66V/S真空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VERTEX 7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Lambda 9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Raman 960型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仪)、600兆超导核磁共振谱仪、JEM-2010分析型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L30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开放仪器实行申请、登记制度. 课题组指定专人接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仪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通过培训使其具备独立使用该仪器从事一般测试工作的能力. 培训后对人员进行考核,获得《仪器操作上岗证》后可使用仪器. 截至目前,已经有十余个课题组,数十人使用开放的仪器. 此种仪器开放模式使更多学生切实地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来,提高综合素质[4-5].2.3 建立修购设备共享激励机制近几年,随着修购专项的不断支持,中心的仪器设备得到了更新换代,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但是,中心修购设备的开放共享存在一定难度,大部分修购设备实行课题组专管共用的模式,因此如何能使兼职设备管理员在做好本职科研工作的同时为其他人提供高质量的测试服务是值得思考的. 中心组织了培训会宣贯《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相关文件精神,增强兼职管理员的服务意识. 并请共享工作出色的兼职管理员分享其工作经验. 同时中心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来提高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 例如,按照每人管理的设备台套数给予一定的补贴,并将个人绩效与全年的测试费用挂钩. 通过政策引导使得修购设备的共享工作变的相对规范.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心建设的核心,人员配置要合理、稳定,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6].3.1 激发科研热情中心鼓励技术人员在做好检测任务的同时,对本领域新方法、新技术、新功能的开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2015年中心首次自主部署8个所级功能开发项目,鼓励中心的技术支撑人员联合研究课题组作为用户单位进行共同申报. 项目要求提升现有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拓展设备的使用功能,对科研工作有明显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2016年初中心组织项目中期评估,首批所级功能开发项目初见成效,其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用耐氢氟酸雾室研制”项目得到了评估专家的一致认可,认为具有市场推广价值,同时推选三个项目作为科学院功能开发项目的储备项目. 通过抛砖引玉的前期支持,极大鼓舞了技术人员的科研热情.3.2 注重交流培训在队伍建设的同时,中心特别注重各种交流与培训. 中心人员除了积极参加国内外以及区域内的相关会议,还主动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所讲学,并通过授课和大型仪器讲座的方式对所内青年学者进行培训.中心每年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东北区域中心电镜与显微技术交流会”,并在2013年承办了第三届电镜会议,为电镜与显微技术相关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切磋搭建了平台,开辟了信息交流的渠道. 中心也为技术人员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打造了成系列、成规模的“大型仪器分析高级研讨班”专题讲座,每期都有不同的主题. 例如“透射电子显微镜在结构研究中原理及应用”、“核磁共振的原理及应用”等与科研结合紧密的报告. 这些活动使中心技术人员在理论水平和技术上有了一定的提升.目前,中心拥有98台套设备,总价值1.08亿元. 近五年来为所内、兄弟院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共测试样品40余万个,出具报告近万份. 今后,我们要用创新的思路来推进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工作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升科研仪器设备的社会开放共享程度,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进一步促进区域科研事业的发展.【相关文献】[1] 梁宏.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5-8.[2] 邓敏,雷敬炎,刘昕.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探索与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238-241.[3] 丁爱侠,郑春龙.促进高校大型仪器共享的“三分管理法”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10(1):91-94.[4] 赖云.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优势的几点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34-135.[5] 陈子辉,王泽生.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和共享[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 163-167.[6] 蔡兵,刘姝伶,尹玲娜,等.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259-263.。

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

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

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大型仪器共享网预约流程1.系统登录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apparatus_seam/login.seam,即可访问《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登录页面。

在页面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入系统。

注意:关于用户账号申请,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统一分配用户号和初始密码2.预约申请:登录进入功能页面后,页面分为上侧的主功能菜单区、左侧的子功能菜单区和右侧的功能区。

用户可预约使用的仪器主要分为以下类型:预约类型预约方式操作项目预约必须预约用户必须填写检测业务委托书,由仪器操作人员进行检测分析时间预约必须预约用户必须填写检测业务委托书,由仪器操作人员或用户在预约时间段内使用仪器进行检测分析进入填写《检验业务委托书》功能页面的方法有两种:填写《检验业务委托书》功能页面方法一:在“预约申请”预约单浏览功能页面中,点击右上角的“新增”,进入填写《检验业务委托书》功能页面。

“预约申请”预约单浏览功能页面“预约申请”委托书填写功能页面在“预约申请”委托书填写功能页面中,要按照次序填入选择仪器、检验项目、检测标准,以及其他必填栏目,以完成预约单申请。

注意:1)选择仪器、检验项目、检测标准、样品编号、样品数量、送样时间、样品数量和其他底色为黄色的栏目为必填项。

2)在选择仪器时,根据预约方式的不同,有时间预约和项目预约,必填项会有所差别,以黄色底色为标识。

方法二:在“功能信息浏览”功能页面中,点击相应形态下所列分析项目,可直接进入填写《检验业务委托书》功能页面。

“功能信息浏览”功能页面“功能信息浏览”选择仪器功能页面填写《检验业务委托书》功能页面3.检测状态及预约撤销:用户填写提交检测业务委托书后,由管理员对该委托书进行审批,该委托书的状态显示有:未审核:该委托书还未通过管理员审核已答复:管理员已答复委托人相关信息;用户应立即查看答复信息,并根据管理员的答复修改原委托书再次提交已审核:该委托书已通过管理员审核,用户可以送样进行样品登记,或在预约时间段内刷卡使仪器已样品登记:该委托书已完成样品登记已分析结果:该委托书已完成样品的分析测试,分析结果已登记上传已发放结果:该委托书的分析结果已发放已完成:该委托书已完成如果用户想撤销委托书,必须在样品登记或预约时间段之前提出撤销申请,此时状态显示为:申请撤销:委托人申请撤销该委托书已撤销:管理员已同意撤销该委托书当状态显示为“已分析结果”,用户可联系分析结果发放人员进行付费并领取分析结果。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开放技术平台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开放技术平台

1 / 7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henzhen Institute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根据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结合中国科学院科技布局调整的要求,围绕深圳市实施创新型城市战略,2006年2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友好协商,在深圳市共同建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进院)。

先进院由集成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开放技术平台、工程中心、行政管理部门等部分组成,同时设立学术委员会、工业委员会。

开放技术平台Open Technology Platform先进院开放技术平台由一系列基于仪器设备支撑的实验室组成,具有联合开放、资源共享的特点,为先进院科技活动提供测试、调试、加工等技术支撑与服务,并向企业和其它科研单位开放,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服务,是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适度组织支持短期小规模探索性研究。

开放技术平台位于科研楼C 座,占地7000多平米。

其中一层以各类大型设备(如核磁共振、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为主,二层以超算中心及依托超算相关实验室为主,三层以重点实验室为主,四层以材料化学和超净类实验室为主,五层以生物医学工程类实验室为主。

至2011年5月底,共设立实验室48个: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圳超算分中心、广东省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深圳市低成本健康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射频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电动汽车动力平台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癌症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生物医学成像关键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市神经工程与精神健康重点实验室、深圳市高性能数据挖掘重点实验室、产品与工程仿真技术(CAE)实验室、人机控制实验室、光伏太阳能电池实验室、精密工程实验室、汽车电子实验室、电动汽车实验室、微纳制作实验室、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光子学实验室、可视计算实验室等。

(2023)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自评报告、总结报告提纲(一)

(2023)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自评报告、总结报告提纲(一)

(2023)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自评报告、总结报告提纲(一)背景介绍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科研设施和仪器是科技研究的重要工具和基础设施。

近年来,怎样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资源,提高科研效益,是当前科学技术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成为了当前热点话题。

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可以促进科学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科研效率,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和互通。

自评报告内容按照要求,我们对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情况进行了自评,以下是自评内容:1.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现状:我们的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程度较高,除非特殊情况,基本都对外开放。

2.开放共享的目的和意义:我们认为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可以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科技资源,提高科技研究效率和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率。

3.实施开放共享的措施: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建立共享平台,制定开放共享管理规定,对开放共享项目给予资金等支持。

4.特色和经验:我们积极推广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探索出了有特色的经验,如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开放共享的便捷性等。

总结报告的内容在自评报告的基础上,我们对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进行了总结。

以下是总结的内容:1.开放共享的效果: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对提高科学技术研究的效率、提高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面: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面。

例如,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开放共享的政策宣传,增强研究人员对开放共享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今后开展工作的重点:今后,在开展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方面,我们的重点将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管理,规范开放共享的流程和标准;二是提高开放共享设施和仪器的用户数量和使用频率;三是不断完善开放共享制度,拓宽开放共享平台的途径和招商引资的渠道。

总结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为科技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和便捷的发展空间。

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 V3.0 用户手册说明书

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 V3.0 用户手册说明书

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V3.0用户手册所级管理员分册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V3.0项目组2016年3月目录第 1 章系统登录与布局 (1)1.1系统登录 (1)1.2首页功能 (2)1.3系统页面布局 (3)第 2 章业务术语说明 (4)2.1预约类型 (4)2.2预约形式 (4)2.3仪器流程 (4)2.4分析项目、分析标准、价格 (5)2.5系统角色介绍 (6)第 3 章信息查阅 (8)3.1单位概况 (8)3.2仪器概况 (9)3.3仪器信息浏览 (10)3.4功能信息浏览 (11)3.5通知发布 (12)3.6通知浏览 (13)第 4 章预约申请 (14)4.1预约申请功能 (14)4.2委托单管理 (17)4.3个人费用 (17)4.4服务评价 (18)4.5刷卡权限查询 (19)第 5 章审核分析 (20)5.1预约审核 (21)5.1.1审核 (21)5.1.2付费状态 (22)5.1.3批量审核 (22)5.1.4打印委托单 (23)5.1.5查看检测记录 (24)5.1.6查看原始委托单 (24)5.2样品登记 (25)5.3检测记录 (27)5.3.1检测进度查询 (27)5.3.2开始检测、结束检测 (27)5.3.3委托单的完成 (28)5.3.4批量完成 (29)5.4批量检测 (30)5.5分析结果 (31)5.6结果发放 (34)第 6 章结算管理 (37)6.1所内结算(所外结算) (38)6.2承检方确认(所内/所外) (40)6.3委托方确认(所内/所外) (42)6.4所外结算 (42)6.5一单一结 (43)第 7 章采购维修 (45)7.1采购 (45)7.2维修 (46)7.2.1维修预约 (46)7.2.2维修管理 (47)第 8 章业务数据管理 (49)8.1仪器管理 (50)8.1.1如何新增一台仪器? (51)8.1.2如何关联分析项目、分析标准 (53)8.1.3如何设定收费价格 (54)8.1.4如何维护耗材价格 (56)8.1.5如何申请仪器共享? (57)8.2仪器共享审核 (58)8.3标准管理、分析项目管理、样品分类管理 (58)8.4课题管理 (59)8.5工作日管理 (59)第 9 章系统管理 (61)9.1研究组管理 (62)9.2用户管理 (62)9.3仪器授权 (64)9.4组员管理 (65)第 10 章报表中心 (68)第 1 章系统登录与布局1.1系统登录系统地址:/,系统界面如图1-1所示。

理学院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办法 - 中国药科大学

理学院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办法 - 中国药科大学

理学院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资产效益,依据“中国药科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试行)”并结合理学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型仪器设备范围:使用国家财政购置的单价在人民币8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三条理学院成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领导协调小组和设备管理人组成。

其工作职责分别为:(一)领导协调小组: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拟定理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收费标准和分配办法;负责对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费的管理。

(二)设备管理人:认真贯彻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相关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对仪器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对违章者严加制止并及时通报;负责仪器的信息更新;根据教学、科研任务,合理安排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计划,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运行与维护;负责建立、健全大型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主要包括原始资料、仪器使用及人员培训记录。

第三章共享管理第四条大型共享仪器在“药学化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大仪共享平台”)上运行,使用者应遵守“大仪共享平台”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大型共享仪器采用“院内共享”、“校内共享”及“校外共享”三种权限进行管理。

第六条设备管理人应及时响应预约要求提供开放共享服务。

第七条所有大型仪器均由专人管理,LC-MS及GC-MS实行专人管理、专人操作,使用者使用前与仪器管理人联系,由仪器管理人在网上预约并操作仪器。

第四章预约与使用管理第八条账户申请(一)本校师生到“大仪共享平台”页面使用一卡通账号注册账户,每人仅限申请一个账户。

待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并激活账户后,可以登录平台进行预约。

外部门人员至“大仪共享平台”页面注册账户后,持相关证件至实验中心激活账户。

(二)账户的持有者不得随意将账户交与他人使用,并保证账户及密码的安全,否则,由此引发的责任由账户申请人负责。

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中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中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普通用户使用手册欢迎来到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 在这里您可以方便快捷的管理或使用您所需的仪器,跟我一起开始您的仪器操作之旅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仪器操作平台入口导航图 , 一起来看看您可以进行哪些操作吧!您所在位置学生用户课题组负责人注册账号, 激活并登陆修改系统设置和个人信息查看课题组信息预约仪器查看我的使用记录普通用户账号首页导览图01打开仪器管理平台网址 (输入学校仪器管理平台网址, 或从学校前台登入) , 注册, 填写个人信息, 就可以获得您的专属账号哦!注册成功后, 如何激活账号呢?普通用户 (即新用户) 注册成功后, 需要联系所在课题组老师, 请所在课题组老师帮助激活账号; 课题组老师 (即课题组负责人) 注册成功后, 需要联系设备处管理员激活账号。

01注册账号, 激活并登陆Register, Activate and Login in普通学生或老师请选择 注册新用户 , 填写信息完成注册。

课题组负责人请选择 注册新课题组 , 填写信息完成注册。

注释: 因每个学校情况不同, 若您所在课题组的负责人无法为您激活账号, 请联系设备处管理员为您激活。

1102登陆账号后, 在首页右上角, 有 我的档案 和 系统设置 两个标签, 为了方便您的使用, 您可以对自己的账号和系统进行个性化设置。

修改系统设置和个人信息System Preference and Personal Setting点击 系统设置 ,, 弹出 偏好设置 , 设置系统的相关信息。

您可以在这里修改消息提醒的内容和方式点击 我的档案 , 查看或修改您的个人信息!03查看课题组信息Laboratory Information普通用户: 点击括号中的课题组名称, 即可查看自己所在课题组的成员信息。

选择 是 , 并点击 更新 , 即可为课题组学生激活账号。

点击可以修改课题组基本信息。

点击修改课题组成员信息。

点击不同按钮, 查看相应的课题组信息。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系统管理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系统管理


要 : 阐述了利用系统工程原理 , 以整体观为核 心 , 整合 组织内 外大型 设备资源 , 构 建
包括指挥系统、 运行系统、 保障系统、 监控 系统在 内的高 校大型设 备共 享管理 体系 , 以 提 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 : 大型仪器设备 ; 使用管理 ; 共享管理 中图分类号 : G526. 3; G 48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 4956( 2010) 09 0009 04
[ 1 4]
统的规划、 研究、 设计、 制造、 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 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 。 ! 管理是 人类各项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从系统论的角度 看, 管理是对组织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系统整合, 以达
[ 5]
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管理过程 的复杂性、 综合性和多变性, 决定了管理活动是一项复 杂的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工程就是以各层次的管理活 动为对象 , 遵循系统科学思想 , 运用系统工程的原则和 方法 , 为管理活动提供最优规划和计划 , 进行有效协调 和控制, 并使之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组 织管理方法[ 6] 。 管理系统工程具有研究思路整体化 , 以及组织管 理上的科学化与现代化等特点, 对于高校大型设备的 共享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大型设备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实验 室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于它具有结构复杂、 综 合性强、 自动化程度高、 工艺精密、 价格昂贵等特点 , 为 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使用效益, 必须进行技术、 经济 和行政有机结合的综合管理。大型设备共享管理作为 一个系统工程, 应根据管理系统工程理论, 以整体观为 核心 , 整合组织内外大型设备资源 , 构建高校大型设备 共享管理体系。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制度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制度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制度浏览次数:3137发布时间:2013-02-22第一条为充分利用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现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实现科研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避免或减少重复购置,提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目的,结合中科院建设目标和我院科研发展的布局,通过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理顺关系,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创新,逐步建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队伍稳定、保障到位、信息齐全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中心,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是指购买价格在10 万以上或单价在10 万元以下但可供多学科使用且通用性很强的仪器设备。

第三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指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协作共用和信息共享。

协作共用指通过一定的有偿使用方式,科研仪器设备依托技术平台向院内外的单位和研究人员提供各类分析测试等共享服务的行为。

信息共享指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信息在互联网上发布。

第四条所有符合共享条件的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入网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并安装中科院刷卡系统。

平台向院内外用户开放,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提供信息查询、服务推介和网上预约等服务。

第五条大型仪器设备按学科分类实行专人管理及维护,技术平台和仪器所属部门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配备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有计划地开展仪器操作、分析等业务培训,保证共享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如人员变动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监督工作交接。

第六条院内各部门需使用非本部门的大型仪器设备、院外单位人员使用先进院大型仪器设备,均须先提交使用申请表,技术平台审批通过后授权仪器使用权限。

用户须提前在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网上提出预约申请,并说明所做实验的特殊要求和条件等,以保证仪器设备按时提供测试服务。

预约被确认后,申请个人应按时测样或送样,技术平台为用户提供机时和服务保障。

为院外提供共享服务时,技术平台代表先进院与用户订立服务合同,合同中要明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产权归属、保密要求、损害赔偿、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等事项。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低温制冷实验楼根据2015年8月研究所官显示,该所仪器测试中心拥有6000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可从事分 子结构、分子量、材料形貌、颗粒尺寸、光谱与光学性能等的测试与表征,如为有机材料、晶体材料及微纳米结 构提供性能表征;其他中心可从事机械设计与加工、低温计量与检测、抗菌检测与评价等。并且理化所大中型仪 器已加入 “中关村物质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北京纳米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北京地区机加工技术 服务中心”,并纳入“中国科学院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测试中心和抗菌材料检测中心加入了北京市分析测 试服务联盟。
欧盟国家和地区合作方面:理化所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签署了 “LHC热暂态过程研究”国际合作协议,建立 了大型超导磁体低温系统的热暂态过程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并参加了LHC超导磁体的首轮降温调试实验,联合 发表论文十余篇。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学术期刊
根据2015年8月研究所官显示,自1999年建所以来,理化所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26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 科学二等奖3项,四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参与),二等 奖2项。
自强、务实、和谐、创新 主要含义: 树立志存高远、奋发有为的自强意识; 坚持脚踏实地、严谨科学的务实作风; 营造理化协同、科技相长的和谐氛围; 弘扬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关村东路)
机构领导
所 长:王雪松 党委书记、副所长:王树涛 副所长:罗二仓、郭晓勇 纪律书记:袁庆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科研机构
01 历史沿革
03 科研成就
目录
02 科研条件 04 人才培养
05 文化传统
07 机构荣誉
目录
06 机构领导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引言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作为科研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总结旨在回顾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并明确未来的工作要点。

第一部分:平台建设与运营概况1.1 平台建设背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大型科学仪器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仪器使用效率,降低科研成本,构建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

1.2 平台建设目标整合各类大型科学仪器资源提供便捷的仪器预约和使用服务促进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1.3 平台运营情况平台已整合超过500台大型科学仪器服务覆盖全国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年均服务科研人员超过5000人次第二部分:工作内容与成效2.1 资源整合对各类大型科学仪器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登记建立了统一的仪器信息数据库实现了仪器资源的在线查询和预约2.2 服务优化开发了用户友好的在线服务平台提供了专业的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定期组织仪器使用培训和交流活动2.3 合作交流与国内外多个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举办了多场大型科学仪器共享论坛和研讨会推动了科研数据的共享和科研成果的转化2.4 工作成效仪器使用率提高了30%以上科研成本降低了20%以上促进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第三部分: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3.1 存在问题部分仪器信息更新不够及时个别仪器的预约流程较为复杂部分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待提升3.2 改进措施加强仪器信息的动态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简化仪器预约流程,提高用户的操作便利性收集用户反馈,持续优化平台功能和服务质量第四部分:未来工作要点4.1 加强平台建设持续整合更多优质的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完善平台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加强平台的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4.2 优化服务流程进一步简化仪器预约和使用流程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技术服务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及时响应用户需求4.3 促进科研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研数据和成果的共享举办更多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4.4 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仪器使用和管理规范加强对仪器使用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平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运行结语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对于促进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普通用户使用手册说明书

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普通用户使用手册说明书

⼤大型仪器器共享管理理平台普通⽤用户使⽤用⼿手册为了了使您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我们推荐您使⽤用现代浏览器器,请使⽤用IE10及以上版本的IE浏览器器、⽕火狐浏览区(Firefox 4.0及以上)和⾕谷歌浏览器器访问。

请不不要⽤用360浏览器器啊啊啊~~~⼀一、校内学⽣生登陆1. 打开浏览器器,输⼊入共享系统的地址:202.201.13.16/genee找到登陆框【进⼊入仪器器预约系统】选择【⼀一卡通⽤用户】,在上图提示账号密码进⾏行行登录2. 初次登陆需要进⾏行行注册和激活, 在注册界⾯面选择课题组后,需联系课题组管理理员/PI进⾏行行审批激活。

⼀一定要课题组负责⼈人先登陆注册课题组,否则普通⽤用户注册的时候找不不到对应课题组⼆二、校外⽤用户登陆1. 打开浏览器器,输⼊入共享系统的地址:202.201.13.16/genee找到登陆框【进⼊入仪器器预约系统】,选择【⾮非⼀一卡通⽤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直接登陆2.初次使⽤用未注册的⽤用户输⼊入⽹网址:202.201.13.16/lims,进⾏行行校外⽤用户注册。

⼀一定要课题组负责⼈人先注册,课题组负责⼈人选择【注册校外课题组】校外普通⽤用户等课题组负责⼈人注册好之后选择【校外⽤用户注册】,选择课题组负责⼈人注册的课题组,注册之后等待课题组管理理员/PI审核激活三、查找仪器器点仪器器⽬目录,在搜索框中查找需要预约的仪器器四、仪器器⾃自主预约⾃自主预约是指校内⽤用户通过仪器器负责⼈人的培训后可独⽴立操作仪器器,经仪器器负责⼈人设置后可在⾃自⼰己预约成功的时间段进⾏行行⾃自主上机实验。

五、仪器器送样预约送样预约指⽤用户根据预约送样时间点进⾏行行送样,由仪器器负责⼈人代为测试,⽤用户申请送样预约之后,需等待仪器器负责⼈人进⾏行行审批和安排测试时间,此种模式主要针对操作性较强,⼯工序较为复杂的⼤大型仪器器设备。

六、仪器器使⽤用针对⾃自主预约的仪器器,⽤用户预约成功后按约定时间到仪器器所放置的楼宇⾃自⾃自测。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年度运行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报告设施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行责任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行年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写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写说明与要求《运行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报告》是运行单位提出的年度设施运行整体工作计划,包括设施的运行、维护、利用及其他相尖工作的计划。

设施运行责任单位应参照本年度基本运行经费预算和上年度经费实际支出,按照运行工作需要,编制下年度运行计划。

报告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运行计划、维护计划、利用和开放、交流与合作计划、人员与人才培养、运行经费需求等方面,其中,科学研究或公益服务计划需经科技委员会或用户委员会评议。

运行计划既是运行工作实施的基础,也是院安排经费和检查工作的依据。

运行计划报告是运行单位年度工作执行和自查的依据,也是院、有尖部委和公众了解、检查、评估设施运行的重要资料。

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据实编制。

本编写模板是面向各类设施的通用提纲式模板,采用了较多的表格形式,以求简单明了,对于提纲中标题意思明确的,不再多做说明。

各单位可根据需要,对二、三级提纲或表格的表头进行必要的修改;可采用增加图、表、说明或附件等,细化内容。

编制报告时,与本设施无尖的内容和表格免填并删除序号、标题、表格。

如:无二期工程则删除“立项建设信息表”中的二期表格;不申请维修项目则删除“拟申请维修项目”的序号与标题等。

一级或二级提纲下未顾及的问题,如需说明,可添加序号及标题。

共同运行设施可参照此提纲,细化提纲或表格,并与院大科学装置办公室商议确定本设施的编写提纲。

目录定义至三级标题,需标注页码。

术语报告中涉及的名词术语,主要指专业术语、英文和英文缩写的解释。

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安全管理体系探索

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安全管理体系探索

作者简介: 贾桂颖,女,1989-06生,硕士,助教,E mail:kygxpt@tmu.edu.cn收稿日期: 2020-08-11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安全管理体系探索贾桂颖,田卫平△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070; △通讯作者)摘要: 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校内优质资源的集中化管理与高效使用,还创造了良好的交流和合作环境。

如何安全管理及运行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更好地发挥其科研支撑作用,是当前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该文在分析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独特性及潜在危险源的基础上,以天津医科大学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为例,从责任及制度体系、宣传培训体系、监督巡查体系、设施配置与保障体系、应急防范体系建设五个方面分享了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以期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安全管理体系; 实验室安全中图分类号: G4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1450(2020)12-0902-04 DOI:10.13754/j.issn2095-1450.2020.12.12 实验室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基地[1],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是高校推动资源社会化管理、提升仪器设备利用效率和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支撑[2,3]。

其安全管理既是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构成,也是学校科研、教学及社会服务共享等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障[4]。

相对于普通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具有的独特性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如何提升其安全管理质量,是管理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结合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以及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独特性,以天津医科大学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为例,就如何加强安全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分析。

1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独特性及危险源分析1.1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独特性1.1.1 人员流动强,开放时间长 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对校内外用户开放,具有人员流动性大、结构复杂及学科背景差异大等特点[5]。

中科院仪器设备介绍

中科院仪器设备介绍

中科院仪器设备介绍1. 仪器设备的重要性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仪器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仪器设备是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进行实验、观测和测试的工具,它们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中科院在仪器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方面一直走在前沿,为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2. 仪器设备的种类和功能中科院有着丰富多样的仪器设备,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仪器设备及其功能:2.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研究微观世界的基础工具之一。

中科院的光学显微镜配备了高分辨率的物镜和多种观察方式,可以观察各种样品的细节结构,并获得清晰的图像。

它在生物学、材料科学和医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

2.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通过电子束照射样品,并利用电子的散射、透射、反射等特性来观察样品的工具。

中科院的电子显微镜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放大倍率的特点,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细节和更精细的结构,对于纳米材料和生物细胞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3 核磁共振仪核磁共振仪是利用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下的转动和共振吸收信号来研究样品的仪器。

中科院的核磁共振仪能够获得样品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信息,对于有机化学、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4 质谱仪质谱仪是研究样品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的重要工具。

中科院的质谱仪配备了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和多种分析模式,可以对样品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质谱仪在有机化学、环境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

2.5 粒子加速器粒子加速器是一种用于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

中科院的粒子加速器具有高能量和高粒子流强度,可以用于高能物理研究、核物理实验和放射性同位素生产等方面。

粒子加速器在物理学和核科学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中科院仪器设备的创新与应用中科院一直致力于仪器设备的创新和应用研究,努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

在仪器设备研发方面,中科院不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并进行自主创新,提高仪器设备的性能和精度。

中国科学院SAMP系统的加密通信

中国科学院SAMP系统的加密通信

中国科学院SAMP系统的加密通信肖欧;尹震宇【期刊名称】《计算机系统应用》【年(卷),期】2016(025)005【摘要】中科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Apparatus and Equipment Sharing Management Platform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以下简称SAMP)在通信过程中,存在重要数据在传输时没有加密、可能会接收到第三方恶意数据等数据通信安全问题,导致SAMP 系统可能存在数据被窃取、收到的数据不安全等威胁。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SAMP系统的特点以及其通信数据的特征,将基于Axis2 Rampart模块的WS-Security数字签名和加密技术应用于SAMP数据通信安全问题。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Axis2框架、数字签名和加密技术、Axis2 Rampart模块加密原理,然后基于Axis2 Rampart模块,采用数字签名+口令+非对称加密的WS-Security通信安全方案,对SAMP系统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接口进行封装,实现了消息传输的签名、认证和加密、解密过程,最后测试并分析对比了使用安全方案前和使用安全方案后, SAMP的Web Services数据传输接口的响应处理时间和CPU占用率。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Axis2 Rampart模块+数字签名+口令+加密来保证SAMP系统的数据通信安全问题具有高安全性、高可扩展性和高响应处理速度,符合实际应用需求,也能够广泛的推广到其他企业Web应用中去。

%Considering these security problems of data transmission such as some import data is transited without encryption, malicious data might be received from a third part in Apparatus And Equipment Sharing Management Platform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AMP), SAMPsystem may result these threats of data theft and data receive insecurit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MP System and its features of data transmission, the technologies of digital signature and encryption of WS-Security based on the Axis2 Rampart module are applied to the issue of data communication security of SAMP System. Firstly, the Axis2 framework, digital signature, encryption technology and the encryption principle of Axis Rampart module are introduced by this paper briefly. After that, encapsulate the data transmission interface of SAMP System by using a data transmission security solution, which uses a combination of digital signature + password + asymmetric encryption of WS-Security. It implements the signature, authentication,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process of message transmission. Finally, it also tests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ing time of the response and CPU usage of data transmission interface in SAMP System.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technology of Axis2 Rampart module + digital signature + password + encrypt, it can ensure that the security issue of data transmission of SAMP system has a high security, high scalability and high response speed, meet the demand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be widely promoted to other Web Application of Enterprise.【总页数】9页(P19-27)【作者】肖欧;尹震宇【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沈阳 110168;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沈阳 110168【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混沌加密与常规加密复合的图像保密通信系统 [J], 范艺;刘雄英;丘水生2.移动通信充值卡加密系统中的加密算法及其实现 [J], 陈刚;谢辉;范辉3.基于浏览器WebAssembly技术的即时通信加密通信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J], 杨旸; 王明华; 潘俊臣; 胡冲4.基于浏览器WebAssembly技术的即时通信加密通信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J], 杨旸; 王明华; 潘俊臣; 胡冲5.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评《基于硬件逻辑加密的保密通信系统》 [J], 周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