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全国卷Ⅰ专题———结构化学知识点考点总结(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逐项过关

考点1﹒电子排布式和电子轨道示意图

1.能层、能级和最多容纳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各能层

(1)轨道形状:①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②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

(2)能量关系:①相同能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 s

②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1s<2s<3s<4s…

③同一能层内形状相同而伸展方向不同的原子轨道如n p x、n p y、n p z 的能量相等。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三个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构造原理示意图如上图1。

②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自旋状态相反。

③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4.电子的跃迁与原子光谱

(1)电子的跃迁:

①基态→激发态: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会从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_,变成

激发态原子。

②激发态→基态:激发态原子的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会释放出能量。

(2)原子光谱: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原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过关练习】

1.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态M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e的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i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基态镓(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价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Cu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P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s22s22p1 2.2s22p3 3.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4.3s23p63d10 5.

6.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7.1s22s22p63s23p63d5 8.9.1s22s22p63s23p3(或

[Ne] 3s23p3)

考点2﹒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大小比较

元素第一电离能的递变性

Ⅱ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Ⅲ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Ⅵ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1)特例

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p0、d0、f0)、半充满(p3、d5、f7)和全充满(p6、d10、f14)的结构时,原子的能量较低,为稳定状态,该元素具有较大的第一电离能,如:第一电离能,Be>B;Mg>Al;N>O;P>S。

(2)应用

①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电离能越小,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

②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如果某元素的I n+1≫I n,则该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n,如铝元素I4≫I3,所以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而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数较多,且各级电离能之间相差不大,所以常表现多种化合价,如锰元素有+2价~+7价。

元素电负性的递变性

(1)规律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递增;②同一主族,自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递

(2)应用

①确定元素类型(电负性>1.8,非金属元素;电负性<1.8,金属元素);

②确定化学键类型(两元素电负性差值>1.7,离子键;两元素电负性差值<1.7,共价键);

③判断元素价态正负(电负性大的为负价,小的为正价);

④电负性是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参数之一。

电离能与电子的分层排布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原子I1

因此,一个原子的电离能是依次增大的,甚至是成倍增长,但增大的倍数并不相同。有的增大的多,有的增大的很多(逐级递增,存在突跃)。我们结合下表说明:

Na,I3比I2增大不到一倍,但I2比I1却增大了近百倍。这说明I1比I2、I3小得多,说明有一个电子能量较高,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容易失去。另外的几个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

Mg,按照上面的分析,I2比I1增大不到一倍、I4比I3增大不到一倍,但I3比I2却增大了好几倍。因此可认为有两个电子能量较高,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另外的几个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

至于Al元素,请同学自己分析一下。通过分析电离能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I4比I3增大了好几倍,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金属活动顺序与电离能大小顺序不一致的原因

我们知道金属活动顺序中Ca元素排在Na元素的前面,而我们查的第一电离能的数据发现,钠元素的I1=496kJ/mol,钙元素的I1=590kJ/mol;I2=1145kJ/mol。为什么第一电离能表现出来的金属性顺序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现出来的不一样呢?其实,这是因为两个概念表达的内容不同并且测量的手段也不一样,金属活动性顺序指的是水溶液中金属单质中的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而电离能指的是气态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的能力,它是金属原子在气态时的活泼型量度。二者所对应的条件不同,所以二者不可能完全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