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央银行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央银行学教学》课件
中央银行对于国家经济的 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起到关 键作用。
中央银行的历史发展
1
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2
随着工业革命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
中央银行逐渐兴起并取得了重要地位。
3
起源
中央银行最早起源于17世纪,如瑞典的 瑞典国家银行。
现代化
20世纪,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中央 银行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目标
维护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维护金融稳定。
工具
包括利率调控、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要求等工具。
执行
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并通过操作实施政策。
中央银行的稳定汇率政策
1 意义
稳定汇率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稳定。
2 方法
通过买卖外汇和制定汇率政策来维持汇率的稳定。
3 挑战
汇率政策面临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市场波动等挑战。
外汇储备管理
重要性
资产组合
管理策略
外汇储备是国家经济的重要保障, 用于维护汇率稳定和偿还债务。
外汇储备以多种资产形式存在, 包括外币、黄金和其他投资品种。
中央银行制定合理的外汇储备管 理策略,以最大限度地确保资产 安全和稳健增值。
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
银行监管
确保银行的稳定运营,防范 金融风险。
监管政策
银行监管的工具和方法
1
法规和准则
制定法律、规章和监管准则,规范银行业务行为。
2
监管评估
对银行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监管要求和财务健康。
3
监督检查
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监测银行风险和合规情况。
制定并执行监管政策,如资 本充足、流动性管理等。
《中央银行学》PPT课件
整理课件
16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
三、准备金存款业务
准备金存款业务是中央银行存款业务中 最重要与最重要的内容。
1.存款准备金的含义
是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吸收存款的一定 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组成:自存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 备金
整理课件
17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
三、准备金存款业务 2.准备金存款业务的基本内容 (1)规定存款准备金率 按照存款类别规定准备金率 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型、规模等规定 调整幅度有规定
整理课件
21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业务
二、对外债务 目的: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和
应付危机 形式: 三、资本业务
整理课件
22
四、中国人民币的发行与管理 5.货币发行管理 6.货币发行收入
整理课件
13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
一、中央存款业务的目的与意义 商业银行吸收存款:获取资金来源并通
过资金运用创造利润。 中央银行: 1.调控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 2.维护金融业的稳定 3.提供资金清算服务
整理课件
14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
二、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特点 1.吸收存款的原则具有特殊性——强制
性(商业银行——自愿原则) 2.吸收存款的目的具有特殊性——调控
信贷规模和监管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 商业银行:扩大资金来源、扩大资金运
用,盈利
整理课件
15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
二、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特点 3.吸收存款对象的特殊性 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与财政部门 商业银行:社会个人与工商业 4.吸收存款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特殊性 中央银行:经济关系+管理与被管理 商业银行:经济关系
中央银行学课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 、 为中央银行行使职能提供咨询、调研和分析的
部门,包括统计分析部门、研究部门等。
3 、 为中央银行有效行使职能提供保障和行政管理
服务的部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服务部门、后 勤保障部门等。
42
分支机构的设置
1、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大多数国家)
派出机构
2、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前苏联和1998年前的中国) 3、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 (日本、德国、意大利、1998年后的中国)
如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 □ 通过立法:
由法律规定建立一家银行作为中央银行
如1913年的美国中央银行
8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1694年到1913年
1694年英格兰银行\1913年“美联储”成立
□ 第二阶段:二次世界大战之间 □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9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初创时期的特点
兼营部分商业银行业务 所有权:股份制或混合制
中央银行制度本身不完善
货币发行权逐步集中
10
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原因
新的货币本位制度建立的影响
布鲁塞尔会议的影响
新国家的建立
国际组织的支持 货币发行的制度化
11
中央银行制度强化阶段的特点
25
银行的银行 Banker`s Bank
表现:
集中存款准备金(Reserve Requirement)
充当最后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 组织管理票据清算(Notes Clearing )
26
政府的银行 Government's Bank
中央银行学PPT课件
★在历史上,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对商业 银行的市场准入有过4种不同的原则:
一是自由主义; 二是特许主义; 三是准则主义; 四是核准主义,又称审批制。
★审批制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 通行制度。
★我国自2003年12月起也实行这种制度。
一、审批商业银行考虑的基本因素
(一)资本金
设立商业银行必须达到法定的最低资本额以保护 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
一方面是为了估计商业银行抵御外汇风险的 能力;
另一方面,外汇风险也是国家的风险。
★监管当局的新做法是对银行总的外汇风险规 定资本要求。
7.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及时向公众发布
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有关信息。
★目前各国监管当局对银行信息披露的要
求差别甚大。
★巴塞尔委员会非常重视银行信息披露。
2.贷款损失准备金
3. 贷款集中度
历史经验表明,对个别借款者的贷款过 分集中是世界上大多数银行倒闭的经常 原因。
对银行的贷款集中程度施加限制,目的 是避免风险过于集中。
4.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银行根据存款和贷款的变化,随时 以合理的成本举债或者将资产按其实际价值变 现的能力。
★监管当局对银行流动性的管理政策有两种:
(一)现场稽核与检查的目的
★现场稽核与检查的目的是通过检查人员亲临
现场,检验银行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评估银行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质量;检 查银行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考察银行的整 体经营管理水平。
(二)现场稽核与检查的程序
★现场检查一般有以下4个环节:
(1)现场检查前的准备; (2)进入现场检查; (3)对被检查行进行综合评价; (4)写出检查报告。
中央银行学章ppt课件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初步形成时期 1.历史线索:17世纪中后期-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 2.特点: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制度的确立
国家通过法律给予特权 渐进演变的过程 3.案例:英格兰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案例1:Bank of England
1694年:私人股份银行(政府的银行的特征) 1833年:银行券无限清偿资格 1844年:《皮尔条例》 1854年:取得清算银行的地位 1857年:《银行法》集中管理所有其他银行的金
流
(三)中央银行职能的扩展
1.职能扩展的原因 货币制度的变更 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 经济金融复杂性的强化
2.职能扩展的表现(思考) 如何看待货币稳定? 中央银行如何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 如何应对国际关系、参与国际体系?
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与组织结构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 单一制 一元式
一方面,1907年金融危机发生于信托机构, 这使纽约银行界认识到银行业缺乏集中统 一监管的弊害,他们早前反对中央银行的 态度也随之有了急剧转变;
另一方面,1907年特殊的反危机机制使得 社会各界普遍认识到国民银行体系的缺陷, 以及金融权力掌控于私人手中的弊害,从 而扫除了公众不赞成建立中央银行的障碍。
二元式 复合制 准中央银行制 跨国制
ECB
1957年:《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宪章出台 1969年:提出建立EMU 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EMS建设规划 1991年:欧共体12国《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提出1999年
前建立EMU 1993年:马约生效 1994年:欧洲货币局 1995年:命名欧元 1998年7月1日:ECB成立 1999年1月:欧元正式启动;2002年1月流通
专题研究(深度) 旁征博引(广度)
中央银行学PPT课件
二、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大体有3种:
1.由政府设立存款保险机构。
2.由政府主管当局与银行业联合组成 存款保险机构。
3.由银行业自己组织存款保险。 ★一些国家和地区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如所示。
★近年来,我国金融界也在酝酿存款保险制 度的建立问题。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5
(二)非现场稽核与检查的步骤
我国的非现场稽核分为以下5个步骤:
1.数据资料收集; 2.计算整理;
3.指标分析;
4.报告处理;
5.信息反馈。
(三)非现场稽核与检查的内容
1.合规性检查; 2.风险性检查。
(四)非现场检查报告制度
第三节 危机银行的处理与存款保 险制度
一、危机银行的处理 二、存款保险制度
★审批制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 通行制度。
★我国自2003年12月起也实行这种制度。
一、审批商业银行考虑的基本因素
(一)资本金
设立商业银行必须达到法定的最低资本额以保护 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
(二)高级管理人员素质
在审批商业银行时要考察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品质、 能力、经验、信誉等方面在内的综合素质。(信 用)
(一)现场稽核与检查的目的
★现场稽核与检查的目的是通过检查人员亲临
现场,检验银行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评估银行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质量;检 查银行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考察银行的整 体经营管理水平。
(二)现场稽核与检查的程序Βιβλιοθήκη ★现场检查一般有以下4个环节:
(1)现场检查前的准备; (2)进入现场检查; (3)对被检查行进行综合评价; (4)写出检查报告。
中央银行学[1]
(2)银行性业务: 三大传统的银行业务 负债业务、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① 负债业务
金融机构、政府、个人 和其他部门持有的对央行的 债权。
A、资本业务:
筹集、维持和补充自有资
本的业务。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途径:政府出资、 地方政府或国有机构出资 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储备头寸 ③中间业务: 央行为金融机构办理结算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客户的债权债务、货币收付
委托↓ ↑结算
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
↓委托
中央银行
↓办理
支付清算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问题:
1、央行的资本结构形式 是否是决定其性质的根本条 件(央行的性质决定于资本 结构形式)?为什么?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特殊的对象-特定对象 特殊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
理者
C、其他负债业务: 发行央行债券-减少金融机构 资金,控制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对外负债-借款、发行债券 ②资产业务:
央行拥有的各种债权 A、“最后贷款人”业务
两项业务:再贴现业务 再贷款业务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a、再贴现业务: 对象:在央行开立帐户的 金融机构 票据:规定的合格票据— 商业票据、国库券 利率:再贴现率-短期利率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期限:3个月以内,最长1 年以内
额度:总额限额制度 ↓
标准额度 收回:票据交换与清算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① 负债业务
金融机构、政府、个人 和其他部门持有的对央行的 债权。
A、资本业务:
筹集、维持和补充自有资
本的业务。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途径:政府出资、 地方政府或国有机构出资 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储备头寸 ③中间业务: 央行为金融机构办理结算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客户的债权债务、货币收付
委托↓ ↑结算
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
↓委托
中央银行
↓办理
支付清算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问题:
1、央行的资本结构形式 是否是决定其性质的根本条 件(央行的性质决定于资本 结构形式)?为什么?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特殊的对象-特定对象 特殊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
理者
C、其他负债业务: 发行央行债券-减少金融机构 资金,控制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对外负债-借款、发行债券 ②资产业务:
央行拥有的各种债权 A、“最后贷款人”业务
两项业务:再贴现业务 再贷款业务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a、再贴现业务: 对象:在央行开立帐户的 金融机构 票据:规定的合格票据— 商业票据、国库券 利率:再贴现率-短期利率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1]
期限:3个月以内,最长1 年以内
额度:总额限额制度 ↓
标准额度 收回:票据交换与清算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中央银行学章ppt课件
参考书目(一)
曾康霖等著:《银行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年
刘锡良:《中央银行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年
童适平:《中央银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詹姆斯·托宾等著:《货币、信贷与资本》,第7、 9章,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米尔顿·弗里德曼著:《弗里德曼文萃》,下册第 五部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央银行的任务与作为
金 融 市 场与 金 融 中 介
货 币 均 衡、金融稳定、宏 观 均 金融指标
融
监
货 币 政 策、国际协调
监
管
资产负债 中央银行 清算、信息 管
业务
处理、协调
金 融 市 场与 金 融 中 介
教学思路
——提出本章的知识要点和说明本章的学科 地位以及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属准备 18世纪-19世纪中期:充当最后贷款人 1928年:唯一的发行银行 1946年:国有化
18世纪的英格兰银行
The Bank of England is the central bank of the United Kingdom. Sometimes known as the 'Old Lady' of Threadneedle Street, the Bank was founded in 1694, nationalised on 1 March 1946, and gained independence in 1997.
——框架+分析+探讨 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 分析知识点 专题探讨 ——小结(知识树) 课后练习与注意事项
如何使用教材
预习 浏览、提问、找出重点 方法:设计提纲、小课题 学习 精读知识重点(结合笔记)、比较分析、课题研究 复习 课后问题、小结 发散思维
《中央银行学》教学课件(封文丽)-61页文档资料
2 5 3 4 4 4 5 5 5 5 3 3 3 51课时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 与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与组织结构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银行的历史背景与客观经济原因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指中央银行自身 所具有的特有属性。总之,从中央 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 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 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 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 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规范与 维护金融秩序、调控金融和经济运 行的宏观管理部门。这可以看作为 对中央银行性质的基本概括。
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如英国及我 国。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如美国和德 国。
(二)复合式中央制度指国家不单独设 立专司央行职能的机构,而由一家 集央行与商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 银行兼行央行职能。如前苏联。
(三)准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不设中央 银行,而设立类似央行的金融管理机 构执行部分央行职能,并授权若干商 业银行也执行部分央行职能的央行制 度。如我国的香港和新加坡等。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指由若干国家 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其在成员 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央行职能的 央行制度。如欧洲中央银行。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
(一)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如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
(二)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 合所行 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第二章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 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现代经济发展与中央银行的地位 • 第二节 中央银行职能的扩展与职责 •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及各方面的关系
中央银行学ppt课件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可娜
2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央银行是指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代表一国政府调控金融、 经济发展的特殊金融组织。 本章要点:
中央银行的产生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 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可娜
为什么学习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一国金融环境无不与中央银行的政策制定与有效实施有关 如果没有中央银行,整个金融体系和行为将变得群龙无首 专门学习中央银行的运行机理,对于金融专业的同学至关重要 怎样学习这门课程? 内容不多并有所了解,因此需要大家深入研习 课上内容集中于重点要点,以教材顺序为主线 讲课方式将引入课下自学、课上交流、主题研讨、时事分析等形式 考试课,平时成绩(出勤,课堂交流等)20%,期末考试80% 有问题 找老师 多方式 常沟通 好建议 定采纳 勤学习 共进步 我的微博/1093349744 我的邮箱sun2834@
12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可娜
本章思考题
1.中央银行产生具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2-3) 2.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然性?(4-5) 3.中央银行初创时期最具典型意义的银行及其代表意义?(6-8) 4.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表现在哪些方面?(9-11) 5.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18) 6.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19-21) 7.中央银行制度分为哪几种类型,各自要点?(11-13) 8.概述近百年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22-25)
一、中央银行性质 1.特殊的金融机构 2.国家的金融决策和管理机构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教学》课件
全球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 央银行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风 险。
货币政策制定难度加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更 加复杂,中央银行需要更加精准地制定货币政策 。
中央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01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3
数字化转型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中 央银行需要加强数字化转 型,提高监管和服务的效 率。
中国中央银行将积极推进 数字化转型,提高监管和 服务的效率。
深化国际合作
中国中央银行将加强与其 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 同应对全球经济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国际合作加强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 要中央银行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风险 。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中央银行需要创新货币政 策工具,以更好地应对经 济风险。
中国中央银行的发展前景
加强金融监管
中国中央银行将进一步加 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市 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推进数字化转型
《中央银行教学》ppt课件
目录
• 中央银行概述 •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 中央银行的国际金融合作 • 中央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中央银行概述
中央银行的定义与职能
中央银行定义
作为国家金融管理机构,具有制定和 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 金融服务等职能的金融机构。
03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有助于提升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力。
国际金融合作的框架与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提供国际货币合作和金融支持,稳定汇率和国际 收支。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 央银行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风 险。
货币政策制定难度加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更 加复杂,中央银行需要更加精准地制定货币政策 。
中央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01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3
数字化转型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中 央银行需要加强数字化转 型,提高监管和服务的效 率。
中国中央银行将积极推进 数字化转型,提高监管和 服务的效率。
深化国际合作
中国中央银行将加强与其 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 同应对全球经济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国际合作加强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 要中央银行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风险 。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中央银行需要创新货币政 策工具,以更好地应对经 济风险。
中国中央银行的发展前景
加强金融监管
中国中央银行将进一步加 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市 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推进数字化转型
《中央银行教学》ppt课件
目录
• 中央银行概述 •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 中央银行的国际金融合作 • 中央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中央银行概述
中央银行的定义与职能
中央银行定义
作为国家金融管理机构,具有制定和 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 金融服务等职能的金融机构。
03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有助于提升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力。
国际金融合作的框架与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提供国际货币合作和金融支持,稳定汇率和国际 收支。
第一、二章 中央银行学课件
(1)“大财政、小金融”体制时期; (2)金融业仅是财政的会计与出纳; (3)信用形式单一,银行功能狭窄;金融市场几乎不存在。 (1) 在“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邓小平)的指示下开始了金融改革; (2)1979年2月、3月、4月,人保、农行、中行及外管局从人民银行独 立出动; (3)1982年12月投资银行成立,1983年1月建行独立,1984年人工两行 分家。 (1)建立“专业银行体制”、发展业务,扩充机构; (2)开始企业化经营和承包试点; (3)组建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 (4)人民银行开始履行央行职能,但问题较多; (5)发展并扩大了金融市场。
主要背景与原因
(1)这些国家是世界上商品货币经 济最发达的国家,中央银行 也建立最早。 (2)客观上主要是本国经济金融发 展的必然产物。 (3)政府融资便利的需要。 (1)一战后,国际性经济、金融恐 慌严重; (2)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性经济、 金融会议要求; (3)国际金融势力的推动。 (1)民族独立,国家独立的要求; (2)经济、金融独立的要求; (3)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成功的 经验 ,借鉴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之模 式。
中央银行是政府与商业银行交易的产物
二、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与发展的两 个途径与三个阶段
中央银行建立的两个途径 1、通过缓慢的演变过程:由商业银行慢慢的 演变成为中央银行(1913年以前)。 2、通过立法:由法律规定建立一家银行作 为一国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
第 一 个 阶 段 第 二 个 阶 段 第 三 个 阶 段
知识要点 1、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原因。 3、早期和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 4、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背景与基础。 5、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6、中国人民银行专门或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 能的历史必然性
主要背景与原因
(1)这些国家是世界上商品货币经 济最发达的国家,中央银行 也建立最早。 (2)客观上主要是本国经济金融发 展的必然产物。 (3)政府融资便利的需要。 (1)一战后,国际性经济、金融恐 慌严重; (2)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性经济、 金融会议要求; (3)国际金融势力的推动。 (1)民族独立,国家独立的要求; (2)经济、金融独立的要求; (3)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成功的 经验 ,借鉴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之模 式。
中央银行是政府与商业银行交易的产物
二、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与发展的两 个途径与三个阶段
中央银行建立的两个途径 1、通过缓慢的演变过程:由商业银行慢慢的 演变成为中央银行(1913年以前)。 2、通过立法:由法律规定建立一家银行作 为一国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
第 一 个 阶 段 第 二 个 阶 段 第 三 个 阶 段
知识要点 1、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原因。 3、早期和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 4、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背景与基础。 5、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6、中国人民银行专门或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 能的历史必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第 二 个 阶 段
二次世界 大战之间
普遍阶段
央银行制度建立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 段
第 三 个 阶 段
时 期
代 表 国 家
主要背景 与原因
第二次 世界大 战以后
1947年多数尼加 民族独立,国家 独立的要求; 中央银行建立; 经济、金融独立 1948年新中国、 的要求; 巴基斯坦中央银 借鉴发达国家经 行建立; 济发展成功的经验, 1949年伊拉克中 借鉴发达国家的金融 发展之模式。 央银行建立。
37
现代二级金融制度结构
宏观核心层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
微观主体层
商业性 政策性 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
38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基 本 职 能
发行的银行 Bank of Issue 银行的银行 Banker`s Bank 政府的银行 Government's Bank
39
银行之王 King of Bank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与组织结构
中国人民银行(PBC)简介
7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历 史 背 景
1、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 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3、货币信用关系的广泛存在 4、信用制度的内在脆弱性
8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主 要 原 因
1、统一货币发行的客观需要
2、统一票据交换及清算的客观需要
商 业 银 行
1、都是一国经济、金融的主体
相 同 点
2、都在一个经济、金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许多中央银行是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来的
4、许多中央银行的早期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35
项 目
中 央 银 行
调控者、监管者 金融业的核心 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对其存款不支付利息 资产应具有 最大清偿性 不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
10
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两个途径
一般的私人银行——较重要的发行银行——唯一 的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职能健全的中央银行
□ 通过演变: 由商业银行慢慢的演变成为中央银行
如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 □ 通过立法:
由法律规定建立一家银行作为中央银行
如1913年的美国中央银行
11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1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中央银行
□ 美国第一银行:1791年2月25日
(the 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 美国第二银行:1816年4月10日
(the 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 联邦储备银行:1913年12月23日
3、充当“最后贷款人”的客观需要
4、加强金融监管的客观需要
5、满足政府融资的主观需要
9
中央银行 是政府需要与商业银行交易的产物 政府
解决财政亏空 调控经济 监管金融业 发行货币、 维护支付稳定 协调对外金融关系
英格兰 银行
将货币发行等特 权交给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资本实力雄厚 社会信誉卓著
交换
商业银行承诺尽 与政府有特殊关系 力协调解决财政 亏空等
□ 1844年法案:
《1844年银行券法》
(Bank Charter Act of 1844)
17
英格兰银行
□ 1694年7月《威廉玛利法》:
根据国王特准法唯一一个由英国议会批 准设立的股份制银行。
特权:1、以政府债券为抵押发行等值银行券;
2、代理国库和管理政府债务;
3、向政府贷款; 4、放款能力超过其存款额度的限制。
18
英格兰银行
□ 1826年《银行券法》 (Bank Notes Act of 1826):
进一步强化英格兰银行的地位。
特权:
1、唯一能在伦敦周围65英里内发行银行券的股
份银行;
2、英格兰银行可以在伦敦65公里外设立分行; 3、1833年英格兰银行取得钞票无限法偿资格。
19
英格兰银行
□ 1844年7月《银行特许法》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学习目的
1、了解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和主要背景与原因 2、认识到中央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信用 制度以及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3、掌握中央银行的结构、性质和职能
6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23
美国中央银行
□ 美国第二银行:1816年4月10日
(the 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签署特许状。第二国民银行资本 金为3500万美元,联邦政府拥有20%的股权,注册期限20 年,基本职能与第一银行一样。 由于主张建立强大中央银行的支持者与主张进一步分权的 反集权主义者之间的摩擦不断,1836年关闭。
25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初创时期的特点
兼营部分商业银行业务 所有权:股份制或混合制
中央银行制度本身不完善
货币发行权逐步集中
26
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原因
新的货币本位制度建立的影响
布鲁塞尔会议的影响
新国家的建立
国际组织的支持 货币发行的制度化
27
中央银行制度强化阶段的特点
发行的银行 Bank of Issue
note issue
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
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 发行机构。
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40
银行的银行 Banker`s Bank
含义:
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
业务往来具有“存、贷、汇”业务的特征 为商业银行等提供支持、服务兼管理者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指中央银行自身 所具有的特有属性。
特殊的国家机关 特殊的金融机构
31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国家机关
特 殊 的 国 家 机 关
国家设立或者控制 资本运营 管理手段
独立性
32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特 殊 的 金 融 机 构
存、贷、汇 业务对象 业务目的
41
银行的银行 Banker`s Bank
表现:
集中存款准备金(Reserve Requirement)
充当最后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 组织管理票据清算(Notes Clearing )
The Bank of England is the central bank of the United Kingdom. Sometimes known as the 'Old Lady’ of Threadneedle Street, the Bank was founded in 1694, nationalised on 1 March 1946, and gained independence in 1997. Standing at the centre of the UK's financial system, the Bank is committed to promoting and maintaining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as its contribution to a healthy economy.
(Bank Charter Act of 1844,or Peel`s Act): 英格兰银行逐步垄断货币发行权。
特权:1、英格兰银行划分发行部和银行部;
2、英格兰银行信用发行额度1400万英镑, 无需黄金保证; 3、将银行券发行权集中于英格兰银行; 4、本法案颁布后不得再产生新的发行银行。
20
英格兰银行简介
24
美国中央银行
□ 联邦储备银行:1913年12月23日
(Federal Reserve Bank) 根据《联邦储备法》的规定: (1)将全国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设立一家联邦储 备银行 (2)强制国民银行以会员银行的身份加入联邦储备系统 (3)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该种存款不计利息 (4)联邦储备银行对会员银行进行再贴现,并建立票据 清算制度
13
初创阶段
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 段 时 期 代 表 国 家
1924年澳大利亚 中央银行建立 1928年,旧中国 国民政府中央银 行建立 1935年印度、加 拿大、阿根廷中 央银行建立
主要背景 与原因
一战后,国际性经 济、金融恐慌严重; 1920年布鲁塞尔国 际性经济、金融会议 要求; 国际金融势力的推 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四大板块
基本概述 业务运作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1、2章
3、4、5、6、7章 9、10、11章 12——18章
3
学习要求
考核方法(80/20原则) 课堂纪律 课堂讨论 课堂提问
20分
学习方法
4
学习资源
一个网站 一个报告
/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5
强化阶段
初创阶段设立的中央银行
名 称
意大利银行 建立时间 1859年
名 称
乌拉圭银行
建立时间 1896年
俄罗斯银行
1860年
1875年 1882年 1883年 1883年 1905年
美 洲
欧
玻利维亚 银行
美国联邦 储备体系 日本银行 大清户部 银行 朝鲜银行
1911年
1913年 1882年 1905年 1909年 1898年 16
第 二 个 阶 段
二次世界 大战之间
普遍阶段
央银行制度建立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 段
第 三 个 阶 段
时 期
代 表 国 家
主要背景 与原因
第二次 世界大 战以后
1947年多数尼加 民族独立,国家 独立的要求; 中央银行建立; 经济、金融独立 1948年新中国、 的要求; 巴基斯坦中央银 借鉴发达国家经 行建立; 济发展成功的经验, 1949年伊拉克中 借鉴发达国家的金融 发展之模式。 央银行建立。
37
现代二级金融制度结构
宏观核心层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
微观主体层
商业性 政策性 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
38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基 本 职 能
发行的银行 Bank of Issue 银行的银行 Banker`s Bank 政府的银行 Government's Bank
39
银行之王 King of Bank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与组织结构
中国人民银行(PBC)简介
7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历 史 背 景
1、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 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3、货币信用关系的广泛存在 4、信用制度的内在脆弱性
8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主 要 原 因
1、统一货币发行的客观需要
2、统一票据交换及清算的客观需要
商 业 银 行
1、都是一国经济、金融的主体
相 同 点
2、都在一个经济、金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许多中央银行是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来的
4、许多中央银行的早期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35
项 目
中 央 银 行
调控者、监管者 金融业的核心 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对其存款不支付利息 资产应具有 最大清偿性 不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
10
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两个途径
一般的私人银行——较重要的发行银行——唯一 的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职能健全的中央银行
□ 通过演变: 由商业银行慢慢的演变成为中央银行
如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 □ 通过立法:
由法律规定建立一家银行作为中央银行
如1913年的美国中央银行
11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1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中央银行
□ 美国第一银行:1791年2月25日
(the 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 美国第二银行:1816年4月10日
(the 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 联邦储备银行:1913年12月23日
3、充当“最后贷款人”的客观需要
4、加强金融监管的客观需要
5、满足政府融资的主观需要
9
中央银行 是政府需要与商业银行交易的产物 政府
解决财政亏空 调控经济 监管金融业 发行货币、 维护支付稳定 协调对外金融关系
英格兰 银行
将货币发行等特 权交给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资本实力雄厚 社会信誉卓著
交换
商业银行承诺尽 与政府有特殊关系 力协调解决财政 亏空等
□ 1844年法案:
《1844年银行券法》
(Bank Charter Act of 1844)
17
英格兰银行
□ 1694年7月《威廉玛利法》:
根据国王特准法唯一一个由英国议会批 准设立的股份制银行。
特权:1、以政府债券为抵押发行等值银行券;
2、代理国库和管理政府债务;
3、向政府贷款; 4、放款能力超过其存款额度的限制。
18
英格兰银行
□ 1826年《银行券法》 (Bank Notes Act of 1826):
进一步强化英格兰银行的地位。
特权:
1、唯一能在伦敦周围65英里内发行银行券的股
份银行;
2、英格兰银行可以在伦敦65公里外设立分行; 3、1833年英格兰银行取得钞票无限法偿资格。
19
英格兰银行
□ 1844年7月《银行特许法》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学习目的
1、了解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和主要背景与原因 2、认识到中央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信用 制度以及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3、掌握中央银行的结构、性质和职能
6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23
美国中央银行
□ 美国第二银行:1816年4月10日
(the 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签署特许状。第二国民银行资本 金为3500万美元,联邦政府拥有20%的股权,注册期限20 年,基本职能与第一银行一样。 由于主张建立强大中央银行的支持者与主张进一步分权的 反集权主义者之间的摩擦不断,1836年关闭。
25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初创时期的特点
兼营部分商业银行业务 所有权:股份制或混合制
中央银行制度本身不完善
货币发行权逐步集中
26
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原因
新的货币本位制度建立的影响
布鲁塞尔会议的影响
新国家的建立
国际组织的支持 货币发行的制度化
27
中央银行制度强化阶段的特点
发行的银行 Bank of Issue
note issue
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
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 发行机构。
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40
银行的银行 Banker`s Bank
含义:
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
业务往来具有“存、贷、汇”业务的特征 为商业银行等提供支持、服务兼管理者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指中央银行自身 所具有的特有属性。
特殊的国家机关 特殊的金融机构
31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国家机关
特 殊 的 国 家 机 关
国家设立或者控制 资本运营 管理手段
独立性
32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特 殊 的 金 融 机 构
存、贷、汇 业务对象 业务目的
41
银行的银行 Banker`s Bank
表现:
集中存款准备金(Reserve Requirement)
充当最后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 组织管理票据清算(Notes Clearing )
The Bank of England is the central bank of the United Kingdom. Sometimes known as the 'Old Lady’ of Threadneedle Street, the Bank was founded in 1694, nationalised on 1 March 1946, and gained independence in 1997. Standing at the centre of the UK's financial system, the Bank is committed to promoting and maintaining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as its contribution to a healthy economy.
(Bank Charter Act of 1844,or Peel`s Act): 英格兰银行逐步垄断货币发行权。
特权:1、英格兰银行划分发行部和银行部;
2、英格兰银行信用发行额度1400万英镑, 无需黄金保证; 3、将银行券发行权集中于英格兰银行; 4、本法案颁布后不得再产生新的发行银行。
20
英格兰银行简介
24
美国中央银行
□ 联邦储备银行:1913年12月23日
(Federal Reserve Bank) 根据《联邦储备法》的规定: (1)将全国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设立一家联邦储 备银行 (2)强制国民银行以会员银行的身份加入联邦储备系统 (3)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该种存款不计利息 (4)联邦储备银行对会员银行进行再贴现,并建立票据 清算制度
13
初创阶段
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 段 时 期 代 表 国 家
1924年澳大利亚 中央银行建立 1928年,旧中国 国民政府中央银 行建立 1935年印度、加 拿大、阿根廷中 央银行建立
主要背景 与原因
一战后,国际性经 济、金融恐慌严重; 1920年布鲁塞尔国 际性经济、金融会议 要求; 国际金融势力的推 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四大板块
基本概述 业务运作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1、2章
3、4、5、6、7章 9、10、11章 12——18章
3
学习要求
考核方法(80/20原则) 课堂纪律 课堂讨论 课堂提问
20分
学习方法
4
学习资源
一个网站 一个报告
/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5
强化阶段
初创阶段设立的中央银行
名 称
意大利银行 建立时间 1859年
名 称
乌拉圭银行
建立时间 1896年
俄罗斯银行
1860年
1875年 1882年 1883年 1883年 1905年
美 洲
欧
玻利维亚 银行
美国联邦 储备体系 日本银行 大清户部 银行 朝鲜银行
1911年
1913年 1882年 1905年 1909年 1898年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