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练习题.docx
最新最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题(包含章节习题单元检测及实验专题总复习题)

最新最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题(包含章节习题单元检测及实验专题总复习题)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广泛用于制造日常生活用品,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铝B.镁C.硅D.铁2.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
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 )A.良好的导热性B.良好的延展性C.较强反应抗腐蚀性D.较小的密度3.铜常被用来制造导线,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良好的导电性B.良好的导热性C.金属光泽D.较高的硬度4.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A.焊锡B.黄铜C.石墨D.生铁5.下列物质中,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是( )A.黄金B.铜绿C.食盐D.干冰6.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硬度B.导电性C.耐腐蚀性D.价格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热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氧C.将石油分馏可以得到多种产品D.合金的各种性能都比纯金属好8.下列我国古代工艺品中主要原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A.青铜器B.唐三彩C.紫砂壶D.宋代瓷器9.铝、铜、铁、金四种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 )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B.有导电性C.能和稀硫酸反应D.通常状况下能与氧气反应10.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下列相关廉洁中不正确的是( )A.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来制造炊具C.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二、填空题11.在空白处填写所用原料的名称:(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菜刀、剪刀是用___________制作的。
(2)一般干电池的负极是用___________制作的,正极是用___________制作的。
(3)糖果、烟盒中的包装纸是用___________制作的。
(4)保温瓶胆壁上的金属是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 水B. 空气C. 食盐D. 沙子2. 下列哪个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 氧B. 碳C. 氢D. 钠3. 下列哪个化合物属于酸?A. NaOHB. HClC. Ca(OH)2D. KOH4. 下列哪个反应属于分解反应?A. 燃烧B. 合成C. 分解D. 置换5. 下列哪个物质是碱?A. H2SO4B. HClC. NaOHD. CaCO3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会盐和水。
()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氢气。
()5.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的断裂和_________的形成。
2.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______。
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简述酸的通性。
3. 简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4. 简述燃烧的条件。
5. 简述中和反应的定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10g的水中含有4g的食盐,求食盐的质量分数。
2. 下列反应中,哪个是氧化反应?为什么?2H2 + O2 → 2H2O3. 下列反应中,哪个是化合反应?为什么?2H2O → 2H2 + O24.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集气瓶中预留一定量的水?5. 下列反应中,哪个是置换反应?为什么?Zn + 2HCl → ZnCl2 + H2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习题:全套附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习题:全套附答案简介本文档提供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的全套同步题,并附带了答案。
目录1.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题1:原子的发现与结构- 选择题1- 选择题2- 填空题1- 填空题2- 题2:元素与化合物的分类- 选择题1- 选择题2- 填空题1- 填空题22. 第二章:化学方程式与量的关系第二章:化学方程式与量的关系- 题3:化学方程式- 选择题1- 选择题2- 填空题1- 填空题2- 题4:量的关系- 选择题1- 选择题2- 填空题1- 填空题23.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题5:金属的常见性质- 选择题1- 选择题2- 填空题1- 填空题2- 题6:金属与氧的反应- 选择题1- 选择题2- 填空题1- 填空题24.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题7:非金属的常见性质- 选择题1- 选择题2- 填空题1- 填空题2- 题8:非金属与氧的反应- 选择题1- 选择题2- 填空题1- 填空题25. 第五章:离子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第五章:离子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 题9: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 选择题1- 选择题2- 填空题1- 填空题2- 题10: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题1- 选择题2- 填空题1- 填空题2答案答案请参考附件中的“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题答案”。
希望本文档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提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九年级(下)化学单元测试卷(2)一、选择题(共18分.其中1-6小题每题1分,7-12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1.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引起甲状腺疾病()A.钙B.铁C.锌D.碘2.下列常用仪器中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烧瓶D.锥形瓶3.下列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A.钠B.锌C.铝D.金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瓦斯爆炸B.海水晒盐C.黄瓜榨汁D.干冰升华5.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B.中子数C.质子数D.电子层数6.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的是()A.不锈钢是金属材料B.保鲜膜属于塑料C.棉花、蚕丝属于合成纤维D.玻璃钢是复合材料7.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CO2→CO B.Fe2O3→FeCl2C.Cu→Cu(NO3)2D.Na2CO3→NaOH8.如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是有机物,Z、W是无机物B.X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0%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O2CO2+H2OD.点燃X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9.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油脂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葡萄糖不能转化为人体内的脂肪C.汽油、煤油、菜籽油、花生油都属于油脂D.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不属于乳化现象10.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D.在30℃~70℃范围内,硫酸钠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11.微观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下列相关认识中,错误的是()A.图1表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B.图2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uSO4=MgSO4+CuC.图3表示的反应若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D.图3表示的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12.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A.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B.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C.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D.将100g 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二、填空题(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14分.)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洁净的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A.燃煤火力发电 B.治理工地扬尘 C.露天焚烧垃圾 D.使用氢能源汽车(3)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氧化物、酸、碱、盐.14.物质之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1)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这四种气体之间存在的另外两个规律并排序.规律排序示例:标准状况下,密度由大到小 CO2、C2H4、C2H2、CH4(2)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15.黄铜矿(主要万分CuFeS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Fe2(SO4)3+yFe=zFeSO4,其中x、y、z为化学计量数,z的值为.(2)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3)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4)步骤Ⅱ中加入一种可溶性试剂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填化学式).(5)步骤Ⅲ回收铜的方法为.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3分.)16.实验中,小红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进行实验】利用图I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1)小红: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则她的猜想错误.(2)小敏:①用图II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填“b”或“c“)端管口连接.②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得出结论】铝和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产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②中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反思提升】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下列科学成果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是(填序号).A.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B.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C.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17.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查阅资料】(1)6H2SO4(浓)+2Fe Fe2(SO4)3+6H2O+3SO2↑(2)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硫.【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A中硫酸浓度实验现象A中生成气体成分B中品红溶液D中品红溶液实验一98% 不褪色无爆鸣声只有实验二45% 稍有褪色不褪色有爆鸣声有实验三25% 不褪色【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溶液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硫.【交流反思】(1)写出实验三中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实验二中发生爆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一中C装置的作用是.四、计算题(5分)【相对原子质量:H-1;O-16;Mg-24;Cl-35.5】18.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正常人胃液每日需要盐酸溶质质量约为6.5g~7.3g.某患者每日分泌盐酸溶质质量为9.0g,为治疗胃酸过多需服用图9所示抑酸剂,请计算并回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多少克?理论上能否使该患者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01)2015-2016学年湖北省咸宁市九年级(下)化学单元测试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分.其中1-6小题每题1分,7-12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1.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引起甲状腺疾病()A.钙B.铁C.锌D.碘【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钙、铁、锌、碘元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钙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错误;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C、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掌握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下列常用仪器中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烧瓶D.锥形瓶【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坩埚、燃烧匙、试管、蒸发皿.【解答】解:A、试管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故可选;B、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故不可选;C、烧瓶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故不可选;D、锥形瓶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故不可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用于加热的仪器,属于基础知识,容易做好.3.下列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A.钠B.锌C.铝D.金【考点】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自然界中的金属除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金、银)以单质形式存在外,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解答】解:由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可知:自然界中的金属除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金、银)以单质形式存在外,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钠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A错误;B、锌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B错误;C、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C错误;D、金是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形式存在,故D正确.故选D.【点评】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然界中的金属除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金、银)以单质形式存在外,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瓦斯爆炸B.海水晒盐C.黄瓜榨汁D.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瓦斯爆炸是指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海水晒盐只是水分的蒸发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黄瓜榨汁只是将黄瓜中的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点评】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5.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B.中子数C.质子数D.电子层数【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方法:圆圈内的数字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中间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A不符合题意;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中子数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现不出来,因此不能确定核内的中子数,故B符合题意;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C不符合题意;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电子层数为3,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6.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的是()A.不锈钢是金属材料B.保鲜膜属于塑料C.棉花、蚕丝属于合成纤维D.玻璃钢是复合材料【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塑料及其应用;合成纤维及其应用;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可根据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的本质区别进行分析,再结合生活常识进性判断.合成纤维是用化工原料经化学反应而制成的高分子材料.【解答】解: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不锈钢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正确;B.保鲜膜是一种塑料,正确;C.棉花、蚕丝是天然纤维,错误;D.玻璃钢是由塑料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正确.故选C.【点评】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化学材料.化学材料又包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包含各种纯金属和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玻璃、水泥等应用非常广泛;合成材料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如玻璃钢等.7.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CO2→CO B.Fe2O3→FeCl2C.Cu→Cu(NO3)2D.Na2CO3→NaOH【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制备;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物质的转化,也就是所利用前面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物质只发生一次反应就生成欲转化的物质,本题中则必须与盐酸反应,然后才能考虑能否实现.【解答】解:A、CO2→CO,因为二氧化碳与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正确;B、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而非氯化亚铁,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B错误;C、Cu→Cu(NO3)2,因为铜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C正确;D、Na2CO3→NaOH,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完成此题,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8.如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是有机物,Z、W是无机物B.X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0%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O2CO2+H2OD.点燃X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A的分子为由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的CH4分子,反应物B的分子为由2个O原子构成的O2分子;生成物C的分子为2个O原子和1个C 原子构成的CO2分子,物质D的分子为由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构成的H2O分子;则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解答】解:A、物质A为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虽然物质C二氧化碳为含C化合物,但因结构、组成、性质都与无机物相似,故列为无机物;D物质水不含C元素属于无机物;故A正确;B、X是CH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75%,B正确;C、根据微观图判断反应为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2O2CO2+2H2O.故C不正确;D、甲烷气体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前要检验其纯度;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有机物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的有机化合物的简称,而无机物与有机化合物对应,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9.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油脂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葡萄糖不能转化为人体内的脂肪C.汽油、煤油、菜籽油、花生油都属于油脂D.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不属于乳化现象【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油脂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一定条件下,葡萄糖能够转化成脂肪;C、汽油和煤油不属于油脂,菜籽油和花生油属于油脂;D、洗发剂对油脂具有乳化作用.【解答】解:A、各种油脂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该选项叙述正确;B、葡萄糖能转化为人体内的脂肪,该选项叙述不正确;C、汽油、煤油不属于油脂,该选项叙述不正确;D、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属于乳化现象,该选项叙述不正确.故选:A.【点评】汽油、煤油中都含有多种碳氢化合物,不属于油脂,而菜籽油、花生油都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属于油脂.10.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D.在30℃~70℃范围内,硫酸钠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溶解度曲线的相交点表示在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可以看出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的变化趋势;由40℃,硫酸钠的溶解度为最大;由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有无晶体析出.【解答】解: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它们的溶解度相同,故A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C、将60℃时降温至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没有晶体析出,故C 错误;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30℃~70℃范围内,硫酸钠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正确;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微观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下列相关认识中,错误的是()A.图1表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B.图2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uSO4=MgSO4+CuC.图3表示的反应若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D.图3表示的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分析】图1对比反应前后的微粒变化,前后钠离子和氯离子没变说明该微粒实际没有参与反应,氢离子和氢氧根变了,反应后为水,说明生成了该新物质,即反应是氢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水的过程.【解答】解:A、图1的反应中,微观上是H+和OH﹣生成水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变化,正确.B、图2中的反应,微观上是镁原子和铜离子生成镁离子和铜原子的过程,正确.C、图3中的反应,微观上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过程,条件是通电,消耗电能,生成新物质,说明转换为化学能,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能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2.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A.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B.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C.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D.将100g 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质量分数的测定方法分析;B、根据用pH试纸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分析;D、依据盐酸加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分析.【解答】解:A、用计算的方法测定质量分数,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按照要求保留相应位数的小数,故选项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B、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C、氢氧化钙为微溶性物质,意味着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在0.01g﹣1g之间,最大的质量分数=×100%<1%,选项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D、盐酸加热蒸发水时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会小于20%,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天平、pH试纸的使用在中考中出现频度较高,其读数方法和误差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二、填空题(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14分.)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BD .A.燃煤火力发电 B.治理工地扬尘 C.露天焚烧垃圾 D.使用氢能源汽车(3)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氧化物O2、酸H O3、碱H3H2O 、盐K O3.【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2)根据产生PM2.5的原因来分析;(3)根据氮元素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解答】解:(1)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2)A.直接用煤作燃料,产生大量的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B.工地扬尘是造成PM2.5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工地扬尘是解决PM2.5增加的方法之一;C.在露天焚烧垃圾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D.开发利用氢能源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具有无污染性.故选BD.(3)氮元素的氧化物比较多,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故填: O2;含有氮元素的酸是硝酸,其中氮元素显+5价,故填:H O3;含氮元素的碱是氨水,其中氮元素显﹣3价,故填: H3H2O;含氮元素的盐,如硝酸钾、硝酸钠等硝酸盐,其中氮元素显+5价,故填:K O3.(答案合理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空气污染的防治以及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以及标注元素的化合价,难度不大.14.物质之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1)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这四种气体之间存在的另外两个规律并排序.规律排序示例:标准状况下,密度由大到小 CO2、C2H4、C2H2、CH4(2)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C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表示意义,可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多少等来寻找规律;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可计算出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据此解答.【解答】解:(1)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这四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44,16,26,28;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H4、C2H2、C2H4、CO2.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这四种气体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分别是3,5,4,6;所以一个分子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是CO2、C2H2、CH4、C2H4.故答案为:规律排列顺序标准状况下,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CH4、C2H2、C2H4、CO2每个分子中含的原子总数由小到多CO2、C2H2、CH4、C2H4(2)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2×):(9×)=6:1,故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2,A.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该气体中不一定含有C2H4,错误;B.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错误;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正确;D.该气体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错误;故填C.【点评】主要考查了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和分子的构成.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的推断时,要结合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卷(A4打印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卷(A4打印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2、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 B.2H+ C.H2D.2H23、苏州盛产杨梅。
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
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4、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5、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6、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正确的说法是()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7、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8、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OH﹣、C0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A.K+、OH﹣、H+B.K+、OH﹣、C032﹣C.Ba2+、OH﹣、NO3﹣D.OH﹣、K+、Ba2+9、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10、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11、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一课一练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一课一练专项练习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第1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__和它们的__________。
2.(1)金属材料的开发和使用时间:__________(商朝)→__________(春秋)→__________(战国)→__________(一百多年前)(2)目前金属年产量居前三位的分别是__________、铝、铜。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1.共性: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________,有________,具有优良的_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注意:金属光泽只有在金属成块时才能表现出来,金属粉末一般都呈暗灰色。
2.特性(1)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铜呈________色,金呈________色。
(2)常温下,绝大多数金属是________体,而________却是液体。
3.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硬度最高的金属——铬;熔点最低的金属——汞;熔点最高的金属——钨;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三、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1.物质的__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2.在考虑物质用途时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资源、是否____________、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同时,物质的用途也体现了物质的__________。
第2课时合金一、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得到的具有____________特征的________。
注意:在一种金属表面镀其他金属后,形成的不是合金,因为它们并未熔合。
二、合金的性能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一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因此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水蒸气B. 空气C. 食盐水D. 汽油2. 在实验室中,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用作干燥剂?()A. 氢氧化钠B. 浓硫酸C. 碳酸钙D. 氯化钙3. 下列哪个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 氧B. 碳C. 氢D. 铝4. 下列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A. 氧化铜B. 碳酸钙C. 氢气D. 氧气5. 下列哪种物质能与盐酸反应气体?()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氯化钠D. 硫酸钠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水。
()2.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3.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硫酸钠和水。
()4. 所有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都能分解。
()5.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可以氯化钠和水。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称为____反应。
2. 氢气的化学式为____。
3. 金属与酸反应可以____和____。
4. 在实验室中,可以用____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5. 碳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简述酸的通性。
3. 简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4. 简述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5. 简述燃烧的条件。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水,写出化学方程式。
2. 用稀硫酸和铁反应制取氢气,写出化学方程式。
3.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写出化学方程式。
4.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化学方程式。
5. 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实验室中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钠或硫酸钠。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这种固体是碳酸钠还是硫酸钠。
2. 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B. 化学只研究无机物,不研究有机物C.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D. 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物理方法2.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水银C. 酒精D. 海水3.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B.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 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D. 原子核的质量集中在电子上4.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B.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C. 化学反应一定有新物质D. 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5.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 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可以互换C.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分数表示D.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体积分数表示6. 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A. 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B. 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C. 盐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D. 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中和反应7.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发生氧化和还原的过程B.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C.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气参与D.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新物质8. 下列关于金属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B. 金属具有延展性C. 金属具有磁性D. 金属的颜色都是银白色的9. 下列关于非金属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B. 非金属具有延展性C. 非金属具有磁性D. 非金属的颜色都是黑色的10. 下列关于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B. 化合物中的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C. 化合物中的元素以可变的比例结合D. 化合物中的元素以随机的比例结合11. 下列关于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B. 单质中的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C. 单质中的元素以可变的比例结合D. 单质中的元素以随机的比例结合12. 下列关于化合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表现出来的性质B. 化合价是元素在单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C. 化合价是元素在离子中表现出来的性质D. 化合价是元素在分子中表现出来的性质13.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B.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物的物质的量C.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物的质量D.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物的体积14.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B.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C.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和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D.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和物的质量的变化15.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B. 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静态平衡的状态C. 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的状选择题答案:1. A2. B3. A4. B5. A6. C7. B8. A9. B10. A11. A12. A13. A14. B15. A一、化学基本概念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人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蓝色火焰?()A. 碳B. 硫磺C. 镁D. 铁丝2. 下列哪种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A. HClB. H2SO4C. NaOHD. CaCl23. 下列哪个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过渡元素?()A. 氢B. 锂C. 铁D. 氧4. 下列哪个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大?()A. 氯化钠B. 硫酸铜C. 碳酸钙D. 氢氧化钠5. 下列哪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2H2 + O2 → 2H2OB. NaOH + HCl → NaCl + H2OC. 2KClO3 → 2KCl + 3O2D. CaCO3 → CaO + CO26. 下列哪个物质能和稀硫酸反应气体?()A. 铜片B. 碳酸钠C. 氯化钠D. 氢氧化钠7. 下列哪个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存在?()A. 氢B. 氧C. 铁D. 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水。
()2. 铜的活动性比铁强。
()3.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硫酸钠和水。
()4. 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
()5.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
()6.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7. 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度很大。
()8. 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9. 氯化钡溶液能与硫酸钠溶液反应沉淀。
()10.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 铜的活动性比铁______。
3.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______和______。
4. 氯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
5.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请简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特点。
2. 请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九年级下册化学练习题(打印版)

九年级下册化学练习题(打印版)### 九年级下册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铁矿石- C. 蒸馏水- D. 稀盐酸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 A. 元素的种类- B. 元素的质量- C. 物质的总质量- D. 原子的数目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 A. 氧气- B. 铁- C. 水- D. 二氧化碳二、填空题1. 根据化学方程式 \(2H_2 + O_2 \xrightarrow{点燃} 2H_2O\),若要制得36克水,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_克。
2. 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其单位是摩尔,用符号_____表示。
三、计算题1. 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SO₂,已知废气中SO₂的体积分数为0.5%,若废气排放量为1000立方米,求该工厂排放的SO₂的量(以摩尔数表示)。
2. 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反应方程式为 \(2NaO H + CuSO_4 = Cu(OH)_2↓ +Na_2SO_4\)。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摩尔/升,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为0.05摩尔/升,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100毫升,求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
四、实验题1.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 说明如何使用滴定法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
五、简答题1.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在化学中有什么作用?2. 简述原子和分子的区别。
答案提示:一、选择题1. C2. C3. B二、填空题1. 需氧气质量为 16克。
2. mol三、计算题1. 该工厂排放的SO₂的量为 0.5摩尔。
2. 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 0.0098克。
四、实验题1. 通过燃烧一定量的蜡烛,称量燃烧前后的质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 通过滴定已知浓度的碱溶液与未知浓度的酸溶液,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原理,计算出酸的浓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测试题(带答案)九年级化学下册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考号姓名成绩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l—35.5 Na—23 Ag—108 Ba—13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下列表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C A C B C A B D B A C A B D1.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的是A。
银水银 AgB。
碳酸钠纯碱 Na2CO3C。
氧化钙生石灰 CaOD。
氢氧化钠苛性钠 NaOH2.(2016·陕西)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
化肥硫酸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D。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到瓶口处有白烟产生3.(2016·湘西) 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判断,下列错误的是A。
Cu + 2HCl → CuCl2 + H2B。
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C。
2Fe2O3 + 3C → 4Fe + 3CO2↑D。
CO2 + Ca(OH)2 → CaCO3↓ + H2O4.下列关于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浓盐酸能使纸张、棉布等脱水生成黑色的炭B。
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石灰水C。
都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D。
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变小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
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需要密封保存C。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
盐酸、氯化钠等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阴、阳离子6.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这道题没有文字部分,无需改写。
7.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 K2CO3、Ba(NO3)2、H2SO4、K2SO4.1.甲分别能与乙、丙、丁发生反应,甲是哪种物质?A。
人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模拟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氯化钠溶液B. 空气C. 水银D. 铁矿石2.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硫酸铜C. 氯化钠D. 水银3.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硫酸铜C. 氯化钠D. 水银4.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氯化钠溶液B. 空气C. 水银D. 铁矿石5.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6.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7.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8.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9.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氧气B. 铝C. 氯化钠D. 水银10.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A. 氧气B. 铝C. 氯化钠D. 水银11.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化合物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12.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化合物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13.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酐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14.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酐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15.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酐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16.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17.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18. 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19.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D. 水银20.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21. 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22.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23.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24. 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25.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26.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27. 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28.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29.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30. 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水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物质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可打印)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可打印)(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2、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⑤C.②③D.②④3、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 n的值为10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4、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6、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7、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 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c>b>a B.b>a>c C.a>c>b D.b>c>a8、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A.稳定性B.滑腻感C.还原性D.导电性9、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A.CO2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10、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11、关于双氧水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 B.只有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制得氧气C.液体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 D.氧元素全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13、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A.B.C.D.14、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e B.N2C.H D.2O215、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16、“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17、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1.1g B.2.2 C.4.4g D.5g18、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A4打印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A4打印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A.溶液甲是饱和溶液B.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C.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gD.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石3、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4、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5、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B.NO2C.NH3D.SO26、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7、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A.不变B.偏低C.偏高D.无法判断8、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9、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可打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可打印)(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2、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硫酸钾[K2SO4] B.尿素[ CO(NH2)2]C.硝酸铵( NH4NO3] D.磷酸二氢钾[KH2PO4]3、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 B.CO2C.Fe2O3D.NaCl4、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5、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6、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A.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才能区别的是()A.BaCl2、CuSO4、NaOH、NaCl B.Na2SO4、BaCl2、K2CO3、NaNO3C.FeC13、NaOH、H2SO4、Ba(NO3)2D.MgCl2、NaOH、HCl、Na2SO48、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9、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综合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2019word版可打印

4Fe(OH)2+02+2H20 =xFe(OH)3
2Fe(OH)3=Fe2O3+3H2O
请问:
(1)上述反应中的x = 。
(2)“暖宝宝”中铁元素最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其化学式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8.(8分) 下列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回答:
(5)2H2O2 2H2O + O2↑
29. 【猜想假设】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氧气不具有可燃性;
CaO + H2O === Ca(OH)2;
【实验探究】乙炔(或C2 H2 );没有气泡产生 ;酚酞;放热
四. 30、解:设50g氯化钙溶液中溶质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3Cu+8HN03(稀)==3Cu(NO3)2 +2X↑+4H2O如,则X的化学式为
A.NO2 B.NO C.N2O D.N2O4
1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C )
A.
N2中的(O2):红热的木炭
B.
Na2CO3溶液中的(NaCl):加入稀盐酸
C.
(1)该50g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
初三下册化学练习题人教版

初三下册化学练习题人教版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转化的科学。
学习化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还能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下面是一些初三下册化学的练习题,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1. 下列四个物质中,不属于元素的是()。
A. 氢气B. 氧气C. 水D. 铁2.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 氧气B. 水C. 金属D. 汞3. 下列物质中,是分子的是()。
A. 氢气B. 铁C. 钠D. 硫酸4. 以下关于金属和非金属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I. 一般情况下,金属易导电,非金属不导电。
II. 金属多为固体,非金属多为气体。
III. 金属常常可以用锻、拉、挤、压等方式加工成形。
A. IB. IIC. I、IID. I、II、III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盐水B. 糖水C. 氧气溶于水中D. 油6. 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I. 酸和碱都是化合物。
II. 酸的溶液呈酸性,碱的溶液呈碱性。
III. 酸和碱可以相互中和。
A. IB. IIC. I、IID. I、II、III7.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灰石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B. 铁器生锈。
C. 冰块融化成水。
D. 油烧开产生水蒸汽。
8.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I. 反应前后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
II. 反应前后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III. 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
A. IB. IIC. I、IID. I、II、III以上是初三下册化学的练习题,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并选出正确答案。
通过不断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化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1、用铁锅煮菜是最理想的炊具,主要原因是()A.价格便宜B. 烹饪的食物中留有人体需要的铁元素C.导热性比较好D. 容易加工2.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不锈钢B.玻璃 C .铝合金D.铜线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钛的合金是制造飞机和轮船的理想材料C.铝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铝在空气中非常容易被腐蚀D.锌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铁的表面镀锌不能防止铁生锈4.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A .延展性B.导电性 C .弹性 D .导热性5. “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
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 .铁B.金 C .银D.铜6.出土的古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
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 .金、铜、铁B.铁、金、铜 C .铁、铜、金D.铜、金、铁7.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 Cu , Ag . Pt( 铂 ), Au( 金 ) , Fe ,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所得的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A 、 Zn B、 Cu C 、 Pt D、Au8.5 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揭穿了他。
小明一定不会用的试剂是()A .硫酸铜溶液B.硝酸银溶液 C .盐酸 D .硝酸钠溶液9. 将金属锰 (Mn) 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则Mn 、Mg 、 C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Mn 、Mg 、 Cu B. Mg 、Mn 、Cu C . Cu 、 Mg 、 Mn D . Cu 、 Mn 、 Mg10.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明显现象。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11.( 2014?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是()A .丙>乙>甲B.甲>丙>乙 C .甲>乙>丙 D .乙>甲>丙12.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甲>乙>丁>丙B.丙>丁>乙>甲C.丙>乙>丁>甲乙>丁>丙>甲13.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到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经实验测定并绘制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见右图)。
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金属甲比金属乙活泼B.金属甲比金属乙的相对原子质量大C.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反应速率大D.金属乙比金属甲更广泛应用于社会14.将质量相等的 A 、 B、 C 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已知: A 、生成 H 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B、 C 在生成物中均为+2 价 ) ()A .放出 H 2的质量是B> A > 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 > B> CC .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D .相对原子质量是 C > B> A15.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16 .(2014?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确的是()A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B.滤渣中一定有Cu ,可能有Al.滤液中只有().滤液中只有C Al 2SO43D CuSO 417.向 ZnSO 4和 Cu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A.Zn 、 FeB.Zn、 CuC.Fe、CuD.Zn 、 Fe、Cu18. 向只溶解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A .硝酸亚铁,硝酸银B.硝酸亚铁,硝酸银C .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D .硝酸亚铁19.向含 AgNO 3、 Cu(NO 3 ) 2、 Mg(NO 3 )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 .Ag 、Cu 、 Mg B. Cu 、 Mg 、 Zn C . Ag 、 Cu 、 Zn D . Ag 、 Mg 、 Zn20. ( 2014? 抚州)往含有 FeSO 4和 CuSO 4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 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滤渣中只有Cu B.滤渣中一定有FeC .滤渣中一定有ZnD .滤渣中一定有Cu 、Fe、 Zn21. 将一定质量铜锌合金的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A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B.滤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硝酸银C .滤渣中一定含银D.滤渣中一定含铜22. 现有锌粉、铝粉和铜粉,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它们的活动性顺序,需用的试剂是()A 、稀盐酸B、氯化铝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D 、硫酸锌溶液23 .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 Cu 分别加入到FeSO 4溶液中②将 Zn、Cu 分别加入到ZnSO 4溶液中③将Zn 分别加入到FeSO 4、CuSO 4溶液中④将 Fe 分别加入到ZnSO 4、CuSO4溶液中()A. ①或④B.①或②C.②或③D.③或④24.A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D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25. 将洁净光亮的铁钉在潮湿的棉花中比放在空气中更易生锈,主要原因是()A .铁钉附近湿度增大,溶氧量增多B.隔绝了氧气C .温度更低D .更易与二氧化碳反应1. ( 2014?A .面粉第九单元潍坊)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B.冰块 C .花生油D.蔗糖2. ( 2014?A .啤酒)某初三年级的同学正在筹备毕业晚会,预定有一下饮料,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B.酸奶 C .矿泉水D.可口可乐)3. ( 2014? 株洲)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确的是()A .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4.( 20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C .均一、稳定液体都是溶液D .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5.有关溶液的下列说确的是()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 C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6.( 2014?黄浦区一模)不属于乳浊液的是()A .糖水B.酸奶C.豆浆D.油水7.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 .味精B.花生油C.面粉D.石灰乳8.( 2014?广西)下列除垢或除污过程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A .自来水洗手B.食醋除水垢C.汽油除油污D.洗洁精除油污9.( 2014?抚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②将氧气压缩后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氧分子变小了③盐酸能够导电,是因为HCl 在水中会解离出 H+和 Cl -④氢气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A .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0.( 2014?)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这种物质可能是()A .氯化钠B.氢氧化钠C.硝酸铵D.蔗糖11. ( 2014?)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 X 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 和固体 Y 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X双氧水水水水Y二氧化锰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A .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12. ( 2014?乐陵市一模)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 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应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蔗糖固体D.氧化钙固体13. ( 2014? 贵港)下列有关溶液的说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14.( 2014? ) 20 ℃时,在三个各盛有 100g 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 ,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520A .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D. 20 ℃,时,甲的溶解度最大15. ( 2014? 浦东新区二模)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 .升温B.降温C.蒸发水D.加溶质16.( 2014? 甘谷县模拟)下述方法中:①加水;②加硝酸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饱和硝酸钾溶液,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 .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17.( 2014? 东海县模拟)啤酒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确的是()A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18.( 2014? 长宁区一模)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A .天气闷热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B.喝下汽水时,感到有气体冲击胃,易打嗝C .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D.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19.( 2014? 东海县模拟)下列对 20% 的氯化钠溶液的理解无错误的是()A .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 1 : 5B.100g该溶液中含溶质20gC .该溶液 100g 水中溶有溶质 20gD .该溶液中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 520.把 12g 某固体放入9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滤出该固体2g ,则该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 .10%B.11.7% C .12% D . 13.3%21.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40g ,要使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达到20% ,以下说确的是()A .加入食盐 4g B.蒸发水分 20g C .蒸发水分 24g D.加入质量分数为25% 的食盐水 96g22.实验需要质量分数为20% 的稀硫酸.现将 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 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A . 245g B.195g C . 100g D . 50g23.有图是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图( 1 ) 20 ℃时,A 的溶解度是 __________(2)90℃ ABC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3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下降的物质是 ________ ( 4 )P 点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_____(5 )80 ℃时 100g 水最多能溶解 _____gA 物质, 20 ℃时 100g 水最多能溶解 ______gA 物质;如果将 80 ℃时 49gA物质溶解在100g 水中,然后降低温度到20 ℃,则溶液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 , 溶液是否还饱和? _______ ;如果将 80 ℃时 29gB 物质溶解在 100g 水中,然后降低温度到 20 ℃,则溶液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是否还饱和? ___如果将 80 ℃时 25gC 物质溶解在 100g 水中,然后降低温度到20 ℃,溶液是否还饱和?_______( 6)把 ABC 恰好饱和的溶液从 80 ℃降低到 20 ℃,溶液变为不饱和的是 _____有晶体析出的是 ____( 7)把温度从 80 ℃降低到 20 ℃ , 等质量的AB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较多的是_________( 8) 20 ℃时 100g 水溶解 ABC 形成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最大是____________( 9) 20 ℃时等质量的 ABC 溶解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最大是__________(10 ) 80℃时,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11 ) 0 ℃时 A 、 B、 C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的是____________(12 ) 10℃时A 、 B、 C 的恰好饱和溶液升温到40 ℃,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第十单元1.( 2014?)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A .氯化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 C .醋酸 D .盐酸2.( 2014?甘谷县模拟)浓盐酸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是()A .溶液质量变大B.溶液的酸性增强 C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 .溶液的 pH 变小3.( 2014? )衣服上沾了铁锈(主要成分是 Fe2 O3),直接用水很难洗净,要除去白色衬衣上的铁锈,你认为比较适宜的液体是()A .白醋B.酱油 C .酒精D.洗洁精4.( 2014?河西区二模)将一定量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Al高温3Cu+A12O 3.反应结束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铁片插入溶液中.下列叙述的现象中,能说明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的是()A .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生成B.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生成C .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红色不溶物质D.插入溶液中的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5.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A.往某无色溶液加入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则原溶液一定显酸性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某气体燃烧火焰呈蓝色,该气体可能是甲烷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6. ( 2014? 一模)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氧化铜粉末加入到盐酸中,黑色固体消失,形成黄色溶液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同时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C.点燃一氧化碳气体,看到蓝色火焰,同时吸收大量的热D.将一根光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浓盐酸瓶塞,可看到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氨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色D.铁钉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生成红褐色的铁锈8. ( 2014? 揭阳)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C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9. ( 2014? )物质x 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 可能是()① X+ 碱→盐 +水② X+金属氧化物→盐+水.A . HCl B.CO C . NaOH D. CaO10. ( 2014?A .氢离子上海)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B.氢氧根离子C.金属离子)D.酸根离子11. ( 2014? )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发生变质的是()A .浓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 C .浓盐酸12. ( 2014? )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D .食盐水)序号实验现象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固体受潮,逐渐溶解B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氯化钠生成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13.( 2014? 乳山市二模)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几种气体分别跟几种碱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其中所示意的实验现象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 B C D14. ( 2014? 揭阳)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 Na 2 CO 3 +2HCl ═ 2NaCl+H2O+CO 2↑B. 2NaOH+H2SO 4═Na2SO 4+2H 2 OC . CO 2 +2NaOH ═ Na 2CO 3 +H2 O D. Fe+CuSO 4═ Cu+FeSO415. ( 2014? )俗名和物质名称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A B C D俗名熟石灰小苏打酒精干冰物质名称氢氧化钙碳酸氢钠乙醇水16.( 2014? 寿光市模拟)氢氧化钙是一种重要的碱,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A.在农业生产中,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B.在建筑业中,常用石灰将来抹墙,为使墙壁快点干燥,常在室生个炭火盆C.为使氢氧化钙溶液底部的少量固体溶解,通常采用升温的方法D.在工业生产中,常用氢氧化钙来中和酸性废水,防止污染17. ( 2014? 高港区二模)下列说确的是()A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不同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 . 1%的稀盐酸比35% 的浓盐酸pH 大18.( 2014? 贺州)如图是稀HCl 和 NaOH溶液反应的pH 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B. a 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C . A 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 、 NaClD . B 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19. ( 2014? )下面是家庭中常用的洗涤剂及其pH ,其中显酸性的是()A .洗发精( pH=8 )B.厕所清洁剂(pH=1 ) C .洗衣液( pH=10 )D.厨房清洁剂(pH=13 )20 .(2014?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pH 值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醋酸苹果汁牙膏炉具清洁剂pH 2.5 3.18.512.4A .牙膏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少吃苹果C .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 .上述物质酸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21.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A .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 pH 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22. ( 2014? 揭阳)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 . pH < 5.6 的雨水称为酸雨B.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C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 2等气体引起的D.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第十一单元1. ( 2013?北京)碳酸钠可用于制造玻璃,其俗称是()A .小苏打B.熟石灰 C .生石灰 D .纯碱2. ( 2014?)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名相对应的是()A .碳酸钙 -纯碱B.氯化钠 -食盐 C .碳酸钙 - 小苏打D.氧化钙 -熟石灰3. ( 2014?)下列有关盐的用途中,叙述错误的是()A .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B.碳酸钠用于造纸、纺织C .碳酸钙用于配制波尔多液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4.( 2014?模拟)石头纸是用碳酸钙粉末为主要原料,加少量聚乙烯和胶合剂制成.下列关于“石头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石头纸不宜在高温条件下生产B.石头纸能耐酸和碱的腐蚀C .石头纸不易燃烧D.使用石头纸,有利于保护森林,且环保5. ( 2014?昆山市一模)证明生石灰样品中含有石灰石的最简便的方法是()A .溶于水,看是否有不溶物B.高温煅烧,看是否有CO 2放出C .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冒出D.放在研钵中研磨,看是否有块状固体6. 酒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揉和,既能使蒸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又能除去面团中的酸,该物质可能是 ()A .白糖B. NaHCO 3 C .NaOH D .CH 3COOH7. ( 2014?西城区二模)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食盐作调味品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C .碳酸氢钠作发酵粉D.氢氧化钠用于泡发鱿鱼等水产品8. ( 2014?)下列有关纯碱的说确的是()A .纯碱难溶于水B.纯碱既可从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C .纯碱是碱而不是盐D .纯碱中含有少量的小苏打可以用稀盐酸除去9. ( 20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盐溶液都呈中性B.有挥发性的药品都需要密封保存C .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可燃物都一定燃烧D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10. ( 2014?广西)下列各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并且一定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 CuSO 4, NaOH , NaCl B. NaCl , KCl , KNO 3C . NaOH , NaCl , HCl D. MgCl 2,AgNO 3 ,NaOH11. ( 2014?)下列物质在溶液中组两两之间都能互相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 .硫酸铜、氯化钙、硝酸钠B.硫酸、碳酸钾、氢氧化钡C .氯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钾D .盐酸、硝酸钾、氢氧化锌12. 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 .氢氧化铜和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C .饱和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D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13. ( 2014?天河区二模)下列各组溶液混合,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是()A .氯化钾溶液和硝酸B.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C .碳酸钠溶液和硫酸D .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14. ( 2014?一模)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 . SO2与 NaOH溶液B. Al ( OH )3与稀 H2 SO4C . MgO与稀 HCl D. CuSO 4溶液与 NaCl溶液15. ( 2014?)尿素[CO ( NH 2)2 ]属于()A .氮肥B.磷肥 C .钾肥D.复16. ( 2014?聊城)下列化肥属于复的是()A .硫酸钾B.硝酸铵 C .尿素D.硝酸钾17. ( 201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的是()A .硝酸钾B.碳酸钾 C .磷矿粉D.硫酸铵18. ( 2014?天门)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化肥,只知道是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钾、磷矿粉Ca 3( PO 4)2.现各取少许进行鉴别,下列四种物质中能将上述肥料一次性区别开来的一种试剂是()A .熟石灰B.水C .稀盐酸19.(2014? 市)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D.氢氧化钡溶液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已成为最有力的措施.现有一包化肥,可能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外观为白色固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这包化肥是()A .碳酸氢铵B.氯化钾 C .硫酸铵D.磷矿粉20. ( 2014? 二模)某班同学就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为题进行辩论,下列观点中不科学的事()A .化肥的肥效快B.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C .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产D.复能同时均匀供给农作物几种养分21. 已知反应CaCl 2 +Na 2 CO3CaCO 3 ↓+2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