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发展环境:优质高效更具亲和力

合集下载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东城区关于促进中关村东城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东城区关于促进中关村东城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东城区关于促进中关村东城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10•【字号】东政发〔2023〕6号•【施行日期】2023.10.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东城区关于促进中关村东城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东政发〔2023〕6号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北京市东城区关于促进中关村东城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已经区政府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2023年10月10日《北京市东城区关于促进中关村东城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为加快中关村东城园产业升级,激发园区创新活力,进一步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以文化科技为特色的产业格局,持续打造创新型总部经济,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高标准建设首都功能核心区特色科技园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园区实际,制定本措施。

一、总则第一条本措施适用于东城园管委会管理服务的符合东城园产业定位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特色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机构,服务于中关村东城园企业的投融资机构,以及经东城园管委会认定的具有重大影响力或突出贡献企业,可享受园区政策。

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第二条鼓励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对首次认定或从区外迁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

对有效期满后再次申请并发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年总收入较上年同比增长10%以上的,给予5万元奖励。

第三条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

研发经费年支出1000万元(含)以上且增长率超过20%(含)的企业,给予新增研发经费30%的资金补贴,单个企业补贴金额不超过25万元。

第四条支持小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东城区水土保持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东城区水土保持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东城区水土保持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2.28•【字号】东政发〔2018〕49号•【施行日期】2018.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东城区水土保持规划》的通知东政发〔2018〕49号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北京市东城区水土保持规划》已经2018年11月19日区政府专题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2018年12月28日北京市东城区水土保持规划前言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和落实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需要对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功能及水安全等涉水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布局,结合北京市新的总体规划编制东城区水土保持规划、海绵城市规划、防洪排涝规划以及节约用水规划等一系列规划。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迁移、开发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城市带来的便利生活、生产设施的同时,也遭受着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住房拥挤、中心城区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其中水土流失的成因复杂,主要是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所造成的,核心区的水土保持规划应与郊区水土保持规划相区别,必须创新思路,结合北京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把握核心区的发展方向和特点。

东城区地处北京市中心部位,地理位置特殊,区内历史风貌保护区较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程度较高。

根据《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2017年5月),东城区位于北京市水土保持二级区划的城市径流控制区,重点应开展城市径流控制工作,保障生态安全、防洪安全。

按照《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的总体要求,本规划综合考虑了东城区水土保持工作特点,细化上级规划要求的相关内容,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及方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方略。

东城区的市容环境如何?

东城区的市容环境如何?

东城区的市容环境如何?一、历史悠久的风貌保护东城区作为北京市的市中心区域,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东城区做出了巨大努力。

首先,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是东城区市容环境的一大亮点。

区内许多古建筑,如故宫、天坛、国子监等,都得到了精心的保护和翻修。

这些古建筑物不仅是北京市的标志性景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其次,东城区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街头巷尾的文化遗迹和传统手艺店,给人们提供了了解和体验古老文明的机会。

东城区还定期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和游客。

二、绿化环境优美东城区作为市中心区,市容环境的改善和绿化工程一直是重点工作之一。

区内的公园绿地、街头绿化和植被覆盖率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东城区的绿化工作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改善了空气质量,减轻了城市的污染负担。

东城区还注重发展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品质。

在规划新建项目时,东城区也要求增加绿化面积,使市民可以更好地享受到城市的自然之美。

三、交通便利和城市设施完善东城区交通便利程度高,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相对完善,方便了区内外的人员流动。

此外,东城区还重视城市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公共厕所、垃圾分类设施、健身设施等在东城区得到了统一规划和建设,提升了市区的整体服务水平。

东城区还高度关注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例如酒店、旅游信息中心等,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和咨询。

四、治安良好和环境整洁东城区积极推进治安管理工作,加强对人员和财产的保护,维护了区内的社会安定。

在环境整洁方面,东城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持了街道和公共场所的干净整洁。

无论是繁忙的商业区还是居民楼区,都得到了妥善的清洁和维护。

东城区还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

总结:东城区的市容环境在北京市中心区域中可谓是独树一帜。

通过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传承、绿化环境的优美、交通便利和城市设施的完善以及治安良好和环境整洁等方面的工作,东城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城区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城区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城区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5.07•【字号】东政办发〔2021〕8号•【施行日期】2021.05.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管理正文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城区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发〔2021〕8号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东城区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5月7日(此件公开发布)东城区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北京市营商环境4.0版改革任务,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规范、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从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出发,及时汇集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破除阻碍企业群众办事的隐性壁垒,打通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最后一公里”,打造轻易不向企业群众说“不”的紫金服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推动东城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二、组织机构成立东城区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清旺担任,副组长由副区长杨锟担任,成员包括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区委编办、区档案局、区发改委、区教委、区科信局、区民宗办、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东城规自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委、区城管委、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委、区退役军人局、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国资委、区体育局、区统计局、区园林绿化局、区金融办、区政务服务局、区人防办、东城园管委会、王府井管委会、东城公安分局、区税务局、东城交通支队、东城消防救援支队、区总工会、区残联、区工商联、区地方志办、区投促中心、区文促中心、东城海关、公积金管理中心东城管理部、区烟草专卖局、燃气集团、热力集团、国网北京供电公司、自来水集团、排水集团、区运管分局等部门、公司及各街道办事处的主要领导。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城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城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城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6.06•【字号】东政发〔2023〕3号•【施行日期】2023.0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城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发〔2023〕3号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东城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已经2023年第45次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2023年6月6日东城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坚决落实北京市部署要求,充分体现首善之区的责任与担当,全力推动东城区相关工作落实落地,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东城力量,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系统落实《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让绿色低碳成为首善之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底色,为北京市实现碳达峰作出东城贡献。

(二)工作原则统筹谋划,率先转型。

坚持全区统筹,突出系统性、协同性,强化总体部署,实行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坚持崇文争先、靠前发力,有效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支持鼓励各领域主动作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节约优先,重点推进。

坚持将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

围绕产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推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东城区规划综合实施方案

东城区规划综合实施方案

东城区规划综合实施方案东城区作为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城市发展的重要角色。

为了更好地引导和推进东城区的规划建设,制定一份全面的综合实施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东城区规划综合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总体思路东城区作为北京市的核心区之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城市功能提升,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区。

二、发展目标1.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交通、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和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 促进经济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创新创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3.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力度,保护好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提升和保护管理。

4.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区: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改善社区服务设施,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丰富的文化休闲、娱乐设施,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区。

三、重点任务1. 加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加大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力度,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

2.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创业:支持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 提升社区服务设施和社区治理水平: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4. 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保护好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提高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四、政策措施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2.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和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区建设。

3. 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东城区2024年工作计划

东城区2024年工作计划

东城区2024年工作计划背景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东城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市民关注。

为了进一步提升东城区的发展水平,满足市民的需求,制定2024年工作计划势在必行。

目标东城区2024年工作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具体目标如下:1.经济发展目标:提供良好的经济增长环境,实现区域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不低于5%。

2.社会发展目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环境保护目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4.城市建设目标: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工作计划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东城区制定了以下具体工作计划:1. 经济发展•激励创新创业:建立创新创业支持基金,鼓励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项目,并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

•招商引资: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外部投资者,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结合区域特点,重点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2. 社会发展•提升教育水平: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师素质,增加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

•健全医疗体系:完善医疗机构布局,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卫生工作。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项目,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3. 环境保护•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并加强监督和考核,确保规划的落实。

•推动节能减排:加大能源节约和污染物减排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环境监测监管: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环境监管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4. 城市建设•改善市容市貌:加强城市环境整治工作,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形象。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推动东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推动东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推动东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东城区作为北京市的核心区域,面临着诸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于快速变革和市场竞争的时代,如果东城区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和市场需求,加强创新和创意,以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推动东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坚定发展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东城区需要从中心经济核心区的角度出发,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高创新的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东城区还可以利用自身良好的文化、旅游、历史、人文等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竞争力作为北京市的核心区域,东城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追求创新和变革,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和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进步。

在创新方面,可以加强产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重视文化创新,进一步发掘本地文化、历史、人文等优势资源,并将其纳入经济,文化等等相关领域的利用与应用。

三、加强人才引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东城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创新型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人才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产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品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东城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先进的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可以提升城市品质,吸引人才和项目的落户。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加强基础设施提升,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优化公共服务,重视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

总之,要推动东城区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发展定位、创新驱动、人才引进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着力,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只有坚持创新和开放的发展方向,将现代化管理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才能实现东城区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开展战略规划(2021年—2030年)【字号大中小】引言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在科学开展不雅的指导下,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要求,紧抓2021年北京奥运会重大历史机遇,经济社会开展进入了向“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迈进的新阶段。

尤其是新东城成立之后,迫切需要按照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摆设,科学确定新东城开展定位,制定未来的长远开展目标,鞭策新东城向更高程度、更高层次迈进。

经区委、区当局决定,特编制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开展战略规划(2021年—2030年) 。

本规划明确了未来20年东城区的开展定位、目标和开展战略等重大战略问题,是未来20年指导东城区科学开展,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范围为东城区行政辖区,总面积为41.84平方公里。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1年)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当局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定见;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庇护条例、关于鼎力鞭策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开展的定见等。

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0年。

第一局部回忆与审视:站在历史新起点一、良好的开展根底近年来,东城区在市委、市当局的正确带领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不雅,不竭深化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的认识,逐步明确区域开展思路,深入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开展战略和“天坛文化圈〞开展战略,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开展,城市综合效劳功能显著提升。

历史文化名城庇护成效显著,人文魅力更加彰显。

探索形成“四个百分之百〞庇护经验和“庇护风貌、改善民生、疏散人口、开展财产〞四位一体的庇护模式,完成了孔庙、国子监、钟鼓楼、普度寺等一批文物庇护单元的补葺;前门大街、南锣鼓巷、玉河、南池子等区域补葺整治取得积极成效。

出台了关于庇护和振兴老字号的实施定见,成立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庇护中心,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手工艺)之乡〞称号。

开展了“皇城文化旅游节〞、“前门历史文化节〞、“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北京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等特色文化活动,使古都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东城区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什么?

东城区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什么?

东城区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什么?引言:作为北京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东城区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政治教育功能。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城区也面临着日益突出的城市发展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东城区制定了一系列的城市发展战略。

一、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东城区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紫禁城、天坛、北海公园等,这些宝贵的资源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城区的城市发展战略之一就是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通过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结合科技手段,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打造独特的文化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与市民。

1.1 紫禁城的保护与利用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艺术的顶峰之作。

东城区积极推动紫禁城的保护与利用工作,通过文物修缮、展览和文化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

1.2 天坛公园的开发与利用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之地,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东城区通过加大对天坛公园的开发与利用力度,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区,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同时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由于历史原因,东城区的空间布局比较复杂,既有传统的胡同、四合院,也有高层住宅和现代办公楼。

为了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东城区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2.1 胡同与四合院的保护与改造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东城区尤为突出。

东城区将继续推进胡同和四合院的保护与改造,提升其居住和旅游功能,使其成为东城区宜居的居住空间和文化体验区。

2.2 特色功能区的建设与发展东城区将进一步优化特色功能区的布局,例如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时尚街区等方式,提升东城区的文化品味和创意氛围。

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推动东城区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北京市东城区居住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分类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北京市东城区居住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分类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北京市东城区居住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分类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构建和谐宜人的居住环境、生态宜居的绿色空间体系、绿色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智慧精细的城市治理体系,成为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

一、切实改善居住条件系统研究平房区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简易楼更新改造的实施机制与路径,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优美、整洁有序、设施完备、邻里和谐的美丽家园。

1、提高平房区居住品质以申请式退租政策为核心,聚焦中轴沿线的钟鼓楼、皇城-故宫、皇城-景山、西草红庙等街区,探索开展钟鼓楼周边、故宫周边重点院落、景山三眼井片区、西草市街南段等申请式退租工作试点,逐步改善平房院落居民居住条件。

加强直管公房管理政策研究,建立健全退出机制,推动直管公房规范管理、合理使用。

完善推广“共生院”模式,引导功能有机更替、居民和谐共处,让老胡同居民过上现代生活。

加大平房区房屋修缮及改造力度,完善院落功能,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清理违法建设,恢复传统院落格局。

开展院落微整治,建设“美丽院落”。

2、分类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建立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储备库,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的原则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落实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以提高“三率”为切入点,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产权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

实施物业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切实破解“12345”热线居民投诉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

鼓励用市场化手段破解老旧小区、失管弃管小区物管难题,推动物业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3、有序开展简易楼更新改造制定实施简易楼腾退改造计划。

按照“居民申请、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的原则,发挥社区居委会协调作用,在充分征求居民意愿的基础上实施申请式改造。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多元化推进实施简易楼更新改造。

开展简易楼腾退空间再利用研究,优先用于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或留白增绿。

北京分区发展情况汇报

北京分区发展情况汇报

北京分区发展情况汇报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其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北京市各分区的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和汇报,以下是我们的调研结果:一、东城区。

东城区作为北京市的中心区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东城区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城市更新和改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对胡同的改造和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东城区也加大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二、西城区。

西城区作为北京市的政治中心,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管理职责。

近年来,西城区在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例如,加强了对胡同环境的整治和改善,提升了市民的居住环境。

同时,西城区还加大了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三、朝阳区。

朝阳区作为北京市的新兴CBD区域,近年来发展迅速。

朝阳区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朝阳区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聚集。

同时,朝阳区还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入,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海淀区。

海淀区作为北京市的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发展迅速。

海淀区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海淀区加大了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海淀区还加大了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留下力度,吸引了大量国际顶尖人才来海淀区工作和创业。

五、丰台区。

丰台区作为北京市的城市副中心,近年来发展迅速。

丰台区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丰台区加大了对城市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丰台区还加大了对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支持力度,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六、石景山区。

石景山区作为北京市的历史文化名区,近年来在文化旅游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石景山区加大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力度,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东城区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东城区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东城区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3.21•【字号】东政发〔2016〕15号•【施行日期】2016.03.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东城区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东政发〔2016〕15号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北京市东城区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三年行动计划》经2016年1月11日区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2016年2月24日区委第111次常委会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2016年3月21日北京市东城区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三年行动计划(2016.01-2018.12)生活性服务业是直接关系东城区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生活质量的民生基础产业。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推进东城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服务民生,是提高东城区居民生活服务品质的必然要求,是北京市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东城区创建“首都功能核心区、历史文化承载区”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新常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环境下东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根据《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东城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客观实际,与《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东城区“十三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特制定《北京市东城区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三年行动》(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实施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

一、核心目标建设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示范区。

包括四项基本目标:(一)功能完善完善生活性服务业便民功能体系,保障蔬菜零售、早餐、便利店、洗染、美容美发、再生资源回收、家政服务、代收代缴等八项商业便民服务基本功能均能在东城社区内得到充分满足(八项服务网点及功能全覆盖);居家养老服务、教育培训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体育健身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等便民服务扩展功能均能在东城社区内得到高效满足(集成优化满足或可实现“零距离”、“云服务”)。

东城区年终总结报告

东城区年终总结报告

一、前言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城区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2021年东城区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21年,东城区GDP总量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X%。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XXX亿元,增长XXX%;第二产业增加值XXX亿元,增长XXX%;第三产业增加值XXX 亿元,增长XXX%。

财政收入实现XXX亿元,增长XXX%。

2.城市品质不断提升(1)城市环境优美。

全面开展城市环境整治,重点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新增绿化面积XXX万平方米,提升绿化品质XXX万平方米。

(2)城市功能完善。

推进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公共停车场XXX个,新增停车位XXX个;新增幼儿园XXX所,新增学位XXX个;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X个。

3.民生福祉持续改善(1)就业形势稳定。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XXX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XX%以内。

(2)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XXX%。

(3)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考一本上线率XXX%,中考成绩稳步提高。

4.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成功举办XXX项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XXX件,授权量达到XXX件。

(3)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深入推进“平安东城”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经济结构有待优化。

部分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2.城市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城市环境、交通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3.民生保障工作仍需加强。

部分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存在困难。

四、2022年工作展望1.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优化产业结构。

最新-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 精品

最新-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 精品

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
为进一步优化东城区发展环境,培育东城区综合竞争优势,按照高效优质原则、依法行政原则、符合国际惯例原则和法无明令禁止的不受行政机关追究的原则,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和高效政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科学的政策引导机制,优化服务环境
一坚持政策征询和反馈制度。

涉及企业利益的政策出台之前要广泛听取专家、管理相对人和相关部门的意见。

对于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政策,要明确一个主要责任部门,负责对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协调,保证政策相互配套,防止政令相抵触。

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积极调查和搜集政策实施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相应的政策。

二坚持政务公开制度。

通过政府网站、信息披露会、政府简报等方式,将区域中长期规划、经济结构调整计划、产业发展导向、重点招标项目、投资指南和相关的法规政策向社会公布,强化政府的信息导向作用。

行政审批项目及时限、年检项目及表格、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要在媒体上予以公示。

完善政府行政措施和规范性文件公民自由索取制度,区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面向企业服务的部门,都要设立咨询窗口和电话,解答企业提出的问题。

做到凡政府依法应该公开的信息要全部公开;凡企业、公民要求公开并且可以公开的服务性信息要全部公开。

三推行标准化服务。

在窗口部门配备精通自身业务并熟悉相关业务的工作人员,加强公务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普及标准化服务,从服务程序、服务用语、业务知识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政府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推广信息化服务。

关于优化城区发展环境工作意见

关于优化城区发展环境工作意见

关于优化城区发展环境工作意见为进一步简化东城区环境发展环境,培育东城区整合性竞争优势,按照高效高端原则、依法行政原则、符合国际惯例原则和法明令禁止无此的不受行政机关追究的原则,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良心政府和高效政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科学的经济政策引导机制,优化服务环境(一)坚持政策征询和反馈管理制度。

涉及企业利益的政策出台之前要广泛听取专家、管理相对人和相关部门的意见。

对于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政策,要明确一个主要罪责部门,负责对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协调,保证政策相互配套,防止政令相抵触。

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积极抄录调查和搜集政策实施的审阅意见,不断完善相应的经济政策。

(二)坚持政务公开制度。

通过政府网站、信息披露会、政府简报等方式,将区域中长期规划、经济结构调整计划、产业发展导向、重点招标项目、投资指南和相关的法规政策向社会公布,强化政府的内部信息导向作用。

行政管理审批项目及时限、年检项目及表格、行政事业性收费科研项目及标准要在媒体上予以公示。

完善政府行政措施和规范性文件公民自由索取制度,区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面向企业服务的部门,都要设立咨询窗口和来电,解答化工企业提出的问题。

做到凡政府依法应该公开的信息要全部公开;凡企业、公民要求公开并且可以公开的服务性原始数据要全部公开。

(三)推行标准化服务。

在“窗口”政府部门配备值班人员精通自身业务并熟悉相关业务的工作人员,加强公务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普及标准化服务,从服务程序、服务用语、业务知识等各个环节都要标准化做到规范化和系列化,促进政府服务水平和质量纯度的不断提高。

(四)推广信息化服务。

本着方便企业和住户的原则,以“数字东城”门户网站为依托,全面实现并完善7×24小时面向企业跨国企业的网上政策信息咨询、项目申报、纳税申报、年检申报、问题投诉、互联审批等项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城区发展环境:优质高效更具亲和力数字解读■王府井东方广场吸引了众多家《财富》500强企业落户。

“东方经贸城”3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面积出租率高达95%,入驻公司近500家。

中海油、中石化、中青旅、人保、中国电信、北京移动等众多国有大型企业也已纷纷选址东二环。

截至6月底,竣工的总部大厦中已有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电信、中介服务、现代流通等行业的125家企业签约入驻东二环交通商务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由建园前2001年的17家企业增至2006年的58家。

歌华集团、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高新科技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已经或即将入住园区,一批与上述龙头企业密切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也呈现向雍和园聚集的趋势。

■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整合了全区32个部门、229项行政许可与服务事项,设置了59个办理窗口。

试运行以来,日均受理事项达400余件,其中17%涉及市民个人事务,即时办结率始终保持在78%以上。

截止到9月5日,中心各窗口受理申请人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申请50265件,即时办结40815件,即时办结率达到81.2%,受理跨部门并联审批186件,群众评议的满意率达到了99.63%。

■2005年,在东城区注册的企业有2.9万余家,其中新增加注册的企业为3000余家。

2005年,东城区地税局完成各项税费收入93.4亿元,比2004年增收12.2亿元,增长了15.1%。

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引进企业121家,新引进税源5778万元。

创新创活力务实促发展·东城区成就性系列报道之发展环境发展环境:优质高效更具亲和力区行政服务大厅宽敞明亮。

菖蒲河景色秀丽。

首席办事员优质服务。

表彰纳税百强企业。

南馆公园环境优美。

说起自己开办这家餐饮公司办营业执照时的顺利快捷,陈先生还是那么兴奋不已。

“不用找熟人,不需要什么‘路子’,只要你符合条件,所有手续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都会替你办好的。

”陈先生一直以来都想开办一家餐饮公司,但是,他不知道成立公司都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他曾向朋友们咨询过,单单是卫生、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的名字就把他弄得有些头晕脑胀。

8月26日,陈先生来到了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总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向他详细地介绍了申请开办餐饮公司的所有必需过程———先在工商部门给餐馆定下名字,到卫生部门和环保部门完成项目的审批,符合条件后,再到工商部门办理工商执照,还要经过质检部门、国税、地税和统计部门的审批登记,才能核准开业。

还没听完介绍,陈先生就被繁琐的手续吓得要打退堂鼓。

但是,总服务台的工作人员随即告诉他,可以直接到二楼办事大厅的综合协调部递交全部材料,一个星期之内就能够办好所有的手续。

5天之后,心存猜疑与忐忑的陈先生接到了领证的通知。

8月31日,他再次来到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时候,一应证件和执照已经全部办完,交到了他的手中。

拿着崭新的营业执照,陈先生又惊又喜,一个劲地对工作人员说“谢谢,谢谢”。

“三大举措”确定环境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的竞争不仅是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的竞争,更是发展环境的竞争。

东城区地处北京的中心城区,具有地域狭小、空间资源有限,而区位价值高、含金量高的区位特点,可谓是寸土寸金。

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潜能。

2002年初,区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结合“十五”计划中“发展两业、建设三区、实现六个突破”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强化“良好环境的吸引力、总部经济的吸纳力和城市精品的辐射力”,并将其作为“三大举措”,为“发展两业、建设三区、实现六个突破”提供保障,形成了东城区“二三六三”发展战略。

2005年11月24日召开的区委九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正式确定了全新的“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实施“三大举措”。

环境吸引方面要以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营造更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总部吸纳方面要在规模和质量上下功夫,并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精品辐射方面要坚持品牌战略,多引、多留、多创品牌。

“在现有条件下,东城区如何使经济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提升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呢?只有优化发展环境,要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上下功夫。

”东城区发改委主任赵北亭说。

的确,一家企业在选择入驻地的时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

“几年来,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整合城市要素,用有限的财力办成了我们过去想干而不敢干的事情。

”赵北亭介绍,近年来,东城区新建和改造了19条市政道路23.1公里,形成了八横七纵的交通干线网络;东直门交通枢纽和东直门至首都机场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皇城根遗址公园、南馆水景公园、地坛园外园等一批园林项目,使生态环境及居民生活环境大大改善;社保中心大楼、东方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也相继完成。

企业在选择落户地时,除了要考虑此地是否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大程度上还要看这个地方是否有良好软件建设,这包括高效快捷的政府行政办事效率等等。

为了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营造使企业普遍满意、更具创造力和亲和力的服务环境,使企业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东城区2004年率先在全市实施了“一口一网一集中”全程办事代理制。

2006年,东城区又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行政服务中心。

行政中心打造服务窗口坐落在金宝街上的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从今年1月26日开始试运行,并于7月14日正式挂牌启用。

这个中心从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入手,整合了全区32个部门、229项行政许可与服务事项,设置了59个办理窗口,实行“一口受理,柜台运作,统一收费,限时办结”的运行模式。

凡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许可事项,各职能委办局不再直接受理,统一由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不搞两头审批;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许可事项,明确办结时限,并公开承诺;对事项较少、业务量较小的单位,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综合受理窗口代理受理,限时办结。

过去要跑众多地方、众多部门的审批事项,现在只需要跑这一个地方就可办结。

“全程代办,并联审批,是中心针对经办人设立的一项创新服务项目。

”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李照宏说,“行政服务中心作为申请人和各行政部门之间的桥梁,一方面代表申请人全程和各部门联系,另一方面组织协调各部门对联办事项进行办理,实现了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据李照宏介绍,原来新成立公司要跑不同的行政部门办理手续,快的也得要半个月的时间。

现在“并联审批”后,经办人通过中心设立的综合协调部“全程代办”窗口,一次性把所需的所有材料全部提交,综合协调部再把这些材料逐一分发到不同的行政部门,形成多个部门“并联”,同时办理审批手续,大大节约了时间。

据统计,截止到9月5日,中心各窗口受理申请人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申请50265件,即时办结40815件,即时办结率达到81.2%,受理跨部门并联审批186件。

不仅如此,区行政服务中心还开通了网上审批业务。

市民刘女士8月30日10时30分通过互联网向区行政服务中心递交地税登记申请,11时30分就收到手机短信告知有关事项办理完结。

刘女士只需携带申请材料原件,到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次就能完成相关许可事项的办理。

包括工商、国税、地税、卫生在内的7个行政部门的119项事项都可以在网上直接提交审批材料,实现网上行政审批一次完成。

网上申报、网上审批这一服务特色大大降低了申请人的办事成本,节约了时间。

申请人在网上服务平台上可以获得全部许可事项的类别、依据、流程、时限、收费标准、空白文本、示范文书等信息,并可以查询到申办事项的办理状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上行政审批,方便了申请人。

李照宏说,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缩短了行政部门与申请人空间上的距离,实现了由政府部门办事大厅到互联网的延伸;对于部分不会上网、不方便上网的办事群体,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通过街道协办,实现由政府办事大厅到街道办事处、社区的延伸。

另外,行政服务中心还通过已有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由政府审批系统到各职能委、办、局业务系统的延伸,开展信息共享,实现“并联办公”。

与此同时,行政服务中心还把为市民服务,为百姓解忧作为服务宗旨。

市民在行政服务中心可以办理临时身份证,进行医师执业资格注册和变更、补办等事务。

中心二层设立的党员服务工作区可以进行基层组织党建咨询,办理流动党员登记,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工作。

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试运行以来,日均受理事项达400余件,其中17%涉及市民个人事务,即时办结率始终保持在78%以上。

为了保证行政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行和周到服务,中心设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将原来部门内部半透明的自我监督机制转变为透明的部门间的监督机制。

在审批系统中,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了红灯、绿灯和黄灯。

所有事项从受理一刻开始就用绿灯显示,当事项进入到办结期限的24小时之内,系统将自动用黄灯对工作人员进行催办提醒,对于超期的办件则以红灯进行警示。

大厅内的LED大屏幕和监察室的等离子显示屏都有一个专门的区域用来滚动播放黄灯和红灯的事项,把办理过程直接放在群众的透明监督之下。

从试运行至今,行政服务中心受理的全部事务,没有一件超时,群众评议的满意率达到了99.63%。

优惠政策引领优质服务在努力打造良好的硬件服务设施、着力提高软件服务水平的同时,东城区还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住东城。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东城区先后出台了《东城区关于进一步营造区域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及《中共东城区委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

2005年,区政府又结合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确定了优先鼓励和支持电信业、金融保险业、中介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流通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六类行业和能源、原材料等特定行业的大型总部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制定了《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重点行业优先发展的鼓励措施》。

制定各项优惠政策是优化发展环境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把政策落实到实处,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东二环交通枢纽和商务区建设项目开工以来,东二环建管办全力为企业搞好服务,在工作中建立起全方位的服务机制,推出了“四项办税服务承诺”,即全程协助在建项目单位办理税务登记注册;在建项目单位首次缴纳税款时,对相关路线、部门、程序不熟悉,建管办全程陪同办理;在开据发票和报税过程中,遇到手续繁琐等问题,建管办负责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在完税过程中,遇到车辆使用出现困难时,建管办免费提供车辆服务。

这一措施推出后,打造了良好的商务区纳税服务软环境,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为驻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不止在东二环商务区,在全区各单位、各部门都形成了共识。

区工商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地税局等单位都根据自己本部门的工作情况,为企业开通了绿色服务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