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一、引言《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诗文,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作者生活贫困、居住在陋室的境况,表达了对物质贫乏而精神丰富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深入解读和讨论这篇诗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并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心态的积极向上。
二、教学目标1.了解《陋室铭》的背景和作者刘禹锡;2.分析《陋室铭》中的表达手法和主题思想;3.探讨如何将《陋室铭》中传递的价值观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在开始课堂之前,通过展示一张陋室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引发对于生活环境的关注。
同时,可提问学生对于贫困环境下的生活态度是否会发生改变。
2. 了解背景向学生传达《陋室铭》的背景,并介绍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和文学风格。
通过介绍刘禹锡在官场失意后选择隐居,在贫困环境下仍保持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人生哲学。
3. 文本解读逐句解析《陋室铭》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手法,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思考。
•第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解释:作者表达了无论山的高度,只要有仙人居住,便有了名字的意思。
通过这样的比喻,作者在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即不在乎环境的贫寒,而是追求内在的精神追求。
•第三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解释:作者通过水与龙的比喻,强调即使水的深度不够,只要有神奇的龙居住,也便具有了灵动的特质。
这种比喻暗示了精神上的追求和修炼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4. 主题思想分析通过讨论《陋室铭》中的表达手法和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包括对于贫困环境的超越、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以及对于生活态度的塑造等。
5. 运用案例讨论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陋室铭》中表达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困扰。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总结通过对《陋室铭》的深入学习和讨论,学生不仅了解了这篇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将其中的价值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陋室铭》课堂实录 2篇
陋室铭课堂实录(一)1. 引言本文是对课堂上关于《陋室铭》的讨论及思考的实录。
《陋室铭》是中国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一篇诗歌,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他自己生活在简陋的房间里的心境和追求之道。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2. 课堂实录2.1 学生A的发言学生A: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我觉得这是在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外部的环境条件,而是我们内心的追求和努力。
即使处在一个简陋的环境里,只要我们心存追求,就能超越一切困境,实现自己的价值。
2.2 学生B的发言学生B:我同意学生A的观点。
《陋室铭》中还写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陋室的景象,但读来却让人感到宁静与宜居。
这种心境的良好,跟个人的修养和追求有很大关系。
无论外在环境如何,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2.3 学生C的发言学生C:我觉得《陋室铭》中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点明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无论我们生活在何种环境中,我们都应该珍惜和把握眼前的每一刻,不虚度光阴。
正如刘禹锡所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人生的道路充满艰辛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定意志,克服困难,就能通向成功。
3. 总结通过本次课堂对《陋室铭》的讨论,我们深刻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
无论我们的生活条件如何,我们都可以通过努力和追求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每一刻,把握当下,不虚度光阴。
通过坚定意志,克服困难,我们才能通向成功的道路。
陋室铭课堂实录(二)1. 引言本文是对课堂上关于《陋室铭》的讨论及思考的实录的续篇。
本文将继续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陋室如何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追求的意义。
2. 课堂实录2.1 学生D的发言学生D:我觉得《陋室铭》传递了一种平淡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刘禹锡在诗中写到:“细腰红马尾,别是一般人。
”这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陋室铭》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陋室铭》课堂实录教学设计《陋室铭》课堂实录【故事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齐答)喜欢。
师: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在大唐历史上,有一位倔强的诗人,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和州知县故意刁难,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此人毫无怨言,随手写下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把他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他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
此人终于大怒,愤然提笔写下千古铭文,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师:此人何许人也?生:刘禹锡。
师:刘禹锡何许人也?生:唐代诗人、文学家。
(师补充)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的说理精辟,词锋犀利,有《刘梦得文集》。
师:这篇超凡脱俗的千古铭文是?生:(齐答)《陋室铭》(师板书)【学习目标】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品千古铭文,悟万世雅人。
【解题深入】师:同学们请看黑板,什么是陋室?生:简陋的房子。
师:什么是铭?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师:能告诉大家,你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个信息?生:课文底下的注释。
师:这个同学的回答告诉我们,课文底下的注释能够帮助我们学习文言文。
铭就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常见的有座右铭和墓志铭。
那么刘禹锡是如何在这篇千古铭文里自述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品千古铭文】【美文美读】1.读准字音。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能够借助课文底下的注释疏通文意。
随手圈划生字词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真认真。
有没有不认识的生字呀?生:儒,“谈笑有鸿儒”的“儒”。
《陋室铭》教学实录
《陋室铭》教学实录东良中学苏英敏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接着学习新课文。
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大家先来听我讲故事。
(出示幻灯片一)据史料记载,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该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
在半年的时间里,策知县三次更换刘禹锡的住所,并且由原来的三间三厦缩小为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策知县看了哑口无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依次出示幻灯片二、三)。
二、题解、简介作者师:首先了解题目。
陋室,顾名思义,就是生:简陋的屋子。
师:铭该怎么理解呢?请同学们齐读下来。
(出示幻灯片四)生:铭,原来是古代刻在金属等器物上或碑石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形式短小,文字简洁。
师:大家看到的刻在器物上的铭文是比较少的,但是有一种铭文同学们比较熟悉。
有时我们会看到有些好学之人在自己书桌的右上角写上激励自己惊醒自己的简短的文字,这些被人们称作什么?生:座右铭。
师:它也是铭文的一种。
师: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作者,找一位同学把它读下来。
(出示幻灯片五)生(王瑞欣):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
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长期被贬在外。
直到永和元年(827)回到长安,任太子宾客。
他的文章,说理精辟,词锋犀利,著有《刘梦得文集》。
三、明确教学目标师:请同学们齐读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六)生:齐读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相关文言词语,能准确翻译课文。
3、理解作者情趣,正确树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四、朗读课文。
师:朗读文言文,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陋室铭》课堂实录
《陋室铭》课堂实录《<陋室铭>课堂实录》一、课程导入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上,安静地等待老师的到来。
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陋室铭”三个大字,然后转身面向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经典的文言文——《陋室铭》。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作者独特的情感。
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老师:“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是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
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
《陋室铭》就是他被贬至安徽和州时所作。
当时他屡遭刁难,被迫居于一间简陋的房子里,但他却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
”三、初读课文老师:“接下来,大家先自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同学们纷纷拿起课本,认真地朗读起来。
朗读结束后,老师请一位同学站起来朗读。
同学朗读完毕,老师进行了点评:“整体读得不错,字音都很准确。
但是在停顿方面还需要注意一下,比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应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大家再一起读一遍。
”同学们齐声朗读,声音整齐洪亮。
四、疏通文意老师:“下面我们来逐句疏通文意。
先看第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一位同学举手回答:“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老师点头表示肯定:“很好。
那‘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呢?”另一位同学回答:“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显得有灵气。
”老师接着讲解:“这两句以山水作类比,引出后面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意思是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只要我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这里的‘馨’是香气的意思,这里指品德高尚。
大家要注意理解。
”就这样,老师一句一句地引导同学们理解文意,同学们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五、深入探究老师:“理解了文意,我们再来深入探究一下这篇文章。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陋室的?”同学们纷纷思考,然后开始回答。
《陋室铭》课堂实录
《陋室铭》课堂实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陋室铭》课堂实录《陋室铭》课堂实录4篇《陋室铭》课堂实录1一、交流座右铭导入《陋室铭》师:老师首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板书:我思考我存在)这是老师的座右铭。
《陋室铭》课堂实录
《陋室铭》课堂实录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学作品是牧童诗人罗隐的《陋室铭》。
请大家认真阅读这首诗,然后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学生A:老师,我觉得这首诗是描述作者的低微小屋和他的生活环境的。
老师:很好,学生A。
这首诗确实是描写了作者的陋室和他在贫寒环境下的生活。
其中有哪些词句给我们展示了他的生活状态呢?学生B:我注意到诗中有“破瓦杂丛苔”这样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作者的屋子非常简陋,屋顶破破烂烂,墙壁上还长满了杂草。
学生C:还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这些词句,表现了作者尽情享受着他稀少的酒肉。
他尽管生活简陋,但仍乐在其中。
学生D:我觉得诗中有很多对比的手法,比如“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这里把作者的陋室和外面的世界做了一个对比,增加了诗的情感。
老师:非常棒,学生D。
罗隐用对比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
他的陋室是安静的避世之地,但他也常常担心外面的世界很快就要消逝。
学生E:我觉得这首诗还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由的情感。
比如诗中有“山木含阴山鸟语,晨昏忧喜只自知”,他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找到了一种自在的感觉。
老师:学生E说得很好。
罗隐通过描写自然环境,以及他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渴望。
学生F:我觉得诗中还暗含着一种鞭挞社会不公的意味。
比如诗中写到“游蜂戏蝶自时舞,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似乎在指责社会对贫困人士的冷漠。
老师:学生F的观点非常独到。
《陋室铭》在描述作者的陋室生活的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作者通过对自己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的不满。
学生们通过分析《陋室铭》的词句和意义,在课堂上展开了活跃的讨论,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同学们从中也体会到了牧童诗人罗隐对贫病生活的坚韧与追求品质生活的向往。
课堂结束后,同学们对《陋室铭》的理解和感悟不禁更加深入。
同学们课堂上对《陋室铭》的充分讨论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在课后,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于诗歌内涵的思考,形成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名师公开课余映潮《陋室铭》课堂实录及点评
2024/1/26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可以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6
02
余映潮老师教学风格与特点
2024/1/26
7
生动形象的授课方式
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 法,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024/1/26
通过讲述历史典故和名人轶事 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参与度。
。
2024/1/26
9
注重课堂互动与参与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方 式,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 参与度和积极性。
注重课堂评价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 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为学生提供 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2024/1/26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及时回应 学生的需求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 方法。
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
写作手法
文章采用压韵和韵律感极强的写作手法,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让人回味 无穷。同时,运用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哲理性 。
艺术特色
文章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对陋室和主人的描绘, 展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和追求。同时,文章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使 读者在品味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4/1/26
18
05
专家点评与同行评价
2024/1/26
19
专家对余映潮老师教学的评价
2024/1/26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余老师在《陋室铭》的教学中,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即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引导学 生理解作者的高洁品格和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同时,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通 过对关键词句的讲解和赏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2篇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2篇Classroom teaching record of the inscription on humble rooms《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2、篇章2:课堂实录《陋室铭》中的人文关怀教学设计篇章1:《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教师姓名:miao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惟吾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
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
心里云:混张文凭。
”师:我请一位同学能否用滑稽的语调把这首《考试铭》读一遍,谁愿意?生:读(带有方言的语言;其他同学笑)师:读的很幽默,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它其实是根据一篇文章仿写的呢?生(齐):《陋室铭》师:对,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文章《陋室铭》。
在这里我要提一点,语言的形式总是受制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
“考试铭”只是一种模仿,虽然可以搏人一笑,但没有什么价值。
只有刘禹锡,有真情实感,才写出流传于世的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那篇传诵千年而不衰的道德绝唱——《陋室铭》(屏幕显示:课题、作者)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的题目“陋室铭”,“陋室”从字面上应该比较好理解吧,是什么意思?生(齐):简陋的房子。
师:很好,那么谁来告诉我什么是“铭”呢?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陋室铭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说到《陋室铭》,大伙儿脑袋里肯定会跳出来几个字——简陋、贫穷、雅致。
你想啊,这篇文章写的是个简陋的小屋子,咋就成了古代文人的文化象征了呢?这其中的深意,简直可以把人从头到脚给震撼一下。
这可不仅仅是一个文人的个人宣言,更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我们来课堂上讲这篇文章时,首先就得告诉同学们: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这和我们眼睛看到的物理世界大不一样,别被表面迷了眼。
想想,自己每天上下学的路上,是不是也走过一条又脏又破的巷子,连个遮雨棚都没有,咋看怎么不起眼。
但是如果用心去感受,可能那个巷子里会有你从来没注意到的故事。
在课堂上,我喜欢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间陋室的模样:墙上没画,门前没花,四面透风,灯光也弱得可怜。
你看,字面意思这么讲,感觉是一个穷困潦倒、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的地方。
可是真正读下来,你会发现那种“陋”字,根本不代表简陋那么简单。
这可是一种有格调、有思想的“简约风”,理解这个就能拉开思路差距。
要知道,在古代,物质上过得不好,并不代表心灵贫瘠,正好相反,这样的人往往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追求。
简陋的屋子,可能恰恰是精神世界最丰盈的地方。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有点像是和朋友聊天。
作者曾经是一个大官,富贵荣华过了一把,后来选择远离那些繁华和喧嚣,来到一个简陋的小屋里,过上了清静的生活。
这不就是生活中很多人选择放下的态度吗?你看,在现代社会,谁不追求大房子,谁不想拥有高档小区的豪宅?但是你想想,我们这些人,心里是不是也有过迷茫,觉得忙忙碌碌的日子,生活得很不自由?也会渴望自己能像文章中的主人公那样,躲进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过着低调却自在的日子。
说实话,这篇文章给我们每个人的启示就是:人活一辈子,还是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足,而不是光看外面的虚荣。
课堂上讲到这里,我喜欢用点幽默的方式把这个话题带出来。
比如说,我会开玩笑地说:“大家别看小小的陋室,里面有‘大智慧’哦!”这样一说,同学们都笑了,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陋室铭》教学实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用PPT展示课文内容、注释 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课文。
互动式教学
利用课堂互动平台,鼓励学生 提问、回答问题和分享心得, 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情境模拟教学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让 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 情感和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 解。
04
学生互动与反馈
课堂互动
重点词句解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句话运用了比兴手法,以山和水比喻陋室,表达了陋室只要有高尚品质的人居住就有意 义和价值。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句话是文章的主旨句,强调了陋室虽然简陋,但只要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句话通过描绘陋室的自然环境,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陋室铭》教学实录
授课教师:
2023-12-31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导入 • 课文解析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学生互动与反馈 • 课程总结与反思
01
课程导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陋室铭》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文学地位 。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赏析和评价古典文学作品的能 力。
情感目标
要点二
教学方法选择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采用了讲解、示 范、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这些方法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 们的课堂参与度。但在小组讨论环节 ,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 进一步引导和督促。
要点三
教学效果评估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对《陋室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 特色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课堂氛围 活跃,师生互动良好。但仍有改进空 间,如加强对学生个别辅导的力度, 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陋室铭》教学实录(通用8篇)
《陋室铭》教学实录(通用8篇)《陋室铭》教学实录(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学实录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陋室铭》教学实录篇1师:讲关于刘禹锡的故事。
他的诗与白居易起名,他的词与柳宗元起名,据说他被贬到安徽,按当时朝廷规定,他可以住三室三厅之房。
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典型的势力小人。
认为刘禹锡乃被贬之人,可以给双小鞋穿穿,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于是就在城南给刘禹锡安排了三间小房。
对此,刘禹锡大人大量,不以为意。
还根据驻地的美好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了门上。
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了,非但不反思自己,反而变本加厉。
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且把住房面积减去了一半。
此住房位于德胜河旁,山青水秀,景色怡人。
刘禹锡一见,顿来灵感,挥笔又是一副好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好诗传到乡里,策知县大怒。
下令将刘禹锡撵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既没有山又没有水。
在半年的时间里,刘禹锡稀里糊涂地被一个小小的知县搬家折腾了三次。
激怒愤慨之下,刘禹锡心中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足以为快,遂如行云流水般一口气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并请人碑刻立于大门之外!师:昨天我们预习过了,我想请同学读一读,古人写诗文是没有标点的,我想请同学读一读没标点的文章,你来吧。
生读没有标点的文章。
师:好,读得不错,你不仅读出男子汉的气概,而且字词读的也很准,抑扬顿挫,还读出了韵文的味道,韵文一般是用韵的,我们来齐读这篇文章吧。
生齐读。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并屏显出示【“铭”的解释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师:请大家看标题,这里有一个铭字,你能用铭来组词吗?生1:铭文生2:刻骨铭心师:很好生3:铭刻师:不错生4:座右铭师:不错,还可以组什么词?生5:铭记师:不错,陋室铭,陋室铭,作者在陋室中想要铭记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陋室,去看个究竟,请大家先来看这四句话,口头翻译一下,并且要思考一个问题,从这些话当中,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先翻译一下。
短文两篇 《陋室铭》课堂实录
《陋室铭》课堂实录一、导入1.孔子曾经要去九夷之地居住,有人说:“陋,如之何?”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千年之后,诗文盛行的唐朝也有这样一个人,他效仿孔子,甘居陋室,却不改其高洁之志,尽显一代诗豪的桀骜与洒脱。
他是谁呢?对他就是刘禹锡ppt,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名篇《陋室铭》。
2.题目该如何理解呢?(ppt)师: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那么“铭”怎样理解?很好,大家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师:非常好,大家一下就找到了答案,书下注释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小助手。
二、教学过程(一)诵其文,明其意师:这种文体篇幅短小,一般都是用韵的,读来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在朗读这篇铭文时,除了要读准字音外,我们还要找到韵脚,读出韵味。
这篇铭文骈散结合,我们还要要注意一些句子的节奏划分,如:斯是陋室,无丝竹之乱耳。
读准停顿,才能更好地读出铭文的韵律。
接下来由老师为大家做一下范读。
老师已经读完了,我想很多同学也已经跃跃欲试了,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你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读清字音,读准停顿,读出韵味。
生:自由朗读师:哪位同学能和大家分享想你的朗读?有请这位同学为大家朗读。
生:朗读课文师:好请坐,谁能为他的朗读做下点评?好,你来说一说。
生:朗读清晰准确,韵味十足,很有感情。
师:点评精准到位。
接下里让我们齐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初步感知作者笔下的陋室。
生:齐读师:同学们读得真棒。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读了几遍课文,是否读懂了大意?下面老师要检测一下大家字词的预习情况,看看这些词大家都能掌握了吗?PPT生:依次回答PPT呈现的重点语句。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的很充分,我们要重点注意一下最后一句“何陋之有”,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按照“有何陋”的顺序翻译成“有什么简陋的。
”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式。
好我们掌握了字词,便疏通了文意,我们与文本的距离就更近了一步。
王崧舟陋室铭教学实录
王崧舟陋室铭教学实录一、引言:教学背景及目标《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骈文,以赞美陋室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本节课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掌握诗文特点,体会作者情感,并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课堂实录:教学过程及方法1.朗读课文,理解诗意首先,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朗读结束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诗文内容,概括诗意。
通过问答互动,确保学生对诗文有基本的理解。
2.分析诗文特点,解读意象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文中的关键字词和意象,如“苔痕”“草色”“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等。
分析这些字词和意象的意义,以及它们在诗文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涵。
3.探讨作者情感,体会主旨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背后隐藏着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文,深入体会作者刘禹锡身处陋室,却心志高远的精神品质。
4.创作练习,提升写作能力结合诗文内容,教师布置创作练习,要求学生以“我的陋室”为主题,仿写一首《陋室铭》。
通过创作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5.总结点评,巩固学习成果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创作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课后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较为充实,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教师还需加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此外,创作练习的点评环节可以更加详细地指出学生作品中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课后作业:巩固与应用1.熟读《陋室铭》,背诵课文。
2.根据课堂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创作练习。
《陋室铭》课堂实录
《陋室铭》课堂实录一、导入:老师:同学们,大家看看这张图片,图片里的房子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展示图片)学生:简陋。
老师:这张图片实际是一个名人居住的房子,大家知道是谁吗?学生:刘禹锡老师:对,这是今天经过修复之后的新的面貌。
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禹锡为他的陋室写的《陋室铭》。
老师:大家知道“铭”是什么意思吗?有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说说?学生(周平):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老师:看来这位同学预习得很好,注意到了书下的注释。
同学们,把它划出来。
老师:现在我们来听范读,重点听自己不懂的字词,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大意,老师不展开分析了。
(播放FLASH动画)好,解决了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我们再来齐读课文,要读出节奏,同时思考:“读了本诗之后,你们对陋室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春媚):陋室不陋老师:陋室为什么不陋呢?用文中的话表达出来。
学生(春媚):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老师:这位同学把握得很好。
那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学生(齐答):德馨老师:不错,大家都抓住了本诗的关键词“德馨”。
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体现“德馨”的?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讨论,要紧扣文本分析。
等一下老师请各小组的代表谈谈你们的讨论成果。
老师:现在开始朗读。
好了,同学们都讨论得非常热烈,想必你们讨论都有结果了吧。
那我们就一起来分享各个小组的研究成果。
第一小组,哪位来说说?好,你来。
学生(玲玲):我们小组觉得“德馨”体现在作者的居室的环境清幽。
苔痕的绿,草色的青,表现了环境十分优美;上、入这两个动词,以静为动,更体现出环境的清静幽雅。
老师:分析得非常到位,深刻得感受到了陋室的优美环境以及清静幽雅的特点。
第二小组呢?学生(喜凤):我们小组认为“德馨”表现在作者的交往人物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出了作者的客人是学问渊博的。
很形象地体现出作者具有高雅脱俗的情怀。
王崧舟陋室铭教学实录
王崧舟陋室铭教学实录
【引言】
王崧舟陋室铭教学实录,为我们展示了一位优秀教师在文学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部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对简陋房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本次教学实录旨在深入剖析陋室铭的文学价值,引导学生领略经典诗文的魅力,并学会如何鉴赏和品味古代文学作品。
【教学目标】
本次教学陋室铭,旨在让学生:
1.理解诗文内容,领略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2.学习诗文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3.体会诗文中的意境,丰富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4.掌握诗文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结构,提高语文基本功。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和背景介绍,让学生对陋室铭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刘禹锡有所了解;
2.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3.解析:分析诗文的结构、意境、字词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涵;
4.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基本功;
6.拓展:通过对比其他诗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刘禹锡的文学地位和风格。
【课堂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讲解,引导学生逐步领略陋室铭的魅力。
例如,在解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句时,教师通过描绘画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陋室之中,感受到诗人以陋为美、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实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陋室铭的理解逐渐深入,文学素养得到了提升。
但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诗词鉴赏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陋室铭教学实录余映潮《陋室铭》教案汇总
“陋室铭教学实录余映潮《陋室铭》教案汇总”“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古文经典——《陋室铭》。
这篇课文由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创作,以陋室为载体,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学习吧!”一、导入新课1.邀请同学们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简要介绍《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及其作品背景。
2.引导同学们关注课文,简要解释“陋室”的含义,激发同学们对课文的好奇心。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把握语气、节奏,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邀请同学们分享对文章的整体感受,引导同学们关注文章的主题思想。
三、深入解读1.分析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理解每个段落的作用。
2.着重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等,引导同学们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
3.通过对比分析,让同学们了解刘禹锡在文中如何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
四、拓展延伸1.邀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安贫乐道”的理解,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如何践行这一价值观。
2.引导同学们关注文章中的典故,如“孔子云:何陋之有?”等,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邀请同学们探讨文章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发同学们对人生的思考。
五、课堂小结2.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践行“安贫乐道”的价值观。
六、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陋室铭》全文。
2.结合文章内容,写一篇关于“安贫乐道”的感悟文章。
3.搜集并学习其他关于“陋室”的诗文,进行比较阅读。
一、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刘禹锡及其作品背景。
2.教师引导同学们关注课文,解释“陋室”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1.同学们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教师邀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同学们分享对文章的整体感受。
三、深入解读1.教师分析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
2.教师着重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引导同学们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
初中课文《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初中课文《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初中课文《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2、理解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和高洁伟岸的生活情趣;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2、理解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陋室铭》一、导入新课屏幕展示:《学生铭》内容“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惟吾闲情。
小说传的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穷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师:我请一位同学把这首《学生铭》读一遍,谁愿意?生:读。
师:大家知不知道它其实是根据一篇文章仿写的?生:(齐)《陋室铭》。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文章《陋室铭》。
在这里我要提一点,语言的形式总是受制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学生铭”只是一种模仿,虽然可以搏人一笑,但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刘禹锡,有真情实感,才写出流传于世的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千年而不衰的道德绝唱——《陋室铭》。
(屏幕示:课题、作者)二、听读范文师:现在我们来听范读,请同学们在文章上标注生字字音以及句子的停顿。
生:(学生们边认真听边做标记)师:好,我请同学们来读,检查大家刚才是否注意到字音和停顿问题。
其他同学认真听。
谁愿意试一试?生:(读)师:这位同学读的字音都很准,但是停顿的'位置有两处出错,同学们听出来了吗?生:“斯是/陋室”读成了“斯/是/陋室”,还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读成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师:对,就是这两处。
很好,下面我们再来请一位同学来读,好吗?生:读师:停顿注意的很好,下面我们同学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师:同学们读的很好。
三、初读课文1、关于文体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的题目“陋室铭”,“陋室”从字面上应该比较好理解吧,是什么意思?生:(齐)简陋的房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语
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
你要哪个?
生:我选择后者,因为...
师: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与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不谋而合,他便是刘禹锡。
你有望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
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刘禹锡的《陋室铭》吧!
简介作者及作品,突出其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失败被贬的背景。
二、小组讨论,扫除生字词,初步弄清全文大意,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1.集体讨论,适当点拨,疏通全文。
2.师生共同活动,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师: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这句话是怎样引出的?
生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生2:这句话先说由山、水,然后引出德馨的。
师:(课外拓展)老师这里有一句话,看看这句话的语意重点在什么地方?
(投影)透过窗户看天空,透过天空历史,透过历史看人生。
生:这句话的语意重点在人生,它是通过窗户、天空历史而引出的。
师:陋室陋吗?
生:不陋。
师: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生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里是写陋室的优美的自然环境
生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这里是写陋室主人的情趣
生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里是写陋室往来客人的不俗生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里作者援引西汉扬雄,大教育家孔子的事例及名言,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师:大家的'发言非常踊跃。
(指导学生美文美读美背美诵,继而引导学生合理想像,充分感受作品气韵)下面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想像那陋室的自然环境。
(创设情境)那青苔是怎样应了作者的心意,一点一点地一坡一坡地慢慢地爬上那斑驳的石阶的?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他们聚集在一起,绕过窗帘飘入室内的?
生1:它们从石缝中钻出来,探出她们可爱的小脑袋
生2:她们聚集在一起,在主人的窗下起舞
生3:我认为这两句的描写绘色绘声。
你看青、草色状其色,谈笑状其声。
师:同学的发言很精彩。
请大家想像一下,倘若室内有王叔文、柳完元等人,他们在谈些什么,这些人在一起,又会碰撞出哪些思想的火花?(让学生分别把自己想像成刘禹锡、王叔文、柳宗元等。
)生1:他们个个学识渊博,心忧天下。
生2:柳宗元在吟诗作画。
生3:王叔文在煮酒纷论当今时代英雄。
生4:韩愈在扼腕长叹。
生5:刘禹锡持一杯香茗,侧耳倾听窗外雨打芭蕉的声音
生6:柳宗元沉吟:沉舟侧帆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转身对刘禹锡说:梦得,今日有幸拜读,真让我折服,让我感动奋发!
师: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啊!哪里还有什么为那狗皇帝当差去收刮老百姓的民脂民膏的劳形与痛苦!
师:再看室内的陈设,文章重点突出了哪些物件?由此你产生怎样的联想?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生1:素琴、金经
生2:由此我想到了主人读书情趣的高雅。
生3: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读名人名着,。
比如:我最近在读《毕淑敏散文选》
生4:还有《读者》
生5:
3.讨论今天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从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师:请大家来看这样一则材料: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帐文凭。
这则材料是针对我们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言的?
生1:我认为这是在商经济大潮冲击下的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纪律松弛的表现
生2:学习松懈,不思进取
生3: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透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学习生活?
生1:引以为戒
生2:奋发向上
生3:
师:同学们,你一定非常热爱自己的家吧!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你能不能学一下刘禹锡,为你的家描上一笔,用来表达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生1:我给我的房子取名为梦阁,因为我喜欢做梦,它神秘,飘
渺,浪漫,富有诗意
生2:我给我的房子取名为港湾,因为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
生3:我给我的房子取名为碧丹,因为我喜欢作画
生4:
师:(小结)短短的一节课,我们只是初步了解了作者的一些思想,这并不奇怪,因为至今老师也不敢说已经读懂了它,进入刘禹锡的精神境界里,并把这种精神带入我们的生活中。
我至仍在解读它。
同学们,一年以后,你还会再读《陋室铭》吗?十年以后呢?若干年以后呢?
生:会。
师:(引导)美文,是要我们的一生去解读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进行长期的孜孜不倦的研习,每当我们精进了一步,我们的学识、做人的涵养也就提高了一大步,因为精神的影响是可以超越时空的,你可以把它推荐给你的父母、同龄人;甚至你们的未来的孩子、未来孩子的同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