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艺学第四章培训课件
2024年《发酵技术》精品课件
2024年《发酵技术》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发酵技术》教材第4章“微生物发酵与工业应用”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发酵过程中关键因素的影响、常见发酵产品的制备工艺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掌握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2. 学习常见发酵产品的制备工艺,了解发酵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发酵过程中关键因素的控制,发酵产品制备工艺的学习。
教学重点: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发酵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验操作视频、发酵实验装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引起学生对发酵技术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分析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制备酸奶为例,讲解发酵产品的制备工艺。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发酵实验。
5. 实验操作演示(10分钟)教师演示发酵实验操作,学生观看并学习。
6. 学生实验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发酵实验,观察发酵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7. 结果分析与讨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发酵技术》2. 主要内容:微生物发酵基本原理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发酵产品制备工艺发酵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实验内容,分析发酵过程中关键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设计一个发酵实验,用于制备某种发酵产品。
2. 答案:关键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温度、pH、氧气、微生物种类等。
发酵实验设计:如制备纳豆、腐乳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发酵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发酵工艺学ppt课件
● 起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环孢菌素A等
(2)、氨基酸 (3)、维生素:VB2、VB12、VC、VA的前体 (4)、甾体激素:可的松、泼尼松、肤轻松、确氨舒松等
(5)、生物制品:各种疫苗、类毒素等 (6)、治疗用酶:蛋白酶、核酸酶、尿激酶、SOD等 (7)、酶抑制剂:
(8)、其他:核酸类药物如:肌苷、辅酶A、AMP、ATP、FAD
2、纯培养技术的建立---第一个转折期 奠基人:安东尼.列文虎克、巴斯德、柯赫等
本时期产品:酵母、酒精、丙酮、有机酸、酶制剂等,主要 为厌氧发酵和表面术的建立---第二个转折期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点青霉可产抑制葡萄球菌 的青霉素。1945年大规模生产,采用深层培养技术。 链霉 素、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出现其他发酵产品 也相继出现 本时期产品:抗生素类、氨基酸类、酶制剂类
用于选择性分离放线菌的几种培养基 培养基 含胶态几丁质、矿物盐 基质减半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葡萄糖、天冬酰胺、 占优势的菌株 链霉菌属、微单孢菌属 嗜热放线菌 马杜拉放线菌、小双孢菌 含
2、分离不同产物的微生物采用不同的培养基 分离各种酶类、分离固氮菌 3、恒化式富集培养技术
三、菌种的分离 (一)、选择性压力分离法 选择性压力分离法:利用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对环境及营养 的要求不同,如:温度、pH、渗透压、氧气、碳源、氮源及 其他特殊条件,使其利于某类或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不利于 其他种类微生物的生存,以使目的菌占优势而得以分离出来 的方法。 1、分离不同微生物采用不同的培养基或培养条件
1960~1970
1970~1980 1980~
4、人工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菌---第三个转折期
● 核苷酸、有机酸及部分抗生素用诱变育种的方法使产量大幅度
2024年发酵乳制品培训课件
2024年发酵乳制品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乳品工艺学》第四章“发酵乳制品”,具体内容包括发酵乳的基本原理、发酵乳的种类与特点、发酵乳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以及发酵乳的功能与市场前景。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发酵乳的基本原理、常见种类及其生产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发酵乳的基本原理,掌握发酵乳的种类及特点。
2. 学会分析发酵乳的生产工艺,理解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对发酵乳制品的兴趣,提高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发酵乳制品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
教学重点:发酵乳的基本原理、种类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发酵乳制品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些美味的发酵乳制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2. 理论讲解(20分钟):介绍发酵乳的基本原理、种类及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以制作酸奶为例,讲解发酵乳的生产过程。
4.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款市售发酵乳制品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一款发酵乳制品的特点及生产过程。
7.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发酵乳制品,讨论其制作方法及优点。
六、板书设计1. 发酵乳的基本原理2. 发酵乳的种类及特点3. 发酵乳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4. 发酵乳的功能与市场前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市售某款发酵乳制品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并简述其优点。
作业答案:(1)生产工艺:配料、均质、接种、发酵、冷却、包装。
(2)质量控制:原材料检验、过程监控、成品检验。
(3)优点:口感丰富、营养价值高、有益于肠道健康。
2. 课后拓展:查阅资料,了解发酵乳制品在其他国家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发酵乳的基本知识。
发酵工程-2012-生物科学(1)
完整版课件ppt
22
球菌
完整版课件ppt
23
杆菌
完整版课件ppt
24
▪ 2.2.1.2、霉菌类 ▪ (1) 黑曲霉 ▪ (2) 米曲霉 ▪ (3) 青 霉 ▪ (4) 木 霉 ▪ (5) 根 霉 ▪ (6) 毛 霉
完整版课件ppt
25
黑曲霉的电镜观察图像
完整版课件ppt
26
黑曲霉平板生长菌落图像
▪
节约能量
完整版课件ppt
69
在发酵工业中,氧主要通过通入无菌空气的 方式来供给。
通气量与菌种、培养基性质、培养阶段有关。
通气量的大小,最好由氧溶解量的多少来决 定。而氧溶解量的多少与多种因素有关。
完整版课件ppt
70
▪ (3)提高溶解氧的方法
▪① 增加氧溶解的推动力
▪增加通气量、提高氧分压;
▪② 延长氧的停留时间:
▪ 来源:糖类;
完整版课件ppt
42
氮源 氮源也是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之一(占干物质量的10%)。
主要功能:细胞、酶产物的组成; 来源:有机氮、无机氮;
完整版课件ppt
43
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主要功能:组成、辅助因子等;来源:盐(原料、
水); 特殊生长因子
不可缺、量微,自身不能合成或量不够。 主要功能:辅酶,电子受体; 来源: 水 水是物质溶解和生化反应的基础。 功能:
对于霉菌、放线菌,常采用孢子接种;包括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完整版课件ppt
40
(1)培养基成分
A、因孢子和菌丝体不同而异; B、最后一级种子培养基应尽量与发酵培养基一致; C、配比恰当、新鲜;
(2)种龄与种量:对数期、1%-10%; (3)培养条件:温度、 pH值、溶解氧; (4)泡沫:泡沫影响氧溶解和传递; (5)染菌:染菌影响(纯、壮、量); (6)种子罐级数:与“菌种生长特性、孢子发芽及
发酵工程 ppt课件
Louis Pasteur 1822-1895
• Paster最终使科学界信服在发酵过程中酵母所遵循的规律
• 其后不久,科赫(Koch)建立了单种微生物分离和纯培养技 术,利用这些技术研究炭疽病时,发现动物的传染病是由 特定的细菌引起的。从而得知,微生物也和高等植物一样, 可以根据它们的种属关系明确地加以区分,从此以后,各 种微生物纯培养技术获得成功。单种微生物分离和纯培养 技术的建立,是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 18世纪后期,Ha nsen在Calsberg 酿造厂建立了酵 母纯种培养技术
发酵工程 ppt课件
科赫 (Koch)
科赫的主要贡献
➢ 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
➢ 创造了细菌染色方法。 ➢ 发现了许多病原菌,为以后研究药物和寻找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
证实炭疽病因 — 炭疽杆菌 发现结核病原菌—结核杆菌
spirillum (螺旋菌 )
spirochaeta 发酵工程 ppt课件 (螺旋体 )
Some particular bacteria morphology
亮发菌的形态 示丝状特殊形态
发酵工程 ppt课件
细菌分裂方式是裂殖,根据其核的分 裂方式不同分无丝分裂核有丝分裂等。
❖生存环境: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地方,都有大量细菌活
它描述酵母作用于果汁 或麦芽浸出液时产生气泡 的现象。产生气泡的现象 是由浸出液中的糖在缺氧 条件下降解而产生的二氧 化碳所引起的。
发酵工程 ppt课件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研究发酵工业生产过程 中,各个单元操作的工艺和设备的一门科学。具体包括菌种选 育、菌体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以及微生物机能的利用等。
(工艺技术)发酵工艺学原理及培训教材
(工艺技术)发酵工艺学原理及培训教材发酵工艺学原理开课背景(1)何为工艺学?原来的工艺学的特性:(2)现在:强化工艺学的基本理论背景,减小课时数,以单元操作为主线条的工艺学原理第一章绪论§1-1发酵工艺学的基本概念一、发酵工业的基本概念微生物学中的发酵的定义:1.发酵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讲述生物工业的基本生产模式,引出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概念,讲述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发酵工业的分类酿酒业(啤酒、葡萄酒、白酒……)。
厌氧发酵调味品(酱油、醋)。
酵母工业——自然发酵。
氨基酸发酵——典型的代谢控制发酵。
抗菌素发酵——次级代谢控制发酵。
酶制剂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工业发展的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有机酸工业—柠檬酸、葡萄酸、乳酸、琥珀酸等。
石油发酵——降低石油熔点(石油脱腊)有机溶剂工业——乙醇、丙醇等好氧发酵维生素发酵——VC、VB2生理活性物质——白介——2环境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废弃物的生物降解二、微生物发酵的基本特征1.微生物发酵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化工过程由于微生物生理特性决定了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需要稳定的环境、特殊的条件以及以氧作为底物的供给,这些多涉及到化工生产的一下领域:(1)质量的传递——氧的供给、代谢物的排泄等(2)热量的传递——微生物呼吸产热,微生物生长于代谢需要稳定的而严格的温度条件。
(3)动量的传递——涉及到搅拌轴功率的计算,他与溶氧、气液混合的关系(4)微生物的反应工程——涉及到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微生物发酵过程是一个典型的代谢控制发酵从微生物发酵的历史角度看,最早的微生物发酵是一个自然发酵过程,现代微生物工业通常是指微生物的代谢控制发酵?定义:是指利用生物的、物里的、化学的方法,人为的改变了微生物的生长代谢途径,使之合成、积累、分泌我们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
以GA发酵为例,建树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的意义。
3.微生物发酵工业又是一个有别于化工过程的一个工业有以下几个特征:(1)反应条件温和通常由于微生物的生理特性,要求温度为30℃-40℃pH值中性偏酸性——酵母、霉菌、放线菌等pH值中性偏碱性——细菌的发酵(2)无菌发酵整个反应过程要求无菌:培养基无菌、空气无菌、补料和取样要求无菌操作、某些工程菌,其尾气也要求进行无菌处理。
教学培训PPT发酵过程工艺控制
三、CO2浓度的控制
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根据它对发酵的影响而定。 通气搅拌控制二氧化碳浓度 ; 二氧化碳的产生与补料控制有密切关系
31
第五节 流加补料的控制
优点:
1.可以解除底物抑制、产物的反馈抑制和分解代谢物 阻遏作用;
2.避免因一次性投料过多造成细胞大量生长,耗氧过
多而造成波谷现象;
3.可用作控制细胞质量的手段; 4.可作为理论研究的手段,为自动控制和最优化控制
➢ ➢ 单独使用效果差,常与分散剂(微晶二氧化硅)一起使用
23
(5)消泡剂的应用和增效
A 消泡剂加载体增效 B 消泡剂并用增效 C 消泡剂乳化增效。
24
2 机械消泡
靠机械力引起强烈振动或者压力变化, 促使泡沫破裂,或借机械力将排出气体中的 液体加以分离回收。
25
理想的机械消泡装置: 动力小 结构简单 坚固耐用 清洗、杀菌容易 维修保养费用少
生产阶段:pH趋于稳定 自溶阶段:pH上升
12
引起pH下降的因素:
(凡是导致酸性物质生成或释放及碱性物质消耗的发 酵,其pH都会下降)
1)培养基中碳氮比例不当,碳源过多,特别是葡萄糖过 量,或者中间补糖过多加之溶解氧不足,致使有机酸大 量积累而pH下降。 2)消泡油加得过多 3)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氨被利用,pH下降
13
引起pH上升的因素:
(凡是导致碱性物质生成或释放,酸性物质消耗 的发酵,其pH都会上升) 1)培养基中碳氮比例不当,氮源过多,氨基氮释放, 使pH上升。 2)生理碱性物质存在 3)中间补料中氨水或尿素等碱性物质的加入过多使pH 上升。
14
三、 发酵过程中 pH的调节与控制 1添加碳酸钙法; 2氨水流加法; 3尿素流加法
现代发酵技术与工艺培训课件(PPT40张)
基因工程产品
微生物
动物细胞
成套工程
各类疫苗
抗菌素类
植物细胞
间歇
现代发酵技术与工艺
瑞士比欧生物工程公司
2005年10月22日,成都
生物食品类
生物农药
流加
连续 灌注 其他生物医药工艺
生物肥料类
生物能源类 环境保护
其他生物医药, 如血液制品
设计和制造出生物反应器种类 最多的一家公司!
160 cu.m.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plant 4套160立方的发酵生产系统
Multifunctional 150L fermenter in Japan for microbial as well as for mammalian cell cultures
150L微生物及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多功能培养罐(在日本)
还有特殊生物反应器类
Special Bioreactors
LOOP REACTOR 循环式
光照生物反应器
VSF 全透明反应器
MR 薄膜反应器
FBR 流化床反应 器 HTP EMR
酶膜反应器
Bioengineering understands the importance of Pilot Plant
无 泡 通 气 搅 拌 系 统
Bioengineerings Control Systems is well known for its
High Reliability. Consists know how for different Automation strategy 瑞士比欧的控制系 统在可靠性方面有着 极高的声誉 . 应用了 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 术。 有着不同自动化控制 策略的技术和技巧。
发酵工艺与设备PPT教案
教学安排
3月5日
第一章 绪论 §1 生物工程的发展简史 §2 生物工程设备的应用
2
1
3 月 8,15 日 第二章 生物反应器设计基础 §1 生物反应器的化学计量基础 §2 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学基础
4
3 月 19 日 教学实践: 参观各类发酵设备 地点:生环实验室
2
3 3 月 22-4 月 2 日 第三章 通风发酵设备
王树青、元英进编著,《生化过程自动化 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黎润钟主编,《发酵工厂设备》,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1991年9月第一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发酵工业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第二节 发酵工业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发酵过程的组成部分及设备 第四节 发酵工业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时期是以分于生物学的理论 为先导,基因工程的技术开始能作为生物 技术新产品的一种开发手段或关键技术后 算起的。
第一章 绪论
五、生物技术建立及对生物工程 的影响
细胞融合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生物技术发展,
打破了生物种间障碍,能定向地制造出新的有用
的微生物;
将动、植物或某些微生物特有产物的控制基因植 入细胞中,快速经济地大量生产这些产物;
原料来源广泛。 发酵过程是通过生物体的自动调节方式来
完成的,反应的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 较为单—的代谢产物。
三、发酵的特点
由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反应机制,能够专一性地和高度 选择性地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化合物进行特定部位地氧化、 还原等化学转化反应,也可以产生比较复杂的高分子化合 物。
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维持无菌条件是 发酵成败的关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发酵工业的历史和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5
1. 辐射杀菌
理论上,声能、高能阴极射线、X射线、γ射线、β射线、紫外线 等都能破坏蛋白质活性而起杀菌作用。但具体的杀菌机理研究比较少, 了解得较多的是紫外线杀菌,紫外线波长为2537-2650 À时杀菌效力最 强,它的杀菌力与紫外线的强度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020/7/5
2020/7/5
高空采风、两次冷却、两次分油水、 适当加热流程
2020/7/5
冷热空气直接混合式空气除菌流程
2020/7/5
高效前置过滤除菌流程
2020/7/5
2020/7/5
四 空气过滤器设计
1、惯性捕集作用
在过滤器中的滤层交错着无数的纤维,好像形成层层的网 格,随着纤维直径减小,充填密度的增大,所形成的网格 就越紧密,网格的层数也就越多,纤维间的间隙就越小。 当带有微生物的空气通过滤层时,无论顺纤维方向流动或 是垂直于纤维方向流动,仅能从纤维的间隙通过。由于纤 维交错所阻迫,使空气要不断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才能通 过滤层。
2020/7/5
1. 经第一次冷却后,大部分的水、油都已结成较大的雾粒,且雾粒浓 度比较大,故适宜用旋风分离器分离。 2. 第二冷却器使空气进一步冷却后析出一部分较小的雾粒,宜采用丝 网分离器分离,发挥丝网能够分离较小直径的雾粒和分离效果高的作 用。 3. 经二次分离的空气带的雾沫就较少,两级冷却可以减少油膜污染对 传热的影响。 4. 若采用低温的地下水,可采用串联来减少冷却水用量。在没有低温 地下水时,第二级可采用冰水冷却,通常第一级冷却到30一35℃,第 二级冷都到20-25℃。除水后,空气的相对湿度还是l00%,可用加热 的办法把空气的相对湿度降到50一60%。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棉花、活性炭或玻璃纤维、有机合成纤维、有机、 无机和金属烧结材料等。
当过滤介质孔隙小于或大大小于被过滤的微粒直径时, 通常称为绝对过滤。
2020/7/5
三 典型的空气除菌流程分析
发酵生产中制备无菌空气的大致过程如下:
空气 高空取气管 除尘器 空气压缩机
贮气罐
一级冷却器 油水分离器
二级分离器 除雾气 加热器
2) 在进入发酵罐前应加装分过滤器以保证安全;采用该系统压缩机能 量消耗会相应增大,压缩机耐热性能要增加,其零部件也要选用耐 热材料。
2020/7/5
2020/7/5
3.静电除菌
原理:利用静电引力吸附带电粒子而达到除菌除尘的目的。悬浮于空气 中的微生物、微生物孢子大多带有不同的电荷,没有带电荷的微粒在进 入高压静电场时都会被电离变成带电微粒。
压缩过程中又有可能夹带机器润滑油的烟雾。
2020/7/5
对空气除菌流程的要求
1. 流程的制订就根据所在的地理、气候环境和设备条件而考虑。如在环 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要考虑改变吸风的条件,以降低过滤器的负 荷;在温暖潮湿的南方,要加强除水设施,以发挥过滤器的最大除菌 效率;在压缩机耗油严重的设备流程中则要加强消除油雾的污染等。
2020/7/5
4)空气含菌量测定 难以准确测定,一般采用培养法和光学法。 目前我国采用Y-09-1型粒子计数器,是利用微粒对光 线散射作用来测量粒子大小和数量的。总菌数的测定; 重叠细菌则难以测准。
2020/7/5
二 空气的除菌方法
空气除菌就是除去或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破环生物体活性的方法较多,如辐射杀菌、加热杀菌、化学药物杀 菌,都是将有机体蛋白质变性而破坏其活力。而静电吸附和介质过滤 的方法是把微生物的粒子用分离方法除去。
2020/7/5
(二)发酵对空气无菌程度的要求
1) 好气性发酵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无菌空气,空气要作到绝对无菌在目 前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经济的。 2) 不同的发酵,由于所采用菌种的生长能力强弱、生长速度的快慢、 分泌物的性质、发酵周期的长短、培养物的营养成分和PH值的差异, 对所用的无菌空气的无菌程度有不同的要求。
2020/7/5
设df为纤维断面的直径,当微粒随气流以一定速度垂直向纤维方向
运动时,因障碍物(介质)的出现,空气流线由直线变成曲线,即当
气流突然改变方向时,它离开主导气流;气流宽度b以内的粒子, 与介质碰撞而被捕集。
纤维能滞留微粒的宽度区间b与纤维直径df之比,称为单纤维的惯
式中 c :层流滑动修正系数;
v
:微粒(即空气)的流
0
d f :纤维直径, m ;
速, m / s ;
d
:微粒直径,
p
m;
:微粒密度,
p
kg / m 3;
:空气粘度, Pa s
2020/7/5
由上式可见:空气流速v0是影响捕集效率的重要参数。在一定条件 下(微生物微粒直径、纤维直径、空气温度),改变气流的流速就是 改变微粒的运动惯性力;当气流速度下降时,微粒的运动速度随之 下降,微粒的动量减少,惯性力减弱,微粒脱离主导气流的可能性 也减少,相应纤维滞留微粒的宽度b减小,即捕集效率下降。气流 速度下降到微粒的惯性力不足以使其脱离主导气流对纤维产生碰撞 ,即在气流的任一处,微粒也随气流改变运动方向绕过纤维前进, 即b=o时,惯性力无因次准数φ=1/16,纤维的碰撞滞留效率等于 零,这时的气流速度称为惯性碰撞的临界速度vc。vc是空气在纤维 网格间隙的真实速度,它与容器空截面时空气速度vs的关系受填充 密度α的影响。
第三节 空气除菌
• 一 空气中的微生物 • 二 空气除菌方法 • 三 典型的空气除菌流程 • 四 空气过滤设计
2020/7/5
一 空气中的微生物
耗氧微生物在繁殖培养过程中都需要氧气,通常以空气作为氧源。 但空气中含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会随着空气进入培养基中,在适宜的 条件下,大量繁殖,消耗营养物质,产生代谢产物,干扰甚至破坏发 酵的正常进行,使发酵产品的效价降低,产量下降,甚至造成发酵彻 底失败等。
2020/7/5
2. 空气被压缩即放出内能而使温度升高,必需将其迅速冷却,以减少 压缩机的负荷,保证机器正常运行。空气冷却将析出大量的冷凝水 形成水雾,必须将其除去,否则带入过滤器将会严重影响过滤效 果。
3. 冷却与除水除油的措施,可根据各地环境气候条件而改变,通常要 求压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50%-60%时通过过滤器为好。
图4-1为利用空气压缩时放出的热量进行保温杀菌。
空气进口温度为21℃,空气的出口温 度为187-198℃,压力为0.7MPa。从 压缩机出口到空气贮罐段管道加保温 层进行保温,使空气达到高温后保持 一段时间,保证微生物死亡。
2020/7/5
1) 为了延长空气的高温时间,防止空气在贮罐中走短路,最好在贮罐 内加装导简。采用热杀菌装置时,还应装有空气冷却器,并排除冷 凝水,以防止在管道设备死角积聚而造成杂菌繁殖的场所。
2020/7/5
例题:某除菌流程,空气压力为4工程大气压,要求空气加热到35˚C 时相对湿度φ =60%,问第二级冷却器应至少把空气冷却到多少度 (假定冷却后空气中水雾全部分离)?
x0.62P 2 PbPb
2020/7/5
• 查表得知35˚C时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汽分压是5619帕, 加热前冷空 气的相对湿度φ=100%。
因此空气的除菌成为耗氧发酵的一个重要环节。
2020/7/5
除菌的方法很多,如过滤除菌、热杀菌、静电除菌、辐射杀菌等,各种方 ٠
法的除菌效果、设备条件、经济指标各不相同。
实际生产中所需要的除菌程度根据发酵工艺要求而定,即要避免染菌,又٠ 要尽量简化除菌流程,以减少设备投资和正常运转的动力消耗。
(一)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 微生物在固体或液体培养物中繁殖后,很多细小而轻的菌体、芽孢或孢
常用于洁净工作台、洁净工作室所需无菌无尘空气的第一次除尘, 配合高效过滤器使用。
但对于一些直径很小的微粒,它所带的电荷很小,当产生的引力等于或小 于气流对微粒的拖带力或微粒布朗扩散运动的动量时,则微粒就不能被吸附而 沉降,所以静电除尘对很小的微粒效率较低。
2020/7/5
4.过滤除菌法
是目前发酵工业中经济实用的空气除菌方法,是采用定期灭菌的介 质来阻截流过空气所含的微生物,而取得无菌空气的。
• 查水蒸汽分压表知26 ˚ C水的蒸汽压为3371帕,就是说第二级冷却 器至少应把空气冷却到26 ˚ C。
2020/7/5
• 对于气候很干燥的地方,或寒冷的冬天,可将流程简化 ,只用第一冷却器,将空气冷却到35 ˚ C即可满足相对 湿度φ=60%而进过滤器。它所要求的条件是:
• 查表得知当6˚C相对湿度是80%时,或12 ˚ C相对湿度 60%时,水蒸汽分压为843.4帕。
2020/7/5
3)无菌要求:在发酵过程中不因空气染菌而造成损失。 一般要求1000次使用周期中只允许有一个菌通过,即经除菌后空
气的无菌程度为N=10-3。
2020/7/5
通常细菌繁殖一代只需20-30min,如果发酵过程中进 入一个细菌,则繁殖15h后,可达到109(10亿)个。则大量 的杂菌就使发酵受到严重干扰或失败,故是以进入1-2个杂 菌即失败作为依据的。
• 流程的分析计算
2020/7/5
(二)两级分离、两次冷却、一次加热的空气除 菌流程
2020/7/5
1.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空气除菌流程,它可适应各种的气候条件,能充
分的分离空气中含有的水分,使空气在低的相对湿度下进入过滤器, 提高过滤效率。 2.流程的特点是:两次冷却、两次分离、适当加热。两次冷却、两次 分离油水的好处是:能提高传热系数,节约冷却用水;油水雾分离得 比较完全。
2020/7/5
(三)高效前置过滤除菌流程(无菌程度高)
1—高效前置过滤器,2—压缩机,3—贮罐,4—冷却器,5—丝网分离 器,6—加热器,7—总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