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陶华碧创业成功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干妈陶华碧创业成功的故事

抓准机遇

陶华碧陶华碧由于家里贫穷,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20岁时,她嫁给了206地质队的一名队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为了生存,她去外地打

工和摆地摊。,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捡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房子,开了个简陋的餐厅,取名“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

冷面。为了佐餐,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专门用来拌凉粉,结果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早晨,陶华碧起床后感到头很晕,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谁知,顾客来吃饭时,一听说没

有麻辣酱,转身就走。这件事对陶华碧的触动很大。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

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后来,她的凉粉

生意越来越差,而麻辣酱却做多少都不够卖。一天中午,她的麻辣酱卖完后,吃凉粉的客

人就一个也没有了。她关上店门,走了10多家卖凉粉的餐馆和食摊,发现他们的生意都

非常好。原来就因为这些人做佐料的麻辣酱都是从她那里买来的。第二天,她再也不单独

卖麻辣酱。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陶华碧舍弃了苦心经营多年的餐厅,1996年7月,她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用于生产麻辣酱,并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办厂之初的产量虽

然很低,可当地的凉粉店还是消化不了,陶华碧亲自背着麻辣酱,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各单

位食堂进行试销。不过一周的时间,那些试销商便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她派员

工加倍送去,很快就脱销了。[3]

公司管理

陶华碧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扩

大到200多人。此时,对陶华碧来说,最大的难题并不是生产方面,而是来自管理上的压力。工厂扩大后,一切都要走上正规,各种规章制度要出台,财务、人事各种报表都要她

亲自审阅,特别是工商等政府部门经常下达文件要她贯彻执行;她还要经常参加政府主管

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准备讲话稿上台发言。所有这些,对于没文化的陶华碧来说,简直

就是“赶鸭子上架”。于是,陶华碧按照自己朴素的感情,制定了择人标准:忠厚老实,

吃苦耐劳,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能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她首先把自己的长子当作了

比较的标准。陶华碧的长子李贵山是个转业军人,当时在206地质队的汽车队工作,虽然

只有高中文化,但在陶华碧眼里却是了不起的“秀才”。李贵山得知母亲的想法后,辞职

来到了她的公司。李贵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文件,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李贵山读,陶

华碧听。当听到有不妥的地方,她立即口述更正,再由李贵山修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

满意,她就在材料的右上角画个圆圈。李贵山看着这个圆圈哭笑不得,他在纸上写下了

“陶华碧”三个大字,让她练习。在李贵山的帮助下,陶华碧终于制定出了公司最原始的

规章制度。但是,只有李贵山帮忙,陶华碧还是深感人才不够。时隔不久,她又招聘了具

有本科学历的王海峰。本来,她招聘王海峰的目的,是想让他当办公室主任,但她却没有

马上任命,而是先让他在公司里做杂活,然后,她又派他到全国各地去打假、考察市场,

这一招用她的话说:“是磨练”,半年后,她才任命他作办公室主任。王海峰后来成为

“老干妈”公司里的第三号人物。

如何管理好公司越来越多的员工,陶华碧有她同样的“绝招”:实行管理亲情化,自

始至终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最初,她让李贵山制定规章制度时,就把这一招视为最

基本的要素。比如:在员工福利待遇的制定上,陶华碧考虑到公司地处偏远,交通不便,

员工吃饭难,她决定所有员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当“老干妈”公司发展到1300人后,该规矩仍然在执行。她还亲力亲为,每当有员工出差,她总是像送儿女远行一样,亲手为

他们煮上几个鸡蛋,一直把他们送到厂门口。果然,这种亲情化的“感情投资”,使“老

干妈”公司的凝聚力日益增强。在员工的心目中,陶华碧就像妈妈一样可亲、可爱、可敬;没有人叫她董事长,全都叫她“老干妈”。公司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各异,他

们每天吃、住、工作、生活在公司,时间久了,互相间难免发生摩擦,但只要陶华碧一出面,问题就迎刃而解。

获得成绩

陶华碧办事风风火火、自信。有一次,一位香港客商来“老干妈”公司考察,他对陶

华碧十分敬佩,拿出自己的名片想和她交换。而陶华碧微微一笑,说:“对不起,我不用

名片。”那位客商感叹道:“您是我见过的唯一没有名片的董事长。”陶华碧自信地说,“老干妈麻辣酱”行销于中国各地,“老干妈”就是最好的名片。据2021年统计,“老

干妈”公司累计产值达31亿元,3年间共缴税8亿,平均每年纳税2.6亿元,名列中国私营企业50强排行榜的第5名。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一下子扩大到200多人。此时,对于陶华碧来说,最大的难题并不是生产方面,而是来自管理上的压力。

最令她头痛的是,工厂扩大成公司后,一切都要走上正规,各种规章制度都要出台,

财务、人事各种报表都要她亲自审阅,特别是工、商及政府其他部门经常下达文件要她贯

彻执行;作为民营企业,她还要经常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准备讲话稿上台

发言……所有这些,对于没文化的陶华碧来说,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啊!

没有规矩哪能成方圆?没有文化怎么上“讲台”?望着越积越多的文件,办着什么都得

试探着去做的公司,陶华碧首先想到的是请能人。她按照自己朴素的感情,制定了惟一的

择人标准: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能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可具

体该请什么样的能人呢?她想来想去,把自己的长子当作了比较的标准。

陶华碧的长子李贵山是个转业军人,当时在206地质队汽车队工作,虽然只有高中文化,但在当时的陶华碧眼里却已经是了不起的“秀才”。她想先把李贵山拖到自己这个民

营公司来帮忙,却又不忍砸了他的铁饭碗。没想到,李贵山得知母亲的想法和顾虑后,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