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简答题答案
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73910576c66137ee06198f.png)
教育学第一章1、近代社会的教育出现了哪些新变化?⑴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⑵教育的世俗化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⑶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最早出现在近代,德国)⑷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教育现代化的内容?⑴教育观念现代化;(前提)⑵教育内容现代化⑶教育条件现代化⑷教育管理现代化⑸教育素质现代化。
(关键)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⑴教育的终身化⑵教育的全民化⑶教育的民主化⑷教育的多元化⑸教育技术的现代化4、教学相长包括哪三层含义?⑴教师教学生学⑵教师向学生学⑶学生的学习可以超越老师第二章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⑴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⑷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⑴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⑵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⑶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生产力于教育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⑴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⑵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⑷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⑴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⑴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⑶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⑷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反作用表现在: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⑷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⑴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57082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c.png)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A. 社会政治变迁B. 经济发展水平C. 科技进步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2. 以下哪位教育家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A. 赫尔巴特B. 杜威C. 洛克D. 康德答案:A3. 教育目的的分类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知识性目的B. 技能性目的C. 情感性目的D. 经济性目的答案:D4.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皮亚杰B. 维果茨基C. 布鲁纳D. 斯金纳答案:A5. 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选拔和淘汰B. 激励和发展C. 管理和监控D. 预测和指导答案:B二、填空题1.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________,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个性。
答案:培养人2.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__________,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答案:主体性3. 教育公平是指在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和教育结果等方面实现__________。
答案:平等4. 教育政策的制定应当基于__________的原则,以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答案:科学性5. 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的__________和互动性。
答案:效率三、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传承和创新文化、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等。
2. 描述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概念。
答: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独立完成任务时所能达到的水平与在有指导和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这个区域体现了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性。
3. 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发展性和实用性等。
4. 阐述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答: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包括个性化教育、终身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教育国际化以及重视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c46ae479563c1ec4da716b.png)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一3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二3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32、学生应尽的义务与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5、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可以帮助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问题(2)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可以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简述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3、简述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b0f515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c.png)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问题D. 教育实践答案:A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教育现象。
2.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 卢梭的《爱弥儿》D.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
A.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B. 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C.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D.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答案:C解析: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4. 教育的三大要素包括()。
A.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B.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C.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D.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答案:A解析:教育的三大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5.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
A. 促进个体社会化B. 促进个体个性化C. 促进个体全面发展D. 促进个体自我实现答案:C解析: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6.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
A.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B. 促进社会政治稳定C. 促进社会文化传承D. 促进社会进步答案:D解析: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社会进步。
7.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
A. 教育应满足社会需要B. 教育应满足个人需要C. 教育应促进个体全面发展D. 教育应促进社会进步答案:B解析: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应满足个人需要。
8.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
A. 教育应满足社会需要B. 教育应满足个人需要C. 教育应促进个体全面发展D. 教育应促进社会进步答案:A解析: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应满足社会需要。
9. 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40866e4b35eefdc8d333d9.png)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3、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答: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答:《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学业证书制度;(6)学位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5、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
6、简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答:《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以下四条原则:(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fac2b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8.png)
我国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与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能积极向上。
(3)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与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4)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5)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整,相互配合,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简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1)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教育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教育通过使人类掌握文化传递的手段与工具实现文化的传承。
(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教育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按照严格的标准,通过多种途径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
(3)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
教育通过校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互派留学生、国际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信息高速公路等方式进行文化的传播。
(4)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
教育通过培养人才进而创造文化高等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职能。
教材跟教科书的关系教科书不等于教材,教材除了包括教科书外,还包括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实验指南手册、教学挂图与视听教材等教育学产生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从教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开始,延续到17世纪。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7世纪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3)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c3c313169a4517723a368.png)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一3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二3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32、学生应尽的义务与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5、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可以帮助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问题(2)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可以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简述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3、简述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e2cb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a.png)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的能力和品格C. 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D. 塑造人的意识形态答案:B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教师B. 教育制度C. 教育过程D. 学生答案:C3.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A. 增加个人理解能力B. 增强社会参与能力C. 培养人的全面发展D. 提高学习成绩答案:C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实证研究法B. 历史研究法C. 比较研究法D. 实证、历史和比较研究法答案:D5.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第一位明确提出“教育学”概念的学者是:A. 笛卡尔B. 孔子C. 柏拉图D. 约翰·洛克答案:C二、简答题1. 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一门学科,包括对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过程以及其背后的理论原理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的学科。
它探究教育的本质、规律和目标,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教育学涉及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以及教育思想家、学者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的能力和品格。
它旨在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道德、个性、体质等方面的培养。
教育学追求的是培养具备创造力、批判思维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教育过程,包括教师、学生以及教育制度等方面。
它关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研究教育的规律和效果,探索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和策略。
4. 请列举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通过观察、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证数据进行研究,以验证和检验理论假设。
历史研究法是通过考察历史文献和事实,研究教育的发展过程和变革,以便从历史经验中获取有益的教训。
比较研究法是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等的教育实践和效果,寻找差异和共性,从而分析教育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5dee7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2.png)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以上都是答案:D2. 教育学的创始人是?A. 孔子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柏拉图答案:B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实证研究B. 历史研究C. 比较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D4. 教育的目的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社会进步D. 以上都是答案:D5. 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制度答案:A6. 教育学的研究范围有哪些?A. 教育理论B. 教育实践C. 教育政策D. 以上都是答案:D7. 教育学的核心概念是什么?A. 教育公平B. 教育质量C. 教育改革D. 教育创新答案:A8.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中,哪一种方法被认为是最科学的?A. 实证研究B. 历史研究C. 比较研究D. 以上都不是答案:A9.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教育理论B. 教育实践C. 教育政策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A. 揭示教育规律B. 指导教育实践C. 促进教育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
答案:教育现象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实证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3. 教育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4. 教育学的核心概念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改革5.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育发展6. 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教育学万能简答题
![教育学万能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e8ca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1.png)
教育学万能简答题教育学是一门涵盖广泛、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类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众多领域。
以下是一些在教育学中常见的“万能简答题”,它们可以作为思考和研究的起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教育学。
1、请简述教育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谈谈你对“因材施教”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应用。
3、什么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原则?请列举并解释它们。
4、描述一下现代教育的全球化趋势,以及其对教育方式和内容的影响。
5、解释一下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理论”,并如何应用在实际教学中。
6、什么是“自我实现的教育”?请举例说明。
7、简述一下教育公平的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体现。
8、如何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请举例说明。
9、谈谈你对“生活即教育”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10、如何将技术整合到教育中以提高教学效果?你有何建议或策略?以上这些问题,只是教育学中众多问题的一部分。
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可以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履行教育者的职责,同时也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1、请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教育情境中个体在教育影响下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
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学生在学校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也研究学生在其他教育环境中的心理活动规律,还研究教师的教育心理活动规律以及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
2、请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文1)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研究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情感、社会和个性方面的发展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本文2)学习心理与教育。
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中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因素等,以揭示学习的内在机制和有效学习的方法。
教育学课后简答论述题答案
![教育学课后简答论述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ec2f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1.png)
教育学课后简答论述题答案绪论教育与教育学简答题1、孔子得教育思想有哪些?①孔子得教育思想1•孔子关于教育作用得思想:1 、教育对国家稳定与社会得发展有作用。
2 、提出“ 庶、富、教” 得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就是立国得三要素;3 、“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对教育对象得观点:1 、提出“ 有教无类” 得观点;2 、不包括社会底层得劳动人民。
②孔子得教育思想2•孔子教育目得得观点:1、培养一批“士”与“君子”;2、以完善得人格为教育首要目得。
•孔子得教育内容:四教:文(文化知识)、行(行为规范)、忠、信;•孔子教学原则与方法:1、因材施教原则:夫子教人各因其材2、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渄不发。
”3、学思结合得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谦虚笃实得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知也”③孔子得教育思想3•孔子得德育思想1、立志有恒:确立人生远大志向;“志于仁”2、自省自克,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得自觉性;“躬自厚而责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3、身体力行,“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4、改过迁善、“改而不改,视为过矣!”。
•孔子教师观: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得工作态度;2、热爱学生;3、以身作则,讲究教学方法。
2、夸美纽斯得主要教育观点就是什么?一、教育得作用与目得:1、教育就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得手段,能促进人得发展;2、教育得目得就是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与信仰几方面与谐发展得人;二、提出教育要适应自然得原则;就是夸美纽斯思想体系得根本原则;三、第一次提出班级授课制;四、提出统一学制与学年制;五、为各级学校设置广泛得学科课程;六、建立教学原则体系。
3、杜威得主要教育观点就是什么?1、教育得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得改选与改组;2、关于教育得目得:使学生不断生长下去;3、论课程与教材:活动课程与“做中学”得教学原则;4、教学得五步骤5、儿童中心论;6、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活动作业中心。
教育学题库完整版(包含答案)
![教育学题库完整版(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7a1f91b9d528ea81c77942.png)
教育学及答案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选择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A.教育问题B.教育现象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 d )A.描述教育事实 B.探讨教育问题C.分析教育现象D.揭示教育规律3、( d ) 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原则D.教育问题4、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b )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教学论》5、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c )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6、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 a )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是通过 ( d )A.美国B.德国C.法国D.日本8、下列教育家中( b )提出了“泛智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A. 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9、“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 ( b )A.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 洛克的《教育漫话》C. 卢梭的《爱弥儿》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0、下列被尊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教育家是( a )A.赫尔巴特B.康德C.杜威D.夸美纽斯11、我国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面的教育科学等著作,表现出有介绍,翻译转向以评述为主,联系中国教育时机来著述的特点,这发生在( c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头20年C.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12、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始于十八世纪( c )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A.卢梭C.康德B.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13、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教育学流派是(b )。
A. 实验教育学B. 文化教育学C. 实用主义教育学D.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4、制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教育家( a )。
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86da2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7.png)
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简答题1. 简答题1.1 什么是教育学的核心思想?教育学的核心思想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教育活动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1.2 请简述终身教育的目标和实施方法。
终身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进行学习,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实施方法包括广泛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教育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以及培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1.3 简述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案例法和研究法等。
讲授法适用于传授知识和概念;讨论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案例法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来让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研究法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科研能力。
1.4 简述教学评价的作用和方法。
教学评价的作用是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学生自评和同伴评价等。
评价应注重综合评价,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要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解答题2.1 请简述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应用。
它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教育机构、师生关系、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等。
2.2 请谈谈教师的角色和职责。
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教师的角色包括知识传授者、引导者、榜样和评价者。
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和思考;成为学生的榜样,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2.3 请谈谈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培养了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提供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22ac1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a.png)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题1、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
2、教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哪些?答:(1)教育学研究呈现与众多科学交叉发展的趋势:(2)教育学的研究视野突破学校教育的框架面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扩展,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从整体上系统地、综合地、全面地认识人类教育现象:(3)教育学领域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呈现出信息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等时代特征。
3、简述毛泽东在1957 年提出的教育方针,以及邓小平在1985 年重申该教育方针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答:(1)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补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历中与现牢意文,"二个面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战略方针,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教育界批起了一轮又一轮大规模教育改革的浪潮。
三、论述题结合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试述如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答:(1)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世界观,是我们所学习和研究的教育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2)解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教育问题最基本的思想方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最重要的科学理论;(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教育学理论的重要行动指南;(4)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运用对这类规律的认识来正确开展教育活动,成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科学指南。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立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面对依法治教、教育公平、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等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独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探讨和教育科学研究,就一定能够继续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不断发展。
教育学试题(含答案)
![教育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2bc69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0.png)
教育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规律B. 教育方法C. 教育历史D. 教育心理答案:A2.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传授技能D. 塑造人格答案:B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传授技能D. 休闲娱乐答案:DA.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D. 优先发展经济答案:D5. 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教学方法D. 教学过程答案:DA.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D.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答案:D7. 教育的基本规律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 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答案:D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促进社会进步D. 休闲娱乐答案:DA. 提高教育质量B.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C. 实现教育公平D. 优先发展经济答案:D10.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文献法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A. 教育规律B. 教育方法C. 教育制度D. 教育心理答案:ABCD2. 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A.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D.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答案:ABCD3. 教育的基本功能有哪些?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促进社会进步D. 塑造人格答案:ABCD4. 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D.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答案:ABCD5. 教育学的四大功能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促进社会进步D. 塑造人格答案:ABCD6.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文献法D. 实证法答案:ABCD7. 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提高教育质量B.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C. 实现教育公平D. 优先发展经济答案:ABC8.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A. 教育规律B. 教育方法C. 教育制度D. 教育心理答案:ABCD9. 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A.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D.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答案:ABCD10.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文献法D. 实证法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领域的研究。
教育学简答题(含答案)
![教育学简答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2c9a1a55270722192ef732.png)
教育学简答题集锦一、教育学的价值是什么?1、启发教育裎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荼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二、学习教育学要注意哪些问题?1、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命题或原理;2、要注意掌握一些教育概念、命题或远离背后的理论假设;3、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4、要注意广泛地阅读教育书刊。
三、当代教育学有哪些特征?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2、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3、教育学研究与教育裎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4、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也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四、教育的内函是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指出“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样教育。
其含义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偏狭义的教育,还指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六、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是什么?教育主要处于原始的平等状态,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内容简单,只有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劳动知识,没有阶级性。
七、古代社会教育特征是什么?它包括奴隶社会及其教育和封建社会及其教育。
特点是教育基本与生产相脱离,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基本被奴隶主阶级和封建主阶级所垄断,其主要内容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人之术,采用个别教学,具有封闭性与社会生活相脱离。
八、学校的基本功能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学校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内容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练习册——简答题答案整合
一、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2、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加强变通
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结合,职业教育多层次地发展;4、精英化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同时推进;5、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
二、教育学多元化发展时期的代表学派及其主要观点。
1、梅伊曼与拉伊的实验教育学,他们都主张用实验的方法改造旧的以思辨、内省为主的教育学。
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对实验教育学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2、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学。
杜威从实用主义认识论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现实生活,主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
他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和“从做中学”。
三、教师发展的阶段和途径有哪些?
教师发展的阶段: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教师发展的途径:1、专业学习2、专家引领3、同伴互助4、个人反思
四、老师专业发展内容和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因素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老师专业发展内容:1、专业知识的发展: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2、专业能力的发展: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交往能力、教学机智、反思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3、专业情意的发展: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决定因素)、自我更新
五、师生关系的类型有哪些,你比较认同哪一种,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角色是谁?
1、教师中心论
2、学生中心论
3、“主导——主体”说
4、“主体间性”说(个人观点)我比较认同“主体间性”说,因为它强调学生和教师同为教学活动的主题,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应该是一种“我与他”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我与你”的关系。
即是“主体间性”的关系,教师与学生是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和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
共生的存在状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角色在于教师。
六、简述教育的个体功能。
所谓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在当代社会中,教育既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途径和手段,同时又是个体生存的基本方式。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所谓个体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个体发展具有历史性与社会性、顺序性与阶段性、相似性与差异性、现实性与潜在性。
2、教育对个体的发展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能促进个体社会化。
即促进教育促进人的观念、人和职业、身份的变化和加速人的智力和能力的社会化。
3、教育同时促进人的主体性、个体特征的发展和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七、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所谓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
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活动,它的发展本身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或重要标志。
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所可能提供的资源和条件,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进程的制约。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发展制约,表现在教育发展的水平与速度、教育的结构与内容、形式与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
2、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国家确定教育制度的实行方面。
它对教育内容有明显的制约性,现代社会通过加强教育立法保障促进教育的发展。
八、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的内容是什么?
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的内容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九、当代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当代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是:1、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2、办学体制的改革;3、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4、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十、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内容:1、学校教育制度;2、九年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6、教育督导制度和
十一、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包括哪些?核心目标是什么?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包括: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2、教育制度的现代化;3、教育内容的现代化;4、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十二、课程的分类主要有哪些?用树状图简析。
(P129)
十三、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重建新的课程结构;2、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3、改善课程实施的过程;4、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5、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课程改革的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改变,从知识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实现课程结构的改变,从过度分科到分科与综合相结合,从单纯必修课到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原则;3、实现课程内容的改变,从注重书本知识到关注生活、社会发展、学习兴趣和经验的改革;4、改变课程实施方式,从接受学习到主动参与学习中去;5、建立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考试和评价制度,从强调送到促进发展的转变;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集权到分权的过度。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十四、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简要说明。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十五、国内外新兴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简要解释并说明。
1、发现法
2、范例教学法
3、暗示教学法
4、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5、八字教学法
6、自学辅导法
十六、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哪些?简要说明。
1、备课
2、上课上课,指课的进行。
上课是学校中分量最大的教学活动,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老师在上课时必须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得好,积极性高,并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课外辅导
4、作业布置和批改
十七、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
1、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和手段
4、教学组织形式和结构
5、教师的教学素质
6、课堂教学效果
十八、简要说明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
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批判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与反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建构与解构的过程。
在这“破”与“立”交替上升的过程中,“课堂性格”就得以形成,得以巩固。
(1)模仿阶段。
要学习观察、博采众长,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夯实基础。
(2)创造阶段。
模拟达到熟练的程度之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就可按自己的教学思路、表达方式进行教学,进入形成某些教学特色的提高阶段。
(3)成熟阶段。
将一些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稳定下来,使之成为一种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式样格调,这就是教学风格形成的标志。
十九、简要说明教学风格的类型都有哪些?特征是什么?
(1)理智型教学风格。
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楚,层层剖析,环环相扣,论证严密,结构严谨,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理智控制课堂教学进程。
学生不仅学到知识,也受到思维训练,还受到教师严谨治学态度的熏陶和感染。
(2)情感型教学风格。
讲课情绪饱满,充满激情。
讲到动情之处,往往是情绪高涨,慷慨激昂,滔滔不绝,极具感染力,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学生所获得的是不仅仅是知识的训练价值,还包括人格、情感的陶冶价值。
(3)幽默型教学风格。
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
生动的比喻,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恰当的幽默,给人以回味和留恋;哲人警句、文化箴言不时穿插其中,给人以思考和警醒。
学生心情舒畅,获得一种心智训练。
(4)技巧型教学风格。
各种教学方法、技巧信手沾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丝毫不带雕琢痕迹。
课堂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搭配合理,有条不紊。
无论是讲解和分析,还是提问和练习,都能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体现出教师对知识重点难点的准确把握。
(5)自然型教学风格。
讲课亲切自然,朴实无华,没有矫揉造作,也不刻意渲染,而是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师生之间是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默默的情感交流,将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在静静地思考、默默地首肯中获得知识。
教师讲课虽然声音不高,但神情自若,情真意切,犹如春雨渗入学生的心田,润物细无声,它虽没有红海波澜的壮阔,却不乏山涧流水之清新,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恬静安宁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