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A.小雨转晴,夜间最高气温22℃,白天最低气温19℃
B.晴转小雨,白天最高气温22℃,夜间最低气温19℃
C.小雨转晴,白天最高气温22℃,夜间最低气温19℃
四、简答题(除标注外,选择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分)下面是某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西北风3~4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早上最低气温为零下3℃。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极易引起森林火灾,注意控制野外用火。试问: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正确读法。
13.答案:A
解析:温度计读数时应该平视,仰视、俯视读数都不准确,A符合题意。
14.答案:C
解析:风速等级被分为13个等级。
15.答案:B
解析:透明的直筒型玻璃杯适合做雨量器。
16.答案:C
解析:观察天气变化的规律,应该观察多天的天气。
17.答案:A
解析: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__________是地球获得热量的最主要来源。
2.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用__________来表示。
3.气温计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部分。
4.选择一天中五个时间点测量气温,将数据制成__________,更方便我们了解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6.答案:A
解析:当天刮东北风,指的是风从东北方向刮过来,刮向西南方向,因而想要风车转动得更快,小明最好面向东北方向奔跑。
7.答案:C
解析:沙尘扬起的方向,能判断风向;旗帜飘扬的方向,能判断风向;汽车行驶的向,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主要受发动机的控制,不能用来判断风向。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把普通纸的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这就是一种( )材料。
A. 组装B. 联合C. 复合2.比较材料的硬度,可以用()方法。
A. 看B. 摸C. 刻划3.下列图形中,()是回收标志。
A. B. C.4.()材料不太适宜用来制作椅子。
A. 玻璃B. 竹子C. 木材D. 塑料5.如图,塑料能做成各种各样的勺子,是利用了塑料的()性质。
A. 可塑性B. 不易降解C. 不导电6.下列物品中,柔韧性最好的是()。
A. 木条B. 金属条C. 塑料条7.比较两种材料软硬最简便的方法是()。
A. 折一折,不容易折断的硬一些B. 放在一起比比谁厚,厚的硬一些C. 相互刻画一下,不容易被刻出划痕的材料硬一些8.下列材料埋在地下不容易腐烂的是()。
A. 牛皮纸B. 木头C. 塑料9.()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许多可以重复利用。
A. 塑料B. 纸C. 木头D. 陶瓷10.材料()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A. 硬度B. 延展性C. 导热性11.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
A. 导电性B. 光泽C. 延展性12.关于瓷器和砖的不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 瓷器不会吸水,而砖会吸水B. 制作瓷器的黏土比较粗糙,而制作砖的黏土比较细腻C. 瓷器比较软,而砖比较硬二、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13.砖和陶瓷都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所以他们的硬度也一样。
()14.在水中沉的物体有可能在油中浮。
()15.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要生长十几年,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工采伐,世界上的森林正在急剧减少。
()16.可乐瓶、报纸、废纸等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17.材料的硬度越大,通过刻画,别的物体就越难在它表面留下划痕。
()18.我国古代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
()19.塑料在生活中使用很广泛,都可以重复使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气候云量缓慢阴凉气温计24 雨量器人们生活通风迅速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________,有时比较________。2.空气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________计进行准确的测量,使用________可以知道下了多少雨。3.测量气温应选在室外________、________处进行。4.某地一天的降水量是指这个地方________小时内的降水总量。5.根据________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多云和阴天。6.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影响________。7.四季如春、常年干旱、四季分明都是描述某一个地方的________。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10℃,读作:负10摄氏度。( )3.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气温计、雨量器和风向标等。( )4.我们看不到风,但可以借助地面上的物体观测风。( )5.常见的降水形式只有雨和雪。( )6.当整个天空都被云覆盖,看不到太阳,这时的天气称为晴。( )7.动植物的“行为”不能为我们了解天气的变化提供什么信息,只能靠自己的观察。( ) 8.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规律,需要知道该地方多天的天气状况。( )9.大雪飘飘、狂风暴雨、阳光明媚都是描述气候的词语。( )10.气象员可以直接根据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结果发布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多云的是( )。A B C2.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的水B.使用气温计时,要等到气温计里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C.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也一定可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3.菲菲12时测得教室外的气温如右图所示,此时的气温是( )。A.10℃B.20℃C.30℃4.以下是状状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测得的三个气温,你认为最有可能与实际气温相符的是( )。A.操场上26 ℃B.教室里27 ℃C.树荫下25 ℃5.制作简易雨量器时,应该选择( )作为容器。A B C6.下列现象中,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A.跑步时,红领巾飘动的方向B.小风旗飘动的方向C.国旗飘动的方向7.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力分为( )个等级。A.13B.12C.118.把天空当作一个圆,把看到的云量填充进去,根据占比情况判断天气。下图中表示晴天的是( )。A B C9.下列关于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预报的信息一定准确无误B.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无法预测天气C.我们可以预测天气状况10.按照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下列正确的是( )。A.数据收集—气象员做出预报—生成数值天气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B.数据收集—生成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C.数据收集—发布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生成数值天气预报—天气会商四、综合题。(40分,第1题6分,第2题14分,第3题20分)1.根据气象台的数据汇报显示,某地区出现了强降雨,本次强降雨中该地区的降水量达到了227________。据此回答问题。(6分)(1)题干中横线位置缺少降水量的单位,请你补充完整。(2)根据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此次该地区的降雨等级为________。(3)状状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雨量,读数时,他的视线要与液面________。2.元元制作了天气日历,并从中获取了以下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在元元的记录中,有________天是晴天,________天是阴天,________天是多云。(2)请将“最常见的天气”一栏补充完整,在正确答案后面的“”里打“√”。(3)这个月刮的风主要是________风。(4)元元用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时,发现小风旗向西微动,那么此时的风向和风速是________。(4分)3.看图识天气。(20分)观察某年3月20日至3月27日这八天的天气情况(如图甲)和3月20日8时到3月21日5时的气温变化(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观察图甲中天气符号,3月24日的天气应该是________,3月25日的天气应该是________。(2)观察图乙,3月20日8时到3月21日5时这段时间内的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时,气温的整体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3月27日用风旗来测量风向,则风旗飘向________方。除了风旗,我们还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风向。(4)根据图甲,小红在某天测得气温是4℃,那么这一天是( )。A.3月22日B.3月24日C.3月26日(5)3月20日这天陆续下了四场雨,我们应该根据( )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这天降雨量的等级。A.最大的那场B.最少的那场C.四场累加的(6)请在正确使用气温计的操作后的“□”内打“√”,不正确的打“×”。(4分)①放在阳光照射得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测量。②用手拿住气温计的中间位置。③悬挂在空气中进行测量。④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平齐。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判断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C.大雪会冻死吃庄稼的害虫
25. 24小时降水量 300毫米属于()。
A.大雨B.暴雨C.特大暴雨
26.下面描写雨的诗句是()。
A.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7.飞机不宜飞行的天气是()。
A.晴天B.暴雨C.高温
7.【答案】√
【解析】
【详解】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等级。
8.【答案】×
【解析】
【详解】大气的温度简称为“气温”。我国以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气温计是测量气体温度的工具。测量气温时我们选择室外阴凉通风处的地方,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是早晨和晚上气温,中午气温。
2.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________后才能读数,视线要与液柱________齐平。
3.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37.降水量的多少,我们需要用雨量器来测量。某同学制作了一个雨量器(如图),请你对该雨量器提出两点修改的建议:
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得分:一、我知道(24分’)1、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砖瓦、陶瓷)、(金属)、(纤维)、塑料等。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3、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三种材料,(塑料)的弯曲程度更大,说明了(塑料)的柔韧性强。
4、你所在教室大门用到了(木头)、(金属)、(玻璃)等材料。
5、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者是(蔡伦)。
二、辨一辨(10分)1、铝可以做成饮料瓶,主要利用了金属的坚硬性质。
(×)2、塑料不易被分解,所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3、木头和纸相比,木头的吸水性要好得多。
(×)4、废纸变造一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打浆、抄纸、压平晒干。
(√)5、人类只能使用材料,而无法制造新的材料。
(×)三、选一选(8分)1、下面材料最容易着火的是( C )A塑料B干木头 C酒精2、喝完了饮料,我们应该( A )A把饮料瓶放进垃圾桶 B把饮料瓶随便丢在地上3、柔韧性最好的是( C )A木条 B金属条 C塑料条4、下面纸张吸水能力最强的是( C )A卫生纸 B铜版纸 C报纸四、我问你猜(5分)请你回忆你所熟悉的两种常见材料,把它的特征写在下面,要让同学读了就知道它是什么材料。
周围材料的描述(任选两种即可)金属:具特有光泽而不透明,富有展性、延性及导热性、导电性。
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塑料:很轻,不会锈蚀,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性。
容易变形。
玻璃:是透明的,一般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
纸:很薄,用于书写。
纤维:弹性大,可以用来做衣服。
五、我的研究(29分)1、请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4分)(金属)—(塑料)—(木头)—(纸)2、它是什么标志?我们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3+5分)答:塑料可循环利用标志,一般图标旁边有数字。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3单元评估检测题(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1.填空题(每空1分ꎬ共18分)(1)我们在制作天气日历时要记录、、、等方面的天气特征ꎮ(2)根据天空中云量的多少ꎬ我们可以把天气分为、和ꎮ(3)风向是指风吹(填“来”或“去”)的方向ꎮ用风旗观测风向时ꎬ风旗指的方向与风向(填“相同”或“相反”)ꎻ用风向标观测风向时ꎬ风向标指的方向与风向(填“相同”或“相反”)ꎮ(4)用来测量降雨量的工具是ꎬ降雨量的单位是ꎮ(5)用来测量气温的仪器叫ꎬ也叫ꎬ气温的单位用字母表示为ꎮ(6)气温柱状图可以帮助我们直观看出气温的ꎮ(7)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叫ꎮ“四季如春”描述的是一个地方的ꎮ(8)分析收集到的数据ꎬ对未来天气做出预测ꎬ叫ꎮ2.判断题(对的打“√”ꎬ错的打“×”)(每题2分ꎬ共20分)(1)制作天气日历时ꎬ如果没下雨ꎬ就不记录降雨量情况ꎮ( )(2)气温计和水温计的原理相同ꎬ所以可以用气温计测量水温ꎮ( )(3)测量气温时ꎬ应该把气温计放在背阴、通风的地方ꎮ( )(4)读取气温计时ꎬ视线要与液柱顶端保持齐平ꎮ( )(5)测量气温时ꎬ要把气温计悬挂在空气中ꎬ不能碰到其他物体ꎮ( )(6)冰雹不属于降水ꎮ( )(7)降水量就是指降雨量ꎮ( )(8)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力划分为12个等级ꎮ( )(9)天空中出现少量羽毛状的云一般预示着晴好天气ꎮ( ) (10)天气总在不断变化ꎬ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ꎮ( ) 3.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ꎬ共20分)(1)天气会商结果由( )签发ꎮA.播报员B.气象员C.首席气象预报员(2)下列选项中描述天气的是( )ꎮA.杭州四季分明B.成都明天下雪C.昆明四季如春(3)下面适合用来制作简易雨量器的容器是( )ꎮABC(4)下面气温计的读数是-6℃的是( )ꎮABC(5)小莉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站立ꎬ风从她的右手边吹来ꎬ此时的风向是( )ꎮA.东风B.南风C.北风(6)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一般出现在( )ꎮA.10~12时B.12~13时C.14~15时(7)在蒲福风力等级表中ꎬ0级表示( )ꎮA.无风B.微风C.大风(8)“天上城堡云ꎬ地上雷雨临”这句谚语中的“城堡云”指的是( )ꎮA.羽毛状的云B.均匀成层的云C.大团堆积的云(9)下列天气现象中ꎬ( )不是降水的形式ꎮA.小雪B.雷暴C.水结冰(10)测量降雨量时ꎬ应该把雨量器放在( )ꎮA.大树下B.屋檐下C.周围没有遮挡的空地上4.图表题(共10分)(1)读写下列气温计的读数ꎮ(4分)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写作: 写作: 写作: 写作:(2)用画阴影的方式表示三种不同云量的示意图ꎮ(6分)晴多云阴5.简答题(共9分)(1)请简述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ꎮ(5分)(2)二十四节气中描述白天和黑夜时间一样长的是哪两个节气?(4分)6.探究题(共23分)下面是小莉记录的7月1日—7月15日的气温情况和降雨情况ꎬ请根据表格回答后面的问题ꎮ日期1日2日3日4日5日最高温度28℃29℃29℃26℃28℃降雨量0毫米0毫米0毫米20毫米15毫米日期6日7日8日9日10日最高温度30℃32℃28℃27℃28℃降雨量5毫米0毫米40毫米65毫米30毫米日期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最高温度30℃32℃33℃34℃34℃降雨量5毫米0毫米0毫米0毫米0毫米(2)把这15天的降雨情况绘制成柱状图ꎮ(8分)(3)这15天中ꎬ有几天降雨ꎬ有几天不降雨?哪一天的降雨量最大ꎬ是多少?(4分)(4)这15天气温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3分)第3单元评估检测题参考答案1.填空题(1)气温降水量云量风速方向(2)晴阴多云(3)来相反相同(4)雨量器毫米(5)气温计寒暑表℃(6)变化情况(7)天气气候(8)天气预报2.判断题(1)×(2)×(3)√(4)√(5)√(6)×(7)×(8)×(9)√(10)√3.选择题(1)C(2)B(3)A(4)C(5)B(6)C(7)A(8)C(9)C(10)C4.图表题(1)二十三摄氏度23℃0摄氏度0℃零下八摄氏度-8℃零下二摄氏度-2℃(2)如下图:5.简答题(1)提示: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ꎮ(2)春分和秋分ꎮ6.探究题(1)如下图:(2)如下图:(3)7天降雨ꎬ8天不降雨ꎻ9日的降雨量最大ꎬ是65毫米ꎮ(4)提示:这15天的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ꎮ。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一、把你观察到的有关"材料"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木头和金属相比较,木头更硬一些。
()2、用过的空铝罐可以回收利用。
()3、塑料制品价格便宜,不需要重复利用。
()4、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
()5、金属材料吸水能力强。
()6、木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材料。
()7、陶瓷、棉花都是人工制造的材料。
()8、我们自己造的纸出现厚薄不同的现象,是因为纤维的分布不均、压制不够造成的。
()9、材料硬度越大,就越能被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10、我们用的纸来之不易,要珍惜、节约用纸。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古代造纸术是由()发明的。
①蔡伦②爱迪生③牛顿2、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曾经用()来作为记事的材料。
①兽皮②竹木片③光碟3、比较材料的硬度,可以用()的方法。
①看②摸③刻划4、金属具有()的特性。
①导热②吸水③透明5、下列材料中,柔韧性最好的是()。
①木条②塑料条③金属条6、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下列材料中,()吸水能力最强。
①陶瓷②塑料③纸7、()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许多可以重复利用。
①塑料②纸③木头8、()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经过烧制而成的材料。
①金属②陶瓷③塑料9、把普通纸的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这就是一种()材料。
①组装②联合③复合10、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这是对()的描述。
①纸②塑料③木头四、观察与记录。
1、我们的书包里都有什么物品,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2、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和习题第一单元植物一、我看到了什么1.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检测卷(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单选题】1.下列天气符号对应的天气中,适合蒲公英的种子四处传播的是( )。
A. B. C.2.树枝轻轻晃动时一般是______风。
A.3级B.4级C.5级3.天气符号“ ”表示的天气是()。
A.多云B.晴C.阴4.下列记录气温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B.下雨时,在室内记录C.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5.一个地区的天气是多变的,气候一般变化不大。
这种说法是()。
A.正确的B.错误的6.积云通常与( )天气相联系。
A.毛毛雨B.晴好C.雷阵雨7.下列哪个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A.风向标B.风速仪C.指南针8.一个晴朗的周末,小明在家门口同一个地方测了一天中的气温变化,他发现()时间段气温最高。
A.早上B.下午9.天气符号“ ”表示的天气是()。
A.晴天B.阴天C.多云10.降雨量通常以( )为单位。
A.分米B.毫米C.厘米【判断题】11.无论什么形状的透明杯子,都可用来做雨量器的刻度杯。
()12.当操场上的红旗向东飘动时,是西风。
()13.可以借助风力发电,所以多刮风是好的。
()14.风速仪上的风杯转动得越快,表示的风力越大风级越高。
()15.天气现象可以用天气符号来表示。
( )16.风雨雷电是自然形成的。
()17.一定时间内的降雨量,就是落在地面上(假定无蒸发、渗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以毫米为单位。
()18.当天空被云覆盖少于四分之一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19.从北向南吹的风就是南风。
()20.通过绘制一个月的降水量变化柱状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地区全年的降水情况。
()【填空题】21.天空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如( )、( )、冰雹等。
22.风力计的角度越大,风的速度越( )。
23.风向标是()的仪器。
24.我们常说的风向指的是( )。
25.天空中云的多少叫作()26.测量并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温度。
含的天气信息有( )、风向和风力、( )。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及答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气象工作者利用下图的装置来测量()。A.风向和风速B.降水量C.温度和湿度2.当我们看到蚂蚁搬家、蜻蜓低飞的现象时,预示着()。
A.天气继续晴朗B.天气将有大雨C.天气将有大风3.小明负责制作雨量器,选择下面哪种杯子用来制作雨量器最好?()A.不锈钢保温杯B.陶瓷茶杯C.直筒透明玻璃杯4.傍晚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头发被风吹向了后方,此时吹来的是()。
A.东风B.西风C.北风5.马上要放寒假了,你的好朋友东东一家准备来昆明旅游,下面是他们计划出游时段昆明的天气预报图,请根据预报图提醒他和家人需注意()。
A.注意防寒保暖和带雨具B.注意大风天气C.注意洪涝和泥石流6.贝贝拿起风旗,看见风旗不动,说明此时是()。
A.无风B.微风C.大风7.下面哪个不是观测天气所需的仪器?()A.气温计B.风向标C.听诊器8.今天上学时,小红打开伞以后行走变得非常困难,那么今天的风速是()。
A.4级B.5级C.6级9.小张观察到外面的雪花都向东南方飘,说明这时的风是()风。
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10.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A.毫升B.千克C.摄氏度二、填空题11.气温计的使用方法:①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__________的地方;②悬挂在空气中;③保持__________;④让视线和__________保持齐平;⑤示数__________后再读取。
12.“金华今天多云,温度比昨天低2度,未来3天以晴为主。
”“金华四季分明,是一个宜居城市。
”前一句说的是金华的_______,后一句说的是金华的_______。
(选填:天气;气候)13.读写出下面两个简易雨量器的降雨量。
降雨量:()毫米;()毫米14.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
15.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______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等级,降水量的单位是______。
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教科版一、填空题。
〔共6题;共10分〕1.衣服上的拉链能够是用________或________资料做成的。
2.在选用塑料制成餐具时,主要应用的是塑料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3.在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4.用黄金、白银等做首饰,是应用了金属________的特点。
5.用木头制成木筏,是应用了它的________;做成木柴,是应用了它的________。
6.砖瓦和陶器、瓷器比拟,________最不易吸水。
二、判别题。
〔共7题;共14分〕7.电风扇的扇叶是由纤维制成的。
〔〕8.用木头和金属制成的筷子硬度一样大。
〔〕9.铁钉能在塑料尺的外表留下划痕。
〔〕10.消费易拉罐的进程应用了金属稳固的特性。
〔〕11.塑料尺的弯曲水平大,说明它的硬度大。
〔〕12.纸是由纤维构成的。
〔〕1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
〔〕三、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4.在选用制造锅柄的资料时应选用( )。
A. 导热性比拟好的资料B. 导电性比拟好的资料C. 导热性比拟差的资料15.有一种资料,它稳固、能导电、易传热,有延展性,它是( )。
A. 塑料B. 金属C. 木头16.下面各种资料的运用中延展性最好的是( )。
A. 冰雕B. 陶瓷饰品C. 铁丝17.( )是从原油中提出来的人工资料,它具有绝缘性。
A. 金属B. 塑料C. 陶器18.以下物品柔韧性最好的是( )。
A. 木条B. 金属条C. 塑料条19.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为了处置这一效果,某市向市民地下征求建议,不可行的是( )。
A.制止运用塑料B.开发容易分解的塑料C.废塑料回收再应用20.不同的资料吸水功用不同,这主要与( )有关。
A. 资料的颜色B. 资料的结构C. 资料的大小21.把实心小木块放入水中,它的形状是( )。
A. 浮起来B. 沉下去C. 不确定22.下面对砖瓦描画正确的选项是(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测试卷(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把普通纸的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这就是一种( )材料。
A. 组装B. 联合C. 复合2.比较材料的硬度,可以用()方法。
A. 看B. 摸C. 刻划3.下列图形中,()是回收标志。
A. B. C.4.()材料不太适宜用来制作椅子。
A. 玻璃B. 竹子C. 木材D. 塑料5.如图,塑料能做成各种各样的勺子,是利用了塑料的()性质。
A. 可塑性B. 不易降解C. 不导电6.下列物品中,柔韧性最好的是()。
A. 木条B. 金属条C. 塑料条7.比较两种材料软硬最简便的方法是()。
A. 折一折,不容易折断的硬一些B. 放在一起比比谁厚,厚的硬一些C. 相互刻画一下,不容易被刻出划痕的材料硬一些8.下列材料埋在地下不容易腐烂的是()。
A. 牛皮纸B. 木头C. 塑料9.()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许多可以重复利用。
A. 塑料B. 纸C. 木头D. 陶瓷10.材料()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A. 硬度B. 延展性C. 导热性11.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
A. 导电性B. 光泽C. 延展性12.关于瓷器和砖的不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 瓷器不会吸水,而砖会吸水B. 制作瓷器的黏土比较粗糙,而制作砖的黏土比较细腻C. 瓷器比较软,而砖比较硬二、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13.砖和陶瓷都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所以他们的硬度也一样。
()14.在水中沉的物体有可能在油中浮。
()15.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要生长十几年,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工采伐,世界上的森林正在急剧减少。
()16.可乐瓶、报纸、废纸等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17.材料的硬度越大,通过刻画,别的物体就越难在它表面留下划痕。
()18.我国古代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
()19.塑料在生活中使用很广泛,都可以重复使用。
()20.铝可以做成饮料瓶,主要利用了金属的坚硬性质。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3单元 整理与复习(含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 整理与复习单元知识梳理易混易错分析易混点天气和气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A.小明说:“今天的气候真好,阳光明媚,正适合去春游。
”B.小丽说:“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我们看天气预报可以了解第二天的天气情况。
”C.小强说:“农民伯伯需要种地,他们很关心天气的变化,其他职业的人不需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
”解析:A 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阳光明媚说明今天的云量较少,天气好是。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如长江中下游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经常会出现阴雨连绵、闷热、潮湿的天气,这就是当地的气候特点;B 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我们看天气预报可以了解第二天的天气情况;C 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天气和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密切相关的,如发射卫星时需要关注天气,人们出行时需要关注天气等。
一、认识天气,初步了 解天气的重要性 (第1课)天气不断变化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二、记录天气信息 (第1—6课)测量气温——气温计测量降水量——雨量器观测风——风向、风速 观察云——云量、云的形态三、整理天气信息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7—8课)天 气答案:B易错点一风向的判断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而不是指风吹去的方向,如北风是指由北向南吹的风,东南风是指由东南向西北吹的风。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例:东北风指由西南向东北吹的风。
()解析: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而不是指风吹去的方向。
东北风是指由东北向西南吹的风。
答案:×易错点二降水的形式和雨量器的使用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自然界中降水的形式很多,如雨、雪、冰雹等。
降水的多少可以用雨量来测量。
雨量器的外表是一个普通的圆柱形的金属筒,筒口离地面70厘米,分上下两节,上面一节是一个漏斗,下面一节是一个圆柱形的金属筒,圆筒里放着一个储水的瓶子,漏斗正好插在储水瓶里。
雨量器配有与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这样就可测出降水量了。
例:(1)下雪不是降水的形式之一。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一个地方在短时间里的大气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的情况是()。
A.天气B.气候C.天气日历2.“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中描述的天气是()。
A.雨天B.雪天C.打雷3.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天气会商②数据收集③气象员做出预报④生成数值天气预报⑤发布天气预报A.②④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4.我国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观察记录气象数据的气象学家是()。
A.张衡B.竺可桢C.徐光宪5.我的家乡“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描述的是()。
A.天气B.气候C.湿度6.()的单位用摄氏度(℃)表示。
A.气温B.质量C.降雨7.奇奇放学回家时发现路旁柳树的纸条被风吹得统一飘向了西边,他判断现在刮的是()。
A.西风B.东风C.南风8.奇奇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个简易雨量器,并用它收集了24小时的降雨,高度为10毫米,体积为65毫升,则降雨量应被记为()。
A.10毫米B.65毫升C.都可以9.妙妙根据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风向标,他拿着风向标在操场上进行了多次测量,最终确定今天刮的是东风,请问风向标的箭头应该指向哪个方向?()A.西B.东C.南10.探究小组的成员们接到了一个探究任务——测量气温,但他们不太确定要把气温计摆放在哪里,请你为他们选出最合适的地方。
()A.室内、阴凉通风处B.室外、向阳通风处C.室外阴凉通风处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1.测量降水量可以用测量;测量风向可以用测量;测量风速可以用测量。
1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是指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
13.北面吹来的风叫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叫风。
当你面向北方站着,风从你的背面吹来,则此时的风向是。
14.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叫;测量体温的叫;测量水温的叫。
15.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降雨量的单位是。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及答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果下雨,我们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
降水量的单位是()。
A.厘米B.毫米C.毫升2.下列各种现象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A.汽车行驶的方向B.树叶飘动的方向C.足球滚向的方向3.今天上学时,小红打开伞以后行走变得非常困难,那么今天的风速是()。
A.4级B.5级C.6级4.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包围着。
A.水B.大气圈C.草5.小南在制作天气日历时,不需要记录以下哪个信息()。
A.气温B.季节C.降雨量6.一天的降水量是指()的降水总量。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7.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现象的是()。
A.四季如春B.一日三秋C.倾盆大雨8.受台风影响,上海某日的降雨量达到149.5毫米,这天上海的降雨量属于()。
A.大雨B.暴雨C.大暴雨9.气象工作者利用下图的装置来测量()。A.风向和风速B.降水量C.温度和湿度10.小明看到窗外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那么今天是()。
A.晴天B.阴天C.多云二、填空题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果我们发现烟往东边飘去,此时可以判断吹的风是________。
12.红旗飘扬,帆船航行,树木摇动,波涛汹涌都是____________的作用。
13.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______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等级,降水量的单位是______。
14.我们平时看到或听到的气象预报是( )小时内。
15.风向是风( )的方向,风旗可以测( )。
16.当温度计液泡里红色液体受热时,液柱就会( ),受冷时液柱就会( )。
17.放风筝时,风筝线突然断了。
天空中的风筝向北面越飘越远,这时吹__________风。
18.自制简易雨量器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测量降雨量时我们要把雨量器放在_______的环境中。
19.测量温度的仪器叫作____________。
测量气温的叫__________,又叫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2分)
1. 我们可以用 个方位来描述风的方向。
2.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雪、 等。
3. 风向和风速 、气温、 、 是天气的重要特征,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4. 风向标箭头的指向是风 的方向。
5. 蒲福风力等级表里将风力分成 个不同的等级。
6. 气象学家通常根据一个地方 小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等级。
7. 测量气温的工具叫作 , 常用的温度单位读作 。
8.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二、判断题。
(共20分)
1. 利用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 )
2.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活动。
( )
3. 西风就是从东边刮向西边的风。
( )
4. 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 )
5. 天气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又比较缓慢。
( )
6. 有时某些动物的活动会预示将要来临的天气。
( )
7. 云实际上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 )
8. “倾盆大雨”是形容降水量的词语。
( )
9. 实验时某小组测得的气温和其他小组的相差很大,定是他们的气温计坏了。
(
) 10. 天气预报能非常准确地预测接下来的天气。
(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
三、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测量大气温度时,应该把温度计放在()。
A.室内
B.室外阳光下
C.室外阴凉通风处
2.我们在野外,通过观察炊烟,可以判断()。
A.气温
B.降雨量
C.风速
3. 以下场景中可以用“多云”描述的是()。
A. B. C.
4. 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时,风向是()。
A.西风
B.东风
C.阴天
5. 毛毛出门,发现广场旗杆上的旗子耷拉着不动,当时的风力可能是()。
A.0级
B.1级
C.2级
6.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均匀成层的云通常是白色的
B.大团、堆积的云出现就不会下雨
C.纤维、羽毛状的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7. 下列天气现象中,不属于降水形式的是()。
A.大雪
B.冰冻
C.暴雨
8. 下列诗句中,属于描述天气的诗句是()。
A.春眠不觉晓
B.昨夜风疏雨骤
C.闲敲棋子落灯花
9. 炊烟漂移的方向与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
A.一致
B.相反
C.无关联
10. 以下形状的透明容器适合用来作雨量器的是()。
A. B. C.
11.从东南方向吹向西北方向的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12. 下列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把温度计放在地面
B.待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C. 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13. 降雨量的计量单位是( )。
A.毫升 B.毫米 C.厘米 14. 右边图中的装置用于测量( )。
A.气温 B.风速 C.降水量
15. 天气现象( )来临时常伴有狂风暴雨,每年7、8月较常出现。
A.沙尘暴 B.台风 C.梅雨
四、连线题。
(7分)
1. 请把下列测量仪器和它们对应的用途用线连起来。
(4分)
测量降水量 测量气温 测量风速 测量风向
2. 请把下面图片中的天气情况和适宜做的事情用线连起来,感受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3分)
穿上棉衣棉裤 汽车打开防雾灯 不能在大树下避雨
阅卷人 得 分
五、综合题。
(21分)
1. 写一写,画一画。
(5分)
天气符号
天气现象 晴
阴
2. 下面是某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西北风3~4级。
明天白天最高气温8℃,早上最低气温3℃。
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是4级,极易引起森林火灾,注意控制野外用火。
(3 分)
(1)这里所说的气象消息是指该市的 (填“气候”或“天气")状况。
(2 分) (2)根据以上预报,你想对当天出行的人提出的建议是:(1分)
3. 根据“一天的气温记录表”,完善下面的气温柱状图,并回答问题。
(8分)
日期 7时 9时 11时 13时 15时 17时 7月8日 24℃
25℃
27℃
29℃
32℃
26℃
(1)将气温柱状图补充完整。
(2分)
阅卷人 得 分
(2)从以上气温变化柱状图中,你发现这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2分)
(3)7月8日7时到17时的这段时间里,最大温差是℃(2 分)
(4)预测19时的温度可能是°C。
(2 分)
4. 给下面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排序。
(5分)
计算机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生成数值天气预报,为气象员提供参考。
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察仪器收集最近的观察数据。
天气预报制作完成之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址、公共显示屏等向社会发布和传播。
气象员综合分析最新的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资料,综合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的结果,并考虑当地的天气和气候特点,做出预报。
通过天气会商,人工修正数值天气预报。
参考答案
一、
1.八
2. 雨冰雹
3.降水量云量
4.吹来
5. 13
6. 24
7.气温计摄氏度
8.天气日历
二、√√××√√√×××
三、CCB BAC BBB BAA BAB
四、
1.
2.
五、
1.
2.(1)天气(2)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在野外用火
3.(1)
(3)先升高,后降低(3)8 (4)示例:24
4.(从上到下)2 1 5 3 4
作者留言:
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