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6-2017年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考研专业目录考试科目复试线报录比真题经验-新祥旭考研辅导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70301无机化学01溶剂萃取化学及分离纯化技术02配位化学03无机材料化学04无机药物化学05光化学和光功能材料1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8理论化学④835合成化学同等学力加试:1.物理化学实验2.有机化学实验070302分析化学01光分析化学02色谱分析化学03生物分析化学04环境分析化学10 I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8理论化学④835合成化学II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9细胞生物学④839生物化学(生)以上两组任选一组同等学力加试:1.物理化学实验2.有机化学实验070303有机化学01有机合成化学02金属有机化学03药物设计与合成化学04有机功能材料化学05绿色化学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8理论化学④835合成化学同等学力加试:1.物理化学实验2.有机化学实验070304物理化学01电化学02理论与计算化学03胶体与界面化学2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8理论化学④835合成化学同等学力加试:1.物理化学实验2.有机化学实验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同等学力加试:01有机硅高分子 02高分子合成化学 03功能高分子 04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05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②201英语一 ③628理论化学 ④835合成化学1.物理化学实验2.有机化学实验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1功能胶体材料 02胶体晶体材料 03纳米智能材料 04胶体技术与材料 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5合成化学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有机化学实验081701化学工程 01化学反应工程 02化学分离工程03生物资源提取分离工程 04金属腐蚀防护技术与工艺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7化工原理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化工原理实验081702化学工艺 01精细化工及工艺 02表面工程与金属防护 03化工环保与绿色化工工艺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7化工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化工原理实验081704应用化学 01分离与纯化技术 02精细化学品 03材料应用化学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7化工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化工原理实验081705工业催化01催化新材料与制备新技术 02环境催化技术 03有机化工催化技术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7化工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化工原理实验085216化学工程25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实验 2.化工原理实验④912化工原理(专)。
葫芦脲超分子_准_聚轮烷的研究进展_侯昭升
葫芦脲超分子(准)聚轮烷的研究进展侯昭升1,谭业邦1*,黄玉玲1,周其凤2(1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济南250100;2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摘要:综述了一类新型超分子-葫芦脲(准)聚轮烷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一维、二维、三维金属(准)聚轮烷,主链、侧链有机(准)聚轮烷和树状大分子(准)聚轮烷的最新研究情况,并对超分子(准)聚轮烷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聚轮烷;超分子;葫芦脲;进展自从Lehn在1987年作了关于超分子化学的诺贝尔演讲之后[1],轮烷(rotaxane)作为这一领域的崭新成员迅速崛起。
随着超分子化学的飞速发展,自组装、自组织及自复制现象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而且通过这些过程形成的轮烷、索烃等超分子实体也为在纳米和分子尺度上设计和构筑新型的分子器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轮烷是由一个大环分子(主体)和一个从其内腔穿过并且两端带有大的基团(封基)的线性分子(客体)组成的分子化合物[2]。
如果没有封基或封基太小,线性分子与大环分子之间可自由地离解和缔合,则称为准轮烷(pseudorotaxane)。
在天然和人工合成主体中,人们对冠醚(cro wn ether)[3]、环糊精(cyclodextrin)[4]、杯芳烃(calixarene)[5]等几类主体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及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这类化合物的合成,理论及应用性研究报道、专利申请不胜枚举,如化合物的捕集与分离、光活性物质的拆分、各种化学、药物的吸附或缓释剂、催化剂及载体、微胶囊乃至于轮烷、索烃等类功能纳米材料、超分子实体的合成[6~8]。
葫芦[6]脲(cucurbituril[6],简称CB[6],也称为南瓜环、瓜环、瓜烃。
见图1)早于1905年被合成出来[9],Freema和Mock等[10]于20世纪80年代初重新研究了这个合成反应,确定了其结构并作为主体化合物进行了研究。
铜氨配离子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4, 39 (3), 384收稿:2023-09-19;录用:2023-11-15;网络发表:2023-11-21*通讯作者,Email:******************.cn基金资助:山东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3Y105, 2022Y071)•师生笔谈• doi: 10.3866/PKU.DXHX202309065 铜氨配离子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王旭洋1,2,张嘉沛1,2,赵立睿2,徐晓文1,邹桂征1,张斌1,*1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济南 2501002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济南 250100摘要:铜(II)氨配离子是分析化学教学中配位平衡及配合物的分布特征部分较为经典的配离子之一。
现行教材大多只给出了部分铜氨配离子的稳定常数,也并未解释铜氨配离子配位数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本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首先通过结构优化给出了铜氨配离子稳定性与配位数和结构的关系,而后进一步通过分析分子内部结构给出了一种回归结构本质的定性解释,既有助于改进教学效果,同时将理论计算应用于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也可增加学生对理论计算的兴趣。
关键词:配位化合物;铜氨配离子;稳定常数;配位场理论;计算化学中图分类号:G64;O6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Copper-Ammonia Coordination IonsXuyang Wang 1,2, Jiapei Zhang 1,2, Lirui Zhao 2, Xiaowen Xu 1, Guizheng Zou 1, Bin Zhang 1,* 1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2 Taishan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Abstract: The copper(II)-ammonia coordination ion represents a quintessential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ordination equilibrium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 in the teaching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urrent textbooks, however, often limit their scope to providing stability constants for select copper-ammonia coordination ions, without delving in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coordination numbers and stability. This study leverage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o firstly establish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tability of copper-ammonia coordination ions and their coordination numbers, achieved through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Subsequently, it offers a qualitative interpretation by examining the molecule spatial configuration, shedding light on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these structures. This research not only enhan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pedagogical approaches, but also cultivates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within the realm of analytical chemistry.Key Words: Coordination compounds; Copper-ammonia coordination ions; Stability constants;Ligand field theory; Computational chemistry铜(II)氨配离子是分析化学教学中讲解配位平衡及配合物的分布特征部分时较为经典的配离子之一。
山东大学专业设置情况(最全)
山东大学专业设置情况(最全)
山东大学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朝鲜语、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设2个专业方向)、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临床医学、历史学、生物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药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
及控制工程、工商管理、金融工程、法学、自动化、护理学、财政学、生态学、口腔医学、土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
山东大学介绍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 类)。
学校规模宏大,实力雄厚。
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八个校园(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及威海校区、青岛校区)的办学格局。
现有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2)》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人:张树永审定人:编制时间:2017年4月审定时间: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不超过200字,须提供中、英文对照描述)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
以数学、物理学和物理化学(1)为基础,为后续化学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未来从事化学研究和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物理化学(2)主要包括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胶体化学、催化化学、光化学、溶液化学等内容。
其蕴含的方法论知识主要包括:变化过程的表示、相关参数的表征、科学研究的特殊方法、一般方法和化学学科思维等。
物理化学(2)具有完善的知识框架和系统的学科思维体系,对学生理解、思考和判断化学现象,提出、分析和解决化学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物理化学(2),学生可以发展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Physical chemist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undation courses for chemistry major. This course sets its base on the advanced mathematics and college physics, provides solid supports for the subsequent courses for chemical major, and strongly backs up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chemistry and other related careers.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covers many chemistry branches such as kinetics, electrochemistry, surface chemistry, colloidal chemistry, catalysis chemistry, photochemistry and solution chemistry etc. Physical chemistry is an accumulation of the important weltanschauung and methodologies of chemistry discipline, including the way to describe change processes, determination of some important physo-chemical parameters, the special method to solve definite problems and the general way of thinking. It has perfect knowledge network and systematic patterns of thinking. It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reflect on and comment on the chemicalphenomena, to find, analyze and solve chemistry and related problems. Physical chemistry (2) pays much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e the thinking ability, critical spirit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students.三、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形成系统的化学理论框架,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的能力,养成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发展应用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从化学哲学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化学学科的发展。
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
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学时数或周数:12周学分数:4大纲主撰人:魏云鹤编写日期:2004/10/20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毕业设计(论文)的性质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材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学生学完全部课程,并进行各种实习和课程设计之后,在校期间进行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最强也是最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进行最后一次综合性训练,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科研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能否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依据。
2、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1)巩固、加深、扩大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科研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加强学生科研和工程设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作风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思路和设计思想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阅读、方案设计和论证、实验设备仪器的安装与调试、实验数据的分析、测试和处理以及外文翻译和熟练应用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5)培养学生撰写设计报告和论文的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1、学生应综合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各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有关的实际问题,按时完成全部设计任务。
2、查阅与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有关的资料和文献,按教育部规定,学生需上交5000汉字(或10万英文字符)的译文,并附交原文,译文内容应与课题紧密相关。
3、尽量将计算机应用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当中,如编程、计算、辅助设计、辅助绘图等,上机时间一般不少于40机时。
热处理实现锌金属晶面择优取向提升电化学性能的综合实验设计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4, 39 (4), 192收稿:2023-09-14;录用:2023-11-14;网络发表:2023-12-01*通讯作者,Emails:*****************.cn(印志磊);****************.cn(杨剑)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1146);山东省教改重点项目(Z2021136)•专题• doi: 10.3866/PKU.DXHX202309050 热处理实现锌金属晶面择优取向提升电化学性能的综合实验设计徐坤,宋鑫鑫,印志磊*,杨剑*,宋其圣山东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100摘要:水系锌金属电池由于其安全性高、低成本等优点,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内具有广阔的前景。
然而,锌负极在沉积/剥离过程中的副反应阻碍了实际应用。
本实验通过简单的热处理调控锌金属的结晶学取向,探究了晶面取向对于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本实验将晶体化学与电化学相结合,从前沿研究出发设计综合实验,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关键词:水系电池;锌金属;晶体织构;电化学性能;综合实验中图分类号:G64;O6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Design of Preferential Orientation of Zinc Metal by Heat Treatment for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PerformanceKun Xu, Xinxin Song, Zhilei Yin *, Jian Yang *, Qisheng SongKey Laboratory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Chemistry,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Abstract: Aqueous zinc metal batteries have promising potentials i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ue to their inherent safety and low cost. However,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hindered by side reactions during Zn deposition/ stripping. In this experiment, we report a simple heat treatment to achieve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the Zn(002) plane in Zn foils. Then, the effect of this change on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is evaluated. This experi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tting-edge research topics based on crystal chemistry and electrochemistry, which would greatly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 in scientific research.Key Words: Aqueous batteries; Zn metal; Crystal textur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Comprehensive experiment教育部在《化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提高综合实验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所占比例,强化学生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激发其对于科学研究的热忱和兴趣。
山东大学2012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汇总表
王
璠
李鹏飞 卢俊有 马晨峰 李建文 刘演森 李文涛 刘玲玲 王 马 郑 璠 王奕翔 浪 梁克垚 骅 伍玉路
杜世田 崔玉泉 石玉峰 陈增敬 王明强 石玉峰 刘允欣 史敬涛 吕广世 黄华林 苏海军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一般 资助
2012061
郑佳祺 裴楚君 司伟男 赵梓夷 胡孟超 李继华 无 陈彩云 蒋贺丰 李 强 胡蕴琪
2012009
2012010
陈 昕 刘惠敏
聂晓光
张芳洁 李维林 李济时
2012011
2012012
2012013
李明真 左晓青 戴延龄 毛庆铎
付 振 马 丽
谭少怀 刘冉冉
姜杰 吴东民 王佃利 邢占军
2012014
张紫薇 杨云云 张春红 陈临沛 王 芳 李 婷 刘 俊 潘晓玲 妮 一
2012015
2012016
石静娴 原晓画 杨国帅 安 扎西旺加 缪琳娟 周 李 元
2012017
山东省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
陈若新
姜杰
3
2012018
大学英语教学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法律问题研究 朝花计划 面向文化旅游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交互式动画影响产品制造 手机平板电脑游戏软件开发 动画在广告以及产品推广中的应用 山东临沂民间泥塑玩具的艺术特色 以及设计研究 齐鲁风情——意象陶瓷壁画设计 山东省村级公共服务机制运行现状 分析 校园纪念品开发——山东大学系列 化纪念品设计开发 优化德育教学提高德语专业毕业生 就业竞争力 对山东省寿光市农村拆村并局现象 的调查与反思 关于院级社联发展现状的研究—— 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高端企业用人标准与商务英语人才 培养 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问题 初探 微博对济南大学生的教育功能专研 调研 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园区功能 定位与提升战略研究 近代济南城市规划及其现代意义影 响 济南市“齐烟九点”旅游品牌推广 研究 从游客角度探究两岸旅游文化差异 “江北第一茶”--日照绿茶历史文 化与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化学与化工学院-山东大学本科生院
任选 2 学分 任选 2 学分 任选 2 学分 任选 2 学分 任选 2 学分
00054(00056) 人文学科类(或自然科学类) 2 00055(00057) 社会科学类(或工程技术类) 2 小 计 00090 通识教育选修课组 小 计 sd009201(0-1)0 0102001910 0102002010 0102000620 高等数学(1-2) 大学物理(1-2) 大学物理实验 小 计 无机化学(1-2)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 有机化学(1-2) 物理化学(1-2) 10 3 3 8 8 1 17 8 4 4 8 8 4 2
总学分:152 学分 ·071·
化学与化工学院
七、修业年限:
4年
八、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学位
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实践环节 不含实验课程 含实验课程 125 学 分 29 17 56 13 10 36 10 27 3 14 152 432 2531+ 21 周 学 时 739 288 1216 288 21 周 832 160 48 224 2963+21 周 100% 17.76% 82.24% 占总学分百分比 19.08% 11.18% 36.84% 8.55% 6.58% 23.68% 6.58% 1.97% 9.21%
三、培养要求:
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学 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知识,了解化学工程、生命、材料、能源、环境 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化学研究、开发和应用等基本方法和手段,初步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 决化学及相关问题的能力;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够获取、加 工和应用化学及相关信息;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 表达、交流和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初步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 能力,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
宏观非平衡超分子自组装综合实验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4, 39 (1), 126收稿:2023-05-17;录用:2023-06-29;网络发表:2023-07-06*通讯作者,Email:**************.cn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5145)•化学实验• doi: 10.3866/PKU.DXHX202305057 宏观非平衡超分子自组装综合实验赵婷,李盼盼,王旭*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 250100摘要:为了使化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掌握水凝胶材料的基本特点及其在宏观非平衡超分子自组装领域的应用,介绍了一个研究型大学化学综合实验——宏观非平衡超分子自组装综合实验。
本实验主要包括基于均相自由基聚合的聚电解质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基于尿素-脲酶计时反应的宏观非平衡超分子自组装体系的构建方法、组装体性能表征、非平衡组装及解组装的机制探究等内容。
通过本实验的实践,可加深学生对超分子相互作用的理解;掌握相关的聚合物水凝胶的制备和表征方法;以及巩固一些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通过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教学和科研的桥梁,扩宽学生科学视野,激发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思维。
关键词:超分子相互作用;非平衡组装;聚电解质水凝胶;脲酶;化学综合实验中图分类号:G64;O6Comprehensive Chemical Experiment of Macroscopic Non-Equilibrium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Ting Zhao, Panpan Li, Xu Wang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Colloidal Materials,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enabl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chemistry and related field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gel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macroscopic non-equilibrium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we have introduced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oriented experiment titled “Macroscopic Non-equilibrium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Experiment”. This experiment mainly includ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lyelectrolyte hydrogels based on homogeneous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macroscopic non-equilibrium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system based on urea-urease timing reac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assembly performan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mechanisms of non-equilibrium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his experiment, students can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master th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of relevant polymer hydrogels, as well as consolidate the use of some commonly used instruments. By combining teaching and practice, we establish a bridge betwee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o broaden students’ scientific perspectives, stimulate their research interest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ies and scientific thinking.Key Words: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Non-equilibrium assembly; Polyelectrolyte hydrogels; Urease;Comprehensive chemical experiment自然界中的非平衡组装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过程[1,2]。
一种新型甜菜碱型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及在线红外光谱分析_施来顺
· 46·
1. 2 甜菜碱型乳化剂的合成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3 年
Scheme 1 为沥青乳化剂的合成路线 .
Scheme 1 3 - ( 十二烷氧基) - 2 - 羟基丙基 - N - 乙酸基 - N, N - 二甲基氯化铵的合成路线 2 - ( 十二烷氧基亚甲基) 环氧乙烷( a) : 将18. 6 g 力趋于恒定 . 笔者利用 Krüss - K12 程序界面张力仪, ( 0. 10 moL ) 月桂醇溶解在 20. 0 mL 石油醚中, 加入 采用吊环法测定 298 K 不同浓度下乳化剂水溶液的 5. 0 g NaOH, 0. 8 g 四丁基溴化铵, 10 mL 水 . 然后逐滴 加入 13. 0 g ( 0. 14 mol ) 环氧氯丙烷, 在 50 ℃ 水浴搅 石油醚萃取, 除去 拌下反应 5 h. 混合物经分液漏斗 、 无机盐, 油相进行减压蒸馏得到产物( a) . 1 - ( N, N - 二甲基胺基) - 3 - 十二烷氧基 - 2 - 丙醇( b) : 将 15. 0 g ( 0. 11 mol ) 33% 的二甲胺水溶液 逐滴加入到以上合成的 2 - ( 十二烷氧基亚甲基) 环 65 ℃ 水浴搅拌反应 6 h. 水相用分液漏斗 氧乙烷中, 分出, 油相经减压蒸馏除去溶剂, 然后用乙酸乙酯和 石油醚混合液重结晶, 得到产物( b) . 3 - ( 十二烷氧基) - 2 - 羟基丙基 - N - 乙酸基 - N, N - 二甲基氯化铵( c ) : 将 11. 5 g ( 0. 12 mol ) 氯 N - 二甲基胺基) - 3 乙酸加入到以上合成的 1 - ( N, - 十二烷氧基 - 2 - 丙醇( b ) 中, 在 65 ℃ 水浴中搅拌 反应 6 h. 反应产物减压蒸馏除去溶剂, 得到粗产品 . 粗产品用乙醇重结晶, 真空条件下干燥至恒重 . 由于反应 ( R1 ) 中产生氯离子, 产物 ( a ) 的产率 ( Y) 可通过摩尔法测定得到 . 准确称量 5. 000 0 g 水相 样品于锥形瓶中, 然后加入 50 mL 蒸馏水和 0. 1 mL 酚酞指示剂. 用 0. 1 mol / L 的 HNO3 标准溶液滴定至 粉红色完全消失, 然后加入 1 mL 5% 的铬酸钾指示 剂, 用 0. 1 mol / L 的 AgNO3 标准溶液滴定, 第一次出 现红棕色为滴定终点, 同时进行空白滴定 . Y= N × ( V - V0 ) × m' × 100 % 1000 × m × n 表面张力( σ) , 作 σ - lg c 图, 求得 CMC 值及溶液在 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 σ C . 1. 4 FTIR 分析 利用德国 Bruker 公司的 Tensor - 27 型红外光谱 仪, 测得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仪器参数: 波数分辨率为 4
纳米银、金溶胶的电化学合成及其基本胶体性质——物理化学综合实验设计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2, 37 (2), 2105062 (1 of 8)收稿:2021-05-25;录用:2021-06-29;网络发表:2021-07-09*通讯作者,Email:***************.cn基金资助: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ZR2020JQ09)•化学实验• doi: 10.3866/PKU.DXHX202105062 纳米银、金溶胶的电化学合成及其基本胶体性质——物理化学综合实验设计马继臻,丁思雨,田亚冬,马厚义,张进涛*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济南 250100摘要:电化学和胶体体系基础理论是大学本科物理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综合化学实验设计,以直接电化学还原方法制备纳米银、金溶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溶胶粒子的特征吸收光谱,并运用循环伏安法探讨表面活性剂的稳定作用和纳米金属溶胶的形成机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与综合实验技能,适合在大学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综合化学实验中推广。
关键词:电化学;胶体化学;溶胶;纳米材料中图分类号:G64;O6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and Basic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Gold and Silver Colloidal Sols: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Design of Physical ChemistryJizhen Ma, Siyu Ding, Yadong Tian, Houyi Ma, Jintao Zha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Abstract: The primary electrochemistry and colloid chemistry ar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physical chemistry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nanostructured metal colloids system, a comprehensive chemistry experiment is proposed, which is about synthesis of nanostructured Ag/Au colloidal sols via the direct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 surfactant. In addition to the analysis of typical extinction via the UV-Visible spectroscopy, the cyclic voltammetry method is used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he surfactant and reveal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metal colloids. Such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is efficient to not only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n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electrochemistry and colloid chemistry, but also enhance the laboratory skill, which is adopted to the laboratory courses for the students majored in chemistry and related.Key Words: Electrochemistry; Colloid chemistry; Sol; Nanomaterial金属纳米材料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功能材料,由于其特殊的表界面特点表现出了与块体材料显著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生物标识、导电浆料、电池储能等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1,2]。
化学类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路与重点——以山东大学物理化学一流课程建设为例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1, 36 (1), 2008024 (1 of 7)收稿:2020-08-08;录用:2020-08-12;网络发表:2020-08-18*通讯作者,Email:***************.cn基金资助:山东大学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山东省精品课程建设;山东大学双语课程建设•专题• doi: 10.3866/PKU.DXHX202008024 化学类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路与重点——以山东大学物理化学一流课程建设为例张树永1,*,戚明颖2,宋爱新1,李英1,牛林1,苑世领1,郝京诚11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济南 2501002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摘要:一流课程建设是一流本科建设的基础。
本文首先基于对一流课程“两性一度”标准的认识,指出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基础良好、理念先进、建设一流、效果显著、示范引领是一流课程建设的关键特征,而后以山东大学物理化学一流课程建设为例,介绍了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设计落实,介绍了课程在一流基础、一流师资、一流资源、一流理念、一流成效等5个方面开展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对未来各高校开展一流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一流课程;建设标准;重要特征;建设经验中图分类号:G64;O6Ideas and Key Points of the First-Class Course Construction forChemistry Majors: Taking Physical Chemistry in Shand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Shuyong Zhang 1,*, Mingying Qi 2, Aixin Song 1, Ying Li 1, Lin Niu 1, Shiling Yuan 1, Jingcheng Hao 11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2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 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264209, Shando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First-class course construc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wo properties and one degree" standard of first-class cours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class course construction are summarized as accurate positioning, clear teaching goals, good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advanced pedagogy,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remarkable effectiveness and preferential demonstration.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in Shand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course orientat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are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re demonstrated in five aspects as first-class foundation, first-class teachers, first-class resources, first-class pedagogical ideas and first-class achievements. It can be used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courses in other universities.Key Words: First-class courses; Construction standards; Feature characters; Construction experience1 引言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依托,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效果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决定着一流专业和一流本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课程建设在高校教学能力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1]。
山东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化学与化工学院
③865 高等有机化学(化) 2.有机合成实验
高洪银 李晓燕 孙宏建 徐政虎 高洪银 03 药物设计与合成化学 04 有机功能材料化学 郝爱友 马 晨 佟振合 王文光 赵翠华
1
05 催化化学
孙宏建 高洪银
070304 物理化学 01 电化学 02 理论与计算化学 马厚义 张进涛 步宇翔 张冬菊 刘永军 苑世领 马玉臣 程世博 03 胶体与界面化学 郝京诚 侯万国 孙德军 郑利强 陈 李 于 晓 英 丽
②643 材料物理与化学或 671 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2
指导 教师
杨延钊 孙 頔 张晓梅 钱逸泰 杨延钊 焦秀玲 陈代荣 杨 剑 熊胜林 贾春江 徐立强
招生 人数
考 试 科 目
①501 英语 ②648 综合化学 ③863 : 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2.物理化学实验
070302 分析化学 01 生物分析化学 02 环境分析化学 姜 玮 占金华
①501 英语 ②648 综合化学 器分析)
同等学力加试: 1.分析化学实验
③864 分析化学 (包括基础仪 2.基础仪器分析实验
070303 有机化学 01 有机合成化学 郝爱友 李晓燕 孙宏建 马 刘 王 02 金属有机化学 晨 磊 瑶
①501 英语 ②648 综合化学
同等学力加试: 1.有机分析方法
①501 英语 ②648 综合化学 学或 870 胶体与界面化学
同等学力加试: 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③866 电化学或 868 量子化 2.物理化学实验
王一峰 宋爱新 崔基炜 董明东 李 强 李钟号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1 有机硅高分子 冯圣玉 朱庆增 张 02 功能高分子 03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04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05 高分子合成化学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1 功能胶体材料 02 胶体晶体材料 03 纳米材料 侯士峰 王文寿 王 旭 洁 刘鸿志 谭业邦 谭业邦 鲁在君 冯圣玉 朱庆增 鲁在君 ①501 英语 高等物理化学 ③ 863 高等无机化学或 899 固态化学(晶) 同等学力加试: 2.物理化学实验 ①501 英语 ②648 综合化学 ③867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同等学力加试: 1.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 础 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 础实验
1-癸烯齐聚物的催化合成与反应动力学行为研究
1癸烯 : 一 分析 纯 , 雪佛 龙 菲利 浦 化 学公 司 ; 氯
化铝、 四氯化 钛 : 析纯 , 分 天津 市大茂 化学 试剂 厂 ;
正 庚烷 : 分析 纯 , 津市 富宇 精细化 工有 限公 司 。 天
1 2 合成装 置 .
催 化剂选 择不 一则 齐 聚物产物 组成 分布 与有效 浓
A11 TI1催化 合成 体 系其 聚合 度 较大 , Cs C / 而氯 化 铝催 化合成 体 系 聚合 度 较 小 ; 时 考虑 到氯 化 铝 同 催化合 成 体 系 后 续 处 理 困 难 易 造 成 环 境 污 染 问
题 , 实 现 工 业 化 背 景 角 度 上 考 虑 , 重 研 究 从 着
在通 人氮 气 保 护 的 2 0mL 四 口烧 瓶 中 , 5 首
先加 入 3 0mL正庚烷 , 搅 拌 的条 件 下依 次 加入 在 等 比例的 0 0 4 o C3 0 0 4 l i1, . 1 l 1和 . 1 C4待搅 m A1 mo T 拌充分 均匀后加入 6 L的 1癸 烯 , 加 2 On r 一 滴 乙 mI 醇作 为齐 聚反应 体 系引发 剂 。反应温 度分别 设定 为 2 、0 4 、O 6 O 3 、 0 5 、0℃ , 应 时间均 为 8 。 反 h 2 2 氯化铝 催化 合成 . 在通 人氮 气 保 护 的 2 0mL四 口烧 瓶 中 , 5 首 先加 入 3 正 庚 烷 , 搅 拌 的 条 件 下 加 入 0 mI 在 A1 1 0 0 4mo, C 。 . 1 l待搅 拌 充 分 均匀 后 加 入 6 OmL
来推 断反 应 过 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究 文献 报 道 基 本 吻合 。 关 键 词 :一 烯 ; 1癸 齐聚 ; 线 红 外 在 中 图分 类 号 : E6 6 T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80 1 (0 2 0—0 10 10 —5 1 2 1 )300 —4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工传递过程原理》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人:秦绪平审定人:编制时间:2017.4.20 审定时间: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化工传递过程原理这一课程的实质是结合通量表达式建立数学模型,并强调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过程的类似性和差别。
本课程根据守恒定律,分别建立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基本微分方程,将已知的物理问题归纳为数学表达式,然后根据具体问题,将方程简化、求解,最后求出速度、温度或浓度分布规律。
本课程使用了偏微分方程,并做了充分的解释,使学生可以掌握这些内容。
The course of Chemical Transfer Process is build mathematic model along with the flux expressions, and emphasi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the momentum, heat, and mass transfer transport.According to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this course established the bas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the momentum, heat and mass transfer, using the known physical problems summarized a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The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problem, the equation is simplified and solved. Last the velocity,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re obtained. We introduce the use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sufficient explanation that th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material presented.三、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1、本课程在学生所学高等数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掌握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所遵循的基本物理过程的规律及类似性;2、根据守恒定律,分别建立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基本微分方程,即建立数学模型,将已知的物理问题归纳为数学表达式;3、根据具体问题,将方程简化、求解,求出速度、温度或浓度分布规律;4、力图使学生掌握处理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研究和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211250040_化学支持“四新建设”的进展、思路与重点
Univ.Chem. 2023, 38 (3), 1–8 1收稿:2022-08-01;录用:2022-08-22;网络发表:2022-09-13 *通讯作者,Email:***************.cn基金资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度“理科教育”专项重点课题(21LKD02);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6-5);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E-SXWLHXLX20202613)•专题• doi: 10.3866/PKU.DXHX202208003 编者按:2017年以来,教育部为了顺应新时代教育、科技和人才协同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强国建设,先后启动了“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
5年来,“四新建设”已成为引领高校专业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理念和抓手。
作为基础性和引领性学科,化学学科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引领和指导下,积极推进基于化学的四新专业建设、跨学科实验班建设、四新特色方向建设等,并按照四新理念和要求,积极改革育人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支持“四新建设”和“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为了推动化学学科和专业更好地服务于“四新人才”培养,凝练改革成功经验,加以示范和推广,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大学化学》编辑部合作,编辑出版了化学“四新建设”专刊,共收录31篇高水平的稿件。
其中既包括对化学支持“四新建设”“新工科”和“新农科”建设进展调研、综述和评价的论文,也包括四新专业(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建设,四新特色实验班(如制笔实验班)建设、四新特色方向(如电子化学品、绿色电力、干燥花制作等)建设,还包括以四新理念改革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论文内容涉及全面,相关做法理念先进、创新性强、工作系统,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引领性。
希望各高校能够学习借鉴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继续深化化学对“四新建设”的支撑作用,更好地服务于能够开发新技术、培育新业态、造就新产业的“四新”人才培养,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争取科技重大突破,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服务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名称(名称、申报奖励类型)
名称:智能、敏感型分子功能材料的构建
申报奖励类型: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二、提名单位意见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真实有效,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及完成人所在单位均进行了公示,确认完成人、完成单位排序无异议。
根据项目科技创新、技术经济指标、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应用情况、完成人情况,并参照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和提名基本条件,提名理由和建议等级如下:
1.本项目创新点、技术经济指标、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
(1)本研究合成了一系列承载荧光基团的小分子化合物,并对其自组装过程中的能量转移、荧光变化行为等进行了研究,最终实现了对温度的高灵敏度检测。
(2)本课题构建了对Zn2+和Cu2+离子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荧光探针分子,并进一步发展了相关荧光探针分子的识别机制。
(3)第三个创新点是,发展了一种蜜胺与脲醛树脂材料的绿色制备技术,获得了能够选择性识别、吸附Cd2+和Pb2+离子的密胺树脂材料,解决了现有材料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
2.完成人情况:段洪东,郝爱友,孟霞,秦大伟,王兴建
3.提名理由和建议等级:
该研究成果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承载荧光基团的小分子组装模型,为超分子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金属离子检测与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同时为可重复利用型蜜胺与脲醛树脂材料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环境友好的制备工艺,这些研究对今后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建议提名为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应用化学技术领域。
现代工业生产过程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金属离子,导致生态平衡破坏,并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诱发各种疾病。
因此,发展智能、敏感型的金属离子探针、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环境敏感材料等,以实现对环境变化及其中过量金属离子的快速检测与高效处理,受到了化学、材料科学以及环境科学领域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但是,现有的检测和吸附材料普遍存在选择性、灵敏度差的问题,在针对单一金属离子进行检测或吸附时,容易受到其它金属离子或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针对上述技术难题,课题组构建了一系列智能、敏感型分子功能材料,成功获得了对Zn2+、Cu2+离子和环境温度高度敏感的智能材料,为解决相关探针分子选择性、灵敏度差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绿色环保的工艺制备了能够高效、高选择性吸附Cd2+和Pb2+离子的密胺树脂材料,解决了现有材料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项目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1)构建了一系列承载荧光基团的小分子组装模型,利用其在自组装形成超分子过程中的荧光发射行为变化实现了对温度的高灵敏度检测。
研究了这些小分子模型在自组装过程中的能量转移、荧光变化、超分子微观结构等,为设计合成结构优化的小分子模型提供了理
论基础。
相关成果得到印度CSIR国家化学实验室Amitava Das和西班牙Zaragoza大学María Blanca Ros教授的高度评价。
(2)成功获得了能够高效、高选择性吸附Cd2+和Pb2+离子的可重复利用型蜜胺与脲醛树脂材料,研发了一种蜜胺与脲醛树脂材料的高效、绿色环保的制备工艺,为进一步制备新型的树脂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关成果得到波兰居里夫人大学Beata Podkościelna教授和日本熊本大学Hirotaka Ihara教授等人的肯定。
(3)研发了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Zn2+、Cu2+离子荧光探针,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策略揭示了探针分子的识别机制,为解决Zn2+、Cu2+及其它金属离子荧光探针选择性、灵敏度差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关成果得到德黑兰大学Alireza Badiei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Zhao-Yang Wang 教授等人的高度认可。
本项目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承载荧光基团的小分子组装模型,为超分子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金属离子检测与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同时为可重复利用型蜜胺与脲醛树脂材料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环境友好的制备工艺,这些研究对今后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本项目共培养研究生33名,相关成果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共计59篇,其中8篇代表性论文(7篇Q1区和1篇Q2区论文)在ACS Nano,Chem. Eng. J.,Sensor. Actuat. B-Chem.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影响因子总和大于50。
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代表性论文被Chem. Soc. Rev.(IF=38.618),Adv. Mater.(IF=19.791),Chem. Eng. J.(IF=6.216)等国际权威期刊他引103次,单篇最高SCI他引28次,这些科学成果为齐鲁工业大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做出了重要贡献。
团队共获授权发明专利10件,部分成果获2017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1人获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四、完成人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
段洪东:2012年,项目“连续催化加氢制备邻氨基苯酚新工艺”,以第一完成人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JB2012-3-43-R01)。
八、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项目“智能、敏感型分子功能材料的构建”第一完成人段洪东教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与第二完成人郝爱友教授(山东大学)自2009年开始,依托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在智能、环境响应型分子识别与吸附材料的研究方面进行长期合作研究。
段洪东教授所领导的团队主要负责用于检测和吸附金属离子的智能分子模块的研发,郝爱友教授所领导的课题组负责环境响应型分子探针的制备及其超分子化学行为研究。
段洪东课题组为郝爱友课题组提供金属离子探针,用于研究探针分子在金属离子检测过程中的荧光变化和分子自组装行为。
项目第一完成人段洪东教授与第三完成人孟霞教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第四完成人秦大伟教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第五完成人王兴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属于同单位同科室,共同立项项目,发表论文,共同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