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治疗

合集下载

稳定性心绞痛的护理与康复教学设计

稳定性心绞痛的护理与康复教学设计

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协作,共同 制定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04
康复锻炼计划制定与实施
康复锻炼目的和意义
改善心肌供血
通过康复锻炼,可以增加冠状 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
状态。
提高运动耐量
逐步增加运动量,提高患者的 心肺功能和运动耐量,使其逐 渐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
缓解心绞痛症状
康复锻炼有助于缓解心绞痛症 状,减少发作频率和程度。
发病机制
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心肌供氧与需氧之间的 平衡失调。当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闭塞时,血流量减少 ,对心肌的供血量相对固定。在休息时尚能维持供需平 衡,可无症状;在劳力、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情况 下,心脏负荷突然增加,使心率增快、心肌张力和心肌 收缩力增加等而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存在狭窄冠状动脉 的供血却不能相应增加以满足心肌对血液的需求时,即 可引起心绞痛。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 人、肝肾功能不全者等 ,应谨慎用药。
护理人员在药物治疗中的角色与职责
01
02
03
04
护理人员应熟悉常用药物的名 称、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
正确执行医嘱。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 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告知患 者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 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以降低血压和心血管 负担。
规律饮食
避免暴饮暴食,保持三餐规律,适量控制餐 量。
戒烟限酒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戒烟
吸烟是心绞痛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 极劝导患者戒烟,提供戒烟支持和帮 助。
逐步减少烟酒摄入
针对有烟酒嗜好的患者,应制定个性 化的逐步减少烟酒摄入计划,并督促 患者执行。
限酒

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作者:夏云龙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35期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预后;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首先考虑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

此外,应积极处理危险因素。

改善预后的药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TX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有患者只要没有用药禁忌证都应服用。

研究证实,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性死亡的风险。

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75~150 mg/日。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出血或对阿司匹林过敏。

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氯吡格雷通过选择性的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ADP受体而阻断ADP依赖激活的G蛋白Ⅱb/Ⅲa复合物,有效地减少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主要用于支架植入后及对阿司匹林有禁忌者。

服用300 mg后,2小时即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常用维持剂量为75 mg/日,1次口服。

β受体阻滞剂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心脏保护作用较差,推荐使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剂量应个体化,从较小剂量开始,逐级增加剂量,以能缓解症状,心率≥50次/分为宜。

常用β受体阻滞剂见表1。

调脂治疗从TC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应严密监测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及时发现药物可能引起的肝脏损害和肌病。

采用强化降脂治疗时,更应注意监测药物的安全性。

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参见表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应该使用ACEI。

所有冠心病患者均能从ACEI治疗中获益,但低危患者获益可能较小。

临床常用的ACEI见表3。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减轻症状及改善缺血的药物应与预防心肌梗死的药物联合使用,其中有一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兼有两方面的作用。

稳定型心绞痛健康教育

稳定型心绞痛健康教育

稳定型心绞痛健康宣教一、概述稳定型心绞痛亦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二、治疗原则1、发作时的治疗(1)休息:发作时应立即休息,一般病人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2)药物治疗:①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服,1~2分钟内显效,约30分钟作用消失;一般连用不超过3次,每次相隔5分钟。

2、缓解期的治疗(1)药物治疗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使血栓A2合成减少,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2)氯吡格雷:是通过选择性的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ADP受体而阻断ADP依赖活的GP II b/III a复合无,有效地减少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主要用于支架植入以后及阿司匹林有禁忌证的病人。

3)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和增加运动耐量,降低心绞痛病人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β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

4)调血脂药物:常选用他汀类药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延缓斑块进展,使斑块稳定。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危病人应该使用ACEI,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6)硝酸酯制剂:为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能减少心肌需氧和改善心肌灌溉注,从而改善心绞痛症状。

硝酸酯制剂会反射性增加交感神经张力使心力加快。

联合用药的抗心绞痛作用优于单独用药。

常用药物有硝酸异山梨酯、5-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

7)钙通道阻滞剂: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抑制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藕联合中钙离子的利用,因而抑制心肌收缩,减少氧耗;并通过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内膜下心肌的供血;扩张周围血管、减轻心脏负荷,从而缓解心绞痛;还可以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的微循环。

稳定型冠心病的治疗

稳定型冠心病的治疗

稳定型冠心病的治疗稳定型冠心病,也称为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冠心病类型。

稳定型心绞痛通常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胸痛和其他症状。

本文将探讨稳定型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稳定型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手段,主要通过药物作用来改善心肌缺血,缓解症状,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

常用的药物包括:(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胸痛症状。

(3)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可以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4)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也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生活方式改变是稳定型冠心病治疗的重要部分,包括饮食调整、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

饮食方面应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心肌缺血。

对于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无法控制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将球囊或支架放置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处,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通过移植血管绕过狭窄的冠状动脉段,为心肌提供新的血液供应。

稳定型冠心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病情恶化。

稳定型冠心病(也称为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冠状动脉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的胸痛,通常由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

以下是稳定型冠心病临床路径的概述。

症状识别:稳定型心绞痛通常表现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的胸痛,可伴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胸痛通常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例 ) 和单 纯 药 物 治 疗 组 ( 3 118例 ) ,经 25~7 . ( 平均 46 年 的 临 床 随访 ,2种 疗 法 的 病 死 率 、 .) 非 致死性 心 肌 梗 死 发 生率 、卒 中或 因 A S而住 院 C
议 作一 简述 ,供 临床参考 。
[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阿司林 1受体阻断药 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经皮 冠状动脉介入 治 疗
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 术
1 引 言
流行 病学 资 料 指 出 ,一 般 人 群 中约 2 ~4 % %
均不 主张用更小 或更 大的剂量 。如存在 阿 司匹林 禁 忌证 ,可改用 氯吡格雷 7 d 5m 。在 安装 药 物释放
18 1
新 医学 20 09年 2月第 4 卷第 2期 | D
2 4 他 汀类药 物 .
心 绞痛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P I 药 物 治 疗 组 ( 4 C加 1 19
他 汀 类 药 物 能 有 效 降 低 体 内 总 胆 固 醇 和
L LC,同时具有抗 炎作 用 ,因此可 延 缓冠 状 动脉 D. 病变 的发展 ,使动 脉粥样 斑块稳 定 ,降低心 血管事 件发 生率 。
尿病 、心力 衰竭 、左 心 室 收缩功 能 减低 、高 血 压 、
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减 退的高危患者更应使用 A E。但有学者指出低危患者从中获益 的可能性 CI 较小 口 。另外 ,A B对治疗 稳 定 型心 绞痛 可 能 具 R
有与 A E 相 似 的作 用 ,但 尚需 进一步 研究 。 CI
新医学 20 0 9年 2月第 4 第 2期 羊 o卷
羊 羊
l7 l
综 述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的 治 疗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健康宣教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健康宣教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健康宣教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又称慢性心绞痛,是一种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出现的胸痛或不适感,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

这种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正确的健康宣教和自我管理,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改善生活质量。

病因与发病机制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问题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进而引起心肌缺血,出现胸痛、憋气等症状。

症状与诊断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憋气、疲劳等。

这些症状往往在劳累情绪激动时出现,但可以通过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

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症状描述、心电图等检查手段。

生活方式管理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适量的运动,起居有节制,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因素。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缺血,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防止感冒、肺炎等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避免用力过度,保持心情愉快等。

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正确的健康宣教和自我管理,患者可以很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患者及其家人能够充分认识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稳定型心绞痛诊疗规范

稳定型心绞痛诊疗规范

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当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的需要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并伴有代谢产物的堆积 (乳酸、丙酮酸、磷酸等)刺激神经发生疼痛,缺血时伴有心脏收缩功能的障碍出现憋气等症状,同时会导致心脏电活动不稳定发生心律失常。

一部分病人由于病变炎症活动加居导致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稳定型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1.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间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

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2.性质:常为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胸闷等。

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和刀扎,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病人不自觉停止原来活动。

3.持续时间:一般2~5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

4.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可在2~5分钟内缓解。

【诊断要点】1.病史询问,有或无上述表现;2.体格检查,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

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多为乳头肌缺血功能失调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或出现交替脉;3.实验室检查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空腹血糖、血脂检查,必要时查糖耐量。

了解贫血、甲状腺功能。

胸痛明显者,查血肌钙蛋白、肌酸激酶;4.心电图:(1)静息心电图:静息心电图多正常,静息心电图可表现出冠心病的迹象,如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异常复极。

(2)发作时的心电图:大多数病人相邻的二个导联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发作时记录的心电图正常也并不罕见,不应该排除心肌缺血诊断。

胸痛同时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早搏或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临床路径一、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806)(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持续时间较长,且性质无明显变化。

2.心电图表现:胸痛时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 变化可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危险度分层:根据TIMI风险评分或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

2.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

3.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中高危患者可优先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1)PCI:有下列情况时,可于2小时内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对于没有严重合并疾病、冠状动脉病变适合PCI者,实施PCI治疗:①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静息或小运动量时仍有反复的心绞痛或缺血发作;②心肌标志物升高(TNT 或TNI);③新出现的ST段明显压低;④心力衰竭症状或体征,新出现或恶化的二尖瓣返流;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⑥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无上述指征的中高危患者可于入院后12-48小时内进行早期有创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病例

稳定型心绞痛病例
Cigarettes quitting Diet Exercis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Cholesterol lowering Diabetes control Education
BMI control
Chinese medicine Decavitamin Emotion
治疗介入治疗治疗介入治疗治疗介入治疗治疗介入治疗治疗继续二级预防治疗一般治疗危险因素的控制和治疗药物治疗随诊治疗继续二级预防治疗超声心动图ecg冠脉ct14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病例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李 真
病例临床特点(2004年)
男性,65岁,吸烟30年,每日20支。
反复劳力性胸骨后疼痛2年。
氯吡格雷:75mg qd po

ACEI:培哚普利 4mg qd po
ß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50mg bid po
治疗——介入治疗
CAG:

左主干轻度内膜不整; 前降支7#局限性狭窄85%,D1开口部中度狭窄70%;
LCX和RCA轻度弥漫性内膜不整。
PCI:
于前降支植入YINYI 3.0x18、3.0x23mm支架二枚。
辅助检查
血、尿、便常规:正常
生化检验:
肝、肾功、电解质;心肌标志物正常; 血脂:T-chol 4.9mmol/L;TG 1.2mmol/L;
LDL-ch 2.9mmol/L;HDL-ch 1.14mmol/L
血尿酸:408umol/L 空腹血糖:7.8mmol/L
胸片:靴型心,双肺纹理略增强
ß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25mg bid po
二年后,
症状加重1周入院。

稳定型心绞痛需要支架吗,治疗方法

稳定型心绞痛需要支架吗,治疗方法

稳定型心绞痛需要支架吗,治疗方法一、稳定型心绞痛需要支架吗?稳定型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疾病,如果病情较轻,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和饮食改变等非手术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对于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来治疗。

支架植入是一种介入手术,可以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并能够预防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需要考虑植入支架的患者有以下几种情况:1. 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非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需要考虑植入支架。

2. 狭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如果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已经达到40%以上,可以考虑做支架植入术。

3. 心肌缺血情况:如果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严重,需要考虑植入支架来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情况。

二、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方法除了支架植入手术,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方法还包括药物治疗、经验治疗、生活方式和饮食改变等。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

2. 经验治疗:经验治疗包括瑜伽、针灸、按摩等,可以缓解症状。

3. 生活方式和饮食改变: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可以有效预防心绞痛症状的发生。

三、注意事项1. 定期随访:治疗完成后,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以确保病情控制和稳定。

2. 忌过度劳累: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来说,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情绪的影响。

3. 合理饮食:合理饮食主要包括控制摄入脂肪、盐分和糖分的量,增加膳食纤维素的摄取。

4. 预防并发症:冠心病患者需要注意预防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遵守医生的用药方案、合理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等。

总之,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方法各有侧重,患者需要结合自身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
健康指导 ,心连电续 图3次是仍发未现能心缓机解缺者 血,,应诊考断虑心急绞性痛冠最脉常综见合的征检(查方AC法S。)的可能。
放射性核素检查 对心肌缺血诊断较有价值。
预后 疼痛观察:评估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给予心电监护监测,记录疼痛发作时心电图,严密监测心率、心率、血压
变化,观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大汗、恶心、呕吐等。 心理护理:安慰病人,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用药后注意观察病人胸痛变化情况,如服药后3~5分钟仍不缓解可重复使用,每隔5分钟1次 ,连续3次仍未能缓解者,应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可能。 非药物治疗包括运动锻炼疗法、血管重建治疗、增强型体外反博等。 症状 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疼痛特点为: 保持排便通畅,切忌用力排便,以免诱发心绞痛。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生存,提高生活质量。 ④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可数天或数周发作1次,亦可1天内发作多次。 合理膳食:宜摄入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少量多餐。 心绞痛发作时,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该在棕色瓶内存放于干燥处,以免潮解失败。 疼痛缓解后,与病人一起分析引起心绞痛发作的诱因。 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知识。
油可迅速缓解,可数天或数周发作1次,亦可1天内发作多次。
临床表现
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加快、血 压升高。心尖部听诊有时出现“奔马律”,可有暂时性心 尖部收缩期杂音,时乳头肌缺血以致功能失调引起二,诊断心绞痛最常见的检查方法。 运动负荷试验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显著提高缺血性心电 图的检出率。

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稳定型心绞痛

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诊疗方案一、概述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典型心绞痛发作,其临床表现在1~3个月内相对稳定,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力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的疼痛性质和疼痛部位无改变,疼痛时限相仿(3~5分钟),用硝酸甘油也在相近时间内发生疗效,又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目前将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稳定的、无症状的阶段统称为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

中医病名:胸痹心痛病;西医病名:稳定性心绞痛。

二、诊断【西医诊断】1.本病症状分为四大要点:位置、性质、持续时间及与劳累的关系,以及加剧或缓解的因素。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与劳力或情绪激动有关,停下休息即可缓解,多发生在劳力当时而不是之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1~5分钟内迅速缓解症状。

2.稳定型心绞痛体检常无明显异常。

心绞痛发作时可有表情焦虑,皮肤苍白、出汗,心率可正常,增快或减慢,血压可升高或降低,可有房性早搏或室性奔马律,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査:主要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及有无贫血等。

对于胸痛明显者,需要查心肌酶谱、肌钙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鉴别。

4.无创检査:(1)所有患者均应行静息心电图检查,胸痛发作时争取做心电图,缓解后立即复查。

(2)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或核素心室造影。

(3)各种负荷试验,包括心电图运动试验、负荷超声心动图、核素负荷试验,有助于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危险分层,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4)CT血管造影为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和形态的无创检查方法,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但对狭窄病变及程度的判断仍然有局限性,特别是当钙化存在时会显著影响对狭窄程度的判断。

(5)有创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术是检查冠状动脉最精确的方法,可以明确诊断及了解血管病变情况,并决定治疗策略和预后。

【中医辨证分型】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的一种病证。

稳定型心绞痛用药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用药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用药指南
【概述】
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
固定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减少,不能满足心肌的血氧需
求,从而引起一过性心肌缺血。

本病多见于有吸烟史40岁以上男性,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寒冷是其常见诱因,
以发作性胸痛、胸闷为主要临床症状,且性质在1?3个月内无改变,即发作频率、诱发症状的劳力和情绪激动的程度、每次发作的性质、部位和时限、缓解方式相同。

【诊断要点】
1.胸痛胸闷的部位主要位于胸骨后、心前区,常放射至
左肩背、左上肢或咽颈部、下颌、牙齿。

胸痛的性质常为压榨样、发闷或紧缩感。

胸痛或胸闷常
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因下发生,且发生于活动或情绪激动的当时而非过后,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情形下发生。

症状每次持续3?5分钟,最长不超过30分钟,停止活动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3?5分钟内迅速缓解。

2.体征: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出汗、表情焦虑等,有时可出现一过性心尖部收
缩期杂音!
3.辅助检查。

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进展

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进展

平脂 肪 酸将显 著 降低 心 脏 葡萄 糖 代谢 , 心肌 的能 量 代
谢 主要 是通过 游 离脂 肪 酸 的 B 一 氧化 途 径 , 产生 大 量 乳 酸, 致使 心肌 细胞 酸 中毒及 细胞 内钙离 子 超负荷 , 引起 心肌不 可逆损 伤口 ] 。根 据 以上 所论 述 的稳定 型 心 绞痛 的发病 机制 , 目前其 治疗的 主要药 物可分为下 面几类 。
2 0 0 7 》 揭示 了我 国心 血 管 病 的危 险 因 素呈 明显 增 长 态
逐 步减量 , 如 突 然停 用 , 有 诱 发 心 肌 梗 死 的 可 能 。对
低 于血 压 、 支 气 管 哮 喘 以及 心 动 过 缓 、 二 度 或 以上 房 室传 导 阻滞者 不宜 应用 。
1 . 2 硝 酸 酯 制 剂
竭等 , 使 心肌 张力 与 收缩 力 增加 和 心 率增 快 等 导 致 心
肌耗 氧量 增 加 , 心 肌 对 血 流 的需 求 增 加 , 而 冠 状 动 脉
的供 血 已 经 不能 相 应增 加 , 另外, 在 缺 血 缺 氧 的 情 况 下, 心 肌 内 积 聚过 多 的代 谢 产 物 , 如乳酸、 丙酮 酸、 磷 酸等 酸性 物质 , 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 刺 激 心 脏
通过 与 血管 平 滑 肌 上 的硝 酸 酯 受 体 结 合 进 入 细 胞 内转化 为 亚硝 基 硫 醇 和 NO, 进 而激 活鸟 苷 酸 环 化 酶使 三磷 酸 鸟苷转 化 为环 磷 酸 鸟苷 , 后 者 使 血管 平 滑 肌 松弛 , 血管 扩张 , 同时促 进 P G 合成 , 使 血 管扩 张 , 降
中西 医结 合研 究 2 0 1 3年 6月第 5 卷 第 3期
R e s e a r c h o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t ' n Me d i c i n e 2 0 1 3 J u n e V o L 5 No . 3

稳定性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
1.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或核素负荷试验的建议。 1类:(1)静息心电围异常、LBBB、ST段下降>1mm、起搏心律、预激综合征等 心电图运动试验难以精确评估者。(2)心电图运动试验不能下结论,而冠状动脉 疾病可能性较大者。 Ⅱa类: (1)既往血管重建(PCI或CABG)忠者,症状复发,需了解缺血部位者。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替代心电图运动试验。 (3)非典型胸痛,而冠心病可能性较低者,如女性,可替代心电图运动试验。
四、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对稳定性心绞痛并无诊断性意义,一般情况都是正常的,但有助于 了解心肺疾病的情况,如有无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心包疾病等。
五、超声心动图、核素心室造影
对疑有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或核素心室造影的建议。 I类:
(1)有收缩期杂音,提示主动脉擗狭窄、二尖瓣反流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 (2)评价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症状或体征提示有心力衰竭或复杂心律 失常患者的左室功能。可根据左室功能进行危险分层。 (3)对有心肌梗死病史或心电圈异常Q波者评价左心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无心 肌梗死病史者非缺血时常无异常,但缺血发作30分钟内可观察到局部收缩性室壁运 动异常。并可评估心肌缺血范围。 Ⅱb类:超声心动图可用于有喀喇音或杂音诊断为二尖瓣脱垂的患者。 Ⅲ类:心电圈正常、无心肌梗死病史,无症状或体征提示有心力衰竭。若只为心绞 痛诊断则无必要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或核素心室造影检查。
胸痛患者应根据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疼痛的特点来估计冠心病的 可能性,并依据病史、体格检查、相关的无创检查及有创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及分层危险的评价。
一、病史及体格检查
(1)病史:对胸痛患者的评估,病史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医生需详细了解胸痛的 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部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范 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及左手指内 侧,也可以放射至其他部位,心绞痛还可以发生在胸部以外如上腹部、咽部、颈 部等。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欧洲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欧洲
应当认识到,自从上些能有效地预防冠状动脉疾病进展的措施引入以来,对可能为心源性胸痛病人的诊断方法发了变化。除了劝千戒烟和治疗高血压与糖尿病之外冠状动脉疾病的病人还需要降血脂治疗,尤其是使用抑制胆固醇合成药物(statins)结果清楚表明,这些药物能够减慢冠状动脉疾病的进程,因而减低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由于这药物价格较高,因而仅用于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病人二级预防。因此,即使在症状轻微并且无需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确立或排除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要。
表1(b)根据年龄、性别症状和运动心电图诱发的ST段改变判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可能性(%)
冠状动脉疾病可能性小(例如<20%)并且运动耐量良好的病人,即便是不能除外冠状动脉疾病,通常无需作进上一步检查。运动试验后判定为高危(例如>80%)的病人,可能诊断为冠状动脉疾病。若临床症状严重,并且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是有作冠状动脉造影的指征,以确定是否需要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的病人有发生斑块破裂的危险。一旦斑块破裂,通常继发血小板在局部聚集,进一步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甚至发生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而且,斑块破裂部位激活的血小板,释放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张力增高或痉挛。将伴有这些事件的临床综合征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正在逐渐形成的心肌梗塞(evolvingmyocardialiinfarction)
(1)仅靠病人的病史足以诊断,辅以物理检查和静息心电图。这种方法适用于症状轻微并对药物治疗效果好的老年病人和不适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
(2)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有无心肌缺血及其范围的功能确定方法,包括心电图运动试验、运动(或其它负荷)心肌藻信成像(铊或标记锝-99m的灌注示踪剂)、负荷超声、以及运动核素血管显像。在有严重功能障碍的病人,作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否有适应证,以及何种介入治疗最恰当。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将在下面详述。

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作者:欧洲心脏病学会今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新一版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面对具体患者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同时考虑到了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以及特定诊治手段的危险/效益比。

该指南不但对欧洲国家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心绞痛临床实践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仅就其主要内容做一简介,以飨读者。

一、定义与病理生理学典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为胸部、下颌部、肩背部或上臂部的不适感,常因劳力或情绪压力而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最常见病因是粥样硬化所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阈值在每天甚至同一天都有所不同,症状的变异性取决于关键狭窄部位的血管收缩程度(动态狭窄)和/或远端血管状况。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如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二、流行病学心绞痛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而难以评价不同研究中患病率及发病率的差异。

一项欧洲研究发现,45~54岁女性的心绞痛患病率为0.1%~1%,而65~74岁女性的患病率则猛增至10%~15%;同样年龄组的男性患病率分别为2%~5%和10%~20%。

据此估计,大多数欧洲国家每百万人中约有2~4万心绞痛患者。

在40岁以上西方人群中,无并发症的心绞痛年发病率约为0.5%,但存在地区差异。

疾病进展和急性事件的发生并不一定与冠脉造影所显示的病变狭窄程度相关。

三、诊断与临床评估1. 诊断所有稳定型心绞痛疑似病例都需要接受迅速、恰当的心脏方面的检查,以得到正确诊断和预后评估。

医生应首先进行无创性检查,包括运动心电图、负荷超声心动图或心肌灌注扫描。

这些检查可以评价轻、中度症状患者的病情,并有助于危险分层。

进行运动试验评价时应考虑到受试者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性、所达到的运动负荷、临床症状特点及心电图ST段的变化。

穴位注射治疗稳定型心绞痛64例

穴位注射治疗稳定型心绞痛64例

敏感点或 “ 阳性 ( 双侧穴位交替治疗 ) 内关 、 阴 : 厥 上 , 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 : 布 区域有牵扯痛 、 或T ,刺激 该 处可 调 整 相应 内 俞、 足三里 。 具体操作 : 予常规皮肤 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加 反应 物 ” 消毒后 ,用5 l 注射器0 m m . m 注射 重 : 5 静息心电图s 段较治疗前降低 脏 功f c。足三 里穴 为足 阳明 胃稳定 减少8%以上 。有效 : 0 心绞痛发作 性 , 可使心脏 收缩力增 强 , 心搏量 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 [ 的稳 次数及硝酸甘油 消耗量减少5 %~ 增加 , 1 0 心率下 降 , 心脏供血 得 以改 定 型 心 绞 痛 诊 断标 准 , ii心 功 8 %。无 效 : Klp l 0 心绞 痛 发作 次 数 及 硝 善 , 使心绞痛 症状 即时缓解 。厥 阴俞属足太 阳膀胱经穴 , 是心包 的 心脏性疾病引起的胸痛 、 过敏体质 31 心 电 图疗 效 评定 。显 效 : 背俞穴 ; .. 2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 注于 及 左 心 室功 能 不 全 Ⅲ级 以上 或 过 静 息 心 电图恢 复 至 “ 大致 正 常 ” 或 背腰 部 的俞 穴 , 调整 相 关 脏腑 功 能 去3 月 中有心肌 梗死 史者 。 个 达 到 “ 常心 电 图 ” 正 。有效 : 息心 能 , 静 常用 于 治疗 相关 脏 器 病 变 。现 厥 电图缺血性s 段 的下降 , T 治疗后 回 代研究表明, 阴俞解剖部位有第

311 心 绞 痛 症 状 及 硝 酸 甘 油 减 手 少 阳三 焦 经 , .. 又是 八 脉交 会 穴 之
6 例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患 者 均 为 停率 4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心绞痛的治疗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冠心病易患因素的纠正如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体重、停止吸烟、合并糖尿病者需降低升高的血糖。

如有贫血、甲亢、心力衰竭或使用任何增加心肌氧耗的药物均需注意纠正或避免。

2.调整生活方式减轻或避免心肌缺血的发作。

例如估测患者的体力活动耐量,调整日常生活及工作量。

患者应避免突然的劳累动作,尤其在较长时间休息以后,例如对昼夜心绞痛发作规律的研究发现,清晨起来后的短时间内,心绞痛阈较低,因此,起床后活动动作宜慢,必要时须用硝酸甘油作预防。

3.心绞痛的药物治疗药物是治疗冠心病最基本、重要的方式,不仅可缓解急性发作,还可以预防心绞痛发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急性发作时的治疗:在心绞痛突然发作时,要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若症状仍不缓解,可使用作用较快的硝酸酯类药物,一般首选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

①首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mg,因可为唾液所溶解而吸收,1 〜2min 即开始起效,约半小时后作用消效或未充分缓解,可每隔5min 再含服0.4mg;15min 内可失。

对约92%的病人有效,其中76% 在3min 内见效。

若无含1.2〜1.5mg,若心绞痛症状持续20min,且不为硝酸甘油所缓解可到附近医疗中心就诊,以除外急性心肌梗死。

②硝酸异山梨酯:5〜10mg 舌下含服,1 〜5min 见效,作用维持2〜3h。

市场上有这两种药物的喷雾剂,比片剂更容易吸收。

③也可含服一些起效快的中药制剂,如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

(2)缓解期的治疗:可使用硝酸酯类、P受体阻滞药、钙通道拮抗药及抗血小板药物。

①硝酸酯类:临床常用的硝酸酯类主要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和单硝酸异山梨醇。

A. 单硝酸异山梨醇酯:与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相比单硝酸异山梨醇不需要通过肝脏首次代谢,具有100%的生物利用率,其血清半衰期为4〜5h,明显长于消心痛的血清半衰期,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药物,其中20mg 的剂型有长效心痛治、异乐定、鲁南欣康和丽珠欣乐,作用可持续8h,适合于2次Id给药30mg,40mg,50mg,60mg 的剂型有依姆多(有30mg 及60mg 两种剂型)、德脉宁、长效异乐定,臣功再佳及莫诺确特等,药效可持续16〜24h,一般1片/d即可。

B.速效类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口腔喷雾剂:是硝酸甘油和消心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的改进剂,喷雾后15〜30s 起效,3 4min作用达高峰,可维持1〜1.5h。

C.长效硝酸甘油缓释剂:有2.5mg 和6.5mg 两种,口服后,前者2〜8h 疗效明显,后者则作用持续时间更长。

D. 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皮肤喷雾剂:喷雾皮肤后约30〜60min 起效,药效可维持12h。

E.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的静脉剂型: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急性发病期。

硝酸酯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头痛、头晕、反射性心动过速和直立性低血压等。

②钙通道拮抗药:常用的有3类:A.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络活喜)、波依定,拜心同和尼卡地平。

因降低血压作用明显,适用于冠心病并高血压的患者。

硝苯地平常用量为30〜120mg/d ,分3〜4 次口服;氨氯地平(络活喜)为5〜10mg/d , 1次口服;非洛地平(波依定)2.5〜10mg/d , 1次口服;硝苯地平(拜心同)30mg/d , 1次口服。

B.粟碱的衍生物:如维拉帕米,160〜320mg/d,分3〜4次口服;维拉帕米缓释剂剂型为240mg/片,1次/d。

C.1.5-苯噻嗪衍生物:如地尔硫,90〜240mg/d,分3〜4次口服。

主要副作用:二氢吡啶类可使血压降低、心动过速、头痛、眩晕、疲乏、胃肠道不适和周围水肿(以踝关节周围为常见)。

而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的主要副作用是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头痛和疲乏等。

③P受体阻滞药:临床常用P受体阻滞药有普萘洛尔(心得安)、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托洛尔(美多心安)和比索洛尔(康可);这些P受体阻滞药均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除普萘洛尔(心得安)外,均是心脏选择性作用于P受体,故心得普萘洛尔(心得安)近来已较少使用。

P受体阻滞药应用剂量国内明显低于国外。

A. 美托洛尔(美多心安):美托洛尔(美多心安)是脂溶性,主要经肝脏代谢。

剂量25〜200mgd,100mg/d 时有心脏选择性。

分2〜3 次口服;使用剂量低于B. 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和比索洛尔(康可):为水溶性,主要经肾脏代谢,阿替洛尔(氨酰心安)12.5〜100mg/d,分1〜2次口服;比索洛尔(康可)2.5〜10mg/d , 1次/d 口服。

比索洛尔(康可)10mg时相当于阿替洛尔(氨酰心安)100mg的疗效。

血清半衰期阿替洛尔(氨酰心安)为6〜9h,比索洛尔(康可)为18〜24h。

④抗心肌缺血药:在正常无心肌缺血的情况下,心脏活动的能量60%〜90%来自心肌细胞内的脂肪酸代谢。

10%〜40%由糖酵解和乳酸氧化提供。

心肌缺血时,游离脂肪酸动员增加,脂肪酸氧化速度增加,葡萄糖氧化供能(葡萄糖有氧代谢)ATP 份额被压缩了5%〜10%,ATP 生成的速率降。

如以1.6 碳软脂酸供能时,每消耗1 个氧分子(O2)可产生4.3 个ATP 的能量;而以葡萄糖氧化时,每消耗1个氧分子可提供6 个ATP 的能量。

可见消耗同样的氧,葡萄糖供能比游离脂肪酸氧化供能的效能高12%〜28%。

由于糖酵解和乳酸产生增加,导致细胞内pH 降低,影响离子泵的正常功能和钠、钾离子的跨膜流动,钙离子在细胞内过载,导致心功能下降。

在中等程度心肌缺血时(冠脉血流量仅为正常30% 〜60%)虽然有乳酸堆积,心肌仍以耗氧较多的脂肪酸氧化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丙酮酸转化为乳酸;使心肌功能进一步受影响。

曲美他嗪(万爽力):为优化心肌能量平衡的3- 抗心肌缺血药。

作用于线粒体水平,通过选择性抑制长链酮酰辅酶A硫解酶(3-KAT)而可部分抑制脂肪酸氧化,增加葡萄糖有氧代谢,减少ATP产生的氧耗和乳酸H+的堆积,减少细胞酸中毒及细胞内Ca2 +超负荷,减轻自由基损害。

保证了离子泵的正常功能,钠、钾离子的跨膜流动,继而保持了细胞的自身平衡。

具有直接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对血流动力学没有影响。

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冠状动脉已有较明显的固定狭窄,不能通过冠状动脉适应性的扩张来增加血流灌注,同时由于内皮细胞功能的损伤,NO(—氧化氮)产生减少,使在体力运动、情绪激动或寒冷气候时冠脉收缩,故约有30%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以静息状态下出现症状发作。

作为第一个3-KAT 抑制剂,“曲美他嗪(万爽力)”有助于优化心肌能量代谢,从脂肪酸氧化转向葡萄糖氧化,恢复糖酵解和氧化的耦联,促使氧耗较少的ATP 产生,有助于缺血心肌机械功能的恢复。

在2001 年9 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年会(ESC)对曲美他嗪的治疗进展进行了专题研讨。

认为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P受体阻滞药是一线药物,但该类药有一定的禁忌证,在老年患者更易发生。

硝酸酯、钙拮抗药、曲美他嗪可在一线药物有禁忌证或耐受性差时作为二线药物使用。

研究证实,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时,与有血流动力学作用的药物相比,TMZ 至少有同等的疗效,而病人的耐受性更好。

有作者应用TMZ 20mg , 3次/d(71例),与普萘洛尔(心得安)40mg,3次/d(78例)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心绞痛二者同样有效。

TMZ 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常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如在延长运动至心绞痛发作和ST 段降低的时间上,TMZ与硝酸酯合用较P受体阻滞药和硝酸酯合用更有效。

地尔硫卓治疗无效的病人加用TMZ 可使症状改善。

还有TMZ 改善左心室功能,提高LVEF ,对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血小板等的作用也有相关研究报道。

总之,由于TMZ 的独特作用机制和良好的安全性,它的临床运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已从单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扩展到对多种心肌缺血状态及缺血性心功能障碍时的保护。

⑤抗血小板的药物:主要抗血小板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噻氯匹啶、氯吡格雷、双嘧达莫(潘生丁)、鱼油及血小板糖蛋白(GP n b/n a 纤维蛋白原受体)拮抗药等。

4.心绞痛的介入性治疗主要指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疗法,目前主要有两种即PTCA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CABG (冠状动脉搭桥术)(1)PTCA :即用经皮穿刺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冠状动脉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

其治疗机制是通过球囊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节段的机械挤压,使粥样硬化的血管内膜向外膜伸展,血管直径扩大,或粥样硬化斑块被撕裂沿血管腔延伸,在生理压力和血流冲击下,重新塑形生成新的平滑内腔,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血流通畅。

目前随着PTCA 技术的改进、材料的改良、优质影像增强系统的引入及PTCA操作经验的积累,其临床适应证在扩展。

在临床上药物治疗无效,病人要求行血运重建治疗;同时有血管再通操作成功的可能性的病人可考虑进行PTCA 的治疗。

(2)CABG :它通过将移植血管绕过冠状动脉狭窄部位与其近端吻合,可以达到立即恢复和(或)增加缺血心肌的血流量,有效地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隐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