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康复护理路径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措施及指导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措施(一)康复病区的条件及设施1.康复病区应宽敞,病床之间不应小于 1.5m,使轮椅有足够的空间,方便病人移动及日常活动。
病床应选择带有床档的多功能床,并应备有大小不同的软垫,满足病人康复需求。
病房床头、走廊、卫生间、淋浴间均应安装呼叫器。
2.病区地面是保证脊髓损伤病人活动安全的重要内容,应平整、防滑、有弹性不易松动的表面材料,保证病人行走、训练、轮椅使用安全可靠。
3.卫生间应无台阶、门宽大、应安装防滑道并侧拉,坐便两侧有扶手;水龙头应安装长柄,建造截瘫病人使用方便的洗澡设施,淋浴应有软管喷头,方便病人使用。
4.病区走廊应安装扶手,利于行走训练。
(二)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急性期是指脊髓损伤后约6~8周内,主要问题是脊柱骨折尚不稳定,咳嗽无力呼吸困难,脊髓休克。
此期主要防止并发症,其次维持关节活动度和肌肉的正常长度,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为过渡到恢复期治疗做准备。
脊柱、脊髓损伤病人早期急救处理极为重要,急救措施的正确及时与否,决定病人的预后。
不完全脊髓损伤可因急救处理不当而造成完全性损伤,完全性损伤可因急救处理不当造成损伤水平上升。
对颈脊髓损伤病人,上升一个节段就意味着康复目标的降低及残疾程度的增加。
1.正确体位的摆放急性期卧床阶段正确的体位摆放,不仅有利于损伤部位的愈合,而且有利于预防压疮、关节挛缩及痉挛的发生。
(1)仰卧位:四肢瘫病人上肢体位摆放时应将双肩向上,防止后缩,肩下的枕头高度适宜,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的枕头上,肘伸展,腕关节背屈30° ~ 45°以保持功能位,手指自然屈曲,手掌可握毛巾卷。
截瘫病人上肢功能正常,采取自然体位即可。
四肢瘫及截瘫病人下肢体位摆放相同。
髋关节伸展,在两腿之间放1-2个枕头,以保持髋关节轻度外展。
膝关节伸展,膝关节下可放小枕头,以防止膝关节过度伸展。
双足底可垫软枕,以保持踝关节背屈,预防足下垂的形成,足跟下放小软垫,防止出现压疮。
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二、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脊髓损伤恢复期(ICD-10:T09.30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天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住院第 1 天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完善辅助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与入院康复评定 □ 初步确定诊断及治疗方案 □ 安全告知 □ 签订相关医疗文书及项目实施协议
住院第 8-19 天
□ 各级医师查房 □ 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康复
评定,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 拟定中期康复评价; □ 完成中期康复评价,调整
康复治疗方案 □ 落实康复治疗 □ 相关科室会诊
住院第 20-27 天 (出院前日)
□ 上级医师查房,末期康 复评定明确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 页、出院证明书等
3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T09.300 脊髓损伤编码。 2.经急性期完成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生命 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 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卫 生部《脑卒中等8个常见病种(手术)康复医疗双向转诊标 准(试行)》(卫办医政函〔2013〕259号): (1)生命体征平稳。 (2)骨科或神经外科专科处理结束,脊柱基本稳定。 (3)脊髓损伤相关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平 稳。 (4)接受系统康复诊疗后仍存在功能障碍,需继续住 院康复治疗。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 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或以上并发症已得到 较好控制。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 (七)住院期间辅助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①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③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03
康复护理方法
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治疗方案。在康复医师或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关节活动 、肌肉收缩训练、平衡协调训练等,以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和关节活动度的增加。同时,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的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物理因子疗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物理因子疗法进行治疗。例如,电疗可以通过电流刺激促进肌肉收缩和神经再 生;超声波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磁疗可以缓解疼痛和促进炎症消散。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 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教导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如使用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以及 日常生活技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
预防并发症
01
02
03
预防褥疮
定期翻身、清洁皮肤和保 持干燥,以预防褥疮的发 生。
肺部护理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 嗽和吹气球等练习,以保 持肺部通畅,预防肺部感 染。
泌尿系统管理
定期排尿、清洁尿道口和 膀胱训练,预防泌尿系统 感染和结石。
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脊髓损伤 可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 伤,以及高颈段损伤和低颈段损 伤等。
病因与病理
病因
脊髓损伤的常见原因为交通事故、跌 倒、运动损伤、暴力等。
病理
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受到压迫、出 血、坏死等损害,导致神经传导中断 或异常。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如肢 体瘫痪、麻木、大小便失禁等。
心理护理
情绪支持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他们的 感受和困惑,给予安慰和鼓励。同时,向患者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应对策略,帮助他
脊髓损伤的康复流程及其应用
脊髓损伤的康复流程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或截瘫,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的创伤。
致伤原因很多,如高处坠落、车祸、暴力打击或砸伤、体育运动、刀伤或枪伤等。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应从受伤现场急救开始,并需要多学科医务人员协作,患者及其亲属,以及心理、教育、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全面介入,根据不同的损伤水平和不同的康复分期制订不同的康复流程,实施全面康复。
这样,可有效地预防各种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树立患者的康复信心,缩短康复医疗时间和减少费用,使他们及早重返社会。
1 SCI的康复流程1 1整体康复流程发病→急救(ICU) →病区→首次评价→中期评价→终期评价(出院)。
ICU介入人员:医师、护士、运动疗法(PT)士、作业疗法(OT)士等;入院后介入人员:医师、护士、PT士、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
1 2各期的康复流程根据脊髓损伤的水平、类型及残存的运动感觉功能,患者的年龄、体质和有无复合伤、各期的特征等情况,确定康复目标,制订康复流程。
SCI患者的康复流程为:1 2 1卧床期急性不稳定期(1~4周):临床处理:运送与急救,预防加重,明确诊断,早期治疗,整复与制动,预防并发症;康复护理:Ⅰ级护理或特护,监测生命体征,呼吸道管理,定时变换体位,留置导尿管,生活护理,心理护理。
急性稳定期(4~8周):临床处理:恢复脊柱稳定性,防治并发症,支持疗法,中医疗法;康复护理:Ⅱ级或Ⅰ级护理,辅助翻身,二便管理,饮食护理,指导床上活动,心理护理。
卧床期康复评定为初期评定(入院~1周内床旁),内容包括掌握伤情和残存功能,找出存在问题,制定康复目标,制定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床旁训练,体位放置,被动ROM,肌力维持,肺部PT,上肢手支具,PT、OT室训练,ROM训练,肌力增强,斜床站立,翻身起坐,ADL训练。
社会心理康复:心理评定家庭情况调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一、护理评估1、观察病情变化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2、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呼吸系统感染,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3、评估患者损伤平面及程度,还有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等其它各系统功能的情况。
4、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1、保持肢体功能位,按时轴线翻身,预防压疮。
2、进行主、被动运动及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痉挛。
3、卧床期保持脊柱平直位,病情许可下逐步抬高床头,行坐位耐性训练。
4、饮食护理:脊髓损伤早期因交感神经功能下降,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缺乏,腹胀等,应静脉补充营养。
待2-3周患者肠蠕动恢复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5、生命体征平稳后,早期进行床上主动、被动运动,以防肌肉萎缩。
6、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等,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动作、进行有效咳嗽,指导呼吸训练。
7、做好皮肤护理,感觉障碍部位禁用热水袋保暖。
三、健康指导要点1、忌烟、酒、辛辣食物,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食物。
2、康复初期:(1)可进行轮椅到床,床到轮椅的转移训练;(2)日常生活活动训练;(3)患者耐力及残余肌力的加强训练。
3、教育患者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对待目前的残疾状态,充分利用残存功能去代偿致残部分功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加强二便管理教育,一定要使患者学会自己处理大小便,高位截瘫患者的家属学会协助患者处理大小便。
四、注意事项1、患肢皮肤感觉差,防止烫伤,行走训练及使用步行架时应有人陪同,防止跌倒。
2、每日观察压疮好发部位的皮肤情况,预防压疮。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一)定义:脊髓损伤指由外伤、疾病等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反射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相应的病理改变,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
(二)临床表现:1、运动障碍:表现为肌力、肌张力、反射的改变。
(1)肌力改变主要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肌力减退或消失,造成自主功能障碍。
严重的颈髓损伤造成四肢瘫,严重的胸、腰。
骶段椎管内神经组织损伤造成截瘫。
(2)肌张力改变主要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肌张力的增强或降低,影响运动功能。
(3)反射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反射消失、减弱、或亢进,出现病理反射。
2、感觉障碍:(1)疼痛又分根性疼痛,常在夜间加重;传导性疼痛,呈弥漫性烧灼痒痛或钻痛;脊柱性痛,多位于即被深部肌肉,可伴有局部肌紧张、棘突压痛。
(2)感觉异常。
可呈麻木、蚁走感、凉感等,胸髓病变会表现束带感。
①感觉丧失。
皮肤出现损伤不感觉疼痛、病人常感觉麻木。
②感觉分离。
浅感觉分离较常见,表现为痛觉、温度觉障碍,其它深感觉正常。
3、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排便障碍、顽固性便秘、大便失禁、腹胀。
4、脊髓休克:表现为肢体呈完全性迟缓性瘫痪、尿潴留、便失禁。
5、其他:如颈脊髓损伤后,表现为排汗功能和血管运动功能障碍,其他还会出现Guttmann征(张口呼吸、鼻粘膜血管扩张、水肿而发生闭塞)、体位性低血压、皮肤脱屑、水肿、角化过度等,如脊髓损伤易出现呼吸道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关节挛缩等。
6临床/并发症表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疼痛、异位骨化、压疮、关节挛缩等。
(三)护理问题:1、躯体移动障碍:与疼痛及神经损伤有关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四肢瘫后活动或功能受限有关3、潜在并发症: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及功能锻炼方法5、排尿、排便功能障碍(四)观察要点:1、心理状态的观察:患者情绪状态是否积极,有无焦虑、抑郁等情况,防自杀。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计划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计划1.脊髓损伤康复的康复护理2.脊髓损伤后应该怎样护理脊髓损伤康复的康复护理一、做好基础护理大多数脊髓损伤病人是四肢瘫或截瘫,长期卧床易发生三大并发症。
因此做好基础护理,预防三大并发症是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
褥疮的预防卧床病人因为截瘫部位无感觉,体位又不能随意翻动,皮肤及皮下组织长期受压易发生褥疮。
因此,应坚持为病人2h翻身一次,颈髓损伤病人翻身时要保持头颈躯干成一直线并固定好颈部,使用气垫床,保持床铺平整干燥,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
擦浴后在骨隆突处涂以滑石粉,并按摩受压部位。
肺部感染的预防脊髓损伤病人因疼痛不敢深呼吸,平卧位也不利于呼吸。
因此肺及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发生肺炎。
特别是颈髓损伤病人,肋间肌及腹肌均麻痹,只剩膈肌作用。
因此肺的膨胀不全,更易发生肺炎。
因此要帮助病人定时翻身拍背排痰,鼓励病人多饮水,痰液粘稠者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用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泌尿系感染的预防脊髓损伤病人伤后多有排尿机能的暂时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因此大部分病人要留置导尿,加上病人长期卧床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因此要帮助病人保持尿道口清洁,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用洗必泰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并更换尿袋,保持尿管引流通畅。
二、防止关节挛缩躯干和肢体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关节挛缩和褥疮。
肩关节应处于外展位,以减少后期发生挛缩和疼痛;腕关节通常用夹板固定于功能位;手指应处于微屈位,每日进行髋膝关节被动伸屈外展内旋活动5~6次,每次5min。
给病人双足穿防旋鞋或使踝关节处于背屈90°,防止踝关节屈曲挛缩。
三、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具有不同程度躯干和上肢障碍的四肢瘫患者,训练日常生活活动尤为重要,自理活动如吃饭梳洗上肢穿衣,病人在床上进行移动,并逐渐过渡到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上,大多数截瘫病人可独立完成。
四、心理护理病人大部分是在正常劳动情况下突然受到外来伤害,思想上没有任何准备,常表现为焦虑,惊恐不安,担心生命有危险,以后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经济来源,以致悲观绝望,不思饮食,不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脊髓损伤康复临床路径
脊髓损伤康复临床途径(湘雅博爱康复医院)一、脊髓损伤康复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
第一诊疗为脊髓损伤(ICD-10:S14.0-S34.1,T06.0-T09.3),经急性期完毕临床药品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效障碍,或出现影响功效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卫生部《脑卒中档 8个常见病种(手术)康复医疗双向转诊原则(试行)》:1.生命体征平稳。
2.骨科或神经外科专科解决结束,脊柱基本稳定。
3.脊髓损伤有关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平稳。
4.接受系统康复诊疗后仍存在功效障碍,需继续住院康复治疗。
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功效障碍、泌尿系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或以上并发症已得到较好控制。
(二)康复功效评定与康复治疗方案选择根据。
参考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制订的《脊髓损伤功效分类原则》(ASIA)等脊髓损伤诊疗、干预、评定、康复治疗方案。
(四)原则住院日为 45 天。
(五)进入途径原则。
1.第一诊疗必须符合(ICD-10:S14.0-S34.1,T06.0-T09.3)脊髓损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含有其它疾病诊疗,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解决也不影响第一诊疗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途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完毕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效、肾功效、电解质、凝血功效;(3)肾脏及泌尿系统彩超,骨盆平片,损伤位置正侧位 X 线,乙肝五项,血栓止血五项,尿液分析,残存尿量,膀胱容量,康复科有关评定量表等。
(二)诊疗有疑问可查:脊柱 MRI,脊柱血管造影等提示有脊髓损失,尿培养以及药品敏感实验,尿液流变学检查等球-肛门反射,骶-尾部感觉、运动等判断与否度过脊髓休克期及损失平面。
(七)原则临床治疗方案。
脊髓损伤急性期手术后用糖皮质激素、高渗性脱水剂、自由基去除剂等,康复期间可根据并发症状况对症解决抗感染、防止静脉血栓等药品应用。
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标准计划
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标准计划一、 概念 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SCI) : 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 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脊 髓损伤造成四肢瘫痪时称四肢瘫; 胸段以下脊髓损伤造成躯干及下肢 瘫痪而未累及上肢时称截瘫。
脊髓损伤分外伤性和非外伤性脊髓损 伤。
脊髓损伤可发生: 1. 四肢瘫:指由于脊髓腔内脊髓神经组织的损伤造成脊髓颈段的运 动、感觉功能的损害和丧失,造成上肢、躯干、下肢及盆腔脏器 的功能损害。
2. 截瘫:指由于脊髓腔内脊髓神经组织的损伤造成脊髓胸腰或邸段 的运动、感觉功能的损害和丧失,其上肢功能完好。
3. 不完全损伤:神经损伤平面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颈段保留部分感觉 或运动功能。
4. 完全性的脊髓损伤:邸段感觉或运动功能完全消失。
二、 临床特征 脊髓损伤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脊髓休克、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 控制障碍、痉挛、排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不完全脊髓 损伤具有特殊的表现。
1. 中央束综合征 2. 半切综合征-1-3. 前束综合征 4. 后束综合征 5. 脊髓圆锥综合征 6. 马尾综合征 7. 脊髓震荡 三、 康复原则 1. 运动功能的恢复-----最大限度地发挥残存神经支配的肌肉的功 能。
2. 日常生活能力技巧掌握及支具的使用。
3.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有泌尿系统、皮肤软系统、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骨关节疼痛、痉挛。
4. 心理调节。
四、 康复护理要点 1. 按外科护理常规和康复科护理常规。
2. 评定评估患者伤残情况,制定康复计划,逐一落实。
3. 做好康复心理护理。
4. 评估患者伤残情况,制定康复护理计划,逐一落实。
五、 康复护理措施 1. 睡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位,搬动时应保持病人垂直,如搬木 头一样。
2. 腰椎损伤者翻身时,轴向翻身(1——4)周,颈椎损伤患者在 固定颈部、胸、腰、双下肢下进行协调翻身,同步协调进行。
脊髓损伤护理路径表
脊髓损伤护理路径表
引言
脊髓损伤是指脊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功能障碍性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路径是一种基于证据的、规范化的护理计划,可以提供标准化的照护,优化护理效果。
本文档旨在制定脊髓损伤的护理路径表,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恢复。
脊髓损伤护理路径表
阶段一:急性期
- 评估:对患者进行基本生命体征监测、神经功能评估、脊柱CT/MRI检查等。
- 治疗:立即进行脊柱固定、手术治疗等。
- 预防并处理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 疼痛管理:使用药物或物理治疗来缓解疼痛。
阶段二:康复期
- 出院时指导:提供适当的饮食、呼吸和躯体活动指导;解释患者病情,提供心理支持等。
- 康复训练:进行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运动强度逐渐增加。
- 营养管理: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以支持患者的康复。
- 患者教育:教育患者关于病情的认识、自我护理技能等。
阶段三:远期护理
- 随访:定期随访患者,检查伤情变化、并发症等。
- 心理支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适应新的
生活状态。
- 社会融入:协助患者进行职业康复、适应社会环境等。
- 家庭支持:支持患者家庭提供必要的护理、理解和支持。
结论
制定脊髓损伤的护理路径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标准化护理流程,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护理路径表进行操作,关注患者的全面护理,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患
者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也需要患者家属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
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恢复。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指南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指南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需要全面而专业的护理操作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脊髓损伤康复护理的操作流程,并提供评分指南以及相应的护理建议。
一、康复护理操作流程1. 患者评估在进行任何护理操作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
包括患者的病史、损伤程度、神经功能状态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患者定位根据患者的损伤部位和程度,确定其辅助康复装置的使用方式。
例如,对于颈髓损伤患者,可使用颈环进行固定;对于胸腰段髓损伤患者,可使用矫形背带进行辅助。
3. 运动功能康复脊髓损伤患者常常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康复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训练。
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设计相应的肌肉力量训练和关节活动度恢复计划。
运动功能康复包括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旨在提高患者的运动协调性和肌肉力量。
4. 感觉功能康复除了运动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患者还常常出现感觉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康复包括触觉、疼痛和温度感觉的恢复。
通过使用刺激物品和康复器械,帮助患者恢复感觉功能,提高其生活品质。
5. 神经功能康复神经功能的康复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腰椎穿刺等手段,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如电疗、磁疗等方法。
6. 吞咽和语言康复部分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和语言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操作流程中应包括相应的吞咽和语言康复项目,如吞咽训练、舌脱病理性舌筋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和语言功能。
7. 心理康复脊髓损伤患者常常伴有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
在康复护理中,应注重心理康复的操作流程,如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应对情绪困扰,提高其康复效果。
二、评分指南1. ASIA评分ASIA评分是评估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的常用指标。
根据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按照ASIA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从A到E五个等级表示不同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
c7平面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计划
c7平面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计划
1. 早期阶段(伤后1-3个月)
- 呼吸训练:进行腹式呼吸练习,加强肺部扩张。
- 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范围内的关节活动,预防肌肉僵硬和关节粘连。
- 床上活动训练:翻身、坐起等基本动作训练。
- 皮肤护理:按摩、换位,预防压疮形成。
2. 恢复期(3-6个月)
- 坐姿平衡训练:在平衡垫或滚轮上进行坐姿稳定性练习。
- 上肢功能训练:肩关节、肘关节及手部活动度和力量训练。
- 站立平衡训练:在并列或平行扶杆辅助下进行重心转移和站立平衡练习。
- 电刺激或生物反馈训练:针对残余运动神经元进行功能性电刺激或生物反馈训练。
3. 后期康复(6个月以后)
- 步行训练:使用适当辅助器具(拐杖、助行器等)进行平地及阶梯步行训练。
- 上肢活动训练:训练日常生活中的上肢活动,如更衣、写字等。
- 肌力训练:针对残余肌群进行阻力训练,增强肌力。
- 适当运动:推椅训练、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
以上训练计划需要在专业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个体情况
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护理版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护理版汇报人:2023-12-06contents •脊髓损伤概述•康复护理原则与方法•康复护理实施步骤•常见并发症的康复护理•患者自我管理与家庭支持•出院指导与随访目录01脊髓损伤概述定义与分类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伤、疾病等原因导致的脊髓结构或功能损害,造成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等方面的障碍。
完全性损伤指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完全丧失;不完全性损伤则指损伤平面以下保留部分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
脊髓损伤常见的原因包括外伤、脊髓炎、脊髓肿瘤等。
外伤是最常见的脊髓损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跌倒、撞击等。
脊髓炎和脊髓肿瘤等非外伤性原因所致的脊髓损伤较少见。
损伤原因与机制脊髓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
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痰液排出不畅,细菌在肺部繁殖所致。
泌尿系统感染也是脊髓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能与长期使用尿管或膀胱冲洗不当有关。
压疮是由于长期卧床,局部皮肤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出现破溃和感染。
01020304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02康复护理原则与方法康复护理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护理,有助于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提升自我照顾能力正确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压疮、感染等。
康复护理旨在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和适应能力,使患者能够更好地独立生活。
030201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循序渐进康复护理应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需求,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注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康复护理应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贯穿始终,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综合性康复康复护理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和职业需求,提供全面的护理。
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心理支持家庭和社区护理01020304包括运动疗法、理疗等,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平衡、协调等身体功能。
帮助患者进行职业适应和再就业,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脊髓疾病包括炎症性、外伤性及其他类型的疾病导致的脊髓损伤,常可引起截瘫或四肢瘫。
脊髓损伤可造成损伤水平以下正常运动、感觉、自主功能的改变,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可出现截瘫、四肢瘫痪及大、小便困难等,是使患者生活方式发生重要变化的终生残疾。
在治疗护理上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采取必要的对症护理措施,如防止排尿排便困难、泌尿系感染、疼痛、痉挛等并发症。
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康复方法。
康复治疗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独立生活能力,重返工作岗位,重返家庭和社会。
1急性期康复方法1.1 肢体功能位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肢体正确良好的功能位置。
①仰卧位:髋关节伸展并轻度外展。
膝伸展,踝关节背屈,脚趾伸展。
两腿之间放枕头,以保持髋关节轻度外展。
肩关节内收或中立位或前伸位。
肘关节伸展,腕背屈约45°,手指伸展。
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的枕头上,以保持肩关节前伸位,手的位置高于肩部,可以防止重力性肿胀。
②侧卧位:髋、膝关节屈曲,两腿之间垫枕头,使上面的腿压在枕头上。
踝背屈,脚趾伸展。
下面的肩呈屈曲位,上肢垫在枕头上,以减少肩部受压:肘伸展,前臂旋后。
上面的上肢也是旋后位。
1.2 理疗康复用热敷、白炽灯、红外线辐射、脊髓部超短波无热量治疗等,可消除病灶区水肿和炎症浸润,减轻病变损害程度.1.3 被动运动定时变换体位,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的发生。
在关节无痛活动范围内,每天两次进行每个关节的数次全范围活动,肢体进行两次被动活动,一直到患者能够自己进行主动运动为止。
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关节和组织的最大活动范围。
2恢复期康复方法2.1 床上运动训练包括伸肘训练、双上肢上举训练、翻身训练、坐起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等(详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护理方法)。
2.2 轮椅训练对于脊髓病变的患者,轮椅可能是他们终生的代步工具,因此,对患者进行轮椅使用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轮椅训练首先是轮椅上的平衡训练,其次训练基本操作,如手闸的控制、使臀部前移时的支撑动作、轮椅的前后左右移动、上下坡的驾驶、后轮平衡及轮椅侧方移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路径
时间
内容
入院第一周
1评估病人健康教育的需求和能力。
2入院介绍:环境,人员,病区制度,病室管理,贵重物品的保管,防火防盗安全防护。
3讲解翻身的重要性及方法。
方法:翻身时头部、颈部、躯干保持一条直线
4告知病人留置尿管定时开放是为了锻炼膀胱功能,开放时间为2-4小时开放一次。
5指导饮食:以高热量、高白蛋、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粗纤维的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过度进食牛奶、糖等产酸产气食物。
2讲解排尿方法并指导实施。
﹙1﹚Valsalva屏气法:患者采取坐位,身体向前倾,腹部放松,训练患者收缩腹肌,从而增加膀胱及骨盆底部的压力,促使尿液排出。
﹙2﹚Gredert手压法: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下腹部膀胱区,用力向盆腔压迫帮助排尿。
﹙告知病人及家属,此操作有泌尿道感染及肾功能损害的可能。﹚
6指导饮水计划及方法。
饮水计划:一天水量1600-1800ml,分早、中、晚餐,睡前及两餐之间一次,每次饮250ml,如其余时间实在口渴可饮余量,但睡觉时间是严格控制饮水。
7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如:吹气球,健肢做扩胸运动。
8解答病人及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
①
②
入院第三周
1评估病人及家属对前两周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没掌握的继续指导。
7解答病人及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
①
②
入院第四周︵出院前︶
1评估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接受能力。
2强化没掌握的内容。
3讲解功能训练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指导。如轮椅、支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4讲解间歇导尿的方法并要求家属讲解家庭皮肤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7讲解坚持家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
3训练排大便:每天让病人坐位,增加腹压,并给以适当刺激,如按压肛门部及下腹部。同时有计划定时排便﹙按病人伤前排便习惯安排时间﹚。调整饮食,增加粗纤维食物。
4测残余尿量的目的及方法。
目的:了解膀胱功能。
方法:每次排尿后即导尿测量。
5告知腰围、颈托、矫形器的配带方法及重要性、
需配带的时间等。
6讲解多在床上改变体位的重要性:如可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肺部感染、压疮等。
6心理护理:由于疾病恢复期较长,多开导患者,介绍成功病例,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帮助其建立起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
7解答病人及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
①
②
入院第二周
1评估病人对第一周内容的接受情况,没掌握的继续实施。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指导:穿衣、如厕、梳洗、进食等。
3指导床上体位转移方法及注意事项。
翻身→半坡坐起→坐立位→转移
﹙刚开始一定要有人陪护及协助,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4讲解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及预防。
表现:头晕、眼黑、视物不清、甚至一过性神志丧失,如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平卧或头低位即可缓解。
5讲解间歇导尿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目的:训练膀胱功能,减少感染。
注意事项:限制饮水量,无泌尿感染和尿液反流的情况下执行
8解答病人及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
①
②
出院当天
1评估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接受能力。
2讲解活动的注意事项。
3讲解出院带药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4讲解复诊的时间,地点,指征。
5告诉病人把出院后遇到的问题记录,我们会在半个月内进行电话访视,或随时与我科室电话联系,到时我们会解答病人的问题。
6解答病人及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