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复习大纲(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复习大纲(答案)
1、项目的特点:临时性、独特性、渐进性
2、日常运营和项目两者之间的区别
答:日常运营是持续不断和重复进行的,而项目是临时性的,独特的。

3、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答:(1)初始阶段费用和人员水平较低,中间阶段达到最高,结束时快速下降。

(2)初始阶段不确定性水平最高。

(3)初始阶段项目干系人影响项目的最终产品特征和项目最终费用的能力最高,随着项目的继续逐渐变低。

4、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瀑布模型、螺旋模型、迭代模型
5、项目的组织结构形式
答:职能型组织、项目性组织、弱矩阵型组织、平衡矩阵型组织、强矩阵型组织、复合型组织。

6、5个过程组9个知识域44个流程的映射表
7、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市场和生产能力、设备与材料投入分析、网络规划和物理布局方案的选择、项目设计、项目进度安排、项目投资与成本估算。

8、详细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市场需求预测、配件和投入的选择供应、信息系统结构及技术方案的确定、技术与设备选择、网络物理布局设计、投资、成本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评价及综合分析。

9、指数估算法:x=y(c2c1)0.6CF X、Y、C2、Cl、CF的含义
答:X:投资估算数;Y:同类老项目的实际投资数;C2:新项目的生产能力;C1:老项目的生产能力;CF:价格调整系数。

10、项目评估的含义
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由第三方根据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方法、参数和条例等,对项目进行评价、分析和论证,进而判断其是否可行的一个评估过程。

11、范围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编制范围管理计划、范围定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范围确认、范围控制。

12、WBS分解过程及分解的原则
答:WBS分解过程
(1)识别项目交付物和相关项目工作。

(2)对WBS的结构进行组织。

(3)对WBS进行分解。

(4)对WBS中各级工作单元分配标识符或编号。

(5)对当前的分解级别进行检验,以确保他们是必须的、而且是足够详细的。

WBS分解原则:
(1)在各层次上保持项目的完整性,避免遗漏必要的组成部分。

(2)一个工作单元只能从属于某个上层单元,避免交叉从属。

(3)相同层次的工作单元应用相同性质。

(4)工作单元应能分开不同的责任者和不同工作内容。

(5)便于项目管理计划、控制的管理需求。

(6)最底层工作应该具有可比性、是可管理的,可定量检查的。

(7)应包括项目管理工作,包括分包出去的工作。

13、范围确认与质量控制的不同
答:范围确认是有关工作结果的可接受问题,而质量控制是有关工作结果是否满足质量需求的问题。

质量控制通常是在范围确认之前进行,但是这两个过程也可以并行执行。

14、范围控制的定义
15、挣值分析法(挣值管理图会画)
16、质量控制的环节:评审、测试
17、控制图、趋势分析图、散点图
18、项目团队建设的4个阶段
答:4M:
形成期(Forming)、振荡期(Storming)、正规期(Norming)、表现期(Performing)19、信息系统项目团队的建设与发展的若干建议:
答:(1)对团队成员要有信心、友好,认为他们都是最好的。

(Y理论)
(2)解决问题而不是责备人。

(对事不对人)
(3)召开经常性的、有效的会议。

(4)把项目团队建设活动计划到项目计划中去,来帮助项目团队成员和其他的项目干系人更好地相互了解,使项目建设活动变得有趣而又不是强制性的。

(5)教育培训项目团队成员,鼓励他们互相帮助、认识并提供培训以帮助个人和项目团队成为一个更有效的整体。

(6)认可个人和团队的业绩。

(7)尽早的进行项目团队的建设,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进行持续的项目团队建设。

20、冲突的解决方案
答:问题解决、妥协、求同存异、撤退、强迫。

21、绩效报告的输出
答:绩效报告、预测、需求变更、更新的项目管理计划、建议的纠正措施、组织过程资产。

22、项目干系人的管理目的
答:项目干系人的管理就是对他们的沟通进行管理,让不同的项目干系人得到相应等级内容的项目信息并解决项目干系人之间的问题,从而使项目顺利按计划推进。

23、风险应对计划
答:负面风险应对策略:策略、转移、减轻、接受
正面风险应对策略:开拓、分享、强大
24、政府采购的采购方式《政府采购法》
答:(1)公开招标(主要采购方式)
(2)邀请招标
①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货商采购的
②采用公开招标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重过大的。

(3)竞争性谈判
①招标后没有供货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②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③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求的。

④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4)单一来源方式
①只能从唯一供货商处采购的。

②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供货商处采购的。

③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货商处添购,且添
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百分之十的。

(5)询价
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资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采用询价方式采购。

25、配置管理的概念
答:配置管理是通过技术及行政手段对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和过程。

配置管理是PMBOK、ISO9000和CMMI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6、配置项概念
答:产品配置是指一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形式和各种版本的文档、计算机程序、不见及数据的集合。

该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成为该产品配置的一个配置项(CI)。

27、CCB及配置管理员的角色职责
答:(1)CCB(变更控制委员会)是配置项变更的监管组织。

其任务是对建议的配置项变更做出评价、评审以及监督已批准变更的实施。

28、配置标识与建立基线
答:配置项标识步骤:(1)识别配置项;(2)为每个配置项制定唯一性的标识号;(3)确定每个配置项的重要特征;(4)确定配置项进入配置管理的时间;(5)确定每个配置项的拥有者的责任;(6)填写《配置项管理表》(7)审批《配置项管理表》;
基线:由一组配置项组成,这些配置项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

29、创建基线或发行基线的规则
(1)获得CCB批准(2)创建构造及现货发行基线(3)形成文件(4)使基线可用。

30、三类库: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
(1)开发库:供开发人员个人使用;
(2)受控库:在开发的某个阶段工作结束时,将工作产品存入和将有关信息存入。

(3)在开发的信息系统产品完成系统测试后,作为最终产品存入库内,等待交付用户或现场安装。

31、变更控制委员会的任务和人员构成
CCB的任务:对建议的配置项变更做出评价、审批以及监督已批准变更的实施。

CCB的成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质量控制人员、配置控制人员。

32、利用配置库实现变更控制:P329
33、配置项状态变迁规则
答:配置项有三种状态:草稿(Draft)、正式发布(Release)、正在修改(Changing)。

34、外包利益及外包负面影响
(1)利益
✓因获得服务所产生的成本降低
✓企业组织降低的人事成本
✓服务交送的弹性
✓取得专业知识
✓服务改善
✓额外的管理时间
✓专注于核心服务
✓品质改善
✓资本投资减少
✓现金流通
✓其他的“杠杆利益“
(2)负面影响
✓无法达到预期的成本降低目标
✓以前内部自行管理领域的整体品质降低
✓未和服务供应商达成真正的合作关系
✓企业雇主和服务供应商在服务品质和酬劳层面议题上时有争议
✓无法借机开拓出满足客户新层次需求和复合弹性运作需求的机会
35、大型及复杂项目的特征
答:项目周期长、项目规模大、项目团队构成复杂、大型项目经理的日常职责更集中于管理职责。

36、项目实施和控制过程最关键的环节是获取项目的实施绩效和项目的基准计划进行比较。

无论是基准计划还是实施绩效,都要从范围、质量、时间和成本4介方面来反应项目的
特征。

37、内外环境结合分析( SWOT)
✓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
✓S-O:发挥优势,利用机会
✓W-O:利用机会,克服弱点
✓S-T:利用优势,回避威胁
✓W-T:减小弱点,回避威胁。

38、信息系统项目中知识管理的措施
(1)创造更多的员工间交流的机会(2)建立知识索引
(3)项目组织高层的参与和支持(4)与绩效评估体系的结合
39、项目组织在制度平台建设上有四点是必须要做到的
40、加强员工的交流机会(三方面)
41、改变员工行为的硬手段:1行政命令2利益驱动
42、信息安全系统三维空间
答:(1)X轴:OSI网络参考模型
(2)Y轴:安全机制(安全操作系统、完全数据库、应用开发运营等)
(3)Z轴:安全服务(认证、权限、完整、加密、不可否认)
43、信息安全系统架构体系
答:(1)MIS+S:初级洗洗安全保障系统;
(2)S-MIS:标准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3)S2-MIS:超安全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44、信息系统安全薄弱环节鉴定评估:P561
45、安全策略的核心内容:“七定”
答:定方案、定岗、定位、定员、定目标、定制度、定工作流程。

46、三种安全审计系统的主体设计方案P631
(1)利用网络安全入侵监测预警系统实现网络与主机信息检测审计。

(2)对重要应用系统进行情况的审计。

(3)基于网络旁路监控方式安全审计。

47、入侵监测P628
48、三点估算:给出乐观、可能、悲观能算出加权值、方差及概率
答:(1)加权值=(最乐观时间+最可能时间*4+最悲观时间)/6
(2)方差=最悲观时间-最乐观时间/6
(3)概率=∑-2
CP M
Q δ
Q:网络记挂规定的完工日期;M :关键路径上各项工作平均持续时间之和;分母为关键线路的标准差
49、信息安全属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其它属性:真实性、可核查性、不可抵赖性、
可靠性等
50、招投标:招标文件的确定、提交招标文件截止日期的规定、中标后的规定
答:
51、著作权、邻接权、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答:(1)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邻接权: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3)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52、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地理标志权等
54、国家信息化体系6要素
答: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55、电子政务的内容
答:(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56、MRPII 的特点及ERP 的特点和ERP 的功能
答:(1)MPRII 特点:
①计划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②管理的系统性。

③数据共享性。

④动态应变性。

⑤模拟预见性。

⑥物流、资金流的统一。

(2)ERP 特点:

ERP 是统一的集成系统。

②ERP 是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

③EPR 是模块化可配置的。

④ERP 是开放的系统。

(3)ERP 的功能
①财会管理。

②生产控制管理。

③物流管理。

④人力资源管理。

57、CRM 的概念和定义及CRM 应用功能的设计
答:(1)CRM 的三个要点:客户(C )、关系(R )、以及管理(M ),然后给出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

(2)CRM 应用功能的设计:
包括以下基本功能模块:①自动化的销售。

②自动化的市场营销。

③自动化的客户服务。

58、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
答:数据挖掘的任务分为两项:描述,分类和推测。

59、供应链的特征及供应链管理分类
答:供应链特征:交叉性、动态性、存在核心企业、复杂性、面向客户。

供应链管理:(1)根据供应链的对象分类:企业供应链、产品供应链、基于供应链契约的供应链。

(2)根据网状结构特点分类:V型供应链、A型供应链、T型供应链。

(3)根据产品类别分类:功能性供应链、创新型供应链。

60、敏捷供应链区别于一般供应链系统的特点
(1)支持供应链中跨企业的生产方式的快速重组,有助于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合作的优化,从而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理解,对新产品或服务的快速研发、生产和供应。

(2)不仅支持企业内信息系统的调整、重构和信息共享,而且支持供应链中跨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调整、重构和信息共享。

(3)敏感供应链中各个企业能根据敏感化要求方便地进行组织、管理的调整和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

61、商业智能是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的综合运用;商业智能的结构
62、商业智能的三个层次:数据报表、多维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63、多维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系统的总体架构分为4部分
答:源系统、数据仓库、多维数据库和客户端四部分。

64、OLAP的别名及OLAP酌实现方法
答:OLAP也成为多维分析。

OLAP实现方法,根据存储数据的方式不同分为ROLAP(基于关系数据库的OLAP实现)、MOLAP(基于多维数据组织的OLAP实现)、HOLAP(基于混合数据组织的OLAP实现)。

65、监理活动的内容:四控、三管、一协调
答:四控: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工程投资控制、工程变更控制。

三管:工程合同管理、工程信息管理、工程安全管理。

一协调:协调有关单位及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

66、信息系统概念
答:信息系统工程是指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

67、信息系统集成的显著特点
答:(1)信息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2)信息系统集成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他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需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软件。

(3)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品。

(4)系统集成包括技术、管理和商务等各项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68、信息系统集成分类
答:分为设备系统集成、应用系统集成。

69、设备系统集成
答:设备系统集成分为: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安防系统集成。

70、结构化开发方式的特点
优点:用户需求在系统建设前被充分了解和理解,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缺点: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说明繁琐;充分预料各种可能的变化并不现实;如果用户参与程度不高,容易造成系统交接过程不平稳,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难度加大。

71、软件测试的目的
答:测试是为评价和改进产品质量、识别产品的缺陷和问题而进行的活动。

72、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
73、回归测试的目的
答:回归测试的目的是在程序有修改的情况下保证原有功能正常的一种测试策略和方法。

74、软件维护包括的类型
答:更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75、软件质量包括:内部质量、外部质量、使用质量
76、RUP的6个基本最佳实践经验
答:(1)迭代式开发;(2)需求管理;(3)使用以组件为中心的软件架构;(4)可视化软件建模;(5)验证软件质量;(6)控制软件变更。

77、面向对象的分析步骤
(1)发现角色/参与者。

(2)发现用例。

(3)创建用例模型。

(4)进行领域分析。

(5)建立对象-关系模型。

(6)建立对象-行为模型。

(7)建立功能模型。

78、软件常见的架构模式
答:(1)管道/过滤器模式。

(2)面向对象模式(3)事件驱动模式。

(4)分层模式。

(5)知识库模式。

(6)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79、分层模式的特点
答:优点:
(1)有助把复杂的问题按功能分解,使整体设计更为明晰。

(2)支持系统设计的逐级抽象。

(3)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4)支持复用。

缺点:
(1)并不是每个系统都可以很容易的划分出层次来;同时,各层功能的划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抽象方法。

(2)层次的个数过多,系统性能可能会下降。

80、中间件的特点、几种主要的中间件、数据仓库的主要特点
答:(1)中间件特点: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运行于多种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支持分布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或服务的透明交互、支持标准的协议、支持标准的接口。

(2)主要的中间件:数据库访问中间件、远程过程的调用、面向消息中间件、分布式对象中间件、事务中间件。

(3)数据仓库主要特点:面向主题、集成、相对稳定、反映历史文化。

81、WEB服务的典型技术
答:用于传递信息的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用于描述服务的Web服务描述语言(W SDL)、用于Web服务的注册的统一描述、发现及集成(UDDI)、用于数据交换的XML。

82、适合使用Web Services的情况和不适合使用Web Services的情况。

答:适合使用的情况:跨越防火墙、应用程序集成、B2B集成、软件复用。

不适合使用的情况:单机应用程序、局域网上的同构应用程序。

83、网络存储模式定义及特点
答:(1)分为三种模式:直接存储(DAS)、网络连接存储(NAS)存储区域网络(SAN )。

(2)①直接存储是存储器与服务器的直接连接,一般通过标准接口。

② NAS是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连接到一系列计算机上。

③ SAN是采用高速的光线通信通道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存储技术。

84、综合布线的6个子系统
答: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

85、机房分级:A、B、C 3级,A级最高。

8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87、机房在多层建筑物中应该设置在第几层最佳?
答: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确定主机房的位置时,应对设备运输、管线敷设、雷电感应和结构荷载等间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经济比较;采用机房专用空调的主机房,应具备安装空调室外机的建筑条件。

88、防火材料的选择:1-2级耐火材料,不能用3-4级
答: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89、接地方式:等电位连接接地
答: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联结并接地。

90、A级机房的配置:1级机房应配置柴油发电机
答: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配置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当市电发生故障时,后备柴油发电机应能承担全部负荷的需要。

91、主机房和辅助区的地板或地面应有静电泄放措施和接地构造,防静电地板或地面的表面
为2.5x104~1.0×109 欧姆。

且应具有防火、环保、耐污耐磨性能。

92、EIA/TIA568标准的内容.
答:国际综合布线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