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
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提升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康复活动训练
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提升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康复活动训练特殊教育学校致力于为多重残疾儿童提供全面的教育,这包括提高他们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案,并利用优秀的教案范本指导康复活动训练。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优秀教案范本,以帮助提高多重残疾儿童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
教案范本:教案标题: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康复活动训练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通过一系列康复活动训练,帮助他们发展各种运动技能和感知觉,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
教案目标:1.提高多重残疾儿童的感知觉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
2.增强多重残疾儿童的运动能力,包括平衡、协调、力量等。
3.促进多重残疾儿童的社交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4.提高多重残疾儿童的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教学活动:一、感知觉训练1.视觉训练:- 使用大号磁性板和磁性字母等教具,让学生通过拼字游戏锻炼视觉能力。
- 制作感觉书,书中包含不同材质的布料,让学生通过触摸来感知并识别图案。
-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并进行相关练习,如辨认颜色、形状等。
2.听觉训练:- 制作音乐活动,使用乐器和节奏器材,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提高听觉敏感度。
- 进行声音定位游戏,用不同声音源引导学生寻找声音的来源。
- 教授学生基本的口语表达,通过练习和对话来提高听觉和语言理解能力。
3.触觉训练:- 进行触摸认知活动,让学生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来感知其特性。
- 进行手部精细动作练习,如握笔、搭积木等,提升触觉和手部协调能力。
- 在户外进行自然环境触摸活动,让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感知觉刺激。
二、运动能力训练1.平衡训练:- 制定平衡训练计划,包括行走、跑步、跳跃等,逐步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
- 进行平衡球、摇摆桥等项目的训练,增加学生的平衡挑战性。
2.协调训练:- 通过操纵乐器、按摩球等活动,培养学生手眼协调能力。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五大领域
教育和培养特殊儿童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跟普通儿童一样,能够走进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融入正常人群的生活。因此,对特殊儿童而言,社会性能力方面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然而,在具体开展干预的过程中,社会性能力的干预恰恰是一个既复杂又艰难的过程,因此家长和训练者在对这一领域予以重视的同时,也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充分的心理准备。本书将分别针对不同类别特殊儿童在社会性领域的早期干预进行探讨,侧重于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依恋、同伴关系、攻击性行为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干预。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五大领域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儿童心理学家对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心理发展的各方面—会性等的探索。而在特殊儿童群体中,除以上心理发展领域外,特殊儿童的实际生活训练也应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感知觉和运动的发展规律上具有一致性,只是由于残障导致某些功能发展滞后或缺失。因此,通过了解普通儿童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比较和掌握残障儿童发展滞后的程度,为干预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提供依据。
二、语言领域
语言领域的早期干预侧重于残障儿童的语言与言语能力的发展,矫正其语言与言语障碍。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思维能力又是构成智力的主要成分,因此,语言发展落后,智力发展也会落后。在进行早期干预时,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听力障碍儿童和言语障碍儿童而言,这方面的训练难度又很大,因此,需要教育者和家长予以重视。
一、感知觉运动领域
感知觉运动领域的早期干预分为三个部分:感觉、知觉和运动能力。感觉是人类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主要依赖于分析器的正常功能,包括视觉、听觉、触摸觉、味觉、嗅觉、痛觉等;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它不仅需多种分析器的活动,而且需要个体一定经验的帮助,包括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等;而根据人在活动中主要使用的肌肉类型,运动能力可以分为两类,即大肌肉运动能力和精细运动能力。
特殊儿童认知训练步骤
特殊儿童认知训练步骤
对于特殊儿童进行认知训练,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这些步骤包括:
1.评估:首先,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注意力、语言、感知、社交等方面的能力。
这一步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观察来完成。
2.制定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应该明确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3.基础训练:进行一些基础训练,如听觉训练、视觉训练、触觉训练等,以提高孩子的基本感知能力。
4.注意力训练:进行一些注意力训练,如听故事、做游戏、看图片等,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5.语言训练:进行语言训练,包括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可以通过日常交流、故事会、音乐等活动进行训练。
6.社交能力训练:社交能力训练包括如何与人交往、表达情感、分享等。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集体活动等方式进行训练。
7.反馈与调整:定期对孩子的训练进展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计划和内容。
同时,也要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训练。
在进行认知训练时,需要耐心和细心,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肯定。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训练方法和技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
视觉障碍儿童感知觉的训练
视觉障碍儿童感知觉的训练无论是哪一种感知觉都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的。
离开了实践锻炼,视觉障碍儿童的身心都无法发展。
人们认为盲人的耳朵特别灵、手特别灵,其实都是长期实践锻炼的结果。
一、视觉障碍儿童感知觉训练的意义由于视力障碍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儿童的感官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以及他们是否在感知方面得到锻炼和训练,将对儿童在生活中的身心发展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在中国的盲人学校,作者看到了这样一个孩子:因为她从小就和祖母住在一起,年迈的祖母不知道如何抚养这样一个孩子。
为了避免孩子受伤,奶奶只把她放在床上,没有去任何地方。
儿童在13岁时才进入小学一年级,但他们仍然无法接受正常的教学,这与同龄视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很大不同。
她不能定向,步态异常;不能自己穿衣叠被子;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鞋子总是反着穿。
其原因与缺乏早期知觉训练密切相关。
因此,为视力障碍儿童早期提供发育条件和科学的知觉训练非常重要。
发育完全的视力障碍儿童可以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海伦?凯勒和在美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李燕燕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视觉障碍儿童感知觉训练的原则根据视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感官知觉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尽快进行感知训练儿童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
关键期理论告诉我们:在某个时期,儿童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将难以弥补。
从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来说,学前期又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因此,对视觉障碍儿童的感知觉训练应尽早进行。
大量视觉障碍儿童发展的研究表明:错过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才导致儿童发展的异常。
例如,儿童行走能力的关键期在1岁左右。
由于视力残疾和教育环境的不利,视觉障碍儿童行走技能的形成大概要延迟一年。
但如果家长能在早期为儿童提供正常的行走环境,培养儿童的行走能力,不过度地保护和限制,视觉障碍儿童仍能形成正常的行走技能。
2.在视觉障碍儿童感兴趣的活动中及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发展感知觉视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趋势和规律与普通儿童基本一致。
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
海量P
• 感觉发展
• 初级的感觉统合:身体双侧的协调、眼手 协调、情绪稳定、从事有目的性的活动
• 高级的感觉统合:注意力集中、组织能力 加强、自我控制、学习能力、概括和推理 能力不断发展等。
海量P
二、感知觉训练的理论基础
• (一)神经的可塑性 • 神经细胞不可再生
• 动作的教学:对身体、周围环境的探索, 认知运动能力,情绪的发展
海量P
(四)艾尔斯“感觉统合训练法”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 • 1972年提出感觉统合理论。 • 感觉统合: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 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 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 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海量P
(二)感觉统合的脑机制
海量P
(三)感觉统合不良的原因
• 1.妊娠期、围产期脑损伤 • 2.剖腹产 • (1)酸中毒: • 自然分娩时,受产道掠夺,胎儿呼吸道 液体的1/3-2/3被挤出,为出生后的气体交 换做好铺垫,使新生儿肺功能能力提高, 获氧能力较好。
海量P
• • • • •
第二阶段:发展感觉 让其进行行为模仿以训练听觉的明确性; 打乱单词的顺序,让其分辨字母来训练视觉; 通过实物的触摸与辨别来训练触觉; 通过扩大食物和饮料的范围来训练嗅觉和味觉。
• 第二阶段总结报告:养成了正常的睡眠、进食和 个人卫生习惯;视听触味觉都得到了发展;知道 一些常用物品的法文单词,并能依单拿回物品; 学会了一些形容词与动词,可以抄写熟悉的单词 ……
海量P
4.动作训练评估表
海量P
• (二)拟定感知觉训练方案 • 1.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训练目标 • 2.拟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幼儿特殊教育: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领域
幼儿特殊教育: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领域每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儿童心理学家对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心理发展的各方面——感觉、知觉、语言、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个性、社会性等的探索。
而在特殊儿童群体中,除以上心理发展领域外,特殊儿童的实际生活训练也应引起研究者的广泛注重。
(一)感知觉运动领域感知觉运动领域的早期干预分为三个部分:感觉、知觉和运动水平。
感觉是人类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主要依赖于分析器的正常功能,包括视觉、听觉、触摸觉、味觉、嗅觉、痛觉等;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它不但需多种分析器的活动,而且需要个体一定经验的协助,包括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等;而根据人在活动中主要使用的肌肉类型,运动水平能够分为两类,即大肌肉运动水平和精细运动水平。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感知觉和运动的发展规律上具有一致性,仅仅因为残障导致某些功能发展滞后或缺失。
所以,通过了解普通儿童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比较和掌握残障儿童发展滞后的水准,为干预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提供依据。
(二)语言领域语言领域的早期干预侧重于残障儿童的语言与言语水平的发展,矫正其语言与言语障碍。
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思维水平又是构成智力的主要成分,所以,语言发展落后,智力发展也会落后。
在实行早期干预时,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而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听力障碍儿童和言语障碍儿童来说,这方面的训练难度又很大,所以,需要教育者和家长予以重视。
(三)认知领域认知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包括注意、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学习等内容。
学前时期是儿童认知水平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普通儿童与残障儿童,尤其是与智力障碍儿童认知水平的差别从这个阶段就开始了。
为了充分发挥残障儿童的潜能,减轻残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认知领域的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本书将着重从注意、记忆和思维三个方面探讨各类残障儿童的早期干预的内容和方法。
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提升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康复训练活动
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提升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康复训练活动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其中多重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多重残疾儿童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康复训练对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教师需要准备优秀的教案范本,以指导课堂教学。
本文将介绍一份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旨在提升他们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康复训练活动。
教案目标:提升多重残疾儿童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
一、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教师应提前准备好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教具,如球、绳子、弹力带等。
确保教具的安全性和易于操作性。
2. 教室环境准备:教师需要将教室环境整理整洁,保持教室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同时,确保在活动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供孩子们运动。
二、活动内容1. 感知觉训练活动a. 触觉训练:教师可以使用不同材质的物品,如冰凉的铁片、光滑的玻璃球等,让孩子们进行触摸感受,以提升他们的触觉敏感性。
b. 听觉训练:利用音乐、声音等刺激孩子们的听觉感知能力,如通过敲击乐器或播放动物的声音等活动。
c. 视觉训练:使用丰富多样的视觉刺激物,如颜色鲜艳的气球、引人注目的图片等,激发孩子们对视觉的关注。
2. 运动能力训练活动a. 平衡能力训练:通过站立、行走等活动,帮助孩子们建立平衡感和身体稳定性。
b. 手眼协调训练:利用球类运动等活动,让孩子们练习抓握和投掷球的动作,提升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c. 肌肉训练:通过拉伸、压力撕纸等活动,帮助孩子们锻炼身体肌肉,增强力量和灵活性。
三、活动实施1. 教师示范:教师应向孩子们展示每个活动的正确姿势和动作,以示范出色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
2. 小组合作:将多重残疾儿童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合作完成活动,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3. 个性化辅助:根据每个孩子的特殊需求,教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辅助,如增加辅助器械或提供额外的支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
智障儿童教育方法
智障儿童教育方法弱智的病因很多,其干预措施也各不相同。
目前多强调早期预防,即从遗传咨询、计划生育、搞好围产期保健等方面入手。
对已经确诊的弱智儿的教育,要强调一个早字,因为六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如能在三岁以前实施干预,效果会更明显。
只有尽早实施针对性的特殊教育与训练,也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1、注意感知觉与动作的发展训练。
感知觉训练包括视、听、触、味、嗅等方面,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弱智儿参与活动,使各种感知觉得到良好的刺激,并训练四肢协调、手眼协助调能力。
让孩子玩过家家、唱歌跳舞、堆积木。
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增强对大自然的感受力;记忆的内容不要太难,而是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要通过奖励激发弱智儿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对孩子表现出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和鼓励。
2、加强语言学习。
弱智儿的语言发育迟缓,同时存在着多各种构音与发声障碍和节律异常等。
因此,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语言是习得的,2-3岁是学习口语的最佳时机,要抓住机会,结合具体实物,多与孩子交流,增加词汇量。
对语言发育迟缓的矫治可采取以下步骤:先让孩子听音,倾听环境中的各种声音,模仿成人发音,然后听音指物、指图说名称,最后进行口语对话、念儿歌等。
3、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弱智儿生活自理能力差,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是,父母不要事事包办,也不要觉得教育孩子太麻烦而失去耐心,要把一个个生活技能分解成若干个分解动作,让他逐步学习掌握。
比如刷牙,可分解为几个步骤:用杯子盛水--拿好牙刷--打开牙膏--挤出牙膏--刷牙,每天反覆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训练,直至掌握牙的技能。
4、与正常的同伴交往。
弱智儿与同伴交往会受到限制,家长应当创造条件,让他们多和正常儿童交往玩耍,在与同伴交往中模仿学习正确的行为举止,培养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品质。
家长要参与指导,让孩子懂得分享玩人和食物,学会自控,帮助他人,发展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只要家长正视弱智儿存在的问题,熟悉他们的身心需要,在早期及时地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孩子今后就有可能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
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提升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康复运动训练
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提升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康复运动训练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提升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康复运动训练特殊教育学校致力于为多重残疾儿童提供全面的教育与康复服务。
在这个学校里,教师们需要借助优秀的教案范本来指导教学,并且通过合理的康复运动训练来提升学生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
本文将分享一份特殊教育学校中用于培养多重残疾儿童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优秀教案范本。
教学目标:在开始编写教案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多重残疾儿童,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康复运动训练来促进他们的感知觉和运动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具体教学步骤:1. 学生背景评估: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对每个学生的背景进行评估。
了解他们的残疾类型和程度,以及当前的感知觉和运动水平,可以帮助我们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并为后续的评估提供基准。
2. 建立安全环境:对于多重残疾儿童来说,安全至关重要。
确保教室和训练场地的环境安全,并准备好必要的康复设备和辅助工具,以防止学生在运动训练中受伤。
3. 感知觉训练:针对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可以设置各种感知觉刺激任务,如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触觉刺激等。
例如,利用有吸引力的图片和玩具激发学生的视觉兴趣,使用音乐和声音让学生关注听觉刺激,以及通过触摸和触碰游戏提升学生的触觉感知能力。
4. 运动能力训练:在康复运动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游戏、体操和运动技能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选择适合学生个体差异的运动任务,设定适当的难度和目标,帮助他们锻炼肌肉、提高协调性和平衡感。
5. 情感与社交培养:多重残疾儿童常常面临情感和社交交往的困难。
在康复运动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和互动游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和社交互动。
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认知,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和交流能力。
6. 巩固与评估: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巩固学习成果。
通过反复练习和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问题,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
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提升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律动训练活动
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提升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律动训练活动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提升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律动训练活动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多重残疾儿童常面临着感知觉和运动能力上的挑战。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培养感知觉和运动能力,律动训练活动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中的优秀教案范本,着重探讨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律动训练活动。
一. 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特殊教育学校的多重残疾儿童提升感知觉和运动能力。
通过结合音乐、节奏和动作,律动训练活动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的身体协调、平衡感以及感知觉的发展。
此教案适用于年龄在5-10岁的多重残疾儿童。
二. 教案目标1. 提升多重残疾儿童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2. 培养孩子对音乐和节奏的兴趣;3. 增强孩子的身体协调和平衡感;4. 改善孩子的动作技巧和空间意识。
三. 教案内容1. 热身阶段:- 为了准备孩子们的身体和思维,可以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例如三分钟的伸展运动,舒展各个关节,放松身体。
2. 主要活动:- 引入音乐:播放轻快、欢快的音乐,鼓励孩子们跟随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
- 身体动作:指导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身体动作,如伸展手臂、踢腿、转动身体等。
鼓励他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和速度适应不同的动作。
- 空间感知:引导孩子们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移动,如走路、跑步、跳跃等。
同时鼓励他们注意周围的空间和其他物体,提高空间意识。
- 平衡练习:通过站立、跳跃、单脚站立等动作,让孩子们感受平衡的重要性,提高身体的平衡感。
3. 结束阶段:- 缓慢减小音乐的节奏,引导孩子们逐渐放松身体。
- 进行简单的冷静活动,如深呼吸、放松闭眼等,帮助孩子们回归平静的状态。
四. 教案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观察和评估孩子们的参与度和进展情况。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观察孩子们的参与状况,包括动作的准确性、配合音乐的节奏等。
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内容分析
依据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评估的范围可以确定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十个方面,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本体觉、前庭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及时间知觉。
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的方法主要有游戏法、感觉统舍训练法、动作教育法及行为改变技术四大类方法。
视觉能力的训练主要包括视觉注意、视觉追踪、视觉辨别、视觉记忆及视觉再现五个方面;听觉能力的训练主要包括听觉注意、听觉辨别、听觉记忆、听觉理解及复述五个方面;触觉能力的训练包括触觉敏锐性、触觉辨别和触觉记忆三个方面的能力;嗅觉能力的训练包括嗅觉敏锐性、嗅觉辨别和嗅觉记忆及与味觉的关系三个方面;味觉能力的训练包括味觉敏锐性、味觉辨别和味觉记忆三个方面;本体觉的训练主要包括身体各部分位置、身体平衡与协调性训练两个方面;前庭觉的训练主要包含前庭觉与视觉协调、前庭觉与本体觉协调两方面;空间知觉的训练包括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形状知觉、深度(距离)知觉以及视觉与空间知觉的协调、听觉与空间知觉的协调六个方面;运动知觉的训练主要包括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能力两方面;时间知觉的训练主要包括一般时间观念和时钟概念两方面。
运用游戏法进行感知觉训练主要有个别训练和团体训练两种形式,以及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四类。
感觉统合训练法主要是借助一些器材,设计一些针对性的活动进行前庭平衡功能的训练、本体觉的训练和触觉系统的训练。
动作教育法是以身体运动为核心促进儿童动作技能的掌握。
mepa方案是动作教育中的一种模式,强调根据儿童发展的测评结果来确立动作教育的目标,检测动作教育的效果,以促进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
mepa方案以儿童的动作发展为主要线索,将儿童出生后的72个月(0~6岁)划分为7个阶段,反映每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感觉一运动、语言和社会性三大领域内的发展水平。
其活动设计强调先评估,后制订身心发展指导计划。
行为改变技术既可以增加良好行为的出现率,也可以减少、消除不良行为,还可以帮助建立新行为。
第7章各类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2)
杨年煜
主要内容
了解智障儿童等5类特殊儿童的特点; 重点掌握各类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目标、内容、
组织实施及训练人员技术要求; 掌握5类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方案设计的基本技
术及组织训练活动的基本技能。
第3节 学习障碍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基础知识
学习障碍:是个体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 获得上存在显著困难。表现为学习成绩明显落后、 学习方法掌握不当、学习策略运用不佳等。(1994 年,全美学习障碍联合会)
二、训练基本对策
(四)训练人员的技术要求 1.言语表达 2.操作示范 3.支持与纠偏 4.评价与反馈
三、训练项目举例
(一)触觉训练项目举例 (二)前庭觉训练项目举例 (三)本体觉训练项目举例 (四)综合训练项目举例 (五)日常生活项目举例
四、相关辅助训练
(一)运动康复训练 (二)言语语言训练 (三)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四)其他训练
多领域统合训练
轻度:根据运动发展水平和感觉统整能力,控制分领域
训练时间,增加综合训练项目,加强感觉间统合
水平,逐步增加言语、认知等内容,进行高位统
合训练。
中重度:坚持长时间分领域训练后,可适当尝试感觉统
合综合训练项目。
二、训练基本对策
(三)训练组织实施 1.训练活动的准备 2.训练组织形式 3.训练方式 4.训练难点及应对 5.安全防护及应急处置
二、训练基本对策
(二)训练内容 训练重点为本体感觉训训练。
轻度:高位统合训练,充分发展其优势能力。 重度:分领域训练或低位统合训练。
二、训练基本对策
(三)训练组织实施 1.训练活动的准备 2.训练组织形式 3.训练方式 4.训练难点及应对 5.安全防护及应急处置
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提升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康复运动训练活动
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提升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康复运动训练活动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提升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康复运动训练活动特殊教育学校致力于为多重残疾儿童提供全面的教育和康复服务,以帮助他们发展自身潜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感知觉和运动能力是多重残疾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个特殊教育学校多重残疾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针对感知觉和运动能力设计的康复运动训练活动。
第一部分:前言在介绍教案范本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多重残疾儿童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发展情况。
多重残疾儿童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普遍较为有限,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平衡和运动控制等方面。
优秀的教案范本应该能够针对这些方面进行系统的训练,以帮助儿童提高感知觉和运动能力。
第二部分:教案范本本教案范本分为两个部分:感知觉训练和运动能力训练。
每个训练活动都可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
感知觉训练:1. 视觉刺激活动:使用各种色彩鲜艳、形状独特的玩具和图片,引导儿童注视并追踪目标。
可以使用闪光灯、投影仪等设备增加视觉刺激的效果。
2. 听觉刺激活动:通过使用音乐、声音模仿和乐器等活动,激发儿童的听觉反应。
可以利用闻觉刺激器材,如声音球和声音盒,让儿童感受不同的声音。
3. 触觉刺激活动:使用触觉刺激器材,如不同材质的布料、毛毯和海绵等,让儿童通过触摸感受不同的质地和温度变化。
还可以使用按摩球等工具进行触觉刺激。
运动能力训练:1. 平衡练习:引导儿童进行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行走等。
可以使用平衡球、平衡垫等设备增加难度。
通过定期练习,儿童的平衡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2. 运动控制训练:通过操纵玩具、完成指定动作和模仿示范活动等,帮助儿童发展精细运动技能和手眼协调能力。
可以使用各种大小适宜的球类和游戏器材进行训练。
3. 强化活动:为了鼓励儿童参与训练并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可以设置一些强化活动,如奖励系统、竞赛和互动游戏等。
视障特殊儿童教案设计
视障特殊儿童教案设计
训练对象:a.听觉障碍儿童b.视觉障碍儿童
训练内容:视觉障碍儿童的感官训练。
训练主题:视觉障碍儿童触觉和视觉的发展。
训练目标:
目标一:通过用手触摸感知不同的物体,提高触觉的灵敏度。
目标二:增加弱视眼的使用程度,以达到增强视力的目的。
训练对象(具体年龄):4至5岁。
训练过程:
设计意图:感知觉是视觉障碍儿童认识外界事物渠道之一。
视觉障碍儿童通过触摸物体其形状、大小、轻重、温度、软硬、粗细及质地等特征。
本次训练对象分别为盲童与低视力儿童,通过训练一可以增进盲童手部敏感度,盲童手指感觉灵敏度高不是天生,是经过触觉强化训练的结果,是补偿与适应的结果;通过训练二增加弱视眼的使用程度,以达到增强视力的目的。
训练一:“摸摸猜猜”
训练目的: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触觉辨别能力,促进孩子对物品质地的认识,练习轻触物
体的动作。
物质准备:一张白纸、一条毛巾、一张纸板
经验准备:幼儿熟知这类物品,但不能通过触觉的方式区分。
训练过程:
(1)让孩子触摸这些东西,并比较这些东西的光滑度;
(2)蒙上孩子的双眼,给他其中一样东西,并让他判断是什么。
训练二:“捡豆子”
训练目的:孩子用眼应被尽量加强,可以增加精细工作,比如捡豆子、串珠子等。
物质准备:豆子、容器
经验准备:幼儿对豆子的认知
训练过程:就是把几种颜色豆子(如:红豆、绿豆、黄豆)混在一起,让孩子按照同种颜色放在同一个容器里进行分类。
浅谈培智学校智障学生的感知觉训练
[摘要]智障学生与正常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
智障学生相比正常学生来说,发展起点比较低,水平较低下,发展相对迟缓。
从感知能力到思维的判断,再到语言的表达、情感的流露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缺陷。
然而智障学生认知社会的开始就是感知能力,感知能力是他们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培智学校;智障学生;感知觉;训练[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3-0067-01感知觉训练是一种帮助智障学生提高感知能力的方式,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本体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以及运动知觉等知觉的训练,刺激他们的感知器官,从而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一、感知觉训练的内涵在心理学上,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知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神经系统的活动而产生的。
他们对正常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二、智障学生感知觉的局限性智障学生感知感官的感受性是普遍较差的:感知速度慢,感知范围窄,感知容量小;感知分化较弱,选择主动性也不强;感知水平和质量普遍低于健全的学生。
在动作协调这一方面也比健全学生差,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发展得也很缓慢。
三、感知觉训练的意义(1)可以刺激到感知器官,使他们充分发挥感知觉器官的功能,最大限度上提升智障学生的感知能力;(2)智障学生可以利用他们的感知觉器官去慢慢适应环境,体会不一样的人生,从而提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四、感知觉训练的内容感知觉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本体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以及时间知觉这九个方面。
1.视觉训练:主要是为了培养智障学生观察和分辨事物的能力。
(1)视觉敏锐力,对看到的事物可以快速作出自己的反应。
学前特殊儿童感知运动训练教案
学前特殊儿童感知运动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感知运动训练,学前特殊儿童将能够提高自身感觉知觉能力,增强运动协调性和平衡感,并培养社交互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视觉感知训练- 使用图形卡片进行视觉训练,让特殊儿童学会辨认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图形。
- 利用益智玩具和拼图游戏,发展视觉关注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2. 听觉感知训练- 播放多种声音(例如动物叫声、乐器声等),让特殊儿童学会辨认和区分不同的声音。
- 进行声音追踪游戏,培养听觉跟随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3. 触觉感知训练- 利用触摸盒子和触摸板,让特殊儿童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如粗糙、光滑、温暖等),培养触觉辨别和触觉记忆能力。
- 进行认物游戏,让特殊儿童通过触摸来辨认物体的形状、材质和温度。
4. 运动协调训练- 进行简单的动作模仿游戏,让特殊儿童学会模仿和跟随教师或其他孩子的动作。
- 利用球类、绳索等运动器械,进行简单的运动技巧训练,如接球、抛球、绳子跳等。
5. 平衡感训练- 利用平衡木、平衡球等训练器材,进行平衡感训练,帮助特殊儿童掌握身体平衡的能力。
- 进行平衡感游戏,如行走在画有不同图案的平衡木上,提高特殊儿童的身体控制能力。
6. 社交互动训练- 进行合作游戏,鼓励特殊儿童与其他孩子进行社交互动,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 利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游戏,让特殊儿童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 进行简单的身体放松操和按摩活动,预热特殊儿童的身体。
2. 感知运动训练- 根据教学内容,依次进行视觉、听觉、触觉、运动协调、平衡感和社交互动训练。
3. 游戏与实践- 将训练内容与游戏相结合,例如将视觉训练与拼图游戏结合,将听觉训练与声音追踪游戏结合等。
4. 结束活动- 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伸展运动和音乐韵律活动,结束本次训练课程。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根据特殊儿童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实时评估,包括对于感知训练的反应、运动协调性和平衡感的表现、社交互动能力等方面。
不同年龄段特殊儿童教学内容
不同年龄段特殊儿童教学内容
一、婴儿期
在婴儿期,特殊儿童的教学应以感知觉训练为主,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各种视觉、听觉刺激和触觉训练,促进婴儿的感知觉发展,提高其感知能力。
二、学龄前期
在学龄前期,特殊儿童的教学应以语言发展、社交技能和自理能力培养为主。
通过游戏、故事、音乐等方式,激发儿童的语言兴趣,促进其语言发展。
同时,加强社交技能训练,提高儿童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此外,还应注重自理能力的培养,如洗手、穿衣、吃饭等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
三、学龄期
在学龄期,特殊儿童的教学应以学科知识学习、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为主。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式,教授学科知识,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
同时,加强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如独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
四、青少年期
在青少年期,特殊儿童的教学应以职业规划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主。
通过职业规划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明确职业方向,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成年期
在成年期,特殊儿童的教学应以生活技能培训和自我照顾能力培养为主。
通过生活技能培训和自我照顾能力培养,提高成年特殊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同时,加强心理辅导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总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特殊儿童,教学内容应有所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幼儿园感知觉训练计划
幼儿园感知觉训练计划引言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感知觉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感知觉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为了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感知觉,幼儿园应该制定一套合理的训练计划。
身体感知觉训练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通过感知身体的运动和感觉器官的刺激,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
在幼儿园中,可以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进行身体感知觉训练。
比如,让幼儿进行各种运动,如跑、跳、爬等,以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同时,可以通过触摸、比较和区分不同物体的形状、温度等来提高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
视觉感知觉训练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给幼儿观察和记忆图形、颜色和物体等的活动来训练他们的视觉感知能力。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目视追踪的训练,如让幼儿观察一只移动的彩球,并准确地跟踪球的运动轨迹。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听觉感知觉训练听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和社交能力也有重要影响。
在幼儿园中,可以进行一些听觉感知训练,如让幼儿辨别不同声音的来源、音高和音量等。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音乐活动,如让幼儿听音乐,并配合一些身体动作来感知音乐的节奏变化。
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触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个体与外界环境进行互动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让幼儿用手触摸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物体等来进行触觉感知训练。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手工制作活动,如捏泥塑、剪纸等,让幼儿通过触摸和操作来感知物体的质地和形状的变化。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味觉感知觉训练味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幼儿认识食物和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基础。
在幼儿园中,可以进行一些味觉感知活动,如品尝不同食材的味道、参与制作一些简单的食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感觉的种类
• 1)视觉 2)听觉 3)嗅觉 觉
4)味
• 5)皮肤觉:
触觉、温度觉、痛觉
• 6)前庭觉:
• 侦测动作与重力场的关系,负责感受平衡 与运动状态的改变,感受器位于内耳
• 7)本体觉:
• 感受来自肌梭、肌腱、关节等的位置觉、
运动觉、震动觉。
海量P
二、感知觉训练的产生与发展
• (一)依塔德“感觉训练法” • 依塔德(1774-1838)法国著名的医学家、
特殊教育家。
海量P
• 1800年初,在法国中南部的阿韦龙森林地带,人 们发现并抓住了一个在野外长大,秉性似兽,似 乎又聋又哑,约十二三岁的男孩,后起名叫“维 克多”。
主要治疗智障儿童。 • “缺陷儿童的教育问题比医疗问题更重要” • 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儿童之家”
海量P
• 3-6岁是感官活动和智力形成联系的关键期。 • 智力的培养首先依赖感觉。 • 感官训练教具:
海量P
(三)弗劳斯蒂格“动作教育”
• 具体方法如下: • (1)每天用热水给维克多洗澡 • (2)给他穿上暖和的衣服 • (3)注意他的床铺与房间的保暖 • (4)经常不停地揉搓维克多的脊柱和腰部 • (5)听力练习
• 第一阶段总结报告:可以自由地使用他所有的 感觉,已具有注意力、反应力、记忆力,可对比、 分辨、判断,可以动用他所有的智力去了解与他 的教育有关的物体。
海量P
二、感知觉训练的理论基础
• (一)神经的可塑性 • 神经细胞不可再生 • 受损后的残留部分可以通
过功能重组,以新的方式 代偿已失去的功能。 • 功能重组:轴突侧支长芽、 突触功效变化,形成新的 神经回路。
海量P
(二)运动控制理论
• 玻巴斯神经发育理论 •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会使正常情况下受控
海量P
• 依塔德认为: • 感觉器官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 • 触觉在所有的感觉中地位最重要; • 强调多种感官功能的训练。
海量P
(二)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
• 蒙台梭利(1870-1952) •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被誉为世界上自福禄培尔以
来最伟大的幼儿教育家。 • 1896年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性医学博士。 • 后在罗马大学附属医院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生,
LOGO
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
魏欣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一、感知训练概述
• (一)感觉与知觉 •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
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
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海量P
感觉剥夺实验
空气调节装置 观察窗
扬声器
• 动作教育的首创者,并将动作教育纳入特 殊教育与幼儿教育。
• 包括: • 动作的学习:动作能力、身体 能力; • 动作的教学:对身体、周围环境的探索,
认知运动能力,情绪的发展
海量P
(四)艾尔斯“感觉统合训练法”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 • 1972年提出感觉统合理论。
记录生理 数据的导线
护目镜 耳机 麦克风 手铐
贝克斯顿(Boxton) 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 感觉剥夺研究,募集了大 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验 的人。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上 睡觉,并有每天20美元的 酬劳。他们可以自己决定 何时退出实验。
海量P
实验过程 睡觉
实验结果
感觉剥夺实验
厌倦、不安
制造刺激
唱歌 吹口哨 自言自语
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 后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
没有人坚持72小时以上。
•实验证明,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一定水平的外界刺激。
海量P
• 感知觉是认知活动的初级形式,是一切高 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 像等。
• 感觉统合: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 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 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 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海量P
• 感觉发展
• 初级的感觉统合:身体双侧的协调、眼手 协调、情绪稳定、从事有目的性的活动
• 高级的感觉统合:注意力集中、组织能力 加强、自我控制、学习能力、概括和推理 能力不断发展等。
(三)丰富环境刺激理论
• 【实验】: • 标准环境:3-6只小白鼠,但不提供物体; • 孤独环境:单独饲养于一个很小的笼子里,不提
供物体; • 丰富环境:8-12只为一组,在大笼中饲养,笼内
放置不同颜色及形状的物体,包括转盘、斜坡、 管道、玩具等,并按一定的频率更换以造成新异 的刺激 • 结果:成年后,迷宫测试,丰富环境的小白鼠迷 宫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视觉敏锐度、长时记忆能 力较其它组更强。
制的下位中枢开始活动,从而出现异常反 射,造成不正常的姿势和异常动作。 • 神经易化技术即是通过控制不正常的运动 模式、异常的张力和异常的协同方式 来引 发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 • 在动作训练中,可根据儿童动作发展的 阶梯顺序,抬头-手支撑-翻身-坐-爬-跪-站走-跳这一过程进行动作控制的训练。
海量P
海量P
• 第二阶段:发展感觉 • 让其进行行为模仿以训练听觉的明确性; • 打乱单词的顺序,让其分辨字母来训练视觉; • 通过实物的触摸与辨别来训练触觉; • 通过扩大食物和饮料的范围来训练嗅觉和味觉。
• 第二阶段总结报告:养成了正常的睡眠、进食和 个人卫生习惯;视听触味觉都得到了发展;知道 一些常用物品的法文单词,并能依单拿回物品; 学会了一些形容词与动词,可以抄写熟悉的单 词……
• 1800年7月20日,奉政府之命,维克多被送往巴黎 国立聋校。经过3个月的训练,维克多进步很小。
• 1800年12月,维克多被转给依塔德。依塔德随后 为其制订了一个系统的训练、教育计划,并开始 了长达5年的教育训练实验。
海量P
• 第一阶段:大量强有力的刺激和偶尔地、集中地 情感刺激,唤醒其神经感觉能力。